近三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汇编.doc_第1页
近三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汇编.doc_第2页
近三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汇编.doc_第3页
近三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汇编.doc_第4页
近三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三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汇编1(2011年上海22)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见( )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2(2011年上海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3(2011年上海24)90年前的 7月23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 a b c d4(2011年上海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该新政府是 ( ) a南京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重庆政府5(2011年上海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6(2011年上海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7(2011年上海28)“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材料(1)1869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8(2011年上海29)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右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 )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 c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d上海,红色的摇篮9(2011年上海3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 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 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 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 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10(2011年上海36) 时代与史家社会文化,时有更新;史家智识,遂以变迁。试以司马迁、司马光、梁启超为例,叙述中国史家治史理念的变化趋势及其社会原因。(10分)11(2011年上海37) 份护照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和约章程第八款,内载: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咸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问题:(12分)(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12(2011年上海38)辛亥革命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课文及相关史料后,拟了一份有关辛亥革命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11分)(标题)辛亥革命: (一)1以近代西方的政体模式取代旧王朝 1)推翻清朝帝制 2) 2 1)改称谓 2)废跪拜礼仪(二)1新体制由旧政权中的当权人物所掌控 l) 2)地方军队主要控制在晚清新军将领手中2 1)南京临时政府没有废除不平等条约 2)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解决土地问题13(2010上海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7世纪初期 20世纪初期a b c d14(2010上海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15(2010上海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16(2010上海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17(2010上海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18(2010上海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19(2010上海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20(2010上海28)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21(2010上海3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 )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22(2010上海3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13分)展板一:20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变化图片素材1: 图片素材2: 图片素材3: 原因分析:一方面,贸易导向早期水厂的图片 性经济形成,如洋行等机构的选材说明1: 选材说明2: 选材说明3: 出现;另一方面, 城市供水网初具 规模 展板二:21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面貌图片素材4: 选材说明4: 原因分析:轨道交通和高架 城市立体交通 铁路图片 网络系统建立 展板三:城市化进程中的思考 23(2010上海37) 一份对外“和约”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外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官兵,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问题:(25分)(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24(2009年上海15)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25(2009年上海16)“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26(2009年上海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27(2009年上海19)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 ( )中世纪的城市市民 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中世纪的僧侣贵族 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a b c d28(2009年上海20)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29(2009年上海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 )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30(2009年上海22)“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查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31(2009年上海23)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2(2009年上海2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33(2009年上海29)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 ( )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 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34(2009年上海30)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35(2009年上海35)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材料一 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 ?(2分)材料二 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7分)材料三 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36(2009年上海37)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5分)(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5分)(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15分)答案:2011adbcb cdcb36史实(7分)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关联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7分)从司马迁到司马光:社会背景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对史学编纂的控制不断强化;治史目的上,从探索天道和人事的关系转向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取材和体裁上,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纪传转向以政治军事为主的、以朝代兴亡为主线的历史编 年,治史立场日益转向统治者。从司马光到梁启超:社会背景上,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革转型。历史学亦由传统史学 向现代史学转变;治史目的上,从为帝王提供历史经验转向为一般民众提供借鉴;取材更强调多样化,强调历史进化观,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 史记的具体内容:资治通鉴的具体内容:梁启超“新史学”的具体内容等。 其他答案:(0分) 组织(3分)答案l:叙述两组变迁关系。(3分)答案2:仅叙述一组变迁关系。(2分)其他答案:按人物分别叙述,没有体现变迁。(0分)37(1)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 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其他答案:填写了3个以上的国家。(0分) 37(2)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上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时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难以裁办。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其他答案:(0分) 38标题部分(3分)答案1:从材料中提取了两方面的信息,概括确切。(3分) 一次保守与激进的革命 一场未完成的革命答案2:从材料中提取了单方面的信息或语意含糊。(1分) 一场伟大的革命 其他答案:未结合材料概括主题(0分) 辛亥革命百年祭观点部分(4分) 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以西方近代文明礼仪取代传统陋习 提倡人人平等 其他答案。(0分)答案l:提炼出与史实一致的观点。(2分)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政权没有解决原有的社会问题其他答案。(0分)史实部分(4分)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立民国 其他答案。(0分)答案l:举出与观点一致的史实。(2分) 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北洋军阀掌控中央政权 其他答案。(0分)2010dbdcb caba31展板一图片素材(2分)答案1: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2分)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其他答案。(0分)选材说明(4分)答案1: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4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建立城市道路心态;改善城市居住条件答案2;与示例表述不同,单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2分)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行了具有海派特色弄堂文化其他答案: 同义反复或未作原因说明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原因分析(3分)答案1: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3分)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成立答案2: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2分)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答案3:仅举出有关史实。(1分)工部局的出现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0分)31展板二(2分)答案1:从政治、经济层面归纳并举出相关史实。(2分)改革开放,浦东开发中国经济发展,上海抓住机遇答案2:仅列出相关史实或仅作归纳。(1分)浦东开发开放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0分)城市进一步发展31展板三(2分)答案1:从历史回顾中引发的思考。(2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护生态环境。要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涌入带来的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答案2:缺乏历史感的思考。(1分)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其他答案。(0分37(1)答案1:第八条马关条约;第十九条天津条约。(4分)其他答案:(0分)37(2) 正义的要求(3分)答案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保守的观念(3分)答案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3分)恢复朝贡体系实行闭关锁国答案2:能进行简单概括(2分)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答案3:基本照抄“合约”内容(1分)日本照乾隆时期入贡其他答案:未作答或与题意无关。(0分)37(2)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3-15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合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合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的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合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合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合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合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合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合约”和与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合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理。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2009dcadc cbddb c35(1)答案1: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 核心家庭越来越多,主干家庭逐渐减少,联合家庭基本消失。 答案2:未能完整解读图表中的信息。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并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从贫穷到富裕,或生活水平大夫提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开放;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引进外资,建立许多外资和合资企业,突破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十二届三中全会鼓励私营经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