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61.1项目背景及前期工作61.1.1 项目背景61.1.2 项目前期工作61.2田洋农田整治工程特性7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92.1 自然概况9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92.1.2 水文气象92.1.3地形地貌及土壤102.1.4水资源10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102.1.6自然灾害112.2 社会经济状况112.2.1人口及劳力112.2.2土地利用现状112.2.3农业生产水平122.2.4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12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122.3 项目区现状12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122.3.2田间工程现状13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132.3.4交通与电力13第三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13.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13.2项目区来水量计算与分析13.2.1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用水量分析163.3用水供需平衡分析19第四章 工程规划设计214.1指导思想214.2设计依据214.3工程等级224.4设计标准224.5工程总体布置234.5.1项目区实施范围234.5.2总体布置234.6设计计算244.6.1渠道流量计算244.6.2排水沟设计流量274.6.3渠(沟)纵横断面设计284.6.4渠(沟)系建筑物设计324.6.5路网32第五章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335.1设计依据335.1.1法律、法规及政府有关文件335.1.2国家标准345.1.3水利水电行业主要技术标准355.1.4设计的任务与目的355.2工程自然影响及防范措施365.2.1自然条件及可能对安全卫生产生影响的因素365.2.1工程设计对周围环境因素的防范措施365.3劳动安全365.3.1防触电、静电和雷电365.3.2防火、防爆375.3.3防机械伤害、防坠落伤害385.3.4安全生产教育385.3.5安全生产的检查、监督395.4工业卫生395.4.1防噪声及防振动395.4.2温度与湿度控制405.4.3采光与照明405.4.4防尘、防污、附腐蚀、防毒415.4.5防电磁辐射415.5安全卫生设施415.5.1辅助用室415.5.2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及配置41第六章 施工组织设计436.1施工条件436.1.1自然条件436.1.2交通条件436.1.3水、电、通讯条件446.1.4主要工程量446.2主要建筑物施工446.2.1砼工程施工446.2.2埋石砼施工456.2.3浆砌石工程施工476.2.4土方工程476.2.5施工导流486.3施工总进度486.3.1安排施工进度的依据486.3.2施工工期49第七章 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507.1工程概况507.2编制依据及定额依据507.3基础单价的计算依据517.4建筑安装工程单价组成及计算标准517.5间接费用527.6基本预备费527.7工程投资及资金措施52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538.1经济效益538.2社会效益548.3生态效益548.4经济财务评价558.5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56第九章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589.1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设置589.2项目实施的管理措施589.2.1实行项目法人制599.2.2实行招投标制599.2.3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599.2.4合同管理制度599.2.5资金管理609.2.6实施管理609.2.7广泛宣传609.3工程运行管理与维护61第十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6310.1环境现状分析6310.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6310.3防治措施6310.3.1生活区防止措施6310.3.2水土保持和绿化措施6510.3.3宣传教育6510.3.4环境监测6610.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6第十一章 节能评价6711.1设计依据6711.2工程节能设计6711.2.1沿线电气设计节能6711.2.2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6911.3节能效果分析71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7212.1扩大初步设计结论7212.2问题与建议72第一章 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及前期工作1.1.1 项目背景xx市土地面积282.5万亩,耕地面积27.2万亩。xx市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增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区位于xx镇。xx镇位于xx市的东北部,下辖10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9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03 %。项目区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土壤多以沙壤土为主。按照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贯彻党中央“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和“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促进xx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xx市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xx、xx农田建设项目1万亩。xx镇xx面积0.7万亩,建设田洋范围:东至青溪;南至巷仔坡村;西至书田来村;北至英室坡村,;xx罗镇xx面积0.3万亩,建设田洋范围:东至东星二十六队;南至东星二十五队;西至三曲溪;北至长田。1.1.2 项目前期工作根据xx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同时考虑项目区群众的意愿,市政府将xx罗镇xx和xx镇xx确定为xx市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整治田洋,并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于2014年8月,上报了xx市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并通过省级评审。本年度计划在xx镇xx和xx罗镇xx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其中:增加灌溉面积0.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1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1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1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2万亩。工程总设计概算为1314.00万元,其中,三级财政折资1221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93万元。1.2田洋农田整治工程特性(一)工程位置1、工程地点:xx市xx镇、xx罗镇2、所在灌区:xx、xx3、开发方式: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配套工程(二)主要建筑物axx1、灌溉渠道23条,总长5.513km,防渗硬化总长5.513km, u型断面。2、排水沟7条,总长4.161km,防渗硬化总长4.161km,采用浆砌石梯形断面、u型断面。3、田间道路(机耕路)9条,总长9.287km,1#机耕路为c20砼路面,宽3.5m,其余路面宽度为4m,路面铺10cm厚碎石;田间道路(手扶路)5条,总长1.218km,路面宽度为3m,路面为土路。4、配套建筑物217座,其中机耕桥7宗,人行桥56宗,过路涵7宗,跌水1宗,农口145宗,泵站1宗。bxx1、灌溉渠道12条,总长5.576km,防渗硬化总长5.576km,采用u型断面。2、排水沟3条,总长2.259km,防渗硬化总长2.259km,采用c20砼砌块石梯形断面。3、田间道路(机耕路)3条,总长1.744km,路面宽度为4m,路面铺10cm厚碎石;田间道路(手扶路)2条,总长0.254km,路面宽度为3m,路面为土路。4、配套建筑物264座,其中机耕桥2宗,人行桥67宗,渡槽1宗,农口190宗。(三)工程施工1、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4.594万m(其中,xx3.080万m,xx1.514万m);土方回填5.414万m(其中,xx3.619万m,xx1.795万m);浆砌石2848.1m(其中,xx2799.3m,xx48.8m);砼8448.4m(其中,xx3057.0m,xx5391.4m);批挡5601.6(其中,xx5480.5m,xx121.1m);草皮2.692万(其中,xx1.472万,xx1.220万)。2、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材料耗量:水泥2637.27t(其中,xx1355.17t,xx1282.10t), 块石6707.66m(其中,xx3336.47 m,xx3371.19 m),碎石9191.67m(其中,xx6715.36 m,xx2475.81 m),砂5719.04m(其中,xx2774.79m,xx2944.25 m),钢材76.85t(其中,xx46.98t,xx29.87t),柴油240.25t(其中,xx137.75t,xx102.50t),汽油2.82t(其中,xx1.75t,xx1.07t)。3、需劳动力和总工期劳动力47967.7工日(其中,xx28326.0工日,xx19641.7工日)。4、经济指标项目总投资159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02万元,省财政资金247万元,县财政资金72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劳折资93万元。9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2.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xx市位于xx岛东南部,介于北纬183558190504东经10958211103013之间,南北长64.8km,东西宽59.6km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西南、西北部群山起伏,连绵不断,海拔在500至1288m之间,全市最高点为牛上岭,海拔高度为1288.5m。东南临南海,北与琼海市交界,西与琼中县比邻,西南与陵水县接壤。陆地面积1883.5km2,总人口55.45万人。其中,汉族人口47.16万人,黎、苗等少数民族7.84万人。辖12个镇、5个国营农场和一个华侨农场,一个国营林场,xx市人民政府驻地为xx镇。xx市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xx、xx农田建设项目区涉及xx镇和xx罗镇。xx镇位于xx市东南部,海榆东线中间点,距海口139km,离三亚115km。人口15.77万多人,辖居10个社区,42个村委会,2个镇办农场。xx镇东临南海,北依小海,东山岭座落其间,太阳河横贯东西,有两个高速公路出口。本次xx面积0.7万亩整治范围:东至青溪,南至巷仔坡村,西至书田来村,北至英室坡村。xx罗镇位于xx市西部,东面、东北面分别与长丰镇、北大镇接壤,南连兴隆,西邻琼中县和平镇,北与琼海市为邻。本次xx面积0.3万亩整治范围:东至东星二十六队;南至东星二十五队;西至三曲溪;北至长田。2.1.2 水文气象 xx市地处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项目区气候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光照长,全年光照时数为2210小时,比丘陵、山区多出450小时左右。二是气温高、积温大,年平均气温为24.8,年积温高达8900c左右,有利于三季作物生产。三是雨量较少,且分配不均匀。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一般南部降雨量较少,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200毫米。四是蒸发量大,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600毫米。五是气象灾害较多,项目区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如4月份的清明风,5-7月份的干旱,8-10月份的台风、暴雨洪水等。2.1.3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xx镇属于平原地形,耕地总面积3.74万亩,其中:水田3.1万亩,旱田0.64万亩;项目区xx罗镇属于丘陵地形,耕地总面积1.49万亩,其中:水田1.09万亩,旱田0.4万亩。由于项目区地理位置的原因,其成土母质以河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为主,主要为潮沙泥田、泥田肉等,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73%之间,全n含量0.16%左右,全p含量0.96%,全k含量2%,速效磷213ppm,速效钾16-40ppm,ph值在6.8-7.4,土壤显微碱或中性。2.1.4水资源项目区xx镇xx面积0.7万亩,xx罗镇xx面积0.3万亩,xx属于xx水库xx三分渠灌区,xx水库灌区右干渠,xx水库一分渠;xx属风秋田水库及大洋水库灌区。xx水库灌区总库容为1.52亿立方米,xx三分渠设计流量1.95 m3/s, xx水库一分渠设计流量0.45 m3/s,风秋田水库灌区设计流量0.06 m3/s,大洋水库灌区设计流量0.06 m3/s。2.1.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全市土地面积282.5万亩,耕地面积27.2万亩。xx镇土地总面积16.2万亩,耕地面积3.76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3.01万亩,坡地0.75万亩。xx罗镇总面积11.08万亩,耕地面积0.74万亩,其中水旱田面积0.6025万亩,坡地0.1375万亩。由于项目区中低产田面积大,加上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极大地影响当了地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后,田间灌排系统得到改善,田间交通系统得到完善,土地肥力和复种指数获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增强,水稻亩产可从原来的237公斤提高到580公斤,同时又可增种一造冬季瓜菜。因此,开发潜力较大。2.1.6自然灾害xx市的自然灾害以旱灾和洪涝灾为主,其次是咸潮灾和风灾。沿海地区每年夏秋季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1)旱灾历年发生于15月份。最旱的年份延伸至8月份,尤其是春旱严重。(2) 咸灾历年发生于610月份。主要是因为旱涝灾害的发生导致咸潮上涨。2.2 社会经济状况2.2.1人口及劳力xx市总人口为6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1.5万人。项目区总人口为16.9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2.44万人。全市农村劳动力为18.3万个,项目区农村劳动力为4.01万个。2.2.2土地利用现状xx市土地面积282.5万亩,耕地面积27.2万亩。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21.3万亩,耕地面积为5.23万亩,分别占全市的7%与19%。在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1.3万亩中,其中:耕地面积5.23万亩,林地面积8.8万亩,水域面积1.87万亩,非农业用地等5.4万亩。在耕地总面积5.23万亩中,其中:中低产田面积 2.4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 %。其中:瘠薄型面积 1.41万亩,干旱缺水型面积 0.7万亩,渍涝型面积 0.34万亩。2.2.3农业生产水平xx市2014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48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全市粮食总产量达9.37万吨,比上年增长4.6%,项目区粮食总产量达1.46万吨,占全市的15%,项目区年均亩产300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高出100公斤;全市蔬菜总产量达22.76万吨,瓜果总产量达8.13万吨。2.2.4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014年全市财政收入12.36亿元。项目区财政收入7066万元,占全市的0.73%;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6860元。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有农科所2个,农机管理站2个,水利管理所3个,拥有农业科技人员30人,其中农技8人,农机4个,水利16人。这些科技人员在推广科研成果,促进项目区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2.3 项目区现状2.3.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水利骨干工程已具规模,项目区xx镇xx及xx罗镇xx总面积10000亩,xx项目区属于xx水库xx三分渠灌区,xx水库灌区右干渠,xx项目区属于风秋田水库及大洋水库灌区,总库容分别为1.52亿立方米、15万立方米、11万立方米。xx三分渠设计流量1.95 m3/s, 风秋田水库灌区设计流量0.06 m3/s,大洋水库灌区设计流量0.06 m3/s,从而保证项目区的灌溉用水。项目区的水库设备基本完好,完全能为项目区提供足够的水源灌溉项目区内的所有农田。但项目区从未搞过农田整治,整个田洋基本没有硬化配套,田洋灌排设施落后。2.3.2田间工程现状从90年代初期起,当地政府逐年对多扶洋进行渠道防渗加固建设,因资金有限,配套不完善,不成规模,因此项目区的田间工程总体上标准比较低,突出表现在:田间灌排渠道基本上以土渠为主,渠道的硬化较少,各类配套建筑物,如桥、涵、闸等更少,部分田洋虽有一些配套建筑物,但这些涵、闸已年久失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田间工程的完好配套率只有10%。田间渠道布局不合理。大部分的田洋灌排不分家,田间农灌农排设施较少,基本上是漫灌漫排。大部分田洋的田间道路除了有一条中心道,和一些简易的人行道外,基本没有其他的机耕道,大部分农产品和农用物资必须依靠人抬肩挑,运到田洋外,因此,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2014年,全市农机总动力16.1万kw,其中:耕作2.68万kw,灌排机械3.16万kw,收割机1.20万kw,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4万kw,农用运输机械4.86万kw,渔业机械1.98万kw,其它机械0.82万kw。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42台,小型拖拉机1208台,柴油机12060台,脱粒机378台,农用载重汽车684辆,渔用机动船1204艘,碾米机1306部。项目区镇设有农机站,拥有一批农机服务专业户以及个体维修专业户,设施比较齐全,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机服务网络。2.3.4交通与电力xx市至各乡镇都是柏油路面,各乡镇至村的大小公路已联成路网,近几年来国这实施畅通工程,镇至村一级公路条条铺上水泥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目前,村村已通电,虽然存在供电保证率低,但随着国家对农村电网的改造,供电情况会得到改善。第三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3.1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项目区xx镇xx面积0.7万亩,现有水源工程为xx水库,xx水库集雨面积429 km2,总库容1.52亿m3,xx可利用xx水库的一分渠及三分渠的水资源,一分渠径流量为0.45 m3/s,三分渠径流量为1.95 m3/s;xx罗镇xx面积0.3万亩,现有水源工程有:风秋田水库、大洋水库,风秋田水库集雨面积0.56 km2,总库容15万m3;大洋水库集雨面积0.51km2,总库容11万m3。3.2项目区来水量计算与分析(1)xx由于项目区无实测降雨资料,根据xx岛多年平均年雨量等值均线图和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均线图查得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2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105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变差系数cv=0.46,则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各水源工程控制面积径流成果见表3-1,根据xx水利1991-2查得各频率下的年分配系数,从而求得项目区水源年均可利用水量见表3-3、3-4。表3-1 xx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径流成果表 单位:万m3水源工程集雨面积 (km2)多年平均径流r(mm)多年平均径流量w (万m3)参数p=50%p=90%莫比系数0.93莫比系数0.48风秋田水库0.561050588cvx=0.46csy=3cvx546.8 282.2 大洋水库0.511050535.5cvx=0.46csy=3cvx498.0 257.0 天然来水量 (万m3)1044.8539.2 (2)xx xx可利用xx水库的一分渠及三分渠的水资源,一分渠径流量为0.45m3/s,长7.2km;三分渠径流量为1.95 m3/s,长9.2km;由: = a/qnm每公里渠道输水损失系数a渠道衬砌后防渗减少渗漏系数, a=0.15m渠床渗漏指数,m=0.46qn渠道径流量,m3/s渠道损失流量: q=l qnq渠道损失流量,m3/sl渠道长度,km每公里渠道输水损失系数qn渠道径流量,m3/s综上可得xx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径流成果,见表3-2。表3-2 xx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径流成果表 单位:万m3水源工程多年平均径流量w (万m3)参数p=50%p=90%莫比系数0.93莫比系数0.48xx水库一分渠499.3cvx=0.46csy=3cvx464.4 239.7xx水库三分渠2541.3cvx=0.46csy=3cvx2363.41219.8 天然来水量 (万m3)2827.81559.5 表3-3 xx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源工程可利用水量 单位:万m3月份名称风秋田水库水量大洋库水量p=50%p=90%p=50%p=90%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56.837.18 5.415.24 6.833.86 5.413.88 67.641.56 13.638.38 7.637.85 13.634.95 710.356.32 9.526.81 10.351.29 9.524.42 818.098.42 16.546.56 18.089.64 16.542.41 916.690.77 28.179.30 16.682.67 28.172.22 1017.695.14 8.925.12 17.686.65 8.922.87 115.228.43 7.822.01 5.225.90 7.820.05 123.016.40 1.74.80 3.014.94 1.74.37 12.714.76 1.43.95 2.713.45 1.43.60 23.820.78 2.77.62 3.818.92 2.76.94 33.820.78 0.82.26 3.818.92 0.82.06 44.826.25 3.610.16 4.823.90 3.69.25 全年100546.80 100282.2 100498.00 100257.0 表3-4 xx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源工程可利用水量 单位:万m3月份名称xx水库一分渠水量xx水库三分渠水量p=50%p=90%p=50%p=90%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年分配系数利用水量(万m3)56.831.58 5.412.94 6.8160.71 5.465.87 67.635.29 13.632.60 7.6179.62 13.6165.89 710.347.83 9.522.77 10.3243.43 9.5115.88 818.083.59 16.539.55 18.0425.41 16.5201.27 916.677.09 28.167.36 16.6392.32 28.1342.76 1017.680.81 8.921.33 17.6411.23 8.9108.56 115.224.15 7.818.70 5.2122.90 7.895.14 123.013.93 1.74.07 3.070.90 1.720.74 12.712.54 1.43.36 2.763.81 1.417.08 23.817.65 2.76.47 3.889.81 2.732.93 33.817.65 0.81.92 3.889.81 0.89.76 44.822.29 3.68.63 4.8113.44 3.643.91 全年100464.40 100239.70 1002363.40 1001219.80 3.2.1 项目区设计水平年用水量分析本项目区用水量计算主要考虑农作物灌溉用水、人畜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三部分。3.2.1.1农作物用水1、种植制度项目区地处我国的双季稻产区,耕地主要是水田、旱地,农作物以水稻、冬薯和各种瓜菜为主,主要种植制度有:水田:一年三熟制:早稻晚稻瓜菜旱地: 各种瓜菜、冬薯、春花生、甘蔗。2、作物灌溉定额的确定经对项目区种植结构的分析,水田选用xx水利1991-2xx市农作物用水定额作为项目区的灌溉定额,以壤土为准;水浇地则以甘蔗和春花生为主,选用xx省水资源规划-专题研究中的综合净灌溉定额,然后按xx水利1991-2中甘蔗和春花生的灌溉净定额分配表进行分配,成果详见表3-5。表3-5 设计水平年灌溉定额成果表水田p50%90%稻-稻-菜类别 月份净定额 (m3/亩)毛定额 (m3/亩)净定额 (m3/亩)毛定额 (m3/亩)543.5 61.1 100.9 141.6 638.4 53.9 85.7 120.3 737.1 52.1 53.1 74.5 832.7 45.9 0.0 0.0 930.1 42.2 0.0 0.0 1017.9 25.1 18.7 26.2 1129.7 41.7 10.4 14.6 1216.3 22.9 34.1 47.9 122.9 32.1 40.0 56.1 26.3 8.8 26.7 37.5 3125.5 176.1 130.8 183.6 490.5 127.0 101.8 142.9 全年490.9 991.7 602.2 845.2 水浇地p50%90%冬季瓜菜类别 月份净定额 (m3/亩)毛定额 (m3/亩)净定额 (m3/亩)毛定额 (m3/亩)500.0 00.0 600.0 00.0 700.0 00.0 800.0 00.0 900.0 00.0 1017.925.1 18.726.2 1129.741.7 10.414.6 1216.322.9 34.147.9 122.932.1 4056.1 26.38.8 26.737.5 300.0 00.0 400.0 00.0 全年93.1 130.7 129.9 182.3 3、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据调查和分析,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见表3-6。表3-6 灌溉水利用系数表项目项目区灌溉参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0.750.950.7134、作物需水量计算作物设计水平年灌溉需水量计算见表3-7、3-8。表3-7 设计水平年净灌溉需水量计算表(p=50%) 单位:万m3月份名称xxxx水田水浇地用水量小计(万m3)水田水浇地用水量小计(万m3)63007002700300538.49 038.49 16.50 016.50 633.96 033.96 14.55 014.55 732.82 032.82 14.07 014.07 828.92 028.92 12.39 012.39 926.59 026.59 11.39 011.39 1015.81 1.76 17.57 6.78 0.75 7.53 1126.27 2.92 29.19 11.26 1.25 12.51 1214.43 1.60 16.03 6.18 0.69 6.87 120.22 2.25 22.47 8.67 0.96 9.63 25.54 0.62 6.16 2.38 0.26 2.64 3110.9 0 110.94 47.55 047.55 480.01 0 80.01 34.29 034.29 全年434.01 9.14 443.15 186.00 3.92 189.92 表3-8 设计水平年净灌溉需水量计算表(p=90%) 单位:万m3月份 名称 xxxx水田水浇地用水量小计(万m3)水田水浇地用水量小计(万m3)63007002700300589.21 089.21 38.23 038.23 675.79 075.79 32.48 032.48 746.94 046.94 20.12 020.12 8000.00 000.00 9000.00 000.00 1016.51 1.83 18.34 7.07 0.79 7.86 119.20 1.02 10.22 3.94 0.44 4.38 1230.18 3.35 33.53 12.93 1.44 14.37 135.34 3.93 39.27 15.15 1.68 16.83 223.63 2.63 26.25 10.13 1.13 11.25 3115.6680115.67 49.57 049.57 490.03 090.03 38.58 038.58 全年532.47612.76 545.24 228.20 5.47 233.67 3.2.1.2生活用水xx镇xx项目区内现有人畜16.60万(含牲畜,按全镇总数折算),xx罗镇xx项目区现有人畜0.34万(含牲畜),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用水定额按0.12m3/d.人计(已考虑牲畜用水),详见下表3-9。表3-9 生活用水量成果表 单位:万m3用水分区人畜(万人、头匹)用水定额(m3/d人)年用水量(万m3)xx16.600.12727.08xx0.31 0.1213.563.2.1.3工业用水项目区用水基本以农业为主,工业所占比列极小,需水量相对较少,在水量平衡计算中忽略不计。3.2.1.4林业生态用水林业生态发展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且林业生态用地面积比例大,需水量相对较多,根据有关部门实际生态用水定额,维持绿地生存用水定额为0.1万m3/(km2d),结合xx及xx灌区所控制的集雨面积内的实际绿地面积可得到项目区内林业生态用水量,见表3-10。表3-10 林业生态用水量成果表 单位:万m3项目区绿地面积(km2)用水定额万m3/(k m2d)年用水量(万m3)xx4.50.1090xx1.60.1057.63.3用水供需平衡分析根据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项目区可供水总量由现有水源工程(xx水库和风秋田水库及大洋水库)提供。需水量主要由农业灌溉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林业用水量组成,供需平衡分析见表3-11、表3-12、表3-13、表3-14。表3-11 xx设计水平年灌溉用水量计算表(p=50%) 单位:万m3月份 项目可利用 水量 (万m3)需水量(万m3)弃水量或不足水量灌溉生活林业合计(+)(-)571.0416.50 1.134.822.43 48.61679.4114.55 1.134.820.48 58.937107.6114.07 1.134.820.00 87.618188.0612.39 1.134.818.32 169.749173.4411.39 1.134.817.32 156.1210181.797.53 1.134.813.46 168.331154.3312.51 1.134.818.44 35.891231.346.87 1.134.812.80 18.54128.219.63 1.134.815.56 12.65239.72.64 1.134.88.57 31.13339.747.55 1.134.853.48 13.78450.1534.29 1.134.840.22 9.93全年1044.8189.92 13.5657.6261.08 797.4813.78表3-12 xx设计水平年灌溉用水量计算表(p=90%) 单位:万m3 月份 项目可利用 水量 (万m3)需水量(万m3)弃水量或不足水量灌溉生活林业合计(+)(-)529.12 38.23 1.134.844.16 15.05 673.33 32.48 1.134.838.41 34.92 751.22 20.12 1.134.826.05 25.18 888.97 0.00 1.134.85.93 83.04 9151.52 0.00 1.134.85.93 145.59 1047.99 7.86 1.134.813.79 34.20 1142.06 4.38 1.134.810.31 31.75 129.17 14.37 1.134.820.30 11.13 17.55 16.83 1.134.822.76 15.21 214.56 11.25 1.134.817.18 2.62 34.31 49.57 1.134.855.50 51.19 419.41 38.58 1.134.844.51 25.10 全年539.2233.67 13.5657.6304.83 354.67 120.30 表3-13 xx设计水平年灌溉用水量计算表(p=50%) 单位:万m3 月份 项目可利用 水量 (万m3)需水量(万m3)弃水量或不足水量灌溉生活林业合计(+)(-)5192.2938.49 60.597.5112.5885.716214.9133.96 60.597.5108.05112.867291.2632.82 60.597.5106.91190.35850928.92 60.597.5103.01411.999469.4126.59 60.597.5100.68374.7310492.0417.57 60.597.591.66406.3811147.0529.19 60.597.5103.2849.771284.8316.03 60.597.590.120.71176.3522.47 60.597.596.5614.212107.466.16 60.597.580.2533.213107.46110.94 60.597.5185.0371.574135.7380.01 60.597.5154.112.37全年2827.8443.15 727.08901332.231665.7198.15表3-14 xx设计水平年灌溉用水量计算表(p=90%) 单位:万m3 月份 项目可利用 水量 (万m3)需水量(万m3)弃水量或不足水量灌溉生活林业合计(+)(-)578.8189.21 60.597.5157.378.496198.4975.79 60.597.5143.8854.617138.6546.94 60.597.5115.0323.628240.820 60.597.568.09172.739410.120 60.597.568.09342.0310129.8918.34 60.597.586.4343.4611113.8410.22 60.597.578.3135.531224.8133.53 60.597.5101.6276.81120.4439.27 60.597.5107.3686.92239.426.25 60.597.594.3454.94311.68115.67 60.597.5183.76172.08452.5490.03 60.597.5158.12105.58全年1459.5545.24 727.08901362.32671.98574.82根据上诉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xx及xx项目区的水源工程设计水平年可供水总量均满足需水总量,但枯水期的月份水源可供水量不足,考虑到xx项目区的xx水库、xx项目区的风秋田水库及大洋水库均存在一定的兴利库容,对缺水月份进行兴利调节基本能满足灌溉的需要,因此项目实施后,通过对田间渠系及配套建筑的节水改造和完善,对目前项目区供水不足、水源利用不高的的状况将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第四章 工程规划设计4.1指导思想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以治水改土为中心,以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的原则,确保工程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从而推动项目区农村经济发展。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灌溉设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深入发动群众,多方筹资,积极投劳,努力完成xx省xx市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xx、xx农田建设项目工程任务。严格按照xx省农业综合开发办xx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通知(琼农办201584号)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做好规划勘测设计工作;强化管理,不断提高xx市农田整治工程的综合水平;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及国家农发办制定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招标投标暂行办法(国农办2001224号),通过工程招投标选好施工队伍,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严格推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监理的通知实行监理制度,委托监理公司对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