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公示1项目概况及建设的意义沮漳河为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一级支流,位于湖北省中部偏西,漳河发源于南漳县境内的荆山,流经南漳、远安、荆门和当阳,干流河道全长207km,集水面积2970km2;沮河发源于保康县境内的荆山,流经保康、南漳、远安、荆门和当阳,干流河道长度244km,集水面积3367km2;沮漳河干流流经当阳、枝江、草埠湖农场、菱角湖农场,于荆州临江寺汇入长江,实测沮漳河干流全长74.5km,区间集水面积947km2。沮漳河的防洪问题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两河口以上洪水来势迅猛,峰量集中,但沮漳河下游属平原湖区,在汛期常受长江高水位顶托,洪水宣泄不畅,沿河城镇防洪措施薄弱,受洪水威胁较大,特别是两河口附近的河溶镇,防洪问题十分突出。沮漳河河溶镇段,外滩有2000余户近万居民以及河溶镇区不仅受漳河下泄洪水威胁,而且还受到沮河来水和两河口高水位回水影响,出现5年一遇左右的洪水,河溶镇就将受淹,2007年、2008年汛期,在全省防汛情势较平和的情况下,河溶镇外滩却3次被淹,位于堤外的主要街道2007年洪水水深有1米多。严重的洪水威胁极大地影响着河溶镇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河溶镇的防洪保安成为当地各级政府和百姓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沮漳河两河口以下主要依靠两岸堤防抵挡洪水,沮漳河堤防是在历年洪水后经逐次加高培厚而成,现存在堤防高度不够,堤身断面不足,堤身、堤基隐患多,抗洪能力差,洪水期常有散浸、管涌险情发生,河道弯曲,河槽冲深,崩岸塌滩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堤防安全;穿堤涵闸带病运行,损毁失修,严重危及堤防安全。由于种种隐患的存在,使沮漳河堤防现状防洪能力不够,防洪标准低,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防洪保安形势不相适应。因此,从为工程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为区内人民群众提供在遭遇一定标准洪水时尽可能少受损失并使其安居乐业的环境出发,积极实施沮漳河防洪治理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和十分迫切的。本次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枝江段)的整治范围为新两河口至临江寺(沮漳河入汇长江口),河段全长约84km,涉及的主要工程项目有整治范围内的堤防加固、穿堤建筑物除险加固、洲滩整治及河溶镇附近漳河改道工程,其中防洪治理工程涉及堤防左岸58.187km,右岸77.514km,总长135.701km工程实施符合沮漳河近期综合治理规划,与全国及地方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是相协调的。工程实施为区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有利于促过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2 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2.1 生态环境评价区属平原湖区,主要以耕地、灌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主,生态交错区明显,森林覆盖率不高,林地以防护林和次生疏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水土流失较轻,属微度侵蚀区。(1)陆生植物现状评价本评价区区属于湖北南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江汉平原湖泊植被区,江汉平原湖泊植被小区和当枝平原植被小区。项目区周边主要为农田、灌草地、河流塘堰沟渠和居民点,植被类型简单,评价区自然植被划分为3级,4个植被型,25个群系,林地系统主要为意杨群系和旱柳群系,灌丛群系有盐肤木群系、构树群系、马桑群系3种,灌草丛主要有灰化苔草群系、白茅群系、狗牙根群系、芦苇群系、狗尾草群系、马唐群系、白苏群系、小白酒草群系。木本湿地植被分布在河流两侧的堤岸及洲滩上,如意杨林广泛分布在堤岸上;草本植被主要分布在河漫滩本体、洲滩及堤上,其代表群落为芦苇群落、白茅群落、狗牙根群落等;水边未固化的滩地,人为活动较少,干扰少,植物以水生和湿生的为主;堤边和农田附近,人为干扰严重,植物以湿中生和中生为主。评价区无古树名木和陆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陆生动物现状评价评价范围内两栖动物共有1目4科8种,其中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虎纹蛙。此外,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大蟾蜍、湖北侧褶蛙、沼水蛙、泽陆蛙、黑斑侧褶蛙、饰纹姬娃共6种;爬行类共有2目7科11种,没有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爬行类,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爬行类有乌梢蛇和银环蛇2种;鸟类共计9目23科34种,其中无国家级保护鸟类,有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兽类共有5目6科9种,无国家级重点保护兽类,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兽类有猪獾1种。评价区陆生脊椎动物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虎纹蛙;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分别为泽陆蛙、中华大蟾蜍、湖北侧褶蛙、沼水蛙、黑斑侧褶蛙、饰纹姬蛙、乌梢蛇、银环蛇、中白鹭、环颈雉、大杜鹃、四声杜鹃、家燕、金腰燕、大山雀、黑枕黄鹂、棕背伯劳、红尾伯劳、八哥、喜鹊、灰喜鹊、大嘴乌鸦和乌鸫。(3)水生动植物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区内的水体主要沮漳河,沿岸有坑塘沟渠,沮漳河最终汇入长江。评价区河段浮游植物有藻类 8 门 49 属 73 种;总生物量中,以天然河流性藻类为主,河流未发现极为单一的优势群落,种间差别亦不明显。从出现频率和数量分布来看,绿藻门的水绵、衣藻、绿球藻、空星藻、集球藻、球囊藻、团藻,硅藻门的舟形藻,甲藻门的角甲藻、裸甲、多甲藻,黄藻门的绿色黄丝藻,金藻门的卵形单鞭金藻等,是较为主要的种类,河流均有出现,且在数量分布上亦占一定比例。蓝藻门、裸藻门、隐藻门在保护区偶有发现,但数量及分布上比例极少。评价区河段浮游动物有 4 大类,共约 88 种,从种类看,以轮虫为最多,约 31 种,其次为枝角类24 种,原生动物有20 种,桡足类13 种。从生物量看,生物量最多的为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生物量在沿程分布上无一定规律。底栖动物有 56 个分类单元,隶属于 4 门 6 纲 36 科。其中,水生昆虫 47 种(占物种总数的 82.7%),软体动物 7 种(占 6.8%),甲壳动物 2 种(占 3.6%),常见的底栖动物为蜉蝣属、水蜘蛛、宽基蜉属一种、蚌、螺、蛭、无突摇蚊属一种。价区河段分布有鱼类69 种,隶属于 7 目、16 科。其中,鲤形目为该区的主要类群,共有2科46种,占评价区河段鱼类总种类数的2/3。从鱼类种类分类看,鲤形目2科46种,鲈形目6科11种,鲶形目4 科7 种,鲑形目1 科 2 种、鳗鲡目、颌针鱼目及合鳃目均只有1科1种。从渔获物品种看,鲢、鳙、草鱼、鲤、鲫、鮊类、团头鲂等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种,达 63.2%,其中翘嘴鮊占10.31%,属相对优势种群。除鲤科鱼的部分种类外,鲿科的黄颡鱼、鮨科的鳜也具有较大种群规模,分别达3.58%和 8.17%。(4)评价区自然生产力和生态景观现状分析区域主要景观结构要素有林地、灌丛和灌草丛、耕地、水域、建筑、未利用地等6种类型,结合评价范围内地表植被覆盖现状和植被立地情况,评价区平均净生产力为496.74gc/(m2.a)。自然类型的农用地斑块,灌草地斑块,水域斑块和林地斑块,农用地和灌草地所占的斑块面积较大。斑块优势度中,以农用地的最高,其次是灌草地。评价区内现状模地为农用地,属生态系统中较稳定性元素,灌草地、林地、水域等多种景观嵌入其中,组分的异质化程度较高,评价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稳定性和抗阻稳定性。2.2 声环境根据现状监测和评价结果,评价区在4个监测点中,江会寺庙、鸭子口村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要求,其余监测点昼间声环境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要求达标,夜间出现超标。2.3 地表水环境根据当阳市监测站对沮漳河沿途监测断面水温、ph、do、nh3-n、bod5、tp、高锰酸钾指数、codcr、悬浮物、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共11项的监测结果,各监测断面各项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水质标准要求。项目区水环境质量较好。2.4 环境空气根据当阳市监测站对项目区内监测结果,各监测点各项监测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好。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生态环境(1)陆生生态工程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主要源于工程占地,工程占地将导致工程涉及区内陆生植被面积直接减少,造成局部区域的植被破坏,生物量降低;此次工程影响范围主要为堤防两侧区域、新建堤防区域及施工土料场。根据工程占地类型分析,导致植被损失的占地类型主要包括经济林、农田植被。沮漳河大堤沿线区域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发展程度较高,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区域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堤防两侧区域主要为护坡草地以及杨树、柳树、杉树等组成的防护林地;堤内外土料场上分布有耕地、灌草地、灌木林和林地,主要植物包括意杨、白杨、风杨、水杉、旱柳、狗牙根等常见种;在工程涉及区内未发现重点保护植物及古木大树分布。工程建设导致局部区域植被损失,在施工完成后均可进行迹地恢复,在草皮护坡工程、水土保持措施、防护林工程结合施工进行此类植被恢复与迹地恢复措施的前提下,施工临时占地总体上对区域植被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不会导致当地植物物种分布发生明显变化或种群消失。工程运行期对区域陆生植物无明显影响。区域内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垸内已无大型野生动物分布,现有野生动物以湿地和农田常见动物为主。沮漳河大堤沿线堤防加固工程区与料场区位于大堤外滩,常见野生动物主要为农田栖息小型两栖、爬行种类和农田、洲滩分布的小型鸟类,均为常见种类,受人类开发活动,其种群数量亦有限,沿线工程施工直接影响区无集中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分布。工程施工过程中,占地可能导致部分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同时,高噪声施工活动可能对附近区域野生动物产生惊扰。根据区域野生动物分布特点与工程特性分析,一方面,工程施工对陆生植物影响范围较小,相应对陆生动物栖息生境影响较小;另一方面,由于工程直接影响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主要为常见小型种类,其活动能力较强、种群数量较少,可主动规避施工扰动区,且附近区域生境广阔,因而施工扰动不会对其分布生存与分布产生明显影响。此外,本工程分段分期施工,同一施工段工程规模较小,施工时段短,施工结束后其扰动影响即消失。因此,工程施工对陆生动物的总的影响也极为有限。(2)水生生态沮漳河大堤综合整治工程涉及的堤身加高培厚、穿堤建筑物加固等施工活动主要位于大堤外滩等陆域,涉及对水域生境产生干扰和扰动的施工项目主要包括改道段新建堤防和退堤工程。施工期,工程施工过程中,沿堤排水悬浮物含量较高,可能对局部区域浮游、底栖生物产生影响,但影响范围较小、影响时间短,施工结束后即消失,其体影响较小,而鱼类及其它大型水生动物活动能力强,相应受影响的可能性和程度均很小。沮漳河区内支流、河湾港汊较多,水面开阔,水流速度缓慢,水体中水草丰富,沿岸各类水生植物丛生,非常适于翘嘴鲌和鳜鱼的产卵繁殖,工程涉及沮漳河当阳段翘嘴鲌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9km的实验区。根据现状调查和沮漳河当阳段翘嘴鲌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申报书翘嘴鲌和鳜鱼的产卵场都集中分布在保护区核心区内,而在其它河段的河道发育的河漫滩,其间生长的大量挺水植物和湿生植物,提供这些鱼类幼鱼栖息和避敌,在上游鱼卵孵化后多在实验区洲滩附近的饵料资源丰富的浅滩觅食、索饵,因此施工区域洲滩附近是翘嘴鲌、鳜鱼保护鱼类的主要索饵场。而产粘性卵的鱼类如黄颡鱼产卵场多以洲滩近草基、石基作介质产卵,因此这些区域也是这些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由于施工期大部分避开了鱼类产卵季节,因此施工不会影响上游核心区产卵场的水质环境。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护岸工程将导致滩地和浅水区的面积有所减少,近岸草基、石基面积也会随着减少,使产卵场、索饵场面积有所减少。鱼类越冬场主要集中在河流的河床深处或坑穴中,由于漳河流域下游深水区较少,而因此不会对鱼类越冬场生境及水质的产生较大影响。施工期对鱼类的最主要影响之一是施工期产生的噪音,施工噪音将对施工区鱼类产生惊吓效果,鱼类会产生本能的回避反应,会在远离施工区域较远的深水水域越冬。另外,在工程施工期,江岸旁边有许多渣场、沙石场,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当雨季大雨、暴雨来临时,渣体面临洪水冲刷易被冲毁垮塌;流失的弃渣和泥土将进入保护区江段,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保护区边缘河道和增大江水中泥沙含量,对鱼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影响。运行期,沮漳河生态系统随着施工结束逐渐恢复,但河流改道河段影响较大。在漳河的上口高家坝和下口彭家湾两处分别修建引水闸和排水闸后,下泄水量与工程实施之前相比,水量减少。形成老漳河河道,进而使该区域流速减缓,相对静水区域增加,水体透明度将增加,水温也易于升高,河段浮游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将显著增加,其种类将从适应流水生活的类群演变成适应静水生活为主的优势类群。水体流速变缓后,河段中需氧量较大的种类,如蜉蝣目、双翅目等水生昆虫将显著减少或消失,取而代之是需氧量较低的寡毛类,如水丝蚓等以及一些摇蚊幼虫将成为底栖动物种类的优势种。静水缓流区域的增大,也会使沿岸带和浅水带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和种类将增多。故道形成后,原河流生态系统将变得相对简单化,导致部分原有的河流生境丧失,鱼类生物多样性和多样性指数会降低。这种改变将导致鱼类栖息、繁殖条件发生改变,江段原来适应于底栖急流、砾石、岩盘底质环境中生活繁衍的鱼类,如中华倒刺鲃、多鳞铲颌鱼、白缘鱼央,由于减少了摄食、生长、繁殖的场所,数量和种类将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适应于缓流或静水环境生活的鱼类,如鳜、鲌类、鲤、鲫、鲇、麦穗鱼等其数量将逐渐上升。工程实施运行后,区域的河岸及故道内生态系统将会重新构建,经过一段生态修复期将形成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并达到新的生态平衡。由于该河段为沮漳河当阳段翘嘴鲌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而且周边有河溶镇和农业用地,该河段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用水和河溶镇的农业用水。(3)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工程建设完成后,评价区土地类型发生变化,草地、林地面积减少,使区域内的自然体系的生产力平均减少1.82gc/(m2.a),生产能力由现状的496.74gc/(m2.a)降低为494.92gc/(m2.a),减小值占原有生产力值的0.36。可见,虽然工程建设对评价区内的自然生产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并不大,是能够承受的。3.2水环境施工过程中,挖泥船扰动底质导致悬浮物含量增加;退水悬浮物含量较高,将导致局部水域悬浮物含量增加;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拌和与养护产生碱性废水,如直接排放将影响水质,但单位堤段产生量很小,影响有限;施工机械和挖泥船产生含油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如直接排放将对近岸水质产生影响。工程主体施工活动位于陆域,对水厂取水口水质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穿堤管道附近堤段施工可能产生破坏管道,增加影响正常供水的风险。运行期工程完工后对水质影响较小。但河溶镇附近漳河改道工程实施后,高家坝至原两河口之间的漳河河道被封堵,新建高家渡引水闸和彭家湾排水闸以满足河段内的生态、农业、居民用水、排涝等要求。高家坝至原两河口之间的漳河河道来水量将会大幅下降,河道内水位、水深、流速也将较工程实施前大幅降低,该河段水体自净能力较工程实施前将发生改变。3.3大气环境境影响施工区域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虽然填筑和运输,穿堤建筑物拆除,水泥及土石料装卸,混凝土拌和等活动等会产生粉尘污染,但污染区域呈条带状,平均每千米施工排放的污染物量较少,因此,总体上工程施工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施工结束后,影响即消失。但施工活动中产生的扬尘、粉尘和废气对局部空气造成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点,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粉尘、废气排放的不利影响。工程建成后,不产生废气,不会造成环境空气的影响。3.4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预测结果,根据现场调查,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当阳下段)沿岸涉及1个取水口,12个居民村落,施工期均将收到一定的噪声影响。根据预测,距离施工区域100m处基本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昼间等效声级(laeq)60db,300m处基本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夜间等效声级(laeq)50db。在100m范围内的居民点群和村、孙场村、新星村、台渡村、张闸村、楚城村、赵湖村、星火村、高台村、草埠湖镇头山社区、金龙村、符台村12个村将受到一定影响,超标值在021dba,应合理施工布局和采取降噪措施。3.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工程实施后增强了区域防洪能力,为区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长期有利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利社会影响。(1)拆迁居民 本工程拆迁安置影响范围堤线内侧呈线型分布,具有影响范围分散的特点。拆迁安置宅基地占地基本上为旱地,建房基本以砖混结构为主,拆迁安置对植被破坏较小,尽管短期内会加重水土流失,但是这些影响是暂时的,在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后,安置区水土流失现象可以得到控制。拆迁建房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2)人群健康渠道清淤与边坡硬化护坡、坑塘填平有利减少血吸虫孳生面积;施工过程中取土深埋平整有利于消灭钉螺;工程实施后可减少洪灾发生几率,因而可控制或减少因洪水导致的钉螺与血吸虫感染传播扩散;施工过程中,施工人群易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病;施工人员活动与居民搬迁过程中,粪坑和施工临时厕所中粪便中的虫卵扩散易导致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施工人员活动与拆迁居民迁建过程中,可能导致肝炎、痢疾等传染病疾病流行,对区域人群健康产生影响;工程建成运行后,因防洪减灾可以有效减轻传染性疾病发生几率。(3)土地利用本工程属公益性的防洪治理项目,程永久占地占工程涉及各区(县)土地资源总面积的比例很小,工程永久占地不会对区域土地资源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产生明显影响。临时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工程完工后,大部分临时占地可恢复原有利用方式。工程实施后,将对保障区域土地资源产生长期有利影响。(4)景观与文物古迹工程施工期开挖和植被破坏对局部景观造成影响;内外填塘、平台修整后、堤顶道路改造等对堤线附近景观有改善作用;历史人文景点进行修缮改造将对区域景观产生有利影响。(5)交通施工高峰期,陆运及水运导致区域交通压力增加,但工程分期分段实施,其影响时间、影响程度有限。3.6固体废物工程建设产生施工弃料、拆迁安置产生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产生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如不处理将对环境卫生、景观、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施工弃料、建筑垃圾充分考虑回收利用;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清运,委托当地环境卫生部门统一处理。3.7环境风险分析表明,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城镇正常供水风险、血吸虫病流行扩散的风险。根据工程特性与环境背景,从最大可信事故危害及其发生概率分析,上述环境风险值均很小,如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其生态风险可以显著降低或避免。3.8公众参与本次公众参与共采用走访咨询、网上信息公示、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意见。2012年9月27日,在宜昌市水利水电局网站进行了湖北省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网络公示。(/article.do?articleid=2436&hits=2180&oneclassid=5)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2012年11月2日,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官方网站上(/wsbs/gsgg/hpgs/hpdwhp/201211/t20121102_56907.html)进行了本项目的第二次环评信息公告,同时链接了环评报告书简本和联系方式,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2013年2月19日,在湖北省环境保护厅官方网站上(/wsbs/gsgg/hpgs/hpdwhp/201303/t20130304_59427.html)进行了本项目的环评简本公告,同时链接了联系方式,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本次公众参与共向拟建项目所在地沿线公众发放调查表110份,回收110份,其中居民调查表为100份、沿线村民委员会1份、相关单位调查表9份。回收率为100%。评价区公众对拟建工程普遍持赞成态度。公众对拟建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加强管理、合理施工、防治施工期环境污染,做到不在河道内排污,做好施工期环境管理及监测工作,施工期间减少对居民出行影响,切实落实拆迁补偿保障公众利益等。在建设单位采纳相关意见后,反馈意见公众均希望尽快兴建,全力支持工程建设。4 环境保护措施4.1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1)强化施工期教育、管理和监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水平。并聘请有关专家或当地有经验的渔民作现场指导;进场前,可采用超声波驱鱼等技术手段,对施工区及其邻近水域尤其鱼类产卵场和鱼类分布较密集的深潭、回水区进行驱鱼作业,将鱼类驱离施工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水下施工现场作业必须有渔政执法人员参与。工程应合理安排各河段施工组织,上下游相邻河段施工须错开施工期,避免各河段、各施工作业点同时施工带来的累积影响。(2)工程的实施会对漳河流域洲滩水域环境产生改变,包括洲滩植被破坏和底栖生物的损失,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对水域生态环境开展修复工作。(3)增值放流。增殖放流对象主要选择保护鱼类和地方特有鱼类,其次考虑的是主要经济鱼类,根据该工程实际情况,本次主要对翘嘴鲌、鳜、黄颡鱼、青鱼、草鱼、鲢、鳙、蒙古鲌、中华倒刺鲃、团头鲂、鲤、鲫等鱼类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并适度对州滩的底栖动物增值放流。(4)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沮漳河近期防洪治理工程对沮漳河全线均有一定的影响,漳河改道工程影响较为严重,施工工程大部分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范围内,工程施工影响范围约9km。工程建设将对保护区及其临近水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及时发现因工程建设而引起的水生生物生态环境变化及发展趋势,掌握工程兴建前后相关地区水生生物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规律,预测不良趋势并及时发布警报,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委托科研院所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监测。4.2 陆生生态保护措施(1)优化临时占地的布局和选址,减少占地和尽量选择荒地,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尽量减少对植被占用和植被扰动的影响,缩小水土流失的影响。充分利用现有村镇公路及堤顶道路,针对土石料场,应详细规划做好土石方平衡,充分利用,同时集中取土和集中弃土,便于恢复。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划出保护线,在施工堤段和土料场开挖施工区设置宣传标示牌,明确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协调有关施工场地以及施工临时便道等问题,避免对防护林的占用和破坏,禁止越界施工占地或砍伐林木,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对防护林和堤外边滩草丛造成损失,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越界施工对防护林造成破坏。为了防止施工占地表层土的损耗,要求将施工开挖地表面30cm 厚的表层土剥离,进行留存用于迹地恢复和土地整理。工程完工后,尽快对施工临时占地和土料场等施工迹地进行植被恢复,植树造林的树种应首选当地的种类,并注意使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化,为动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多种栖息生境。(4)陆生动物的保护主要采取严禁捕猎野生动物、避开早晨、黄昏、正午或夜间野生动物觅食休息时间。按照水环境保护措施要求,避免水质污染。施工结束后恢复生境等措施。4.3水土保持措施本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由堤防工程防治区、护岸工程防治区、穿堤建筑物防治区、河道工程防治区、土料场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施工场地防治区和施工便道防治区8个水土流失防治区构成。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防治责任范围,结合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主体工程已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的分析评价,确定不同的防治区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及布局,从而形成本项目水流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在不同类型的防治措施布局中,应结合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临时防护措施、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临时防护措施为先导,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重点保护各防治区的表层耕植土,便于后期植被恢复或复耕;以工程措施为重点,发挥其速效性和保障作用;以植物措施为辅助,起到长期稳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同时绿化和美化项目区周边环境。4.4水环境保护措施船舶舱底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经船舶自带的油水分离器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由航道管理处或海事局接收船只接收后处理。任何船舶不得向施工水域排放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舱底油污水或生活污水。船舶运输施工材料过程中应采取遮盖措施,加强管理,避免施工材料坠入航道中,造成水环境污染。冲洗废水采取沉砂和中和沉淀两级处理,械设备冲洗废水沉淀隔油池处理,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石料冲洗废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施工或绿化。将弃油集中处理,避免随地冲洗,填塘废水进行沉淀处理达标后首先考虑回用与施工和灌溉,无法利用的处理后废水排入沮漳河。各施工营地分别设置简易厕所和化粪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农田施肥或绿化。处理后的废水应考虑回用用作场地降尘、施工、绿化或农田浇灌。禁止在饮用水取水口及其保护区域以及其他禁止排污的区域排放污染物。涉及穿堤取水管道、排污管道堤段的施工段,工程施工前应与管道设施所属单位联系与沟通,优化施工方案,通知相应自来水公司与居民提前作好储水准备,提前作好应急预案。施工期间,通过设置防污屏的措施来减缓和避免对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污染影响,同时加强施工管理。4.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拌和场地应在平整、硬化的基础上,要定期洒水和洒水;加强对施工机械、车辆及船舶的维修保养;加强施工车船检测管理工作,对于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