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B02-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B02-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B02-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B02-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B02-2地块)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b02-2 地块地块)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海南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海南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评价单位: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二 o 一三年一月一三年一月海口海口 国环评证甲字第 3001 号 eia【2012hk -06】 目目 录录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1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 1.3 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3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4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4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5 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5 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5 3.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6 3.4 污染防治措施.8 3.5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10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1 4.1 公众参与调查形式.11 4.2 环评信息公告 11 4.3 征求公众意见 12 4.4 小结15 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 6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16 1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建设项目的地点 (1)建设地点: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规划的 b02-2 地块,北临 32 米清水 湾大道,西邻 b02-1,东邻规划的中央大道及与中央大道隔路相邻的为 b11-1,南 临大海,项目位置见图 1.1-1。 (2)项目性质:新建。 1.2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 391718m2,总建筑面积 313374 m2, 高层住宅面积 221267.98 m2,低层住宅面积 56727.08 m2,配套面积(商业及其它) 35378.94 m2,地下车库面积 30000 m2,绿地面积 151811.43 m2,道路及其他占地 面积 162171.25 m2,建筑密度 19.6%,容积率 0.8,绿地率 39%,机动车位 1320 辆,户数 1819 户,人口数 6367 人。 (2)项目投资:44141 万元。 (3)建设期: 6 年,预计 2012 年 10 月开工、2018 年 10 月建成。 (4)主要工程内容详见表 1.2-1。 表表 1.2-1 地块经济技术指标表地块经济技术指标表 内 容面 积备注 总用地面积391718m2 总建筑面积313374 m2 高层住宅面积221267.98 m214 幢,1516 户,最高 29 层,最高高度为 85.2m 低层住宅面积56727.08 m2303 幢,303 户,2-3 层,最高高度为 12.1m 配套面积(商业及其它)35378.94 m2商铺集中布置在用地的东侧,建筑面积 34195.44 m2,2 层;会所布置在 用地的西南侧以及中心地带,建筑面积 1183.5 m2,2 层 地下车库面积30000 m2 绿地面积151811.43 m2其中水面面积为 23848m2,游泳池面积 540 m2,为区内水体景观 道路及其他占地面积162171.25 m2本区道路由 20 m、12m、9m 三级组成,水泥路面,面积为 137783.25m2。 建筑密度19.6% 容积率0.8 绿地率39% 机动车位1320 辆其中地面 323 个,地下 997 个。 户数1819 户 人口数6367 人 2 图图 1.1-1 3 1.3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产业政策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项目属于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 该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值类和淘汰类之列。而根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 定 (国发200540 号)的规定,凡未列入鼓励类、限值类和淘汰类范围的,为允 许类。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是相符合的。 1.3.2 与规划符合性分析与规划符合性分析 1)根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项目符合 海南省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方向。项目的建设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适度发展的需求。 2)根据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用地属于旅游建设用地,本 项目为旅游房地产开发项目,因此项目的建设与陵水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2006-2020) 是相符合的。 3)项目位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 中五景区中的土 福湾清水湾区域,项目建设内容符合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 2020) 要求。 4)项目位于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中的 b02-2 地块,属于商住用地,因此,本项目建设与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调整) 是相符的。 5)拟建项目的建筑物均在土地证用地范围内布局,不占用规划的滨海防护林 带用地,因此,拟建项目在规划布局不违背海南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规定 的有关规定。 6)拟建项目在建筑物布局上,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水湾旅游度假区 内建筑物后退最高潮位线距离的复函(琼府办函2011271 号)的要求控制,临 海岸建筑物按最高潮位线退让最小距离100m 以上。拟建项目的建筑物均在土地证 用地范围内布局,不占用规划的滨海防护林带用地, 用地红线后退平均大潮高潮线 100m 以上,沿海一侧建筑后退红线,即沿海一侧建筑后退平均大潮高潮线100m 以 上,因此本项目的建筑后退平均大潮高潮线是符合相关规划要求的。 7)本项目建筑设计高度符合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005-2020) 、 清水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规划(调整)及测控部队关于卫星接收站周 边建筑高度的要求。 4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 各监测点位监测值评价指数均小于 1,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一级标准;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2)海水水质现状 陵水湾水质符合 gb3097-1997 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该区域海水水质良好。 (3)地表水水质现状 在大拥河两个监测断面,氨氮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中类标准值,大拥河上游监测断面中,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类标准值。氨氮、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大拥河沿岸 生活污水排放有关。 (4)声环境质量 评价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1#、3#)昼、夜间监测值均符合 gb3096-2008 中 1 类标准值。2#监测点昼间监测值超过了 gb3096-2008 中 1 类标准值,夜间监测 值符合 gb3096-2008 中 1 类标准值。 (5)生态环境质量 该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人工植被和自然植被组成。人工植被主要为木麻黄林。 植被组成较为简单,现有植被质量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生物多样性较差。 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环境空气 根据 hj2.2-2008 导则要求,大气评价范围是以项目中心为圆心,直径为 5km 的范围。但根据拟建项目的性质、所在区域及周边的环境现状和敏感点的实际情 况,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用地四周向外延伸 500m 的区域。 (2)地表水 按照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本项目低于三级地面水环境评价条件,只说明排 放污染物类型和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等,进行水环境现状评价和环境影 响分析,并对污水处理工艺达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综合利用方面、水质保证方 面进行论证。 (3)环境噪声 噪声评价范围为拟建地场界外 1m 及毗邻的敏感区。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包括项目占地范围并向四周各延伸 200m。 5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项目的主要污染源汇总见表 3.1-1。 表 3.1-1 项目主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产生与排放量汇总 处理前处理后种 类 项目 浓度产生量 削减量 浓度排放量 处置方式和排放去向 废水量 (m3/a ) / 183201.1 2 / cod 350 mg/l 64.1t/a/ bod5 158 mg/l 28.9t/a/ nh3-n25 mg/l4.58t/a/ 废 水 生 活 污 水 动植物油 5.86 mg/l 1.07t/a/ 项目产生的粪便污水、餐饮含油污水分别 经化粪池、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后与其他生 活污水一起进入市政污水管网送往清水湾 4 号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 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 18921- 2002)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中湖泊类标准 后,回用于清水湾区域内绿地浇灌、湖面 用水、道路广场用水等,不外排。 住 户 油烟5mg/m32mg/m3 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排入大 气环境自然扩散 nox0.0005kg/d0.0005kg/d co0.015kg/d0.015kg/d 汽 车 尾 气 thc0.005kg/d0.005kg/d 机械送排放系统 烟气量12m3/kg 油 293760 (nm3/a) 293760 (nm3/a) so24 g/l 油0.1224t/a0.1224t/a 烟尘0.714 g/l 油0.0219 t/a0.0219 t/a nox2.16 g/l 油0.066t/a0.066t/a co1.52 g/l 油0.048t/a0.048t/a 废 气 柴 油 发 电 机 组 总烃1.489 g/l 油0.045 t/a0.045 t/a 通过烟道排放 生活垃圾2325.05t/a2325.05t/a 固 废 商业垃 圾 646.05t/a646.05t/a 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噪 声 水泵房、汽车 行驶、抽排风 机等 110db( a) 场界噪声 达标 经减振、隔声、消声降噪处理 3.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表表 3.2-1 主要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保护对象保护级别 1滨海防风林s防风林 2附近海域s100m海水水质gb3097-1997 一类 3沙滩s沙滩避免沙滩泥化、黑化 4大拥河w 5用地范围内的小河沟/ 地表水水质gb3838-2002类 6 中国人民解放军 63780 部 队(部队测控站) wws5300 7雷达站n2440 卫星信号接收不得影响 8岗山村n930 9仁兴村ne940 居住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一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 6 3.3 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钻孔灌注桩机及运输车辆 等。根据类比调查,一般施工噪声昼间的影响距离在 120 m 左右,夜间在 200 m 甚至更远,晚上严禁施工,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必须连续作业而进行夜间作业, 需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并公告居民,以取得他们的谅解。但是夜间严禁进行桩 基作业或其它高噪声作业。如以上措施得以满足,施工期噪声对附近居民生活环 境的影响较为有限。 (2)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 同时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混凝土搅拌与建筑材料的堆放场地,对易起尘的建 筑材料加盖篷布或实行库内堆放的管理,汽车运输沙土和建材时也采取相应的措 施。如以上措施得以满足,则施工扬尘对地块附近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过程产生的泥浆废水。 施工期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积肥,对周边的影响较小;施工过程产生的泥 浆废水沉淀澄清处理后回用,因此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以及施工 人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 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建筑垃圾、装修垃圾部分可回收利用,部 分可用作填路材料,其他的统一收集后送至环保指定地点进行填埋处理,对周围 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 植被生态影响 拟建项目用地范围内目前主要由木麻黄林组成。总体来说,项目用地内植被 类型组成比较简单,植被质量的总体水平较低,生物多样性也比较差。项目的建 设,对于清除项目占地范围内植被而造成的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的减少带来一定 的不良生态影响,但这种影响很小。 水土流失 项目所在地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风力侵蚀,其次为水力侵蚀。在本项目施工 过程中,扰动地表面积为占地总面积 391718m2,施工过程中造成地表裸露,如不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力、水力侵蚀,则侵蚀程度可达到强烈,水土流失量总量可 达到 3133t/a。 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 住户产生的燃气废气、油烟废气和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经处理后能够达标,由 7 于各幢住宅楼前后道路较为平坦,汽车在地上车位进出时汽油燃烧较为充分,废 气污染物 co、no2、hc 外排量较少。 应急柴油发电机产生的废气,由专用内置烟井引至地面排放,由于使用的柴 油含硫量低(含硫量0.5%) ,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浓度较低,可达标排放, 加之使用频率较低,属间断排放,其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对大气环境影响较 小。 臭气主要来自于垃圾收集点,主要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 类物质。本项目不设垃圾中转站,在每幢高层楼下设有一个垃圾收集点,垃圾收 集点与住宅楼保持一定距离并及时清运,垃圾臭气对附近住宅楼及周围环境影响 不大。 (2)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结论 营运期对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有设备噪声、交通干道车辆行驶噪声以及人群活 动噪声对区内住宅以及小区外环境的影响。 设备噪声源主要包括机械通风风机、居民空调室外机、配电间等。机械通风 风机和配电间布置在地下室内,在采取隔声隔振措施后对住户的影响较小;居民 空调室外机噪声值也不高,只要安装在合适位置,不会对小区内居民的起居生活 造成大的影响。 地下汽车出入口由于是上下坡,因此将产生一定的交通噪声。地下车库的出、 入口尽可能远离住宅楼;将车库出入口斜坡上方加隔声顶棚,使用新型低噪声环 保材料将出入口侧墙及顶部作吸声处理;车库不得使用卷帘门;在地下车库出入 口和地面停车场地周围加强绿化;加强小区内的交通管理,如分清生活道路,交 通道路,同时对交通道路进行规定,设立禁鸣标志,确保小区交通通畅和保持安 静,并限制小区内车辆行驶速度;加强停车库管理,规范车辆进出车库的时间等。 采取上述措施后,预计地下车库出入口的汽车噪声对临近住宅的影响不大。 汽车产生的交通噪声如实行限速行驶或禁止鸣笛,道路两旁加上植被绿化的 减噪,对声环境的影响较小。 商铺等处的噪声主要是人群活动声,一般影响距离 3060 m,由于本项目无 大型娱乐场所,因此这部分公建设施的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产生大的影响。 (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运营后,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项目区生活污水规划排入清水湾度假区 4#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度假区内绿化灌溉。清水湾 4#污水处理站目前未建。 属于 4#污水处理站纳污范围的阿罗哈项目已建成大部份,而且在纳污范围内的 a10-2 区万豪酒店、a11-1 区希尔顿酒店、a11-2 区等正在建设,若 4#污水处理厂 不能及时建设,则 4#污水处理站纳污范围内的项目均需自建污水处理站,此与陵 水清水湾的控规及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a 区和 b 区)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 8 响报告书的批复是不符合的,因此 4#污水处理厂需尽快建设以满足区域排污及 中水回用的需要。若 4#污水处理厂不及时建设,此将严重制约清水湾 4#污水处理 厂纳污范围内项目的建设。本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预计将于 2018 年 10 月竣工 投入使用。由于距离 2018 年 10 月还有 6 年的时间,且 4#污水处理站正在规划建 设中,因此本项目生活污水的处理应立足于 4#污水处理站。则项目区生活污水处 理达到 4#污水处理站接管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汇入 4#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营运期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可回用于绿化及景观水池补充水等,不外排, 对项目附近海域水环境及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本项目设有垃圾收集点,生活 垃圾袋装后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只要加强对生活垃圾的收集及运输管理,确保 生活垃圾能够及时得到清运,防止出现堆积现象,同时运输途中防止撒落,则本 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 由于本项目的建设,使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将由 通过人工绿化的生态环境所替代,但在采取了有效的生态替代措施和保持较高的绿化系数的 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对占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将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3.4 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措施 3.4.1 噪声控制对策噪声控制对策 (1)设备噪声控制 本项目应进行合理布局,重视平面布置,将配电房、水泵房等高噪声设施及 用房布置自行车库层单独全封闭隔声间内,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 播,并采取相应的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具体包括安装消声器、基础隔振、管 道安装软接头、抗振挂钩等,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车辆行驶噪声 为减少车辆噪声对区内住宅的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小区内交通管 理,如分清生活道路,交通道路,同时对交通道路进行规定,设立禁鸣标志,确 保区内交通通畅和保持安静,并限制区内车辆行使速度;加强停车库管理,规范 车辆进出车库的时间等。 (3)社会活动噪声 本项目商铺主要位于 b02-2 地块的东北侧,商铺噪声主要来自人员的活动噪 声,由于人数较多,叠加后的总声级也比较高,因此在商铺的布局、宣传上要注 意创造一种安静的氛围,不刻意追求热闹的效果,对高声说话有一种自动的制约 作用,不利用音响或其他高噪声的方式进行促销活动。同时,在室内装修时采取 9 隔声降噪措施,如双层玻璃窗、隔声门和墙壁吸声材料等。另外,严禁商铺内开 办餐饮、迪厅、歌厅等高噪声行业。采取上述措施后,预计商铺的社会活动噪声 对区内的居民影响不大。 (4)道路交通噪声 本项目沿清水湾大道及东侧规划路一侧的建筑采取建筑隔声措施,建议住宅 靠路侧设计为卫生间、厨房或客厅,若设客厅则阳台采用封闭阳台,临公路住宅 立面窗户采用通风隔声窗。利用窗户和阳台的隔声设计,降低噪声的影响。住宅 安装中空双层窗进行隔声。双层窗要求采用铝合金骨架,框厚度 1020mm,四周 布置吸声砖并设置嵌条。本项目邻路的一侧加强绿化,尽量布置高大乔木,以减 轻汽车运行噪声的影响。 3.4.2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加强对区内停车场的管理,保证区内进出车辆的行驶通畅,以减少汽车尾 气的排放。 (2)住户厨房应设置脱排油烟机,油烟机的风量应达到国家有关标准(不低于 7 立方米/分),油烟废气经捕集后排放,排烟道开口不能朝向附近住宅。 (3) 确保垃圾收集点与周围住宅保持一定距离,收集口尽量避免直接面对住宅 的窗口或出入口,并放置于绿化带中,与住宅楼之间种植高大乔木以减少对居民 生活的影响。同时,对垃圾收集点进行定期消毒,并科学安排垃圾收集和运出时 间,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日产日清。 3.4.3 水污染防治对策水污染防治对策 (1)项目排水体制应采用雨污分流制。屋面及地面雨水经收集后通过雨水管道 外排。阳台洗衣废水不能排入雨水管网。 (2)项目建成后,排放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包括区内各住户、物管人员等产 生的生活污水。项目废水经收集并简单处理(隔油池、化粪池及隔栅)后全部纳 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由清水湾 4#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回用。 3.4.4 固废污染防治对策固废污染防治对策 (1)生活垃圾袋装后先送往垃圾中转站,再由市政环卫统一清运到城市生活垃 圾处理场处理。 (2)隔油池、化粪池及隔栅需定期清理。 3.4.5 生态防治对策生态防治对策 (1)项目的建设要与滨海防风林恢复和改造和谐的结合起来,做到科学规划, 巩固和加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滨海防风林建议采用木麻黄到木麻黄草海 桐到木麻黄草海桐椰子到草海桐椰子其它沿海树种等方案。 (2)本项目绿化的植物物种搭配禁止引入中国第一批入侵物种名单、 10 中国第二批入侵物种名单中禁止的外来入侵物种。 3.4.6 其它建议与要求其它建议与要求 (1)采用建筑节能、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顶保温节能技术。多采用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使用高效热泵、高效管道保温技术、使用节能型材料、设备、 器具等。 (2)建议项目的绿色空间建设应注重乔、灌、草的结合,力争建设为乔木层盖 度达 60%以上的乔、灌、草型复层绿地。另外应适当考虑乡土化原则,多采用本 地树种,在临水空阔处种植一些遮阳能力强且对风的阻挡作用小的乔木。 (3)设计户型多面向阳面,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采取明厅、明卧、明卫、明 厨的设计充分采光,可节约大量的照明电。在夜晚非得用照明电时,采用系统化 的节能灯可直接节约能源。 (4)区内住户应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5)提倡节约用水,区内住户使用节水器具。同时考虑将雨水或部分生活污水 处理后回用作绿化用水,既节约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水的排放量。 (6)营运期在做好住宅区内垃圾收集管理工作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垃圾分类处 理,并考虑部分垃圾的回收利用。要求生活垃圾的收集率应达到 100%;生活垃圾 收运密闭率应达到 100%;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率应该达到 100%。生活垃圾的回 收利用率在 50%以上。 (7)根据实际情况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能源。 (8)本项目各住宅空调室外机安装应符合环保要求,空调冷凝水均应接入各住宅楼专用落 水管道,不得直接向外随意排放。 3.5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项目总投资 44141 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 2426.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5.5%。 11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 4.1 公众参与调查形式公众参与调查形式 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第十五条 规定,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据有关法规规定,征求拟建项目所 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环境影响评价法中也提出了公众参与的具体要求。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 2007 年 2 月 14 日以“环发(2007)28 号文件”,颁发了“关 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并从 2007 年 3 月 18 日起 施行。 本次评价时按原国家环保总局 2006 年 2 月 14 日,环发 2006【28 号】环 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进行了公开环境信息和征求群众意见等活动,并 进行公众反馈意见的分析。 4.2 环评信息公告环评信息公告 (1)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建设单位在确定 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评价机构后,于 2012 年 5 月 10 日在海南省环境科 学研究院网站(网址:)上进行了第一次公示(见图 4.2-1), 公示期为 10 个工作日。 截止公告期结束,未收到对本公告的任何反馈信息。 (2)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建设单位在评价 机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于 2012 年 5 月 24 日在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网站(网址:) 上进行了第二次公示(见图 4.2-2),公示期为 10 个工作日。 截止公告期结束,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均未收到对本公告的公众反馈意见。 12 4.3 征求公众意见征求公众意见 在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期满后,采取通过问卷调查公众意见形式公开征求公 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意见,调查表内容如下。 图图 12.2-1 网上第一次公示网上第一次公示 图图 12.2-2 网上第二次公示网上第二次公示 13 表表 4.3-1 公众参与调查表公众参与调查表 项目名称:陵水清水湾澄碧苑(项目名称:陵水清水湾澄碧苑(b02-2 地块)地块)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陵水清水湾澄碧苑(b02-2 地块) 建设地点:陵水清水湾旅游度假区 b02-2 地块 项目总投资:44141 万元 建设内容及规模:b02-2 区总用地面积为 391718m2,总建筑面积为 313374 m2。高层住宅 14 幢,共 1516 户,建筑面积 221267.98m2。低层住宅 303 幢,建筑面积 56727.08m2。商业,会所及其他配套设施,建 筑面积 35378.94m2,含游泳池附属设施、餐厅等。建筑密度 19.6%,建筑容积率 0.8,绿地率 39%,机动车 位 1320 辆,户数 1819 户,人口数 6367 人。 拟建项目废污水性质为生活污水,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餐饮含油污水经 隔油池除掉大颗粒悬浮物及浮油后和其它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污水管网,经陵水清水湾 4 号污水处理厂处理 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8921-2002)中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湖泊类标准的要求 后作为绿化用水,不外排;产生的含油烟废气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分类收集后运往陵 水县垃圾场进行处置。项目建设期将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在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可得 到减缓。该项目的建设,将对本地区的旅游和城市建设等方面有促进作用。 姓 名职 业 性 别年 龄 文化程度民 族 工作单位 了解 1、您对陵水清水湾区域有所了解吗? 不了解 知道2、您是否知道陵水清水湾澄碧苑 (b02-2 地块)的建设情况吗?不知道 废水排放 废气排放 噪声污染 固体废物 3、您认为陵水清水湾澄碧苑(b02-2 地块)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植被、景观破坏 陆地生态、景观保护 海洋生态保护 污水处理 4、您认为陵水清水湾澄碧苑(b02-2 地块)需要加强哪些环境保护措施? 大气、噪声、固废污染防治 有利的 不利的 5、您认为项目建成后对该区经济、社 会的影响 不清楚 赞成 反对6、从环保角度您对该项目有哪些看法 不关心 7、对本项目环境保护有何建议(可附 页) 4.3.1 调查表发放数量及回收情况调查表发放数量及回收情况 本项目与最近的居民点岗山村为 930m,距离仁兴村为 940m,但本项目原用 地为九所村委会,本项目用地距九所村约 3km,由于九所村本项目距离较远,且 14 该项目用地已办理土地证,因此本次调查的主要被调查者是岗山村与仁兴村,以 及清水湾旅游度假区 a 区的游客、住户等,向公众发放调查问卷 100 份,回收 82 份,回收率为 82%,其中有效调查表 82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 4.3.2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通过对本次评价收回的调查表的统计,其结果见表 4.3-2。 表表 4.3-24.3-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情况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项目因子 人数(人)占有效问卷的百分比 (%) 了解6478.0 1、您对陵水清水湾区域有所了解 吗?不了解1822.0 知道6478.0 2、您是否知道陵水清水湾澄碧苑 (b02-2 地块)的建设情况吗?不知道1822.0 废水排放00.0 废气排放00.0 噪声污染00.0 固体废物00.0 3、您认为陵水清水湾澄碧苑 (b02-2 地块)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植被、景观破坏82100.0 陆地生态、景观保 护 82100.0 海洋生态保护1214.6 污水处理00.0 4、您认为陵水清水湾澄碧苑 (b02-2 地块)需要加强哪些环境 保护措施? 大气、噪声、固废 污染防治 00.0 有利的82100.0 不利的00.0 5、您认为项目建成后对该区经济、 社会的影响 不清楚00.0 赞成821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