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3页
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4页
104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4 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 杭州市余杭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编制单位: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八月2目 录1 项目概况.31.1 项目背景.31.2 工程概况.32 项目区环境现状.62.1 环境现状.6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7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83.1 污染源分析.83.2 环境保护目标.93.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 103.4 拟采取的主要措施.143.5 环境风险分析.173.6 环境保护投资.173.7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174 公众参与.194.1 目的.194.2 公示.194.3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204.5 小结.27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96 联系方式.301 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本工程是浙江省新的国省道规划中的g104 余杭段,是浙江省公路水路民用机场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是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十二五”期间全国范围内需要规划建设整治的15 条国道之一,是余杭区“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中的“组团道路网”框架性主干道西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构筑城乡一体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从当前104 国道的使用功能来看,是由北京至福州的重要国道交通干线,同时更为显著的变化是随着本地区城市化的不断发展,104 国道承担的城市交通比例越来越大。随着余杭的建设和发展,104 国道目前的交通量趋于饱和。项目改建迫在眉睫。为此建设单位(杭州市余杭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委托我公司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课题组,对项目全线进行了现场踏勘、现状监测、预测分析和环保对策分析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104 国道余杭马头关至勾庄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并于2013 年2 月召开了工可评审会,并根据工可审查专家组意见完成了修改稿。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征求环保管理部门意见,根据相关规定,报批本项目环评报告书。1.2 工程概况1.2.1 工程位置本次改建工程包括了1 条主线和2 条连接线。本项目主线104 国道余杭段(马头关至勾庄收费站)起点拟定于余杭与德清交界线处的钱家4坞,路线终点为勾庄互通往东约250m,即104 国道余杭收费站。杭长高速瓶窑互通连接线利用已建成的瓶仓大道,连接线起点位于现状瓶仓大道与104 国道交叉口,终点位于在建的杭长高速瓶窑互通与瓶仓大道交叉处。104 国道长命连接线基本沿104 国道与祥彭线之间的现状长连线布设,连接线起点位于现状长连线与104 国道交叉口,终点位于与祥彭线交叉口。1.2.2 工程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主线104 国道余杭段(马头关至勾庄收费站)起点拟定于余杭与 德清交界线处的钱家坞,起点桩号k0+000,沿老路朝西南方向行进,穿过彭公岭后折向东沿老路行进,在桩号k5+090 与s201 省道交叉,采用单喇叭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彭公互通),104 国道为主线下穿;在桩号k17+300 与202 县道交叉,采用简单菱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良渚文化村互通),104 国道上跨;在桩号k19+606 与东西大道交叉,采用菱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其中东西大道上跨104 国道;在桩号k20+385 与疏港大道(在建)平面交叉;在桩号k21+600 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交叉,采用半定向+单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勾庄互通),该互通为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勾庄出口;勾庄互通往前约250m 为路线终点,即104 国道余杭收费站,终点桩号k21+958.79,路线全长19.659km,全部为老路拓宽,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杭长高速瓶窑互通连接线利用已建成的瓶仓大道,连接线起点位于现状瓶仓大道与104 国道交叉口,设计桩号lk0+000,自起点沿现状瓶仓大道老路南下,直至在建的杭长高速瓶窑互通与瓶仓大道交叉处,终点设计桩号lk3+764.605。路线全长3.765km,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104 国道长命连接线基本沿104 国道与祥彭线之间的现状长连线布5设,连接线起点位于现状长连线与104 国道交叉口,设计桩号nk0+000,自起点沿现状长连线走廊,利用部分老路后新辟线位,直至与祥彭线交叉口,终点设计桩号nk0+939.456,路线全长0.939km,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1.2.3 工程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暂按7 处,应尽量租用现有厂房、民居。1.2.4 建设周期工程建设总工期为48 个月。12.5 工程投资及环保投资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256287.2 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18081.0 万元。1.2.6 技术标准本项目推荐方案采用技术标准如下:主线(k0+000-k10+100):对老路进行拼宽改建,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8 米。主线(k12+400-k21+958.79):对老路进行拼宽改建,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47 米。杭长高速瓶窑互通连接线(lk0+000-lk3+764.605):利用现状老路断面,即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44 米。104 国道长命连接线(nk0+000-nk0+939.456):沿现状老路走向,现状长连线为7 米宽的水泥路,对老路拆除新建,新建断面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 米。6项目推荐方案主线全长21.959 公里,基本为老路改建项目,其中主线拆除新建桥梁有8 座均为中、小桥,长为227.12m;拼宽改建大桥1座长260.5m,中、小桥6 座,长为280.1m;对现状4 座互通式立体交叉进行了局部改建;对现状1 座分离式立体交叉(华兴立交)进行了改建,其中跨瓶仓大道拆除3 跨预应力砼空心板改建成60m 的钢桁架,引桥则进行了拼宽改建。项目推荐方案杭长高速瓶窑互通连接线全长3.765 公里,为老路改建项目,中、小桥3 座,长75m,只进行了桥面铺装整治。项目推荐方案104 国道长命连接线全长0.939 公里,新建中小桥2座,长71m。项目主线和连接线总计长度26.663 公里,基本为老路改建项目。2 项目区环境现状2.1 环境现状2.1.1 生态环境现状根据工程沿线调查,工程沿线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较高,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沿线分布的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和水稻土为主,项目区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工程路线两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大部分被开发为农田和村镇 用地,天然植被消失,代之以水稻、大小麦、桑园地、蔬菜作物、绿肥 作物、药材作物、花卉植物和经济果树等的农田生态系统,在部分道路、河道沿线种有防护林带。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未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2.1.2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环评期间监测结果可知,工程沿线18 个测点的昼间等效a 声级laeq 介于50.572.6db(a)之间,除西杨家村、卞家塘、曹家土斗、章7家塘、严家土斗的临路第一排监测点超标外,其余各测点昼夜均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 类标准,超标范围为0.19.1db(a)。夜间等效a 声级laeq 介于48.371.4db(a)之间,除良渚文化村竹径茶语小区橘苑外,各测点昼夜均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 类标准,超标范围为1.316.8db(a)。长命村桥东24 小时连续监测可知,昼间噪声级在72.277.8db,夜间噪声级在68.271.8db,昼、夜间等效声级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 类区标准要求。k18+500 衰减断面连续监测结果可知,昼间等效a 声级laeq 介于55.466.2db(a)之间,各测点昼夜均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4a 类标准;夜间效a 声级laeq介于49.262.9db(a)之间,除距离道路中心线160m 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 类标准外,其余测点均超标。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工程沿线东苕溪、毛家洋等2 个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显示,东苕溪石油类、挥发酚等监测指标超标,其它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毛家洋石油类、氨氮、codmn指标超标,其它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总体上看,工程沿线水体水环境质量不能达到水功能区的要求。2.1.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评南山村和杜甫村2 个监测点co、no2 的一次浓度和pm10日均浓度均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能满足相应的功能区要求。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8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1。表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内容 评价范围声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的带状区域生态环境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 米以内区域环境空气 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的带状区域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以内的水域,以及跨河桥梁上游100m下游500m 以内水域。社会环境公路中心线路两侧各200m 内带状区域并适当扩大至直接项目影响区。地下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的水文地质单元。3 环境影响预测与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3.1 污染源分析3.1.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噪声工程建设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筑路机械的作业噪声及建桥打桩和车辆运输产生的作业噪声,联合作业时叠加影响更加突出。这些突发性非稳态噪声源将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2、水污染源施工废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车辆保养清洗废水、砼拌和系统废水、泥浆废水和桥梁基础施工引起水域的悬浮物增加。3、固废施工期固废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废料、废弃泥浆。4、生态环境的影响(1)占地、植被破坏: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等,将破坏施工带植被、造成一定量的植被生物量损失。9(2)对动物的影响:施工噪声、人员活动等对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动物生境产生一定的影响。(3)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工程建设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减少了耕地的面积。3.1.2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1、噪声源公路投入营运后,在公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噪声源为非稳态源,车辆行驶时其发动机、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公路路面平整度等原因而使行驶中的汽车产生整车噪声。2、废水源强营运期水环境污染源主要是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径流污水,以及危险品运输事故产生的环境风险对水环境的影响。3、废气源强汽车尾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和排气筒的排放,主要污染物为co、no2、非甲烷总烃。3.2 环境保护目标1、生态保护目标本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沿线的植被、动物和水土流失保持设施。2、水环境保护目标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评价范围内沿线经过的水体毛洋港(良渚港)等水质。3、文物10现有104 国道位于良渚遗址保护区范围内,根据良渚遗址保护区总体规划,工程k7+300k11+400 北侧为二类环境控制区边界(hk);k11+400k12+500 段位于三类建设控制地带( jk -4 );k12+500k14+500 段北侧为良渚古城重点保护区边界(bh-z1),南侧为三类建设控制地带(jk-1);k14+500k18 段为四类建设控制地带(jk);k18k21+958.79 段北侧为三类环境控制地带(hk-2)。长命连接线位于良渚遗址保护区范围内,也位于良渚古城重点保护区bh-z1)内。主线k12+500k14+500 段北侧为良渚古城重点保护区边界(bh-z1)。在环评过程中也征求了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的意见,原则同意本项目改建。4、噪声及空气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工程沿线的村庄、学校等,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踏勘,目前沿线的噪声、环境空气敏感点共有61 个,其中3 个为学校和幼儿园,1 个为度假酒店,其余为村庄。规划敏感点18 个。3.3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测结论3.3.1 社会环境影响1、社会环境正效益分析本项目是瓶窑良渚与杭州主城区的快速通道,项目的建设将明显改善余杭西部良渚瓶窑地区的交通条件,给路线沿线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杭州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迅速发展,为杭州都市经济圈产业带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社会环境负效益本工程拆迁少量农居,当地政府部门应结合有关规划,落实拆迁11安置政策,使工程拆迁工作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降至最小。工程建设会涉及现有的公用基础设施迁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须事先与电力、电讯等部门协商。工程占用耕地,使该地区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造成一定的农业种植的经济损失。3.3.1 生态环境1、建设期环境影响植被损失公路建设占地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减少植被的生物量,是长期的,不可恢复的,主要是马尾松林、竹林、茶、果树和农田作物。公路绿化可弥补公路永久占地损失的部分生物量。动物的影响分析工程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割断了部分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迁移途径、觅食范围,从而对动物的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桥梁施工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工程沿线沿线地区水系发达,主要河流为良渚港及支流、东苕溪支流等。桥涵施工作业难免会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尤以水中可能设桥墩的一些桥梁的施工影响更为突出。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作业可能搅动河床底泥使悬浊物增加而影响水质,对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对植物生境的影响工程对植物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和道路阻隔引起局部区域农作物布局发生变化,植物覆盖率下降,生物量减少。但对整个区域环境单位面积生物量影响不大,不会引起植物物种的损失。对动物生境的影响12工程区域内动物主要为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主要为一些常见物种,无珍稀野生动物。公路在沟渠、河流等处设置了涵洞、桥梁等,不会对野生动物的迁移产生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工程永久占地造成沿线农田、林地减少,将对当地的农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可通过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其他效应所弥补。3.3.2 声环境1、建设期声环境影响本工程沿线敏感点基本沿着道路两侧分布,距公路的最近距离多在3.5174m 之间,施工期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相对较为突出,施工期应予以特别关注。根据国内公路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经验,建议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间,环保施工、文明施工,并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临时降噪措施,将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工程沿线共61 个敏感保护目标,大部分敏感点在营运近期即有所超标,夜间超标程度较大。位于4a 类区中32 个敏感目标预测点,营运近期昼间18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量3.9db;夜间28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量12.9db。营运中期昼间19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量4.8db;夜间29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量13.8db。营运远期昼间19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量5.8db;夜间32 个预测点全部超标,最大超标量14.8db。位于2 类区中85 个敏感目标预测点,营运近期昼间61 个预测点超标,其中31 个超标大于3db,最大超标6.9db;夜间82 个预测点超标,13最大超标10.9db。营运中期昼间67 个预测点超标,超标大于3db 的有44 个点,最大超标8.4db;夜间81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12.3db。营运远期昼间74 个预测点超标,超标大于3 db 的有56 个点,最大超标9.6db;夜间85 个预测点超标,最大超标13.6db。3.3.3 水环境1、建设期环境影响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各桥梁基础开挖、钻桩、混凝土浇筑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施工机械产生的含油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各类生产生活废水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本工程施工期对当地水环境影响较小。2、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营运对水体产生影响主要为路面和桥面的初期雨水形成地表径流污染水体。在雨期,路面径流入河后被迅速稀释(2 小时内影响会逐渐减弱),公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3、事故排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尤其是装载危险品的车辆发事故,会造成危险品大量外溢。工程沿线主要河流为东苕溪、十里溪、东苕溪支流、长命港、良渚港。如果在大桥上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将对这些河流的水质造成较大的影响,具体分析详见“第十章 环境风险及应急措施”。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做好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使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达到最低。143.3.5 环境空气影响1、建设期环境影响公路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现场中未完工路面、堆场和进出工地道路等粉尘污染,以及沥青摊铺时的烟气和动力机械排出的尾气污染,其中以粉尘污染和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突出。2、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本公路在营运初期(2018 年)、营运中期(2024 年)、营运远期(2032年)等预测年份在高峰小时交通量状况下,叠加背景浓度后公路下风向的no2 地面小时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3.4 拟采取的主要措施表3-2 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分类 施工期 运营期社会环境 施工路段设置安全标志;交叉工程施工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证行人、行车通行安全和顺畅。 公用设施拆除时先建后拆; 安全、文明施工,避免一些当地正常的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 对被拆迁居民和单位,制定合理的补偿安置方案,统筹安排,充分协调,足额补偿; 对于本工程建设占用的耕地、林地,建设单位应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征地补偿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浙江省有关政策和补偿标准进行补偿,并及时支付补偿费用。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文物古迹须立即停工,并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把有关情况报告给当地文物部门,以防文物丢失,并积极配合做好文物抢救工作。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选线进一步优化,少占用基本农田,并对占用的基本农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保证基本农田的占补平衡。 加强公路管理工作,确保道路通畅,以提供群众的出行方便; 做好公路日常养护和绿化,使公路与周围环境协调。生态环境 加强对施工人员宣传教育,非施工区严禁烟火、狩猎,严禁施工人员对区域野生动物捕杀; 减少作业区周围林地、灌木丛的破坏,施工营地不准设在林地,教育施工人员不毁林,不损坏营地以外的地表植被; 施工过程中需实施工程环境监理,加强施工环境管理; 施工结束后,根据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生态恢复; 对中央分隔带、道路边坡、施工临时设施、临时堆土场以及施工便道等进行生态恢复。/环境空气 施工中产生的物料堆应当采取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 施工现场、施工道路、料场适时洒水降尘; 灰尘拌和站应设置在居民点下风向200以外; 不在施工现场设置沥青砼拌和站,所有沥青采用商购; 土方、水泥、石灰等散装物料运输和临时存放,采取遮盖等防尘措施; 沥青铺浇,避开风向针对附近居民区、村庄等环境空气敏感点的时段,以免对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加强交通管理,确保道路畅通; 做好路面养护工作,减少车辆滞速怠速状态,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沿线环境空气的影响; 加强公路绿化。16分类 施工期 运营期 配备足够数量的洒水车,做到对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面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抑制道路扬尘污染。水环境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泥浆经泥浆槽运至岸边的沉淀池和泥浆池内,部分泥浆回用,无法回用的泥浆经沉淀后自然蒸发; 跨河桥梁施工作业中的残、废油应分别存放并回收,对保养机具的油抹布单独处理; 工人营地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对无法租用沿线村庄的施工营地,可租赁移动临时厕所,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并定期运出处理,或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底部泥浆定时清运,上清液循环利用或外排。 加强跨河桥梁的防撞护栏等级。 毛山桥设置事故应急池。 制定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声环境 在沿线各敏感点附近施工时,严禁强噪声设备夜间施工,若无法避免,需报余杭区环保局审批后方可作业,并告示周围群众; 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管理,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 施工期,距离敏感点较近的施工点,设置临时隔声护围,降低施工噪声影响。 加强道路的维修保养,保持桥面或路面平整,减少汽车刹车、起动过程中产生的高声级; 距离道路中心线200m 范围内临路第一排建筑不宜安排特殊敏感建筑物(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新住宅区)的规划建设; 对沿线超标量较大的敏感点等安装声屏障、通风隔声窗。加强跟踪监测,并预留部分资金。3.5 环境风险分析1、风险源与危险物识别(1)车辆本身携带的汽油(柴油)和机油泄漏,排入附近农田和水体。(2)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有毒有害固态、液态危险品发生泄漏和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爆炸,引起水污染和空气污染。(3)在桥面发生交通事故,汽车连带货物坠入河流。2、风险概率分析路建成后危险品运输车辆在桥梁上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很小。因此,因危险品运输发生事故而造成泄漏对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可能性很小,但仍需要采取严格的风险事故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3、防范措施加固护栏措施;设置警示牌措施;毛山桥桥梁两端各设1 个30m3 事故应急池。3.6 环境保护投资工程直接环保设施投资为4190.32 万元,环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256287.2 万元的比例为1.64。3.7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1、环境监测具体监测内容见表3.7-13。表3.7-1 环境监测计划(环境空气)阶段 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历时采样时间 实施机构负责机构施工期灰土搅拌站和无铺装施工道路tsp、沥青烟气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2 个阶段,每个阶段监测2 次2 日 1 日1 次受业主委托的有资质的监测建设单位18营运期南山村、杜甫村(章家塘)cono2pm101 次/年 7 日co、no2 连续18 小时采样;pm10连续12 小时采样单位注:施工期间的监测次数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表3.7-2 环境监测计划(环境噪声)阶段 监测地点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监测历时采样时间实施机构负责机构施工期彭公村钱家坞、西安寺村石塘山、良渚文化村美丽洲小区、长命小学laeq按路基工程、路面工程2 个阶段,每个阶段监测2 次1 日昼夜各2 次营运期彭公村钱家坞、西安寺村石塘山、良渚文化村美丽洲小区、长命小学laeq 2 次/年 1 日 昼夜各2 次受业主委托的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建设单位注:施工期间的监测次数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表3.7-3 环境监测计划(地表水)阶段 监测地点 监测项目 监测频次监测历时采样时间实施机构负责机构施工期按桥梁基础、桥梁上部结构2 个阶段,每个阶段监测2 次2 日上下午各一次营运期毛家洋(毛家洋桥上游50m、下游100m 各设一个断面)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ss2 次/年 2 日 上下午各一次受业主委托的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建设单位注:施工期间的监测次数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4 公众参与4.1 目的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 号)和原浙江省环保局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的实施意见(浙环发【2008】55 号)的相关要求,必须在环评中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听取项目影响区域单位、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环评中全面了解并考虑公众的意见,切实保护受影响公众的利益,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利的影响因素,促进建设项目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特此开展本次环评的公众参与工作。4.2 公示4.2.1 第一次公示根据环保总局发布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八条 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 日内,向公众公告。第一次公示:建设单位于2013 年03 月20 日2013 年04 月02 日,通过走访沿线村庄,并在沿线主要村庄村委会和乡镇公示栏张贴公告进行了第一轮公示,公示内容主要为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等。4.2.2 第二次公示根据环保总局发布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九条 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在报20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前,向公众公告。第十条 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发布信息公告:(一)在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公共媒体上发布公告;(二)公开免费发放包含有关公告信息的印刷品;(三)其他便利公众知情的信息公告方式。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可以采取以下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公开便于公众理解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第二次公示:在环评报告主要结论完成后,建设单位于2013 年05月28 日2013 年06 月10 日在沿线主要村庄村委会和乡镇公示栏张贴第二次公示公告,公示环境评价主要结论,并告知公众索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对项目的环境现状影响以及环保措施,征询群众对该项目与环保有关内容的意见。在第二次公示期间在沿线村庄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格。项目组同时在浙江省环保局网站进行了两次公示。两次公示期间,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均没有收到群众反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4.3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4.3.1 调查原则及调查方法调查目的:使公众了解本工程概况,同时抽样收集沿线乡镇、个人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本工程建设的态度、意见和要求,重点收集直接受影响的单位和个人的态度、意见和要求。调查方法:采取发放调查表的形式为主,同时进行随机征询、交谈等形式。问卷调查对象主要为工程沿线涉及的社会团体及居民个人。本次共21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75 份,其中团体24 份,个人51 份,项目评审会后又补充发放了30 份个人表和1 份团体调查表。团体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详见表4.3-1,个人调查对象具体情况详见表4.3-2。表4.3-1 团体信息详情统计序号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联系电话 联系人 相对方向相对距离所持态度1 杭州余杭水务有限公司瓶窑分公司国企金永华 东南 支持2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事业 057188754399 王辉 东南 1700m 支持3 杭州余杭瑞达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国有 057188549978 俞根用 北 1300m 支持4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良渚街道办事处 事业 陈平 北 1500m 支持5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良港村村民委员会集体俞顺来 北 1000m 支持6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西塘河村村民委员会集体吴培成 南 1200m 支持7 杭州市良渚街道杜甫村村民委员会集体成立峰 南 850m 支持8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荀山村村民委员会集体 057188770682 郞忠平 北 1600m 支持9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崇福社区居民委员会 集体张新建 北 730m 支持10 杭州美丽洲实业有限公司 企业陈伟锋 北 200m 支持11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人民政府 事业 057188533718 张余成 东 90m 支持12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瓶窑社区居民委员会 集体 057188547184 陆雪新 南 440m 支持13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长命中心小学事业 057188531281 于海 东 120m 支持14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公中心小学事业 057188523567 黄高坤 东 350m 支持15 杭州市余杭区蒲公英学校 集体 057188532881 龚延胜 东 50m 支持16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公村 集体 057188525650 许亚平 东 70m 支持17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西安寺村经济联合社集体王永刚 西北 1700m 支持18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凤都村村民委员会 集体 057188535997 王栋永 南 730m 支持19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南山村村民委员会集体盛美华 南 100m 支持20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石濑村村民委员会 集体 057188525968 林清勇 西南 1400m 支持21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大观山村村民委员会集体 057188535000 俞卫立 北 1600m 支持22序号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联系电话 联系人 相对方向相对距离所持态度22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长命村村民委员会事业费国方 东 250m 支持23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崇化村 集体俞水富 西 300m 支持24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 集体陆王杰 东 54m 支持表4.3-2 公众参与团体调查名单序号 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联系电话 住址相对方位相对距离所持态度1 屠美娣 女 40 高中 057188761510 崇福社区 南 300m 支持2 于海 男 39 本科 057188531281 长命小学 北 300 m 支持3 王林富 男 37 大专崇化村 南 1000 m 支持4 姚克农 男 51 初中崇化村 南 1000 m 支持5 陈灿荣 男 50 高中 057188777812 良渚街道 南 300 m 支持6 陈正娣 女 32 本科 057188548988 瓶窑 正北 15 m 支持7 楼美玲 女 64 小学 彭公村 西南 130 m 支持8 沈红亚 女 33 大学 057188540488 彭公村 东南 90 m 支持9 施月建 男 51 高中 057188525138 彭公村 东南 80 m 支持10 丁志根 男 55 大专彭公村 东南 1000 m 支持11 张秽国 男 55 中师学校 东面 350 m 支持12 黄高坤 男 38 本科彭公村 东面 350 m 支持13 王丽君 女 28 大学 057188523090 石濑村 南 30 m 支持14 方金海 男 53 初中 057188523890 石濑村 南 40 m 支持15 胡志华 男 53 高中 057188539687 西安寺村 西南 15000 m 支持16 准争武 男 46 大学瓶窑社区 南 30 m 支持17 沈娟萍 女 31 高中瓶窑社区 南 250 m 支持18 沈年延 男 51 大专 057188546508 瓶窑社区 南 250 m 支持19 陈洪喜 男 40 高中 05718877812 良渚街道 南 300 m 支持20 张爱英 女 40 初中 057188765703 崇福社区 南 300 m 支持21 张佳顾 男 23 本科崇福社区 南 300 m 支持22 叶旭红 男 45 高中 崇福社区 南 300 m 支持23 许威中 男 40 高中 057188765917 崇福社区 南 300 m 支持24 顾建春 男 45 高中 057188767078 崇福社区 南 300 m 支持25 成立峰 男 35 大s21 专 057188765438 杜甫村 北 170 m 支持26 柴凤珍 女 40 高中 057188765059 杜甫村 北 170 m 支持27 徐文良 男 45 高中 05718765318 杜甫村 北 170 m 支持28 郭 英 女 35 大专 057188765973 杜甫村 北 170 m 支持29 葛建元 男 45 高中 057188765158 杜甫村 北 170 m 支持23序号 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联系电话 住址相对方位相对距离所持态度30 俞顺来 男 初中良港村 南 200 m 支持31 何月友 男 初中良港村 南 200 m 支持32 黄忠林 男 初中良港村 南 200 m 支持33 沈金评 男 初中良港村 南 200 m 支持34 周汉德 男 高中良港村 南 200 m 支持35 许国明 男 40 高中 057188778017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36 吴昌生 男 45 高中 057188770682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37 王行亮 男 35 大专 057188770369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38 吴祖成 男 48 高中 057188778171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39 王洪明 男 47 大专 057188773119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40 唐永权 男 43 大专 057188771062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41 吴树炯 男 37 高中 057188773009 荀山村 南 200 m 支持42 王建立 男 45 本科良渚街道 南 300 m 支持43 沈征志 男 39 高中良渚街道 南 300 m 支持44 钱建庭 男 40 高中良渚街道 南 300 m 支持45 许良琴 女 48 大专 057188754618 西塘河村 南 100 m 支持46 冯金元 男 49 高中 057188775186 西塘河村 南 100 m 支持47 李国荣 男 56 高中 057188752683 西塘河村 南 100 m 支持48 丁国财 男 50 高中 057188755185 西塘河村 南 100 m 支持49 冯云良 男 54 高中 057188776881 西塘河村 南 100 m 支持50 何晖 女 26 本科彭公村 东 200 m 支持51 陈丽萍 女 32 大专新窑社区 北 1000m 支持52 高妙慧 男 59 高中崇化村 东 22m 支持53 李敏秀 女 38 本科长命村 南 17m 支持54 章晨东 男 28 本科瓶窑镇 西 20m 支持55 豫同方 男 44 高中长命村 北 40m 支持56 王小良 男 55 初中瓶窑村 南 17m 支持57 程王凯 男 42 大专彭公村 东 20m 支持58 费炳泉 男 50 大专崇福村 北 25m 支持59 张爱英 女 50 大专崇福村 北 27m 支持60 徐文良 男 45 大专杜甫村 北 27m 支持61 周汉德 男 47 大专良港村 南 30m 支持62 许国明 男 45 大专荀山村 南 25m 支持63 吴王一 男 56 初中大观山村 北 23m 支持64 张敏 男 29 大专南山村 东 25m 支持24序号 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联系电话 住址相对方位相对距离所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