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虹洋热电验收监测报告.doc_第1页
连云港虹洋热电验收监测报告.doc_第2页
连云港虹洋热电验收监测报告.doc_第3页
连云港虹洋热电验收监测报告.doc_第4页
连云港虹洋热电验收监测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环监字(2015)第(078)号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第一阶段)1#机组(含1#锅炉、1#汽轮机和发电机)及2#锅炉项目名称: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委托单位: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015年12月1承 担 单 位: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 任: 潘 良 宝总 工 程 师: 郁 建 桥 项目负责人:沈 燕 报告编制人: 沈 燕一 审: 武 超二 审: 王 湜签发: 胡 冠 九 职务:副 主 任 现场监测负责人:王黎明参加人员:唐 楠、魏 伟、陈 萍、高 丹、孙金丽、赵 艳等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电话兼传真:(025)84216368邮编:210036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凤凰西街241号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目录1前言12验收监测依据2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43.1工程基本情况43.2生产工艺简介103.3厂外事故备用灰场建设情况133.4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及环评批复意见164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174.1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174.2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21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244.4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25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265.1废水排放标准265.2废气排放标准265.3噪声评价标准275.4总量控制指标276验收监测内容286.1煤质分析286.2废水监测296.3废气监测296.4噪声监测306.5公众调查307监测分析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328监测结果与评价348.1监测期间工况348.2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348.3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368.4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468.5排污总量核算469环境管理和环评批复落实情况检查4810结论和建议5110.1结论5110.2建议52附表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53附件(1)关于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委托函(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2015年4月2日)(2)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核准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no.41,2015年3月16日)(3)关于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分阶段建设说明(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2014年6月10日)(4)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准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项目的批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能源发20132093号,2013年12月31日)(5)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审201344号,2013年3月12日)(6)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环发201320号,2013年1月23日)(7)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修编报告的复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1533号,2015年1月26日)(8)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评修编报告的预审意见(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环发2014312号,2014年12月10日)(9)项目第一阶段环保验收监测期间使用煤种和工况的请示(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虹洋热电201512号,2015年5月28日)(10)灰场建设情况说明(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15年12月)(11)污水处理合同(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12)全厂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的说明(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13)关于印发的通知(2014年5月15日)(14)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备案编号:32000020140499,2014年7月25日)(15)固废委托处理意向协议(废油)、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危废废物经营许可证(16)粉煤灰、渣销售合同封面,硫酸铵销售合同首页,脱销催化剂回收问题备忘录,物业服务合同(垃圾清运、化粪池清理)(17)项目(第一阶段)环保验收负荷证明(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2015年11月)1前言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在连云港徐圩新区新建3台cb40mw抽汽背压汽轮机配4台440t/h的高温超高压煤粉锅炉(3用1备)热电联产项目,供热规模1320t/h,为区内各工业企业供热。项目2012年12月由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环评报告书,2013年3月通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复(苏环审201344号)。由于项目的配套工程发生了一些变更,主要有:将锅炉的点火方式由原来的轻柴油点火调整为等离子点火,新增了一台20t/h的启动锅炉,同时将原有的2座500m3柴油罐调整为2座200m3柴油罐,并将原有的2座150m3液氨卧罐调整为2座400m3液氨球罐,转运站除尘设施由布袋除尘器变为喷雾系统,事故备用灰场由于规划问题进行了位置调整等,2014年12月由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环境影响修编报告,2015年1月通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的批复(苏环便管201533号)。项目变更后,厂界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不变,供热量、发电量、主体工艺流程等均无变化,各污染物排放量也没有变化,生产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处置去向及处置方式不变。根据园区企业用热需求,公司将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建设,1#机组(含1#锅炉、1#汽轮机和发电机)及2#锅炉属于第一阶段,锅炉1用1备,3#、4#锅炉和2#、3#汽轮机和发电机属于第二阶段。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厂内第一阶段完成建设,2015年4月厂外事故备用灰场第一阶段主体工程完成建设,2015年3月项目(第一阶段)经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核准投入试生产(no.41)。本次对该项目(第一阶段)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受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15年10月27日30日,对该项目(第一阶段)中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源排放现状和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现场监测和检查,根据监测结果及现场环境管理检查情况,编制了本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为本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技术依据。2验收监测依据2.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2001年12月)2.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2.3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环保局,苏环控97122号文)2.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2.5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核准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项目的批复(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苏发改能源发20132093号,2013年12月31日)2.6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012年12月)2.7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审201344号,2013年3月12日)2.8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环发201320号,2013年1月23日)2.9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修编报告(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 2.10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修编报告的复函(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便管201533号,2015年1月26日)2.11关于对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环评修编报告的预审意见(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连环发2014312号,2014年12月10日)2.12灰场建设情况说明(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2015年12月)2.13全厂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的说明(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2.14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环境保护核准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no.41,2015年3月16日)61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苏海路,项目地理位置见图3-1,厂区平面布置见图3-2、图3-3。项目建设情况见表3-1,建设内容见表3-2。表3-1 项目建设情况表序号 项 目执 行 情 况1立 项2013年月12月,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苏发改能源发20132093号文予以核准2环 评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完成环评报告书3环评批复2013年3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苏环审201344号文予以批准4修编环评2014年12月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环评修编报告5修编环评批复2015年1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以苏环便管201533号文予以批准6环境监理2013年12月委托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7设计建设规模3cb40mw抽汽背压汽轮机组+4440t/h高温超高压煤粉炉(3用1备),供热规模1320t/h。8本次验收第一阶段实际建设规模#1汽轮机组(1cb40mw抽汽背压汽轮机组),#1锅炉、#2锅炉(2440t/h高温超高压煤粉炉,1用1备),供热规模440t/h。9工程动工及第一阶段建成时间2013年4月动工建设,2014年6月厂内第一阶段完成建设,2015年4月灰场第一阶段主体工程完成建设。10第一阶段试生产核准2015年3月17日起,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核准热电联产项目(第一阶段)投入试生产(no.41)11第一阶段实际建设情况1#汽轮机组(含1#锅炉、1#汽轮机和发电机)、2#锅炉及其配套的环保工程、辅助工程、贮运工程、依托工程已完成建设;厂外事故备用灰场第一阶段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辅助设施以及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尚未完成建设。表3-2 本次验收项目建设内容表类别环评/环评修编设计第一阶段实际建设项目名称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一致建设单位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一致主体工程3cb40mw抽汽背压汽轮机4440t/h的高温超高压煤粉锅炉(3用1备)1cb40mw抽汽背压汽轮机2440t/h的高温超高压煤粉锅炉(1用1备)年运行时间工艺系统、设备选择年利用小时数按6500小时,经济计算中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按6500小时。按6500小时计算年供热量1765万gj/a,供热半径8km588万gj/a,其他一致供热能力1320t/h440t/h年发电量744.9gwh/a0(目前供气量少,无法达到汽轮机需要负荷,暂时不能发电。)热电比774.54%/送电工程本工程出线2回直接接入220kv洋桥变电站110kv母线已完成建设厂内110kv配电装置已完成建设启动锅炉环评修编后调整为:4台440t/h燃煤锅炉采用等离子点火;新增一台20t/h启动锅炉(使用轻柴油作为燃料,仅用于项目第一台燃煤锅炉启动。与修编环评一致辅助工程净水站(包括工业给水预处理系统)完成全部建设辅机循环冷却水系统,配3台机械通风冷却塔(2用1备),3台冷却水泵(2用1备)配4台机械通风冷却塔(3用1备),4台冷却水泵(3用1备)化学水处理设施完成全部建设空压机房完成全部建设压缩空气系统完成全部建设除灰运煤综合楼、卸运储煤系统、干除灰系统完成全部建设初期雨水池,容积为400m3完成全部建设应急事故池,容积为300m3完成全部建设贮运工程燃煤:112.96万吨/年,主要利用船舶+公路运输,条形煤场2座,棚内的储煤量约为6.8万吨;灰渣:28.18万吨/年,汽车运输;硫酸铵:37713吨/年,汽车运输。除年产生量(消耗量)减少外,其他一致液氨罐区:液氨9400吨/年,主要通过密封槽车车运至电厂;环评修编后调整为:厂内设2座400m3液氨球罐。建设2座容积为400m3的球形液氨贮罐油罐区:柴油210吨/年;环评修编后调整为:设置2座200m3轻柴油罐。建设2座200m3的拱顶钢油罐灰库3座12m干灰库,每座有效容积为1000m3。完成全部建设,第一阶段1用2备渣库每套渣仓有效容积均为50m3;环评修编后调整为:设2套固定渣仓和2套活动渣仓。完成1#固定渣仓,2#、3#活动渣仓的建设,每套渣仓有效容积均为50m3。办公、生活区办公楼、检修材料楼、门卫、食堂、宿舍等其他生产辅助、附属建筑行政管理、生活服务建筑。正在建设厂外配套设施配套供热管网工程、输变电设施工程。全部完成建设环保工程湿式氨法脱硫,效率95%;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脱硝,效率80%;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9。第一阶段已完成建设4台锅炉设1个180m高烟囱(混凝土外筒,双钢内筒,24.7m)。2台锅炉,其他一致废水处理措施: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送徐圩新区污水处理厂处理。第一阶段各类受污染的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水处理车间超滤系统反渗透浓水大部分回用于生产,多余部分作为清下水外排;当班员工(约35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入徐圩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其他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委托连云港天美建筑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由槽罐车清运。噪声防治措施:消音器、隔声罩等降噪措施一致灰渣:综合利用,利用率100%。一致环评修编后调整为:各输煤转运站安装了喷雾系统,碎煤机室和煤仓间除尘器安装了多管冲击式除尘器。与修编环评一致环评修编后调整为:条形煤场上方设置大罩式干煤棚,干煤棚两端的挡风防风抑尘网变更为挡风墙。与修编环评一致事故备用灰场环评修编后调整为:位于港前四路东侧,苏海路南侧,用地面积48450m2,距离厂区约220m,库容约23.26万吨。位于港前四路东侧,苏海路南侧,用地面积43294.4m2,距离厂区约220m。灰场长约227m,宽约为190m,总面积43294.40m2。第一阶段建设灰场长180m,宽80m,面积14400m2,库容约7万吨。总投资环评预测:25095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090万元,占总投资的6.4%。第一阶段总投资约13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69%。生产定员本项目定员229人第一阶段定员180人,其中当班员工3040人,四班三倒制。参照环评,本项目涉及的配套供热管网工程、输变电设施工程,不包括在本次验收范围内。原灰场位置图3-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z2z1z3 z4 z5 z6 z7 z8z9z10z11北图3-2 全厂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示意图(含噪声监测点)图3-3 本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第一阶段)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报告3.2生产工艺简介本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建4台440t/h的高温超高压锅炉,额定蒸汽温度545,额定蒸汽压力为13.6mpa,配置3台cb40级抽背式热电机组。输煤系统将燃料煤送至锅炉燃烧,将锅炉水变成高温高压蒸汽,使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将汽轮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接入厂内配电装置,由输电线路送出,将气轮机排汽直接供给热用户。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脱硝、除尘后进入氨法脱硫系统处理后,再经过180m高烟囱排入大气。除灰、除渣系统,采用灰、渣分除,并全部综合利用。当综合利用受阻,运至应急灰场存放。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见图3-4,主要工程设备及环保设备见表3-3。液 氨g3渣外售灰库烟气脱硫引风机scr脱硝抽背式汽轮机除氧器高压加热器锅炉上煤系统空气干煤棚汽车g2补充水渣库外售发电机电网(目前尚未发电)蒸汽外供布袋除尘180m烟囱排放g4硫酸铵外售减温减压器(备用)升压站g6g5g1液氨槽车图3-4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g主要废气产生点)表3-3 主要工程设备及环保设备项目单位设计机组第一阶段实际建设出力及开始运行时间出力mw340140时间2013年汽轮机为抽背机组,目前供气量少,无法达到汽轮机需要负荷,暂时不能发电。锅炉种类超高压煤粉炉一致型号sg-440/13.7-540-msg-440/13.7-540-m蒸发量t/h4440(3用1备)2440(1用1备)汽轮机种类超高压、单轴、抽背式一致型号cb40-12.24/4.4/1.5cb38.2-12.24/4.4/1.5出力mw340mw140mw发电机种类空冷汽轮发电机一致型号qfn-40-2一致出力mw340140烟气治理设备烟气脱硝装置数量套42工艺低氮燃烧+纯氨法scr(选择性催化还)一致效率80%一致烟气除尘装置数量台42种类布袋除尘器一致效率99.9一致烟气脱硫装置数量台4台(1台锅炉配1个脱硫塔)2工艺氨法脱硫一致效率95一致烟囱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钛钢复合板的套筒式烟囱一致数量座1一致高度m180一致出口内径m24.7(双钢内筒)24.7冷却方式循环机力通风冷却塔一致灰渣处理方式(设计煤种)处理量t/a灰量207574,渣量37226目前灰量25483.9t/a,渣量1026.4t/a处理方式灰、渣用于建材生产出售3.3厂外事故备用灰场建设情况新建事故备用灰场为干灰场,变更后位于徐圩新区港前四路东侧,苏海路南侧,周界500m范围内无盐田工点及居民区分布。电厂距离灰场直线距离约220m,从电厂港前四路北门出灰,穿港前四路进入灰场,运灰线路沿线无盐田工点和居民点分布。2015年4月灰场第一阶段主体工程完成建设,灰场值班室、车库、供水设施等辅助设施以及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尚未完成建设。目前项目产生灰渣能全部销售,备用灰场暂不需要投入使用。具体建设情况详见环境监理单位提供灰场建设情况说明。灰场及周边环境示意见图3-5,第一阶段建设内容见表3-4、图3-6。表3-4 厂外事故备用灰场建设情况类别环评修编设计第一阶段实际建设坐标灰场地块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9.5867,北纬34.5557一致库容灰场平面为矩形,长约为255m,宽约为190m,总面积为48450m2,灰场堆高按4m计,密度按照1.2g/cm3来计算,可容纳灰量约23.26万吨。灰场长约227m,宽约为190m,总面积43294.4m2。第一阶段建设灰场长180m,宽80m,面积14400m2,库容约7万吨。本项目设计煤种灰渣及硫铵年产生量约28.25万吨/年,校核煤种灰渣及硫铵年产生量约35.50万吨/年,事故备用灰场可满足热电厂半年以上的灰渣量贮存。目前厂内灰渣产生后直接外运出售,灰场尚未堆灰。建设方案及防渗措施采用一次建设、分块使用采用分次建设、分块使用; 灰坝采用土坝,灰场设计高度4.5m(含0.5m厚覆土)。初期挡灰坝坝高3m,顶宽4.5m,坝顶为泥结碎石路面,内侧边坡为1:3.5,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250g/m2/1mm/250g/m2)和300厚袋装砂面层保护,防止灰水侧渗;土坝底部设砂砾加筋垫层,厚1m,加筋采用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35kn);灰场底部采用复合土工膜(同上)防渗,土工膜上面设置300厚粉砂找平层及500厚炉渣透水层。灰坝采用土坝,内侧边坡和灰场底部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土工膜上面设置300mm厚粉砂找平层及500mm厚炉渣透水层。土坝外侧设置10m宽的防护林带,防护林带由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组合而成尚未绿化事故备用灰场入口处设有应急管理处,设有值班室、车库、供水设施,负责对灰场管理。尚未建设雨水处理方案进入灰面的雨水可经处理后用于灰面防尘洒水等综合利用。进入灰面的雨水收集系统尚没有完成建设灰坝高出地面,陆域水不可能进入灰场,灰场来水只有灰场本身面积的大气降水。灰坝高出地面灰场内修建1条排水管和2座排水竖井,排水管内径1.6m,排水竖井内径3.0m,收集进入库内的雨水。尚未建设灰场底部拟设排水盲沟,灰场内部雨水从盲沟排出灰场后,集中至灰场集水池。尚未建设排水盲沟灰场设收集池2座,收集库内的雨水。作业区雨水经排水通道集中至灰场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后,可通过移动式水泵用于干燥天灰面的洒水防尘。已设收集池2座,尚未建设排水通道配置1辆洒水车,防止运灰车辆的进出的造成的扬尘厂区配置了1辆洒水车灰坝四周建截洪沟,减少进入灰场的水量。尚未建设环保标识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尚未堆灰,尚无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在事故备用灰场地下水上游、下游左侧、右侧分别设立地下水监测井,监测频率每季度一次。在事故备用灰场地下水上游、下游左侧、下游右侧以及灰场内各新建1口地下水监测井。新建地下水监测井位置编号坐 标相对位置d1东经:119.5889,北纬:34.5597灰场上游约350md2东经:119.5855,北纬:34.5562灰场处d3东经:119.5785,北纬:34.5522灰场下游西侧约660md4东经:119.5860,北纬:34.5481灰场下游东侧约710m港前四路d2d3d1d4待建灰场已建灰场图3-5 灰场周边500米范围环境示意图铺设复合土工膜收集池图3-6 第一阶段灰场建设情况3.4环境结论、环评修编结论及批复意见3.4.1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连云港虹洋热电联产工程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环保规划和用地规划,各类污染源经治理均能够实现达标排放,对外环境影响较小,so2、nox总量能够在市域内平衡,公众对建设该项目无反对意见,从环保角度分析该项目现选址建设是可行的。3.4.2环境影响修编报告结论项目变更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不变,供热量、发电量、主体工艺流程等均无变化,各污染物排放量也没有变化,生产废水不外排,固体废物处置去向及处置方式不变。项目正常运行时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影响不变,灰场调整后地下水影响程度与调整前相比相当。变更后柴油罐区环境风险影响将低于原环评,液氨储罐调整后环境风险影响高于原环评,变更后新增半致死浓度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也无规划的居住区。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变更是可行的。3.4.3环评批复、环评修编批复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对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环评修编报告的批复意见以及连云港市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环评修编报告的预审意见见附件。4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措施4.1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水主要有煤场及输煤系统冲洗水、除盐水车间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等,主要处理措施如下:(1)含煤废水厂区煤场附近设有煤水处理站1座,煤场、各转运站、碎煤机室、煤仓间设有煤水冲洗系统,冲洗废水经管道收集至煤水处理站,经煤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煤场喷洒抑尘等。煤水处理站为一体化设备,设计处理能力为15t/h。目前第一阶段每天收集水量约35吨,煤水处理站每月只需要启用23次,煤水处理时间约23小时。(2)除盐水车间废水除盐水车间采用“超滤+反渗透+阳床+阴床+混床”的除盐处理系统,阳床和阴床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离子交换酸碱废水,经曝气、ph调节后送至煤水处理站复用水池。除盐水车间超滤系统反洗设备产生的反洗废水,直接泵送至净水站回用;反洗设备产生的反渗透浓水约15t/h,作为清下水直接进入雨水系统,和雨水一并经泵站提升外排至西港河,待灰场投入使用时可用于干灰调湿。(3)非经常性废水空预器冲洗水和锅炉给水处理系统产生的除盐废水收集至煤水处理站处理;每台锅炉运行约5年需清洗一次,清洗产生的化学清洗水收集至1000m3的机组排水池后委外处理。(4)含油废水目前尚未产生,委托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处理。(5)生活污水项目第一阶段定员180人,其中当班员工(约35人)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泵送接管至园区污水管网,由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下属连云港市徐圩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徐圩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由于办公、生活区(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检修楼)正在建设,其他员工在公司预留扩建用地内临时办公、生活,该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委托连云港天美建筑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由槽罐车清运。 (6)厂区按“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分质处理”原则建设给排水系统。全厂总设置生活污水接管口1个、雨水(含清下水)外排口1个。废水排放及处理措施见表4-1,污水走向见图4-1,全厂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详见公司提供说明。表4-1 废水排放及处理措施生产设施/排放源环评修编预测量第一阶段实际产生量主要污染物环评设计第一阶段实际建设处理设施排放去向含煤废水17t/h5t/h悬浮物(ss)沉淀+高效过滤用于煤场喷淋收集进煤水处理站,沉淀、过滤后全部回用于煤场喷洒用水、输煤系统水冲洗、除渣补充水。目前厂内干灰、湿渣直接外运,不需要调湿。主厂房杂用水5t/hss收集调湿灰用水除尘器杂用水5t/hss收集车辆冲洗水3t/hss收集冷却塔排污水7t/h0ss收集除盐水车间离子交换酸碱废水3t/h0.6t/hph曝气、中和回用曝气、中和处理后直接收集进煤水处理站复用水池,回用于煤场喷洒抑尘等。除盐水车间超滤系统反渗透浓水/55t/h盐份/回用于除渣系统、干灰调湿、厂区杂用水等大部分回用于脱硫系统等,多余部分(约15t/h)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收集池,每天1次泵站提升排至西港河。水处理车间超滤系统反洗废水/30t/h全盐量/直接泵送至净水站回用非经常性废水/140t/a化学需氧量(cod)、ss等/收集进煤水处理站处理含油废水/约5年需清洗一次cod、石油类隔油外委处理机组正常运行时不产生含油污水,设备检修解体时渗油收集于桶内,委托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处理。生活污水1.25t/h、8125t/a(229人)1240t/a(当班员工约35人)cod、ss、氨氮、总磷等化粪池经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当班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15t/h)处理后泵送接入园区污水管网,由徐圩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其他员工)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槽罐车清运雨水/经雨水井排入西港河进雨水收集池,泵站提升排至西港河。注:第一阶段废水产生量引自公司提供水平衡图。除盐车间离子交换酸碱废水化学废水池(400m3)曝气、ph中和煤场复用水池(300m3)煤场冲洗废水煤水沉淀池(600m3)重力沉淀、高效过滤雨 水雨水井西港河含油废水机组正常运行时不产生含油污水,设备检修解体时渗油收集于桶内,委托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处理清下水(冷却塔排污水、反渗透浓水等)回用于煤场喷洒用水、输煤系统水冲洗等水处理车间超滤系统反洗废水泵送至净水站回用转运站、碎煤机室、煤仓间冲洗废水空预器冲洗水、锅炉除盐废水锅炉清洗废水(约5年清洗一次)机组排水池(1000m3)委外处理s2主厂房杂用水、除尘器杂用水、车辆冲洗水等大部分回用于脱硫系统等,多余部分(约15t/h)作为清下水排入雨水收集池,每天1次泵站提升排至西港河其他员工生活污水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委托连云港天美建筑保洁服务有限公司由槽罐车清运当班员工生活污水化粪池泵送接管至园区污水管网,由徐圩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s1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15t/h)图4-1全厂污水走向(含废水监测点)4.2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1)锅炉烟气治理措施(g4)本工程有组织废气排放主要为燃煤锅炉燃烧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锅炉烟气治理采用低氮燃烧+氨法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脱硝,设计效率为80%;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设计效率99.9,湿式氨法脱硫,设计效率95%。锅炉燃烧烟气最终通过1座180米烟囱(混凝土外筒,双钢内筒)高空排放,1#和2#锅炉通过1个内筒排烟,并安装了2套烟气自动连续监测系统;3#和4#锅炉通过另外1个内筒排烟。(2)新增启动锅炉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新增启动锅炉(20t/h)采用轻柴油为燃料,锅炉烟气经18m高烟囱直接排放,正常工况下不运行,仅用于#1锅炉启动,启动时间约为4小时,其余锅炉启动时采用#1锅炉产生的辅助蒸汽启动,无需开启启动锅炉。(3)上煤系统尾气(g2)主要污染物为粉尘。碎煤机室安装2台多管冲击式除尘器;4台锅炉总设置4个煤仓间,每个煤仓间配套4个煤斗,每个煤斗配套1台多管冲击式除尘器,设计除尘效率为99%。采用间隙下料方式,且同一时段只能给1个煤斗下料。(4)干灰库尾气(g6)主要污染物为粉尘。3个干灰库均在库顶配置了1台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干灰库尾气,设计除尘效率为99%;并均在出灰处(干灰库内)增加配置了1台脉冲布袋除尘器,处理出灰尾气。(5)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措施条形煤场采用大罩式干煤棚阻挡,干煤棚两端设置挡风墙并采用水喷洒抑尘措施,保持干煤棚存煤的含水率在8%左右,以防止干煤棚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厂内输煤采用封闭式运煤皮带廊道输送,在各转接站、输煤栈桥及落料口安装了微米级喷雾系统抑尘,以上用水对水质要求较高,均直接使用自来水。厂内不设煤渣临时堆场,全部存放在渣仓库内,以利于控制煤渣扬尘的污染。(6)脱硝脱硫剂液氨无组织挥发(g3)本项目设计氨储罐为压力储罐,液氨装罐时将液氨罐与槽车相连,液氨不和大气环境直接接触,液氨储罐不存在氨的无组织逃逸。为控制液氨罐区的风险防范,罐区设置有围堰、挡墙,地面下设防渗措施;储罐上安装溢流阀、逆止阀、紧急关断阀和安全阀。储罐还装有温度计、压力表、液位计和相应的变送器,变送器发出信号送至dcs控制系统,当储罐内温度或压力高时报警。储罐四周设计安装有工业水喷淋管及喷嘴,当储罐罐体温度过高时自动淋水装置启动,对罐体自动喷淋减温。项目废气排放及处理措施见表4-2、图4-3。表4-2 废气排放及处理措施编号排放源及主要污染物实际建设风量环评设计第一阶段实际建设治理措施效率排气筒g2上煤系统(碎煤机室)排放粉尘144003 m3/h2台(修编后)多管冲击式除尘器99%环评:1根15m高排气筒,尾气排放量12000m3/h2台多管冲击式除尘器,2根排气筒出口距地面17.3m上煤系统(煤仓间煤斗)排放粉尘5000 m3/h16台(修编后)多管冲击式除尘器99%16台多管冲击式除尘器,16根排气筒,出口距地面32.5mg63个干灰库库顶尾气(粉尘)5280 m3/h3台布袋除尘99%环评3根15m高排气筒,尾气排放量24000m3/h3台3套脉冲布袋除尘,3根排气筒,出口距地面28m/3个干灰库出灰处尾气(粉尘,每车出灰时开启约1小时)650 m3/h3台/3套脉冲布袋除尘,3根排气筒,出口位于干灰库内,距地面9.39mg4(3台合计)燃煤锅炉(440t/h)烟气nox745452 m3/h3台低氮燃烧+氨法scr脱硝80%环评3台合计1399394 m3/h ,4台锅炉设1个180m高烟囱,内置2根=4.7m的排气筒,各配置1套脱硝、除尘、脱硫装置。1#、2#锅炉排放烟气共用1根180m高内置排气筒(=4.7m)烟尘布袋除尘99.9%so2氨法脱硫95%汞及其化合物除尘、脱硫、脱硝20%g7修编后燃油启动锅炉助燃废气(20t/h)烟尘、so2、nox33173m3/h直排/1个18m高烟囱1个18m高烟囱,仅用于#1锅炉启动,启动时间约为4小时。g1无组织废气煤场卸煤扬尘颗粒物煤炭含水6.9%,采用干煤棚阻挡,两端设挡风墙,水喷洒抑尘措施一致g5煤场大风扬尘颗粒物煤炭表层洒水降尘,含水率8%一致g3液氨挥发氨液氨管道和接口无组织泄漏,加强维护管理。加强维护管理,减少液氨的跑冒漏滴。2#低氮燃烧+ scr脱硝装置180米高烟囱2#布袋除尘器q3 q4在线仪(60米)q1 2#湿式氨法脱硫1#低氮燃烧+ scr脱硝装置1#布袋除尘器1#湿式氨法脱硫q2 q5注:第一阶段2套废气处理设施1用1备。图4-2 1#、2#锅炉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含废气监测点)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本项目主要声源设备有汽轮机、水泵、送风机、引风机、碎煤机、锅炉排汽等,其源强及防治措施见表4-3。表4-3 主要噪声源强及防治措施序号设备名称预测噪声值db(a)设计数量第一阶段建设数量环评设计防治措施第一阶段落实情况1汽轮机903台1台隔声罩、吸音板、基础减震、厂房隔声(1)锅炉对空排气、安全阀排气等安装套小孔消声器、基础减震等2套。(2)送、引风机安装消音器、基础减震等2套。(3)空压机、循环水泵室内布置,空压机外壳装设隔音罩,气轮机设隔音罩。(4)设隔音值班室、控制室。2发电机953台1台(未投运)3除尘器引风机903台2台4送风机1003台2台5脱硫氧化风机903台5台6冷却塔803座4台/7锅炉排汽(间断)1103台每台锅炉配置5套安全排气阀消声器8碎煤机952台2台隔声罩、基础减震、厂房隔声9脱硫泵653台一级泵4台,二级泵6台10污水泵653台2台柔性接头、基础减震、厂房隔声11污泥压滤机602台2台基础减震、厂房隔声12辅机冷却水泵653台4台柔性接头、基础减震、厂房隔声13燃油泵653台3台14启动锅炉送风机951台1台消声器等4.4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第一阶段运行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灰、渣、硫酸铵等全部销售;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见表4-4。表4-4 固体废弃物产生及处置情况序号固废名称环评预测量(t/a)第一阶段实际产生量(t/a)环评设计处理方式第一阶段实际处理方式1粉煤灰(设计煤种)20757425483.9委托连云港中宇建材有限公司作为建材原料干除灰系统采用正压浓相仓泵输送系统,由仓泵经灰管输送至干灰库,目前干灰(不调湿)直接装车外运;渣系统采用“刮板捞渣机+渣仓”连续除渣方案,潮渣直接装车外运;灰、渣销售给灌云荣华物流有限公司,不需要暂存厂外干灰场。2渣(设计煤种)372261026.43硫酸铵(设计煤种)377132509.9委托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代为销售脱硫后产生的硫酸铵,委托镇江奥瑞商贸有限公司处置。4生活垃圾75(229人)23(180人)委托环卫处置委托连云港天美建筑保洁服务有限公司清运5净水站压缩污泥90.5厂区内回填6废油(hw08)/暂未产生/委托连云港市赛科废料处置有限公司处置7废催化剂(m3/3.5年更换一次)350暂未产生/失效的废催化剂(属于危废)由供货厂家回收 注:第一阶段(只运行一台炉,2015年锅炉运行负荷约40%)固废实际产生量由公司提供。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5.1废水排放标准根据连云港市环保局对环评报告书的预审意见要求,本项目接管生活污水执行徐圩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详见表5-1。表5-1 废水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接管标准(mg/l)标准依据1ph(无量纲)6.59.5污水接管要求(既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b等级标准)2化学需氧量(cod)5003悬浮物(ss)4004氨氮(nh3-n)455总磷(以p计)86总氮(以n计)707动植物油1008石油类209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3505.2废气排放标准根据修编环评批复要求,本项目锅炉烟气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1中标准要求;根据环评批复要求,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要求,氨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根据环评预审意见要求,厂界监控点粉尘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详见表5-2、表5-3。表5-2 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类型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氮氧化物(以no2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汞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燃煤锅炉100301000.031标准依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1 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表5-3 其他大气污染排放标准限值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标准依据颗粒物(粉尘)12017.34.6*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二级标准28.019.6*32.527.0*氨(nh3)/1.5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注:“*”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附录b中内插法计算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5.3噪声评价标准根据环评批复要求,本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详见表5-4。表5-4 厂界噪声标准限值单位:leqdb(a)污染源时段标准值依据标准厂界环境噪声昼间6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夜间555.4总量控制指标根据环评批复要求,项目实施后,污染物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