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汽车外壳支架a1级进模设计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起讫时间 2014.11.2015.5. 46目录设计总说明11绪 论11.1级进模简介11.1.1级进模的含义11.1.2级进模的特点11.2级进模与模具技术现状11.3 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22 产品工艺性分析及方案的确定32.1产品材料分析、工艺性32.2工艺方案的确定33 排样图的设计和料带利用率的计算43.1 排样的设计43.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94 主要工艺的计算104.1冲裁力的计算104.1.1冲裁力的计算公式104.2冲凸包力的计算134.3弯曲力的计算134.3.1 弯曲件工件展开的计算134.3.2 弯曲力的计算144.4拉深力的计算144.4.1 计算毛坯尺寸144.4.2 检验能否一次拉深成功154.4.3 拉深力的计算154.5压力中心计算155 冲压设备的选择185.1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185.2确定设备的规格186 级进模具工作部分设计196.1冲裁间隙196.1.1对工件质量的影响196.1.2 间隙对冲压力的影响196.2合理间隙的选用206.3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216.3.1凸凹模刃口设计计算。227 凸模和凹模设计267.1凸模设计267.1.1凸模形式267.1.2凸模的固定方法267.1.3凸模的长度26图7-2 凸模的长度计算277.2落料凹模设计287.2.1落料凹模的刃口形式287.2.2落料凹模的外形和尺寸确定287.3凸凹模设计298 模具总体设计318.1三维图截图318.2模具总装配图31致 谢34参考文献35设计总说明随着中国在不断的发展,模具工业方面发展表现极其突出,近年来,我国建立了不少模具厂。模具工业技术水平在世界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随着汽车行业不断的的发展,它的需求量也增加了,需要生产时间越短,生产产品的品质越高。本次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汽车外壳支架a1级进模设计,题目来自于瑞鹏飞实习单位,因为商业的保密性,没能说明他在汽车外壳是哪一个支架,有什么作用的。只能根据这个汽车外壳支架设计出级进模。多工位级进模是模具的一种,级进模在各个制造业领域都有着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设计是在多工位级进模设计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从汽车覆盖件支架的工艺性分析开始,根据工艺性要求进行设计,进行了冲孔、落料、压弯、切断级进模的设计。级进模是精密高速的冲模,在一套模具中可以完成很多个工序,如冲裁、弯曲、成形、拉深等多个工序。文中简述了多工位级进模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对汽车外壳支架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工艺方案。对产品排样分析以及材料的利用率的计算,步距的确定,冲裁力的计算,弯曲的计算,按照级进模的设计方法,设计了该级进模模具上的主要零部件,选用了满足要求的的冲压设备。设计过程中,有了必要的计算,对凸凹模进行了必要的校核计算。多工位级进模比单工序模和复合模的劳动效率高,生产出来的工件质量高。设计中涉及冲压分析、排样设计、间隙分析、刃口的计算、模具总体设计、卸料零件计算、主要零部件设计及标准件的选择等。本次设计采用冲孔、落料、拆弯综合性级进模具,减少了使用多副模具的周转使用,可以不用多次定位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级进模的结构复杂,镶块、定位块很多,级进模的制造产品精度要很高,给级进模的制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模具零件具有互换性。在如今的工业发展过程中,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工业地位。但是,我国简单的模具已经供过于求,复杂精密的模具大多还得靠进口,所以,对于模具行业来说,提升技术行量迫在眉睫。在模具中,多工位级进模是模具中精密的模具,生产出的产品精度也比较高,比一般的模具效率也高。关键词:级进模;冲压设备;冲孔;压弯;切断general description of design with china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mold industry has been extremely outstanding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established many mold factory. die industrial technology has a certain impact in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 industry, the amount of demand is also increased, the shorter the production time, the higher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ion. the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is car shell bracket a1 level into the mold design, the topic from yu rui pengfei internship units, because of commercial confidentiality, fail to show he is a bracket which in the shell of a car, what role. the only can b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utomobile shell bracket design progressive die. multi 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is the mold of a progressive die in each manufacturing sector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design is in multi position into the die design process in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from the car cover support process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punching, blanking, bending, cutting off the progressive die design. progressive die is a precision high-speed die, in a set of molds can complete many processes, such as blanking, bending, forming, drawing and other process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the multi station progressive die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automobile shell bracket is carried out, and the technological plan is determined. the product layout analysis and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calculation, step away from the determined, blanking force calculation, calculate the ben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vel into the die design method, design the class into die of main parts, us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mping equipment. in the design process, with the necessary calculation, to die for the necessary checking calculation. the labor efficiency of the multi station progressive di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operation mode and the compound di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orkpiece is high.the design involves punching analysis, layout design, gap analysis, cutting edge calculation, die design, unloading spare parts, main spare parts design and standard parts selection, etc. the design uses punching, blanking, bending comprehensive progressive die, reduce the use of multi vice mold turnover, can not many time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due to progressive die structure is complicated, the insert block, a positioning block a lot of progressive die manufacturing precision products to high, to the level in mould manufacturing brings certain difficulty. 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hat mold parts interchangeable.in today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mold ha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industry. however, chinas simple mold has over supply, the complexity of the mold is mostly still complicated and sophisticated imports, so for the mold industry, the upgrading of technology is imminent. in the mold, multi station progressive die is the precision mold, the production of the product accuracy is also higher, than the general mold efficiency is also high.keywords : progressive dies; stamping equipment; punching; bending; cut1绪 论1.1级进模简介 1.1.1级进模的含义模具有一般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下,将被冲的工件放入凸、凹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使材料成为满足条件的需要。1 单工序模:指压力机在完成一次行程的压力过程下,可以完成一个工序的冲压模具。2 复合模 :指模具在压力机的一次压力下完成一个工位,可以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冲压工序的模具。3 级进模 : 具有至少两个工位的,并在压力机的完成一次行程的冲压过程中,在多个工位上完成多个冲压工序的冲模。冲压工序常见的有冲孔(圆孔、异形孔、窄缝、窄槽等)、压弯、拉深、整形、落料。由于工件形态各异,所以冲压工序和工位数都不一样。1.1.2级进模的特点级进模是多工序模,可以完成很多道工序,如拉深、冲裁、都可以在同一模具中完成;级进模容易实现自动化;级进模的工序可以分散,可以不集中在一个工位上,因此,它的寿命比其它的模具寿命长;级进模的工位多,内部结构太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周期太长,所花费的成本较高。1.2级进模与模具技术现状我国的工业发展比较晚,对于级进模的技术更为落后。它的精度比较高,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加上工资的不断提高,材料的要求较高,因此,它的成本较高。以前工业发展的落后,导致了模具行业的落后。现在,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落后。现在的发展要求模具的精度和自动化要求更高,现在的模具寿命显然跟不上现在模具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跟美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显得落后。模具技术先进的标志是级进模,可以从级进模的发展看到模具行业的发展。汽车不断的发展,覆盖件要求的精度更高了,设计和制造的难度大大的提升了。 1.3 未来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现在的汽车行业不断发展,相应的制造汽车零件的工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汽车的加速发展,促进了汽车模具的不断更新换代。要求产品的生产效率更快,精度要求更高,这符合级进模的生产特点。未来模具标准件将不断增多,零件的互换性将更高。模具将自动化、智能化的将模具抛光研磨,模具的发展应该向着模具产品的价格低,质量好,精度高的方向发展,模具的自动化要求将更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模具应该能冲压更多的材料,使材料成为合格的产品。在未来,模具产业应该向着更智能的方向的发展。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对建模的速度,精度更加完美,这也是促进模具的发展。2 产品工艺性分析及方案的确定2.1产品材料分析、工艺性汽车支架材料为s420mc,查文献1 : 图2-1 零件其c 0.12%,si 0.50%,抗拉强度 b=480-620mpa,屈服强度s420mpa,延伸率不小于16。为细晶粒钢,它有很好的冷成型性 。工件厚度为2.5mm ,形状较为复杂,最小圆孔直径为6.26mm,倒角半径为1mm。弯曲,拉深。要求:大批量生产,有足够的效率。 2.2工艺方案的确定汽车外壳支架a1的主要工序有冲孔、冲裁、成形、弯曲。如果采用单工序模,工序很多,工件较小,所以采用单工序效率低,而且不利于操作;如果采用复合模,虽然效率比单工序高,但是冲压出来的强度得不到保证。如果采用级进模,效率高,能够大批量生产,正确的排样会解决强度等质量问题。因此,采用级进模生产。3 排样图的设计和料带利用率的计算3.1 排样的设计工件在料带上正确合理的分布的方法称为排样。排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成本,有效面积的利用率,还会对生产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等,因此,排样对模具来说,是很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图3-1 零件展开图模具中花费成本最高的是材料的费用,而且毛坯的材料费要超过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要正确合理的排样将会使成本降低很多,会将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很多。材料的利用率就可以用来衡量经济的是否合理。一般习惯上有下面三种:(a)有废料排样(b)少废料排样(c)无废料排样 图3-2 排样方法排样的是否合理,应该是将废料是否减到最少。考虑到该工件的形状和料带的利用情况,此采用单边载体排样方式:图3-3 工件的排样排样共有20个工位:冲导正孔;切边、e区拉深;、冲裁轮廓;拉深k区;、整形b区折弯90f区向下折弯16;a区向下折弯90,g区向上折弯60c区折弯90;切断。3.2搭边的选取(1)搭边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搭边值要合理确定。如果留有太大的搭边,将会使料带的利用率降低,增大成本。如果太小的搭边,将会使材料利用率增加,但是搭边就起不到作用了,将会使工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会极有可能被拉断,成为废品。 根据汽车外壳支架 宽度和材料厚度,由文献3 p72得到工件间的搭边值为a=14mm,在侧面的搭边为a1=11mm。(2)料带宽度的确定料带宽度的确定原则是:最小料带宽度一定要保证工件在加工时四周有足够多的搭边,最大条料宽度一定要保证工件在加工时不能卡在加工的过程中。所以料带宽度是否合理时一定要想到模具导料板之间有没有侧压装置。如图3-4,没有侧压装置时,计算如下 (3-1)上式引自文献2。公式中 b料带的标称宽度(mm);d工件垂直于送料方向的最大尺寸(mm);侧搭边(mm);料带宽度的公差(mm),查表3.115。料带与导料板之间的的间隙(mm),查表3.215。 当导料板之间有侧压装置时,料带的宽度按下式计算 (3-2)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导料板之间的距离: 图3-5 有侧压装置料带宽度的确定 表3.1 剪切条料宽度的公差 (mm)条料宽度b材 料 厚 度 t112233550501001001501502202203000.40.50.60.70.80.50.60.70.80.90.70.80.91.01.10.91.01.11.21.3表3.2 料带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 (mm)条 料 厚 度无 侧 压 装 置有 侧 压 装 置条 料 宽 度 1001002002003001001001150.50.50.51115588表3.1、表3.2引自文献2p73表2-14和表2-15.当模具有侧刃时,条料宽度按下式计算(图3-6) (3-3)式中 n侧刃数; c侧刃冲切的料边宽度(mm),见表3.2。其余符号意义同前。导料板间的距离: 式中 冲切后料带宽度与导料板间的间隙。 图3-6 有侧刃时条料宽度的确定 表3.3 和c值 (mm)材料厚度cb1.51.50.101.52.52.00.152.532.50.20上表引自文献2p74表2-16.进距是指工件在模具上每次前进的距离,每个进距都可以完成一个零件,也可以完成几个零件。进距是挡料销位置的重要参数。每次完成一个零件的进距的计算公式为 (3-4) 平行于送料方向工件的宽度; a冲件之间的搭边值。因为这个工件形状的特殊性,所以该工件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送料要使用导料板,如图3-4:条料宽度 b=d+2(a1+)+c1 0 =193+2(2+0.6)+1.5 0 -0.6 =199.7 0 -0.6 mm料带与导料板之间的间隙,查表3.1 得=1mm,料带与导板间的间隙 查表3.3 得c1=2.5mm。 3.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h为 h= na/bh100% (3-5)上式引自文献2p67式2-21.式中 a冲裁件的有效面积(mm2);n一个步距内冲裁件数目;b条料宽度(mm); h进距(mm);冲裁件的面积a=62.188+(21.8-8)12+3.1462-3.141.52=769.015mm2进距s=b+a=199+1.5=200.5mm故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 =na/bh100%=2769.015/194.5.534.5100%=31.4.5%如果按照下面二种方案的排列,分别计算料带的利用率为方案1(b=43.3):h总1=1769.015/43.334.5100%=26.8%方案2(b=61.5):h总2=1769.015/61.534.5100%=23.6% 经过对比,b=200mm及内冲件数目为1的方案将料带的利用率提高到31.4%。4 主要工艺的计算4.1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是模具加工工件过程中工件和料带分离的力,冲裁力一般有下面四个力: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冲裁力的计算非常重要,利用冲裁力,可以用它来选择合适的冲压设备,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4.1.1冲裁力的计算公式冲裁力的大小主要与工件的材料、厚度及工件的形状大小有关。因为要想到工件的加工成本和工件质量精度的要求,所以该模具决定采用平刃口的方式冲裁,冲裁力计算公式如下f(n): (4-1)上式引自文献2p50式。式中 l被冲件的周长(mm); t材料厚度(mm);材料抗剪强度(mpa);k系数。由经验一般取k=1.3。材料的抗剪强度(mpa)查文献1p3-196表3-2-14:取b=420 mpa式中,b为材料的抗拉强度。一般情况下,材料的b=1.3,故f =l t b工位1:冲两个导正孔 r=6.55mm (4-2) =863n 工位3:冲外形 测得l=264mm =360n工位4:冲外形 419mm 冲圆孔 r=3.13mm =20mm =599n工位5:冲外形 测得 =137mm =187n工位7:冲外形 测得 =43mm =58.6n工位8: 冲外形 测得 =129mm =176n工位9:冲外形 测得 =220mm =300n工位10:冲外形 测得 =243mm =331n工位12:冲外形 测得 =92mm =125n工位13:冲外形 测得 =242mm =330n工位14:冲外形 测得 =180mm =245n卸料力 推件力 顶件力 式中 f 冲裁力(n); ,见表4.1 表4.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系数料厚(mm) 钢0.10.10.50.52.52.56.5 6.50.0650.0750.0450.0550.040.050.030.040.020.060.10.0630.0550.0450.0250.140.080.060.050.03铝 铝合金紫铜 黄铜0.0250.080.020.060.030.070.030.09 注:表4-1引自文献2。 如果采用刚性的卸料装置和模具下面出料的方式 模具的总压力为 (4-5)如果采用弹性的卸料装置和模具下面出料的方式 模具的总压力为 (4-6)如果采用弹性的卸料装置和模具上面出料方式 模具的总压力为 (4-7)式(4-5)、(4-6)、(4-7)引自文献2p52。 因为工件厚2.5mm,工件比较厚,所以采用弹性卸料装置下面出料方式,模具总冲压力 : =393kn 4.2冲凸包力的计算由下式计算 (4-8)式中l上凸包的周长 ,k=1.3, =420mpa 由上式计算凸包冲压力为900kn 4.3弯曲力的计算4.3.1 弯曲件工件展开的计算 r0.5t的工件弯曲部分展开长度的计算 (4-9 ) (4-10)式中 l 弯曲部分工件展开长度(mm) a 弯曲部分圆弧中性层部分长度(mm) 、 -弯曲部分直线部分长度(mm) r 弯曲部分内圆半径(mm) t 材料厚度(mm) - 弯曲件的中心角() -中性层系数,见下表表4-2 中性层系数 的值 0.50.60.60.80.81.011.21.21.5 0.760.730.700.670.64 1.51.81.8222.22.22.52.5 0.610.580.540.50.48 r0.5t的弯曲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一般将r0.5t的弯曲部分称为直角弯曲。4.3.2 弯曲力的计算 abcdfg都属于自由弯曲,有计算公式: (k=1.3) (4-11)圆角半径r=0.4t=1.00mm,屈服强度 ,只有板料宽度b不同,六个部位的宽度分别为24mm、20mm、21mm、23mm、19mm、28mm。第八工位: =800n第十一工位: =170n第十二工位: =204n =680n第十七工位: =900n弯曲力总和f=2754n4.4拉深力的计算4.4.1 计算毛坯尺寸拉深形状如图4-2所示图4-2 拉深形状测得r =3.5mm =38mm =45mm 拉深高度h=4.9mm查文献14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 =46.44mm (4-12)4.4.2 检验能否一次拉深成功先要计算相对厚度 = =5.3 (4-13)计算相对高度 = =0.7 (4-14)查文献14可知一次拉深的最大高度为0.35,所以可以采用多次拉深计算拉深系数= 0.15 (4-15)查文献2可知拉深2次。 =0.65 =0.804.4.3 拉深力的计算 =30 kn (4-16)4.5压力中心计算模具的冲压压力中心是冲压各个力在空间合力的作用点。确定压力中心主要针对对有复杂形状的工件,特别是对多工序级进模加工的工件。如图4-3所示。图4-3压力中心的确定 其计算公式如下: =31.090 (4-17) =7.972 (4-18)式(4-1)、(4-12)引自文献2p248。式中 x1、x2xn各个工位模具凸模压力的x轴坐标(mm); y1、y2yn各个工位模具凸模压力的y轴坐标(mm); 、各个工位工件冲裁的四周长度(mm)。5 冲压设备的选择5.1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多工位级进模要刚性好,精度高的压力机,滑块要长期承受大的侧压力,而且压力机要有急停功能。本模具的工位很多、冲压力大和冲压次数高,因此使用闭式压力机比较合适。5.2确定设备的规格压力机的选用原则: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应该要比工件冲压的压力力要大;400t压力机的行程应该要满足工件高度;最小装模高度5mm模具闭合高度最大装模高度5mm 行程800mm滑块工作行程应该满足工厂生产的效率型号单位y27-315y27-500y27-630y27-800y27-1000y27-1600公称力kn31505000630080001000016000滑块行程mm6008001000130013001400回程力kn300400600100013001600工作台面积mm126011001660140024801800350024004280260047802800滑块工作行程mm/s41281210158128121015滑块有效面积mm120011001600140024001800350024004000260045002800顶出力kn800800700100012502000最大开口mm100012001500180019002200工作台平面距地面高度mm500350350350200710总功率kw49.250100100146.68146.68因此选择y27-5006 级进模具工作部分设计6.1冲裁间隙冲裁间隙是冲裁模的模刃口之间的间隙。选择刃口间隙的大小对工件精度、模具有效使用寿命、模具的冲压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间隙在级进模具设计中不容忽视。 6.1.1对工件质量的影响当凸凹模间隙合适时,冲裁出的工件比较平坦光洁,塌脚和毛刺较小;当凸凹模间隙过小时,冲裁出的工件毛刺较多;当凸凹模间隙过大时,塌角和斜度过大,毛刺大而且难以去除。表6-1 冲裁件精度冲模制造精度材 料 厚 度 t (mm)0.50.81.01.52345681012it6it7it7it9it9it8-it8it9-it9it10-it10it10it12it10it12it12-it12it12-it12it12-it12-it14-it14-it14-it146.1.2 间隙对冲压力的影响间隙的加大,工件受到的拉力增大,容易拉断。加大间隙,会使冲裁力降低5%10%,间隙对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的影响明显。间隙如果太大,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起不到作用了,因为他们几乎很接近零了。6.2合理间隙的选用根据上面的资料表明,凹凸模间隙在级进模冲裁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它对毛坯件质量、模具有效使用寿命、冲裁力和卸料力等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确定理想的间隙大小主要有下面两种方法。(一)理论计算法确定正确间隙的理论计算公式。从图6-4通过数学几何计算可以得到理想的间隙的公式: (6-1)式(6-1)引自文献2p56式(2-5)。式中 产生裂纹时的凸模的工作深度(mm); 料厚(mm); 最大切应力方向与垂线间夹角(即裂纹方向角)2。因此可知,间隙z和、有关。而、又与工件的材质性能有关,表6.2为常用加工材料的与的近似值。影响间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所用的材料的材质力学性能及其厚度。越大,值越小, 越大。工件的材质越软,值就越大,合理间隙值就越小。工件材质热处理后,材质变硬,之比值较表中值要小10%左右。式中,令,称为材料的品质系数。由于计算太麻烦,所以工厂制造时一般使用的是查表。表6.2 与值材料(%)t4软钢中硬钢硬钢75706560544770656055474565555548443850404535352556456(二)查表选取法 此次模具设计的冲裁间隙的大小按下表6.3选取。引自文献2。表6.3 冲裁模具开始双面间隙z (mm)材料厚度08、10、35、09mn、q23516mn40、50h62、h68小于0.5极小间隙0.50.0400.0600.0400.0600.0400.0600.0250.0450.80.0640.0920.0640.0920.0640.0920.0450.0751.00.1000.1400.1000.1400.1000.1400.0650.0951.20.1260.1800.1320.0180.1320.018007501052.50.1500.2400.1750.2400.2000.25302250275本工件所使用的材料为s40mc,材料厚度为2.5,查表得:=0.150mm,=0.240mm.6.3 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凸凹模分开加工 是指凸凹模分别按图样要求加工到要求的尺寸。这种方法适合形状非常简单的工件,目的是为了让凸、凹模间隙大小小于最大的正确合理间隙,凸凹模的公差都要分开标注(凸模,凹模),制造精度要求都很高,以满足下面的条件: (6-2)或取 (6-3) 就是设计的比较好的的模具应该满足这个条件:,如图6-5所示。制造的模具凸凹模间隙如果超过,就会影响模具的使用效果。2.凹模按凸模得装配加工 对于要加工的工件件形状很复杂模具,其凹模一般都要采用装配的加工方法。这方法是先加工好凸模作为基准件,然后根据确定的凸模作为基准件的基准,配作凹模,目的是为了凸凹模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由于所要的产品形状不一样,各个部分尺寸大小也不一样,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尺寸变化大小也不一样,所以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方法也要不一样。6.3.1凸凹模刃口设计计算。落料 见下表6.4表6.4 落料时凹模加工的计算公式尺寸分类计算公式凹模磨损后变大尺寸 凹模磨损后变小尺寸 凹模磨损后不变尺寸 冲裁件尺寸为 时冲裁件尺寸为 时冲裁件尺寸为时 式中 相应的凸模刃口尺寸(mm) - 加工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mm) -加工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mm) -系数 -冲裁件的基本尺寸(mm) -冲裁件公差(mm) -凸模制造公差,见下表6.5【1】表6.5 凸模制造公差基本尺寸5050100120180180315公 差0.010.030.020.050.030.060.040.08冲孔表6.6 冲孔时凹模按凸模配加工凸模尺寸计算方法尺寸分类计算公式凸模磨损后变小尺寸 凸模模磨损后变大尺寸 凸模磨损后不变尺寸 冲裁件尺寸为 时冲裁件尺寸为 时冲裁件尺寸为时 式中 相应的凸模刃口尺寸(mm) - 加工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mm) -加工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mm) -系数 -冲裁件的基本尺寸(mm) -冲裁件公差(mm) -凸模制造公差,见表第一工位 冲 导正孔 保证最小间隙为0.02mm,按凸模磨损后尺寸变小计算 由表查得 =0.03mm = = 第三工位 查表6-3料厚2.5mm的冲裁间隙为 =0.12, =0.16。均为it12级精度,取 =0.75,按凸模磨损后减小的尺寸计算= = = = = = 第四工位 查表6-3 间隙 =0.1mm , =0.14mm 均为it12级精度,取 =0.75按凹模磨损后增大的尺寸计算 = = = = = = 7 凸模和凹模设计7.1凸模设计7.1.1凸模形式凸模形式有两种:直通式凸模,就是工作部分和固定部分的不论形状和大小,都完全一样; 台阶式凸模,就是工作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工作部分是各种各样的,固定部分一般有圆形和矩形。圆凸模除外,一般非圆凸模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时,应该尽可能用直通式凸模。本套模具采用直通式7.1.2凸模的固定方法凸模和模柄做成一体的凸模用螺钉、销将凸模固定在上模座上铆接固定,本套模具采用。如图7-1图7-1 凸模固定形式7.1.3凸模的长度图7-2 凸模的长度计算凸模的长度一般是根据级进模模具上的结构的要求确定的1,见图7-2: 凸模长度 l=h1+h2+t+a式中h1固定板厚度(mm); h2卸料板厚度(mm); t材料厚度(mm),t=2.5mm; a附加长度,安全距离系数。这一尺寸如无特殊要求,可取1020mm。 由于固定板的厚度h1为22mm,卸料板的厚度为15mm,因此凸模长度为 l=22+15+2.5+20=59.5mm 因此凸模长度为80mm。因为凸模的断面积很大,所以不需要校核强度。7.2落料凹模设计7.2.1落料凹模的刃口形式 图7-3 凹模的刃口形式考虑到此次模具的出件方式和精度要求,所以这落料凹模应该采用直刃口形式。7.2.2落料凹模的外形和尺寸确定圆形凹模可由冷冲压模具国家标准选用。非标准尺寸的凹模受力太复杂,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节后安全培训
- 手工布艺扎染课件
- 培训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课件
- 口红知识培训课件
- 口服液知识技能培训课件
- 2025年度农家乐旅游餐饮一体化发展规划与实施合同
- 208. 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校园营养餐配送安全责任与食品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低碳住宅安装合同标准文本
- 培训获取知识的文案课件
- 中智人力测评题库答案
- 安全保密审计报告
- 医疗设备采购 投标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 小批量试产报告1
- 脑卒中康复治疗流程图
- 四川大学法学院宪法学课件(第一章 什么是宪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解读PPT
- 同济大学信纸
- 采气工技能操作题库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