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104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104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3页
104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4页
104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022 号104 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绍兴县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浙江环龙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二 一 三 年 七 月zhejiang huanlongenvironmentalprotection co.,ltd.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建设背景和工程研究过程.11.2 工程概况.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3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43.1 工程分析.43.2 保护目标.8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23.4 环境保护措施.153.5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84 公众参与.224.1 公众调查目的.224.2 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范围.224.3 公示.224.4 公众调查.234.5 公众调查的主要发现.24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55.1 环境可行性分析结论.255.2 环评总结论.276 联系方式.281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背景和工程研究过程104 国道绍兴县柯桥段,又名“轻纺城大道”,位于县城及轻纺城老交易市场南部、在建的萧甬铁路轻纺城段高架的北侧。目前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部分路段为双向六车道)二级公路(部分路段为一级公路)的断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现状路况较差,同时内外交通量日益增加,安全事故明显增多,其服务水平已明显低于一级公路相应服务水平。“轻纺城大道”是国内最大的纺织品交易市场,轻纺城老市场交易区紧靠104国道北侧,老市场区现货交易较多,由于紧靠104 国道和萧甬铁路。市场既缺乏拓展空间,又缺乏停车场地,同时占道组货现象对现有道路交通产生较大的干扰。由于国道和萧甬铁路的阻隔,使国道南北侧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市缺乏发展空间。为了促进104 国道南北侧城区的协调发展,拓展“中国轻纺城”的市场空间,减轻市区道路的交通压力;绍兴县县委、县政府陆续批复了绍兴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绍兴县柯南新区分区规划(2010-2020)、绍兴县萧甬铁路高架沿线地块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目前萧甬铁路轻纺城段高架已在紧张施工中,为104 国道的南移改建提供了先决条件,使104 国道的改建更加迫切。项目主线起点位于绍兴县城西部的秦望互通,与104 国道钱清段相接,终点位于绍兴县与绍兴市交界处的柯岩,路线全长约10 公里,全线设大桥约6250 米/1座,互通立交1 处。项目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兼顾城市道路功能。其中起点段(k0+000k3+450)和终点段(k9+950k10+000)约3.5 公里,设计速度80 公里/小时,路基宽42.5 米;k3+450k9+950 段约6.5 公里,采用高架桥结合地面道路方案,高架桥采用四车道标准,设计速度80 公里/小时,桥宽26 米;地面道路采用六车道标准,设计速度60 公里/小时,路基宽42 米。项目总投资约26 亿元。1.2 工程概况项目主线起点位于绍兴县城西部的秦望互通,与104 国道钱清段相接,终点位于绍兴县与绍兴市交界处的柯岩,路线全长约10 公里,全线设大桥约6250 米/1座,互通立交1 处。21.2.1 建设规模起点段 k0+000k3+450 和终点段k9+950k10+000 约3.5 公里,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42.5 米。中间段k3+450k9+950 约6.5 公里采用高架桥+地面道路方案,路基宽度42米,高架桥设计速度为80km/h,桥宽26 米;地面道路路基宽度42 米,设计速度为60 km/h。设计速度为80km/h 路段, 路基宽度采用42.5m ( k0+000k3+450 、k9+950k10+000)及26.0m(桥宽)(k3+450k9+950)两种。共布设互通式立交1 处(主线上跨)、平行匝道2 处、大桥6250m/1 座、中桥64m/1 座、小桥26m/2座;桥梁占此段路线总长约62.45%。设计速度为60km/h 路段,路基宽度采用42m(k3+450k9+950)。共布设中桥112m/3 座,小桥30m/3 座,桥梁占此段路线总长约2.37%。主要建设规模见下表:表1.2.1-1 建设规模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1 路线总长 km 10.02 路基填方 km3 24.2193 路基挖方 km3 337.5644 路基排水防护工程 km3 10.6525 软基处理长度 km 9.1736 低噪沥青混凝土路面 km2 307.8297 大桥 m/座6250/18 中桥 m/座176/49 小桥 m/座56/510 互通式立体交叉 处 111 平行匝道 处 212 平面交叉 处 1213 拆迁建筑物(建筑面积) m2 28040(为企业、车站等,不涉及民房)14 估算总金额 万元259508.315 平均每公里估算 万元25980.831.2.2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项目起点 k0+000 至k3+540 附近,此段与现有104 国道线位重合,利用老路路基加宽;从k3+540 附近开始线位随着萧甬铁路高架桥的南移方向南移,按照尽3可能靠近铁路征地红线的原则,路线走向基本与铁路高架桥平行,至k7+700 附近路线拐回现有的104 国道,跨越镜水路分离后至终点k10+000。本项目路线的主要控制点:起点、萧甬铁路高架桥、绍兴县主城区、终点。根据绍兴县萧甬铁路高架沿线地块城市设计,工程改建后老路的功能主要为人性化停车带。1.2.3 主要技术标准项目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兼顾城市道路功能。本项目主要技术标准如表2.1.3-1 所示:表 1.2.3-1 主要技术标准项目名称 技术指标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路线长度(km) 10设计速度(km/h) 80/60行车道宽度(m) 起点段和终点段约3.5 公里路段:2(33.75)中间段约6.5 公里路段:2(23.75)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m) 250/100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m) 400/200不设超高小曲线半径(m) 2500/400停车视距 110/60最大纵坡(%) 5.0/6.0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级路面结构类型 低噪沥青砼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00特大桥 1300大中桥 1100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小桥涵 11001.2.4 路面工程本项目路面结构初拟如下:1)起点段公路及地面道路(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a机动车道上面层:厚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中面层:厚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下面层:厚7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基层:厚34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16cm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总厚度为66 厘米。b辅道(非机动车道)上面层:厚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下面层:厚5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基层:厚20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16cm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路面总厚度为45 厘米。c辅道(人行道)6cm彩色道路转 + 2cm m7.5 水泥砂浆 + 12cm 素混凝土2)高架桥桥面铺装上面层:厚4cm 沥青码蹄脂碎石(sma-13)下面层:厚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2.5 路基工程1)路基横断面布置本项目定位为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的标准,本项目路线全长10 公里。从k0+000k3+450、k9+950k10+000 路基宽42.5m(其中为了与秦望互通b、c 匝道的顺利衔接,从k0+000k0+400 只改建路基左半幅),从k3+450k9+950 高架部分桥宽26m(远期按是双向六车道城市道路标准预留),地面道路部分路基宽度42m。42.5m 路基路幅布置如下:中央分隔带宽度(m): 2.0,左侧路缘带宽度(m): 20.50,行车道宽度(m): 223.75,辅助车道宽度(m): 23.75;右侧路缘带宽度(m): 20.50,机非隔离宽度(m): 21.5;辅 道(m): 26.5;526m 高架路幅布置如下:中央分隔带宽度(m): 2.0,左侧路缘带宽度(m): 20.75,行车道宽度(m): 223.75,右侧硬路肩宽度(含路缘带)(m):23.0;护栏宽度(m): 20.75,42m 路基宽度路幅布置如下:中央分隔带宽度(m): 7.5,左侧路缘带宽度(m): 20.50,行车道宽度(m): 2(3.5+23.75),右侧路缘带宽度(m): 20.50,机非隔离宽度(m): 21.5;辅 道(m): 4.5(左)、3(右);路基标准横断面见图2.1.4-1、2图 1.2.5-1 k0+000k3+450、k9+950k10+000 42.5m 路基标准横断面6图 1.2.5-2 k3+450k9+950 42m 路基标准横断面2)路基防护工程沿线路基基本为低填路基,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地块的影响,路基两侧采用直立式路田分界墙进行防护。3)软基处理工程采取渐层处理、水泥搅拌桩、土工格栅等对地基加以处理,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强度。路基填筑及换填土过程中,应加强动态观测,动态观测数据应保存好,并进行分析,作为路面施工时机的判定依据。沿线地面道路基本为低填方路基,浅层处理工程量较大,老路下挖会产生较多废料,可考虑加以利用。4)老路利用根据老路现状与利用方案综合分析,在老路上加铺沥青路面的价值不大。沿线地面道路基本为低填方路基,换填(浅层处理)工程量较大,老路下挖会产生较多的废料,可考虑加以利用,利用方案为:将老路下挖的旧料进行破碎并掺入一定的外购宕渣,经掺水泥拌合后最为换填料用。如此,老路仍得到了利用,且提高了工程质量。1.2.6 排水工程1)一级公路排水7高架桥排水通过设置在防撞墙与桥面边沿两侧的进水口收集雨水,沿盖梁、立柱侧向的pvc 排水管顺高架桥桥墩排至桥下地面道路的中央分隔带,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雨水收集井,通过雨水收集井、横向排水管汇入地面道路排水系统。一级公路路基段的排水:通过路面漫流的方式汇入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并排至路基以外。2)地面道路(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的排水地面道路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的排放,根据地面道路排水及管网的相关规范,合理布置雨水口、检查井、出水口等排水设施,雨水管埋置在道路两侧的辅道下,沿途预留雨水支管接入口,并就近排入河中,雨水管管径为d600d1200mm。污水的排放,沿线管道途径之处,属已建污水系统的路段,就近纳入污水系统;属规划待建污水系统的路段,管道按规划实施,近期纳入邻近的污水系统,远期纳入规划污水系统。1.2.7 桥梁工程1)区内河流概况区内河流均属浙东运河水系,本项目跨越的河流为大坂湖直江、上市头河、项里江、梅墅江等。2)采用技术标准a一级公路设计荷载:公路-i 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1/3000,其它为1/100。桥面净宽:26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b地面道路(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荷载:公路-i 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取值。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1/3000,其它为1/100。桥面净宽:220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g。3)桥梁方案8高架桥:高架桥设置范围为k3+450k9+950,全长共6.250km,均为新建。高架桥采用整体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高架桥基本跨径选用30m,跨越已建或规划被交路则采用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高架桥横断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图1.2.7-1 高架桥横断面布置图路基段:一级公路(路基段)桥梁共 3 座,分别为余渚桥、太平桥、阮社桥。其结构形式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为新建桥梁。高架桥下地面道路:地面道路桥梁共6 座,分别为后龙桥、高家桥、柯亭桥、独山桥、谢桥、梅墅桥,均为中小桥。由于道路平面的变化,原有老桥均需拆除,因此桥梁均为新建,其结构形式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1.2.8 交叉工程本项目全线共设置互通式立交 3 处(2 处平行匝道),平面交叉口12 处。互通式立交分别为柯华路平行匝道、湖西路平行匝道、镜水路互通。柯华路平行匝道位于柯华路附近,桩号k4+100 左右,在柯华路以东设置往绍兴市区方向的平行匝道,使往绍兴市区方向的车辆通过高架快速出城,减轻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湖西路平行匝道位于湖西路以东200 米,桩号k7+300 左右,设置一对往绍兴9市区方向的平行匝道,使轻纺城内部车辆通过高架快速出城,减轻地面交通的压力,同时利用平行匝道上下高架,通过镜水路互通实现往南北方向的交通转向。镜水路互通采用104 国道高架与镜水路互通的立交组织,互通形式采用对角苜蓿叶型的全互通形式。1.2.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交通安全设施本项目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防撞设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轮廓线、防抛网、防眩设施及里程碑等安全设施。2)智能交通设施本项目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违法监测系统、交通监视系统、智能卡口系统、超速检测系统、高架道路可变信息发布系统、管线敷设。3)道路照明道路照明按三级负荷设计,在全线8km 路段共设置5 座箱式变电站及路灯照明配电控制箱,对全线道路照明设备供电,每座箱变电源分别就近引自当地电网。道路照明设计参照cjj45-200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并根据本工程范围内的道路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照明标准:本道路设计平均亮度(维特值)为1.5cd/m2,两度总均匀度0.4,眩光限值阈值增量10。1.2.10 工程质量与施工工艺要求1)路基工程沿线均为软土地基,且硬壳层较薄,软土较深,虽然地面道路除桥头外,基本为低填,路基稳定不成问题,但应防止工后沉降偏大,土基回弹模量不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因而需采取浅层处理、水泥搅拌桩、土工格栅等对地基加以处理,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强度,确保工程质量。路基填筑及换填土过程中,应加强动态观测,动态观测数据应保存好,并进行分析,作为路面施工时机的判定依据。沿线地面道路基本为低填方路基,换填(浅层处理)工程量较大,老路下挖会产生较多的废料,可考虑加以利用,利用方案为:将老路下挖的旧料进行破碎并掺入一定的外购宕渣,经掺水泥拌合后作为换填料用。地面道路两侧采用混凝土直立挡墙,沿河、塘路段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并采用浸水挡土墙防护。2)路面工程10路面工程宜采用配套路面施工机械设备,专业化施工方案,配置少量的人工辅助施工。严格控制材料级配和数量,做好现场监理与工序检测,严禁在不满足规定气温要求的条件下施工。路面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室内试验工作,并做一定长度的试验路段,获取经验后推广应用。路面铺设工期按6 个月考虑,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采用机械铺筑,路面采用摊铺机械铺筑。3)桥涵工程本项目设置高架桥长约6.250 公里,桥梁上部采用连续箱梁,下部构造多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成熟,但需在老路上进行施工,为保证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和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在高架桥施工路段对老路进行封闭施工,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确保道路两侧横向道路的沟通。对于互通匝道标准跨径的中小桥,当半径较大时,其上部构造主要采用钢筋砼梁(板),或预应力砼梁(板),施工方法以预制装配为主,可采用架桥机或门式吊机架设。当半径较小无法采用预制方法施工时,采用现浇施工方法。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4)利用老路路基拼宽工程本项目起点路段设计中心线基本与老路中心线重合,目前现状104 国道正处通车状态,施工期间应避免封道,可采取半幅通车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正在运营中的104 国道交通的影响,拼宽路基需开挖台阶,增设土工格栅,减少新老路路基不均匀沉降。1.2.11 建设条件及施工期交通组织1)工程地质评价路基工程地质条件线路位于湖沼积平原,地势低平,路基场地浅层一般为灰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厚度薄,下卧灰色淤泥质土,厚度变化较大,中部为灰黄色、灰绿色粉质粘土、粘土,其下为灰色可塑软塑粉质粘土、粘土,层位较稳定,厚度较大,下部为灰黄色、灰绿色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局部见冲积粉砂、圆砾等,下伏基岩为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基岩面起伏较大,风化强烈。软土路基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根据填方高度、软土埋深、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预压排水、塑料套管桩、预应力管桩等处理方法,特别在桥头填方路11堤应加强处理措施。桥梁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浅部地层为灰色、灰黄色、灰绿色粉质粘土,可塑状,厚度薄,为硬壳层,具有一定承载力,下卧灰色流塑淤泥质土;中部为灰黄色、灰绿色粉质粘土,可塑,分布较连续,下卧可塑软塑状粘性土;下部为灰褐色,灰黄色、灰绿色可塑硬塑状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风化强烈,中风化基岩面起伏较大。场地中上部可塑硬塑土层厚度薄,强度不能满足桥梁桩基础承载力要求,且夹有软土层,性质差,压缩性高,强度低,下伏中风化岩层承载力较高,可采用嵌岩桩。对于个别小型桥梁,基岩埋深较大,风化强烈,也可采用摩擦嵌岩桩。2)城镇规划与产业布局本工程沿线经过绍兴县主城区,在本工程的选线过程中重点考虑为轻纺城传统贸易区提供竟可能多的配套设施用地,并多次向当地政府征求意见,使本项目的线位与区域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对接。3)资源分布和耕地保护耕地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易于流失的稀缺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基础作用,对农民生计具有保障作用,对农村社会具有稳定作用。粮食调控主要在于“库”,保障能力主要在于“地”,守住了耕地,就守住了粮食生产能力。绍兴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耕地紧缺的地区,因此在满足使用条件下,尽量减少占用粮田是选线和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选线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开农田,减少对耕地的占用。4)筑路材料路基填筑材料本工程路基填方,主要采用宕渣和天然砂卵石填筑。绍兴地区孤丘山地较多,宕山也很多,可提供大量宕渣。曹娥江中上游(主要在上虞市境内)河段的小滩和漫滩盛产砂砾料。储量较大,可满足施工期对砂、砾石料的需求。其天然砂、砾石中混有杂质,需严格筛选,方可使用。骨料(碎石、块片石)在中低丘陵区,碎石料极丰富,以就近原则于就近采石场采取;位于上虞、嵊州境内曹娥江盛产卵石,也可取用。但须合法,保护河床,促进水利,保证质12量。块石、条石等建筑材料也可就近于中低山丘陵区取用。其岩性为熔结凝灰岩、凝灰岩、花岗岩。一般为弱风化、微风化基岩,储量大,质地坚硬,完整,便于成型,可选择现有采石场加以扩大规模,以供公路建设使用。黄沙沿线经过河流的砂源较丰富,可直接从河流中采取,储量较大,可满足施工期对砂的要求。另外还可从砂场购入,嵊州盛产黄砂,储量丰富,砂质以石英、长石为主,含泥量小于1%,细度模数大于2.5,属中粗砂。除汛期外均可开采,水运和公路运输较为方便。水泥目前诸暨、杭州等地水泥产量均较高,水泥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际有关规定,能满足本工程的需要。本工程所需水泥可从诸暨或从杭州、萧山等地购进。钢材浙江省有杭州半山钢铁厂及绍兴钢铁厂两家大型规模钢铁厂,全省年消耗钢材缺口很大,因此钢材对本省来说供不应求,拟建项目所需钢材除部分采用本省产外,大多需从外省市采购调入或考虑进口,采购时应从钢材质量、运输经济等综合考虑选择供应厂商,运输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沥青材料以前由于国内生产的沥青材料含腊量相对较高,因而具有延性差、易老化、感温性大等特点,高等级公路一般不用于路面面层。近年来,国内高等级公路建设方兴未艾,据了解,石化部组织生产的道路石油沥青通过国家鉴定,完全符合道路工程要求;进口沥青的价格亦有所下降,但质量的稳定性也随着下降,因而本项目工程的路面面层所需沥青,可根据性价比择优选用国产沥青或进口沥青。木材沿线有很大部分为丘陵山区,但木材产量却供不应求,工程所需木材除采用当地产和从市场购得外,不足部分须从区外采购调入,运输以公路为主。5)运输条件拟建项目区域内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有杭甬高速、104 国道、钱陶线及其他县乡道路,运输条件较好。136)施工期交通组织本工程涉及高架桥及地面道路工程,且处在同一平面区域内,工程较复杂,施工较为繁琐。施工时要确保现有104 国道正常通行,组织好营运车辆和施工车辆,避免造成交通堵塞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施工所在的104 国道是目前区域交通繁忙路段,在施工期间应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可以按如下方案合理组织安排施工顺序,保证现有道路通行。新路南移部分路段布置在老铁路的路基上,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无问题。老路拓宽段在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维持老路现状交通,分别在老路两侧或单侧修筑临时交通便道。阶段二:车流分流至便道,在老路中间开挖修筑高架桥桩基、承台、立柱、搭支架上部结构。阶段三:修筑老路范围内的地面道路。阶段四:把便道上的车流引至新修城市地面道路,在原便道的位置修筑机非隔离带及人行道。1.2.12 占地与拆迁数量本项目道路用地面积 61.5994 公顷,其中农用地15.9802 公顷(含耕地4.4260公顷,其中农保田约补充规划环评资料补充规划环评资料0.3405 公顷);建设用地43.2470 公顷;未利用地2.3722 公顷。项目设计拆迁房屋28040 平方米,拆迁电力杆、电讯杆874 支。征地拆迁详见下表:表1.2.12-1 征用耕地、拆迁数量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 注1 用地 公顷 61.59942 拆迁厂房等建筑物 280402.1 砖砼房 280402.2 砖木房 0为企业、车站等,不涉及民房3 电力、电讯杆线 8743.1 高压电力杆 根 2243.2 低压电力杆 根 3203.3 电讯杆 根 3303.4 地下光缆 米 220561.2.13 土石方工程14根据104 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及其批复: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为43.14 万m3;填方总量62.18 万m3,其中利用自身挖方34.12 万m3,借方28.06 万m3,通过商购解决。工程共产生弃方9.02 万m3,桥梁拆除物0.28 万m3 和建筑垃圾0.28 万m3,用于绍兴县“四边三化”工作中杭金衢绍兴县连接线规划绿化带的底层填筑;地面桥梁和高架桥产生的钻渣泥浆8.46万m3 在沉淀池内基本干化后运至孙端镇贺家池区块的处置点进行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可制成砖瓦等建筑成品。1.2.14 车流量预测1)现有104 国道绍兴县主要路段车流量根据项目工可资料,104 国道绍兴县主要路段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见表1.2.14-1至表1.2.14-3。1表1.2.14-1 104 国道绍兴县段历年平均日交通量观测值(辆/天) 柯桥观测站年份 小货中货大货 特大货 拖挂车集装箱小客 大客汽车合计 摩托车拖拉机机动车合计 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混合交通量2004 4165 8398 381 0 1062 0 10972 1856 26834 0 1025 27859 0 336 18604 426182005 4581 1662 476 215 123 55 14658 907 22677 2927 931 26535 0 365 18027 358432006 5409 2499 612 267 156 78 17802 1247 28070 3839 81 31990 0 1142 5755 380122007 6433 2972 728 318 186 93 21171 1483 33384 4566 96 38046 0 96 6844 439462008 5853 2705 663 290 169 85 19263 1350 30378 4154 87 34619 0 0 6228 39898表 1.2.14-2 104 国道绍兴县段历年平均日交通量观测值(辆/天) 2009 年北线观测站月份 小货 中货 大货特大货拖挂车集装箱 小客 大客汽车合计 摩托车拖拉机机动车合计畜力车人力车 自行车混合交通量1 2961 1176 404 14 121 86 8247 720 13729 2563 104 16396 0 0 4227 193472 4480 1780 612 21 182 131 12478 1090 20774 3878 156 24808 0 0 6396 292703 3592 1428 490 17 146 105 10006 874 16658 3110 126 19894 0 0 5130 234754 3604 1432 492 17 147 106 10038 877 16713 3120 126 19959 0 0 5146 235535 3578 1422 488 17 146 105 9966 871 16593 3098 124 19815 0 0 5108 233806 3876 1541 529 18 158 114 10798 944 17978 3356 136 21470 0 0 5535 253377 3446 1370 470 16 141 100 9600 838 15981 2984 120 19085 0 0 4920 225178 5052 2008 690 24 206 148 14072 1230 23430 4374 176 27980 0 0 7212 330159 3592 1428 490 17 147 105 10006 874 16659 3110 126 19895 0 0 5129 2347810 4912 1953 670 23 200 144 13684 1196 22782 4254 172 27208 0 0 7014 3210611 4028 1602 550 18 165 118 11215 979 18675 3485 140 22300 0 0 0 2516312 5459 2170 746 22 222 161 15210 1330 25320 4727 188 30235 0 0 0 34105日均 4048 1609 553 19 165 119 11277 985 18774 3505 141 22420 0 0 4651 262292表1.2.14-3 104 国道绍兴县段历年平均日交通量观测值(辆/天) 2010 年北线观测站月份 小货中货大货 特大货 拖挂车集装箱小客 大客汽车合计 摩托车拖拉机机动车合计 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混合交通量1 5306 2110 724 23 218 157 14776 1292 24606 4592 182 29380 0 0 0 331472 3553 1412 486 13 146 104 9896 864 16474 3076 124 19674 0 0 0 221963 4396 1747 600 21 180 130 12249 1070 20393 3808 148 24349 0 0 0 274644 4232 1682 577 14 173 125 11788 1030 19621 3664 150 23435 0 0 0 264425 3949 1572 538 15 160 117 10998 961 18310 3418 136 21864 0 0 0 246616 3743 1488 510 16 152 110 10428 908 17355 3240 126 20721 0 0 0 233637 5709 2270 780 27 232 168 15901 1390 26477 4939 202 31618 0 0 0 356888 1106 2366 350 156 169 147 21173 1700 27167 3056 0 30223 0 0 0 335509 5306 2110 724 23 218 157 14776 1292 24606 4592 182 29380 0 0 0 33147日均 3999 1831 571 36 179 132 13401 1152 21300 3724 134 25158 0 0 0 283141根据以上观测数据,可得现状车辆构成比例见表1.2.14-4。表 1.2.14-4 现状车型构成车型 小货 中货 大货 小客 大客 拖挂车 集卡比例 18.8% 8.6% 2.9% 62.9% 5.4% 0.8% 0.6%2)改建项目预测车流量根据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104 国道绍兴县柯桥段改建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2.14-5。表1.2.14-5 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pcu/d)特征年 2016 2020 2025 2030 2036地面段k0+000 至k3+450 16278 20285 23722 27417 31038高架段(k3+450 至k9+950)过境交通量 地面+ 13653 17192 19868 22614 24783高架段 地面段(k3+450 至k9+950)区间交通量 24067 28406 33091 36025 38287地面段k9+950 至k10+000 16267 20356 23425 27546 32190项目预测时段车辆构成比例见表1.2.14-6。表1.2.14-6 特征年车型构成比例车型 小货 中货 大货 小客 大客 拖挂车 集卡2016 18.17% 8.30% 2.83% 63.40% 5.60% 0.90% 0.80%2020 17.81% 8.02% 2.76% 63.80% 5.80% 0.95% 0.86%2025 17.39% 7.95% 2.71% 64.10% 5.90% 1.05% 0.90%2030 17.23% 7.64% 2.68% 64.40% 6.05% 1.08% 0.92%2036 17.03% 7.43% 2.65% 64.60% 6.12% 1.20% 0.97%其中小型车包括小客、小货;中车主要是中货、大客;大车主要是大货,特大型车是拖挂车、集装箱车;折算系数分别为1.0、1.5、3.0、4.0。其折算系数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件厅规划字2010205 号关于调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的通知取值。本环评通过增长率插值计算得到2022 年预测车流量,通过内插得到2022 相应的车型构成比例。参考实际观测昼夜比,确定本项目昼夜车流量比为6:1,昼间按照16 小时计算,夜间按照8 小时计算,得到项目各特征年小时车流量见表1.2.14-7 及表1.2.14-8。2表1.2.14-7 地面段各特征年平均小时车流量 单位:辆/小时2016年 2022年 2030年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时段、路段 起点段终点段起点段终点段起点段终点段起点段终点段起点段终点段起点段终点段车流量 741 740 247 247 980 978 327 326 1239 1245 413 415通过上表车流量数据可以看出,起点k0+000至k3+450段与终点k9+950至k10+000预测车流量基本相同,因此本环评噪声及大气影响预测采用地面k0+000至k3+450段车流量为地面段的代表车流量。表1.2.14-8 地面+高架段各特征年平均小时车流量 单位:辆/小时2016年 2022年 2030年时段、路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段地面 高架 地面高架地面高架地面高架地面 高架 地面高架车流量 1095 621 365 207 1371 827 457 276 1628 1022 543 341项目各特征年大车比见表1.2.14-9。表1.2.14-9 各特征年大车比年 份 2016 2022 2030大车比(%) 18.43 18.44 18.37项目高峰期车流量按照特征年日交通量的10%计,则项目各路段高峰期车流量见表1.2.14-10 及表1.2.14-11。表1.2.14-10 地面段各特征年高峰小时车流量 单位:辆/小时车型 2016年 2022年 2030年小货 251 322 400小型车小客 877 1168 1496中货 115 146 177 中型车大客 77 107 141大型车(大货) 39 50 62拖挂车 12 18 25 特大型车集装箱车 11 16 21合计 1382 1827 2322表1.2.14-11 地面+高架段各特征年高峰小时车流量单位:辆/小时2016年 2022年 2030年 车型地面 高架 地面 高架 地面 高架小货 372 211 451 272 526 330小型车小客 1297 735 1633 985 1966 1234中货 170 96 204 123 233 146 中型车大客 115 65 149 90 185 116大型车(大货) 58 33 70 42 82 51特大型 拖挂车 18 10 25 15 33 21车 集装箱车 16 9 22 14 28 18合计 2046 1159 2554 1541 3053 191631.2.15 工期安排与投资估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约 26 亿元。本项目施工期36 个月,自2013 年6 月至2016 年6 月。1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大气环境现状根据绍兴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本项目位于大气环境二类区。本环评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设计研究院分析实验室进行现状大气环境监测。由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各污染物监测值均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二级标准限值之内,项目建设地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可达到环境空气功能区要求。2.1.2 水环境现状1)地表水环境现状项目建设地附近地表水体为浙东运河,编号为 曹甬53,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本环评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设计研究院分析实验室进行现状水环境监测。从分析结果来看,项目建设地附近地表水不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的要求。其中余渚桥断面溶解氧、氨氮和石油类超标,属劣v 类水质。柯亭桥断面氨氮和石油类超标,属v 类水质。镜水路浙东运河断面溶解氧、氨氮和石油类超标,属劣v 类水质。镜水路鱼渎江断面氨氮和石油类超标,属劣v 类水质。项目建设地附近地表水水质较差,主要超标原因是沿河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农业面源和工业废水的影响。2)地下水环境现状建设地址所在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本环评委托浙江省环境保护设计研究院分析实验室进行地下水水环境监测。根据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得出,项目地下水监测点四项检测因子中氨氮(以n 计)不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限值要求,分析原因可能是工农业生产及生活活动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了影响。2.1.3 声环境现状本项目沿线尚未划分声功能区。现状及规划均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2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关于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属2 类区;本项目道路设计等级为一级公路,道路沿线一定范围属4a 类区。项目北侧浙东运河为内河航道,内河航道沿线一定范围内属于4a 类区。南侧为现状及改建萧甬铁路,根据gb3096-2008 的第5.3 条的规定: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值按昼间70 db(a),夜间55 db(a)执行,根据萧甬铁路绍兴县城区段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改建萧甬铁路外轨中心线30-60m 区域执行4 类区标准。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94)相关规定:对于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a 若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将第一排建筑物面向道路一侧的区域划为4a 类标准适用区域;b 若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道路红线外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a 类标准适用区域,相邻区域为2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为305m(本项目按照35m 考虑)。城市规划确定的铁路(含轻轨)用地范围外一定距离以内的区域划为4 类标准适用区域;距离的确定不计相临建筑物的高度,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