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γ射线探伤项目.doc_第1页
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γ射线探伤项目.doc_第2页
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γ射线探伤项目.doc_第3页
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γ射线探伤项目.doc_第4页
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γ射线探伤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 技 术 应 用 项 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项目名称 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射线探伤项目 填 表 人 孙素成 联系电话 02585280708 项目联系人 郑松林 联系电话填报单位全名称 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公章 2015年1月5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监制填表说明1.此表一式5份,由建设单位填报,主管单位环保机构签署预审意见,县(区)、市环保部门签署审查报批意见,省环保部门签署审批意见;2.如下核技术应用项目需填报此表: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销售i类、ii类、iii类放射源的;销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使用i类放射源的;使用ii类、iii类放射源的;生产、销售、使用ii类射线装置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此外,下列核技术应用项目退役也须填报此表: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i类、ii类、iii类放射源;使用i类、ii类射线装置存在污染的;3.表6所要求的:“环境影响分析”由持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单位填写,利用收集到的建设项目周围现状资料(如没有时,应安排必要的测试),并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4.随表附送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及总平面图各一份,环境本底监测报告一份,装订在此表后。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表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智慧路1号清华创新大厦a221法人代表姓名郑松林电编214174联系人及电话郑松林目名称新建固定及移动式x、射线探伤项目项目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荷塘路2号荷塘苑-1项目用途无损探伤检验项目依据委托书总投资(万元)2000核技术项目投资(万元)300核技术项目环保投资(万元)158应用类型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核技术应用目的和任务: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8月,注册资金500万元,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华清创意园区,是一家主要从事工业检测技术研发应用,特种设备,锻件,铸件,原材料等无损检测科技企业。因公司业务发展及研发需要,公司拟新增9台75se 射线探伤机、11台192ir 射线探伤机和8台x射线机为客户单位开展现场探伤服务,并在两种射线放射源探伤机中各使用一台和新增2台x射线探伤机作为产品固定探伤使用。公司核技术应用情况详见表1-1。表1-1 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核技术应用情况一览表放射源序号放射源名称数量单枚活度(bq)放射源类别工作场所名称使用情况环评情况及审批时间许可情况验收情况备注1192ir113.71012移动和固定探伤拟购此次环评未许可未验收275se93.71012拟购以下空白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工作场所等级核素名称批准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工作场所名称使用情况环评情况及审批时间许可情况验收情况备注以下空白射线装置序号射线装置名称数量管电压(kv)管电流(ma)射线装置类别工作场所名称使用情况环评情况及审批时间许可情况验收情况备注1xxq-3005探伤机13005探伤房拟购此次环评未许可未验收2xxh-3005探伤机130053xxq-3005探伤机23005室外移动探伤4xxh-3005探伤机230055xxq-2505探伤机225056xxq-1605探伤机21605以下空白表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核素名称放射性活度物理、化学性状日等效操作量(bq)年等效量(bq)操作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192ir3.71012/枚(11枚)固体密封源探伤机平时存放于源库铅箱内,在工作现场暂存于暂存箱内75se3.71012/枚(9枚)固体密封源以下空白注: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2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得中子流强度(n/s)。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192ir废源(11枚)固态6个月后退役源强约为6.81011 bq/枚退役后暂存于源库内的铅箱内由放射源供货单位回收处理75se废源(9枚)固态约4个半衰期即16个月后退役,退役时源强约为2.221011 bq/枚臭氧氮氧化物气态少量少量不暂存排入空气中,臭氧50分钟后自动分解为氧气废显(定)影液液态200l暂存于暗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废胶片固态2000片暂存于评片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以下空白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得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年排放总量分别用bq和l。表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得各种类型加速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mev)流强(a)用途备注以下空白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废 靶 个放射性废物年产生量气态 m3液态 m3固态 kg(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型 号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a)中子强度(n/s)用 途备注以下空白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3h的废泵油)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气液固 (三)x射线机:包括医用诊断和治疗(含x射线ct诊断)、分析仪器等名称型号数量管电压(kv)输出电流(ma)用途备注探伤机xxq-300513005固定探伤拟购,定向机探伤机xxh-300513005固定探伤拟购,周向机探伤机xxq-300523005移动探伤拟购,定向机探伤机xxh-300523005移动探伤拟购,周向机探伤机xxq-250522505移动探伤拟购,定向机探伤机xxq-160521605移动探伤拟购,定向机表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主要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1、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1.1射线探伤机工作原理射线探伤机是利用x射线或射线对物件进行透射拍片的检测装置。通过x射线或射线对受检工件焊缝处所贴的感光片进行照射,当射线在穿过裂缝或空腔时其衰减明显减少,胶片接受的辐射增大,在显影后的胶片上产生较黑的图像显示裂缝或空腔所在的位置,射线探伤机就据此实现探伤目的。1)x射线探伤机x射线机主要由x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x射线管由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通常是装在聚焦杯中的钨灯丝,阳极靶则根据应用的需要,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形状,一般用高原子序数的难熔金属(如钨、铂、金、钽等)制成。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出来,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高电压加在x射线管的两极之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这些高速电子到达靶面被突然阻挡从而产生x射线。典型的x射线管结构图见图5-1。图5-1 典型的x射线管结构图2)射线探伤机射线探伤机机体主要用于屏蔽射线,密封放射源安装在探伤机内,设计有双保险等多种安全联锁装置;控制机构用于远距离驱动放射源,装有放射源行程指示器;输源管保证放射源始终在管内移动,并设有曝光探头;支承架用于固定输源管,确保放射源处于曝光焦点位置;准直器用于限制射线束方向。探伤机不工作时放射源在探伤机的储存位置,射线通过探伤机机体以及存放设施、源库或暂存箱屏蔽。当需要对设备进行探伤时,工作人员将探伤机固定在工作位置,把控制部件和输源管连接好,开启探伤机闭锁装置后,工作人员退出探伤场所,通过操纵曲柄驱动放射源到曝光位(容器内腔)进行曝光,曝光结束后同样通过操纵曲柄驱动放射源收回到探伤机内。图5-2 射线探伤机内部构造示意图1.2工艺流程(1)固定式射线探伤工作流程少量o3、no2产品入室贴片定位关门高压或出源曝光关机或回源取、洗、读片检测报告废液x、射线图5-3 射线探伤机的工作流程固定探伤步骤简述:将需要进行射线探伤的工件送入曝光室内,设置适当位置,摆放好探伤工件和探伤机x射线管头,工件基本摆放在曝光室中央。进行探伤前期准备,包括裁片、贴铅标记、拍片定位、贴片、接电缆等,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经检查无误,探伤人员撤离曝光室进入操作间,并将防护门和工作人员出入门关闭;接通x射线探伤机电源,根据探伤工件材质厚度、待检部位、检查性质等因素调节相应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等,检查无误即进行曝光;射线探伤机通过操纵曲柄驱动放射源至曝光位置进行曝光。当达到预定的照射时间后曝光结束,关闭电源或摇动曲柄再将放射源收回探伤机至贮源位,放射源回位时安全锁自动关闭;开启工作人员出入门,探伤工作人员经该门进入曝光室,从探伤工件上取下已经曝光的曝光片,如探伤工件需做多次曝光摄片的,则可按上述方法进行下一次操作。待全部曝光摄片完成后,清理工件,把工件推出曝光间,然后对已曝光的底片进行暗室处理,并进行评定。评定合格后,出具产品合格探伤报告。从程序流程图可以看出:正常工作时,x射线探伤机仅在加上高压检测时才产生x射线,关机后不产生x射线。射线探伤机从出源到回源期间都会放出大量射线,而放射源回到探伤机内后,仍会泄漏少量的射线。(2)移动式射线探伤作业工作流程x、射线检测器材准备发布作业告示设置警示标志无损探伤作业确定警戒范围发作业通知单,对方单位协助跨区域作业,当地(省)市环保备案登记告知当地环保探伤机选择探伤机运输观察现场环境作业区域清场紧急时启动辐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场所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辐射作业结束撤销警戒范围警戒区域巡查图5-4 移动式射线探伤机工作流程移动式射线探伤工作流程简述:1)探伤工作人员将探伤机运至探伤现场,现场探伤工作人员根据受检设备和工件,确定射线检测的具体参数或以拍片源(焦)点来确认主机容器稳妥摆放的位置,从距离、屏蔽层和便于撤退等几方面考虑以求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2)现场负责人员、探伤工作人员与受检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共同确定现场射线检测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并划出控制区及监督区,在控制区及监督区边界拉上警戒线并设置明显的“禁止进入x射线工作区”或“禁止进入射线工作区”警告标识、警示灯;3)防护人员与有关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一同确认控制区及监督区内已无非探伤工作人员后,离开控制区,在监督区边界进行警戒;4)职业工作人员检查并确定射线装置完好无损,穿戴必须的防护用品,检查个人剂量计、报警仪以及通讯器材完好无损后,职业人员对工件探伤部位贴胶片;5)贴完胶片后,职业人员离开探伤现场控制区,拉上警戒线,在控制区外开启开关或摇动驱动器手柄将源推送至照相头曝光焦点,射线探伤机发射射线进行无损检测工作;6)探伤结束时,将射线探伤机关闭,探伤工作完成。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2、正常工况主要污染物及污染途径2.1 正常工况主要污染物1)x射线由x射线探伤机的工作原理可知,x射线是随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因此,正常工况时,在开机曝光期间,放射性污染物为初始x射线以及散射射线、漏射射线。x射线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污染因子。2)射线192ir放射源的半衰期为74.4天,主要为衰变。射线能量为0.2560.627mev,射线能量为0.2010.612mev,平均能量为0.35 mev。75se放射源的半衰期为120.4天,纯ec衰变。射线能量为0.0660.401mev,平均能量为0.206mev。正常工况时,射线被探伤机外壳屏蔽,放射性污染物为初始射线以及散射射线、漏射射线。该项目使用192ir最大活度3.71012bq,75se最大活度3.71012bq。 192ir衰变量纲图 75se衰变量纲图图5-5 192ir和75se的衰变纲图3)臭氧和氮氧化物该项目探伤机工作时,探伤机产生的x射线和射线使空气电离产生的少量有害气体,主要为臭氧和氮氧化物。4)废显(定)影液及胶片该项目探伤拍片产生的洗片废显(定)影液(含重金属)及废胶片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hw16感光材料废物,集中收储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2.2 正常工况污染途径(1)放射源购入、运输过程放射源由生产厂家运到公司源库的铅箱中,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业务后,根据合同计划和作业要求完成项目,公司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及相关人员材料,获得环保部门批准后,到公安部门办理放射源准运证,公司派专人押运至工地,到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当地环保部门监管检查,工作结束后按要求由专人24小时值守押运回公司源库的铅箱中,通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实,放射源报废后,由放射源供货单位直接从工地或源库的铅箱回收处理(此运输任务由放射源供货单位负责)。(2)使用过程正常工作时,x射线探伤机仅在加上高压后才产生x射线,关机后x射线随之消失。射线探伤机从出源到回源期间都会放出大量射线,而放射源回到探伤机内后,仍会泄漏少量的射线。x射线和射线经透射、散射,对作业场所及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对探伤工作人员及周围公众造成外照射。臭氧与氮氧化物通过空气流通扩散对工作人员、周边公众以及设施造成损伤。臭氧毒性很大,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3、事故工况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固定探伤房内x射线探伤机仅在接通电源工作时可以产生x射线,因此储存状态下不会产生x射线,无需防护。射线探伤机放射性物质是封装在密闭包壳中的,工艺上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活性物泄漏事故。主要事故工况如下: x、射线探伤机在对工件进行拍片的工况下,门机联锁失效,工作人员误入曝光室,使其受到额外的照射;或者铅防护门未完全关闭,致使射线泄漏到探伤室外面,给周围活动的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照射。 射线探伤机检修时,放射源从容器中掉出来。由于该放射源为密封源,一般不会对周围环境(地面、空气、机器等)产生弥散性污染,但是将对操作工人产生较强的辐射。废源在回收单位还未及时回收期间,若对废源的保管不善,可能会发生被盗事故,将会造成安全隐患。公司日常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疏忽或人为故意造成源丢失或被盗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公司管理不善,探伤房曝光室内同时开多台探伤机工作,导致探伤房屏蔽墙外辐射剂量率过高,对人员造成辐射照射。移动x射线探伤机仅在接通电源工作时可以产生x射线,因此储存状态下不会产生x射线,无需防护;最有可能的事故工况在使用阶段:1)射线探伤前清场不完全或在探伤过程中,警戒工作未到位,致使探伤工作人员误入控制区或公众误入控制区和监督区,使其受到超剂量的外照射;2)探伤现场选择及现场控制区、监督区划分不合理,检测过程中未对两区边界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对工作人员和现场周围公众造成照射;3)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对探伤工作人员和现场周围公众造成照射;4)检修时,探伤机意外出束,维修人员及周围公众受到不应有的照射的伤害。5)探伤机在现场保存时不慎丢失,造成无关人员受到误照射。射线探伤机放射性物质192ir 和75se是封装在密闭包壳中的,工艺上仅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放射物泄漏事故。但是由于放射的贯穿能力很强,照射范围往往超出工作场所之外,因此密封放射源探伤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不安全工况可能在运输阶段、储存阶段和使用阶段,但移动x射线探伤机仅在接通电源工作时可以产生x射线,因此运输和储存阶段不会产生x射线,无需防护;最有可能的事故工况在使用阶段,具体事故工况如下:(1)运输阶段1)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源容器毁坏或被震翻,使源掉出,造成运输人员和周围人员受到高剂量的照射;2)放射源在运输过程中被盗,造成无关人员受到误照射。(2)储存阶段1)由于密封源便于携带,容易在发放和接收的环节中丢失,使无关人员造成高剂量的照射;2)由于密封容器损坏,造成放射源泄漏;3)源库误放入易燃、易爆危险物品,造成危害。(3)使用阶段1)射线探伤前清场不完全或在探伤过程中,警戒工作未到位,致使探伤工作人员误入控制区或公众误入控制区和监督区,使其受到超剂量的外照射;2)探伤现场选择及现场控制区、监督区划分不合理,检测过程中未对两区边界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对工作人员和现场周围公众造成照射;3)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对探伤工作人员和现场周围公众造成照射;4)检修时,探伤机意外出束,维修人员及周围公众受到不应有的照射的伤害。5)射线探伤中放射源损坏或源本身的放射性物质污染探伤机或其他探伤设备或场所,引起探伤工作人员和其他无关人员受到误照射;6)探伤机在现场保存时不慎丢失,造成无关人员受到误照射。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1、监测计划1.1 外部监测计划1)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对源库及探伤房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进行监测,周期:12次年;2)安装调试完毕后三个月内,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验收监测;3)定期请有资质的单位对产生辐射的仪器设备进行防护监测,包括仪器设备防护性能的检测;4)出现辐射事故,及时申报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监测。1.2 内部监测计划目前,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尚未制定工作场所及外环境辐射水平监测计划,且未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至少配备15台辐射巡测仪和40台个人剂量报警仪)。需指出的是:监测计划中须明确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刻度周期和个人剂量计送检周期,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5号)中有关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的规定:一般为30天,最长不应超过90天。评价单位建议的日常监测计划见表5-1。表5-1 监测场所及监测项目监测场所监测点位监测项目评价指标监测频次探伤房防护门外x-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每月1次,发现异常时适当增加监测频次各屏蔽墙外x-剂量率操作室x-剂量率源库防护门外x-剂量率各屏蔽墙外x-剂量率现场探伤操作位、监督区和控制区边界x-剂量率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gy/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gy/h的范围内划为x射线现场探伤监督区,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sv/h划为射线现场探伤监督区现场监测直至划分监督区和控制区,确定操作位工作人员个人累积剂量工作人员年当量剂量控制在5msv以内三个月送检一次1.3 监测设备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至少配备15台辐射巡测仪和40台个人剂量报警仪,为每位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并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定。2、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见表5-2。表5-2 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内容拟采取措施辐射安全管理机构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以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合格的辐射防护技术人员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源库源库尺寸为2.0 m2.0 m3.35 m,四侧均为400mm混凝土墙壁,顶为400mm混凝土,防护门为20mmpb,源库中有20个铅箱,每个铅箱的净尺寸为0.365m0.340m0.280m,铅箱四侧的防护铅板的铅当量均为5mm。探伤房屏蔽措施(墙体、屋顶、防护门、电缆口、通风口等曝光室四侧墙体均为1000mm混凝土,顶部为1000mm混凝土,防护门含铅当量分别为70mm和12mm;防护门与墙体及地槽的重叠尺寸大于10cm,防护门嵌入沟槽10cm,门与墙体的间隙小于1cm,穿线管位于地面30cm以下;曝光室通风口设于地下,未破坏曝光室墙体的屏蔽性能。安全措施(联锁装置、警示标志、工作指示灯等) 探伤房配置门机联锁装置、警示标志、急停按钮和工作指示灯;不使用超过10年的射线探伤装置;安排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放射源库保管工作;源库设置双人双锁及红外监控装置,定期检查,确保有效;放射源源库门口及现场暂存保险箱粘贴警示标志;射线探伤装置专车运输,专人押运;现场探伤时,用绳索或条带划分控制区、监督区边界,并在边界上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射线作业区”警告牌。人员配备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个人剂量监测探伤工作人员在上岗前佩戴个人剂量计,并定期送检,加强个人剂量监测,建立剂量档案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探伤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辐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年,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监测仪器和防护用品环境辐射剂量巡测仪至少配备辐射巡测仪15台、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个人剂量检测个人剂量报警仪至少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40台洗片废水须有资质单位回收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回收协议,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废源退役放射源原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原厂家回收辐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台帐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辐射事故应急措施制定有关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培训计划,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台帐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应急措施等表6 环境影响分析建设或安装过程和运行(使用)后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环评单位填写):1、项目由来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荷塘路2号荷塘苑-1,主要从事工业检测技术研发应用,特种设备、锻件、铸件、原材料等的无损检测,在常规的rt、pt、ut、mt、tofd、相控阵检测技术及检测业务的基础上,研发数字化,图像化,远程控制自动化,射线辐射区内无人化无损检测。因公司业务发展及研发需要,公司拟新增9台75se 射线探伤机、11台192ir 射线探伤机和8台x射线探伤机为客户单位开展现场探伤服务,并在两种射线放射源探伤机中各使用一台和新增2台x射线探伤机作为产品固定探伤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南京科泓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980号)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资料调研、评价分析,编制该环境影响报告表。2、编制依据、标准、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2.1 环境保护法规、条例、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10月1日施行;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发布施行,国务院第253号令;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2006年3月1日起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2008修正版;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18号令,2011年5月1日起施行;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2008年8月15日修订通过,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9)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26号,2006年5月30日起实施;10)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5年第62号,2006年12月23日起实施;11)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事故分级处理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45号;1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3)关于印发关于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第8号;14)关于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督检查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2010】158号;15)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2010年1月1日起实施;16)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1号,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17)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2号,2012年3月1日起施行;1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1998】1号文;19)江苏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2号】,2008年1月1日实施。2.2 技术规范、导则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2)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2.3 与本项目有关的文件1)委托书(见附件1);2)承诺书(见附件2);3)洗片废水处置及废源退役承诺书(见附件3);4)创意园区备案文件(见附件4);5)创意园区环评批复(见附件5); 6)企业营业执照(见附件6);7)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见附件7);8)监测报告(见附件8)。2.4 评价原则此次评价遵循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的辐射防护“三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2)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3)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2.5 评价标准2.5.1标准摘要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6-1 附录b1 剂量限制对象要求职业照射剂量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年有效剂量,l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l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2)密封放射源及密封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2006):7密封源储存的放射防护要求7.1使用单位应有密封源的账目,设立领存登记,状态核查,定期清点,钥匙管理等防护措施。7.2根据密封源型、数量及总活度,应分别设计安全可靠的储源室、储源柜、储源箱等相应的专用储源设备。7.3储源室应符合防护屏蔽设计要求,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储源室应有专人管理;7.4有些储源室应建造储源杭,根据存放密封源的最大设计容量确定储源坑的防护设施,储源坑应保持干燥。7.5储源室应设置醒目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7.6储源室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便于密封源存取;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照明。7.7储源室以及储源柜、箱等等均应有防火、防水、防爆、防腐蚀与防盗等安全措施。7.8无使用价值或不继续使用的退役密封源应退回生产厂家。3)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本标准规定了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和探伤作业场所及有关人员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500kv以下的工业x射线探伤装置(以下简称x射线装置)的生产和使用。4.1.1探伤房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放射安全,操作室应与曝光室分开并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4.1.2 屏蔽设计应充分考虑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和范围、装置的工作负荷及室外情况,在进行屏蔽墙设计时可取公众剂量约束值0.3msv/a,并要求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5gy/h,无迷路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4.1.3应安装门机联锁安全装置和照射信号指示器,并保证在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4.1.4曝光室一般不设观察窗口。如需设置时,应避开有用线束的照射方向,并应具有与同侧墙相同的屏蔽防护性能。4.2 x射线现场探伤作业4.2.1周向探伤机用于现场探伤时,应将x射线管头组装体置于被探伤物件内部进行透射检查。做定向照射时应使用准直器。4.2.2应考虑控制器与x射线管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屏蔽条件等因素,选择最佳的设备布置,以保证进行探伤作业时,人员的收照剂量限制,并达到可合理做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操作人员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屏蔽方式保护自己。4.2.3探伤作业时,应划定作业场所工作区域,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4.2.3.1 将作业时被检测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gy/h的范围内划为控制区,并在其边界上应悬挂清晰可见的“禁止进入x射线区”警告牌,探伤工作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4.2.3.2 在控制区边界外将作业时空气比释动能率大于1.5gy/h的范围内划为监督区,并在其边界上应悬挂清晰可见的“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在监督区边界附近不应有经常停留的公众成员。5.5.1.1 使用移动式x射线探伤装置进行现场探伤时,通过巡测划出控制区和监督区。5.5.1.2 当x射线探伤装置、场所、被检物体(材料、规格、形状、照射方向、屏蔽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均应重新进行巡测,确定新的划区界线。4)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2008):6.1 探伤室屏蔽要求射线探伤室的屏蔽墙厚度应充分考虑直射、散射和屏蔽物材料和结构等各种因素。在进行屏蔽墙设计时剂量约束值可取为0.1-0.3msv/a,并要求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2.5gy/h,无迷路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6.2 安全设施要求6.2.1 应安装门机联锁装置和工作指示灯;探伤室门入口处必须有固定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探伤室入口处及被探物件出入口处必须设置声光报警装置,该装置在射线探伤机工作时应自动接通以给出声光警示信号。6.2.2 应在屏蔽墙内外合适位置上设置紧急停止按钮,并给出清晰的标记和说明。6.2.3 应配置固定式辐射检测系统,并与门机联锁相联系,同时配置便携式辐射测量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6.2.4 辐射安全装置检查应定期对探伤室的探伤室防护门机联锁装置、紧急停止按钮、出束信号指示灯等安全措施进行检查。6.3 操作要求6.3.1 工作人员进出探伤室时应佩戴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和便携式剂量测量仪。6.3.2 每次工作前,探伤作业人员应检查安全装置、联锁装置的性能及警告信号、标志的状态。只有确认探伤室内无人且门已关闭、所有安全装置起用并给出启动信号后才能启动照射。7.1现场探伤作业应使用合适的准直器并充分考虑射线探伤和被检物体的距离、照射方向、时间和现场屏蔽等条件。7.2探伤作业开始前应备齐下列防护相关物品中,并使其处于正常状态:1)便携工放射检测仪器和个人剂量计、剂量报警仪;2)导向管、控制缆和遥控;3)准直器和局部屏蔽;4)现场屏蔽物;5)应急箱,包括放射源的远距离处理工具;6)其他辅助设备,例如:夹钳和定位辅助设施。7.3进行探伤作业前,应先将工作场所划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7.3.1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低于15gy/h。7.3.2在控制区边界上用现存的结构如墙、暂时的屏障或绳索、带子制作的警戒线等围住控制区。7.3.3在控制区边界上合适的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并悬挂清晰的“禁止进入放射工作场所”标牌。7.3.4探伤作业期间还应对控制区边界进行巡逻,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边界内。7.3.5探伤作业期间还应对控制区边界上代表点的剂量率进行检测,尤其是探伤的位置在此方向或者辐射束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如有必要可调整控制区的边界。7.3.6 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允许与探伤相关的人员在此区活动,培训人员或探访者也可进入该区域。其外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sv/h,边界处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标牌,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8.2 放射源的储存和领用8.2.1 探伤使用单位应设有专用的放射源(或带源的探伤装置)的储存库。储存库应为单独的建筑,不能和爆炸物品、腐蚀性物品一起存放。储存库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源容器出入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8.2.2 工作间隙临时储存含源源容器或放射源、控制源,应在专用的储存设施内贮存。放射源储存设施应能做到:a)严格限制对周围人员的照射、防止放射源被盗或损坏,并能防止非授权人员采取任何损伤自己或公众的行动,储存设施外应有警告提示;b)应能在常规环境条件下使用,结构上防火,远离腐蚀性和爆炸性等危险因素;c)如其外表面能接近公众,其屏蔽应能使设施外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2.5sv/h或者审批部门批准的水平;d)门应保持在锁紧状态,钥匙仅由授权人员掌管;e)定期检查物品清单,确认探伤源、源容器和控制源的存放地点。5)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3.3.1 探伤室一般应设有人员门和单独的工件门。对于探伤可人工搬运的小型工件探伤房,可以仅设人员门。探伤室人员门宜采用迷路形式。3.3.2 探伤装置的控制室应置于探伤室外。控制室和人员门应避开有用线束的照射的方向。3.3.3 屏蔽设计中,应考虑缝隙、管孔和薄弱环节的屏蔽。3.3.4 当探伤室使用多台x射线探伤装置时,按最高管电压和相应改管电压下的常用管电流设计屏蔽。3.3.5 应考虑探伤室结构、建筑费用及所占空间,常用的材料为混凝土、铅和钢板等。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2.5.2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x射线探伤要满足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和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中的相关要求,射线探伤要满足工业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132-2008)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固定探伤中既使用x射线探伤机,也使用射线探伤机,根据保守评价原则,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取以上三个标准中的最小值。依据工业x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的要求,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取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d和最高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max(2.5sv/h,与gbz117-2006和gbz132-2008的要求相同)中的较小值。导出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hc,d(sv/h)计算公式如下:h周剂量参考水平,单位为微希每周(sv/周),职业工作人员:hc100sv/周,公众5sv/周;u探伤装置向关注点方向的使用因子,定向机主射方向朝南,周向机为南北方向垂直周向;t人员在相关关注点驻留的居留因子:全居留( =1),如控制室、暗室、办公室、邻近建筑物中的驻留区;部分居留(1/41/5),如走廊、休息室、杂物间;偶然居留(1/81/40),如厕所、楼梯和人行道,探伤房平面布局及周边环境概况详见图6-1;t探伤装置周照射时间,单位为小时每周(h/周);探伤机日拍片40次,每次拍照5分钟,每周拍照时间为17小时,每年50周。各墙的具体参数及剂量率参考水平如下:表6-2 各关注点剂量率参考水平计算参数及结果参数东西北顶h(sv/周)510055u1111t1/1611/161t(h)17hc,d(sv/h)4.75.94.70.3hcmax(sv/h)2.52.52.52.5hc2.52.52.50.3需屏蔽辐射源散射辐射漏射辐射散射辐射漏射辐射有用线束有用线束2.5.3剂量约束值取国家标准5年的1/4作为剂量约束值,即: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5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25msv。2.5.4参考资料1)江苏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辐射防护1993年3月第13卷第二期(江苏省环境监测站):5.3江苏省天然贯穿辐射剂量率,按网格点平均室外为79.5 ngyh-1。2)辐射防护导论,方杰主编。3)辐射防护手册第一、三分册,李德平、潘自强主编。4)电离辐射工业应用的防护与安全何仕均编,原子能出版社。2.6 评价内容1)对新建探伤房及源库的选址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2)对新建探伤房及源库周围进行辐射环境本底监测,以掌握场所及周围的辐射环境质量现状水平并进行评价。3)对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5)满足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7 评价因子根据项目的污染特性,确定主要评价因子为: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年有效剂量。2.8 评价范围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规定和本项目的特点及要求,本次的辐射环境评价范围取以探伤室、源库为中心,半径50m的区域;现场探伤以射线机为中心半径的200m范围内。2.9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源库管理人员及将放射源存入、移出源库的搬运人员(运输的押运人员),源库周边公众,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探伤操作人员以及探伤房周围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创意园内荷塘路2号荷塘苑-2和荷塘苑-3以及建业恒安5#楼的办公人员,探伤现场控制区外探伤机操作工作人员以及监督区外的公众。3、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3.1 项目位置、布局和周边环境江苏至上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智慧路1号清华创新大厦a221,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新建探伤房位于公司地下室东南侧,探伤房东侧为下沉庭院,庭院外为河流;南侧为土壤层;北侧为通道,通道外为河流;西侧为操作室,操作室外为公司闲置仓库;顶上为公司办公区。源库位于探伤房操作室内,源库西侧为楼梯通道;南侧为土壤层,东面为探伤房曝光室,北面为探伤房操作室。公司办公楼为单独的一栋楼,探伤室及源库位于公司地下室东南侧,公司南侧50m外为建业恒安5#办公楼,西侧外30m和45m为荷塘苑-2栋办公楼和荷塘苑-3栋办公楼,东、北侧均为河流。楼层平面布置及公司周边概况图详见附图24。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