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报告表).docx_第1页
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报告表).docx_第2页
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报告表).docx_第3页
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报告表).docx_第4页
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报告表).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 项目名称: 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4年12月江苏环境保护厅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声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有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混凝土搅拌站扩建项目建设单位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顾建峰联系人顾建峰通讯地址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河道码头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12000建设地点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河道码头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3011水泥制造 占地面积()6000绿化面积()总投资(万元)3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8.3%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主要设备、原辅材料详见第2页。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5000燃油(吨/年)电力消耗(kwh)15万燃气燃煤(吨/年)其 他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建设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厂区雨水收集系统收集用于道路泼洒抑尘。建设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和生产冲洗废水,生活废水经厂区化粪池处理后作为绿化浇灌用水,不外排,生产冲洗废水包括混凝土搅拌机冲洗水、设备冲洗水、地面冲洗水等排入厂区沉淀池,年产生量为966吨,经厂区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本项目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表1 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新增)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套)1搅拌主机中联-cifa js300012配料机抬头1.5米13斜皮带机20度,39.9米14搅拌主楼15水称量供给系统16水泥称量系统17掺合料称量系统18外加剂称量供给系统19骨料中间仓110主机除尘系统脉冲袋式除尘111卸料装置112气动系统113监控系统2个摄像头114电控系统操作软件115控制室6m2.5m2.8m116主楼外装修彩板夹芯50117防雷系统单机118安装底架单机1表2 原辅材料明细表序号名称用量(万t/a)1黄沙42碎石53水泥4.54粉煤灰0.4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另附页)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已建年产22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项目,该项目2012年通过镇江市环保审批(镇环新审2012102号),目前未进行环保验收,拟与扩建项目一并验收。项目已于2012年10月建成投产。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拟投资300万元,在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河道码头原有项目用地中新增商品混凝土生产线,新增生产线年产商品混凝土15万立方米。(1)全厂产品及生产规模详见表3。表3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表产品名称扩建前产能(万立方米/年)本项目产能(万立方米/年)扩建后产能(万立方米/年)设备年运行时数商品混凝土2215 372480h(2)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表4 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贮运工程运输量30万吨/年本工程运输量黄沙堆场储量1万吨石料堆场储量1万吨水泥、粉煤灰筒仓容量100吨/400吨公用工程给水5000立方米/年镇江市京口区供水管网供给供电年耗电15万kwh镇江市京口区供电网供给绿化按规划要求实施按规划要求实施环保工程 噪声治理合理布局,车间隔声、设备隔振、减振 达标排放沉淀砂浆暂存库定时清运(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工作制度:项目采用一班制,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年运行310天,年操作时数2480小时。劳动定员:本项目员工均从已有项目中调配,无新增人员。(5)编制依据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的有关条款的规定以及镇江市环保局预审意见,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在承接了该项目的环评任务后,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及资料收集、核实了有关该项目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提请环保主管部门审查。(6)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为商品混凝土生产,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139号文)及关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文件中规定的淘汰和限制项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工程所在地在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该地块为工业用地地块,与区域规划相容。本工程为水泥制品的生产项目,符合京口区产业发展规划要求。(7)项目周围概况项目周围环境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镇江市京口区丹徒镇河道码头。厂址西侧200米为禹山路。南面紧邻三和物流有限公司,东面200米长江,厂址南面300米为丹徒镇居民区,西面500米为御带河花园。车间平面布置情况本项目在现有厂区地块新增生产线。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周边300米范围图见附图3。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现有项目概况镇江盘隆建宇混凝土有限公司已建年产22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项目,该项目2012年通过镇江市环保审批(镇环新审2012102号),已于2012年10月建成投产。本项目建成后职工总人数为10人。全年工作310天,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表见表5。表5 现有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表序号名称年用量规格,%1黄沙8万吨/年2碎石10.2万吨/年3水泥12.8万吨/年4粉煤灰0.7万吨/年表6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工程名称主要产品名称生产能力年运行时数(h/a)预拌混凝土生产线混凝土22万方/年24802.现有项目生产工艺工艺流程详见下图:装载机石子石子堆场进料口沙堆场黄沙铲车水泵终端显示器配料门粉煤灰、水泥水槽筒库砂仓石仓微机控制系统根据选定的配方进行计量并控制各工步动作键盘输入配料门螺旋机计量计量计量计量输送带放料阀送工地放料阀泵搅 拌 机出料门混凝土运输车图1 生产工艺流程图3.现有项目主要污染分析废水本工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清洗废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有cod、ss、nh3-n、tp及等污染物,年产生量约为300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绿化及堆场抑尘。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800吨/年,其主要污染因子为ss。清洗废水经厂区内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经沉淀池处理过的清洗废水可用于清洗车辆、冲洗地面及混凝土搅拌。因此不会对当地的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废气本项目产生废气有:生产过程在输送、计量、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筒库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粉尘、沙堆风力起尘以及筒库呼吸孔和库底粉尘。生产过程在输送、计量、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筒库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粉尘、沙堆风力起尘为无组织排放废气。可通过采取加强物料运输和装卸管理,实施文明装卸,卸料过程减小卸料落差,物料输送采用封闭式输送带,加强绿化,平时加强厂区内的清扫工作,保持道路路面清洁、定期撒水等措施下,其厂区内粉尘产生量将大大减轻,预计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其仍保持现等级水平。根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本项目投产后,需设置100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工序距厂界约20米,生产线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距敏感目标丹徒村约320米,距离御带河花园约520米,因此大气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目标,废气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筒库呼吸孔和库底粉尘,经滤芯式除尘器处理后由16m高排气筒外排,其综合处理效率达99.6%以上,经模式计算,粉尘排放浓度为40mg/m3,排放速率为0.36kg/h,粉尘最大落地浓度为0.0231mg/m3。粉尘的排放对厂界外的日均浓度贡献值均低于环境质量标准1-2个数量级以上,与环境本底和现有在建的污染源叠加后仍低于环境质量标准,厂界外大气环境质量仍保持现等级水平。本工程投产后,在正常工况下和正常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拟建地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不明显,大气环境质量仍保持原等级水平,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仍符合规划功能要求。该项目食堂主要大气污染物为天然气燃烧废气和厨房油烟。天然气燃烧产物为烟尘、so2和nox,污染物产生量较小,燃烧产生的烟气经锅炉专用通道至楼顶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处理达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标准后经专用烟道从楼顶排放,排放浓度不超过2.0mg/m3,净化设施处理效率不低于65%。排气筒出口不得直接朝向街道,同时应避开易受影响的建筑物和人群。本项目废气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噪声项目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状况下,生产噪声对厂界声环境质量影响不大,本项目建成后噪声新增值与背景值叠加后对厂界噪声几无叠加作用,声环境质量维持现状,而且公司生产时间为8:00-17:00,晚上不进行生产活动,夜间对周围声环境不造成影响,厂界噪声昼夜间值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敏感目标丹徒村、御带河花园声环境质量维持原有水平,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维持现有水平。固体废物1)生活垃圾,按照工作人员和生产天数确定产生量为3吨/年,环卫清运。2)沉淀池沉渣,产生量在20t/a。3)不合格的沙石料及剩余的少量混凝土,年产量200t。4)沉淀池沉渣及合格的沙石料及剩余的少量混凝土可作为道路建设的路面铺垫料,或地面平整的填料综合利用。原有项目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见表7。表7 原有项目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表 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t/a)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生产过程粉尘11.81.3411.8无组织排放生产过程粉尘10000279400.361.116滤芯式除尘器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污染物名称废水量(t/a)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接管量(t/a)排放去向ph值codss氨氮总磷3006-9400400408.0-0.120.120.0120.00246-9400400408.0-0.120.120.0120.0024化粪池处理固体废物产生量(t/a)处理处置量(t/a)综合利用量(t/a)外排量(t/a)备注废机油0.50.50生活垃圾330不合格砂石料及混凝土2002000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形地貌镇江市地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东西最大直线距离95.5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76.9公里。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全市土地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占全省3.7%。其中,市区1082平方公里,丹阳市1047平方公里,句容市1387平方公里,扬中市331平方公里。镇江地质构造受扬州-铜陵大断裂带控制,由现有地质资料判断区域内未发现较大断层及破碎带等对建筑不利的构造。2001年国家重新确定镇江市区地震烈度为7度。2.气象特征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长江三角洲顶端,在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具有长江下游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般春夏多雨,秋冬干燥,镇江市气象台提供的三十年气象资料见表8。表8 镇江市主要气象要素统计表历年年平均气压 101.4kpa历年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2.0历年年平均相对湿度78%历年年平均降水量1082.7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262.5mm历年最大风速23.0m/s历年平均风速3.3m/s常年主导风向e夏季(七月)主导风向ese 3.3m/s3.水文镇江区域内主要水体有长山灌渠、团结河和运粮河,长山灌渠、团结河两条河流承受长山、五州山等面积为36平方公里的地面径流水,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团结河还作为蒋桥镇的纳污水体。该两条河流汇集后,经御桥港流入运粮河,最终进入长江内江。运粮河西起丹徒高资镇东部的长江边,东从金山东部进入内江,全长约10km。运粮河主要功能为引水灌溉、泄洪和排涝,此外还作为沿线工业企业和生活的纳污水体。地表水河流上无取水口。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划分,长山灌渠、团结河和运粮河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类水质标准。4.生物资源镇江区域为沿江等农作物。低丘缓坡发展桑、茶、果等经济作物。低山及丘陵高坡原有的天然森林植被已为人工植被所代替,香山、巢凰山等均种植马尾松为主,并有少量杉木以及栎、榆、榉、香椿、枫杨、刺槐等,阔叶树种散生其中,形成了次生森林系统。区内大型野生动物早已绝迹,鸟类有野鸡、鹧鸪、山雀、大杜鹃、黄鹂、喜鹊等,哺乳动物有獾、刺猬、黄鼠狼、野兔等。平原,土地肥沃,基本已辟为农田,形成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种植粮食、油料及蔬菜。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发展方向: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由原来的沿江“一”字型发展调整为沿江沿路“t”字型发展。近期重点沿江发展,扩充东西两翼;适度向南发展,拉大主城框架。2.城市布局结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由原来的“一城两区”逐步优化为“一城两翼”,即主城、东翼和西翼。主城与东、西翼之间以生态绿地、防护绿地相隔,以快速路、主干路相联。主城:北起长江,南至312国道、沿江高速公路、沿江公路,西起戴家门路,东至横山东路的规划控制范围,按85万人、8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总容量规划。构筑北依长江,南山居中,“山、水、城”的城市空间框架。形成主城核心区、丁卯新城、南徐新城、谷阳新城和南山风景区的五大功能区。1)主城核心区以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主中心。由老城区和北部综合旅游区两部分组成。重点塑造具有历史文化和滨江特色的城市风貌。按30万人、2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2)南徐新城城市次中心。由行政、文化、商务为主的市级公共设施和生活居住构成的多功能复合型新城区。按20万人、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3)丁卯新城城市东部地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信息服务和生活居住为主的城市新区。重点发展大学城和以光电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按20万人、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4)谷阳新城城市南部地区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居住为主的城市新区。按15万人、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5)南山风景区城市中心绿地,建设现代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城市森林公园,规划控制用地约12平方公里。东翼:主城以东地区,由谏壁和大港两部分组成,建设现代化港口、基础产业带和区域物流中心及配套一定规模的城市生活区。按12.5万人、3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西翼:主城以西地区,由龙门和高资两部分组成,建设现代化港口、基础产业带和区域物流中心及配套适量规模的城市生活区。按7.5万人、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其中,城市总体规划对老城分区的定位为:以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为主的城市主中心。由老城区和北部综合旅游区两部分组成。重点塑造具有历史文化和滨江特色的城市风貌。按30万人、2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划。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孟家湾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4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该地区的大气监测结果,该区域pm10超标,no2、so2浓度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10超标原因为监测期间该区域施工场地正在施工。2.水环境质量根据孟家湾安置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4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该区域长江断面进行监测,评价区域内长江监测断面的水质总磷指标超标,其它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长江总磷超标原因主要是沿岸部分居民、企业、来往船舶人员生活污水未集中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长江所致,建议加快沿岸区域污水管网建设进程,待沿岸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后,长江水质将得到改善。3.声环境质量本项目所在地周边无强噪声源,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2 环境噪声:项目场界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3 地表水:长江水质维持现状。表9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方位距项目红线距离规模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功能要求)大气环境丹徒村s3001000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表1中二级标准御带河花园w500300户水环境长江e100m大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声环境丹徒村s3001000户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御带河花园w500300户四、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江苏省环保厅1998年颁布的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常规大气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数值见表10。表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1小时平均5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年均值60no21小时平均20024小时平均80年均值40tsp1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300年均值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照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长江镇江段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具体数据见表11。 表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单位:除ph外为mg/l水体类别phcodbod5do总磷(以p计)氨氮长江镇江段6915360.10.53.声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见下表:表12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场界昼间夜间3类标准6555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标准见表13。表1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类别标准名称项目标准限值废气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表1排放标准粉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m3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5mg/m32、污水 建设项目污水在厂内自行处理不外排。3、噪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噪声排放标准限值见表14。表14 建设项目噪声排放标准值昼间(db(a)夜间(db(a)标准来源65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 3类标准4、固体废弃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防治法的要求,妥善处理,不得形成二次污染。一般工业固废在厂内暂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建设项目总量平衡方案:本项目新增污染物总量控制如下:1、废水:本项目员工均从原有项目中调配,生活废水不增加。项目年产生生产冲洗废水966t/a,生产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项目产生水均在厂区自行处理,不外排。2、废气:本项目废气为粉尘,粉尘通过设备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粉尘排放量0.495t/a。3、固废:各固废均在区域内转移处置或综合利用,即项目固废最终以零排放原则实行控制。本项目实施后全厂污染物总量控制如下:1、废水: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以及堆场抑尘。生活废水整个厂区年排放量为300t/a。生产冲洗废水产生量为1766t/a,生产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整个厂区废水零排放。2、废气:本项目实施后,整个厂区粉尘排放考核量为1.611t/a。3、固废:各固废均在区域内转移处置或综合利用,即项目固废最终以零排放原则实行控制。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工艺流程: 装载机石子石子堆场进料口沙堆场黄沙铲车粉煤灰、水泥水泵终端显示器水槽筒库砂仓石仓微机控制系统根据选定的配方进行计量并控制各工步动作键盘输入配料门螺旋机配料门计量计量计量计量输送带放料阀放料阀泵搅 拌 机出料门混凝土运输车送工地 图2: 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项目生产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所有工序均为物理过程,生产时首先将各种原料进行计量配送,然后进行重量配料,之后进行强制配料,强制配料过程采用电脑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品质,之后进行计量泵送入混凝土车,最后送建筑工地。本项目沙、石提升以皮带输送方式完成。水泥等则以压缩空气吹入散装水泥筒仓,搅拌用水采用压力供水。二、施工期污染情况整个项目的厂房已经建设完毕,并交付验收使用,项目不存在土建,在项目运营前主要是设备的安装以及调试。三、营运期污染情况1.废水本项目员工均从原项目中调配,本项目不产生生活污水,废水来源有搅拌机清洗用水,混凝土车清洗用水、地面冲洗水。a、搅拌机清洗水搅拌机为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搅拌机在暂时停止时必须冲洗干净。停止生产原因有生产节奏问题及设备检修问题。按搅拌机每四天冲洗一次,每次冲洗水2.0t计,冲洗水产生量0.5t/d。主要污染因子ss。本路废水合计年产生量为150t/a。b、混凝土运输车辆清洗水本项目混凝土销量平均500m3/d,单车一次运输量最大为8 m3,需要大概车辆63辆次。每次均需冲洗。据调查实际冲洗水量0.04t/辆次,全天合计2.52t/a,本路污水产生量为756t/a。主要污染因子ss。c、商品混凝土作业区地面冲洗水搅拌区面积约200m2,冲洗水量按0.1t/100m2,发生量为0.2t/d,本路污水合计60t/a。主要污染因子ss。以上三路废水合计966t/a,废水经厂区排水沟排入厂区设置的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项目水平衡见下图4903.4进入产品生产用水回用869.45000自来水损耗96.6150搅拌机清洗水75696.6 运输车辆清洗水沉淀池60作业区面积清洗水图3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t/a)2.废气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其来源有生产过程在输送、计量、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筒仓呼吸孔和仓底粉尘、筒仓抽料时放空口产生的粉尘以及沙堆风力起尘。1) 有组织粉尘筒仓顶呼吸孔及仓底粉尘项目所用的水泥等原料由密封的散装车运至站内,用气泵打入料仓,由于受气流冲击,料仓中的粉状原辅料可从仓顶气孔排至大气中,通过对同类企业类比调查表表明,本项目筒仓顶部呼吸孔及底部粉尘的初始浓度为3000mg/m3,产生量为49.5t/a。为减少粉尘排放,项目筒仓将安装脉冲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可以达到99%以上,搅拌机盖、水泥计量仓的排尘管均与除尘器相连,骨料加注口调置阻尘板,使得投料时产生的粉尘完全进入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可以回收利用。经过除尘器处理后的气体经过筒仓自身排气筒排放。粉尘排放浓度为30 mg/m3,排放速率为0.07kg/h,排放量为0.495t/a。该部分粉尘发生情况如下:表15筒仓粉尘排放量统计表评价因子产生量产生浓度(mg/m3)治理措施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粉尘49.53000脉冲袋式除尘器0.495300.1992)无组织粉尘本项目在物料的堆放、配料、进料、搬运、提升等过程中产生无组织粉尘。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与物料料径、物料运转的距离和落差、操作管理有关。a、输送、计量、投料粉尘本项目砂、石提升以搅拌站配套的皮带输送方式完成,水泥等则以压缩空气吹入散装水泥筒仓,辅以螺旋输送机给水泥秤供料。本项目各生产工序均采用电脑集中控制,各工序的连锁、联动的协调性、安全性非常强。原料的输送、计量、投料等方式均为封闭式,粉尘产生量不大,仅为0.2t/a,产生的粉尘以无组织形式排放。b、 汽车动力起尘量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道路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 w:汽车载重量,吨;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本项目车辆在厂区内行驶距离按30m计,平均每天发车空、重载各70辆次;空车重约10.0t,重车重约30.0t,以速度20km/h行驶,其在不同路面清洁度情况下的扬尘量如下:表16 车辆行驶扬尘量(单位:kg/d)路况车况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0.6(kg/m2)空车16.3227.4637.2446.254.5891.84重车41.5269.8494.76117.54138.88233.64合计57.8497.3132143.74193.46325.48根据本项目的情况,要求项目建设方对厂区内地面定期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洒水,以减少道路扬尘。基于这种情况,本环评对道路路况以0.2kg/m2计,则经计算,项目汽车动力起尘量为0.77t/a。c、 筒仓放空口产生的粉尘:筒仓放空口在抽料时有粉尘产生。根据对同类企业的类比调查,每次粉尘的产生量约为0.3-0.8kg。本项目水泥、粉煤灰均为筒仓储藏,其年消耗总量4.5万t,按20t/车计,全年运输车辆次为2000辆次,放空口产生粉尘按0.1kg/辆.次计,合计发生量0.2t/a。该粉尘可通过在筒仓放空口处安装自动衔接输料口,同时出料车辆接料口也相应配套自动衔接口,待每次放料结束后先关闭筒仓放料口阀门,然后出料车辆才能行驶,如此不仅加强了输接料口的密封性,同时也减少了原料的损耗,从而降低了粉尘的产生量。d、沙堆场起尘本项工程正常营运时,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来黄砂堆放及运输过程,根据起尘特性分为两类,一类是黄砂表面的静态起尘,其发生量与尘源的表面含水率、地面风速等关系密切,另一类则是装卸车、运送等过程的动态起尘,其发生数与环境风速、装卸高度密切相关。粉尘发生量的计算方法是:q1=u2.56e-0.47w式中:q1堆场起尘量kg/(at);待定系数,取2.1;u平均风速(m/s),取3.3m/s;w物料含湿量(),取10。在控制好装卸落差的情况下,卸载车卸载过程中的起尘系数主要与风速和装卸机械强度等有关,计算公式为:q2=0.03u1.6h1.23e-aw式中:q2装卸作业起尘量(kg/t);u50米上空处风速(m/s);h装卸作业高度(m),取0.8m;w物料含湿量(),取6;a经验系数,一般取0.281.0。经计算,堆场起尘量q1为0.406kg/(at),装卸作业起尘量q2为0.00340kg/t,即堆场起尘量为2.43t/a,沙装卸起尘量0.6 t/a。 项目粉尘年总排放量经上述计算可知,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量为4.2t/a,其中有组织排放量为0.495t/a。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主要噪声污染源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各噪声源源强情况见表17。表17 设备噪声源统计表声源名称源强db(a)搅拌站83-88运输车辆75-80装载机85-90皮带输送机82-854.固体废弃物1:本项目不新增员工,依据原有项目员工调配,不产生生活垃圾。2:沉淀池沉渣主要为搅拌机和混凝土运输车冲洗水夹带的沉淀物,产生量10t/a,外运交有关单位处理。3:不合格的沙石料及剩余的少量混凝土,年产量100t,外运交有关单位处理。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种类类型 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m3)排放量(t/a)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生产过程粉尘4.24.2无组织排放生产过程粉尘300049.5300.495通过筒仓排气筒排放大气水污染物类别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排放去向生产废水ss30002.90经厂区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利用固体废物类别产生量t/a 处理处置量t/a处理处置方式综合利用量t/a外排量t/a备注沉淀池沉渣1010外运有关单位处理00固体废物综合处置率100%不合格石料10010000噪声各类设备源强:7590db(a),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其它/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生态影响较小。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不存在土建,只有前期的设备安装调试,设备安装调试所产生的包装废物统一有环卫清运,因此在施工期不存在污染因素。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冲洗废水。本项目工人在原有项目中调配,不新增员工,本项目不新增生活污水。厂区生活污水通过厂区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浇灌,不外排。生产废水包括混凝土搅拌机冲洗水、运输车辆冲洗水、作业区地面冲洗水等,项目每天产生水约4t,生产废水通过厂区设置的50m3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为防止废水下渗引起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要求对循环水池采取特殊的防渗处理,在防渗结构上(包括底部及四周壁)均设置隔离层,并与地面隔离层连成整体,减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可行,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气主要为生产过程在输送、计量、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运输车辆动力起尘、筒仓放空口产生的粉尘、沙堆风力起尘以及筒仓呼吸孔和筒低粉尘。本工程无组织粉尘排放环节主要包括装料进炉,出料。筒仓呼吸孔和筒低粉尘通过脉冲袋式除尘器处理后通过筒仓排气筒排放。其它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以无组织形式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当存在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情况时,应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无组织源的大气防护距离。项目厂房主要无组织排放污染物为颗粒物。计算模式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见表18。表18 大气防护距离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厂房参数选取颗粒物面源高度(m)3面源长度(m)100面源宽度(m)60无组织排放源强(kg/h)1.69小时/一次标准(mg/m3)0.45大气防护距离计算结果(m)无超标点建议防护距离(m)根据模式计算,项目无组织排放源周围无超标点,故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关于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制定方法的计算公式,计算本项目厂房的主要无组织排放污染物颗粒物,需要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为: 式中:c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kg/h;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单元的等效半径,m,;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详见表19。表19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表污染源厂房污染物颗粒物qc(kg/h)1.69cm(mg/m3)0.45s(m2)6000a350b0.021c1.85d0.84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值93.3卫生防护距离最终取值100根据计算,项目建成后厂房需设置1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结合总平面布置图,并由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及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需针对厂房车间设置1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厂区内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工序距厂界约20米,生产线无组织排放的污染源距敏感目标丹徒村约320米,距离御带河花园约520米,因此大气防护距离内无敏感目标,废气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建设居民住宅、文教、卫生、机关办公楼等环境敏感建筑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噪声源是设备运行时产生的设备噪声,车间内噪声平均大致为80db(a),故对工人有一定的影响,但能满足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 db(a)要求”。(1)预测模式:由于主要噪声设备位于生产车间内,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源混响声场一般都是稳定的,本环评选用stueber模型进行预测,将整个生产厂区作为一个整体声源,预先求得整体声功率lw,然后计算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总衰减量ai,整体声源辐射的声源在距声源中心为r处的声压级可用下式计算:式中:受声点的预测声压级; 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 声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声能量衰减量之和。整体声源声功率级的计算:整体声源声功率级的计算方法中由于因子比较多,计算复杂。在工程计算时,可适当进行简化,简化后的声功率级计算公式如下:式中:整体声源周围测量线上的平均声压值,db; 测量线所围成的面积,m2。该面积可近似等于整体声源面积。其中的估算一般由模拟调查求得:先模拟求得的整体声源的声级,然后再利用下式计算:-式中:整体声源平均声级,db(a)。整体声源的平均蔽屏衰减,db(a)。的计算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的因素颇多,如屏障衰减、距离衰减、空气吸收衰减、绿化降噪等。在预测时,为留有较大的余地,以噪声对环境最不利的情况为前提,只考虑屏障衰减和距离衰减。1. 屏障衰减:主要考虑围墙衰减。根据经验,其附加衰减值是围墙降低35db(a)。2. 距离衰减值的计算 式中:整体声源的中心到受声点的距离。3.噪声叠加:预测厂界噪声可通过噪声叠加公式算得,噪声叠加公式如下:式中:l 叠加声压级db(a); n 声源个数。(2)噪声影响预测:根据上述模式及结合项目平面布置情况预测,车间设备噪声影响结果分析如下:将整体声源看作一个隔声间,其隔声量视门、窗和墙等隔声效果而定,一般普通房间隔声量为1025db(a),一般楼层隔声量取20db(a),地下室取30db(a),经专门吸、隔声处理的房间可取40db(a),本项目隔声量取25db(a),项目周边各监测点位昼间噪声预测结果见表20。表20 建设项目四周噪声预测值预测点方位东南西北丹徒村(南)御带河花园 贡献值db(a)52.359.151.857.151.252.3由以上预测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各侧厂界噪声贡献值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各侧厂界噪声叠加本底值后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项目噪声源南320米处丹徒村、西面520米御带河花园噪声衰减后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的要求。为确保项目产生的噪声达标排放,本环评提出以下噪声防治要求:购置时尽可能选用性能良好、声级低的设备。 合理布局,高噪声源尽量远离厂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并对主要噪声设备进一步采取隔音、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边界设置隔声墙,在敏感点设隔声屏,加强绿化,种植茂密的隔声树木和绿化墙。加强管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同时确保环保措施发挥最佳有效的功能;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减少人为噪声。综上,落实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各厂界昼间噪声预测值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