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谈判 第13课 辛亥革命 考试说明: 1、了解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 华民国成立 2、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从孙中山开 始革命至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为止。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1911 年发生的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武昌起 义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辛亥革命的基本概念 一、武昌起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1)条件 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一、武昌起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1)条件 (2)成立 (3)地位、意义 一、武昌起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2、武昌起义 (1)经过 2、武昌起义 (1)经过 (2)条件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 (2008广东单科,11)“人间处处倡民 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 ,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 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b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 、信仰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 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 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 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 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材料中体 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临时约法的主 要特点。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 、信仰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 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 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 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请回答: (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 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材料中体 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2)根据材料,概括临时约法的主 要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的 历史意义。 二、中华民国成立 1、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内容: (2)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 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 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第一章: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 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 、信仰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第三章:“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代表 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 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 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五章: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 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六章: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2007年,广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 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 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 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一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 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 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 命。(5分) 参考答案: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 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 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 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 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 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影 响 三、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对内: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对外: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局限性: 1、历史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政治: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思想解放 习俗:革除一些封建旧俗恶习,促使生活近代化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 其一,辛亥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无产 阶级得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 了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其二,它开创的政治、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 共产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 其三,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 为先进的知识分子后来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 想基础。 其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干 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 其五,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为中国共产党正确 领导革命提供了启示。 (2005年,广东)1912年申报载:“虽然 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 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 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 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 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 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根据材料,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 主共和的认识。 争鸣之一: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应该避免”论。这些学者的观点可概 括为三点:“第一,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 大于建设,它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 程;第二,暴力革命一方面打断了社会阶层的 必要发育过程,另一方面则消耗了社会仅有的 剩余财富;第三,对于中国,建设现代化需要 进行高度的社会动员,而高度的社会动员只有 高度的权威才能实行。辛亥革命打倒了旧权威 ,却没有创造出新的权威。” 争鸣之二:辛亥革命与现代化 有些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影响所及,反映在 社会经济方面的成果是极其有限的”;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 布的政策,“虽然体现了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情 关注,但没有触动封建主义的土地制度,更没 有满足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加上南京临时 政府很快夭折,因此,他们对辛亥革命在推动 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怀疑态 度。 争鸣之三:辛亥革命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辛亥革命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生活变迁 三民主义形成与发展 “今日满清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