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本论文对二件配合轴与泵体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二件配合轴与泵体 的二维图绘制方案,依据 autocad 软件,画出二件配合轴与泵体的二维图,并 对二维图作了尺寸和形位公差标注。再依据 ug6.0 软件提供的三维造型功能, 确定了合理的二件配合轴与泵体的三维造型方案。 对给定轴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轴转速、进给量、背 吃刀量切削参数,针对华中、fanuc 两个数控系统手工编制了 nc 代码程序。利 用 vnuc4.0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对手工编制的轴零件数控加工 nc 代码程序进行 验证,并通过反复调整切削加工三要素参数,最终确定了较为理想的加工参数。 对 ug6.0 软件提供的实体造型、刀具轨迹生成等功能进行分析,对二件配 合轴与泵体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应用旋转、拉伸和打孔功能为主的实体 造型方案。在对二件配合轴的零件结构、技术要求分析基础上,制定了粗加工、 精加工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并对刀具等进行参数设定,然后进行自动生成程序。 对实训工厂 m1 车间的数控车床进行了外轮廓的测绘,画出简易草图,然后 利用 ug6.0 软件,进入建模状态,画出草图,进行尺寸约束,然后再根据拉伸、 旋转、孔、倒圆角、倒斜角等功能,对零件进行实体造型。并将我组同学所做 出的所有的数控车床外轮廓的零件,利用 ug6.0,进行约束装配,完成数控车 床外轮廓的实体造型。 关键词:cad/cam,数控编程,数控加工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目 录 第 1 章 绪 论.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cad/cam 技术发展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cad 技术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数控仿真系统和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数控技术发展历史和进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 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3 2.1 配合轴和泵体计算机二维图绘制 3 2.1.1 配合轴二维图绘制 .3 2.1.2 泵体计算机二维图绘制 .4 2.2 配合轴和泵体三维图绘制 6 2.2.1 配合轴三绘图绘制 .6 2.2.2 泵体三维图绘制 .8 第 3 章 轴零件数控仿真软件加工编程.11 3.1 件 2 轴零件数控加工手工编程 .11 3.1.1 零件图分析 .11 3.1.2 制定加工工艺 .11 3.1.3 选择刀具 .13 3.1.4 选择切削用量 .14 3.1.5 编制数控加工代码程序 .14 第 4 章 运用 caxa 数控车自动生成加工程序18 4.1 二件配合轴零件的自动编程 .18 4.1.1 件 2 加工工艺分析 .18 4.1.2 加工代码程序 .22 参考文献.26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第一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2.1 配合轴和泵体计算机二维图绘制 2.1.1 配合轴二维图绘制 图 2-1 二件配合轴零件图 二件配合轴零件如图 2-1 所示,计算机绘图过程如下: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1)打开 autocad 软件; (2)设好所需图层,如:粗实线,细实线; (3)设定图形界线,绘制矩形框; (4)用偏移命令绘制图框完成; (5)绘制零件图表格; (6)画出中心线; (7)依据图纸绘制零件图,如图 2-2; (8)标注尺寸及公差,技术要求,如图 2-3。 图 2-2 图 2-3 2.1.2 泵体计算机二维图绘制 步骤一:打开autocad 软件,建立完 a3 图纸后,根据零件图画出如图 2-4 所示 的图形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图 2-4 步骤二:按照给定图纸进行尺寸标注,结果如图 2-5。 图 2-5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2.2 配合轴和泵体三维图绘制 2.2.1 配合轴三绘图绘制 1件 1 实体造型 (1)启动 ug6.0 软件; (2)单击“草图”图标,进入草图状态,画出草图,如图 2-6; 图 2-6 草图 (3)进行草图约束,如图 2-7; 图 2-7 草图约束 (4)退出“草图状态”,单击“回转”图标,进行回转,如图 2-8,图 2-9,完成回转,如图 2-10,图 2-11;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图 2-8 图 2-9 图 2-10 图 2-11 (5)单击“螺纹”图标,进行螺纹,如图 2-11,图 2-12,完成螺纹, 如图 2-13,图 2-14。 图 2-11 图 2-12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图 2-13 图 2-14 (6)完成二件配合轴三维图绘制,如图 2-15。 图 2-15 2.2.2 泵体三维图绘制 (1)启动 ug6.0 软件; (2)利用长方体命令得出结果如图 2-16 所示; 图 2-16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3)在相应面上做出草图,并且利用拉伸命令进行拉伸结果如 2-17 所示。 图 2-17 (4)在上面模板上在做草图进行相应的拉伸结果如图 2-18 所示。 图 2-18 (5)根据零件图分别进行拉伸结果如图 2-19 所示。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图 2-19 (6)利用孔的命令进行拉伸得出结果如图 2-20 所示。 图 2-20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第三章 轴零件数控仿真软件加工编程 3.1 件 2 轴零件数控加工手工编程 3.1.1 零件图分析 零件如图 3-1 所示。该工件材料无要求,无热处理及硬度要求,该零件表 面由圆柱面、圆锥面、圆弧面及螺纹组成,且有较多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特 别是 sr18 的球面。 图 3-1 件 2 配合轴零件图 3.1.2 制定加工工艺 因工件右侧形状特殊,则只能先加工出工件右侧再加工工件左侧。加工顺 序按先粗后精,由近及远的原则,据工件本身结构特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先车削工件右端面(对刀时手工完成,如图 3-2、图 3-3),并以 此端面中心为原点建立工件坐标系;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图 3-2 图 3-3 (2)采用 g71 对外形粗车,然后(用 g70,fanuc 系统)精车;如图 3- 4 图 3-4 (3)进行切槽加工; (4)掉头夹持工件如图 3-5 所示的右侧圆柱; 图 3-5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5)采用 g71 对件二外形粗车,如图 3-6 所示 图 3-6 (6)进行切槽加工; (7)采用循环功能切削螺纹;如图 3-7 所示。 图 3-7 (8)掉头夹部分如左图所示; (9)用切槽刀手摇切断工件上多余部分, 3.1.3 选择刀具 to1:90 度外圆车刀.因工件形状变化规则,则无需对刀具副偏角有什么特 别的要求。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t02:切槽刀,刀宽取 4mm,用于车槽及切断。 t03:硬质合金 60 度螺纹车刀,刀尖角取 59 度 30 分,刀尖圆弧半径取 0.2mm。 3.1.4 选择切削用量 背吃刀量:粗车时,选择背吃刀量为 1mm;精车时,选择背吃刀量为 0.5mm。 主轴转数:粗车时,主轴转数为 800r/min;精车时,主轴转数 n=1200r/min;切槽时,切断时主轴转数为 300r/min。轴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 片见表 3-1。 表表 3-13-1 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产品名称 二件配 合轴 图 号 1 臧福鑫机械加工工艺卡 零件名称轴类件共 1 页第 1 页 毛坯种类圆 钢材料牌号45 钢毛坯尺寸 5080 工 具 序号 工种 工 步 工 序 内 容设备 夹具刃具 1 下料5080 和5045 三爪 卡盘 93 度车刀 2 车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毛坯外圆 车床 1 车端面见平 c6136 2 粗车42 外圆,长 40 3 粗车左端外轮廓 ck3675v 4 精车外轮廓成型 35 检验 46 掉头夹持42 的外圆 7 粗车右侧外轮廓 8 精车右侧外轮廓 9 车 420 的退刀槽 10 车 m24 内的螺纹 511 检验 612 掉头 713 车去右端直径为30 的多余部分 814 检验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3.1.5 编制数控加工代码程序 1件 2 vnuc 仿真加工及代码程序 为确保加工时工件装夹稳固,则先加工工件右边,具体过程如图 3-6 所示。 1fanuc 系统编程 零件右侧数控加工 代码程序如下: : % o0001 t0101 m03s800 g95g54g00x46.z3. g71u1.0r0.5 g71p1q2u0.5w0.f 0.2 n1g01x40. z0. x42.z-1. z-10. g02x42.z-30.r20. n2g01z-45. g70p1q2 g00z50. m05 m30 % % o0003 t0202 m03s300 g95g54g00x25.z- 22. g01x20. x25. g00z50. m05 m30 % % o0002 t0101 m03s800 g95g54g00x46.z3. g71u1.0r0.5 g71p1q2u0.5w0.f 0.2 n1g01x21. z0. x24.z-1.5 z-22. x28. n2x30.z-29. g70p1q2 m05 m30 % % o1111 t0101 m03s800 g95g54g00x46.z3. g71u1.0r0.5 g71p1q2u0.5w0.f 0.2 n1g01x34. z0. x36.z-1. z-20. x40. x42.z-1. z-39. x40.z-40. n2z-44.5 g00z50. m05 m30 % % o2222 t0303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m3s800 g95g54g00x19.z3. g71u1.0r0.5 g71p1q2u- 0.5w0.f0.2 n1g01x30. x28.z-1. z-17. x24. x22.05z-18.5 z-38.5 n2x24.z-40. g70p1q2 g00z50. m05 m30 % % o8888 t0303 m03s600 g95g54g00x24.z3. g92x23.2z-20.f0.2 x22.6 x22.2 x22.04 x22.04 g00z50. m05 m30 % % o5555 t0303 m03s600 g95g54g00x19.z3. g92x22.85z- 20.f0.2 x23.45 x23.85 x24. x24. g00z50. m05 m30 % 2华中系统编程 加工代码程序 % o0001 t0101 m03s800 g95g54g00x46.z3. g71u1.0r0.5p1q2x0.5z0.f 0.2 n1g01x40. z0. x42.z-1. z-10. g02x42.z-30.r20. n2g01z-45. g70p1q2 g00z50. m05 m30 % o1111 t0101 m03s800 g95g54g00x46.z3. g71u1.0r0.5p1q2x0.5z0.f 0.2 n1g01x34. z0. x36.z-1. z-20. x40. x42.z-1. z-39. x40.z-40. n2z-44.5 g00z50. m05 m30 % % o2222 t0303 m3s800 第二章 配合轴和泵体零件二维、三维图绘制 g95g54g00x19.z3. g71u1.0r0.5p1q2x- 0.5z0.f0.2 n1g01x30. x28.z-1. z-17. x24. x22.05z-18.5 z-38.5 n2x24.z-40. g70p1q2 g00z50. m05 m30 % % o8888 t0303 m03s600 g95g54g00x24.z3. g82x23.2z-20.f0.2 x22.6 x22.2 x22.04 x22.04 g00z50. m05 m30 % o5555 t0303 m03s600 g95g54g00x19.z3. g82x22.85z-20.f0.2 x23.45 x23.85 x24. x24. g00z50. m05 m30 % o0003 t0202 m03s300 g95g54g00x25.z-22. g01x20. x25. g00z50. m05 m30 %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第四章 运用 caxa 数控车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4.1 二件配合轴零件的自动编程 4.1.1 件 2 加工工艺分析 1确定加工路线和装夹方法 从图 4-1 所示轴零件图形状特点分析知该工件的加工需引入掉头工序。以 55mm 的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在车削时,先利用三爪卡盘夹毛坯一端使毛坯露 出 30mm 长,加工工件左端形状,然后掉头加工工件的右面。 图 4-1 件 2 零件图 第四章 运用 ug6.0 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表表 4-14-1 数控加工工艺卡数控加工工艺卡 零件名称轴 1 工序名称工艺要求 1 下料50x80 与 50x45 棒料 1 根 2 车左端车削外圆至 42 3 数控车粗右端外轮廓、精车外轮廓达零件尺寸 4 数控车切 4x20 退刀槽 5 数控车车 m24x1.5 的螺纹 6 数控车切断并使其总长为 55 7 检验 数控车加工件二左轮廓 数控车掉头加工件二右轮廓 8 掉头右端车削外圆 40 加工件二内孔 加工内轮廓 9 数控车粗右端外轮廓、精车外轮廓达零件尺寸 材料 45 钢 规格数量 55x60 表表 4-24-2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刀具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内容刀尖半径 主轴转数 (r/min) 进给速度 (r/min) 粗车、精 车 t01 35 度外 圆车刀 1 外轮廓 0.28,001,500 02,0 1 t02 外切槽刀 1 切槽 0.23500.05 t03 内外螺纹 刀 1 车螺纹 0.24501.5 t04 内孔车刀 1 内轮廓 0.24501.5 2编制加工程序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零件一左加工轮廓如图 4-2 所示。 图 4-2 件二的左轮廓加工轨迹如图 4-3 所示。 图 4-3 第四章 运用 ug6.0 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件一的螺纹加工轨迹 4-4 所示。 图 4-4 件二的内轮廓加工轨迹如图 4-5 所示。 图 4-5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4.1.2 加工代码程序 % o3333 n10 g90g54g00x29.752z8.246; n12 s10m03; t0101 n14 g00 x29.752 z8.246 ; n16 g00 x33.711 z0.659 ; n18 g00 x27.723 ; n20 g00 x27.073 z-0.100 ; i-9.173 k-0.707 f10.000 ; n24 g01 z-10.100 ; n26 g01 z-14.100 ; n28 g01 z-19.100 ; n30 g01 z-23.100 ; n32 g01 z-25.056 ; n34 g03 x27.939 z-26.025 i-18.630 k-16.969 ; n36 g00 x28.711 z-25.390 ; n38 g00 x33.743 ; n40 g00 z0.665 ; n42 g00 x26.713 ; n44 g00 x26.069 z-0.100 ; n46 g03 x26.100 z-0.807 i- 8.169 k-0.707 f10.000 ; n48 g01 z-10.100 ; n50 g01 z-14.100 ; n52 g01 z-19.100 ; n54 g01 z-23.100 ; n56 g01 z-25.448 ; n58 g03 x27.939 z-27.652 i-17.630 k-16.578 ; n60 g00 x28.743 z-27.0 n22 g03 x27.100 z-0.807 58 ; n62 g00 x33.778 ; n64 g00 z0.673 ; n66 g00 x25.699 ; n68 g00 x25.065 z-0.100 ; n70 g03 x25.100 z-0.807 i- 7.165 k-0.707 f10.000 ; n72 g01 z-10.100 ; n74 g01 z-14.100 ; n76 g01 z-19.100 ; n78 g01 z-23.100 ; n86 g00 x33.778 ; n88 g00 z0.683 ; n90 g00 x24.681 ; n92 g00 x24.060 z-0.100 ; n94 g03 x24.100 z-0.807 i- 6.160 k-0.707 f10.000 ; n96 g01 z-10.100 ; n98 g01 z-14.100 ; n100 g01 z-19.100 ;n102 g01 z-23.100 ; n106 g03 x27.939 z-31.358 i-15.630 k-15.765 ;n108 g01 z-52.694 ; n110 g03 x27.696 z- 53.126 i-19.469 k10.668 ; n112 g01 x27.100 n354 g00 x22.900 ; n356 g01 x16.900 f10.000 ; n358 g04x0.500; n360 g00 x27.900 ; n362 g00 z-22.100 ; n364 g00 x26.900 ; n366 g00 x21.900 ; n368 g01 x15.900 f10.000 ; n370 g04x0.500; n372 g00 x26.900 ; n374 g00 z-22.900 ; n376 g00 x21.900 ; n378 g01 x15.900 f10.000 ; n380 g04x0.500; n382 g00 x26.900 ; 第四章 运用 ug6.0 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n384 g00 z-22.100 ; n386 g00 x25.900 ; n388 g00 x20.900 ; n390 g01 x15.100 f10.000 ; n392 g04x0.500; n394 g00 x25.900 ; n396 g00 z-22.900 ; n398 g00 x20.900 ; n400 g01 x15.100 f10.000 ; n402 g04x0.500; n404 g00 x19.000 ; n406 g00 x21.570 ; n408 g00 z8.200 ; n410 m05; t0303 n412 s10m03; n414 g00 x24.370 z7.706 ; n416 g00 x28.900 z- 13.100 ; n418 g00 x23.900 ; n420 g01 x17.900 f10.000 ; n422 g04x0.500; n424 g00 x28.900 ; n440 g00 x22.900 ; n442 g01 x16.900 f10.000 ; n444 g04x0.500; n446 g00 x27.900 ; n448 g00 z-13.900 ; n450 g00 x22.900 ; n452 g01 x16.900 f10.000 ; n454 g04x0.500; n456 g00 x27.900 ; n458 g00 z-13.100 ; n460 g00 x26.900 ; n462 g00 x21.900 ; n464 g01 x15.900 f10.000 ; n470 g00 z-13.900 ; 654 g00 x10.000 ; n656 g00 x5.000 ; n658 g00 x-4.105 ; n466 g04x0.500; n468 g00 x26.900 ; n470 g00 z-13.900 ; n654 g00 x10.000 ; n656 g00 x5.000 ; n662 m05; n664 m30; % 螺纹配合件件二加工代 码 % o7777 n10 g90g54g00x27.262z7.348; n12 s800m03; t0101 n16 g00 x28.719 z0.732 ; n18 g00 x22.176 ; n20 g00 x21.621 z-0.100 ; n22 g01 x23.165 z-7.819 f10.000 ; n24 g00 x23.719 z-6.987 ; n26 g00 x28.719 ; n28 g00 z0.732 ; n30 g00 x21.156 ; n32 g00 x20.601 z-0.100 ; n34 g01 x22.581 z-10.000 n14 g00 x27.262 z7.348 ; f10.000 ; n36 g01 x23.165 ; n38 g00 x22.457 z-9.293 ; n40 g00 x28.165 ; n42 g00 z0.732 ; n44 g00 x20.136 ; n46 g00 x19.581 z-0.100 ; n48 g01 x21.761 z-11.000 f10.000 ; n50 g01 x23.165 ; n52 g00 x22.457 z-10.293 ; n54 g00 x28.165 ; 第四章 运用 ug6.0 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24 n56 g00 z0.732 ; n58 g00 x19.116 ; n60 g00 x18.561 z-0.100 ; n62 g01 x20.941 z-12.000 f10.000 ; n64 g01 x23.165 ; n110 g01 x20.900 ; n112 g01 x23.165 ;n114 g00 x22.457 z-14.293 ; n116 g00 x28.719 ; n118 g00 x27.262 z7.348 ; n120 m05; t0202 n122 s800m03; n124 g00 x9.531 z3.761 ; n126 g00 x5.900 z0.686 ; n128 g00 x10.900 ; n130 g00 x11.000 ; n132 g01 x12.299 f10.000 ; n134 g92 z-21.963 f3.000 ; n136 g01 x11.000 ; n138 g00 x10.900 ; n140 g00 x5.900 ; n142 g00 x6.200 z0.686 ; n144 g00 x11.200 ; n146 g00 x11.300 ; n148 g01 x12.599 f10.000 ; n150 g92 z-21.963 f3.000 ; n152 g01 x11.300 ; n154 g00 x11.200 ; n156 g00 x6.200 ; n158 g00 x6.500 z0.686 ; n160 g00 x11.500 ; n162 g00 x11.600 ; n164 g01 x12.899 f10.000 ; n166 g92 z-21.963 f3.000 ; n168 g01 x11.600 ; n170 g00 x11.500 ; n172 g00 x6.500 ; n174 g00 x6.800 z0.686 ; n176 g00 x11.800 ; n178 g00 x11.900 ; n180 g01 x13.199 f10.000 ; n182 g92 z-21.963 f3.000 ; n184 g01 x11.900 ; n186 g00 x11.800 ; n188 g00 x6.800 ; n190 g00 x7.100 z0.686 ; n192 g00 x12.100 ; n194 g00 x12.200 ; n196 g01 x13.499 f10.000 ; n198 g92 z-21.963 f3.000 ; n200 g01 x12.200 ; n126 g00 x5.900 z0.686 ; n128 g00 x10.900 ; n130 g00 x11.000 ; n132 g01 x12.299 f10.000 ; n134 g92 z-21.963 f3.000 ; n136 g01 x11.000 ; n138 g00 x10.900 ; n140 g00 x5.900 ; n142 g00 x6.200 z0.686 ; n144 g00 x11.200 ; n146 g00 x11.300 ; n148 g01 x12.599 f10.000 ; n150 g92 z-21.963 f3.000 ; n152 g01 x11.300 ; n154 g00 x11.200 ; n156 g00 x6.200 ; n158 g00 x6.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籍测量员技能鉴定高级面试重点题
- 2025年环保安全生态保护题集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预测题
- 2025年美容美发技能大师挑战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育心理学家专业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处理
- 2025年建筑师注册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钢结构工程安全监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治理工程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财务分析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办法
- DBJ50-T-330-2025-建筑楼地面隔声保温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磁感应强度-磁通量》课件
- 高中主题班会 《铭记历史强国有我》课件-高一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2025至2030年土壤检测仪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标准预防及安全注射
- 儿童体适能教学 课件 (20期)
- 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
- 《玉米病虫害及防治》课件
- 临床医疗胃食管反流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