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doc_第1页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doc_第2页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doc_第3页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doc_第4页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 清前期北京旗人满文房契研究刘小萌 旗人契书过去又简称“旗契”,其形制1般有别于“民契”(即民人契书),而在文字上分为单1满文、满汉合璧、单1汉文3种形式。在清代2百610多年中,满文又称清文,尊为“国书”,但就旗契而言,还是满汉合璧或单1汉文者居多,至于纯用满文的契书,因只行用于清前期,能够历尽沧桑而存留至今者实属罕见。1988年,王钟翰师康雍乾3朝满汉文京旗房地契约4种1文,刊布了康熙3102年(1693)满文卖房白契1件1;另外,日本学者石桥崇雄在关于满文文书的研究报告中也收有乾隆103年(1748)至2104年(1759)的4件满文典房白契 2。近年来,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多方查找,又抄录到康、雍、乾3朝满文房契10件。这10件契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清前期北京旗人社会生活、经济交往、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其它史料所不能替代的研究价值,故在此1并刊布。10件房契按时间顺序排列,满文用罗马拼音转写,加以汉译和解说。在此基础上,复就房契所揭示的相关问题略作探讨,以就正于方家。1第1号契满文: gulu šanggiyan i baisha nirui boo uncara niyalma li ceng moo takurara menggun aku ofi, ini da beye udaha boo de tehengge top sun i dukai tule jung dung fang teo pu , dulinmbai hecen i harangga bai emu falan i boo, dukai girin i boo ilan giyan , hontoho giyan , utala uheri dehi juwe giyan boobe , gulu suwayan i piyan halangga de boo be obume uncaha. ineku inenggi bahabure hdai menggun duin mingga duin tangg yan menggun be, ini beye pingseleme gaime gamaha . umai edelehe ba ak , uttu ofi , wen šu i bitehe ilibuha. amahaamaga inenggi aikabade mukn i dorgide gercilehe niyalma bici , boo uncara niyalma li ceng moo, nirui janggin baisha , funde bošok šugai ,ajige bošok li jio ceng , mukn i niyalma i li ceng gan uheri akdulaha.akdulaha niyalma nirui janggin baisha (押), funde bošok šugai (押), ajige bošok li jio ceng (押), mukn i niyalma li ceng gan(押).elhe taifin i gsin duinciduici aniya sunja biyai juwan de wen šu bithe ilibuha niyalma li ceng moo(押).汉文: 立卖房契人李成茂系正白旗拜思哈佐领下,因为无银使用,今将自置房壹所门面房叁间、壹过道到底,共计肆拾贰间,坐落正阳门外中城中东坊头铺,凭中说合,出卖与正黄旗偏宅名下为业。当日得受价银肆千肆百两整,亲手领讫并无缺欠,日后倘有亲族人等争竞,卖主与牛录张京、分得拨什库、族中人等共同承认,恐后无凭,立此卖房文约永远存照。 外有清字白底契壹张,付买主收存。今写汉契壹纸,遵例赴县收税,1并存照。 凭中保人:牛录张京拜思哈,分得拨什库秫楷,小拨什库李9成,族中人李成幹。康熙叁拾肆年(1695)5月初拾日立卖房契人李成茂(押)。3解说: 牛录张京通常写为牛录章京,汉译佐领,是8旗基层组织牛录(佐领)的长官。康熙年间刘献庭广阳杂记卷1:“每牛录下,有分得拨什库1员,职6品。小拨什库6名。小拨什库轮班管事,不分人数。” 4 分得拨什库汉译带子(代子),又译骁骑校,是牛录章京的副手。小拨什库即领催,是马甲(或步甲)的头目,掌管登记档册支领俸饷。 检8旗通志初集卷5旗分志5:李成茂所在佐领为正白旗满洲包衣第4参领第1旗鼓佐领,“系国初编立”。佐领(牛录章京)依次为:李世昌、李成幹、都图、拜斯哈。拜斯哈是第4任佐领。所谓旗鼓佐领,专指内务府属上3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汉人佐领。宗室奕赓寄楮备谈中说得明白:“内务府3旗汉军佐领,俱名旗鼓佐领,旧作齐固佐领”。在康熙朝大清会典卷153中,又把“旗鼓佐领”直接写为“(内务府)汉军佐领”。旗鼓佐领成员1般由关外入旗的辽沈旧汉人编成。 李成茂写立的卖房白契,满、汉文各1纸,相互粘连,均为底契。汉文契与满文契文字略有出入,其中“外有清字(满文)白底契壹张,付买主收存。今写汉契壹纸,遵例赴县收税,1并存照”语,为满文契所无。说明满文契写立在前,汉文契写立在后,写立汉文契的主要目的就是赴县衙纳税。 顺治初年,清廷圈占北京内城民房安置“从龙入关”的8旗官兵,原有居民,除投充旗下者外,统统强令迁往外城(又称南城),因而形成内城居旗人、外城居民人的分布格局。作为本契标的物的房产,并不坐落于内城,而是位于外城。 顺治4年(1647),清政府设立买卖田宅税契制度,只以外城民房为对象。内城旗人置买外城民房,照例应持底契(草契、白契)赴大兴或宛平2县衙门纳税,并领取官契(又称印契、红契)。从本契未粘连官契看,买主偏宅并没有遵例纳税,而是将满、汉文白契作为交易的有效凭证保存下来。 契中说明标的物为“beye udaha boo”( 自置房)。从上手契可知,此处房产系康熙101年(1672)2月101日李姓旗人(按常规推测,应是李成茂本人或其父辈)购自民人张相等人之手。其时共购房大小3102间半,买价2百210两整。5 至此2103年后,李成茂将此处房产(已增至4102间房)以4千4百两的价格卖给了偏姓。比当初的价格翻了210倍。康熙中叶,随着长期战乱的平息,社会秩序趋于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复苏,尤其京师前3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以南地区,是外城汉族官、民的聚居地,也是繁华的商业和文化娱乐区。本契标的物坐落地点位于正阳门外中城中东坊头铺,头铺的具体范围:“东至长巷上2条胡同,南至鲜鱼口小桥,西至正阳门街,北至城根”。6 正好处在正阳门外大道东侧,是最繁华的街区。这1带商贾辐辏云集,店铺楼馆鳞次栉比,铺面房随着商业活动的繁荣而大幅度升值,是很自然的。从此契及其上手契还可以得知,首先是旗下汉人,接着便是满人,相继染指于外城民房。清朝统治者从维系自身特权利益的目的出发,1向禁止民人置买旗人不动产,反之对旗人置买民人房地产却视为合法。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旗人围绕外城民房展开的交易愈演愈烈,也就不足为奇了。第2号契满文:elhe taifin i dehi jakn aniya uyun biyai juwan emu de abida nirui sula ušiba i ping dzi men dukai tule kiyoo i šun dekdere ergi amargi gencehen de bisire juwan emu giyan wase boobe, emu jalan arana nirui sula henpot duin tangg orin yan menggun bume udame gaiha. ere juwan emu giyan booi dolo bisire langui juwe paidzi ilan boo dorgide giyalaha undefun be gemu ašaša burh.ere be ajige bošok mungkidei tulesun se akdulaha.译文:康熙4108年9月101日,阿必达佐领闲散5108所有平子则门外桥东北墙根处101间瓦房,同参领阿拉纳佐领闲散翰波特给4百210两银买了。此101间房内所有之栏柜2、牌子3,屋内隔断用的木板都不能挪动。此系小拨什库孟齐备依、图勒逊等保了。7解说:前引第1号契的标的物是外城民房,而自本契以下9张契的标的物则为清1色旗房。清廷定鼎京师后,将内城民房分拨8旗将士。这些由旗人居住的房屋习称“旗房”。 在大量的旗房交易中,直接的买卖始终是重要形式。王锺翰师刊布的康熙3102年(1693)正黄旗常来卖契,是目前已知为时最早的满文卖契,此处所引康熙4108年(1709)卖房白契则是又1件珍贵书证。两契均属同旗人交易,又说明康熙年间同1旗分旗人互相买卖房屋活动已相当活跃。平则门即阜成门,因此,这是1件涉及阜成门附近房产买卖的契书。作为房屋附产1同出卖的栏柜、牌子都是店铺中习见用物,栏柜即隔开商家与顾客的长柜,牌子挂在墙上用于记帐或记事。从附产的性质不难推知,被出售的是1栋用于商业活动的铺面房。这件契书未说明交易双方旗属,检8旗通志旗分志,同1参领而辖阿必达、阿拉纳两佐领的唯有正红旗蒙古左参领 8。这样1来,关于立契人的身份就出现了两种可能。1种可能,这件满文契书出自蒙古人之手。清朝肇兴时期,科尔沁、喀喇沁、察哈尔等部蒙古人被大批编入8旗,习满语,用满文,成为1种时尚。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立契人为蒙古旗下满洲人的可能。清初创立8旗组织,原本就是多种民族成份的结集。以后,归附日众,人口加增,分设蒙古、汉军8旗,但满洲旗内的蒙古成份并未因此减少,与此同时,蒙古旗中也混杂了不少满洲人。不过,立契人的族属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蒙古旗中流行满文这1事实。第3号契满文:kubuhe šangyan i fulbu nirui sula fušen i juwan giyan i boobe emu gsai gao coo ju nirui hoo guwe yong ni juwe tangg susai yan sain menggun gaime diyalaha ilan aniya duleke manggi teni jolibumbi.erebe juwan i da fulh funde bošok sotai ajige bošok hamban uheri akdulaha. elhe taifin i susai ilaci aniya juwan biyai ice jakn.译文:镶白旗富尔布佐领下闲散富绅之10间房,同旗高朝柱佐领下侯国用用纯银2百510两典了,3年过后才准赎。此系专达富尔虎,分得拨什库索太,小拨什库(领催)韩班同保。康熙5103年10月初8。9解说: 专达(juwan i da),在刘献廷广阳杂记卷1又写为“壮大“,即护军校。康熙朝大清会典卷81载:京旗满洲、蒙古佐领,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