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治娼理路、措施与成败.doc_第1页
论清代治娼理路、措施与成败.doc_第2页
论清代治娼理路、措施与成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清代治娼理路、措施与成败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清代;娼妓问题;理路;措施 论文摘要:清代前后在两种不同的治理理路下,采取措施治理娼妓问题。措施本身有诸多亮点存在,也取得了些许成效。但由于清王朝无力化解官吏腐败、政令不执行或执行变相、色情泛滥等诸多存在的消极因素,加之时局巨变,致使清王朝面临的各种问题更趋恶化。最终不仅未能阻止娼妓之风蔓延,相反成为娼妓极为繁盛的时代。 娼妓问题是人类的昨天乃至今天最丑恶的性现象之一,也是中国社会躯体内的痼疾与恶瘤,其治理是国人亟待解决而又深感困难和沉重的话题。清王朝是第一个真正着手全面整治娼妓问题的王朝。其早期对娼妓顽疾的治理,几乎到了“斩决”的程度。尽管晚期因时局变迁,不得不自行解禁,推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但其初衷也是试图以“合法”来限制“非法”,进而逐渐达到禁绝娼妓之效。然而,清王朝两种治理理路之实践,均未能阻止娼妓之风盛行,相反还成为娼妓极为繁盛的朝代,此中缘由值得探索,亦催人思量现代治理娼妓顽疾之路。有感于此,笔者拟对清代娼妓问题进行回顾和研究,其治娼理路和举措,探析其成败及原因,以期对中国现阶段娼妓问题的治理有所裨益。 一、清代娼妓概况 清初,统治者基于明末纵欲风气盛行,以致娼妓繁盛,在江南还出现了“妓家各分门户,争艳献媚,斗胜夸奇”的景象,为维护社会风化及社会秩序,厉行查禁娼妓,一度遏制了娼妓顽疾继续蔓延和泛滥之势。 然而,清王朝的查禁只是结束了官妓的风流使命,私妓则乘隙而起。史载“由顺治历康熙,虽用国家明令,消灭了历代相沿的官妓制度”,但“雍乾以后,娼妓则依然存在”。“当时如广州、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潮嘉等地,裙屐声歌,都非常繁盛”。由于“时际升平,四方安乐,故士大夫俱尚豪华,而尤喜狭邪之游。在江宁则秦淮河上,在苏州则虎丘山塘,在扬州则天宁门外之平山堂,画船箫鼓,殆无虚日。妓之工于一艺者,如琵琶、鼓板、昆曲、小调,莫不童而习之,问亦有能诗画者,能琴棋者,亦不一其人。流连竞日,一时,才子佳人,芳声共著。”不仅天子脚下的京城有大量娼妓存在,就连边远的西藏地区亦有“名妓”存在。史载“鄂云浦中丞(即鄂顺安,道咸问曾任驻藏大臣帮办)驻藏时,有一傅粉抹脂者,居然名妓也。身价甚高,招之不能即至。其名四字,人唤不清即以仓场侍郎呼之,盖其字音相近也。可为绝倒。”娼妓还分门别类,不仅有私人单独营业的私娼,亦有豪门豢养的专门用于接待往来客人和娱乐的“家妓”;既有私人开设的青楼妓院,也有各地广泛存在的船妓。史载“广州珠江蛋船不下七、八千,皆以脂粉为生计”,“福建省城南门外地名南台,人烟辐辏,泊舟者甚多,大半妓船也。” 法国人蒲罗儿曾说:“凡一个国家,当国势颠危,民众起来革命时候,社会上骄奢淫佚(逸),比平时来得格外厉害”。鸦片战争后,中国先后有约开、自开商埠一百有余,它们在欧风美雨侵袭之下迅速发展,早期现代化得以启动,城市结构发生转化,而清廷处于外侵内乱的境地,娼业因而更盛。各地私妓公然各立门户,麟次而居,或倚门迎客,或招摇过市。其时上海娼妓事业与业有骈进之势,其“青楼之盛,甲于天下。十里洋场,钗光鬓影,几如过江之鲫。”且“每逢国家有变故,而海上北里繁盛,益倍于从前。”一成丰时北京城也“妓风大炽,胭脂、石头等胡同,家悬纱灯,门揭红帖,每过午,香车络绎,游客如云,呼酒送客之声,彻夜震耳。士大夫相习成风,恬不知怪”。尽管南方在太平天国的所辖城市中,曾出现过“娼妓是完全绝迹的”的景象。但好景不长,娼妓或变相娼妓很快便呈泛滥之势。不仅诸王及其官佐养家妓、私妓成风,最后就连普通战士也可到“女馆”享受性服务。“同治中兴”期间,通过北京政变上台的慈禧修订了大清律例,删除了“京师内外拿获窝娼至开设软棚日月经久之犯,照例治罪”的内容,默认了妓院存在的合法性。娼妓因而日趋“繁荣娼盛”,逐渐形成了不同等次的妓女,以供不同消费群体享用。据记载,其时上海最下等者为“钉棚”,“出银币三角于光天化日下,即可求欢,”娼妓之泛滥由此可见一斑。租界内也呈现出“娼寮妓馆,趍风骈集,列屋而居,倚洋人为护符,吏不敢呵,官不得诘,日盛一日,几于花天酒地矣”的景象。 庚子之变事发后,联军的“铁蹄”踏遍京城,清王朝国势危如累卵。为维持统治,清王朝遂决意施行新政,整顿政事,以图富强。面对娼妓蔓延而自身治理又深感乏力的状况,清王朝改变了治理娼妓问题的理路,转而沿袭传统,推行“寓禁于征”的政策,进一步放宽了对娼妓业的查控。1905年,清廷设立了巡警部,后又设立内外城巡警厅,开始抽收妓捐。翌年,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开始将公娼制度向各省推行。清王朝的本意是试图通过加重抽收“花捐”的方式减少娼妓人数,逐渐达到禁绝娼妓之效。此种做法,也许还隐含有吸收西方近代人权理念和法律制度,解除对娼妓的歧视性规定的合理成分。但由于它无异于“官妓”制度的复活。因而客观上助长了清末娼妓业的蔓延,史载“光绪末叶各妓衣服丽都,彻夜往来,老妓见之,咸谓别有天地,非复人间也。” 二、清代治理娼妓问题的理路与措施 (一)各封建王朝治理娼妓问题的历史回顾 在中国,娼妓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代的“巫娼”,此后在各朝历代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但在宋代以前似乎不存在问题,也未有官方对其社会危害性的记录。因而宫妓、官妓、家妓盛行,各封建王朝没有予以查禁,而是采取设立官办妓院方式进行规范,兼而赚取“花粉钱”,佐军需、充国用。至宋代,在程朱的影响下始开娼禁,但其旨在纯洁吏治,防止官员的贪图享乐,并无大范围禁娼之举,娼妓从宋代开始趋向平民化即是明证。元代亦与宋同,着重处罚官吏,规定“诸职官频入娼优之家者,断罪罢职。诸职官与娼优之妻奸,因娶为妾者,杖七十七,永不叙用”。但实践推行犹如壁挂黄纸。据马可波罗记载,元大都京城内外就住有不下两万五千名公娼。明代尽管礼教的推行与普及达到历史顶点,并有“官吏宿娼,罪亚杀人一等,虽与赦,终身弗叙”的禁令,可由于未能真正得到彻底执行,致使其对娼妓的治理也相当疲软。因此,虽然明代官妓“已不若唐宋之盛,渐有消沉之势”,但“从各种史料来看,晚明的妓禁已不很严,妓业十分发达”,出现了严酷之礼教与极盛之娼妓并行于世的历史怪象。史载“金陵都会之乡杂妓名优,献媚争艳,络绎奔赴。垂杨影外,片玉壶中;秋笛频吹,春莺乍啭。虽宋广平铁石为肠,不能不为梅花做赋也。”从万历年问到清兵南下近百年间,金陵产生了不少名妓,如朱无瑕、郑无美、马湘兰、董小宛、卞玉京、柳如是、李香君等。“各地莺花亦颇繁盛。如大同婆娘、扬州瘦马,均为举世所艳称”。 清灭明王朝后,起初仍然保留了明朝时的乐籍制度。顺治元年(1644年)仍设教坊司,掌管公众大乐。但清政府并未忘记明纵欲而国衰的历史教训。在国势基本稳定后,即开始大力整治娼妓问题。在查禁理路的指导下,从顺治直至嘉庆年间,清政府屡次颁令全面查禁娼妓,不但废止官妓,私娼也在其内。鸦片战争爆发后,外强人侵,国情发生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随后又历经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列强的侵扰,国势日渐衰微。清廷迫于时势而于1905年开始推行“寓禁于征”的治理理路,尽管主观上依然想通过“规范”以达治理之效,但却变相复活了绝迹已久的“官妓”,客观上助长了清末娼妓业的蔓延。可贵的是,颓势的清王朝并没有听之任之,依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以治理。 (二)清代查禁理路下的治娼措施 1.谕令废止官妓 清统治者基于明朝中后期“娼妓布满天下”,终致世风日下,形成寻求刺激、纵情逸乐的社会风气的认识,将娼妓与盗贼、赌博、打架并列为社会“四恶”予以查禁。并称“此四恶者,劫人之财,找人之命,伤人之肢体,破人之家,败人之德,为善良之害者,莫大于此。”为表娼禁之决心,树立表率,清王朝先从宫中做起。顺治八年(1651年),降旨停止宫中教坊女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