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学科代码: 学 号: 2008401124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题目:同宗同族同宗同族中国山水画中的书法用笔中国山水画中的书法用笔 学学 院:院:艺术学院艺术学院 专专 业:业:美术学美术学 班班 级:级:0808 美本(美本(1 1)班)班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杨胜章杨胜章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杨杨 韦韦 2012 年 04 月 20 日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i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1 abstractabstract 2 前前 言言 3 一、一、山水画的历史传承山水画的历史传承 3 二、二、同宗同族、书画同理同宗同族、书画同理 4 (1)在工具上的共通 .5 (2)在笔墨上的相通 .6 (3)在笔法上的相似 .6 三、同宗同族、书画相离同宗同族、书画相离 6 四、结论四、结论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8 致致 谢谢 .9 附录附录 .10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0 同宗同族同宗同族中国山水画中的书法用笔中国山水画中的书法用笔 作者:杨胜章 学院:艺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摘要: 山水画中的书法与画法有诸多相通之处,研究山水画中的书、画内在关系对促进 山水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创纵观中国历代杰出的绘画艺术家,不乏书画两艺兼擅 者,其中以元初的赵孟頫和明末的董其昌在此方面造诣颇深,是可谓将书法与画法相 互渗透的代表型人物。从这些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窥探到书画之间存在着的必然内在 联系。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传统山水画一直面临改革创新与继承的问题,因此 现代化时期的山水画,在继承与开放之间应当如何统一,才能使得山水画有新的突破。 本文即是对书与画的探索研究,从而得出山水画的本质内涵在于书画的必然结合的才 是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山水画 书法 笔墨 融入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1 一、一、山水画的历史传承山水画的历史传承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有北魏的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的摹本洛神赋图 ,中 国山水画便开始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在历史舞台上;隋时以展子虔的游春图为代 表,开创青绿山水之先河,使得山水画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到了唐宋时期,山水画 不论在理论、思想、表现手法创新等各方面上都有巨大成果,进入山水画繁荣昌盛的 时期;到了元代,赵孟頫等人首次提倡以书法入画,又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笔意,从 而使得山水画向文人画的方向更前进了一步,山水画系日益完善;但是明代山水画形 式多样,内容却日益空洞,直到明朝晚期的董其昌从理论到实践系统的提倡复古,以 临摹前人为能事。到了清初,以“四画僧”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为代表的在 野派画家,他们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以新安江流域和黄山为根据地,不再一味埋头 临摹古人作品,而开创写生至新之路径,并提出的“笔墨当随时代”等创建性理论, 使得山水画迎来新的春天。 然而,自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一百多年时间里,中国政治局势的 动荡,社会形态的变迁,经济基础的不稳定,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摇摇欲坠。在 “85 美术思潮”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中国山水画处于一种对传统的否定后无所适 从的尴尬局面【浅析当代中国山水画发展现状】。山水画在创新与传承问题在近年来 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因此在面对当今山水画的处境时,从理论与实践上我们应该 如何正确的把握呢? 2 2、同宗同族、书画共理同宗同族、书画共理 眼下要从理论上解决山水画的问题,当追溯山水画的渊源及其内在必要条件,分 析影响促进或阻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而不是全盘否定的将其摈弃。但凡影响事物发 展方向的因素无非就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不妨从山水画自身的内因与外 因来作为本文研究对象,从而能探寻出山水画新的出路。 影响山水画发展的内因当属是“笔墨”,“笔墨”之间蕴含丰富的哲学和意蕴, 饱含绘画作者寄予的所有情思,因此说笔墨的好坏已经在绝大部分程度上决定了绘画 的效果。中国画的“笔墨”亦即是书法的“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放弃 了数千年演进进“笔墨”传统,亦即放弃了中国画艺术的独特性和民族性。【简谈 中国画中的书画结合】由此可知,山水画的基本功是在书法。只有在掌握好书法的 用笔与用墨这两大功力的基础上,我们方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好书法之点线等抒情手法, 方能够拓深“笔墨”在空间上的表现力,从而能够在写意上能够更大可能的借鉴中国 书法的抽象艺术手法。因此说我们就从书法与绘画之间的共通之处开始探索研究。 1、在工具上的共通处 中国绘画与书法之间的渊源由来已久,二者的使用工具均是文房四宝-笔、墨、 纸、砚,由于工具所限,从而决定了其独特的图文面貌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的 审美习惯。宣纸和墨的这种简洁的黑白色调,在圆形尖头兼具柔美的毛笔之间,呈现 出变幻莫测、造型生动的线条出来,从而让写意、塑型,意向的表达成为可能。在绘 画家的创作中,使得书画在笔墨、宣纸上的功能、作者欲表现的性情上达到相通。可 以说书画二者在抒发情感的媒介-笔墨纸砚上就已经结下了不解之缘。所谓“解铃还 须系铃人”,不得不说当代乃至将来山水画的重大突破,除了要有创新手法之外,最 重要的还得仰仗书法的功力。 2、在用墨上的相通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2 笔法相通,就必须要联系到墨法上来。若不知用笔,又怎么知道用墨,可以说笔 墨情深,情同手足骨肉一般,可见二者关系之密切。在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谈谈关于 书法中的笔墨相通的问题。历代书画家在书法与绘画之间的笔墨相通之处无不有精辟 的论述。论书法之用墨的有“墨淡则伤神采,绝浓必滞锋毫,肥则为钝,瘦则为露骨” 【唐 欧阳询.三十六法八决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45 一 46.】,论绘画用墨 则有“古人之作画也,以笔之动而为阳,以墨之静而为阴;以笔取气为阳,以墨生彩 而为阴。体阴阳以用笔墨,故每一画成,大而丘壑位置,小而树石砂水,无一笔不精 当,无一点不生动。是其功成熟,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所以称,其画所以称 独绝也。”【清 唐岱.绘事发微/自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56 一 57.】另有董肇所言“弄笔如丸,则墨随笔至,情趣自来。故虽一色,而浓淡自见,绚 烂满幅。”【宋 董肇.画学钩玄m.上海:上海书局.1935,67 一 68.】 可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让山水画之墨分出五色-焦、 浓、重、淡、清,于书法来讲墨分干湿、浓淡、润燥。书画二者在用墨上极其讲究, 在把握上既讲究对立,又讲究统一,墨色与墨色之间交互纵深,干湿明暗对比,达到 骨肉相生、血脉相通,可谓变幻莫测,衍生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墨色与线条出来。书法 与绘画是在水墨与宣纸这一黑一白的黑白两个极端之色下的抽象写意,正如“太极生 两仪,太极生四象”,故而使得山水画之景呈现“春夏秋冬”四景,毅然丰沛,不可 谓书画之奥妙啊!在艺术理论上,指导思想如一而终,自古就坚持道家的书画审美理 论,也践行这一理论,道貌岸然,虚怀若谷。从物理学上分析,白色为复合色,即宣 纸的白色是诸多颜色之复合体,但是仅增加一道黑色,只要黑色有所细微灵动,便能 在这宣纸上生出诸多的变化。 3、在笔法上的相通 最早提出“书画用笔同法”之人当属唐代张彦远,其曾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到: “顾恺之之迹,紧进连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驰点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瑗度草书之法,故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式,一笔而成, 气脉通连,连绵不断,隔行不断。唯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 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探微精利 润媚,新奇绝妙,明高宋代,时无等伦。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 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吴道玄古今独一步,前不 见顾陆,后无来者,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 记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90-91】由此可见,书画关系相融相通,互补互 进。书法笔法技巧有方、圆、藏、露、提、按、转、折、轻、重、疾、涉、浓、淡、 粗、细,要根本在于讲究“中锋运笔”、“偏锋运笔”。山水画用笔有勾、勒、皴、 擦、点、染,用笔之法的根本在于“骨法用笔”。 书法讲究笔力,以“二王”书法为代表而论,王羲之用笔主要以方笔为主,笔力 “入木三分”,笔笔都含有自内而外的力道,线条刚健流美,显千锤百炼之骨气;王 献之用笔主要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婉转之间流露出柔美筋道。“二王”用笔之方 圆,刚柔并济,正如山水画中或软或硬之景物,软质之景宜用圆笔来表现,硬质之景 宜用方笔来表现。山水画中以山水草木为介,描绘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之景,既有柔至 云山雾水,亦有至刚如磐石峭壁。若在山水画皴法中遇到石质山,适合用方笔中锋 (斧劈皴);有土质山则适合用圆笔中锋(批麻皴)。在勾勒法中,遇到烟雾云水等 软质形体之时,适宜用圆笔中锋;遇到房屋等硬质形体时宜用方笔中锋。 除了在笔锋上有讲究外,线条也是重要的一个研究对象。书法主要凭借线条传达 情感,一切尽在线条中,简炼、浓缩的线条饱含了作者全身心的情愫、精神面貌;有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3 时做山水画的主峰,一条线画好,就可以完成一大半了。 3 3、同宗同族、书画相离同宗同族、书画相离 书画相离的外部影响因素之多之复杂,且从经济、教育体制两大主要因素来了解。 在经济基础背景上,一直以来山水画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在封建社会下的及其不发达 的小农经济,那时的书写工具没有如今那么繁多,仅仅只有毛笔,这也就意味着画者 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毛笔,当使用毛笔成为一种习惯时,作画时就自然而然的将毛笔 用法融入到了画中。似乎卖画者多为穷困潦倒的画家,每每走到山穷水尽之时,灵感 顿起,将平生之遭遇寄托于山水之间,便有杰作出世,虽变卖画作也换不得几文,但 是杰作倒是不朽。而今的世界格局下的市场经济,完全富足了绘画在经济上的所需, 只是不知现在的经济基础是通过什么样方式去激发创作者的灵感,才能激发出杰世之 作出来。教育体制的变迁,则更为明显了,由封建社会专制时期的科举制度教育转向 现今的市场教育 ,科举制度教育时期,识字者须执毛笔书写,作画者可以说从识字的 那天起就开始练习毛笔书法功底不可谓不雄厚。但是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书法仅仅作 为兴趣爱好来练习,二者差距显而易见。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创生出不同素养的绘 画工作者,因此说画家的教学培养环境也是一大重要因子。 4 4、结论结论 很多先当代的艺术家在谋求创新之时,忽略了书法用笔在山水画中的关键作用, 忽略山水画之本质,忽略山水画的文化支撑与文化内涵,而一味的在外型的技法上寻 求创新,寻求现代化、国际化。这样的做法犹如缘木求鱼,其结果无非只能衍生出更 多种类的绘画方式,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山水画的进程。如果这种探索只是在一定 程度上丰富的是整个中国画的种类,能够在这样一个时期,将中国绘画的多元性、开 放性得到一定的解脱,那么这无疑也是一种收获。但是我们应当知道,这并未能代表 着推动了山水画的进步。 参考文献: 【】王雪峰.浅析中国山水画发展现装j.美术界.2011 年 07 期 【】冯秉政.简谈中国画中的书画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0 年第 08 期 【】唐 欧阳询三十六法八决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9.45 一 46. 【】清 唐岱.绘事发微/自然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56 一 57. 【】宋 董肇.画学钩玄m.上海:上海书局.1935,67 一 68.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90-91. 凯里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 4 致致 谢谢 衷心的感谢我的导师杨学文老师。他严肃的教研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进益求精 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导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平易近人,在我学 习期间不仅传授了做学问的秘诀,还传授了做人的准则,这些都将使我终生受益。在 我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杨学文老师始终给予我精心的指导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高员工绩效的考核方案设计
- 企业文化活动策划方案大全
- 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红河学院下半年招聘人员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公证处公开招聘公证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初中地理期末复习指导方案
- 2025年宿州砀山县第六中学代课教师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见习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9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建筑物沉降缝修复施工方案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马銮小学招聘非在编(顶岗)教师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返校联考英语试卷(含音频)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自主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绿化施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选调生培训课件
- 安全驾驶教育培训课件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防护用品使用课件
- 日间手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