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视频档案数字化的实验设计.doc_第1页
音频, 视频档案数字化的实验设计.doc_第2页
音频, 视频档案数字化的实验设计.doc_第3页
音频, 视频档案数字化的实验设计.doc_第4页
音频, 视频档案数字化的实验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音频、视频档案数字化的实验设计苏州大学 张照余 蒋晨曦摘要 为适应实践需要,高校档案学等信息管理类专业开始将音频、视频文件的数字化列入课程教学内容。为配合理论教学,本文设计了音频、视频文件的数字化实验,对数字化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分析与实验报告等作了具体的分析。关键词 音频 视频 数字化 实验设计 档案 随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全面展开,音频、视频档案的数字化被提上议事日程。为适应实践需要,苏州大学档案学专业开始将音频、视频档案的数字化列入数字档案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增设了相关实验。本文对音频、视频档案的数字化实验进行了初步设计,供本、专科教学和档案业务培训之参考。一、 实验目的1. 掌握录音机、录像机与数字化采集设备的连接方法,包括物理连接与软件设置;2. 掌握典型音频、视频采集软件的使用,包括参数设置与文件存储;3. 掌握数字音频、视频文件的格式转换方法;4. 了解常见音频、视频文件格式及其特点。二、 实验原理与方法传统磁带的音频档案和视频档案,是一种基于模拟信号记录方式的档案材料。对它们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组织,将有利于其管理和数字时代的利用。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多媒体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相应设备的支持。磁带音频档案数字化采集时,录音机将模拟音频信号输入计算机的音频采集卡(声卡),声卡在计算机音频采集软件的控制下进行数据采样、量化、压缩编码,从而让音频采集软件获得数字音频数据。音频采集的信号线连接较为简单,只要将录音机的线路输出(line out)与声卡的线路输入(line in)相连即可。但这种物理连接的有效性,还要通过操作系统中“音量控制”程序的软件设置来实现。采集得到的数字音频文件大小与质量,与原模拟音频的质量、数字化时的数据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压缩编码方案等相关。常见的数字音频文件格式有:wav、mp3、wma等,它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压缩编码方案,因而,可以有不同的音频文件大小与质量。磁带视频档案数字化采集时,输入计算机的信号可以是图像、音频合成在一起的射频信号,也可以是图像、音频已经分离的信号。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信号输入计算机,模拟图像信号和模拟音频信号最终都将分离,各自输入计算机的视频采集部件和音频采集部件,在视频采集软件的统一控制下,由视频采集软件同步采集视频、音频信号,从而获得包含有音频的数字视频数据。视频采集的信号线连接方案有s端-音频、video-音频、rf射频三种,因此,视频采集软件的设置应该与信号线连接方案一致,这样才能保证视频采集软件正常工作。由于磁带录像机一般不提供s端口,而video-音频方案操作简单,且理论上图像采集质量优于rf射频方案,故本实验采用video-音频方案。信号线连接如下:录像机的视频输出端(video out)连接视频采集卡的视频输入端(comp);录像机的音频输出端(audio out)连接声卡的线路输入端(line in)。采集得到的数字视频文件大小与质量,与原模拟视频质量、数字化采集时的模式、视频压缩编码方案等相关。数字视频采用有损压缩方案,压缩比越高,视频图像信息损失越多,因而图像质量越低。常见的数字视频文件格式有avi、mpg、wmv、asf、rm等,它们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案和压缩比,因而可以具有不同的视频文件大小与质量。三、 实验设备与材料1. 录音机、音频档案磁带、录音机清洁带、音频信号线、电源线2. 录像机、视频档案磁带、录像机清洁带、倒带机、视频和音频信号线、电源线3. 多媒体计算机(方正文博600)硬件:p4/256mb、音频采集卡、视频采集卡(pinnacle-pctv)软件:windows xp、cool edit pro 2.0、pctv-vision视频采集软件、premiere 6.5。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1. 音频档案数字化a 音频源准备首先,将音频档案磁带放入录音机,快速倒带一遍;之后,用双倍速模式,快速播放一遍磁带;然后,以正常放音方式,用录音机清洁带对录音机磁头做一次清洁工作。b 设备连接在关机状态,用音频信号线将录音机的线路输出口(line out),与声卡的线路输入口(line in)物理连接起来。启动多媒体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运行“音量控制”程序(附件娱乐音量控制),使其“线路输入”的“静音”选项不被选中;之后,让录音机播放磁带,使多媒体计算机音箱有音量适中的回放声音。c 音频采集1运行音频采集软件cool edit pro 2.0,在“view”菜单中,使“transport buttons”工具组可见;选择菜单“file”“new”来创建一个空音频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参数(采样频率=44100hz、声道=stereo、量化精度=16bit)后确定。让录音机开始播放磁带,同时迅速单击“transport buttons”工具组中的录音按钮,开始录音;在音频采集3分钟后停止,再以rec1.wav文件名(pcm模式)保存在硬盘上。d 音频采集2同上。对同一段音频磁带,以采样频率=8000hz、声道=mono、量化精度=8bit,采集3分钟,再以rec2.wav文件名(pcm模式)保存在硬盘上。比较音频文件rec1.wav与rec2.wav的文件大小与质量。e 音频文件格式转换将rec1.wav分别转换为:rec1.mp3和rec1.wma。方法:运行cool edit pro 2.0,选择“file”“open”打开rec1.wav;再选择“save as”另存为相应格式文件;rec1.mp3压缩质量控制为128kbps、rec1.wma压缩质量控制为128kbps。再次,将rec1.wav分别转换为:lo.mp3和lo.wma,压缩质量控制为32kbps。比较rec1.wav、rec1.mp3、rec1.wma、lo.mp3、lo.wma音频文件大小与质量变化。完成实验报告中表1。2. 视频档案数字化a 视频源准备先用倒带机对视频档案磁带快进、快倒一遍;之后,快速播放一段磁带;然后,用录像机清洁带对录像机磁鼓做一次清洁工作。b 设备连接在关机状态,用视频信号线连接录像机的video out与视频采集卡的comp;用音频信号线连接录像机的audio out与声卡的line in。开机启动计算机,运行pctv-vision视频采集软件;然后,进行pctv-vision软件连接设置为:视频输入=复合、视频标准=pal dk,音频播放输入=线路输入、音频记录输入=线路输入、音频记录等级=50。此后,播放录像机中的视频档案磁带,同时调节pctv-vision软件窗口中的色彩设置、音量设置,使监视图像、声音感觉适中。c 视频采集1调整好待采集的视频源,运行视频采集软件pctv-vision,设置采集参数如下:模式标准=mpeg1、图像尺寸=352*288、数据率(码流)=3.0mbit/s、采集路径=e:video(使用可用空间最大、速度最快的逻辑盘)。让录像机开始播放,同时迅速单击采集软件工具栏上的录像按钮,开始录像;在视频采集5分钟后停止采集;然后,从视频采集软件的图库中,将采集到的数字视频转出,以vid1.mpg文件名保存在硬盘上。d 视频采集2同上。对同一段视频磁带,保持其它参数不变,修改:码流=1.15mbit/s,采集5分钟数字视频,以vid2.mpg文件名转出并保存在硬盘上。比较数字视频文件vid1.mpg与vid2.mpg的文件大小和视频质量变化。e 视频文件格式转换将vid1.mpg分别转换为:vid1.avi、vid1.wmv、vid1.asf和vid1.rm。转换为vid1.avi的方法:运行premiere 6.5,选择“文件”“打开”菜单,打开vid1.mpg视频文件;选择“文件”“素材输出”“电影”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 avi(cinepak codec压缩),键入文件名vid1.avi后保存。注意:vid1.avi原始画面大小、磁盘文件大小以及视频质量变化。转换为vid1.wmv、vid1.asf的方法:同上。选择“文件”“素材输出”“advanced windows media”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码流为225kbps,先后键入文件名vid1.wmv或vid1.asf后保存即可。转换为vid1.rm的方法:选择“文件”“素材输出”“advanced realmedia export”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码流为225kbps,键入文件名vid1.rm后保存。比较vid1.mpg与vid1.wmv、vid1.asf和vid1.rm的文件大小与视频质量。再以码流为32kbps,将vid1.mpg转换为lo.wmv,检查视频文件大小与质量变化。根据完成实验报告中表2。五、 实验报告与分析1. 表1:不同音频文件比较文件名rec1.wavrec2.wavrec1.mp3rec1.wmalo.mp3lo.wma大小()音频质量码流(kbps)2. 表2:不同视频文件比较文件名vid1.mpgvid2.mpgvid1.avivid1.wmvvid1.asfvid1.rmlo.wmv大小()视频质量码流(kbps)3. 采集得到的数字音频、视频文件大小与哪些参数设置相关?4. 通常,音频、视频文件的大小与其质量关系怎样?六、 实验思考题1. windows 自带的录音机应用程序采集音频档案时有什么缺点?2. 如何进行数字音频、视频档案的编辑处理? 参考文献:1. 徐朝军, 李艺 .数字化实验室的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 (1).-9-122. 张源漳. 论数字图书馆音频资源的制作与发布j. 图书馆论坛 ,2004 (3).-77-793. 贾效工. 多媒体格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3 (1).-63-65. 作者 张照余,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档案学系教授。蒋晨曦,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学系实验室主任,高级工程师。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533信箱 张照余,邮政编码:215021,联系电话:(0512)65555030-mail:。我的大学爱情观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2)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3)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