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某市区电网负荷预测.doc_第1页
课程设计(论文)-某市区电网负荷预测.doc_第2页
课程设计(论文)-某市区电网负荷预测.doc_第3页
课程设计(论文)-某市区电网负荷预测.doc_第4页
课程设计(论文)-某市区电网负荷预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某 大 学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 某市区电网负荷预测学 院 电气工程学院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2前言第一章 某市概况及电网现状.51.1 某市概况.51.2 电网现状.7第二章 某城市规划总体概况.82.1 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与规划.82.2城市发展目标.102.3 主要建设项目情况.11第三章 电量负荷预测方法.143.1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法.143.2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163.3增长趋势预测法.183.4 综合产值单耗法.193.5灰色预测法.213.6综合分析负荷预测方案.23第四章 电力负荷预测.244.1 最大利用小时数分析.244.2 最大负荷预测.26第五章 结束语.275.1电量预测推荐方案.27参考文献.27摘要:电力负荷预测就是考虑系统运行特性、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重要因素影响的条件,利用历史负荷值经过一系列的数学计算,在满足一定精度的情况下,决定未来某特定时刻的负荷值。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逐步深入,符合预测的准确性更为重要。而符合预测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该课程设计主要是对某市进行电网负荷预测,本课程设计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2020年。本设计的基准年取2010年,基础数据采用2010年的现状数据。利用某市用电量、国民生产总值等的历史数据及对某市经济发展状况及规划的分析利用弹性系数法,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综合产值单耗法,增长趋势预测法(多项式),灰色预测法。结果显示用弹性系数法预测结果较其他三种方法偏大,而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的结果较为准确,所以本次负荷预测的结果采纳了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的预测结果。最后利用负荷密度法预测方案对某市规划年最大负荷的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来规划某市的电网建设,经济合理地安排电力系统内部发电机组的启停,保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旋转储备容量,合理安排机组检修计划,保持社会的正常的生活和生活,有效地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负荷预测意义、负荷预测方法、负荷预测方案、负荷预测结果前言一、市区电网负荷预测的任务、目的及意义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继电保护、稳定计算、短路计算一样,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入市场经济的今天,尤其面临着电力市场改革, 电力用户是电力工业的服务对象,电力负荷的不断增长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根据。正确地预测电力负荷,既是为了保证无条件供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及人民生活以充足的电力的需要,也是电力工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电力负荷预测工作既是电力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规划的基础。某市的电力负荷预测,为编制广西电力规划提供依据,它规定了电力工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源动力资源的需求量,电力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量,以及电力工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此外,从发展来看,负荷预测也决定未来新建发电机组的安装,决定装机容量的大小和地点,决定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是我国实现电力市场的必备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二、设计水平年 本次规划设计是以2010年为设计基准年,2015、2020年为设计水平年。三、设计范围本次规划设计范围是市城区35kv及以上电网。第一章 某市概况及电网现状1.1 某市概况1.1.1自然地理概况 某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介于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32332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822,北纬2248。该市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重要经济中心。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和信息中心,现辖wm、hx、by、yl、ms、la六个县和xn、jn、qx、sxt、yn、lq六个城区,土地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0平方公里。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聚居着壮、汉、瑶、回、苗、侗、满、蒙古、毛南、京、仫佬等3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数的57.79%,2009年末总人口697.90万人。 某市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东邻粤港澳琼、西接印度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是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以及东南亚经济圈的连接点,是新崛起的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内地与香港、澳门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实质性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使某市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根据2003年10月8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第七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并得到东盟各国普遍欢迎和赞同,从2004年起每年在某市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家已从战略高度把某市推向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某市正以此为契机,努力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城市。1.1.2 经济概况 目前某市已形成了化工、制糖、造纸、铝加工等支柱产业。“九五”期间,某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农业稳市、工业立市、三产富市、依法治市”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五”时期,某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年平均增长5.5%,第二产业年平均增长14.3%,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12.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23.19:27.88:48.93调整到2005年的16.55:31.96:51.49,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某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04.3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0倍;累计完成财政收入993.74亿元,比“十五”期间累计增长197.77%;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2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9倍,年均增速达32.46%,预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80亿元,比2005年增长3.08倍,是“十五”期间全部投资总和的1.37倍;累计完成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9.48亿元,年均增速达19.01%,比“十五”时期快6.7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56.16亿元,比“十五”期间累计增长232.62%,年均增长27.45%,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7.4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区领先地位,在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位居中上水平。 2009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保发展的有关政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49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21479元,全市经济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1.2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527.46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753.68亿元,增长16.3%。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2009年,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15.44:34.65:49.91调整为14.16:35.34:50.50。与2008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0.69和0.59个百分点。而轻重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市规模以上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90.43亿元和486.54亿元,分别增长15.32%和11.71%,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3.61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产值比例为50.2:49.8,轻工业产值比例高于重工业0.4个百分点。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中,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铝加工、生物工程与制药、电子信息、化工、建材、造纸八个重点行业共完成产值842.3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22%,比上年增长16.03%,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2.54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动力。某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情况详见表1-1。表1-1 某市区2000年-2005年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gdp(亿元)253.24281.62310.23346.04404.81516.36表1-2 某市区2006年-2010年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gdp(亿元)861.941062.991316.2114921800.43 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五个东盟国家总领事馆入驻某,东盟十国、日本、韩国商务联络部相继使用,某保税物流中心实现封关运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取得新成效,与“北钦防”合作全面深化,多区域合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城市发展赢得更多先机,某从北部湾驶向世界。如今的某市城市国际化要素逐步显现,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得到更广泛认同,逐步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前沿中心城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成效显著,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1.2 电网现状1.2.1 某市电力现状概况 2010年,某城市电网最大负荷约为1437.3mw. 某城市电网覆盖市内6个区,分别为yn区、lq区、xn区、jn区、qx区、xst区这六个区域。其中yn区是从2005年开始才划进某市,所以从1997年加入yn县的数据得来计算。某市近年来受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供电量及供电负荷增长迅速,全社会历年用电量详情见表1-3。表1-3 某电网历年供用电情况表 单位:gw.h、mw、万人、kw.h/人序号年份总用电量增长率最高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市区人口人均用电量119972235.8-215.86103621998246410.2%-219.491123319992534.32.9%-220.011152420002950.616.4%-225.621308520013195.18.3%-229.231394续表1-3 某电网历年供用电情况表 单位:gw.h、mw、万人、kw.h/人序号年份总用电量增长率最高负荷最大负荷利用小时市区人口人均用电量620023071.4-4%-231.21132872003351314.4%6924635237.741477820043752.86.8%7344700242.6154792005417011.1%7515553249.71670102006463111.1%8645360254.91817112007532815.1%9635533260205112200856966.9%1116510426821251320096361.111.7%1148.25540273.523261420107319.715.1%1437.35093280.926061.2.2 负荷指标概况据统计,2008年某市区主网趸售电量约6307gw.h,主网直供大用户电量约1880gw.h,地方电源发电量为629gw.h,其中企业自备机组发电量608gw.h,合计全社会用电量为7124gw.h,全社会最大负荷约1340mw。核减外围郊区小水电发电量(装机10mw)、企业自备火电机组(装机220mw)及供电线损后,2008年某市区统调最大负荷1116mw,售电量5696gw.h。核减市区直供大用户nh(84mw、726gw.h,除掉自备机组37mw)、某l(17mw、93gw.h)、hr水泥(25mw、17gw.h)后,10kv常规负荷约993mw,电量4707gw.h。第二章 某城市规划总体概况2.1 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与规划 从新世纪开始,某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某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决策,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 “十一五”时期,某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主要体现在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成绩显著、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五个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旅游总收入、出口总额、直接利用外资额等均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以上。“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604.3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40倍;累计完成财政收入993.74亿元,比“十五”期间累计增长197.77%;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2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9倍,年均增速达32.46%,到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480亿元,比2005年增长3.08倍,是“十五”期间全部投资总和的1.37倍;累计完成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9.48亿元,年均增速达19.01%,比“十五”时期快6.79个百分点;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56.16亿元,比“十五”期间累计增长232.62%,年均增长27.45%,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7.41个百分点。 “十一五”时期是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性的加工制造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功能明显提升,中国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 “十二五”时期,某市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开放转型、城市转型、政府转型将进一步加快,面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行、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深入推进、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大历史机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结合某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建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某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富民强桂”战略,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城乡居民收入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把进一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目标,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三基地三中心”。 1.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某市产业发展存在一产不够强、二产不够大、三产不够优的突出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十分迫切,提升空间很大。要深入实施“壮二提三强一”战略,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总部经济为生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并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规划,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知名品牌,集中加快建设和启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振兴壮大现代工业工业是衡量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经济的脊梁,必须把推动工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配套能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业经济全面振兴,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要大力发展铝精深加工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改造提升制糖、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引进具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今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优势。开发区是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城市新区建设的主战场,所以到“十二五”期末,某市将要形成35个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的开发区,全市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应强力支持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做大做强,以国家级开发区统筹城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支持某东盟经济开发区、某 lj工业园区等有条件的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3.提升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某市的优势产业,对经济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要推进服务业大发展,着力推进服务业产业提升、布局优化和区域合作发展,优先发展以现代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会展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商贸流通、旅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模式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带动力方向发 4.做强做优现代特色农业农业是基础,所以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打造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建设区域性特色农业基地。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糖料蔗、木薯、香蕉、果蔬、桑蚕、畜禽、奶牛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支持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5.发展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某市将要把加快总部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功能提升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加以推进,建设区域性总部经济基地。大力培育发展综合型总部企业、职能型总部企业和成长型总部企业,结合某市城市定位、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发展以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外包、交通运输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行业总部企业,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企业,以及以铝加工、机械、农产品加工、建材、造纸、化工等为重点的优势工业总部企业。2.2城市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近期经济目标为:gdp年均增长21%左右,远期经济目标为:gdp年均增长18%,202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7:39:54。 2、城市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市域总人口2015年控制在705715万人,2020年控制在730750万人。中心城人口2015年控制在215230万人,2020年控制在250300万人。 (2)城镇化水平: 2015年,市域城镇人口360375万人,城镇化水平5056%;2020年,市域城镇人口400515万人,城镇化水平6575。 (3)用地规模: 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控制在216,人均建设用地103。中远期规划20082020年,中心城建设用地控制在300,人均建设用地100。2.3主要建设项目情况 1.化工业: 2009年,某市化工及精细化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主要有:某绿洲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万吨烧碱及32万吨聚氯乙烯项目,计划于2010年初投产;项目同期配套建设年产8万吨环氧氯丙烷装置、年产4万吨液氯、100兆瓦热电联产装置及年产80万吨电石渣制水泥装置。广西佳利工贸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开发改性超高分子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广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建设特色农产品桂圆发酵酒的中试等;广西某德源胶粘剂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开发的e0级尿醛树脂改性环保胶项目。 2.铝业:2009年,某市铝加工投资项目有12个(新建6个、续建6个),主要项目有:某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亿套/a芯片散热模组技改项目和铝合金高倍数盒装散热器深加工及组装生产线技改等,广西某铝箔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580万元建设的铝箔深加工技改,广西sl县南南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脱硫、净化环保技改,广西黑猫铝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600万元的铝天花板、铝制品深加工技改等项目。某l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铝加工项目正式启动。 3.建材业:hr水泥(某)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广西四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4.10亿元的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技改项目;某大明山水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末生产线扩建项目,项目投资5000万元等大项目。 4.制糖工业:广西永凯糖业有限公司大桥分公司完成投资5.30亿元建设制糖综合利用年产20万吨高档文化用纸项目;广西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某 lj工业园投资10亿元建设以蔗渣为主要原料的纸浆厂,当年完成投资4.26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横县冠桂糖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98亿元的年产6.80万吨漂白蔗渣浆技改项目建成投产等等的大项目。 此外,还将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开发建设横县lj工业园、中国东盟经济园区、my工业园、某经济技术开发区、某高新技术开发区、防城港钢铁某基地、wx新区等项目。某今后拟建工业项目情况详见表2-1。表2-1 某市拟建工业项目情况表序号项目名称生产能力或规模目前建设进度开竣工时间a已开工或者在建项目1上海浦东电缆某生产基地年产1.3万吨pvc塑料管材项目等投资超亿元的项目已竣工2国电某电厂项目一期2660mw机组正在开工建设2011年底3水煤浆热电联产集中项目供汽能力为372吨/时,规划产汽量为460吨/时已开工2011.104广西某l加工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大规格高性能铝合金板带型项目已开工20125某劲达兴纸浆有限公司浆纸项目一期已投产6某城市轨道一号开工建设201120147广西永凯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浆纸项目年产12万吨高档文化纸已投产8富士康集团高新区项目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已投产续表2-1 某市拟建工业项目情况表 序号项目名称生产能力或规模目前建设进度开竣工时间9广西四合工贸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建成投产10wx新区首个220kvwx送变电工程每年可提供50万千瓦、25亿千瓦时的电力电量已开工20102013b已核准或者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南广、沿海、云桂、柳南、沿海铁路扩能改造等高速铁路项目设计时速200km/h,初步考虑设jx、那桐、隆安、e东、南晓等牵引站前期工作201020152某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30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线节能减排冷修技改项目项目已备案3fh纸业技改扩建2万吨高级生活用纸技改项目项目已备案,设备安装20104钢铁基地项目(e总部基地及深加工工业园)某总部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及钢材深加工基地三个子项目完成项目选址,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项目核准、环评等工作。200920125某生物质发电项秸秆掺烧rdf 气化发电装机30兆瓦1台,秸秆制成天然气发电装机12兆瓦1台前期工作,并具备开工条件20112015续表2-1 某市拟建工业项目情况表序号项目名称生产能力或规模目前建设进度开竣工时间c意向性或招商项目1某铝业有限公司新增1.5万t/a铝合金大中型挤压工业材实现年产5万吨铝材规模技术改造项目尚未开工,考察中2jn铝工业园年产20万吨铝合金中厚板项目,年产200万套车用铝合金轮毂及压铸件项目招商中201020123广西某 fh纸业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高档文化纸项目201020134华劲纸业集团年产5万吨高级卫生纸项目第三章 电量预测的方法 根据某年鉴2005年某市进行了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此次区划调整实际上是把某市辖县yn县划入了市区范围。使得市区人口突增93.8万人,人均用电量下降到1670kw.h/人。本设计已把1997到2004年这几年的yn县数据倒推进去,详见表1-1.3.1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法电量预测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法是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之间的比值。表3-1 某市历年的情况表年份总用电量(gw.h)用电增长速度ixgdp(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iy市区人口(万人)人均用电量(kw.h)ix/iy20002950-253.24-225.621308-200131958.3%281.6211.21%229.2313940.7420023071-3.88%310.2310.16%231.211328-0.382003351314.39%346.0411.54%237.7414771.2720043752.86.83%404.8116.98%242.615470.402005417011.12%516.3627.56%249.716700.402006463111.06%861.9466.93%254.918170.172007532815.05%106022.98%26020510.65200856966.91%1316.224.17%26821250.2920096361.111.68%1492.313.38%273.523250.8720107319.715.07%1800.420.64%280.926060.73201516745.725.8%3700.718%322.951860.7202033709.520.3%7125.4116.5%373.590250.72 由以上表格可知,“十五”期间的平均弹性系数大致为0.49,“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弹性系数大致为0.542。 “十五”期间gdp产值的增产率大致为15.49%,“十一五”期间gdp产值的增产率大致为29.62%, 根据广西信息统计网2011年对广西前三个月各种经济方面的数据可知,广西的gdp增长率将会持续增加。现在是“十二五”的建设初期,在这期间,某市的经济发展的目标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而纵观整个中国现在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出口的变速将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性因素之一,某主要的出口来自于每年10月份的东盟博览会交易,估计在第四季度达到最大值,估摸在23%左右,而某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必须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三基地三中心”,尽快做大经济总量,着力增强城市辐射带动力。所以,综上所述,某市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18%左右。 2020年,中国处于“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发展势必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此时无论是国内抑或是国外,经济都应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势头,而且全国的通货膨胀将会维持较长的年份,但因为某的东盟博览会的带动以及某市在对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不凡的成绩,某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应该维持在10%左右,取20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6.5%。 国民经济结构成分的变化,是影响电力弹性系数的重要因数。某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振兴壮大现代工业,大力发展电力电气设备、港口机械、农机等专用成套设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配件制造等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轻工业尤其是电子工业的发展,由于其电能单好小,产值高,会使电力弹性洗漱向小的方法偏移;然而,该市也将计划对工业在水泥、钢铁等电能单耗高、产值低的产品大力推广,这些在其发展中将是电力弹性系数向大的方向偏移。此外,家庭用电由于电能消耗不产生产值,也是会使电力弹性系数增大,但是目前该市的国民经济与电力建设都在稳步发展,且大体上与家庭电气化发展相同步,所以电力弹性系数将趋于稳定状态。综上,预测某市2015年的弹性系数大约为0.7左右,2020年的弹性系数预测为 0.72左右。 由应用类比法或其他方式获得距当前时间m年的预测水平年对应的弹性系数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后,可以计算得到对应年份的电力需求增长率为: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法预测规划水平年的电量为: (:电量年平均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电力弹性系数;为预测起始年份的用电量;为预测终止年份的用电量) 取2010年为基准水平年,根据上面的式子计算出2015、2020年的用电量为:2015年:16745.7(gw.h)2020年:33709.5 (gw.h)把所得数据填入上表。 由于表3-1中的的值忽大忽小的,没有规律可言,对预测出来的数据也会有比较大的偏差,所以此方法不适用来作为该市负荷预测结果对该市规划水平年内电网运行状况的研究。3.2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电量预测 人均电量指标换算法是指选一个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用电结构等方面相似的地区作为比较对象,通过分析比较两个的过去和现在的人家电量指标,得到本地区的人均电量预测值,再结合人口分析得到总用电量的预测值。 人均用电量预测法: 根据本网过去历年人均用电量和参考上级电网人均用电量,选取本网规划水平年人均用电量,再乘上相应水平年的人口预测值,则可推算出规划年的需电量。表3-2 某市历年人均用电量情况表年份总用电量(gw.h)市区人口(万人)市人均用电量(kw.h/人.年)全区人均用电量(kw.h/人)市人均用电量占全区用电量的比例20002950.6225.6213086981.8739320013195.1229.2313947241.9254120023071.4231.2113287911.6788920033513237.7414778791.6803220043752.8242.615479851.5705620054170249.7167010361.6119720064631254.9181711721.5503420075328260205113621.5058720085696268212515391.3807720096361.1273.5232617241.3486120107319.7280.9260618461.41170 1)某市和广西全区水平相比 由上表可知,20032008年广西人均用电量年均增长率比较大,大约为10.4%,根据广西现在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还有人口增长的速度还看,广西的人均用电量年增长率会有比较大幅度的增长,预测2015年大概增长率为10%左右;远期的经济会趋于平稳状态,所以预测2020年增长率的大概为8%左右,所以预测广西2015年、2020年全区人均用电量指标约为2700和3400千瓦时/人年。虽然某 2009年2015年投产水泥、化工项目较多,但该段时间广西在沿海城市、百色、来宾、柳州等地集中投产的水泥、石油化工、钢铁和铝工业等高耗能项目也较多,所以预计2015年某人均用电量占广西的比例变化不大,维持在1.40左右;某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随着商业、贸易和物流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较快,但考虑到某缺少资源性产业,而广西今后加工制造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预计远期某人均用电量占广西的比例略有降,在1.38左右。把预测的比例系数填入表3-3中。 取2000-2010为基本年,用excel生成市区人口图3-1,如下图:图3-1 市区人口增长趋线由上图得到本市区人口的函数为: 由拟合曲线可知,该市人口模型可近似用以上的式子来表示,拟合度为=0.9977,比较高,故可用该模型对该市2015、2020年人口数量进行预测,其结果填入表3-3中。表3-3 某市未来年份各值的预测值年份总用电量(gw.h)市区人口(万人)市人均用电量(kw.h/人.年)全区人均用电量(kw.h/人)市人均用电量占全区用电量的比例201512205.6322.9378027001.4202020617.2373.5552040001.38 由预测得出的全区人均用电量数据以及市人均用电量占全区用电量的比例系数可以算出市人均用电量的数据以及该市的总用电量为:(1)2015年全市的人均用电量为: 3780 (kw.h) 2015年全市的总用电量为: 12205.6(gw.h)(2)2020年全市的人均用电量为: 5520 (kw.h) 2020年全市的总用电量为: 20617.2(gw.h) 把所算得到的数据填入表3-3中。3.3增长趋势预测法电量预测 趋势预测法是对预测序列进行分析得出变化趋势并加以外推拓展,但不对其中的随机成分进行统计处理,基于负荷变化表现出的明显趋势,获得负荷的变化趋势,按照该趋势对未来负荷情况作出预测。 根据某市历史用电数据画出该市历年用电情况曲线图,使用excel对该曲线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曲线模型和拟合度,当拟合度较高的时,说明拟合曲线模型与该县用电曲线模型比较接近,可近似用该模型来预测该市在未来年份的用电情况。历史年2000-2010年用电量如表3-4、3-5所示: 表3-4 某市2000年-2005年的总用电量情况表 单位:gw.h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总用电量2950.63195.13071.435133752.84170表3-5 某市2006年-2010年的总用电量情况表 单位:gw.h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总用电量4631532856966361.17319.7 取上面的数据来用excel生成函数式。如图3-2所示:图3-2 某市历年用电量曲线 由上图可得到用电量的函数式: 由上图可拟合出预测模型公式为:=0.9954,拟合度比较大;可使用该预测模型对该市2009-2015年用电量进行预测。 利用此式子来预测2015年和2020年的用电量: 2015年:y= 12208.4(gw.h)2020年:y= 19063.5(gw.h)3.4 综合产值单耗法电量预测 根据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目标和选用的产值单耗指标,可按下式计算出规划水平年的用户需电量: ;式中:预测年(或规划年)的需电量,亿kw.h k 预测年选用的产值单耗指标,亿 kw.h/元 预测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目标值,亿元表3-6 某市2000年-2015年的gdp和全社会用电量情况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gdp(亿元)253.24281.62310.23346.04404.81516.36增长率%9.4511.210.211.517.027.6全社会用电量(亿kw.h)29.530.731.935.137.541.7k(亿kw.h/元)0.1170.1090.1030.1020.0930.081 表3-7 某市2000年-2015年的gdp和全社会用电量情况年份200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