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序言(一)勘察目的与任务(二)勘察依据(三)勘察日期(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二、自然地理条件(一)路线走向及交通地理位置(二)水文、气象(三)地形、地貌三、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一)区域地质与区域稳定性(二)地层(三)水文地质(四)地震(五)天然建筑材料四、工程地质分区五、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第四纪活动断裂(二)砂土液化(三)软弱土(四)湿陷性土(五)膨胀土六、工程地质评价(一)路线方案评价(二)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七、结论及建议青岛红其拉甫公路鲁冀界至邯郸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一、序言青岛红其拉甫公路鲁冀界至邯郸段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横5)的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规划“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主骨架中横6 “鲁冀界(聊城)邯郸涉县冀晋界(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晋煤外运的大通道和内陆与沿海联系的大动脉,又是连接邯郸西部各旅游景点及其矿产资源外运的主干道。本项目的实施对完善河北乃至全国公路网有着重要意义,将有效带动河北省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勘察目的与任务本次勘察是在初勘基础上进行的详细勘察,其的目的是为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1查明设计路线场地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并做出评价。2查明场地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为沿线路基设计,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物理、力学指标。3查明沿线路基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地下水埋深条件,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4查明沿线场地的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的类别、范围、性质,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治理措施及建议。5查明沿线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并对沿线场地稳定性进行评价。6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类别、材料位置、储量和采运条件。7提供编制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地质资料。(二)勘察依据本次勘察所依据的规范、规程: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4-93);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7.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及有关规范、规程。(三)勘察日期本次勘察范围从k0+000k93+713,全长93.713公里,外业工作从2004年4月8日至2005年3月20日完成,土工试验及内业资料整理于2005年4月25日完成。(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动力触探、工程地质测量等方法进行,钻机采用北京dpp-100及无锡g-2、g-3工程钻机钻进,地下水以上采用冲击钻进,取土采用120mm薄壁取土器取样,并用蜡密封。本次勘察范围从k0+000k93+713,沿线钻孔位置、孔深依据有关规范及场地桩位进行放定及钻探。沿线各钻孔位置及孔深详见钻孔一览表。详细勘察完成的总工程量钻 探探 井静 探标准贯入试验n63.5(次)土工试验(件)测量(点)总孔数(个)总进尺(m)总数(个)总进尺(m)总孔数(个)总进尺(m)3394982.4554454.00921216.1028693352485二、自然地理条件(一)路线走向及交通地理位置青红公路鲁冀界至邯郸段高速公路东起自鲁冀界济馆高速卫运河大桥西头,向西经馆陶县,跨卫西干渠、国道106,经曲周南、广平北、肥乡北,向西北跨邯临一级公路、滏阳河、京珠高速公路、国道107、京广铁路,在邯郸县北两岗乡跨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终于邯武复线,全长93.713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二)水文、气象1水文路线所经地区水系比较发育,均为内陆河流,所经河流主要有支漳河、滏阳河、输元河、卫西干渠、沙东干渠、东风渠、团结渠、规划南水北调主干渠等,这些河(渠)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每年雨季,河(渠)流洪水暴涨,枯水季节,河流迳流变小甚至断流。2气象路线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历年冬夏季较长,春秋季较短,气候特点是干旱同季,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气爽,寒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全年气温季节变化明显。该区年平均气温13.4c,极端最低气温-22.5c,极端最高气温42.5c,多年平均日照2587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538mm,无霜期210天,标准冻深小于60cm。(三)地形、地貌路线区大部分处于华北平原南部,以京广铁路为界,铁路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太行山丘陵地带。京广铁路以东路段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平缓,略呈波状起伏,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区域最大平均高差约15.80m。该路段主要地貌类型有古河道、自然堤缓岗、准缓岗、二坡地、低平地和各种类型的洼地等。京广铁路以西路段为太行山丘陵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区域最大平均高差约63.90m。该路段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丘陵起伏、切沟纵横、沟壑峭立、切割较为破碎的地貌特征。三、区域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一)区域地质与区域稳定性沿线所在区域构造体系主要是新华夏系,受区域构造体系的影响,具明显的分区特征。以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邯郸断裂为界(京广铁路东侧),其西为新生代的太行山隆起,以东则为华北平原坳陷区。太行山隆起东侧以太行山山前断裂与华北平原坳陷相邻。路线穿越区东段处于华北平原坳陷区的临清凹陷,临清凹陷内部受断裂活动控制,新生代形成了一系列走向nne的凹陷和凸起,自东向西有馆陶凸起、丘县凹陷、广宗凸起、邯郸凹陷。凹陷区内断裂为nnw向f1磁县断裂、f2邯郸断裂、f3临漳断裂、f4馆陶西断裂、f5冠县断裂,路线穿越区西段处于太行山隆起带,始新世以来,本区发生明显的抬升,抬升幅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中新世末、上新世初,本区经历了构造稳定期,在隆起的背景上,一些老断裂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时期发生差异运动,产生了一系列半地堑式的构造盆地。区域多数隆断、断凹仍有一定的继承性活动,多数凹陷的上第三系底板,上延到上第三系地层之中,一些断裂还切穿第四底板,显示第四纪期间的活动,活动断裂以nnene向为主,其次是nwnww向。断裂性质均为正断层,控制断凹的断裂规模较大,其产状呈由浅入深由陡变缓的形态。场地断裂构造以nnw向至ne向为主体,还有nww向的活动断裂穿过隆起区和坳陷区两个构造单元,并切过nne至ne向断裂,其中与场址地震危险性影响最大的地震构造是nne向的断裂和nww向的磁县断裂,此外还有临漳断裂。磁县大名断裂为内黄隆起和临清坳陷的分界断裂,东起朝城南,西经大名、临漳、磁县北,进入太行山隆起区,全长100公里,该断裂走向nww,倾向n,倾角较陡,是中生代以来长期发育的一条边界大断裂。晚期三纪以来该断裂活动较为强烈,该断裂带是一条较强的地震地带。据历史资料记载,已发生较大的地震自东向西是1654年朝城5.5级地震、1889年大名5级地震、1830年磁县7.5级地震,和1314年涉县6级地震,1970年9月29日和1977年3月10日在磁县又发生了4.5级地震,等震线为nww向。邯郸断裂是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中规模较大、活动时代 较新的一条著名断裂,断裂呈nne向,倾向see,长约150公里,中新生代以来断距显著,第四纪晚期仍在活动。临漳断裂,该断裂北起旧永年向南延伸,经临漳折为北北西向至田市集,控制了广宗成安隆起上回隆镇凸起的发育。该断裂主要活动于早第三纪,晚第三纪以来该断裂活动较弱,取而代之的是邯郸西侧邯郸断裂的活动。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表明,穿越区区域上属次稳定区。 (二)地层依据钻探揭露,路线穿越区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及细砂,路线西端出露第三系上新统地层。路线穿越区地层具明显分区特征,以京广铁路为界,以东平原地区为第四系全新统(q4)地层,以西主要为第四系下更新统(q1)地层,路线西端为第三系中新统(n1)地层。现按地层成因及形成时代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第三系中新统(n1)该统地层为内陆河湖相沉积,主要为红褐灰褐色泥岩及细砂岩。细砂岩为灰褐色,中厚层,具波状层理,矿物成分主要为为石英、长石及云母,钙泥质胶结,节理较发育,岩芯较完整,倾角1527,裂隙为钙泥质充填。顶部2.006.00m为强风化带,呈碎块状。泥岩呈褐红色,中厚层,钙泥质胶结,具水平及波状层理,岩芯较完整,倾角1625。顶部3.006.00m为强风带,成碎块状,裂隙被钙泥质充填。与上部地层呈不整合接触。该地层分布在路线西端(k92+350k92+970)区段。2第四系更新统(q1 l)该地层为湖相沉积,主要由灰褐灰黄、灰白灰绿色及红褐色粘土及亚粘土组成,呈坚硬硬塑状,结构致密,断口光滑,上部裂隙发育,含钙质及铁锰质结核,具膨胀性,膨胀潜势弱中。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k81+500k93+713)区段,最大揭露厚度大于55.00m。自由膨胀率为4087%,膨胀潜势弱中。与上部地层呈假整合接触。3第四系全新统(q4)全新统冲洪积堆积(q4al+pl)主要由黄褐棕褐色亚粘土、亚砂土组成,间夹砂土层及粘土透镜体。亚粘土与亚砂土成互层状产出,结构致密,多呈硬塑状,中低压缩性,含钙质结核。砂土多为粉细砂及中砂,饱和,中密密实状,砂质较纯,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含白云母片,级配差中。分布在平原区段,最大揭露厚度32.00m。全新统冲积湖沼相堆积(q4al+l)主要由黄褐、灰褐灰色亚粘土、亚砂土及粘土组成,亚粘土、亚砂土及粘土成互层状产出,多呈软塑硬塑状,具水平层理,土质较均,含贝壳、蜗牛碎片。分布在平原区段。全新统冲洪积堆积(q4al+pl)主要由黄褐色褐黄色亚粘土、亚砂土组成,间夹粉细砂。亚粘土与亚砂土成互层状产出,多呈软塑硬塑状,部分呈流塑状,土质不均匀,含铁锰斑氧化物。分布在平原区段。(三)水文地质路线所经地区水系比较发育,均为内陆河流,所经河流主要有支漳河、滏阳河、渝元河、卫西干渠、沙东干渠、东风渠、团结渠、南水北调主渠等,勘察时支漳河、滏阳河、东风渠、卫西干渠均有地表水迳流,地表迳流水体非无色、透明,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东部平原地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层孔隙和土层孔隙中,为多层结构的松散岩土孔隙水,储水量比较丰富。浅部的两个含水组分别为第一含水组的潜水和第二含水组的潜水-承压水含水组。东部平原地区由上至下依次为淡水-(微)咸水-淡水,上部淡水多沿古河道两侧分布,呈条状分布,矿化度为0.61.0g/l,主要分布在地下浅层。(微)咸水矿化度1.074.52g/l,底板埋深约20.0055.00m。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河流、干渠灌溉回渗补给。西部丘陵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孔隙及风化带裂隙中,地下水储存条件复杂,大都为淡水,多属潜水-承压水,地下水位埋深受构造条件控制,水位变化大。路线k31+100k43+200区段,地下水埋深在9.0014.00m, k55+100k75+500区段,地下水埋深在1.007.50m,k75+500k83+600区段,地下水埋深5.509.60m,k83+600k93+713地下水埋深变化大,一般埋深8.0013.00m。其它地段地下水埋深均大于15.00m。通过对测区地下水取样进行水质分析,东部平原大都为微咸水咸水。东风渠、团结渠、支漳河、滏阳河区段地下水为硫酸盐氯化物钙镁型、氯化物硫酸盐钙钠型,属咸水,在ii类环境下,对混凝土具有中等结晶腐蚀。平原其它区段地下水大部分属于重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水,属微咸水,在ii类环境下,对混凝土具弱结晶腐蚀。西区丘陵区段地下水大都为淡水,为硫酸盐钙钠型。(四)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通知(冀震发200138号文)文件的规定,路线穿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45s,本路线所经区域地震烈度均为度区。(五)天然建筑材料勘测路段位于平原及山区微丘地带,沿线筑路材料缺乏,公路建设所用材料均需外运,路段内有多条省道和国道,道路纵横交错,为建筑材料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碎石材料可以选用武安市伯延、野河料场,该料场有品种、规格齐全,质量稳定可靠,交通便利,储量丰富,加工的各种规格的碎石可用作路面基层、构造物、防护工程等。位于武安阳邑的玄武岩石料场,曾在石安等高速公路抗滑面层中广泛使用过,该场生产规模大,碎石质量较好,能满足抗滑表层的使用要求。工程所用中粗砂可采用七里河姚坪砂场、白马河的青山和杨村砂场,这些砂场质量可靠,储量丰富。石灰材料可从武安市伯延、野河料场获得,料源储量丰富,品质较好,运输方便,可供路基、基础工程及构造物附属工程使用。粉煤灰可选用邯郸电厂的粉煤灰,该电厂日出灰量400t,储灰池储量约为300万吨,质量稳定,符合一级粉煤灰标准且运输方便。工程用土数量较大,路线经过平原地区,土体多为低液限粘土、粉土,可以直接做为路基填料。西部丘陵地区,土体多为高液限粘土,具膨胀性,不宜直接做路基填料,用土需外运或加石灰后用于路基填料。水泥可选用峰峰矿区太行水泥厂水泥,钢材可选用邯郸钢铁公司钢材。四、工程地质分区依据沿线地质测量、钻探揭露、动力触探及土工试验结果,路线穿越区地层具明显的分区特征。以京广铁路为界线,以东平原地区(k0+000k79+100)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低液限粘土、粉土及砂土,以西丘陵地区主要为湖积成因的高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粘土。依据其岩性及工程性质,将路线分为9个工程地质分区。分述如下:区:k0+000k31+050,该区为冲积、洪积平原,其沉积地层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粉土及粘土,分布较均,呈互层状产出。依据地层岩性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二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呈互层状产出。低液限粘质土呈硬塑状,局部呈软塑状,具大孔隙,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含铁锰锈斑。低液限粉土呈黄褐色,稍湿,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土质均匀,含云母片,砂感较强。其容许承载力0=120170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0kpa。底板埋深约5.008.00m。下段:主要由黄褐灰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砂土、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呈硬塑状,局部软塑状,结构较致密,中压缩性,局部具高压缩性,土质不均。粉土呈硬塑状,稍湿,中密,土质较均,中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50200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5kpa。区:k31+050k46+500,该区地层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物。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及砂土透镜体,依据其岩性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二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上段: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及砂土。低液限粘质土多呈软塑硬塑状,局部流塑状,具大孔隙,高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粉土多呈软塑硬塑状,稍密中密,稍湿湿。其容许承载力0=110160kpa,极限侧摩阻力i=2530kpa。底板埋深约3.005.70m。下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及砂土透镜体,粘质土多呈软塑硬塑状,土质不均,含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土呈软塑硬塑状,稍湿湿,中密,中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40190 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5kpa。iii区:k46+500k54+500,该区地层为河流冲洪积相沉积物。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及砂土透镜体,依据岩性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二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粉土及粘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多呈硬塑状,局部软塑状,高压缩性。粉土多呈硬塑状,稍密中密,稍湿。其容许承载力0=130180 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5 kpa。底板埋深约6.208.50m。下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及砂土透镜体,粘质土多呈硬塑状,土质不均,中压缩性。粉土大多呈硬塑状,稍湿,中密密实,具砂感,中低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70200 kpa,极限侧摩阻力i=4045 kpa。iv区:k54+500k64+050,该区地层主要为河流冲、洪积相及湖相沉积,主要由灰褐灰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分布较均,呈互层状产出。依据岩性及工程性质,该区地层可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呈软塑状硬塑状,局部呈流塑状,具大孔隙,中(近)高压缩性,土质不均,含铁锰锈斑。粉土呈黄褐色,湿,稍密中密,中高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10130 kpa,极限侧摩阻力i=3035 kpa。底板埋深约3.006.50m。中段:主要为黄褐灰褐灰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呈软塑流塑状,中高压缩性,土质松软。低液限粉土呈软塑流塑状,稍湿饱和,稍密中密,土质松软,中高压缩性,摇振反应中迅速。该段地层含有机质,具腥臭味,见贝壳。其容许承载力0=80100kpa,极限侧摩阻力i=2025 kpa。底板埋深约6.009.10m。下段:主要为黄褐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砂土及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呈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土质不均。低液限粉土呈软塑硬塑状,中密,土质较均,中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40180 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0kpa。v区:k64+050k68+850,该区地层为河流冲、洪积相及湖相沉积,主要为黄褐灰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分布较均,呈互层状产出。依据岩性及工程性质,该区地层可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粘质土大多呈软塑状,局部呈流塑状,具大孔隙,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含铁锰氧化物。粉土呈黄褐色,湿,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10130 kpa,极限侧摩阻力i=3035 kpa。底板埋深约1.003.20m。中段:主要为黄褐灰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多呈软塑流塑状,中(近)高压缩性,土质松软。低液限粉土多呈软塑流塑状,稍湿饱和,稍密中密,土质松软,中(近)高压缩性,摇振反应中迅速。该段地层含有机质,见贝壳。其容许承载力0=70100 kpa,极限侧摩阻力i=2025 kpa。底板埋深约6.0010.05m。下段:主要为黄褐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砂土及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呈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土质不均。低液限粉土呈软塑硬塑状,中密,土质较均,中压缩性。其容许承载力0=140180 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0kpa。vi区:k68+850k71+400,该区地层主要为河流冲、洪相及湖积相沉积物,主要为黄褐灰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依据其岩性及工程性质,该区地层可分为三段,现分述如下:上段: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性土多呈硬塑状,局部软塑状,具大孔隙,中压缩性。粉土呈硬塑状,稍湿湿,稍密中密。其容许承载力0=110140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0kpa,底板埋深2.005.80m。中段:主要为黄褐灰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薄层。粘性土多呈软塑硬塑状,局部液流塑状,中压缩性。粉土多呈软塑硬塑状,湿饱和,稍密中密,摇振反应中。该段地层含有机质,具腥臭味,含蜗牛。其容许承载力0=100160kpa,极限侧摩阻力i=3040kpa,底板埋深5.209.00m。下段: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粘性土多呈硬塑状,中压缩性,含钙质结核。粉土多呈硬塑状,湿,中密。其容许承载力0=150190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5kpa。vii区:k71+400k76+350,该区段地层为河流冲洪积相及洪湖相沉积物,主要为黄褐、灰褐及灰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依据其岩性及工程地质可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上段:主要为黄褐褐黄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透镜体。粘质土多呈硬塑状,局部软塑状,中压缩性。粉土多呈硬塑状,稍湿湿,稍密中密。局部区段含青色瓦片及陶片,为新近沉积土。其容许承载力0=100140kpa,极限侧摩阻力i=2540kpa,底板埋深3.006.50m。中段:主要为黄褐、灰褐灰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间夹高液限粘土。粘质土多呈软塑硬塑状,中压缩性。粉土多呈软塑硬塑状,稍湿湿,中密,摇振反应中。该段地层含有机质,具腥臭味,含贝壳。其容许承载力0=120180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5kpa。下段: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粘性土呈硬塑状,中压缩性,含钙质结核。粉土多呈硬塑状,湿,中密,摇振反应中。其容许承载力0=160200kpa,极限侧摩阻力i=4045kpa。viii区:k76+350k80+600,该区为河流冲洪积相及洪湖相沉积,主要由黄褐褐黄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依据岩性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二段。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粘质土多呈硬塑状,土质不均,具大孔隙,含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土多成硬塑状,稍湿湿,中密。其容许承载力0=100170kpa,极限侧摩阻力i=3040kpa,底板埋深5.008.00m。下段: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粘质土多呈硬塑状,结构致密,含钙质结核。粉土多为硬塑状,中密密实,中压缩。其容许承载力0=160190kpa,极限侧摩阻力i=4045kpa。ix:k80+600k82+900,该区上段为河流冲洪积沉积,下段为湖相沉积,分界明显,呈假整合接触。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组成,底部常分布一层砂土。粘质土多呈软塑硬塑状,土质不均,结构较致密,含较多钙质结核,中压缩性。粉土多成软塑硬塑状,稍湿湿,稍密中密。砂土多为粉细砂,局部为中砂,中密,稍湿饱和,级配中。其容许承载力0=120180kpa,极限侧摩阻力i=3045kpa,底板埋深7.0013.00m。下段:主要为灰褐色、灰绿色、灰白色低(高)液限粘土,呈硬塑状,土质不均,含较多钙质结核,结构致密,具膨胀性。其容许承载力0=180210kpa,极限侧摩阻力i=4050kpa。x区:k82+900k92+600、k92+690k92+890及k92+970k93+713,该区段主要为湖相沉积,主要为黄褐、灰褐灰白灰绿色低(高)液限粘土,依据岩性及工程性质,可分为二段。分述如下:上段:主要由黄褐、灰褐灰白色及红褐色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组成。呈硬塑坚硬状,结构较致密,具裂隙,含较多钙质结核,局部含砾石,为膨胀土风化带,局部具膨胀性。其容许承载力0=140180kpa,极限侧摩阻力i=3545kpa,底板埋深3.006.50m。下段:主要由红褐、灰褐灰黄灰白及灰绿色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组成。粘土多呈坚硬状,结构致密,切面光滑,含较多钙质及钙锰质结核,具膨胀性,膨胀潜势弱中,其容许承载力0=190240kpa,极限侧摩阻力i=4550kpa。k92+350k92+600段底部为第三系泥岩(砂)岩。xi区:k92+600k92+690及k92+890k92+970,该区段为第三系中新统(n1)地层,主要为红褐灰褐色泥岩及砂岩,中厚层状,倾角15o27o,节理较发育,顶部2.006.00m为强风化带,呈褐红色,裂隙发育,成碎成块状,裂隙被钙泥质物充填。五、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第四纪活动断裂邯郸断裂是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中规模较大,活动时代较新的一条著名断裂。该断裂走向nne,倾向see,断裂长约150公里,中新生代以来断距显著,断裂两侧基岩埋深相差数百米,磁县以北的断裂在第四纪晚期还有活动。但据历史地震资料,断裂带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强震,也没有5级以上地震的记载。现今,小震沿断裂分布零散,见不到集中成带的图象。从人工地震剖面和钻孔资料分析,断裂下降盘(东盘)一侧的第四系同一层位地层沉积明显比上升盘(西盘)厚,并且东侧第四系地层分布较全,而西侧仅出露下更新统地层。可见,该断裂在第四纪或者第四纪晚期以来的活动以来以蠕滑为主,为盆地同生断裂,邯郸市一带出现的构造地裂缝可以佐证它的这一特性。高速公路大约在k76+800k77+500横穿该断裂。临漳断裂北起旧永年向南延伸经临漳折为北北西向至田市集,控制了广宗成安隆起上回隆镇凸起的发育。该断裂主要活动于早第三纪,晚第三纪以来该断裂活动较弱,取而代之的是邯郸西侧邯郸断裂的活动。依据最新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区地震动峰值为0.100.15g,地震烈度为度区,属于次稳定区。(二)砂土液化路线在支漳河、滏阳河流经区段,地下水埋深浅,地表下20.00m范围存在饱和粉细砂及亚砂土,该区段地震裂度度,对该区段20.00m以上的饱和粉细砂及亚砂土进行液化性判定。1、k54+500k64+050区段路段地面下15.0m深度范围存在饱和粉土及砂土,该区地震裂度为7度,对路段地面下15.0m范围饱和粉土及砂土进液化性判定,判定结果表明zklj181、zklj182、zklj185、zklj188及zklj196孔10.0m以上地基土具轻微液化性(液化指数ile=2.314.42)。2、k64+050k68+850区段地基土地面下15.0m深度范围存在饱和粉土及砂土,路段地震裂度为7度,对路段地面下15.0m范围饱和粉土及砂土进液化性判定,判定结果表明zklj207、zklj209、zklj210、zklj211、zklj212及zklj214孔10.0m以上地基土具中等液化性(液化指数ile=6.314.6),zklj203及zklj213孔具轻微液化性(液化指数ile=2.33.6)。(三)软弱土1、k24+500k31+900路段该路段在埋深5.0011.00m范围内,发育一层厚2.004.00m的高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粘土,黄褐灰褐色,呈软塑状,土质松软,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多呈透镜体状产出,呈不连续分布。其主要物理力学指为:w=33.848.3%,e=0.9041.360,il=0.500.72,=0.400.84mpa-1,es=3.36.8mpa,=3100,容许承载力0=100110kpa。当选择天然路基时(特别是桥头路段),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砂垫层及土工格栅等方法进行处理。2、k31+900k35+900路段该路段在埋深1.005.30m范围内,发育一层厚1.103.00m的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黄褐棕黄色,呈软塑状,局部为流塑状,土质松软,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呈较连续分布。其主要物理力学指为:w=29.344.2%,e=0.9091.220,il=0.500.89,=0.410.78mpa-1,es=2.56.3mpa,=5120,容许承载力0=100120kpa。当选择天然路基时(特别是桥头路段),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对该区段路基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及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该路段软弱土主要与农田灌溉导致地表水渗透有关。3k35+900k37+500路段该路段在埋深3.008.50m范围内,发育一层厚1.004.30m的高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粘土,黄褐灰褐色,呈软塑状,土质松软,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呈连续分布,其主要物理力学指为:w=35.144.8%,e=0.9781.230,il=0.500.76,=0.420.70mpa-1,es=3.87.6mpa,=6130,容许承载力0=100110kpa。当选择天然路基时(特别是桥头路段),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对该区段路基采用砂垫层及土工格栅等方法处理。4k37+500k44+400路段该路段6.00m以上路基土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黄褐棕褐色,呈软塑状,土质松软,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呈较连续分布,其主要物理力学指为:w=31.451.7%,e=0.9001.325,il=0.510.74,=0.440.69mpa-1,es=3.76.9mpa,容许承载力0=100120kpa。当选择天然路基时(特别是桥头路段),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对该区段路基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及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该路段软弱土主要与农田灌溉导致地表水渗透有关。5、k54+500k64+050路段依据工程地质钻探、动力触探、室内工试验及静力触探结果,该路段软弱土为河漫滩相、牛轭湖相沉积,主要为黄褐灰褐色的低液限粘土、粉土及高液限粘土,且受地下水影响明显,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以上或以下一定厚度范围内,软弱土埋深3.006.50m,发育厚度2.004.20m,呈不连续分布。软弱土主要为黄褐灰褐深灰色低液限粘土、粉土及高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多呈软塑状,局部为硬(可塑)状,中高压缩性,土质不均,含铁锰氧化物及钙质结核,干强度、韧性中,摇振反应慢。低液限粉土,湿饱和,稍密中密,多呈软塑状,局部为流塑及硬(可塑)状,中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迅速。高液限粘土呈可塑软塑状,土质较均,含铁锰氧化物,中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高,无摇振反应。软弱土中常含黑色有机质炭膜,见贝壳、蜗牛碎片。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30.942.7, e=0.8901.197,il=0.510.99, a1-2=0.230.75mpa-1, es1-2=2.709.40mpa,粘聚力及内摩角变化较大,内聚力c=431.4kpa,内摩擦角=5.329 0,锥尖阻力qc=0.570.96mpa,标贯击数1.83.4击30cm,其容许承载力0=80100kpa,极限侧摩阻力i=2030kpa。6、k64+050k68+850路段依据工程地质钻探、动力触探、室内工试验及静力触探结果,该路段软弱土为河漫滩相及牛轭湖相沉积,主要为黄褐灰褐深灰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受地下水影响明显,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以上或以下一定厚度范围内,软弱土埋深1.003.20m,发育层厚2.606.20m,呈较连续分布。软弱土主要为黄褐灰褐深灰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低液限粘土多呈软塑流塑状,中近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中,摇振反应慢。低液限粉土,湿饱和,稍密中密,多呈软塑流塑状,局部呈硬(可)塑状,中近高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迅速。软弱土层位钻探缩孔较严重。软弱土中含腐植有机物,见贝壳、蜗牛碎片,具嗅味。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29.942.4,e=0.8701.168,il=0.620.98,a1-2=0.250.50mpa-1, es1-2=3.867.60mpa,内聚力c=5.020kpa,内摩擦角=419 0,锥尖阻力qc=0.641.17 mpa,标贯击数1.73.5击30cm,其容许承载力0=75100kpa,极限侧摩阻力i=2030kpa。7、k68+850k71+400区段依据工程地质钻探、动力触探、室内工试验及静力触探结果,该路段软弱土为河漫滩相沉积,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受地表水影响,软弱土主要分布在地下水位上部及地表下5.0m范围内,软弱土层埋深2.05.80m,层厚1.003.50m,呈不连续分布。软弱土主要为黄褐色低液限粘土及粉土。低液限粘土多呈软塑流塑状,中压缩性,摇振反应慢,干强度、韧性中。低液限粉土,湿饱和,稍密中密,多呈软塑状,中压缩性,干强度、韧性低,摇振反应中。其主要物理力学指标w=28.631.0, e=0.700.929,il=0.511.00, a1-2=0.210.37mpa-1, es1-2=4.808.70mpa,内聚力c=7.026kpa,内摩擦角=13330,锥尖阻力qc=0.47mpa,其容许承载力0=90110kpa,极限侧摩阻力i=2030kpa。8、k77+600k78+450区段:该区段地表下1.50m3.80m范围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粉土,多呈软塑硬塑状,具大孔隙,土质疏松,工程性质差,锥尖阻力qc=0.600.70mpa,容许承载力0=7590kpa,极限侧摩阻力i=2330kpa。(四)湿陷性土依据探井试验结果,k2+370k2+570、k4+600k4+800、k5+760k5+960、k9+390k9+590、k16+620k16+820、k21+450k21+650、k22+400k22+600、k25+350k25+550、k34+400k34+600、k53+520k53+720路段,路基土6.00m以上具轻微湿陷性,湿陷性在横向及纵向上呈不连续分布,考虑工程及路基土湿陷性特征,建议在路基施工及防排水工程设计时采取一定措施。(五)膨胀土路线k82+900k92+600、k92+690k92+890及k92+970k93+713区段,主要为黄褐、棕褐灰褐灰白及灰绿色粘土、亚粘土,呈硬塑坚硬状,含较多钙质铁锰质结核,承载力较高,具膨胀性,自由膨胀率为4087%,膨胀潜势弱中,局部为膨胀潜势强,其成分主要为蒙脱石,其次为伊利石。上部3.006.50m为膨胀土风化带,局部具膨胀性,风化裂隙发育。大气影响深度5.00m,计算确定地基土胀缩等级为级。六、工程地质评价(一)路线方案评价拟建青红公路鲁冀界至邯郸段高速公路,穿越区东段平原区段地貌条件单一,地势平坦,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总体走向顺适。京广铁路以西丘陵区段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属膨胀土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但考虑邯郸市京广铁路以西均为丘陵地带及膨胀土区,与周边工程地质相比,路案方案总体走向顺适,地形、地貌相对简单,为较合理方案。邯郸断裂呈nne走向,长150km,路线无法避开。因此,该路线方案切实可行。(二)路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k0+00k24+5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粉土及低液限粘土,工程性质较好,适宜做天然路基。2、k24+500k31+9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该区段在埋深5.0012.00m范围内,发育一层厚2.004.00m的高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粘土,呈软塑状,土质松散,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呈不连续分布。当选择天然路基时,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及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处理。3、k31+900k35+9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该区段在埋深1.004.00m范围内,发育一层厚1.503.00m的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呈软塑状,局部为流塑状,土质松散,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呈连续分布。当选择天然路基时,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及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处理。4、k35+900k37+5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粉土,间夹高液限粘土。该区段在埋深3.009.00m范围内,发育一层厚1.503.50m的高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粘土,呈软塑状,土质松散,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呈不连续分布。当选择天然路基时,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及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处理。5、k37+500k44+4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高液限粘土。该区段6.00m以上路基土呈软塑状,土质松散,具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且呈连续分布。当选择天然路基时,应进行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及堆载预压等方法进行处理。6、k44+400k54+5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粉土,工程性质较好,适宜做天然路基。7、k54+500k64+05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粉土及低液限粘土,中部发育一弱软土层,弱软土埋深3.006.50m,厚2.004.20m,具轻微液化。当选择天然路基时,须进行软弱下卧层沉降计算,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建议采用挤密碎石桩、砂桩或水泥深层搅拌桩法。8、k64+050k68+85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粉土,为软弱土发育地段,软弱土层埋深1.003.20m,层厚2.606.20m,且具轻微中等液化性,工程性质差。不宜做天然路基,须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建议采用挤密碎石桩、砂桩或水泥深层搅拌桩法。9、k68+850k71+400区段主要为低液限粘土及粉土,上中部发育软弱土层,软弱土埋深2.005.80m,层厚1.003.50m,呈不连续分布。故当选择天然路基时,需进行沉降及软弱下卧层验算,当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地基加固建议采用挤密碎石桩、砂桩或水泥深层搅拌桩。此外,该路段地表下2.5m范围,地表土含水量较大,含水量28.029.9%,当选择天然路基时,碾压时应采用一定措施。1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儿童医院眼球破裂伤修复术考核
- 天津市人民医院肌电图技师资格认证
-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肌电图带教能力考核
- 2025第二人民医院机器人手术麻醉考核
- 2025年吉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辽宁沈阳副食集团所属子公司拟聘用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竞聘考核
- 邯郸市人民医院术中神经保护技术考核
- 2025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招聘19人(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儿童医院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处理考核
- 大国兵器(中北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动漫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试题《公司信贷》机考试题集试卷
- 2025年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水利水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措施
- 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清单8-患者隐私
- 智能温室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 PET-CT课件教学课件
- 不签劳动合同待岗协议书
- 工会经审业务网络知识竞赛题库
- 宁夏易制毒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