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末附必修一第六章导学案-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内部环境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内容: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体液的定义:_体液的组成: 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体液 _ 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 _(2)内环境 内环境的定义:_内环境的组成:_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 _(约90%) _ 血浆 _ (约10%) _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和_三个方面。(1)渗透压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ph为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等离子有关。(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左右。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学法指导: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既是本节的学习重点,也是学习难点,学习时可以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可以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景(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这样可以加深对组织液的认识及对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理解,即内环境的“内”和细胞外液的“外”是相对的,从人体角度看是内环境,从细胞角度看就是细胞外液,所以说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的外环境。通过直观经验及课本的图片,可以得出结论: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其次还有脑脊液等。但是,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直接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不是内环境,而属于外界环境。重难点释疑:1血浆组织液淋巴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异存在的部位血管内组织细胞之间淋巴管中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各种血细胞体内各组织细胞淋巴细胞等所含的化学成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很少2.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 哺乳动物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血浆的等渗溶液。如果输液时使用的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当堂训练: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乙酰胆碱2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a. 3 8. 5 c. 6 d. 103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4如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b液为_,c液为_,d液为_。三者共同构成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_。 (2) c0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_(3)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可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如果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_浓度升高,导致_病的发生。课后作业:总结与反思: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内容: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稳态的定义:_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2)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_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了稳态的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_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_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_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内环境遭到_。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_。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_。重难点释疑:1. 夏天时,空调房间与室外的温差较大,如果经常进出空调房间,就会出现咳嗽、头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呆的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关节酸痛或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等。如果呆得太久,由于空气不好,容易使人头晕目眩。这些症状就是空调综合征,俗称空调病。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据分析,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2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当堂训练:1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 ( )a凝固的状态 b绝对不变的状态 c相对稳定的状态 d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化的状态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3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一条冷水浸泡过的毛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4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 )a提供能量 b供给营养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5下列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 (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运动系统 内分泌系统abcd6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则 ( )ak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bk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ck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 dk排出量等于零7下图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据图回答:外界环境食物o2co2废物内环境细胞(1)图中 _, _, _。(2)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为_,为_。(3)用简明语言表述:_。课后作业: 总结与反思: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习目标: 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自学指导: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具体过程是指:_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_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_(3)反射弧的组成:_、_、_、_和_。(4)兴奋:_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2)兴奋传导的实质:_(3)兴奋的传导特点:_(4)影响兴奋传导的因素:_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_(2)请简述突触的结构:_(3)神经递质:_神经递质作用:_(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_(5)某些杀虫剂能影响神经递质的生理作用,其机理是:_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组成包括_,它们含有大量的_,这些神经元组合成许多不同的_,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5人脑的高级功能位于人大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_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_,是整个神经系统中_的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_以及控制机体的_外,还具有_、_、_和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的关系:学习和记忆是脑的_之一。学习是_,记忆则是_。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短期记忆和永久记忆之间的联系短期记忆主要与_的活动及_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_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的建立有关。重点释疑:1神经纤维上传导(双向性)(1)未受刺激时:膜外正电位 膜内负电位(2)某部位受刺激生兴奋时,该部位 膜外由“正”“负”膜内由“负”“正”(3)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4)兴奋以电流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2(1)突触的定义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 (2)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存在的间隙。3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因为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使后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而不能按相反的方向传递。 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膜,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当堂训练:1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开水壶,缩手反射的发生与疼痛的时间是 ( ) a先感到疼痛,后进行缩手反射 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先缩手反射,后感到疼痛 d变化不定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3右图为反射弧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a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在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以上说法都对4、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a下丘脑 b脊髓 c大脑 d垂体5、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7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是 ( )调节速度快 调节速度慢 作用范围广 作用时间短 作用部位准确 作用时间比较长a b c d课后作业:总结与反思:2.2通过激素的调节 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2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学习内容:1激素的发现(1)促胰液素的发现历程: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了:_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发现了:_(2)激素调节是指_2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来源:_、_、_血糖去向:_、_、_影响血糖平衡的因素:_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_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_反馈调节是指:_反馈调节的意义:_(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器官:_甲状腺激素的功能:_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_3激素调节的特点_、_、_重点释疑:1动物及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化学性质激素的中文名主要来源主要作用异常时的主要表现分泌不足分泌过剩含氮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素甲状腺促进糖和脂肪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若幼年易患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可以使多种激素,如促性腺素、acth、tsh的分泌受到影响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提高多种组织的兴奋性,加速代谢肽类及蛋白质激素胰岛素胰岛b细胞调节代谢,降低血糖糖尿病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调节代谢,使血糖升高促胰液素消化管促进胆汁和胰液中hco3-的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垂体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生长抑素下丘脑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生长素垂体促进生长,影响代谢侏儒症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催产素下丘脑、神经垂体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促进乳腺排乳催乳素腺垂体、胎盘发动和维持泌乳促性腺激素垂体维持性腺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性腺合成和分泌性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垂体、脑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从而调节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与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腺垂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类固醇(甾体)激素肾上腺皮激素肾上腺皮质控制糖类和无机盐等的代谢,增强机体防御能力醛固酮肾上腺皮质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排泄,是盐皮质激素的代表雄性激素(睾酮)睾丸间质细胞维持和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性器官萎缩、第二性征减退雌性激主要是卵巢维持和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孕激素(孕酮黄体、胎盘促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的变化,为受精卵着床和妊娠的维持所必需受精卵种植障碍当堂训练:1手术切除成年大白鼠的整个甲状腺,一段时间后,该大白鼠表现为 ( )a分解代谢增强 b生长发育加快 c自由活动减少 d食欲增强 2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3一只成年雄狗仍然保持幼年的状态,且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行动呆笨,无求偶行为,其原因是 ( )a睾丸发育不全 b甲状腺功能低下 c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睾丸发育不全4给成年大鼠连续3周饲喂甲状腺激素后,对照组比较,会出现 ( )a体重增加 b嗜睡 c耗氧量下降 d对低氧环境耐受能力下降5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 )a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 b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正常c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低下 d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正常6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影响婴儿智力发育的是(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素课后作业:总结与反思: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导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学习内容: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定义:_ 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_(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应速度作用范围作用时间2人体的体温调节(1)人体热量的来源:_ 人体热量的散出:_(2)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的调节机制:_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的调节机制:_3人体的水盐调节(1)水盐调节的方式:_(2)水盐调节的机制: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的机制_4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_重点释疑:1.的恒定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人体安静时以肝脏放能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为主。热量的三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2.地工作人员通过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肌肉、肝脏细胞代谢非常旺盛,汗腺分泌很少,毛细血管收缩。而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则正好相反。因为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极地工作的人员要穿很多保暖衣物,喝温水,作室内加热等措施。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多喝盐开水补充汗液中流失的水分和盐分,室内要通风,准备风扇、室内降温等措施。当堂训练: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立毛肌 外界 产热部位 骨骼肌 深 温度 a 内脏 部下丘脑体温 皮肤调节中枢 温 d f 汗腺 散热部位 度 b 皮肤血管 c 温度感受器 e(1)骨骼肌通过_作用实现产热过程,其反应式是_(2)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的调节途径是_,结果是_(3)在何种环境条件下,a、b两种装置同时发挥作用?_结果是_(4)在何种环境条件下,只有b装置发挥作用?_此时的温度调节机制是_(5)人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图中 的_发生障碍,使人表现为_课后作业:总结与反思:2.4免疫调节 学习目标: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学习内容:1.是机体的一种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排除,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 )2. 免疫 (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 系统 (位于: ( ) )免疫活性物质: 。( )3.第一道防线由_和_构成_免疫第二道防线由_和_构成。免 _免疫:_产生抗体疫_ _免疫(第三道防线)_免疫:_产生抗体 4. 抗原:。如、等。特点:。应当指出的是, 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 等。这种性质取决于 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 ,这些物质叫做 ,它是 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分子在 的作用下,使其内部的 暴露出来,才能发挥 的作用。)5抗体:分布:。 化学本质:。分泌抗体的细胞:_。6体液免疫的概念_ 细胞免疫的概念_7过敏反应(1)概念: (2)特点:_、 _、 _。(3)实例:_重点释疑: 1.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当堂训练: 1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 )at细胞 bb细胞 c吞噬细胞 d红细胞2抗原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是在哪种细胞器上合成的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线粒体3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造血干细胞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攻击及人体哪种细胞 ( )ab细胞 bt细胞 c红细胞 d吞噬细胞5效应t细胞除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外,还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 ( )a抗体 b淋巴因子 c溶菌酶 d激素6下列哪一项属于自身免疫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因接触花粉而引起的皮肤荨麻疹 c因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的鼻炎 d因室内尘土而引起的哮喘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 ( )a发作迅速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消退较慢8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9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这是利用了抗体的哪种特性 ( )a大分子性 b特异性 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有专门细胞课后作业:总结与反思: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学习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学习内容:(结合课本4549页,完成以下内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 实验 条件:单侧光下 条件:去掉尖端 现象:胚芽鞘_ 现象:胚芽鞘_ 实验 实验条件:锡箔罩上尖端 条件: 锡箔罩上尖端下面一段现象:胚芽鞘_ 现象:胚芽鞘_结论: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产生某种_,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_面比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21910年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 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31914年 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造成的。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b_结论: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_,1942年,人们确认它的化学本质是_.归纳: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_生长素产生于胚芽鞘的_胚芽鞘的弯曲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_。5向光性产生的解释:6植物激素:由植物_产生,能从_部位运送到_部位,对植物的_有显著影响的_有机物。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外,还有_等。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主要合成部位:_,合成原料:_。2运输: 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 端运输到形态学 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 部进行非极性运输)3分布:相对地集中在_的部分,如_等处。重难点释疑:胚芽鞘的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试题库及答案(法规与技术标准)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考试题库含答案a卷
- 桥梁招标课件
- 2025年品牌营销经理招聘面试模拟题与技巧解析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电商运营岗位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护士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旅游管理与规划项目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升初测试(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青少年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 考公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库之选词填空公考公务员考试省考国考310题(含答案)
- 2021年度计算机审计初级网络培训测试题
- 康复科康复评定表
- 输液反应-完整版
- 【高质量】如何进行有效的校本研修PPT文档
- 水泥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 食堂安全培训-课件
- 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
- 制度编写书写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