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doc_第1页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doc_第2页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民国学者胡适等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理论探索及其启示 论文摘要:本文对国民学者胡适等各自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理论逐一探析。 论文关键词:中学;文言文教学;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 中学的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需要在历史沿革的链条中去把握。在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背景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言文教学在转型时期中面临许多问题,譬如,如何规定文言文教学目的、内容方法?怎样设计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如何编纂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面对这些问题,胡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等学者在理论上做出了积极的重要的探索。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新研究他们的论著,还能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 胡适:文言文教授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胡适对国文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其中涉及文言文教学(古文教学)的有多处,至今还有一些看法值得我们认真思索。他提出了理想的国文标准、假定的国文课程、国语文教材和教授法古文的教材和教授法、文法和作法等。作为第一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者,胡适对中学国文教育定了四条标准: 一、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 二、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 三、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 四、人人有获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 这个标准和八十年后的今天语文的教学目的:“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相同之处。他当时强调的“国语文”,就是今天的“现代语文”,即当时的白话文。“能看古书、能用古书”的能力,从今天语文教育的目的来看,则仍然是需要的。 对中学国文每周课程的学习时数,胡适作出如下规划:古文三学时(授课四年),国语文(授课两年)、文法与作文(授课四年)、演说一学时(授课一年),辩论一学时(授课一年)。从课时比例看,文言文的课时比例仍然是最高的。对古文教材,胡适主张第一年专读近人的文章,如梁任公、康长素、章太炎、蔡孑民、李守常等人的近体古文。第二、三、四学年,多读古人的古文。教材分为两类,一类用选本,从老子、论语、左传、檀弓、一直到姚鼐、曾国藩。一类自修书,为此他开列了一个史、子、文学书的书目。 对教授法,胡适有许多新的见解。如上课有三件事可做:第一件,学生质问疑难。第二件,大家讨论所读的书的内容。第三件,教师可以随时加入一些参考材料。胡适主张讲古文文法应该处处同国语文法对照比较,指出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何以变了,变的理由何在,变的长处或短处在什么地方。用今天新课程的理念来看,我们注意到胡适非常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开发。 朱自清:经典的训练 朱自清认为文言教学和白话教学的目的要有所区别,他主张“文言的教学从高中开始,初中只学白话”;白话要达到能读能写的目的,而“文言教学的写的方面而只到造句就成。”并进一步指出文言文的学习注重古文学的欣赏和经典的训练,逐渐把文言文作为了解古代文化的载体。1946年,他编著出版经典常谈,指出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文书、一些集部在内的经典,是中学语文训练的一个必要项目。这是对文言文经典文学化的伟大工作,被称为是一项“嚼饭哺人”的工作,这种工作在今天仍然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朱自清写过较多的文章强调诵读和写作的方法技巧。他认为语文教学要重视诵读,“要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诵读教学人手”。他很推重魏建功举行的“中国语文诵读方法座谈会”指出课堂诵读先由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得背诵。因为他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最大毛病是思路不清,认为思路表现在文字里可称‘‘文脉”,表现在语言里可称“语脉”,要解决文脉语脉问题,需要多练习说明文和议论文,训练正确地朗读。 在具体的教学理论上,朱自清先生对文言文提倡诵读而不是吟唱,诵读注重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而吟唱只是机械的重复。在文言文的欣赏上,特别批评了教学中容易产生的抽象讲解的弊病,认为其实欣赏就在正确的、透彻的了解之中。欣赏并不是给课文加上“好”“美”“雅”“神妙”‘‘精致”“豪放”“婉约”“温柔敦厚”“典丽”一类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就算数的;得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和用力的地方,找出那创新的或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略才是切实的受用。这和了解是分不开的。那些抽象的、多义的评语,其实倒是避免的好。这些意见,对于分析和解决今天的文言文教学问题也是不无裨益的。 夏丐尊: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初探 夏丐尊关注文言文教学的阅读材料,他说:“‘阅读什么?’这是我屡从我的学生及一班青年接到的问题。关于这问题,曾有好几个人开过几个书目。如胡适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此外还有许多人发过不少零碎的意见。我在这里却不想依据这些意见,因为“国文”与“国学”不同,而且那些书目也不是为现在肄业中学校的诸君开列的。”把国文与国学的概念与内涵加以区别,就厘清了文言文在教学上的庞杂含混的选材问题。他批评当时的国文教学没有一定的轨道,今天选读一篇冰心的小说,明天采一篇柳宗元的游记,再过一日来一篇史记列传,教师走马灯式地讲授,学生打着呵欠敷衍,或则私自携别书观览。他认为只就学习者方面来说,中学国文课中既以选文为重要成分,占着时间的大部分,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为防止教师随便敷衍,他以为“不妨由学生预先请求教师定就一学年或半学年的选文系统,决定这学年共约选若干篇文字:内容方面,属于思想的若干篇,属于文艺的若干篇,属于常识或偶发事项的若干篇,属于实用的若干篇;形式方面,属于记叙体的若干篇,属于议论体的若干篇。属于传记或小说的若干篇,属于戏剧的若干篇,属于书简或小品的若干篇。”(这就在理论上开启了后来教材编选的基本体例。 选文的原则既定,那么在对选文的学习上,他以为最好以选文为中心,多方学习,不要把学习的范围限在选文本身。具体到一篇文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