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册 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2011级 1班 学生 王芳芳 指导教师 王鹏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签名):2015年5月5日 2015年5月5日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 号: 2011011247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学 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11级环艺1班 学生姓名: 王芳芳 学号: 2011011247 指导教师: 王鹏 职称: 讲师 1、 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随着景观设计在我国的发展,设计意识和理念的不断更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中传统材料的运用也越来越多,传统材料通过与现代景观设计方法的相互结合营造出了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景观设计风格。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现代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是展现不同民族风格、不同地域文化的特征。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 首先我对所设计的衡水冀州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衡水冀州湖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旧城和历史街道的保护的方面。同时对前门大街、大栅栏、琉璃厂等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考察。并结合网络上的信息资料和相关书籍从中整理资料和完善设计思路。4、主要参考文献 1荆其敏.生土建筑j.建筑学报,1994,05 2黄滢 马勇主中国最美老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 3钱学军.乡土材料的建造试验j.时代建筑,2007,04 4 张轲 张弘 侯正华.青城山石头院j.建筑学报,2008,07 5右史.中国建筑不只木j.建筑师,2007,03 6楼庆西.砖石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 计划进度阶段起止日期1搜集资料,做出调查,确定任务2014.12.12014.2.152论文开题,设计(创作)完成小稿2015.2.272015.3.53论文撰写,设计(创作)作品2015.3.52015.3.314中期检查2015.4.12015.4.105完成论文、设计(创作)作品2015.4.102015.4.306提交论文、设计(创作)作品终稿,论文答辩2015.5.52015.5.15指导教师签名: 2015 年 2 月 27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5 年 2 月 27 日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美术与设计 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 2015 届学生姓名王芳芳论文(设计)题目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指导教师王鹏专业职称讲师所属教研室环艺系研究方向环艺课题论证:一、选题缘起与可行性论证在学习和外出考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城市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记载着传统和文化的建筑、街道等都依稀尚存。但是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城市趋之相同,现代材料的应用让本来拥有历史文化的古城失去了韵味,我们要保护好传统,老一辈的记忆延续下去,所以应该抓紧时间努力的进行保护,对传统的材料体现和再利用,使之很好的继承下去。论文基本框架1、传统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属性原始社会对天然材料的运用竹子、烧土、卵石、铜器等的发展历史天然材料的原始加工方法竹子、烧土、卵石、铜器等的自然属性竹子、烧土、卵石、铜器等的人文属性2、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装饰形式探讨造型、色彩、肌理、触感体验3、传统材料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直接应用间接应用搭配使用新“岁寒三友”竹子、钢材、玻璃-举例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催化剂-水4、传统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对现代人的心理影响5、案例分析国内案例举三个国外案例举两个6、设计方法归类与总结整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适应性原则7、强化技术支持、深化传统材料的融合与发展传统材料的资源保护 传统材料的绿色生产加工传统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3、 主要参考文献 1荆其敏.生土建筑j.建筑学报,1994,05 2黄滢 马勇主中国最美老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年 3钱学军.乡土材料的建造试验j.时代建筑,2007,04 4 张轲 张弘 侯正华.青城山石头院j.建筑学报,2008,07 5右史.中国建筑不只木j.建筑师,2007,03 6楼庆西.砖石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方案设计: 通过深入了解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关系,发掘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分析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功能需求。合理的修复竹林大街周围特色建筑,把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完善和丰富竹林大街的基础公共设施,运用绿植为竹林大街增加新的活力。让衡水冀州竹林大街功能丰富,成为红色旅游革命圣地,达到人们对老一辈人的传统追忆。使竹林大街成为一条在冀州湖生态旅游区历史特色文化街道。进度计划:一、2014年12月1日2014年2月27日,用大约两个半月的时间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相关资料,结合指导教师的选题,确定论文题目和毕业设计(创作)题材。二、2015年2月27日3月5日,完成论文开题、设计(创作)小稿三、2015年3月5日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整合相关材料,完成论文写作。四、2015年5月5日提交论文、毕业设计(创作)作品。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14年 3 月 5 日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4年 3 月 5 日河北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追寻,探索与拓展,一直是创作活动和学术活动的重要流向和不移的观念。”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材料的选用本着因地制宜,因材构景,就地取材,和以需求导向为主的方式和原则。现今,不少的国内设计师纷纷使用传统的材料,并大胆对其进行新的尝试,而且很多传统材料正逐渐脱离原本作为结构的支撑用途,日益呈现出“表皮化”的装饰倾向。国外一些有个性的设计师一直都使用某种特定的建筑材料钻研该材料的固有特性、细部设计与施工技术,使之成为自己个性化设计的标签。例如提起砖,大家就会想到博塔,而提起混凝土,就会想到柯布、安藤,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是很自然的反应。于是设计师的用材使他们的作品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一直以来,在国内,材料被视为形式的仆人和结构的同盟者,仅受到很少的注重。纵观国内的现代设计作品,造型和空间的处理上已日趋成熟,但在材料的运用上还存在着对材料缺乏深刻理解,运用材料缺乏鲜明个性,甚至盲目跟风等问题。在各种新材料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砖、木、石、瓦等传统材料应该在环境“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寻回自身的价值与定位,设计师应对其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运用,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感及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境艺术作品。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 王芳芳 指导教师 王鹏 所在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专业(系) 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届) 2015届 完成日期 2015 年 5 月 5 日 目 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 传统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属性 () 1.1原始社会对天然材料的运用() 1.2竹子、烧土、卵石、铜器等的发展历史() 1.3天然材料的原始加工方法() 1.4竹子、烧土、卵石、铜器等的自然属性与自然属性()2.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装饰形式探讨()2.1造型、色彩、肌理、触感体验()3.传统材料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3.1直接应用、间接应用、搭配使用()3.2新“岁寒三友”竹子、钢材、玻璃-举例()3.3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催化剂-水()4.案例分析() 4.1国内案例 ()4.2国外案例()5.设计方法与总结()5.1整体性原则() 5.2创新原则 ()5.3适应性原则 ()6.强化技术支持、深化传统材料的融合与发展()6.1传统材料的资源保护 ()6.2传统材料的绿色生产加工 () 6.3传统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 注释()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关键词()附录()浅谈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 王鹏 作 者 王芳芳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老一辈留下的东西渐渐的被人们遗忘,历史文化 和传统文明消逝慢慢的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关注,在适宜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使用土、木、石这些有历史情愫的传统建筑材料,让它们回到包围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让人们可以再次感受到这些承载了人类几千年建造历史的传统材料的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让人们想起了记忆中的传统。人们渐渐的放慢脚步,擦亮了被高科技和钢铁水泥占满的眼睛回头寻找一份记忆和安静,寻找久违的传统文化,因此,加深了人对地域归属感的探寻。在这个大环境中,材料不可或缺兼具使用功能和艺术表现价值。景观的呈现必须有材料的作用,传统材料更是人们的一种记忆和符号对传统文化一种标识的记忆。通过这些竹子、卵石、烧土、铜器等这些传统材料,了解现代景观设计趋向,运用在景观中,营造出当地浓郁的地域特色与强烈的时代气息。重点归于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传统建筑材料能够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永续长存,并大放异彩。 关键词:传统材料 绿色环保 地域特色1.传统材料的发展历史与属性1.1天然材料在原始社会中的运用人们在旧石器时代时期只能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通过狩猎和采集来维持生活。人们居住在天然形成的洞穴里。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中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并且大量使用弓箭和驯狗;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新时器时代,自己有常用工具,所有财产供集体公有。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并且农业和畜牧业也产生了,流行磨光石器和发明了陶器。到了末期,使用天然金属,学会了制作纯铜器,质地较软不能取代石器,被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人类学会了制造青铜,进入了青铜时代。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随着铁器的使用铁器时代到来。1.2历史河流中的竹子、烧土、卵石、铜器等的发展 中国人特别喜爱竹子,由于竹枝修长,四季青翠,四君子之一,并且是梅、松岁寒三友之一,从古至今有很多赞美竹子之人。竹子长的非常快,大量家具与纸改用竹子制造。竹子也可制作工艺品、乐器等。竹子还可以建造棚架及扫帚、桌、椅等日用品。 建国初期,中原地区农村建房采用烧土和麦秸混合与石头砌房。史前时代的人们通常将草木和泥土掺和起来建造房屋, 再用火烘烤墙体和屋顶,以使其结实坚固,泥土经过长时间烘烤后变成红色。 卵石是一种天然的材料,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在这数万年间经过浪打水冲,碰撞打磨,使其变的更加圆润光滑,随后又被埋入地底深层经过数百万年才露出地面。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地区。早期青铜器的代表是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后来被铁器时代所取代。公元前21世纪进入了青铜时代 1.3天然材料的原始加工方法石材和木材是天然材料的一小部分。这些材料有着地域和自然资源的特征,其多有耐久、坚固、审美等特点。由于大量的使用,现在很少,然而这些材料应用并非是简单,不是直接就可以拿来用之。需要细致的加工和处理后才能使用。例如:石材经过开采、 切分和打磨等工艺加工;木材的后续加工更是复杂,防火和阻止变形,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技术处理。 1.4竹、烧土、卵石、铜器等的自然与人文属性竹子的弹性和柔韧性很高,纹理清新自然雅致,抗压能力强。卵石比较坚硬,不会裂缝脱皮。自然形成、获取便利、比较便宜作为装饰材料的时候不会破坏环境,可以环保。伟大诗人苏东坡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说出了中国人对于竹子的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有独特的涵养。它不仅是古代文人诗客赞美之物,还是现代景观设计中十分自然,对人体环境都产生较小的影响。 2.传统材料在景观设计中的装饰形式探讨 2.1造型、色彩、肌理、触感体验在景观环境中,不同铺装材料的肌理和质地对空间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可以给环境带来轻松、愉快、开阔、温馨、有层次等不同的感受。从古至今,运用材料丰富,包括石条、青砖、瓦片、碎石、石材、卵石、木材等多样传统材料。比如使用最悠久的材料之一的卵石。中国园林中,人们拼出各种有意义的图案,比如“五蝠捧寿”铺地图案。在北京故宫的雕砖卵石嵌花甬路,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成的现代景观中,卵石不单纯的被用于团铺贴,还可以贴在墙上多角度多方面发展和使用。 3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材料的运用 3.1直接应用、间接应用、搭配使用人们早期的穴居、半穴居,到后来的夯土高台建筑,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窑洞、客家土楼等,可以说人们直接运用传统的材料来生活。自然形成的土,不但具有就地取材的优势,还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为人类提供着舒适的居所。石材间接使用从石砌的墙体,石质的台基,石质的栏杆,到精美的石雕刻,石材都以其良好的强度与耐久性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按照石材在结构中的作用,它可以分为结构性运用与非结构性运用两类,例如石墙体、石梁柱、石拱券等等为石材的结构性运用,非结构性运用包含:石雕刻、石头铺地。 在园林景观中,各种传统材料搭配使用,卵石、砖、瓦、木材等营造出温馨氛围。在我们低碳环保的共同目标下,传统材料的使用更环保,拆除后更容易融入环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传统材料更具有一种历史沉淀之美。 3.2新“岁寒三友”竹子、钢材、玻璃-举例竹子可以作为临时的景观墙,既拆除以后再次利用还可以环保,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材料更是一种文化语言,在中日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涵养。利用竹子栽植的密度和它本身的高度可以将空间分为多空间。可以变的有趣和有内涵,这种绿色的内部装饰对人们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钢材是一种新型材料,强度比较高,刚度大。在景观中使用范围广大到建筑、广场,小到座椅、雕塑等。它的细部精度高、造型形态新颖、空间造型自由。玻璃具有神奇梦幻具有童话般的材质,具有的刚硬、脆薄、光滑、冰冷透明的特性。以更多的表情呈现在现代景观中,并给现代景观带来形式上的创新。 4.案例分析 4.1国内案例德阳孝泉震民族小学,地震后四川新建了许多小学,为了让孩子们能走出地震的阴影整个校区在材料使用上,采用了许多当地的就砖瓦铺地房子的外面铺上了竹子,作为装饰。甘肃毛寺村生态实验小学,利用生土制成的土坯砖砌筑墙体的基础上,采用木梁柱框架做结构。这样既利用了生土良好的热工性能,又改善了单纯用生土建造房屋的结构稳定性。最后在土坯砖墙的内外表面,用掺有生石灰的麦草泥抹面,一方面起平整墙面,美化室内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还有保护墙体不被雨水侵蚀的作用。建筑的基础以当地出产的毛石砌筑,有效防止了潮气对土坯砖墙的侵蚀。 4.2国外案例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的美国加州的多纳米斯葡萄酒厂,是一个石材的经典作品。外观是一个矩形,他们用金属丝编织一个“笼子”,把当地形状大小不规则的石块,装到“笼子”里,形成了尺寸较大的、形状规则的“砌块”,再把它们挂到由混凝土外墙和钢构架的墙上,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墙体。由于气候温差大,这个砌块作为蓄热材料,白天吸热晚上释放热量,运用这种独特的设计和材质弥补当地的恶劣气候条件,来酿酒。南非马篷古布韦展览中心位于林波波河和沙谢河两河流域的交汇之处,为收藏和展示南非史前文物而设计,为游客们展示本地生态和历史和史前文化,它的建筑用圆顶构成,并在村庄里延用推广运用坚固土磁砖材质方法,也提供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使其融合到了周边的环境中。外部墙面用岩石雕刻,展览中心内部则像是具有两个南非文化中空的石冢,采光运用大部分自然光,南面强光的地方利用树木来遮阳避暑。5、传统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对现代人的心理影响在这个满眼充斥着钢筋混凝土楼房的今天,那些传统建筑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人们已经很少再感受到它们所形成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与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感。那种艺术表现力,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关注在适宜的条件下,尽可能地使用土、木、石这些有历史情愫的传统建筑材料让它们回到包围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让人们可以再次感受到这些承载了人类几千年建造历史的传统材料的沧桑厚重的历史文化感,让人们想起了记忆中的传统。 6.设计方法与总结6.1整体性原则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再现自然为宗旨,力求达到生态经济、旅游持续发展。运用传统材料和景观手法相结合、景观与功能相结合,植被发展与旅游点建设相结合。再现历史风貌,传统材料运用修缮原有风格的建筑,街道整体规划,成为特色的红色旅游基地,成为整个冀州湖生态旅游区特色街道。材质的统一、表情的协调。6.2创新性原则在传统上不失现代,保留原有建筑的风格以及材料的使用,结合现代工艺技术运用传统材料。更有效的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 6.3适应性原则运用的传统材料与当地的原有建筑融为一体,成为特色的旅游街道,在整个衡水冀州湖生态旅游区成为亮点。 7.强化技术支持、深化传统材料的融合与发展 7.1传统材料的资源保护 石材的资源保育 石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我们采石会伤害到树木和山上的环境,大量的开垦会发生地质灾害泥石流等。人们渐渐的对环境资源保护意识地加强,关闭采石点大量植树造林;努力把山体环境治好,如果山没有了,我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木材的资源保育 木材作为唯一可再生资源。木材的消耗与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首先,只有木材保护好了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它们是矛盾、制约关系,我们可以再养育树木的同时还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资源。 7.2传统材料的绿色生产加工石材的绿色加工及应用 石材开采中荒料的出材率和产生的矿渣的有效合理利用是评判石 材开采绿色化的重要指标。在石矿开采吊装运输及石渣清理等生产,如以节理、裂隙尤其是主要节理、裂隙的产状和方向为切割、开矿等的依据,采矿爆破必须采用控制(预裂)爆破,如无声爆破等。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