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秸秆还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秸秆还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秸秆还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秸秆还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 阐述了作物秸秆还田的好处,并就作物秸秆如何还田提出技术措施,指出了秸秆还田操作的注意事项。关键词 秸秆还田;好处;技术中图分类号 s1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6-0233-02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连续3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增产5%15%。1秸秆还田的好处1.1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新鲜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作物秸秆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一定数量的木质素、蛋白质和糖。这些物质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为土壤重要组成成分有机质。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因为土壤有机质不仅是植物主要和次要营养元素的来源,还决定着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代换性和土壤缓冲性,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增加透水性和提高水分利用率等方面皆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越肥沃,耕性越好,丰产性能越持久。秸秆还田就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从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获得的资料表明,由于长期连续秸秆还田,有效地遏制了土壤有机质的继续下降,并有逐渐回升的明显趋势,平均年增加量达0.020.04。特别是麦秸还田后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增加了16倍,纤维分解菌提高8.5倍,放线菌提高3.6倍,真菌提高2.7倍。微生物数量增加,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1.2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秸秆还田后土壤孔隙度增加,一般增加4左右;容重降低0.040.11g/cm3;13mm团粒结构增加5.8;土壤水分增加1.13.9。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的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1.3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1季作物平均增产510,第2季后作物平均增产5。据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20,磷肥利用率可提高30左右。2作物根茬还田技术作物根茬还田的农艺技术要求是:根茬粉碎长度小于10cm,破碎合格率大于90;根茬灭茬率大于99;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75;灭茬耕深一般为510cm;根茬还田后的垄形较原垄形降低高度一般不应超过5cm;增施尿素75105kg/hm2,补充根茬腐化时所需的氮素。其机械操作规程是:作业前要对根茬还田机械进行全面检查。齿轮箱加足齿轮油,紧固件拧紧,传动、转动部件灵活,试运转23min,确无问题,方可作业。正式作业前,要做好耕深和对行调整,即调整托脚柄高低和旋转刀盘左右位置。作业速度为13档,并要经常清除刀轴上的缠草。2.1小麦高留茬还田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2040cm,用链轨拖拉机配带重型四铧犁,在犁前斜配一压杆将秸秆压倒,随压随翻。技术要求:小麦收割时,要做到边割边翻,以免养分散失,也便于腐烂;必须顺行耕翻,以便于秸秆覆盖和整地质量提高;耕深要求在26cm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耕翻后,要用重耙、圆盘耙进行平整土地;麦茬作物定苗后必须及时追施氮、磷肥,同时灭茬除草。2.2水稻高留茬还田水稻割茬高度在1015cm,最好不超过20cm;以秋季作业为好,要在土壤含水量2530(不陷车)时结合秋翻进行作业,封冻前结束。耕翻深度以不破坏犁底层为宜,一般为1518cm,手扶拖拉机牵引两铧犁翻地,耕深应大于10cm。翻平扣严,不重不漏,不立垡,不回垡,深度一致;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95。应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由于茬高不宜进行旋耕作业,但要进行旱耙(耢)。旱耙(耢)作业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923,耙地深度分轻耙812cm、重耙1215cm 2种。耙好的标准为不漏耙、不拖堆、无堑沟,且耕层内无大土块,每1m2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5cm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个。尤其要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结合翻地深施,用量为150225kg/hm2,氮磷比以31为宜。2.3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秸秆粉碎(切碎)长度应小于510cm;粉碎秸秆的抛撒宽度以割幅同宽为好,正负在1m左右;秸秆破碎合格率大于90;秸秆被土覆盖率大于75;根茬清除率大于99.5;增施尿素90kg/hm2左右;麦秸还田采用浅层还田耕作办法,浅翻1015cm或耙耕1015cm,并结合深松耕作。要解决好以下问题:秸秆还田的数量和时机。一般秸秆还田数量不宜过多,还田4.56.0t/hm2为宜;否则耕翻难于覆盖。秸秆含水量30以上时,还田效果好。秸秆粉碎的质量。秸秆粉碎(切碎)长度最好小于5cm,勿超12cm,留茬高度越低越好,撒施要均匀。调整c/n比。据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后,适宜秸秆腐烂的cn为20251,而秸秆本身的碳氮比值都较高,玉米秸秆为531,小麦秸秆为871。这样高的碳氮比在秸秆腐烂过程中就会出现反硝化作用,微生物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素,把农作物所需要的速效氮素夺走,使幼苗发黄,生长缓慢,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配合施入氮素化肥,保持秸秆合理的碳氮比。一般每100kg风干的秸秆掺入1kg左右的纯氮比较合适。深耕重耙。一般耕深20cm以上,保证秸秆翻入地下并盖严,耕翻后还要用重型耙耙地,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塌墒水。2.4稻草直接还田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中,留在秸秆中的比例大概是氮30、磷20、钾80、钙90、镁50、硅80以上,也就是说稻草中所含的养分较高,特别是钾和硅的含量高。氧化钾为1.133.66,平均1.83;二氧化硅为5.315.0,平均11.0左右,并且稻草易于腐烂。因此,稻草还田是水田最有效的培肥增产方式。还田方法:将稻草铡碎或用乱草机打碎,长度为1623cm;将铡碎或打碎好的稻草均匀地撒于田面,一般还田4.5t/hm2左右;当土壤含水量2530(不陷车)时将稻草翻入15cm土层中,稻草混拌于耕层中的覆盖率大于95。翻前要施肥,一般施氮磷化肥225300kg/hm2,氮磷比为31。耙地:耙地的适宜含水量为1923。耙深,轻耙812cm,重耙1215cm。耙后耕层内无大土块,每1m2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5cm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个。稻草还田后的水浆管理:大量新鲜秸秆有机物进入土壤后,在淹水条件下进行腐解,水田土壤将具有较强的还原作用,特别在秸秆旺盛分解的阶段更是如此。为了防止水田土壤中大量还原性物质和有机酸的积累而导致对水稻根系生长的毒害影响,要采用落水晒田并进行间断灌溉的水浆管理。3秸秆还田操作的注意事项3.1建议在还田作业时配合施肥试验表明,无论旱田或水田进行秸秆还田时,以选择铵态氮或尿素氮肥为好。并且最理想的施入位置是直接施在秸秆有机残体上。因此,可以将氮肥溶液喷洒在已抛撒地表的秸秆表面上,然后进行还田后的机械作业。考虑到施氮和还田秸秆在土壤中分布的不均匀性而可能影响后作幼苗的正常生长,可以将部分氮肥作为种肥施入。3.2注意秸秆连年还田的影响连年有大量秸秆残株进入土壤中,为加速秸秆有机物腐解及其同土壤水肥相融,以及防止秸秆残株在土壤中出现隔墒等不利影响,要求秸秆粉碎程度要高,一般切割长度在10cm以下,对粗茎的玉米秆还要求达到破茎粉碎的程度。如果处在高寒地区的低洼冷凉土壤上,由于有机物分解速度较慢,年分解率不高,可以根据轮作情况安排间断还田。一般旱作条件下,秸秆还田后进行连作,病虫害有加重的趋势。因此,秸秆还田应建立在轮作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如果连作情况下还田秸秆,可考虑采用翻耕还田作业,而不采用耙耕浅层还田,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由于秸秆还田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强度,从而加快了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也就是缩短了药剂的残效期。因此,在秸秆还田土壤中,使用化学除草剂,特别是播前进行土壤处理的化学除草剂,其有效使用剂量应适当提高。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双生子遗传度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碳排放交易市场与资本市场研究报告
- 汽车轻量化材料市场潜力分析:2025年应用领域与技术创新
- 成人教育终身学习体系构建与平台运营中的学习资源整合与智能化教学策略优化报告
- 联合投资建设项目协议
- 绿色金融支持模式-洞察及研究
- 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2025年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风险管理与创新应用报告
- 2025年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市场分析报告
-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复习提分资料及答案详解【新】
- 环保公司项目异常处理细则
- 基于人工智能的投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优化
- 用合作协议规避劳动合同
- 2025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 高速公路交通自动气象站(点)建设规范
- 镗工(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附答案)
- 代班协议模板
- 烟草行业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 原材料检验员知识培训
- 幼儿园中班语言《元日》说课
- 2025年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汽车零配件销售代理授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