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孤岛油VGO工业试验.pdf_第1页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孤岛油VGO工业试验.pdf_第2页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孤岛油VGO工业试验.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2 0 0 6 -0 1 -3 1 作者简介孙 武( 1 9 7 3 -) ,男,黑龙江拜泉人,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孤岛油 vg o工业试验 孙武,常增明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2 5 7 0 6 1 ) 摘要以孤岛油vg o为原料,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与空白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采 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产品分布得到改善,液收率明显提高,干气和焦炭产率明显降低,对于孤岛油vg o,液收率可提 高1 3个百分点;可以改善汽、柴油产品质量,在回炼汽油5 0 %时,汽油烯烃含量降到3 5 %以下。 关键词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孤岛油;工业试验;产品分布 中图分类号 t e6 2 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6 7 3 - 5 9 3 5 ( 2 0 0 6 ) 0 3 - 0 0 0 7 - 0 3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 t s r f c c )是由中国石油大 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经过多年实验室研究开发出的催化 裂化新技术,该技术打破了原来的提升管反应器型式和反 应-再生系统流程,用两段串联的提升管反应器取代原来的 单一提升管反应器,构成两路循环的新的反应-再生系统流 程。该工艺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催化剂接力、分段反应、短反 应时间和大剂油比。该技术可大幅提高轻油及液体产品收 率,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同时改善汽柴油产品质量。 1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基本原理 传统的提升管反应器型式和反应-再生系统流程存在很 多弊端,制约催化裂化技术进步。提升管过长导致反应时间过 长,一般在3s左右。催化裂化催化剂只是在最初1s内能很好 地发挥作用,即以催化反应为主,在提升管后半段,催化剂活 性及选择性已大大降低,热反应及不利二次反应急剧增加,限 制了轻质产品收率的提高。并且新鲜原料与循环油浆同在一 个反应器内进行,虽然新鲜原料更容易反应,但是油浆和回炼 油比新鲜原料更容易汽化并在催化剂上吸附,即使采用不同 位置进料,也无法改变不同反应物吸附和反应恶性竞争的局 面。目前催化裂化装置由于受热平衡限制,都难于实现大剂油 比操作,无法进一步强化反应过程的催化作用。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基本原理为催化剂接力、大剂 油比、短反应时间和分段反应。当原料进行短反应时间后、催 化剂活性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及时将其与油气分开并返回再 生器,需要继续进行反应的中间物料在第二段提升管与来自 再生器的另一路催化剂接触,继续进行反应生成最终产物。 就整个反应过程而言,首先催化剂的整体活性大大提高,可 以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反应转化率;其次催化 剂的选择性得到改善,催化作用增强,催化反应所占比例增 大,热反应及不利二次反应得到有效抑制,这对于提高轻质 产品收率、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十分有利。对于催化裂化的 某些特征反应,如烯烃的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等,对催 化剂活性及选择性等条件依赖甚强,这些反应因催化剂平均 活性提高得以强化,因此可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 两段提升管中的第一段提升管只进新鲜原料,柴油从段 间抽出作为最终产品以保证收率和质量,难于裂化的油浆 (和回炼油)单独进入第二段提升管。这样,对于新鲜原料,排 除了油浆的干扰,反应机会大大增加;对油浆而言,不再有新 鲜料和先期所产汽、柴油与之竞争,反应机会大大增加,这是 提高原料转化深度、改善产品分布非常重要的原因。实践证 明分段反应的作用非常关键。另外,部分粗汽油(或全部轻汽 油)可以进入第二段提升管底部与再生剂接触进行改质,以 降低汽油的烯烃含量,提高汽油的质量。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采用分段反应,每段的时间 都很短,两段反应时间之和比常规催化反应时间还要短,可 以控制在1 2s内,可有效控制热反应和不利二次反应,抑 制干气的生成;常规催化的剂油比难以提得很高,两段催化 采用两路催化剂循环,使新鲜进料的剂油比得到大幅度提 高,使反应过程的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 2 胜华教学实验厂t s r f c c装置介绍 t s r f c c装置反应-再生系统如图1所示。原料油进入 第一段提升管反应器与再生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时间控制 在0 . 8 1 . 2s 。高温反应油气进入沉降器经一段粗旋分离出 催化剂后进入分馏塔。经分馏塔分离后,柴油抽出作为产品, 回炼油、油浆和部分粗汽油自分馏系统返回进入第二段提升 管反应器下部与再生催化剂继续进行反应,第二段提升管反 应器反应温度控制在4 9 0 ,反应时间控制在0 . 6 1 . 0s ,反 应油气经二段粗旋后进入分馏塔。 催化剂经汽提段进入再生器再生,再生后催化剂用增压 7 2 0 0 6年9月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s e p . 2 0 0 6 第2 0卷第3期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g l i c o l l e g ec h i n aun i v e r s i t yo f p e t r o l e u mvo l . 2 0 no . 3 风经催化剂输送管提升至催化剂缓冲罐。再分别经过一、二 段再生斜管、再生滑阀后,进入一段提升管和二段提升管底 部,实现催化剂循环过程。 试验装置采用了催化剂输送管,垂直稀相输送催化剂从 再生器到缓冲罐,输送管较长,其输送长度达3 0 m,输送强度 大,具有鲜明特点。 图1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流程图 3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孤岛油工业试验 两段提升管改造前, 2 0 0 1年1 0月,原料采用孤岛油vg o (掺少量渣油) ,在原催化装置上进行了空白试验。t s r f c c 装置投入运行后, 2 0 0 2年1 0月进行了以孤岛油为原料两段 提升管工业试验。试验原料性质见表1 ,试验采用的催化剂都 为周村催化剂厂生产的z c -7 3 0 0催化剂。笔者将孤岛油工 业试验与空白试验相对比,观察两段提升管技术的工业应用 效果。 表1孤岛原料油数据 孤岛油蜡油 项目改造前(掺渣1 0 %)改造后(掺渣1 0 %) 密度( 2 0 ) / ( k g m-3) 9 2 4 . 99 2 7 . 4 馏程t/ hk 2 9 02 9 5 1 0 %3 9 23 8 8 5 0 %4 5 24 4 0 9 0 %5 3 05 2 2 粘度 / ( mm2s-1)8 0 2 6 . 1 62 7 . 2 1 0 0 1 3 . 71 5 . 4 残碳wc/ % 1 . 5 22 . 1 2 硫ws/ % 0 . 7 10 . 9 5 nawna/ 1 0 -6 1 . 5 21 . 5 f ewf e/ 1 0 -6 5 . 1 32 . 6 ni wni/ 1 0 -6 3 . 1 63 . 7 vwv/ 1 0 -6 0 . 50 . 4 c uwc u/ 1 0 -6 0 . 1 饱和份w饱和/ % 6 3 . 1 76 4 . 3 7 芳香份w芳香/ % 2 3 . 5 22 2 . 7 4 胶质w胶质/ % 1 3 . 3 11 0 . 9 7 沥青质w沥青/ % 1 3 . 3 11 . 9 2 相对分子质量m 4 2 6 3 . 1 物料平衡 孤岛蜡油+1 0 %减渣工业试验的物料平衡见表2 。 表2孤岛蜡油+1 0 %减渣工业试验物料平衡 项 目 改造前传统 催化标定 两段提升管标定数据 汽油不回炼汽油回炼5 0 % 干气+损失 5 . 4 93 . 3 74 . 5 2 液化气 1 2 . 0 61 1 . 8 81 3 . 8 1 汽 油 3 9 . 7 24 2 . 1 63 9 . 0 8 柴 油 3 2 . 2 03 1 . 8 03 1 . 8 5 重 油 3 . 4 94 . 3 53 . 4 9 总焦炭 7 . 0 46 . 4 47 . 2 5 轻油收率y轻油/ % 7 1 . 9 27 3 . 9 67 0 . 9 3 总液收率y总/ % 8 3 . 9 88 5 . 8 48 4 . 7 4 转化率 / % 6 4 . 2 16 3 . 8 56 4 . 6 6 孤岛油掺入1 0 %减压渣油属于较难裂化的催化原料。当 汽油不回炼时,轻油收率和液收率分别提高了2 . 0和1 . 9个 百分点,干气和焦炭产率下降了2 . 7个百分点,转化率略有下 降。 当汽油回炼时,轻油收率下降0 . 9 9个百分点,液化气收 率提高,总液收率仍有所提高,提高0 . 7 6个百分点;焦炭和干 气产率下降了约0 . 5个百分点,转化率基本持平。 3 . 2 产品性质 孤岛蜡油+1 0 %减渣工业试验产品性质见表3 (上部分 为汽油主要指标,下部分为柴油主要指标) 。 对于孤岛蜡油掺炼1 0 %渣油,当汽油不回炼时,应用两 段技术 使 汽 油 烯 烃 含 量 下 降 了3 . 5个 百 分 点,诱 导 期 由 5 4 5mi n增加到了6 5 2mi n , r on由9 2下降到9 0 . 7 , 实际胶质 由3 . 4 %下降到了2 . 6 %。柴油比重下降,从0 . 9 1 82降至 0 . 9 0 82 ,十六烷值有较大提高,从小于2 0提高到3 2 ,硫含量 降低。 当汽油回炼5 0 %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汽油 烯烃体积含量下降到3 5 %以下;诱导期增加到9 0 0mi n以上; 硫含量降低到0 . 0 7 %, r on下降1个单位, mon增加1 . 3个 单位,抗爆指数基本持平。十六烷值有大幅度提高,从小于2 0 提高到3 1 . 4 ,硫含量降低较多。 3 . 3 操作参数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业试验装置操作平稳,调节灵 活,催化剂流化有较大的弹性,流化线路比较流畅。两段提升 管催化装置采用的输送管较长,输送强度大,在国内也属少 见,其输送长度达3 0m,输送催化剂完全正常。沉降器、再生 器、缓冲罐之间的压力调节范围也比较大。沉降器内一、二段 粗旋及缓冲罐内一、二段两个溢流口都未出现过互相干扰的 现象。改造前后操作参数对比如表4所示。 8 第2 0卷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 0 0 6年 第3期 表3孤岛蜡油掺1 0 %减渣产品性质 项目国标 改造前常规 催化标定 改造为两段后标定数据 汽油不回炼 汽油回炼5 0 % 烯烃体积分数 / % 9 09 2 . 09 0 . 79 0 . 9 mon-7 8 . 37 8 . 77 9 . 6 抗爆指数 8 58 5 . 28 4 . 78 5 . 2 5 密度 / ( k g m-3) -7 3 9 . 87 3 7 . 77 3 2 . 7 馏程t1/ 1 0 % 4 8 05 4 56 5 29 2 5 实际胶质, mg / 1 0 0ml 5 58 4 . 17 87 5 凝点t4/ -1 5-7-1 1 氧化安定性 c / ( mg 1 0 0 ml -1) 1 6 . 2 21 3 . 8 十六烷值 4 51 6 . 5 -1 8 . 13 2 . 63 1 . 4 硫含量wt/ % 0 . 20 . 5 60 . 2 00 . 2 2 表4改造前后操作参数对比 参数 2 0 0 1 -1 0 (改造前) 2 0 0 2 -1 0 -2 8 (改造后) 一段原料进料量q 1/ t h -1 1 1 . 01 2 . 0 二段重油进料量q 2/ t h -1 *3 . 0 二段汽油进料量q 3/ t h -1 *2 . 2 9 一段反应出口温度t1/ 5 0 55 0 5 二段反应出口温度t2/ *5 0 0 再生器密相温度t3/ 7 0 26 9 4 一段原料进料温度t4/ 2 6 22 5 8 二段重油进料温度t5/ *3 6 7 沉降器顶压力p 1/ mp a0 . 1 1 90 . 1 5 6 再生器顶压力p 2/ mp a0 . 1 4 50 . 1 9 0 缓冲罐顶压力p 3/ mp a*0 . 1 7 8 主风至再生器流量q v 1/( nm3h -1) 9 8 8 11 6 9 0 0 输送管提升风流量q v 2/( nm3h -1) *3 2 5 5 缓冲罐流化风流量q v 3/( nm3h -1) *5 6 0 一段预提升蒸汽q m1/ ( k g h -1) 3 6 84 1 5 二段预提升蒸汽q m2/ ( k g h -1) *2 0 0 一段喷嘴雾化蒸汽q m3/ ( k g h -1) 9 0 26 5 2 二段喷嘴雾化蒸汽q m4/ ( k g h -1) *2 8 0 汽提段汽提蒸汽q m5/ ( k g h -1) 3 0 42 7 5 再生器藏量m1/ t 1 1 . 41 3 . 1 汽提段藏量m2/ t 2 . 22 . 6 催化剂缓冲罐藏量m3/ t *5 . 9 气压机入口压力p 4/ mp a0 . 0 2 90 . 0 2 0 3 . 4 能耗分析 改造前后两段提升管能耗情况如表5所示。 表5孤岛蜡油掺1 0 %减压渣油的工业试验每t能耗表 项 目 改造前孤岛油 掺渣空白标定 能耗 孤岛油掺渣标定能耗 不回炼汽油回炼汽油5 0 % 新鲜水m1/ t 1 . 3 4 00 . 5 0 70 . 5 7 8 除氧水m2/ t 0 . 3 7 00 . 5 0 20 . 6 2 7 循环水m3/ t 3 6 . 3 16 4 . 4 16 7 . 9 6 电q e/ ( k wh ) 6 8 . 0 51 0 0 . 41 0 7 . 5 蒸汽m4/ t 0 . 0 9 0-0 . 0 0 7 3-0 . 0 2 8 2 净化风v1/ ( nm3) 7 7 . 77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