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九 变态反应 v定义:以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抗原)后所 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机体的 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又称过敏反应。 v基本特点:引起超敏反应的变应原种类繁多,这种反应具 有免疫学反应的特异性和记忆性的特征,可涉及细胞和体 液免疫的整个过程,但以某一种类型的反应为主。 v分型:常分为四型,即i、ii、iii和iv型,又分别称为速 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其中 前三型均由体液免疫介导,第iv型由细胞免疫介导。 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称为变应原或过敏原。 完全抗原、半抗原或小分子的化学物质如病 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血清、组织蛋白、 药物及饲料等,均可成为变应原,变应原可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等途径进 入动物体内,使其致敏并导致变态反应。 一 、型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引起的 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以炎症为特点的反应。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又被称为过敏原。 v主要特点: 1.发生快、消退快,一般不易造成组织细胞的损伤 ,多表现为功能的紊乱; 2.参与的抗体为ige,参与的细胞为肥大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 3.补体不直接参与其反应; 4.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5.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一)过敏反应的基本过程 1. 致敏 过敏原首次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 一种亲细胞性的过敏性抗体ige,ige吸附于 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周围组 织中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的 表面,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 反应 致敏机体如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原, 过敏原即与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导致细 胞内分泌颗粒迅速地释放出具有药理作用的 活性介质。 如组织胺、缓慢反应物质a、5羟色胺和过敏毒素等 ,这些介质能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 透性增加,皮肤黏膜水肿,血压下降及呼吸道和消化 道平滑肌痉挛等一系列过敏反应症状,临床上表现呼 吸困难、腹泻和腹痛,及全身性休克。 (二)常见的过敏反应及其控制 1. 类型 常见的过敏反应有两类:一是因大量过敏原( 如静脉注射)进人体内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反应,比如 青霉素过敏反应;二是局部过敏反应,这类反应尽管 较广泛,但易被临床兽医忽视。主要有由饲料、霉菌 、花粉等。 2. 诊疗 过敏反应的确诊比较困难,因为无论是确 定过敏原还是检测特异性抗体ige或ige水平,都不 是一般实验室能做到的。易行的控制措施为:使用 非特异性脱敏药,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更换铺草 或饲料等。 二、 细胞毒型(型)变态反应 (一)概念 型变态反应又称为抗体依赖 性细胞毒型变态反应,引起型变态反应的 抗体主要是igg和igm,当其与细胞上的相 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时,可通过激活补体 系统引起细胞溶解,或者被吞噬细胞吞噬。 (二)常见型变态反应 输血反应、新生 畜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等。 1. 输血反应 各种动物有其血型系统,如输入血 液的血型不同,就会造成输血反应,严重的可导 致死亡。这是因在不同血型的个体血清中有相应 的天然抗体,通常为igm,当输入不同血型的受 血者血管,红细胞与抗体结合而凝集,并激活补 体系统,产生血管内溶血。 2. 新生畜溶血性贫血 这也是一种因血型不 同而产生的溶血反应。以新生骡驹为例, 大约有8-10的骡驹发生这种溶血反应。 这是因为骡的亲代血型抗原差异较大,所以 母马在妊娠期间或初次分娩时易被致敏而产 生抗体。这种抗体通常经初乳进入新生驹的 体内引起溶血反应。这与人因rhd血型而导 致的溶血反应是类似的。所以在临床上初产 母马的幼驹发生的可能性较经产的要少。 三、 免疫复合物型(型)变态反应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免疫复 合物。通常它们及时地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而不影响机体的正常机能,在某些状态下却 可由变态反应造成细胞组织的损伤。 (一)免疫复合物引起炎症 免疫复合物 可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刺激形成具有过敏 毒性和促细胞迁移性的c3a和c5a,使肥大细 胞和碱性粒细胞释放舒血管的组胺,提高血 管通透性和在局部聚集多形细胞。 (二)免疫复合物在局部组织沉积 迁移而至的 多形核细胞就开始吞噬它们。但吞噬细胞不能将沉积 于组织的复合物与组织分开,也不能把复合物连同组 织细胞一起吞噬细胞内,结果只能释放胞内的溶解酶 等。这些活性物质尽管溶解了复合物,但同时也损伤 了周围的组织。 由此可见,免疫复合物不断产生和持续存在 是形成并加剧炎症反应的重要前提,而免疫复 合物在组织的沉积则是导致组织损伤的关键。 (三)常见的免疫复合物疾病 血清病、自身免疫复合物病等。 血清病 因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吸附并沉 积于组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并形成炎症性 病变。譬如在使用异种抗血清治疗时,一方面 抗血清具有中和毒素的作用,另一方面异源性 蛋白质却诱导相应免疫反应,当再次使用这种 血清时就会产生免疫复合物,表现为肾小球肾 炎和关节炎等。 自身免疫复合物病 全身性红斑狼疮就是这 类疾病。 四、 迟发型(1v型)变态反应 经典的型变态反应是指所有在12h或更长 的时间产生的变态反应,故又称迟发型变态反 应。不同于i、三型变态反应,这类反 应不能通过血清在动物之间转移。 (一)机理 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免疫细胞参与的反 应。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时,导致致敏淋巴细胞 (td细胞),使机体致敏,再次接触相同抗原,致敏淋 巴细胞即释放出各种淋巴因子。一方面表现特异性的 细胞免疫,而另一方面则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特征 为以单核细胞浸润、巨噬细胞释出溶酶体和淋巴细胞 释出淋巴毒素等多种淋巴因子引起组织损伤。 (二)种类 根据皮肤试验观察出现皮肤 肿胀的时间和程度以及其他指标,可分 为接触性、结核菌素和肉芽肿变态反应 等。 1. 接触性变态反应 是指人和动物接触部 位的皮肤湿疹,一般发生在再次接触抗 原物质的48h后。镍、丙烯酸盐和含树胶 的药物等可成为抗原或半抗原。这类变 态反应与化脓性感染的区别在于病变部 位缺少中性多形粒细胞。 2.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 在患结核病的病人皮下 注射结核菌素48h后,该部位发生肿胀和硬变 。该反应用于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检疫。鼻 疽菌素点眼检测马鼻疽,也是根据同样原理。 在接种抗原24h后,局部发生大量单核吞噬细 胞浸润,48h后淋巴细胞从血管迁移并在皮肤 胶原蛋白滞留,反应最为剧烈。随着病变发展 ,出现以肉芽肿为特点的反应,其过程取决于 抗原存在的时间。 3. 肉芽肿变态反应 在迟发型变态反应中 肉芽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许多细 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都产生肉芽肿,其 原因是微生物持续存在并刺激巨噬细胞 ,而后者不能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曹县社工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自愿租房合同协议范本房屋租赁合同
- 2025购销铝材合同范文
- 2025经济适用房购房合同范本
- 物体沉浮条件试题及答案
- 2025电子产品销售租赁合同
- 《2025租赁协议及房产出租合同范本》
- 2025肉牛养殖合作协议范本
- 2025酒店员工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租赁房屋转租协议模板
- 2025年分步重复光刻机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探伤工(二级)重点难点考试试卷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村级财务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手册报告
- 中国黄金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光伏施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GB 21256-2025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