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pdf_第1页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pdf_第2页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pdf_第3页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pdf_第4页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4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10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住宅工业化建造工业化住宅设计与理论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 刘东卫 蒋洪彪 于磊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收稿日期:2012-0327 摘要 / 通过对我国住宅工业化与技术发展的 回顾与研究,将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划分 为创建、探索和转变 3 个阶段,并对每个发 展阶段的设计与标准、主体工业化技术、内 装部品化技术和工业化项目实践等方面做出 系统解析,以期为未来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 与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 住宅工业化 住宅生产方式 住宅 工业化发展历程 住宅工业化技术演进 abstract/ reviewing the domestic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s techn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vides the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history into three stages of creation, explo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makes systematic analysis of each stage in terms of design and standard, main industrialized technique, componentized technique of interior finishing and installments as well as relevant project practice.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mode of housing production, development course of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technical evolution in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住宅工业化是住宅生产方式的变 革,其核心是实现由传统半手工半机械 化生产方式转变成现代住宅工业化生产 方式。20 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公共 住宅的大规模建设,西方及日本发达国 家颁布实行了住宅生产工业化的产业政 策,制定了住宅生产工业化促进制度, 推动了住宅工业化发展和技术进步,住 宅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住宅建筑体 系与技术标准研发、住宅建筑主体和内 装部品的工业化技术研究、及其以国家 为主导的试点项目探索等发展脉络清 晰,着重在集合住宅的生产工业化和技 术方面进行研发工作,大力推进了住宅 产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经过数十年努力, 住宅建设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给住宅 建设带来了根本性变化。 我国住宅工业化创立自 1950 年代 初期,伴随着解决居住问题的工业化思 路,住宅工业化历经了漫长而曲折的发 展道路。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初的 10 年期间,由于我国住宅产业化方针政策 的推动和住宅技术发展的需求,住宅科 技进步加速发展,我国住宅工业化生产、 研究与实践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政府对住宅产业化的新技术、新产 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许多民营企业对住宅工业化技术问题也 进行着许多尝试,其建设实践也进一步 推动了住宅工业化技术的发展。 比较而言,由于认知水平、社会经 济、产业政策和技术研发等方面诸多因 素的制约下,使得我国住宅工业化历经 数十年发展,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我 国住宅工业化仍处于生产方式的转型阶 段。我国住宅的工业化道路该如何走, 有没有一种可行的技术发展模式既成为 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行业各界的 热烈讨论的话题,其核心问题是对住宅 生产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理念认识模糊和 技术途径理解偏差,其严重制约了我国 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 从住宅生产方式发展的角度,反思我国 住宅工业化及其技术的发展问题,深入 认识我国住宅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不 仅对当前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探索提 供有益的启示,也会对推动我国住宅工 业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宏观背景下, 从住宅工业化生产方式发展及技术发展 的角度来分析,1950 年代以来住宅工 业化及技术发展过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 即,1949 1979 年 :住宅工业化及技 术的创建期 ; 1979 1998 年 :住宅工 业化及技术的探索期 ; 1999 年至今 : 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转变期。 1 1949 1978 年 : 住宅工业化及技术 的创建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住宅严重短 缺,全面复兴的住宅建设与住宅工业化 相结合。在引进了苏联的经验后,我国 推行了“发展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施工 和标准化设计”的建筑工业化思路,国 家组建了从事建筑标准设计的专门机 构,开展了设计标准化的普及工作,进 行了砌块结构、钢筋混凝土大板结构等 多类型住宅结构的工业化体系与技术的 研发与实践。本阶段住宅工业化及技术 以大量建设且快速解决居住问题为发展 目标,重点创立了住宅工业化的住宅结 构体系和标准设计技术,简单易行部分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j16b00) 11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4 建筑学报 采用预制构件的砖混结构体系住宅大量 建设,1970 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 工业化技术经验的系统性引进,促进了 构件预制化技术的研究工作,也推动了 早期住宅工业化试验项目建设工作。 1.1 住宅标准设计的出现 我国在引进苏联住宅工业化方法的 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住宅标准设计的概 念,设计效率极大提高。1950 年代中 期开始,由国家建设部门负责,按照标 准化、工厂化构件和模数设计标准单元, 编制了全国 6 个分区的标准设计全套各 专业设计图 ( 图 1)。在苏联专家的指导 下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了第一套住宅 通用图。1956 年城市建设总局举办全 国楼房住宅标准设计竞赛,并向全国推 广了中选方案。1 1.2 住宅预制化与工业化住宅体系的初创 本时期住宅多为砖木或砖混住宅结 构,主体构件大多采用施工简便的预制 楼板。大型砖砌块体系是先期的工业 化住宅体系,于 1957 年在北京洪茂沟 住宅区应用 ( 图 2),其后进一步出现了 pc 大板体系。1960 年代以后,在北京、 上海、天津等城市,进行了 pc 大板体 系住宅规模性建设 ( 图 3)。2 1.3 多类型住宅结构工业化体系与标准 通用图的普及 1970 年代,在全国范围建筑工业化 运动的“三化一改”( 设计标准化、构 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墙体改 革 ) 方针下,发展了大型砌块、楼板、 墙板结构构件的施工技术,出现了系列 化工业化住宅体系。除了砖混住宅体系 的大量应用,还发展了大型砌块住宅体 系、 大板(装配式)住宅体系、 大模板( “内 浇外挂”式 ) 住宅体系和框架轻板住宅 体系等 ( 图 4)。1973 年,最早的 pc 高 层住宅北京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在 北京建成 ( 图 5),共计 26 栋高层住宅 采用了大模板现浇、内浇外板结构等工 业化的施工模式,首次尝试用高层 pc 技术进行住宅大批量建造。1 此时期标准化设计方法标准图集的 制定由各地方负责实施,各地方成立了 专业部门来推进住宅标准设计的工作。 这种标准化设计方法的图集,成为所有 城市住宅建设和构件生产的技术依据。 1.4 北京 8081 系列住宅的推行 1978 年,北京市响应邓小平视察 前三门大街住宅后对改进住宅设计提出 的要求,陆续编制了 21 类 89 套组合体 的住宅通用图和试用图,称之为“北京 8081 系列住宅” ,在标准化基础上力 求多样化,设计出使用方便、经济适用 的居住空间。1980 年, 北京市大模板 建筑成套技术通过鉴定,北京市颁布 了大模板住宅体系标准化图集 。大 模板住宅体系作为北京 8081 系列住 宅的组成部分被大量采用,其成果在北 京五路居住区、 西坝河东里小区 ( 图 6)、 富强西里小区等住宅区建设中推广。3 1.5 建筑工业化“建筑体系”概念与国 外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1970 年代末, 城市建设被提上日程, 住宅建设量不断加大,此时,西方国家 的住宅建筑工业化的经验与成就,成为 我国住宅建设研究与借鉴的对象,同时 将国外住宅工业化“建筑体系”概念引 进国内。国外住宅工业化研究成果大量 出现,法国、苏联、日本、西德和美国 等国家的建筑工业化发展及特点被系统 地研究。2 1.6 砖混住宅结构体系与技术的开发 1978 年,砖混住宅一直是作为全国 1 华北 301 住宅标准设计3 上海陶粒混凝土大板住宅标准层平面 2 北京洪茂沟住宅区5 北京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及标准层平面 4 多类型住宅结构工业化体系 ( 左起 : 砌块、大板、大模板、框架轻板 ) 2012.4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12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住宅工业化建造工业化住宅设计与理论 最为广泛采用的结构体系,住宅工业化 基本思路在砖混住宅体系的发展中得以 较好的体现。 “一五”期间,通过砖混 住宅通用图,提高了砖混住宅的标准化 水平。1960 年代以后, 楼板、 楼梯、 过梁、 阳台、风道等大量构件均已预制化,形 成了砖混住宅结构的工业化体系。4 2 1979 1998 年 : 住宅工业化及技术 的探索期 1980 1990 年代,由于建设技术 水平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住宅数量需求, 解决住宅数量与工程施工质量相矛盾的 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全社会逐渐形成 了通过提高设计质量来解决工程质量的 住宅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系统多次举办 全国住宅方案设计竞赛,建设部也启动 了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本阶段 住宅工业化及技术以改善居民居住生活 的内部功能和外部环境问题为发展目标, 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为中心,多方面、 系列化地进行了工业化生产的住宅技术 和理论体系的综合研究、部品技术的系 统应用和整体性实践的项目尝试。5 2.1 国外 sar 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1980 年, 国 内 在 学 习 n j 哈 布 瑞肯 sar( 支撑体 ) 理论的基础上,围 绕住宅设计中的标准化、多样化做出了 许多研究尝试。1986 年,南京工学院 在无锡进行了支撑体住宅的研究性实践 (图7), 将住宅分为支撑体(包括承重墙、 楼板、屋顶等 ) 和可分体 ( 包括内部轻 质隔断、组合家具等 ) 两部分。1990 年 代,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也通过开发 ts 支撑体体系(tianjin support housing) 进行了实验性建设。 1980 年建成的天津“80 住”砖混 结构住宅在较大适应范围内探索了住宅 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的标准设计(图8)。 1984 年全国砖混住宅方案竞赛中脱颖 而出的清华大学退台式花园住宅系列设 计方案 ( 图 9),在采用“基本间”相互 组合基础上,展现了设计多样化的可能。 2.2 两大样板工程及技术体系的推广 1985 年起,基于依托技术进步实 现城镇住宅建设战略,建设部开展了城 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 (1985 2000 年 ) 和小康示范工程 (1995 2000 年 ) 一 系列住宅小区建设样板工作。两大系列 住宅小区建设样板工作把全国住宅建设 的总体质量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准,极大 地提升了住宅建设技术的理念与方法, 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成果的传播和交 流,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样板工程将体系 化建设科技成果推向全国。1,5 2.3 中日 jica 项目开拓性研究的先导 1988 年,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共 同合作的第 1 个住宅建设领域的“中 日 jica 住宅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历经 20 年 4 期工程 :第 1 期 jica 住 宅项目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项 目”(1988 1995 年 )、第 2 期 jica 住宅项目的“中国住宅新技术研究与培 训中心项目”(1996 2000 年 )、第 3 期 jica 住宅项目的“住宅性能认定和 部品认证项目”(2001 2004 年 )、第 4 期 jica 住宅项目的“推动住宅节能 进步项目”(2005 2008 年 )。这个项 目得到了中日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伴 随着我国住宅的大量建设时代,一系列 创新开拓性研究得以全方位展开,这些 7 江苏无锡支撑体系住宅8 天津“80 住”砖混结构住宅9 清华大学退台式花园住宅 6 北京西坝河小区 y 形住宅平面 公用空间专用空间服务空间 13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4 建筑学报 10 河北石家庄联盟小区小康住宅实验楼 11 北京翠微小区适应型住宅试验房 表 1 我国建筑模数标准的演变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类别实施时间 gbj2-86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一1987.07.01 gbj100-87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二1987.10.01 gbj101-87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三1987.10.01 gb5824-86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三1986.11.01 gb11228-89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基础参数三1990.01.01 gb11977-89住宅卫生间功能和尺寸系列三1990.08.01 注 : 以上标准大致分为 3 个类别 : 一类属于总标准,二类是专业的分标准,三类是专门部门的标准 成果为我国的住宅建设发展提供了强有 力的研究保障和技术支持。2,8,10 2.4 模数标准与住宅标准设计的发展 我国先后在 1984 年、1997 年编制 及修编了住宅模数协调标准( 表 1), 提出了模数网络和定位线等概念,对我 国住宅设计、产品生产、施工安装等的 标准化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标准 设计作为国家、地方或行业的通用设计 文件,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 段。1988 年编制的住宅厨房和相关 设备基本参数和 1991 年发布的住 宅卫生间相关设备基本参数 ,为推动 住宅设备设施水平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1980 年代中期编制的全国通用城市 砖混住宅体系图集和北方通用大板 住宅建筑体系图集等,既扩大了住宅 标准设计的通用程度,也发展了系列化 建筑构配件。标准设计作为国家、地方 或行业的通用设计文件,成为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2 1979 年的“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 竞赛” ,运用设计标准化定型化与多样 化的手法来提高工业化的程度,在强调 模数参数的同时提出了多种不同结构类 型的住宅体系及系列化成套设计,以定 型基本单元,组成不同体型的组合体。 2.5 厨卫设备设施专项的研究 1980 年代中期开始,住宅研究从功 能、面积的关注转向住宅性能问题。中 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以厨房、卫生 间为核心的住宅设备设施的专项研究取 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1984 年的住 宅厨房排风系统研究 、1984 年的关 于发展家用厨房成套家具设备的建议 、 1984 年的“七五”课题改善城市住 宅建筑功能和质量研究 : 城市住宅厨房 卫生间功能、尺度、设备与通风专项研 究报告 、1995 年的小康住宅厨卫设 计要点的研究等。6 2.6 小康住宅设计通用体系的研究 1988 年,中日双方开展了第一个合 作研究项目“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 , 研究项目形成了“中国城市小康住宅通 用体系”( 简称 whos)。该成果建立 了我国城市住宅建筑与住宅部品具有良 好的模数配合的居住水准体系,从生活 方式、面积标准、人体功效、设备配置 到住宅部品标准化等基本出发点,建立 了小康设计套型系列体系。在石家庄联 盟住宅小区建成的小康住宅实验楼 ( 图 10),运用了 whos 体系,集中展现了 小康居住水平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10 2.7 “住宅产业”概念的提出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对我国 住宅建筑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回顾、并进 行了国内建筑工业化试点城市调查、建 筑施工合理化、建筑制品发展和住宅标 准化等大量专向调查研究,同时分析了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新发展、日本发展部 品化技术经验和法国产品认证制度做法 等,并对国内外建筑工业化做出了比较 研究。1992 年,向建设部提出了“住 宅产业及发展构想”的报告,报告中首 次提出了“住宅产业”概念,指出“发 展住宅产业是我国住宅发展的必由之 路” ,1994 年之后,住宅产业相关工作 逐步开始。2 2.8 “适应型住宅通用填充体”工程的 试验 1992 年,“八五”重点研究课题住 宅建筑体系成套技术中的适应型住 宅通用填充 ( 可拆装 ) 体研究,吸收 国外“开放住宅 (open-house)”的“支 撑体(support)和填充体(infill)住宅” 经验,研发了适用于我国住宅结构体系 2012.4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14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住宅工业化建造工业化住宅设计与理论 的 “适应型住宅通用填充 ( 可拆装 ) 体” , 成为我国首个以住宅通用体系与综合技 术相结合的、且整体实现解决方案的优 秀研发范例。该研究成果指导了北京翠 微小区适应型住宅试验房 ( 图 11) 的建 设。11 2.9 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技术 体系的推动 始 于 1995 年 的2000 年 小 康 型 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是第一个经国 家科委批准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 程项目,以实施和推进住宅科技产业为 目标。建设部在 1996 年颁布了住宅 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和住宅产 业现代化试点技术发展要点 ,并且于 1999 年成立了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 室, 进一步推动了住宅产业化的工作。6 3 1999 年至今 : 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 转变期 20 世纪末,我国住房制度和供给体 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住宅商品化对住 宅工业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社会资源 环境意识的加强促进了住宅建设从观念 到技术的巨变。本阶段住宅工业化及技 术以住宅产业化为发展目标,由传统建 造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对保障 居住性能的工业化住宅体系和集成技术 进行了综合性研发,推动了住宅工业化 建设。住宅工业化注重节能环保的集成 技术应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因此 可持续发展成为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发 展方向。 3.1 住宅产业化技术政策 为了加快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 型转变,推进住宅产业化,1999 年国 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 即 72 号文 ),明确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和实 施要求。72 号文成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 化的纲领。7 国家高度重视住宅产业化工作,并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技术措施。 为了提高住宅性能,促进住宅产业现代 化,保障消费者的权益,1999 年建设 部颁发建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 法 ,在全国试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2005 年发布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 标准 ,把住宅性能分为适用性能、环 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 能 5 个方面,在全国范围对住宅项目开 展了住宅性能综合评定工作。12 3.2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立 2002 年建设部决定建立住宅产业 化基地,同年我国第 1 个以“钢一混凝 土组合结构工业化住宅体系”为核心技 术建设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天 津成立,标志着我国工业化住宅进入实 验性建设期。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实施 的关键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新型工业化住 宅建筑结构体系、符合国家墙改政策要 求的新型墙体材料和成套技术、满足国 家节能要求的住宅部品和成套技术、符 合新能源利用的住宅部品和成套技术、 有利于水资源利用的节水部品和成套技 术、有利于城市减污和环境保护的成套 技术和符合工厂化、标准化、通用化的 住宅装修部品和成套技术等 7 个方面。 3.3 住宅部品技术体系的推行与住宅部 品的发展 建设部从 1999 年开始实施国家康 居住宅示范工程,旨在鼓励示范工程中 采用先进适用的成套技术和新产品、新 材料,以此引导住宅建筑技术的发展, 促进我国住宅的全面更新换代。2002 年,建设部发布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 程选用部品与产品暂行认定办法 ,将 建筑部品按照支撑与围护部品 ( 件 )、 内装部品 ( 件 )、设备部品 ( 件 )、小区 配套部品 ( 件 ) 等 4 个体系进行分类。 推行住宅装修工业化就是要建立和 健全住宅装修材料和部品的标准化体 系,实现住宅装修材料和部品生产的现 代化,积极推行工业化施工方法,鼓励 使用装修部品,减少现场作业量。同时 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厨卫标准化 工作,以提高厨卫产业工业化水平,促 12 第一代远大集成住宅 13 左起 : 叠合楼板、外挂墙板、长沙花漾年华施工现场 14 深圳万科第五寓15 上海新里程住宅 21、22 号楼 15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4 建筑学报 18 明日之家 1 号平面图17 明日之家 1 号普适性 3u 概念图 进粗放式生产方式的转变。2001 年出 版了住宅厨房标准设计图集和住 宅卫生间标准设计图集 。2003 年,建 设部住宅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负责住宅部品的标准化工作。2006 年, 建设部发布关于推动住宅部品认证工 作的通知 ,颁布了住宅整体厨房 和住宅整体卫浴间行业标准。2008 年,颁布住宅厨房家具及厨房设备模 数系列 。厨房与卫生间是全装修成品 住宅技术要求最高的、管线设备最多的 家庭用水空间,作为工业化部品生产的 “厨卫单元一体化”的整体浴室和整体 厨房从工厂生产到现场组合装配,完全 体现了生产现代化、装修工业化的全部 特征,是住宅工业化的典型代表产品, 将会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13 3.4 我国首座工业化集合住宅与远大住 工的影响 1996 年,远大第 1 代创业团队以 发展新型工业化住宅、建立工业化住宅 技术体系为目标,发展“住宅工业化制 造模式”的特征,建立了建设部设置的 首家综合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 1999 年,远大在部品技术研发的基础 上,建成了我国第 1 座以工业化生产 方式建设的工业化钢结构集合住宅 ( 图 12),该住宅是我国住宅工业化道路上 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远大住工通过一系列住宅工业化研 发与试验,形成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 生产、 配套化建设的生产模式。2007 年, 长沙美居荷园小区为远大兴建的首个国 家住宅产业化示范项目,此项目运用住 宅工业化技术体系建造的全装修成品住 宅,体现了以大批量、高速度建造低价、 高质、普适性的住房理念。 2008 2010 年远大研发了第 5 代 集成住宅,在结构体系上采用的是叠合 楼盖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 ( 图 13)。叠 合楼盖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 : 竖向 承重结构体系采用现浇剪力墙 ; 水平结 构楼盖体系采用叠合楼盖,其中梁为叠 合梁,楼板为叠合楼板 ; 围护结构采用 外挂墙板。 3.5 万科“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与 pc 技术的应用 万科研究中心于 1999 年成立,开 始研究相关工业化生产问题。2003 年, 万科集团提出了“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 的口号,简明地描述了万科集团的“住 宅工业化建造模式” 。2006 年底,万科 启动建设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究基 地” ,是我国高水准的住宅产业化成套 技术及产品综合研发的平台,显示了我 国企业住宅工业化综合性研发的最高水 平。2008 年,深圳万科“第五寓”( 图 14) 成为深圳首个全部采用工业化生产 的商品房项目,采用工业化 pc 工法, 建设周期 5 个多月,统一精装修,首次 实现了建筑设计、内装设计、部品设计 流程控制一体化。 万科结合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方 向,重点进行了中高层集合住宅建筑主 体的工业化技术研发,开发了 pc 大板 工业化施工技术。2007 年,首个生产 住宅的项目“上海新里程”推出以 pc 技术建造的新里程 21 号、22 号两栋商 品住宅楼 ( 图 15),以万科 vsi 体系为 主线,建筑主体的外墙板、楼板、阳台、 楼梯采用 pc 构件,结合内部装修的“家 居整体解决方案” ,以其 pc 综合性实验 住宅与系统性技术体系成为了我国住宅 工业化发展史上的杰出范例。 3.6 住宅科技系统理念的实践 2003 年竣工的北京锋尚国际公寓是 一个凭依国际先进住宅科技傲首全国房 地产市场的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应用 欧洲“高舒适与低能耗”环保优化设计 理论及成套技术体系实施的项目。锋尚 国际公寓依靠先进的保温隔热外围护结 构,配合置换式新风系统和混凝土采暖 制冷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等新技术,实 现了“告别空调暖气时代”的公寓。其 室内常年保持在 20 26的人体舒适 温度和湿度,置换式新风对人体健康极 为有利。采用天棚低温辐射采暖制冷系 统和干挂饰面砖幕墙聚苯复合外墙外保 温系统,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多数指标达到欧洲发达国家有关规范要 求,已被定为国家级工法。7 3.7 “百年住居 lc 体系”与 si 住宅技 术的研发 2006 年, 中 国 建 筑 设 计 研 究 院 “十一五”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 键技术研究课题组,以绿色建筑全生 命周期的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工业 化住宅的 “百年住居lc体系” (lifecycle housing system)( 图 16),且研发了围 16 百年住居建设理念与住宅工业化 lc 住宅体系 全寿命universal lifecycle 全功能universal function 全设施universal equipement 全寿命 全功能 百 年 住 居 lc 住宅体系 全设施 规划设计 阶段 使用维护 阶段 建设施工 阶段 再生改造 阶段 建筑 长效性 生产 集成性 居住 适应性 2012.4 architectural journal建筑学报16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住宅工业化建造工业化住宅设计与理论 绕保证住宅性能和品质的规划设计、施 工建造、维护使用、再生改建等技术为 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集合住宅体系与应用 集成技术。2009 年底,第 8 届中国国 际住宅博览会提出住宅建造最新理念的 概念示范屋“明日之家” ,力求为 引导住宅高效高寿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 的贡献, “百年住居”的可持续居住理 念成为了重点 ( 图 17、18)。 从国际住宅建设科技发展趋势来 看,高耐久性住宅研发和 si 住宅生产 技术开发,是 21 世纪住宅建设和研发 设计的两大发展方向。2008 年,北京 雅世合金公寓项目运用具有我国自主研 发和集成创新能力的住宅工业化“百年 住居 lc 体系”( 图 19),将当代国际领 先水准的 si 住宅体系及集成技术全面 开发应用的住宅示范项目,在推动新型 住宅工业化设计、生产、维护、改造方 面的技术系统研发,以及建设具有优良 住宅性能的普适性中小套型住宅建设实 践方面具有开创性的意义。14 3.8 全装修成品住宅的提倡 1999 年, 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 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 强对住宅装修的管理,积极推广装修一 次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避免二次装 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现 象” 。2002 年,建设部发布了商品住 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和商品住 宅装修一次到位材料、部品技术要点 。 2008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关 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 知中指出“近年来在住宅装饰装修过 程中,一些用户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擅 自改变房屋使用功能、损坏房屋结构等 情况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带来很大隐患” ,应进一步提倡推广全 装修成品住宅。2008 年,由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组织编写的全装修住宅逐套 验收导则正式出版。由于全国占主导 地位的“毛坯房”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严重,全装修成品住宅正在 成为市场的主要供应方式之一。科宝博 洛尼、海尔和大连嘉丽等公司积极响应 政府倡导“住宅装修一次到位、逐步取 消毛坯房”的方针,着力以“装修与建 筑和部品、设计和施工相结合的一体化” 的方法、研发整体性的家居解决方案。 在减少手工作业的同时,提高工业化生 产程度,从本质上提升住宅性能和品质。 全装修成品住宅是走向住宅产业化的必 经之路,将成为衡量我国住宅工业化技 术发展水平的标志 ( 图 20)。 3.9 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的 编制 2011 年 11 月,根据关于保障房 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 国 办发 201145 号 ) 与温家宝总理“保 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 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 环保”的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 排,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全 国 26 家设计单位共同编制并优选形成 供各地参考的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 方案汇编( 图 21)。该方案通过有组织 实施标准化设计与建立技术集成体系完 整框架,通过分步骤落实工业化建造技 术,构建“质量优良、效率提升、绿色 环保、舒适宜居”的可持续发展建造理 念,提出保障性住房的整体解决方案 : 1) 整体满足质量、安全和环保等可 持续发展要求 ; 2) 全面实现面积集约、功能齐全、 设施完备、空间灵活的高品质居住需求; 3) 大力推动工业化的建造、产业化 的实施的住宅生产建设的转型。 公共租赁住房是一种以政府作为主 导的小面积规模套型,有利于系列化设 计、标准化部品应用和工业化建造的实 施。而住宅产业化的标准化工业化的生 产方式,对于提升住宅产品质量,实现 “住有所居”的住房保障总体目标有着 显著的优势,可以提高住宅建设质量和 建造效率,提升性能,减少资源浪费, 从而实现“住有所居”的住房保障总体 目标。15 4 对我国住宅工业化与技术发展的建议 住宅生产工业化是随着住宅建设发 展而出现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住宅工 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总体来看,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西 19 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集成技术体系 第 1 阶段 外部主体条集成技术系统 a 结构体系统,包括 1 墙、2 楼板、3 阳台、梁柱、楼梯等 b 围护体系统,包括 1 外装、2 保温层、3 门窗、屋面等 第 2 阶段 外部主体条集成技术系统 c 内间体系统,包括 1 隔墙、2 内壁、3 地板、天棚等 d 设备体系统,包括 1 整体卫浴、2 整体厨房、3 管线系统等 a. 结构体c. 内间体 d. 设备体b. 维护体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20 博洛尼的工业化内装集成解决方案 专业卫浴厂 专业地板厂专业内门厂 专业家具厂 专业橱柜厂 专业家装公司 专业工装公司 整体 木作 小厂家 si 体系的 干法内装 100% 工厂化 ( 部品 ) 0%100% 一体化(施工/产品) 17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2.4 建筑学报 附表 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创建期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探索期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转变期 时间1949 19591960 19781979 19891990 19981999 至今 理 念 与 背 景 苏联住宅工业化思想引 进国内 (1950 年代初 ) 住宅设计领域出现标准 设计概念 (1950 年代初 ) 国家建委标准设计院成 立 (1956) 城建总局“全国楼房住 宅标准设计竞赛”(1956) 北京大规模建设振动砖壁板住宅小区 (1960 年代 ) 北京大板构件厂、专业施工队组建 (1964) 全国建筑工业化运动的“三化一改”方 针 (1970 年代 ) 标准设计工作由地方负责实施推进 (1970) 北京推广1012层高层大板住宅(1975 1978) 邓小平同志对改进住宅设计提出要求 (1978) “建筑体系” 概念引进国内 (1970 年代末 ) 关于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府政策 和措施指南(1974) 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 (1979) sar 理论及设计方法被介绍到国内 (1980) 全国砖混住宅方案竞赛 (1984) 国家经委“城市住宅小区列为“七五”期间重点研究 项目”(1985) “七五”城镇住宅设计竞赛 (1986) 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1985 2000) 中日 jica 住宅项目启动 (1988) “我心目中的家”全国首届城镇商品住 宅设计竞赛 (1990) 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向建设部 提交“住宅产业及发展构想”报告和“住 宅产业“概念 (1992) 建设部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 纲 、 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技术发展要 点(1996) 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2000 年 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1995 2000) 远大住工成立 (1996) 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总结“四新技 术”作为推荐技术。(1997) 97 跨世纪住宅小区方案竞赛 (1997) 迈向 21 世纪的中国住宅设计竞赛 (1999) 建设部住宅工业化办公室成立 (1999) 建设部“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1999) 国务院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 若干意见(1999) 建设部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1999) 建设部住宅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2003) 政府 : 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2004) 建设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 见 “9070 政策”(2006) 建设部 关于推动住宅部品认证工作的通知 (2006) 建设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实施大纲(200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装饰装修 管理的通知(2008)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 指导意见(2011) 工 业 化 及 技 术 设 计 与 标 准 东北地区尝试苏联住宅 标准化设计方法 (1950 年 代初 ) 城建总局“全国六个分 区标准设计图”(1955) 多层砖混住宅标准图 (1954) “64 板住 1”振动砖壁大板标准设计 (1964) 国内外建筑工业化发展概况 (1974) 北京 8081 系列住宅 (1978) 大模板建造住宅建筑的成套技术 (1978 1980)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历史经验综合研究 报告(1979) 大模板施工技术译文集(1979) 联合国关于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 府政策和措施(1979) 建筑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外建筑 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国外工业化住宅建 筑标注化与多样化的探讨发展建筑工 业化若干认识与政策问题的探讨(1979 1983) 大模板住宅体系标准化图集(1980) “78bg 试”高层大板住宅标准设计 (1980) 工业化住宅建筑体系经济效果评价方法及发展途径探 讨 (1981) 建筑工业化概论(1982) 法国住宅体系的现状和发展 (1982) 译著建筑工业化通用体系(1983) 国外工业化住宅 建筑标准化与多样化探讨(1983) 全国砖混住宅新设想住宅方案选编(1984) 砖混住宅体系的研究 (1984 1986) 住宅模数协调标准(1984)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1985) 法国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实践(1986) 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1987) 建筑楼体模数协调标准(1988) 全国通用城市砖混住宅体系图集(1980 年代中 ) 北方通用大板住宅建筑体系图集(1980 年代中 ) 中日 jica 项目“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项目”(1988 1995 年 ) 中国城市小康住宅通用体系 (1988) 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 (1990 1993) 住宅预制楼梯相关标准 (199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规 程(1991) 住宅建筑体系成套技术(1992) 2000 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可行性研究实施方案编制 (1994) 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 (1996) 小康住宅示范小区验收办法及量化指 标体系(1998) 中日 jica 项目“中国住宅新技术研究 与培训中心”(1996 2000 年 ) 住宅模数协调标准(1997) 住宅厨房标准设计图集和住宅卫生间标准设 计图集(2001) 健康住宅相关研究 (2001 2005) 中日 jica 项目“住宅性能认定和部品认证项目 “(2001 2004 年 ) 中日 jica 项目“推动住宅节能进步项目”(2005 2008 年 ) 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2005) “百年住居 lc(lifecycle housing system) 工业化 住宅体系”( 十一五 ) 万科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标准 、 万科住宅产品 性能标准(2007) 中日技术集成型住宅研发与示范 (2008) csi 住宅建设技术导则(20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设计院编制公共租赁住房 优秀设计方案汇编(2011) 保障性住房工业化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十二五 ) 主 体 与 部 品 北京市试点砌块住宅建 筑 (1950 年代中 ) 装配式大板研究实验 (1958) 砖混住宅预制化施工机械化 大型砌块住宅体系 装配式大板住宅体系 内浇外挂式大模板住宅体系 框架轻板住宅体系 框架轻板住宅体系(1982) 北方通用大板住宅建筑体系研究 (1984) 城市多层砖混住宅体系化研究(1989) 天津试验住宅小区大开间住宅系列设计研究(1989) 住宅混凝土内墙板和隔墙板(199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991) 住宅预制楼梯相关标准 (199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规 程(1991) 适应型住宅通用填充 ( 可拆装 ) 体 (1992) 钢结构住宅建筑通用体系 (1999) 轻钢结构商品化工业化成套技术研究与开发 (2000) 小砌块住宅建筑配套块型与规格系列研究 (2000) 轻钢龙骨体系在低层建筑中的应用 (2003) 钢结构住宅(2005) 万科、远大等企业“pc 剪力墙结构技术” cl 复合剪力墙结构体系 (2011) 关于发展家用厨房成套家具设备的建议(1984) zj-84 组合家具系列研究 (1984) 住宅厨房排风系统研究(1984) 城市住宅卫生间厨房功能尺度设备与通风研究 (19851988) 建筑产品的发展和预测 (1986 1988) 全国通用建筑产品优选集 (1986 2005) 住宅厨房和相关设备基本参数(1988) 住宅厨房建筑、家具及设备协调尺寸(1988) 住宅产品数据库建设 (1992 1998) 日 本 bl“ 我 国 住 宅 产 品 概 况 调 研”(1994) 小康住宅厨卫设计要点的研究(1995) 小康住宅厨房卫生间整体设计与配套 产品 (1996) 住宅卫生间相关设备基本参数(1997) 远铃整体浴室公司成立及整体浴室安 装使用图集 (1997 1998) 海尔、科逸等企业“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研发” 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选用部品与产品暂行认定 办法(2002) 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2002) 住宅整体厨房及住宅整体卫浴间行业标准 (2006) 全装修住宅逐套验收导则(2008) 住宅厨房家具及厨房设备模数系列(2008) 中日内装工业化体系研发与示范 (2008) 中日合作公租房标准化和部品化研发 (2011) 项 目 与 实 践 北京洪茂沟大型砌块住 宅 (1957) 北京小黄庄装配式混凝 土大板实验楼 (1958) 北京木樨地仿苏联混凝 土薄腹大板实验楼 (1959) 华北 301 标准住宅系列 上海陶粒大板住宅实验楼 (1960 年代中 ) 北京框架轻板抗震试验住宅 (1976) 唐山预应力板柱试点住宅 (1976) 北京前三门大街大模板高层住宅 (1970 年代 ) 北京团结湖装配式大板住宅(19761982) 北京西坝河东里大模板住宅小区 (1980 年代中 ) 无锡支撑体住宅的研究性实践 (1986) 北京八里庄 18 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