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 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在引入并分析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测评指标体系,并选取“在国际主流旅游学术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的学者数量”、“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的数量”、“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等5个指标,对中国(两岸四地)与韩国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国两岸四地、韩国这5个地区在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方面的差距、差异与共同点。文章最后针对中国内地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现状,提出了若干提升的建议。关键词国际影响度;旅游研究;指标体系;中国与韩国;提升途径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5009106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其对全球旅游业的影响度也日益提升。相应地,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也逐渐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一些旅游学者迫切感觉到,中国的旅游研究需要走出国门,放眼世界,让国际旅游学术界听到更多的来自中国的声音,以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一些学者在笔者与其探讨时也指出,国外的一些研究在研究视角、方法、深度上并不一定就比国内的相关研究强,只是国内的研究在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可见度”较低,鲜见诸主流旅游学术刊物和其他的学术交流平台,较难引起关注与认可,因而影响度较低,常被忽视,很大程度上导致国际旅游学术界中来自中国的声音不够、话语权不足,这一问题值得中国旅游学术界深思。由此,笔者不禁想到,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究竟是指什么?如何测评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到底有多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引入并分析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概念,提出其测评的指标体系,并就中国(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与韩国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进行比较,分析两国在此方面的共同点、差距与差异,以期管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现状,并提出提升的途径。2、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及其测评指标体系2.1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在国外学术界,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学术界(anglophone research community),与“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相关的概念是“研究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与传播”。科巴思克(kobasic,1996)曾经指出,旅游研究的传播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种“以英语为母语者为中心”的模式。豪吉森和罗斯曼认为这种传播模式会逐渐强化,原因在于英语作为一种主流的国际学术交流语言的地位正在加强,且母语不是英语的学者需要在英语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以获得国际认可。肖洪根和史密斯(xiao&smith,2007)在分析旅游学识(knowledge)的影响时也指出,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的经典文献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学术界更有吸引力。在国内旅游学术界,与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密切相关的概念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宋子千、吴必虎等(2006)曾提出“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化”的概念。研究的国际化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类型的研究国际化,其内涵不尽一致,如自然科学研究的国际化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在内涵、实现形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一般来说,研究的国际化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现象或趋势,是要更好地促进本国的相关研究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而研究的本土化,指本国的研究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尤其是结合本土文化背景和本土知识来研究本国的问题。诚如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和践行的那样,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旅游研究也是如此,其并不能摒弃本国的文化背景与实践而盲目地照搬国外的旅游研究理论、方法,也不能闭门造车,甚至是孤立主义般地断绝国际交流与学习,而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类似但区别于旅游研究国际化,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研究在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影响程度,主要表现在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受关注程度和被认可程度等方面。提升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实际上就是要提升该国、该地区的旅游研究在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影响程度,即重要程度、受关注程度和被认可程度等。2.2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测评指标体系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基本上不存在有无之分,只有水平的高低之别。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因此其测评的指标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测评指标体系,一方面要考虑到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发展要求与趋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各个国家、地区旅游研究的现实情况,以及指标的可比性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等。因此,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测评指标,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国际性与科学性;(2)可比性和一致性;(3)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测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核心指标主要有:(1)在国际主流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2)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的学者数量;(3)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的数量;(4)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5)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6)研究成果被转载、引用的频次;等。第(6)项指标,虽然也可以很好地衡量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但目前尚难获取相应的统计数据。鉴于此,本文暂只选取(1)(5)这5项指标,对中国(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与韩国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进行比较,借此管窥两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现状,找出双方的共同点、差异与差距所在。3、中韩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选择韩国作为比较的对象,是因为:(1)中韩两国同处世界旅游关注的热点地区亚太地区。(2)中韩两国的官方语言均非英语,与新加坡等国不同。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依次为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而亚太地区的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则是英语国家,是当今国际旅游研究的主导。(3)中韩两国在提升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相比之下,日本等国在提升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方面的成绩并不是特别引人注目。1973年至2007年8月初,日本在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简称atr)和tourism management(简称tm)发表的论文总量仅为13篇;担任全球排名前20位的15种旅游刊物编委的数量仅有3人(次);在atr和tm(2002年至2007年8月初)公示的国际旅游学术会议中仅有2场在日本举行;出任国际旅游 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tourism)会员的学者数量仅1人;2007年出任atr匿名审稿专家的学者数仅2人。(4)由于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学术研究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差距,中韩两国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也必然表现出诸多差异和差距,见下文比较分析。3.1在国际主流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之比较既然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研究在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影响程度,主要表现在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受关注程度和被认可程度等方面,那么在国际公认的主流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旅游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的形式)就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发表在国际公认的主流旅游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表明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及其所代表的国际旅游学术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和对该研究的认可,包括对其研究视角、方法和深度等三方面的关注与认可。下文选取的两本学术刊物,分别是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均为当今国际旅游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旅游学术刊物,分列全球旅游学术刊物排名的第一和第二位。在atr和tm的高级检索页面就“作者所在院校”(affiliation)进行检索,然后仔细核实论文作者当时所在院校及所属国家、地区(考虑到国际旅游学术界学者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本文所指国家、地区均指该学者当时工作的科研机构、院校所在国家、地区,下同),获知中国(两岸四地)与韩国的旅游研究院校(机构)在上述两本刊物上自1973年至2007年8月初发表的论文的数量(atr和tm属同一家出版公司,可以进行交叉检索;同一文章多位作者可能分布在两岸四地甚至中韩两国之间,但仅在少数,为研究的便利暂忽略,且不论作者排序)。具体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在atr和tm发表的论文数量”方面,中国(两岸四地)的表现明显优于韩国。但若就中国两岸四地及韩国这5个地区进行深入比较,则结果如下:中国香港、韩国及中国台湾的学者在atr和tm发表的论文总数量分居前三名。而中国内地的学者在atr和tm发表的论文总量仅为30篇,仅位列第四,远落后于中国香港(97篇)、韩国(82篇)、中国台湾(76篇)。进一步分析可知,在atr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排序为:中国香港(21篇)与韩国(21篇)并列,而中国内地(12篇)与中国台湾(9篇)次之。在tm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排序为:中国香港(76篇),随后是中国台湾(67篇)、韩国(61篇),而中国内地(18篇)位列第四。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1)中国内地除了在atr发表的论文数量略高于中国台湾外,在其他指标方面均低于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2)中国香港不论是“在atr和tm发表的论文总量”方面还是“分别在atr和tm发表论文的数量”方面,均居榜首,表现出较高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在接待业与旅游研究学刊(the journal0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于2005年8月刊载的全球接待业与旅游研究分析:科研贡献的视角(an analysis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institutional contributions)一文的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亚洲旅游院校,仅次于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而此项排名主要的依据是全球各大旅游院校的学者在11种国际主流的接待业与旅游研究刊物上于19922001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3)中国(中国澳门除外)以及韩国在tm发表的论文数量均远远高于在atr发表的论文数量。由于atr主要涉及领域为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心理学、旅游影响等,而tm则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等领域。因此,可以初步推断,两国的研究都在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等领域更受国际旅游学术界关注和认可,在这两个领域的国际影响度更高。笔者认为,中国内地学者的论文较少见诸国际主流旅游学术刊物的原因主要有:(1)研究视角,即所关注的领域难以与国际接轨。(2)研究方法难以与国际接轨,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更多地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旅游研究纪事的统计结果),而中国内地的旅游学术研究最常用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方法(旅游学刊载文的统计结果),因此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国外旅游学术界对中国内地旅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认可。(3)中国内地许多学者受到语言能力的限制,难以撰写可以在国外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3.2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的学者数量之比较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还可以通过该国或地区的旅游学者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主编)的情况反映。本文选取的国际学术刊物,主要来自麦克卡切等的研究中位列前20的15份刊物,另加1份新创办的刊物,共计16份。直接登录各刊物的网站,统计出各国(地区)旅游学者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主编)的情况(同一学者可能同时出任多家刊物的编委(主编),重复统计),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的学者数量”方面,中国(两岸四地)的表现也要明显优于韩国。就中国两岸四地及韩国这5个区域进行深入比较,则结果如下:中国香港(22人)、韩国(12人)及中国内地(10人)在“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的学者数量”方面分居前三名。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全球排名前三的旅游刊物中,在出任编委的学者数量方面,中国香港列首(8人),随后是中国内地(4人)、韩国(4人)、中国台湾(3人)。上述分析反映出中国香港的旅游研究具有的较强的国际影响度,以及中国内地的旅游学者在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地位,也反映出国际旅游学术界对亚太地区旅游研究的关注。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中国香港除外)和韩国出任tm编委的学者数量均多于atr,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都在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等领域更受国际旅游学术界关注与认可,在这两个领域的国际影响度更高。此外,通过分析中国第一本具有国际影响的旅游学术刊物香港理工大学主办的中国旅游研究(china tourism research,中英双语)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构成,亦可管窥中国两岸四地(内地、香港、台湾、澳门)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现状及其比较态势。其编辑委员会(editorial board)构成见表3。3.3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的数量之比较同样,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是加强旅游研 究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因而也是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重要指标。本文以atr和tm(2002年至2007年8月初)所公示的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信息为统计来源(atr与tm公布的会议存在重复的,仅统计一次)。统计结果见表4。表4表明,在“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的数量”方面,中国(两岸四地)的表现优于韩国。就中国两岸四地及韩国这5个区域进行深入比较,结果如下: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在“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的数量”方面分居前二,韩国与中国澳门则并列第三,充分显示了中国内地在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上的积极性与为提升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努力。3.4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之比较本文所指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是指专门致力于旅游学术研究的国际性机构。受限于资料与研究条件,本文仅以国际旅游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简称iast)为例,该研究学会是全球较有影响力的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创立于1988年,现有会员71名。入盟该学会意味着该学者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水平得到国际旅游学术界权威的认可。因此,入盟该学会的会员数量,可以反映该国(地区)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该学会会员在中韩两国的分布,见表5。表5也同样反映了在“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方面,中国(两岸四地)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高于韩国。同样就中国两岸四地及韩国这5个区域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香港在提升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方面的不俗战绩,其在“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方面位列第一,而中国内地与韩国并列第二。需要指出的是,在2006年“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研讨会”杭州分会场发起并成立了全球首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旅游学术组织国际旅游学会(international tourismstudies association,简称itsa),同样也反映出了中国旅游研究为提升国际影响度的努力。3.5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之比较学术刊物在遴选审稿专家(panel referees)时具有严格的学术标准。入选审稿专家团队意味着该学者在某些研究领域获得了认可。因此,通过分析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亦可管窥旅游 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中国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比较分析与提升途径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研究的国际影响度。限于资料与研究条件,本研究仅以2007年atr全球匿名审稿专家为例。具体如表6所示。从表6中可以看出,在“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方面,中国比韩国具有更高的国际影响度。同样,就中国两岸四地与韩国进行深入比较发现,中国香港依然是业绩不俗,中国台湾紧随其后,韩国位列第三,而2007年中国内地没有学者出任atr全球匿名审稿专家。4、中国内地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提升途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选取的5项指标中,中国(两岸四地)的表现均优于韩国。中国与韩国在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方面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如两国都在旅游管理、旅游经济等领域更受国际旅游学术界的关注与认可,因而在这两个领域的国际影响度更高。但若深入地就上述5个地区进行比较,中国内地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与中国香港、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便是在本文所选5个区域中也仅处于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远低于中国香港,在某些领域还略低于中国台湾地区。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内地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让国际旅游学术界听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为中国的旅游研究在国际旅游学术界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除了继续保持目前在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方面的优势外,现阶段我们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1)将旅游研究成果拿到国际旅游学术界去竞争,争取在国际主流的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更多的研究成果。当然,并不是说国内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相反,正是由于许多论文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很强的国际学术竞争力,只是难以引起国外旅游学术界的关注,难以提升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相比之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许多学者的学术论文常见诸国际主流旅游学术刊物,值得中国内地旅游学术界借鉴。(2)积极翻译出版中国内地学者的旅游研究成果,如旅游学刊整理出版的中国旅游研究年刊(chinese tourism research annual),以及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主办的中英文双语学术期刊中国旅游研究(china tourism research)已经成为国际旅游学术界关注、了解中国内地旅游研究的有效渠道。(3)加大支持学者赴国外著名旅游院校访学、攻读学位的力度,放眼世界,广泛引进外籍研究人员。在此领域,中国内地一些高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4)加大与国外旅游院校、学者合作的力度,争取在课题申报、经费资助、研究开展等方面上提升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5、结语与研究展望5.1结语本文探讨了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的测评指标体系,并就“在国际主流旅游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编委的学者数量”、“举办国际性旅游学术会议的数量”、“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等5个指标,对中国(两岸四地)与韩国的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升中国内地旅游研究国际影响度提出了若干建议。5.2研究展望本研究受限于资料与研究条件仅就5个指标对中国(两岸四地)与韩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出任国际性旅游研究机构专家的学者数量”这一指标上仅选取国际旅游研究学会作为比较的数据来源,在“出任国际旅游学术刊物审稿专家的学者数量”这一指标上仅以atr为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可以选择更多的指标以及更多的数据对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进行比较。诚如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肖洪根博士在回复笔者的疑问时指出的,当今国际旅游学术界学者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此研究某国、某地区旅游研究的国际影响度,在界定学者的国别时,基于何种标准,是国籍、工作语言与文化背景或是行政区划还是其他?都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致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肖洪根博士对本文进行了悉心点评,提出了修改建议并提供了部分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法规与技术标准)解析
- 全2025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17年6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沧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事业单位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2025教师7篇
- 北师大版灵宝市2025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综合测试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承包水立方合同范本
- 防疫车辆租车合同范本
- 工程劳务合同范本模板
- 轴承装配组装SOP
- 过敏性休克完整版本
- DL∕ T 5100-199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 合同未签订提前供货函模板
- 小学必背古诗词182首(带目录及释义)人教(部编版)
- 2024年东南亚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DZ∕T 0213-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石灰岩、水泥配料类(正式版)
-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询价方案范文(35篇)
- 2023年广西现代物流集团社会招聘、校园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保险公司案件风险排查工作报告
- 《化妆品技术》课件-化妆品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