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庞德诗章中的“人间天堂”解读 关键词:庞德诗章“人间天堂” 摘要:庞德诗章对西方社会精神和生态危机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对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探索,而诗章就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记录。诗人心目中的“天堂”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天堂”体现了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 “我曾试图描述天堂/ 别动/让风儿来叙述/ 那就是天堂/ 请神灵们宽恕我/所创作的/请我爱的人们宽恕/我所创作的天堂”, 这是美国派诗人埃兹拉庞德的鸿篇巨著诗章中的最后几句。整首诗以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寻求家园为隐喻,他和奥德修斯一样经历了苦难,为的是寻找人类理想的精神家园,诗人的想象突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历经地狱、天堂、仙界、人间,时间又横跨远古和现代,地域从希腊到,诗人苦苦追求的是人间的天堂,他在史诗中反复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究竟在人类社会是否存在“天堂”?怎样的社会才是人类追求的“天堂”?诗人穷其一生对西方社会精神和生态危机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对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探索,而诗章就是他一生心路历程的记录。诗人心目中的“天堂”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天堂”体现了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索过程。 一、“神圣的永恒的世界” 庞德在1927年写给他父亲的信中勾勒了这部史诗的框架,他考虑诗章有三部分组成:1.活人下阴间;2.重复;3.“神秘瞬间”。这个构思和传统史诗但丁的“神曲”不无相似之处。对天堂的描述也是但丁似的。因此在诗章的前五章、十五章、十六至十九章,充满了诗人对“天堂”的瑰丽想象,这个天堂是圣经中描绘的,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作品所体现的主题,那是基督徒死后去的极乐之地,请看诗人诗章三中的诗句:“神飘浮在湛蓝的天空/ 耀眼的神灵,托斯卡尼,/第一道曙光在露水消失前出现/ panisks, 从橡树中来/ dyras, 从苹果树来/ maelid, 穿过树林,叶子充满低语/ 白云插过湖面,湖面上是神灵/ 水中是杏白色的泳者”以上诗句中,我们看到的是传统的伊甸园景象:在祥和宁静的美轮美奂的环境中,天使们沐浴在永生的幸福中。这个由基督教所许诺的极乐之地是否真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乐园?庞德认为基督教是西方文明堕落的根源之一。特别让庞德嗤之以鼻的是基督教的人类中心观。在诗章(14/112)中庞德对基督教进行了辛辣的讥讽:“这儿耶稣的手指指向岩石/说道:这儿是世界的中心/(我向你保证,这事发生了,我,诗章的创世主)。” 庞德认为正是这种西方社会把人类,把地球视为中心的宇宙观把人类引上了歧途。因此基督教是不可能把人类引向极乐之地的。在诗章(74/456)中庞德记录了他对传统天堂的放弃:“我不明白人们怎能忍受/有着画上的天堂在尽头,/没有了画上的天堂/晨曦普照绿叶。”怎样的社会才是人间的天堂?庞德的想象飞到了公元前七世纪的波斯城市埃克巴坦那。这里气候宜人,人民富足,曾经是两河流域的商贸和文明中心,也是西方人心目中的“人间天堂”。 二、埃克巴坦那(ecbatan) 埃克巴坦那是波斯古国米底(medes)的首都,传说是由英雄迪奥赛斯(deioces)任第一任国王。庞德在诗章中反复提到了这个国度。在第四章,诗人写道:“赶骆驼的商人坐在梯子上,/俯视着埃克巴坦那整齐的街道,/达那厄!达那厄!/什么风是国王的风”这几句诗把埃克巴坦那和一个神话故事联系起来。达那厄(danae)是阿耳戈斯国王(argos)阿克里西俄斯(acrisius)的女儿,有一次阿克里西俄斯得知神的预言:将来会被达那厄的儿子杀死。为了逃避这个厄运,他造了一座铜塔,把女儿禁闭在最高层,四周没有窗户,只在塔顶开了天窗。美丽的少女内心痛苦,天天凝望着繁星,一天宇宙之神宙斯被少女吸引,变成一阵金雨,洒进塔内的卧室。就这样,宙斯常化作金雨和达那厄相会,并使达那厄生下了佩耳修斯(perseus)。最后佩耳修斯果然杀死了自己的外公。对于一个传说中的“人间天堂”庞德反复把埃克巴坦那和这个神话联系起来有他很深的寓意。阿克里西俄斯试图违抗,违抗人伦的行为必招天谴。 在诗人眼中,其实它并非是一个“天堂”,物质和商业的繁荣并非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天堂。我们可以从很多细节体会到诗人的这个主题。赶骆驼的商人“俯视”“埃克巴坦那整齐的街道”。“整齐的街道”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文明与繁荣。但“俯视”这个动词却别有意味,他的原文是“look down on”在英语中有着双关的含义:除了俯视,还有是蔑视、藐视之意。诗人蔑视这所谓的繁荣,后面一句“什么风是国王的风”,“风”是自然力量的象征,不是任何王权所能控制的。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对阿克里西俄斯试图控制自然,违反人伦的行为做出了严厉的谴责。在诗章的第五章,诗人更深化了这个主题:“ 巨大的,成堆的宝藏/ 埃克巴坦那,滴答,滴答,逝者如斯/ 新娘等待着上帝的幸临,埃克巴坦那/街道齐整的城市,武装的熙攘的人群,/ 奔向纷杂的事物。”这里“成堆的宝藏”“熙攘的人群”和静止的、等待着上帝的、被幽禁着的新娘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着以违反自然,违反天伦为代价的发展与繁荣是毫无意义的,机械的“嘀嗒”声暗示了西方社会机制以崇尚理性为口号下的机械性。“武装的”人群也有它双重的含义:首先从字面上它可理解为真正身着武装的人群,这暗示了西方文明发展史所伴随着的频繁的争斗史,其次“武装的”人群也可以从比喻的层面上理解,暗示着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关系的异化。“武装的”(英语原文为armed)在这里巧妙地点出了现代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比萨诗章(74/445),庞德又写到了埃克巴坦那:“建造一个迪奥赛斯之城,它的台阶闪耀着星星的色彩。”迪奥赛斯是由米底人拥戴的国王,他以公正而著称。上任后他用和秩序来治理国家。因而使埃克巴坦那成为历史上让人神往的“人间天堂”。但联系第四章和第五章,诗人向我们指出繁华表面下的丑恶和危机。“天堂从来不是人工的”这一句话在比萨诗章中反复出现了四次(p458,p480,p488,p488,p548),表明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与自然脱离的发展是不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的。 在20世纪初西方社会工业和科技高度发展,庞德以一个诗人的高度责任感对现代性做出了深刻的批判。诗人以埃克巴坦那,这座西方传说中的人间天堂为例,揭示了西方文化危机的根源:牺牲自然,牺牲人伦为代价,片面追求物质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虽然西方人创造了物质的昌盛,但这丝毫无益于人类生活的根本福祉。 三、圣主统治的和谐社会 庞德在诗章中批判了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社会,他的目光投向了东方,他花费了七页的篇幅专门写下“中国诗章”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来寻求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他历数了所有中国圣明的统治者,发现只有统治者遵循自然,爱护人民才能建立和谐社会。从远古时候起,有巢氏教会人们建造房屋,神农氏教会华夏民族耕作。为表示他的尊敬,庞德在诗章(263页)上用特大的中文写下了他心目中圣明的领袖:尧、舜、禹。并用下列诗句表达了他的敬佩之情:“爱太阳和雨水/ 观察什么星在至日/ 什么星在仲夏/ 禹,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库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评估方法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题大全
- 承包商入场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效能提升措施试题及答案
- 教师期中考试反思总结9篇
- 2025 年高职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轨道交通信号)试题及答案
- 标准员实务考核试题及答案揭秘
- 民族团结知识竞赛100题附答案
- 水利工程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案例模拟试题及答案
- 新型二次加压供水设备技术方案
-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ZXV10 M9000结构原理及维护
- 修理扫帚课件
- 2025年成都市团校入团考试题库(含答案)
- 毛绒玩具课件讲解
- 监理安全知识岗前培训课件
- 霹雳舞教学课件图片
- 特种设备管理课件
- 某市美术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国网湖北电力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