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唐代唐三彩纹样与绞缬纹样比较研究.doc_第1页
艺术论文唐代唐三彩纹样与绞缬纹样比较研究.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代唐三彩纹样与绞缬纹样比较研究 绞缬,作为传统染缬工艺技法之一,可赋予服装色彩斑斓、晕化迷离的艺术(艺术论文)效果。根据唐代的史实、诗词等文献记载,唐代的绞缬技艺名目繁多、应用极为广泛。然而,由于纺织品难以保存的特点,在历尽数千年的历史(历史论文)后,人们已经无法从实物上真实地感受到其当年的风情万种,仅能从生硬的字面上去体会当时的绚丽与浪漫。无独有偶的是,在唐代出土的三彩文物中,出现了大量具有绞缬艺术特征的纹样,其晕色之离奇、形式之新颖、配色之丰富,让研究者不禁为之惊叹,与此同时,又无不展开对唐代绞缬艺术的各种思考。唐三彩与绞缬两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其实,任何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对其他门类艺术的借鉴,唐三彩与绞缬作为唐代盛行的两类艺术形式,其在形式上肯定有着各种再现或模仿借鉴的印迹。鉴于此,许多专家学者开展了对绞缬纹样与唐三彩纹样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收稿日期:201卜1o一25;修回日期:201卜12一o7作者简介:刘素琼(1979一),女,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扎染艺术、服装材料的研究。通讯作者:高卫东,教授,gaowd3163tom。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唐三彩纹样与唐代绞缬技艺的比较,可以发现唐代绞缬技艺的风貌特征和变化规律在唐三彩纹饰上的体现。1唐三彩纹样与绞缬纹样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唐三彩与绞缬两类艺术的比较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沈从文在“谈染缬”一文中即将两者的相互关系作出了阐述,认为唐三彩中的纹样是先用于丝绸染缬,后来才转用于陶器装饰;20世纪80年代,中国染缬史一书中,又首次明确提出了“唐三彩中常见的花斑,和当时绞缬的技术处理有相通之处”的观点;1986年,王予予在中国古代绞缬工艺一文中,将河南出土的一件唐三彩盖罐上的图案作为套色网纹缬的实例加以说明并进行了实验论证,用实验还原的方法有力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2002年,赵丰提出了“唐代染缬工艺与唐三彩釉装饰之间(转载自论文库,请保留此标记。)的确存在着可比性,而且唐三彩的彩釉图案可以作为研究染缬图案的参考资料”的观点;2010年初,方忆在故宫博物院院刊发表论文唐三彩彩釉工艺与唐代染缬工艺关系之初步探讨,更深入细致地提出了同22的判断一样,这件唐三彩罐中的散点圆圈纹应该是当时服饰中绞缬流行纹样的一种模仿再现。24唐三彩散点抽象纹样与绞缬缝扎法散点抽象纹样之比较这类散点抽象纹样在明器及生活用三彩中均有发现(图4a、b),其特征是抽象的面状、不规则的散点构图,图形边缘作晕化状,且配色手法不拘一格,具有自由浪漫、写意的艺术特征,同蓝地白花绞缬绢(图4c;现藏大英博物馆)在图案造型和构图特征上极为相似,用绞缬工艺对照比较,可用大针脚的自由串缝来完成,同23中的缝扎技法、原理一致,推测这种唐三彩上的散点抽象纹样是绞缬纹样服饰的体现。a唇=彩人物俑c盾代出土绞缬实物图4唐三彩与绞缬缝扎散点抽象纹fig4tangpotteryandsuturedscatterpatternoftiedye25唐三彩多彩抽象晕化纹样与绞缬扎经染色纹样之比较在唐三彩绞缬晕化特征纹样中,还有一类独具特点的纹样,这种纹样配色多样、色彩绚丽斑斓、具有抽象的几何构成等特点(图5a、b)。这类纹样与常规的绞缬技法难以对应,既不是通过捆扎法、缝绞法,也不是通过其他的打结法或夹扎法而能完成。后来在唐代出土的扎经染色绸(图5c)上找到了两者的相似点(扎经染色工艺属于绞缬的一种特殊方法,笔者赞成郑巨欣先生的观点_2)。扎经染色工艺中不受套色的限制,纹样自由构成的特点与三彩立俑中女裙的特点非常相似,不禁让人产生了对颇具争议的唐代缬名“锦缬”的思考。以往,对“锦缬”名称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锦缬是根据锦纹中常见的几何纹而来。;锦缬花纹必和锦纹有一定联系;锦缬系仿织锦花纹刻成几何纹锦底,经制版印刷而成5。而这些解释似乎都建立在主观判断之上,没有太多的根据。锦,有团花似锦、织锦等相关词语,锦缬是否是指通过与织锦工艺加工类似的方法,生产出的具有团花似锦般颜色的一种织物?是否就是现在所制的扎经染色工艺?通过唐三彩与扎经染色两者的比较,似乎找到了其问合理的关联性,但这些大胆的推测还有待进一步验证。a唐三彩人物俑b唐代出土的扎经染色绸图5唐三彩与绞缬扎经染色几何纹fig5tangpotteyrandtiedgeometricpatternoftiedye3结语通过将唐三彩纹样与绞缬纹样对比研究发现,在唐三彩纹饰中,具有几何构图特点、边缘晕化特征的纹样,在审美情趣上与传统绞缬艺术具有极大的一致性,同时,这种特征的三彩纹样还可以用恰当的绞缬工艺语言进行还原假设。笔者据此推测,此类特征的唐三彩纹饰是唐代绞缬服饰纹样的的一种生动体现。在唐代出土的绞缬文物研究基础上,再结合此类具有绞缬纹样特点的唐三彩展(转载自论文库,请保留此标记。)开研究,还可进一步发现唐代时期绞缬技艺的一些应用特征:唐代的绞缬技法在早期圆点捆扎的单一技法之上,产生了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