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应用分析.pdf_第1页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应用分析.pdf_第2页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应用分析.pdf_第3页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应用分析.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年月 炼油技术与工程 第卷第期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 应用分析 刘利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市 摘要为便于催化裂化汽油脱硫 的工艺技术选择 , 对三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的专利工艺技术 , 即 、 和 一 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 对比和分析 , 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的工艺技术选择 、工业设计等方 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催化剂 近年来 , 国内外开发了选择性加氢脱硫 、辛烷 值恢复组合工艺和吸附法脱硫工艺等多种催化裂 化汽油简称 “ 汽油 ” 脱硫新工艺 。 选择性加氢 脱硫工艺如公司的工艺 、 公司的艺 、 公司的 工艺 、北京石 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以下简称的工艺 、抚顺 石油化工研 究院以下简称 日刃 的 一 工艺 。 辛烷值恢 复组合工艺如公司的工艺 、 公 公司的工艺 、 公司的工艺 、 的工艺 、 的工艺 。 近年 来采用 吸附法脱硫工艺 主要是石 油公司的 一 工艺 。 以上国内外的工艺技术 , 除了石油公司的 一 工艺为催 化吸附脱硫外 , 其它都是低压固定床加氢工艺 , 通 过优化工艺条件最大程度的降低烯烃的饱和及因 烯烃饱和而带来的辛烷值损失 。 除了优化工艺条 件 , 各公司都在不断发展其特定的技术 , 而且这些 技术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很好地降低辛烷值损失 。 水平 , 但烯烃体积分数较高 , 达 。 装置 的氢 源将采用体积分数为的重整氢 。 表汽油性质 密度 一 州硫此 一, 。 氮此 一 沪 烷烃烯烃芳烃 , 乃 馏程 初馏点 臾】 干点 产品方案 考虑装置生产满足欧标准汽油 , 即产品硫 质量分数不大于 林岁 。 但烯烃含量放 宽要 求 , 尽量满足北京年地方标准 , 体积分数不 大子 , 通过和其它低烯烃的汽油调合 , 部分 生产满足欧标准的汽油 。 工艺技术比较基础 为便于汽油脱硫工艺 的技术对比 , 以某厂新 建汽油脱硫装置专利技术比选为实例 , 进行具体 的比较 。 原料性质 某厂拟新建一套 “ 汽油脱硫装置 , 其 汽油原料的性质见表 。 从原料看硫质量分数为 林岁 , 属于中等 工艺技术方案对比 三种工艺技术方案描述 针对上述的汽油原料性质和产品质量要求 , 从技术选择上主要考虑比选了应用较多和发展较 快的 于, 以及 一 三 收稿日期 一一 修改稿收到日期 一一 。 作者简介刘利 , 硕士 , 高级工程师 , 现主要从事石油加氢方 面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炼油技术与工程年第卷 种工艺 , 对上述三种工艺进行了技术比较和分析 。 、 十 工艺 工艺先将全 馏分汽油选择性加氢 。 在选择性加氢反应器 中 , 主要 是汽油以 液相 的形式与稍过剩的补充新氢发生反应 。 主要 反应有 二烯烃转化 为单烯烃 , 可以为下游 的醚 化单元或加氢脱硫单元提供清洁进料 , 减少结焦 , 延长下游装置催化剂 的操作周期 。 二烯烃的聚合 对加氢脱硫部分的催化剂使用寿命有严 重影响 。 全部硫醇 的转化和脱硫 , 部分轻的硫化 物转化 为重 的硫化 物等 , 从而降低轻汽油馏 分 中的硫含量 。 可以直接去 汽 油池调 和 , 不用上脱硫醇或无碱脱臭措施 。 部分烯烃发生异构化反应 , 稍微提高了 辛烷值 。 经过选择性加氢可以将部分外烯 烃转化 为内烯烃 , 实现 异构 化 , 研究法辛 烷值 提高 一 。 将选择性加氢反应产物分为轻 、重 汽油组分 , 轻汽油可以做汽油 调合组分或醚化原料 , 重 汽油 送至反应器 , 进行深度脱硫 。 在加氢脱硫反 应器中 , 反应压力同选择性加氢基本相同 , 但氢油 比比选择性加氢高很多 。 在加氢脱硫反应器 中 , 主要发生脱硫反应和少量的烯烃饱和反应 。 工艺 流程见图 。 采用常规 一 和 一 系列 的催 化剂 , 反应条件缓和 , 该工艺技术可靠 , 应用最广 。 图 十 工艺流程 十 工艺技术特点为 选择性加氢能力强 氢耗低 工艺选择固定床反应器 , 流程成熟简单 反应温度低 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 , 催化 剂寿命长最终寿命为 总体投资小 若对增加单元 , 在产品硫含 量不变的情况下 , 损失减小为 。 工艺 工艺采用公司的 催化剂 , 对原料的金属含量要求较高 , 该技术的主 要特点是设置催化反应分馏塔 , 将反应与分馏合 并 , 在分馏塔内使用该公司专有的催 化剂模块 一。 在塔中 , 主要发生脱硫醇 、双烯 烃选 择性加氢 、 异构化反应和分馏 。 由于在低温 、低压 下操作 , 同时有塔的内回流不断冲洗催化剂 , 使得 的催化剂寿命可以达以上 。 单元的脱硫主要通 过硫醚化反应完成 , 这样脱除 硫醇 , 辛烷值损失很小 。 例如同双烯烃结合 生成高沸点的硫醚 , 可以将通过加氢异构化 反应将位烯烃改变成刀位烯烃 , 这样也可以提 高的辛烷值 。 通过塔 , 产品分成两部分 , 即 送至稳定塔 , 送至单元进一步脱硫 。 在工艺中 , 重汽油在塔中被加氢 脱硫和分馏 , 操作压力 、氢 油比 、反 应温度均稍高 于 。 然后将的和 的送至稳定塔 , 脱除和干气 , 稳定后汽 油送至固定床反应器 , 进一步脱硫至产品 硫质量分数小于 林梦 。 工艺流程见图 , 其技术特 点为 选择性加氢能力强 辛烷值损失小损失小于 氢耗低 液体收率高 工艺选择反应分馏塔和固定床反应器 , 流程简短 反应温度低 , 压力低 , 装置能耗小 图工艺流程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期刘利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应用分析 催化剂寿命长最终 寿命为 以上 脱砷方面没有形成 自己的系列保护剂 将来可 以预 留醚化设施 。 公司 在醚化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 存在后续发展潜力 。 一 工艺 一 技术采用与加氢的原理完全不同的工 艺 , 采用专有的吸附剂 , 运用 吸附原理进行脱硫 。 在脱硫过程中 , 气态烃类与吸附剂接触后 , 在吸附 剂和氢气的作用下 , 碳硫键一断裂 , 硫原子 从含硫化合物中除去转移到吸附剂上 , 并留在吸 附剂上 , 而烃分子则返回到烃气流中 。 该工艺过 程不产生硫化氢 , 因而避免了硫化氢与产品中的 烯烃反应生成硫醇而造成产品硫含量的增加 。 该 技术与加氢过程机理比较如下 加氢过程机理 蔺抽 , 卜叼八 、 吃义夕 昧 川 一 过程机理 物 一 一 心一 由于 一 脱硫技术基于吸附作用原理 , 因 此对不同化合物中硫的脱除速度与加氢过程有本 质的区别 。 在加氢过程中很难脱除的含硫化合物 在 一 过程中很容易被脱除 由于反应产物中 没有 , 并且缓和 的加氢条件及非加氢类的吸 附剂避免了生成硫醇 , 因此 一 技术较易得到 低硫产品 , 而且氢耗小 。 另外由于其吸附剂完全 不同于加氢催化剂 , 因此烯烃饱和少 , 所以其产品 的辛烷值损失也比加氢脱硫少 。 该工艺的缺点是 只能脱硫 , 烯烃降低 幅度小 , 同时 吸附剂用量大 由于吸附剂漏损 , 补充量大 , 废吸附剂需 要集 中处理 。 装置中吸附剂连续再生 , 再生器也采用流 化反应 , 再生空气一次通过 反应部分为高压临氢环境 , 再生部分为低 压含氧环境 , 通过闭锁料斗步序控制实现氢氧环 境的隔离和吸附剂的输送 为了避免工艺物料携带出吸附剂 , 再生器 内通过旋风分离器实现气固分离反应器 、 闭锁料 斗 、 吸附剂储罐等设备则设置精密过滤器 吸附反应 器操作压力高 , 温度 高 , 再生器操作温度高 系统无气体生成 , 设备选材仅需要考 虑腐蚀问题 吸附剂年补充量大致 同初装量一致 , 废吸 附剂需要集中处理 辛烷值损失小 口 损失小于 。 吸附反应器内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式和 。 一 一 一 一 再生器内部发生 的主要化学反应如式和 。 一 一 一 工艺流程见图 , 其技术特点为 反应器采用流化吸附反应床 , 反应物料 自 反应器下部进人 图 一 工艺流程 一 工艺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所述原料和产品质量要求 , 应用上述三 种不 同工艺 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见表 。 和需要将汽油选 择性加氢后再将产物切割成轻重两部分 , 进 下游进一步加氢 ,一 工艺不需要 。 三种工艺的操作条件均较缓和 , 操作压力均 小于 , 操作温度除 一 稍高外 , 其余两 种均小于 。 从产品质量 、氢耗、产 品收率上看 , 三种工艺 基本相当 。 从损失 上看 , 最高 , 一 工艺最低 。 从使用业绩上看 , 工艺 的业绩最多 , 一 工艺 的业 绩最 少 。 第一套 一 工 艺于 年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州 的康菲公司炼油厂 正式投产 , 年月 国内第一套 一 工艺装 置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开工 。 国内的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一一 炼油技术与工程年第卷 工艺装置在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炼油厂 、 大港石化分公司炼油厂于年上半年投产 。 表 十, 一 工艺技术对比 , 一 群 两种工艺的催化剂年平均用量较少 。 项目 十 卜 印占心 万 哈 一而山 吸附再生 主要操作条件 一 。 气弓,山 乡之巧 温脚 翁 压力 空速 脱硫效果 。 硫陌 一 液体收率 , 化学氢耗 , 损失 沪 烯烃 , 脱硫醇工艺 能粉川 一, 工程费用 业绩 增加 单元 可以取消 基础 套 ,设计和 建设中套 需要 脱硫醇 基础 可以取消 基础 套 ,设计和 套 ,设计和 建设中套建设中套 注催化剂寿命为催化剂寿命 为催化剂寿命为 ,一 吸附剂预计年补 充量与初装量相同 。 从能耗角度出发 ,一 工艺的能耗最低 , 其 余两 种能耗相当 。 主要 是工 艺 和 工艺需要将选择性加氢后的产 品分成和两部分 , 因此预分馏塔的重 沸器需要消耗蒸 汽或燃 料气 。 而 一 工艺不 需要 。 从工程费用上来看 , 工艺的 流程简短 , 将分馏与反应合二为一 , 投资较少 。 一 工艺 由于其吸附剂需要连续再生 , 需要增 加反吹氢压缩机 , 再生器等设备 , 此部分设备和仪 表投资较高 , 导致 一 的工程投资较高 。 从环保角度出发 ,一 工艺的吸附剂年补 充量大 , 废吸附剂需要集中处理 , 避免污染 。 其余 结束语和建议 对于建设汽油脱硫装置 , 上述三种工艺各有 特点和利弊 。 例如 一 工艺的投资最高 , 能耗 最低工艺的可操作性最强 , 但损 失大的工艺技术最新颖 , 但催 化剂的制备技术要求高 。 在选择上应根据全厂产 品质量情况和投资能力 , 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以达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 同时提出以下工程方 面的建议 根据实际的原料 , 选择合适的流程和产品质 量指标 。 若选择加氢工艺 , 项目可以一次设计 , 分 步实施 。 如可以在近期主要考虑生产欧质量标 准汽油硫质量分数为 林群 , 将来考虑生产 欧质量标准汽油硫质量分数为 林岁 。 毕 竟汽油产品的质量升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不同 的城市和地区要求也不一样 。 通过项目的分步实 施 , 可以节约建设周期和投资 , 避免产品质量超前 或过剩 。 由于汽油脱硫工艺条件较缓和 , 与重整装置 非常接近 , 所以可以考虑利旧废弃或不 开工 的半 再生重整装置的反应器 , 压缩机等设备 , 充分利用 资源 , 节约成本 。 由于汽油加氢装置对新氢的条件要求不苛 刻 , 可 以使用重整氢 。 所以在建设该项目时 , 若重 整的产品氢压缩机出口压力足够高 , 可 以直接利 用重整产品氢压缩机出口的氢气 , 从而可以减少 设置新氢压缩机 。 由于反应氢油比较低 , 化学氢 耗少 ,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 装置设计也可以考虑氢 气一次通过流程 , 缩短流程和降低投资 。 致谢 诚挚感谢庄剑高级工程师 , 范传宏副总工程师 对本文所做的详细审阅和修改工作 。 编辑董海青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期刘利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方案对比与应用分析 脚口 了嵘 咭 , 叮 , , ,一 , , 国国内外动态态 阿曼投资的 芳烃装置年月投产 阿曼芳烃公司于年月 日宣布在 股资 的对二甲苯和纯苯装置将于 年月投产 。 在工业港建设世界规模级芳烃装置 , 采用 技术以生产制取聚醋纤维和聚醋用的关键原材 料对二甲苯 , 以及生产宽范围塑料 、洗涤剂 和其他化学品 用的纯苯 。 该装置将加工来 自炼油公司的石脑油 , 将成为 世界最大新建对二甲苯装置之一 , 可生产 口 对二甲 苯和 口 纯苯 。 是阿曼石油公司持股和阿曼 炼油公司与韩国国际公司各持股的合资 企业 。 该项目总投资约为 。 由阿曼石油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