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论文我国电信市场理性竞争前景分析.doc_第1页
通信论文我国电信市场理性竞争前景分析.doc_第2页
通信论文我国电信市场理性竞争前景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电信市场理性竞争前景分析 我国电信市场理性竞争前景分析 1我国目前的电信市场结构及研究未来市场结构变化的意义新一轮电信业重组后,我国三家运营商都拥有了全业务运营牌照,中国移动在原有移动通信业务基础上开展拥有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丁q一scdma技术3g移动通信业务,并在原中国铁通固定电话网络基础上开展固定电话业务;中国电信除原有的固定电话业务外,通过购买原中国联诵coma移动网络并利用cdma2000技术开展3c移动通信业务;中国联通则通过原中国网通的固定电话网络开展固定电话业务,利用原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和新持有的wcma牌照开展3c移动通信业务。此外,三家运营商都积极开展宽带业务并参与三网融合进程。经过新一轮重组,原来严重失衡的电信市场结构有所改善,尤其是在业务经营范围、用户数量、业务收入、员工结构等方面改善较为显著。但是,依据现在的市场结构状况去经营和竞争,未来的市场结构会朝着什么方向演变?我国电信市场严重失衡的局面能否有所改变?我国政府重组电信市场的目的能否达到?回答上述问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笔者仅探讨在不考虑人为因素干扰、假定三家运营商都能合理地进行 11理性竞争ir状态下的市场结构走向。 首先看看截至2oq9年年底三家运营商的基本经营情况(主要采用用户数量、业务收入、利润、arpfj来描述):一是用户数量包括移动网用户数和因定网用户数)。虽然将两种用户数简单相加并不能准确代表每个运营商的用户数基础,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截至20n9年年底,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为52200万,中国电信为24509万,中国联通为24766万,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量比另外两家运营商的用户数量之和还要多。 二是业务收入。截至2x09年年底,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为4521亿元,中国电信为20937亿元,中n联通为1 5395亿元,中国移动的业务收入比另外两家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之和多出250i0o三是利润。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移动的利润为1152亿元,中国电信为144.2亿元,中国联通为95.6亿元,中国移动的利润额是另外两家运营商利润额之和的4.$倍。 四是arpuo截至2d09年年底,中 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arpu分别为72.2元、71.2元、51.8元;户均成本分别为53.8元、66.3元、48.6元。三家运营商在这两个指标方面的差距不是很悬殊。 新的市场格局下三家运营商理性竟争的假设及竞争实力测算分析新一轮电信业重组后市场结构的走向及政策预期能否实现,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由事情的本质决定的,如目前三家运营商的实力(包括经营实力和技术实力);第二类是政府监管政策的影响,即政府要求运营商在竞争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第三类是运营商各自的内部因素,如管理层的经营竞争策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等。企业内部因素往往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但是这方面的因素和所造成的影响是外部研究最难掌控的。因此,笔者仅就一种理想的状态进行预测,即假定政府监管运营商的出发点是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而三家运营商又能够非常严格地、理件地执行政府的政策,即三家运营商之间进行的竞争是理性竞争。 2理性竞争的假设 首先,理性竞争要求政府监管运营商的出发点是追求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而社会总福利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所有运营商的生产者剩余之和,可以理解为所有运营商的利润总和;-mfr有电信用户的消费者剩余之和,可以理解为所有电信用户的实际电信总消费与理论上合理的电信总消费之差。其次,理性竞争要求每个运营商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同时不能为了使对手失去更多利益而放弃自己较小的利益。 q鲁大学的pakes教授等人根据博弈论原理编制了模拟寡头垄断市场寡头间的垄断竞争过程及结局的软件,如将该原理应用到我国电信市场,需要假设在一个竞争时间段里每个运营商都保持一种特定的竞争实力。每个运营商现阶段的边际成本水平、所面对的市场大小、自己及竞争者所处的竞争效率水平等因素,决定了下一阶段该运营商的竞争实力。运营商之间进行周而复始的一轮轮理性竞争,直到达成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可测算出每个运营商的生产者剩余(可理解为该运营商的利润水平)、资费水平、市场份额等,由这些计算结果可以描述出未来我国电信市场的格局。 三家运营商竞争实力的计算 运营商在某一阶段的竞争实力由其市场规模、边际成本、竞争效率水平3个指标构成。以2009年三家运营商的经营状况为基础,分别计算出也门的竞争实力如下:(1)市场规模。电信最终市场规模指电信市场的终极容量,即在不考虑资费因素时所有消费者对电信服务的需求量,一般指用户数或通话时长,本文仅讨论用户数的情况。3g牌照发放后,三家运营商将会全力以赴地发展移动业务,这也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因此笔者假设,中国电信会以现有的固定网用户为目标捆绑发展移动业务,即将现有的固定网用户逐渐平滑过渡为移动用户,与购得的原中国联通的c网用户共同构成自己的用户群;中国联通会以原中国网通的固定网用户为目标捆绑发展移动用户,与原有的g网用户共同构成自己的用户群;中国移动则会在原有移动用户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丁0一sgma用户,共同构成自己的用户群,原中国铁通的固网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独立经营。考虑到三家运营商在发展新用户的策略上主要依靠现有客户群的特征,笔者以三家运营商现有的客户数为基础,计算也门未来市场规模的关系。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009年年底用户数的关系是2.1 1:1 .00:1.01,根据软件包参数范围的要求,假定中国联通的市场规模值为5,则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市场规模值分别为5和11。 2)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对运营商的竞争力影响固然巨大,但边际成本是运营商增加新用户时的成本,其对运营商竞争实力的影响更大。由于电信企业总成本中固定成本的t蹄j很大而变动成本的t蹄j很小,因此如何测算边际成本历来是一个难题。笔者通过三家运营商户均成本之间的t蹄j关系来确定边际成本的比例关系,根据2009年年底的户均成本并假设中国联通的边际成本值为5,则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边际成本值分别为7和6。 (3)初始竞争效率水平。初始竞争效率水平代表竞争开始时运营商的竞争力,与边际成本成反向关联关系。因此,假定中国联通的初始竞争效率水平取值为10,则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初始竞争效率水平分别为7和9。 竞争状态时,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改变,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中国联通的市场份额则有所上升。 三家运营商利润水平比较 达到竞争的理想状态时,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利润额关系为1.1$:1.00:2.57。可见,在理想的竞争状态下,三家运营商的利润额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与目前相比,未来的差距会大大缩小,中国联通的利润会逐浦后迢过中国电信。 三家运营商arpu比较 达到竞争的理想状态时,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arpi.i之间的关系为0.85 : 1.00 : 1.25,而目前的关系为0.728:1.000:1.413。可见,达到竞争的理想状态时,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arpu会更加接近,而中国移动的arpu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相比则会进一步升高,即高端客户会进一步集中于中国移动。 三家运营商理性竟争的前景分析 利用上述=家运营商的竞争实力参数,输入软件包测算并得出三家运营商的利润水平、资费水平及市场份额,可以得出三家运营商在2009年年底的实力基础上进行理性竞争并且达到均衡时的市场结构。 三家运营商用户数比较2009年年底,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比例为1.01:1.00:2.108,市场份额分别为24.520io , 24.280io , 51 .200io。达到竞争的理想状态时,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比例为,.20:1.00:1.85,市场份额分别为29.530io,24.630i0. 4$.b$0ioo可见,达到理想的结论从测算结果看,理性竞争的结局是:中国移动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但绝对的强势地位会有所减弱;中国电信相对于中国联通的优势会丧失,原因是其相对于中国联通的边际成本劣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