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内容提要】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始终重视并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都始终不渝地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在党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活动中,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出版和传播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和传播 【正 文】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始终重视并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为了更清楚地展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发行脉络,本文分阶段概述。    一、20世纪初至中国共产党成立期间马克思主义思想及经典著作的出版和传播    1. 最初提到马克思名字和思想片断的是梁启超、朱执信等人    中国人在自己的著述和译著中最初提到马克思名字和思想片断的是梁启超、朱执信等人。1902年9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18号上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对马克思作了简要介绍:“麦喀士(即马克思)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今日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此后他在著述中多次谈到马克思及其观点。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第2号刊载了朱执信撰写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其中马尔克(即马克思)一节,第一次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马克思的生平活动,并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要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介绍共产党宣言,并直接翻译它的部分内容。    辛亥革命以后,在国内的出版物中译介马克思及其原著的内容开始增多。1912年5-7月,在上海出版的中国社会党绍兴支部的刊物新世界第2期,刊登了朱执信译述社会主义大家马儿克(即马克思)之学说,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十项纲领,还有一节介绍“资本论之概略”。1911年天津出版了唯新人物考一书,书中有“马格斯”(即马克思)简介。    2. 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前,中国的思想界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学说流派。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也是作为国外的一种学说流派传入中国,影响不大。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三天,上海的民国日报用较长篇幅报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其中提到列宁及其几项主张;1917年12月28日,我国华南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杨匏安在广东中华新报发表了李宁胜利之原因一文,介绍了列宁的一些思想观点;1918年3月起,东方杂志、劳动月刊、晨报副刊等,都相继介绍了列宁的生平事业。此后,介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文章日益增多。    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很快接受并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1917年冬,李大钊受聘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之后,把图书馆变成学习和研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场所。此后他发起组织了“马尔格士学说研究会”。它是秘密组织,对外以研究马尔萨斯人口论作掩护,把马克思译成与“马尔萨斯”相似的“马尔格士”。    3. 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共的建立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1919年4月6日,即在五四运动的前夕,李大钊和陈独秀主办的每周评论第16号在“名著介绍”栏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最后几段译文,并全文译出无产阶级变革社会的十项纲领。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猛烈冲击几千年来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主义的陈腐观念,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19年5月以后,在李大钊主持下,晨报副刊的“马克思研究”专栏发表了较多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译和马克思原著译文。5月5日,为了纪念马克思101年诞辰,译载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日本河上肇著,渊泉译)一文。同年5月9日起至6月1日“马克思研究”专栏又连载了马克思的重要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全译文,标题译为劳动与资本。晨报在当时是影响较广、发行量较大的报纸。    新青年杂志,经过五四运动,逐渐变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李大钊为了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注意,把他主编的第6卷第5、6号编成“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写了著名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了比较系统、详细的介绍。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北京国民杂志、上海时事新报副刊等重要报刊先后发表了较多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马列原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群众中扩大,一些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报刊在全国各地纷纷出现。这些社团和出版物,虽然思想倾向不同,但都或多或少介绍和宣传过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并于1920年创办“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周恩来于1919年在天津组织“觉悟社”,出版觉悟杂志;瞿秋白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旬刊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19年下半年,全国各地新创办的、具有宣传马克思主义倾向的报刊达200多种。这些活动极大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同时也为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4.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成为历史的需要&n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