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姓名:史倩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经济法 指导教师:樊涛 2011-05 iv 摘 要 传统的企业理论奉行股东利益至上原则,其认为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追求利益最 大化就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标和责任。在这种价值指引下,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推动 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无限膨胀使得企业在追求利润 时漠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企业社会责任应运而生。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认为, 企业不能仅仅以营利为目的, 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 应当兼顾社会公共利益。除股东之外,企业还应当对与其有利益关系的职工、债权人、 消费者、社区等负有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一经提出,相关学者以及业界就对其性质、范 围等方面进行了持久的争辩。虽然争议不断,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还是在学者们的争 辩中逐渐丰富起来, 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在解决企业逐利行为引发的日益 严重的社会问题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起步较晚,企业自身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实践比较薄弱,侵害 劳动者、消费者、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普遍存在。近年来,阜阳劣质奶粉、松 花江污染、三聚氰胺牛奶、近日的双汇瘦肉精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 强烈呼声。 2006 年,我国修订实施的公司法对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自 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目前,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中均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 规定,这种分散立法的方式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定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甚至还出 现立法重复、法律空白的现象,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发展。另外,企业社会责 任立法中宣示性、原则性规定过多、缺乏对违反社会责任的企业有效监督和合理的处罚 力度等问题,使得这些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消极影响。再 者,我国对合法权益受到企业侵害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救济途径不足,直接限制了企业 履行社会责任的落实。 针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 方面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立法和制 度。首先,应建立起以公司法为核心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通过在公司法 v 总则部分将企业社会责任写入公司法目的,在分则部分对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监事 会制度、债权人保护制度和违反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责任的进一步完善,形成对企业社 会责任立法的价值指引。在公司法的价值指引之下,进一步完善劳动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其次,应以惩罚 性赔偿、市场限制等方式对违反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处罚,以此来约束企业积极地促进 社会责任的实现。再次,通过加强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部监督,以新闻媒体、消费 者和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多渠道监督方式督促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最后,针对企业违反 社会责任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公益诉讼制度。通过赋予代表国 家的检察机关、政府和个人对企业违反社会责任行为的广泛诉权,促使整个社会积极的 监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当然,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追求利润是其本质,在要求企 业承担社会责任时,除了应当注意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区分对待,还 应当保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其所获利润的限度之内进行。 关键词:营利性,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 vi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corporate a firm is to pursue the interests of shareholders first, holding the opinion that its the goal and responsibility to seek maximum benefits, as a for-profit organ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concept, the size of the business keeps growing,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endless intension of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enterprises makes it ignore the interests of other stakeholders in the pursuit of profit,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th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me into be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requires that companies should not just hunt for profit, but take the public interest into account with the pursuit of maximum profit. in addition to shareholders, the company should als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interest of its employees, creditors, consumers, communities. as a highly controversial concep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akes related academics and industry have a persistent argument over its nature, scope and other aspects. although the controversy keeps on,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gradually enriched in scholars argument. and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indee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the growing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profit-driven battles of enterpris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rted late in china. whats more,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weak, witnessing amounts of violation against workers, consumers, creditor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s. in recent years, a strong appeal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arisen after a series of incidents, including fuyang milk powder, the songhua river pollution, and melamine milk. vii in 2006, china amend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any law“, ma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nterprises clearer. since th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gets on a faste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company law“,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labor law“, “labor contract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nd other sectoral laws all have relevant legislation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the necessary link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 due to the decentralized way of legislation. there are even more issues, such as repeatedly legislation, legal gaps in certain problems, block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addition, these laws cannot be fully operated and even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with declaratory legislation, principle based regulations and the lack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violation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reasonable punishment and other issues. moreover, the lack of relief means of protecting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s rights directly limi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n the legisl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can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erm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mbine it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to improve related legislation and institutions of ou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irst of all,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mpany law“ as the core of the legal syst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dd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the general part of “company law“,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formation of the valu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gislation in sub-section about the companys congress system for employees, supervisory system for creditor protection and violation of the legal liabilit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guide the legisl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under the guide of the “company law“, further improve the “labor law“,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and other branches of law provisions in the viii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cond, increase penalties for violation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punitive damages and market restrictions etc.,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ird, by strengthe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an external angle, monitor the fulfill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 multi-channel supervision with the help of media, consumers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s. finally, establish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against violations of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 promoting the supervi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giving prosecutors representing the state government and individual a wide range of violations of the right to appeal, and then the entire community can actively be involved. of course, the pursuit of profit is the essence to a business as a for-profit organization. therefore, its requir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businesses of all sizes and treat them differently when demanding fo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eanwhile, it should guarante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fits the business has made. keywords:benefits;stakeholder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ii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 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 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引 言 1 引 言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承担着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推动着社会经济 技术的进步,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大型化趋势明显,诸如劳资 纠纷、环境污染、侵犯消费者权益等事件的频繁发生,暴露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严重 后果。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问题,由于我 国企业社会责任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制度等还不完善,从法学角度展开对企业社会责 任的研究和探索可以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 源起、界定入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范围进行研究,揭示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本 质和边界。通过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考察,结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的发展历程,在肯定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社 会责任的立法现状进行分析, 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 以期能为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2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 18 世纪 60 年代,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在当时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理论 的主导思想指引下,这些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和责任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社会 上最重要的经济组织。20 世纪初期,随着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 化的逐利行为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欺骗消费者、剥削工人,甚至操纵政 府等,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稳定。企业的这些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 学者开始对传统企业理论进行反思。很多学者认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是企业目 标的一个方面,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该兼顾其对于社会的责任,一元的利益最 大化目标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应当予以及时修正。就是在对传统企业及企业法理 论的反思中,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不断发展起来。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 1924 年提出,他认为企业社会责 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企业的社会责任应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责任联系起 来, 这种观点认为社区利益作为衡量企业的一项标准,要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同时 企业对社区提供的服务也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1929 年,美国通用电器的公司经理杨 在演说中指出,企业的经理不仅有义务保护股东的利益,还要保护雇员、顾客和广大公 众在企业中的利益,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公共机构,经理是社会的 受托人而非企业股东的代理人,因而不能只对股东的最大经济利益负责,而更应该在确 保股东的最大投资回报外,承担维护雇员、顾客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更为广泛的义务。 (二)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 1953 年,美国学者伯文在其出版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中,对企业社会责任定 义为:“商人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有关政策靠拢、作出相应决策、采取理想的具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刘俊海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思考与立法建议eb/ol/,2010-12-28 刘俊海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c.王保树商事法论集(2)北京: 法律出版社,1999:2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3 体行动的义务”。 这被公认为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企业社会责任一经 提出, 即引起了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烈讨论。 在支持者与反对者的不断论争过程中,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日益丰富起来。 1.反对说 反对说认为股东营利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企业管理人对股东有受托人的责任, 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果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对企业法律 制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其次,他们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合同组成,因而它只是一个虚拟 的法律实体。这个实体虽然由股东、债权人、消费者、职工、社区等组成,却根本无法 像自然人一样承担社会责任及道德责任;再者,债权人、消费者、职工等人的利益可以 通过合同得到最大的保护,而经营失败最终的风险只有股东承担。因而,企业唯一负责 的对象也应该是股东,其最终目的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企业的经营者要严格遵守为股 东谋取利益最大化的法则;此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会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企业管 理者可能以企业社会责任为由, 为自已牟取不当利益而导致管理者的滥权和企业效益的 低下;最后,反对说还认为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如韩国学者李哲 松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违背了企业作为营利性社团的本质, 有向公益团体转变的风险;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过于模糊、抽象,且义务对象无法加以确定,欠缺操作性”。 在 早期否定企业社会责任的代表人物伯利教授与多德教授的论战中,也提出过“在你不能 提供清晰且能够予以合理落实对他人负责任的方案之前, 就不能抛弃对企业存在的唯一 目的是为股东们赚钱这一观点的强调,否则,这些以企业形式动员和聚集的经济力量就 会轻易地、高效率地转移到管理者之手,并且这是他们虔诚地希望的。” 2.赞同说 赞同说认为作为组成社会的一部分,企业不能只是追求利润,它还必须承担其他一 些社会责任。第一,企业的组成不可能只依靠股东金钱的投资,作为是一个相互努力作 用的产物,企业需要各种特定成分的投入来组成,这其中就包括员工、中层领导人员、 土地和各种配套服务的社区等方面。企业的成功与否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息息相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 韩李哲松,吴日焕韩国公司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5456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3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4 关,这些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企业风险的承担者和企业利益的索取者。把企业的目的定 义为谋取“股东利益最大化”显然是错误的,利益相关者也应该参与到公司的内部治理 当中。第二,依靠合同约定并不能充分地保障债权人、消费者、职工等相关者的利益。 由于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实力可能存在差距,他们之间达成公平合理 的合同的可能性很低,同时,合同本身还存在着滞后性,很难应付错综负责的企业经营 活动,仅通过合同难以实现保障利益相关者的目的。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 就是企业认真考虑其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 任是指企业为谋求对社会有利的长远目标而超越法律和经济要求所承担的责任”。 作 为社会机构,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还应该对自己行为所造 成的社会问题负责,假若企业拥有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能力,就有义务帮助社会解决问 题, 赞同说认为虽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能缺乏可操作性, 但可以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 从理论层面到现实层面都是具体可行的。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理论在鼓励投资、 促进社会发展与繁荣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 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企业在盲目追逐私利的过程中给社会 造成了巨大的侵害,各种企业侵权现象屡有发生,同时随着企业利益相关者论等理论的 提出与完善,企业使用社会资源要回报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企业追求利 润最大化的理念受到了严峻的质疑,就目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企业承担社会 责任论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在这方面, 各国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形成共识, 虽然有学者对企业应否负社会责任持否定的态度, 但中外大多数的见解都认为企业应承 担社会责任。 (三)企业社会的理论界定 1.性质界定 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激烈论争中,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归根结 底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性质的认定。“责任”二字容易使人联想到道德和法律的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到底是道德责任还是法律责任成为学者们一直争论的焦点。 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38 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2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5 道德责任是指义务人自愿承担的违反了道德义务、未经法律化的、且不以国家强制 力保障实施的责任。道德责任的范围并不具有严格的确定性,而主要依靠义务人内心的 信念、社会舆论对该义务人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等外部影响来保障实施,属于“软约束” 的范畴。 法律责任指违法者对自己实施的侵犯法定的权利或违反法定的义务等违法行为 必须承担的责任,该责任的承担以法律明确规定为限,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是一种 “刚性责任“。 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应当认定企业社会责任兼具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的双重属 性。企业作为非自然人,自然人拥有的“心理”、“信念”等对于法律拟制的企业并不 合理,但是,由于企业的所有行为都要经过由自然人组成的相应机关的决议、认可等方 式才能做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通过自然人机关而承担道德责任并非不可能。作为 自然人,其因受到舆论压力而修正自身行为的动力会不断变小,而企业则更有可能在逐 利目标下不受舆论影响而擅自妄为。当企业不受道德责任约束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违 反法律规定而需要承担的责任能够使企业摄于压力而收敛其相应的行为。 各国公司法对 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定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单纯的通过法律并不能解决全部的社会责任的问题。法律所规定的是对企业 社会责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企业只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底线,并非一个良性发展社会的 应有状态。 2.范围界定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综合性义务,其意味着在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兼顾 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与平衡。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企业社 会责任的范围也不相同,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说来, 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家的社会责任 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的一种分配形式, 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最基本途径。税收可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再生产,调节社会资源在 不同经济成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实现社会发展的经济目标,还 可以分配涉及生产、流通、分配各个领域,通过税源的变化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变化趋 势,促进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作为主要的纳税主体,企业有义务不断扩大经营,在法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6 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自身产生的利润,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以此来实现其作 为营利组织最基础的社会责任。同时,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社会公民” 的企业除了应当依法纳税,还应当避免出现偷税、漏税等现象的发生。 (2)对职工的社会责任 职工是企业的一项最基本资源,在现代企业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愈加明显。企业之间 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 拥有专业知识和高级技能的职工是竞争 的关键。 职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专用性及对企业的专属性决定了只有保护好职工 的利益,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活力,因此,企业职工的利益必须得到保护。具体说来, 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包括平等雇佣、安全生产、职工福利、职工培训、为职工提供安 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奖金,为职工安排休息、休假,为职工提 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升迁机会、接受教育机会等。 (3)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消费者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以食品安全为例,近年来食品安全方面接连不 断的出现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从苏丹红、大头娃娃事件、到毒奶粉、地沟油, 再到今年的双汇瘦肉精事件, 这些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生产事件对消费者的心理造成了 严重的影响,社会呼吁企业承担责任。具体来说,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包括:保证 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提供真实信息、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保障消费者平等权、 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权、对消费者进行知识宣传教育以及保护消费者求偿权的责任。 (4)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 企业债权人也是企业密切联系的利益。目前来看,企业股东以其出资对债务承担有 限责任,不直接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当企业资不抵债时,债权人就要承担企业的风险, 相对于其收益,让其承担这种风险是不合理的。债权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外部利害关系 人,在通常情况下无权介入企业的管理过程,就造成了债权人缺乏保护自身利益的积极 手段,企业做出侵害债权人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恶劣,因而,这不仅是企业 债权人的利益问题,还涉及到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信用问题,如果不给予充分的重视, 必将损害交易的安全,影响整个市场信心,最终威胁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将 债权人作为利益相关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雷兴虎,刘斌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构架与实现机制c王保树中国商法年刊:商法视野中的社会责任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0:38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7 企业对债权人承担社会责任贯穿于企业各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责任,如 企业设立阶段不得弄虚作假; 企业运营过程中及时披露企业信息、 恪尽谨慎的注意义务、 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企业清算过程中对债权人及时履行通知的义务等。 (5)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20 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资源 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造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体大多是企业,按 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要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也应由企业承担。目前 来看,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污染、水土流失等严峻的问题威胁着生态的平衡、影响 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也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因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也是 企业的一项典型的社会责任。 企业对环境的责任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企业作为人类资源的 生产者和消耗者,要建立合理利用资源的正确价值观。第二,防治环境污染。企业在生 产过程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如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等,要有义务对环境的损害 进行治理。第三,为保持可持续发展,企业还应积极支持社会环保事业。 (6)对社区的社会责任 企业在其所在的社区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其生产经营等可 能会影响社会的环境,对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应对其所在 的社区及其居民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对社区的责任主要包括支持社区经济发展、为社区 提供服务便利、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等。 但这种责任很难以在法律中做出界定,一般来 说,这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 (7)对公益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还表现在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上。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企业有 责任有能力参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 发生后,企业纷纷踊跃捐款赈灾,这就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这方面的社会 责任呢主要包括:帮助弱势群体、举办公益性活动、向灾区捐款捐物、向社会福利院捐 赠、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提供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这些责任也难 以在法律中作出界定,也是企业的道德义务。 雷兴虎,刘斌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构架与实现机制c王保树中国商法年刊:商法视野中的社会责任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0:39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8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法考察 (一)美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恶意收购”事件,该事件具体来说是由收购者以高价 购买公司的股票,然后重组公司的管理层,重新制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同时解雇大批员 工,严重损害了公司员工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此背景下,美国大部分州开始 修改立法,要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从而为公司拒绝恶意收购提供法律上的依 据。 在这系列修改公司法的潮流中, 以宾西法尼亚州提出的公司法修改案最具有代表性。 该公司法修正案明确授权公司董事会在决策执行职务时考虑股东以外的人的利益的义 务,此即其他利害关系人条款。 该条款规定了企业对股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负责 的义务。美国一些媒体表现出对宾西法尼亚州公司法修改的极度不满,对其进行了强烈 的批判,虽然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但宾州的新公司法仍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有二十九个州修改了公司法,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总州数的一半。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是为股东服务。股东 只是“利益相关者”中的一部分,而劳动者、债权人和社区则成为另一部分“利益相关 者”。美国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公司除对公司股东负责之外,还要对其它“利益相关者” 负责,就是在法律上承认将公司社会责任的范围扩大,这为公司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承担 社会责任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础。在判例法方面,美国颁布了联邦判决指南,该指南 要求法官可以依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情况来酌情减少对其管理人员罚款和监禁 的时间。 我们不难发现,在美国成文法和判例法都体现出了其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时 至今日,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法律为核心的、较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体系:1. 公司法律体系,如商业公司法、公司法典等;2.社会法律体系,如公司权利 和政治权利公约、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等;3.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法律体系, 如同工同酬公约、反歧视公约、最恶劣形势的童工公约等。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37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法考察 9 (二)德国 德国人以其职工全面参与企业的管理活动而闻名于全球。 德国是较早在立法中贯彻 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1919年通过的魏玛宪法第153条明确规定:“所有权包含义 务,于其行使,应同时顾及公共利益”该条款是所有权限制的最早立法。 所有权限制 观念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初形式,魏玛宪法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法律 上的依据。出资者设立企业,对于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不管是由企业享有,还是由出资 者持有,其行使都会受到法律的限制,即必须在行使的时候顾及公共利益,这与企业应 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相吻合。1937年的德国的股份公司法明确规定:“董事必须追 求股东的利益、公司雇员的利益和公共利益。”尊重职工的利益和谋求社会公共福利是 德国企业的法定义务。 在德国,尊重职工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其中,影响最大 的是职工参与制度。为体现劳资双方的公平关系,德国形成了规定劳资双方等额参与企 业机关管理活动的立法体例。德国把利益相互冲突的劳资双方融入制度与立法之中,详 细规定股东、董事、经理等的职责、权利与义务。按德国公司法的要求,企业设立监事 会和董事会,监事会负责任命董事会成员,并对董事会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董事会则 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于这两种企业权力机关的参与,原则上职工与股东拥 有平等的参与权。为了贯彻这一原则,德国先后制定了诸如企业宪法、共同决定 法等一系列法律,法律规定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的监事会须由劳方代表、资方代表和 中立的成员组成,企业的董事会中也必须有一名工人委员,这个委员代表劳方董事;在 监事会中,代表劳资双方的名额也应该相等;其他的企业劳资双方代表则按照接近等额 的原则选拔。这种劳资平等的作法体现了德国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做出的成就。 (三)日本 日本于 1956 年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指出企业如果无视甚至是损害他人与社 会公共利益,只追求企业个体发展的利益,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因 此,日本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视作现代企业最基本的特征。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39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10 在环境保护方面,由于甲基汞中毒事件、哮喘问题等公害问题,日本制定了工厂 废物控制法和水质保护法;为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日本通过了环境污染控 制基本法;因为空气污染问题,日本制定了防止空气污染的烟尘规则;进入上世 纪80年代,针对高技术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等新的公害问题,日本政府还颁布了节能 法、 环境基本法和再循环法等一系列法律,这系列法律有效推动了日本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针对环境保护问题,日本加大了对私营企业和地 方政府提供技术和财政上的支持。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就开始通过日本发展银 行、小商业财金公司,人民财金公司给企业提供软贷款,并于1965年设立的污染控制服 务公司。针对一些环境污染严重、需要采取措施的地区,政府还专门指定在这些地区企 业有资格获得地区环境污染控制计划的资助,并可获得比未指定地区优惠的政府资助, 这也是日本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的一项有效手段。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日本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规多达260多种,已经形成 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整个法律体系以1968年制定的消费者保护基本法为中 心,囊括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所有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各级行政组织和公司 对消费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倾听群众意见,建立申诉处理制度;推行商品试验和检查制 度;建立、健全宣传教育设施等措施。 为了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日本公司法专门规定了债权人会议制度。该制度对债 权人会议的召集和决定作出了具体而详细的规定, 同时还规定了银行参与公司内部治理 的主银行制度,这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日本公司法还对公司 捐赠作出了明确规定。 此外,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实施了很多切实有效的举措, 如英国突破了私法自治原则颁布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在荷兰,职工参与企业活动 是通过工人理事会进行的,工人理事会有权推荐监事的候选人,有权否决监事的任命, 有权在任命董事会成员之前被事先征求意见。 法国制定的工厂法和童工未成年 工休护法 ,将劳工问题纳入立法,除了国家外,国际组织在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方面 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欧盟为了实现其社会目标,通过了一系列指令以协调各国的企业 立法。这其中主要包括了1968年第1号公司法指令、1957年关于协调各成员国有 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41 祖章琼试析公司的社会责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228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法考察 11 关集体裁员的法律指令等。2005年8月的报废电子器设备指令与2006年7月的关 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两大环保指令的执行,预示着欧盟对 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启示 任何经济活动都是存在于社会网络之中的, 各种社会因素对经济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起决定性作用。这如同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一样,他既要发展事业,也要承担对家庭、对 社会责任,能力越大,承担责任也就越大,社会对的责任要求也就越多,逃避社会责任 将会令人不齿,结果必然是在社会上难以立足。由此,企业对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也 应该上一个新的台阶。以营利为目的、以股东利益为核心的传统理念势必损害利益相关 者的合法权益,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和 相关制度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法律的制定、实施过程是“公共选 择”的过程, 与其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不如说是公共选择和客观 事实决定的结果,作为缓解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承担社 会责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冯玉军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68 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 12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及立法现状分析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要服从指令,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在政府统一计划 安排下进行,严重缺乏经营自主权。企业实际履行了很多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产生所 谓的“企业办社会”现象。这种做法使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非生产领域,导致效率低。 改革开放以后,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企业社会责任也逐渐从无到有。 20 世纪 90 年代初,企业社会责任被引入我国。学者们开始了对西方国家的企业社 会责任进行研究,并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1989 年启动的希望工程、1994 年 成立的中国慈善总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开拓者。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加大, 国外的采购商开始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提出以社会责 任为主的各种要求和限制,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在企业之间传播开来。2004年,以劳工保 护为核心的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我国出现后,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 这一阶段,我国出现了一批企业社会责任组织,比如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理 事会、企业公民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等,这些组织都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进 一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重大矿难事故、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事故、企业损害职工合法 权益的问题层出不穷,企业社会责任成为国内理论界的热点之一。从2005年开始,我国 政府、企业组织等机构都相继出台法律、指导文件、倡导等,从法律、政策、行业规定 等多种角度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汽车智能车载社交媒体连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能源消费侧节能减排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炉外精炼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物体内毒素排除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白银熔池熔炼工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汽车饰件制造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转炉冶炼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江苏举例
- 拜耳法溶出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9月新版用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可规避风险)
- Unit1Weletotheunit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人民调解员培训课件
- 血液透析学习汇报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2025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0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高考真题】海南省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含答案)
- 体育教师自我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