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收稿日期:2006201224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6203221。 作者简介:李宇静(1981 - )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 载体改性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李宇静1 ,2,赵会吉1,安高军2,刘晨光1 (1.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cnpc催化重点实验室,东营257061 ;2.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采用浸渍法和混捏法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 明,浸渍法改性仅能使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略有提高;混捏法改性可使载体的酸性显著下降, 同时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当载体中碱 性组分mb含量为(x+ 40) %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加氢脱硫选择性。10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 明,改性载体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催化裂化 汽油料 加氢脱硫 催化剂 1 前 言 为了保护环境,世界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 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 放。与此同时,汽车行业要求安装汽车尾气转化器 进一步减少有害尾气的排放。为了保护转化器中的 催化剂寿命,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是大势所趋1。 我国催化裂化加工能力占二次加工能力比例 较大,大部分炼油厂其它二次加工手段欠缺,一般 fcc汽油组分占成品汽油的70 %80 % ,部分炼 油厂甚至超过85 % ,成品汽油中的硫95 %以上来 自fcc汽油,因此,降低fcc汽油组分中的硫含 量是满足未来汽油质量指标要求的关键。采用传 统的加氢脱硫( hds)方法,fcc汽油中烯烃容易 加氢饱和,生成辛烷值较低的烷烃,辛烷值必然急 剧下降。因此,开展选择性加氢脱硫研究,即在加 氢过程中只加氢脱除硫、 氮等杂质,而不加氢饱和 烯烃,对生产清洁汽油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工作通过载体改性,即调变载体的孔径 和酸碱度,开发出了一种具有高加氢脱硫活性、 低 烯烃加氢饱和活性的全馏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 脱硫催化剂。 2 实 验 2. 1 催化剂的制备 2. 1. 1 载体的制备 (1)浸渍法改性载体的制备 取一定量sb粉, 加入2 %的田菁粉,混合均匀后,使用2 %的硝酸水 溶液酸化,再添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混捏,在f2 26( ) 双螺杆挤条机上挤成直径为1. 6 mm的条状,红外 灯下烘干后,在烘箱中120 下干燥8 h ,再在马弗 炉中500 下焙烧4 h ,取出冷却后制成长度为2 3 mm的 2al2o3载体。然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 碱性助剂负载到 2al2o3上,在红外灯下烘干后, 在烘箱中120 下干燥8 h ,再在马弗炉中500 下焙烧4 h制得改性后的载体。 (2)混捏法改性载体的制备 取一定量sb 粉,加入2 %的田菁粉,混合均匀后,使用10 %的硝 酸水溶液酸化制成胶状粘结剂,再加入一定量的助 剂 (ma 或mb ,碱性组分)及适量蒸馏水充分混捏, 在f2 26 ( )双螺杆挤条机上挤成直径为1. 6 mm 的条状,在红外灯下烘干后,在烘箱中120 下干 燥8 h ,然后在马弗炉中500 下焙烧4 h ,取出冷 却后制成长度为23 mm的颗粒,所得催化剂载 体记为 和。 2. 1. 2 催化剂的制备 活性金属组分co、mo的 负载采用等体积浸渍法。首先测定焙烧后载体的 吸水率,然后配置不同浓度的溶液,浸渍液的体积 可根据载体的吸水率确定,活性组分co、mo的用 量以能保证制备的催化剂达到试验要求为准。 浸渍后的载体在红外灯下烘干后,在烘箱中 120下干燥8 h ,然后在马弗炉中500 下焙烧 4 h即可制得催化剂成品。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06年8月 petrol 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 第37卷第8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 2 催化剂物性表征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分析在asap2010吸附仪 上进行;抗压强度分析在zqj2 型智能强度试验 机上进行;采用吡啶2ftir研究载体的酸性。 2. 3 原料及催化剂性能评价 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评价实验在连续固定 床高压微反装置上进行,原料取自胜华炼油厂的 fcc汽油,原料油性质见表1。所用不锈钢反应管 长约50 cm ,外径1.6 cm ,内径1.0 cm ,催化剂装填量 5 ml ,床层高度为8 cm ,催化剂两端填充2040目 的石英砂。催化剂首先用cs22环己烷 (cs 2含量为 3 %)溶液预硫化 4 h ,预硫化条件为:1. 6 mpa、 300、 空速4 h - 1 、 氢油体积比300;然后开始进原 料油,反应条件为: 1. 6 mpa、260320、 空速 4 h - 1 、 氢油体积比300 ,稳定24 h后取样分析,硫含 量采用荧光法测定,族组成采用varian3800型毛细 管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表1 原料油性质 项 目数 据 密度 (20 )/ g cm- 30. 747 4 ron92. 1 w(硫 )/ gg- 1923 (烯烃) , %33. 9 溴值/ gbr(100 g) - 1 46. 5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采用选择性因子 (s)表示,定义为: s= lg(1 -hds)/ lg(1 -h yd) 式中,hds表示加氢脱硫率, %;h yd表示烯烃 的加氢饱和率, %。选择性因子越大表示催化剂的 加氢脱硫选择性越好。 3 结果与讨论 3. 1 浸渍法改性的影响 3. 1. 1 助剂种类的影响 以 2al2o3为载体,在 助剂添加量及活性组分相同的情况下,考察了不同 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2。从表2可 以看出,改性后催化剂的脱硫活性比改性前略有提 高,而烯烃饱和活性有所降低,因此选择性因子s 也略有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 表2 助剂种类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助剂脱硫率, %烯烃饱和率, %s 无88.246. 23. 4 k90.343. 44. 1 na91.145. 74. 0 mg89.941. 14. 4 3. 1. 2 助剂含量的影响 选定mg作助剂,考察 了添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见表3。由 表3可以看出,随着mg添加量的增加,催化剂的 烯烃饱和活性呈降低趋势,脱硫活性和选择性因子 均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mg的加入不但增加了 金属活性相的生成,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另一方 面载体中mg含量的增加使得载体酸性降低,从而 抑制了烯烃的加氢饱和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 脱硫选择性2。但由于助剂的负载量受载体的孔 体积和助剂溶解度的限制,因此,采用浸渍法改性 提高催化剂加氢脱硫选择性的能力有限。 表3 助剂mg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mg含量, %脱硫率, %烯烃饱和率, %s 287. 842. 03. 9 489. 941. 14. 4 889. 739. 54. 5 3. 1. 3 助剂前驱物的影响 以k为助剂,分别 采用硝酸钾、 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为前驱物对 2 al2o3进行改性,以改性后的 2al2o3负载 co2mo制得的催化剂分别记作co2mo/ 2 al2o3(a) , co2mo/ 2 al2o3(b) ,co2mo/ 2 al2o3 (c) , 表4为 三种催化剂的性能。从表4可以看出,三种催化剂 的活性及选择性基本相同,说明硝酸钾、 碳酸钾和 碳酸氢钾改善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以及提高金属 分散度的能力基本相同。 表4 助剂前驱物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催化剂前驱物脱硫率, %烯烃饱和率, %s co2mo/ 2 al2o3(a)kno390. 343. 44. 1 co2mo/ 2 al2o3(b)k2co389. 544. 03. 9 co2mo/ 2 al2o3(c)khco391. 045. 54. 0 3. 2 混涅法改性的影响 采用mgo、mgo2 2al2o3 2 ,3作载体可以提高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但此类催化剂存在比表 面积小、 强度不够、 磨损损失较大的弱点,这就限制 了此类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本研究选用新的碱性 助剂ma和mb分别制备了复合氧化物载体和 ,并考察了co2mo/ 、 co2mo/的催化性能。 3. 2. 1 碱性组分种类的影响 表5给出了三种载 体的典型物化性质。从表5可见, 2 al2o3的酸性 最强,而在 2al2o3中添加碱性组分后,酸性显著 下降,比表面积和孔分布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 中的酸性和平均孔径最小,并且强度减小程度 较弱。 52 第8期 李宇静等.载体改性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5 不同载体的物化性质 项 目 2 al2o3 强度/ ncm- 1178.775. 5120. 8 比表面积/ m2g- 1280198168 孔体积/ mlg- 10. 580. 470. 44 平均孔半径/ nm4. 34. 03. 2 l酸量/ mmolg- 10. 4570. 2860. 160 注: 、中碱性组分的含量相同。 图1比较了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从图1 可以 看 出,当 催 化 剂 的 加 氢 脱 硫 率 相 同 时, co2mo/ 2 al2o3的烯烃加氢饱和活性最高,此时 ron损失高达6个单位。在载体中添加碱性组分 后,co2mo/ 、 co2mo/的烯烃加氢饱和活性均有 所降低,其中co2mo/的烯烃加氢饱和活性的降 低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随着载体表面酸性的减 弱,催化剂的烯烃加氢饱和活性会显著下降;同时 由于的平均孔径最小,抑制了原料油中烯烃分子 向载体孔道中的扩散,从而减少了烯烃分子与金属 活性位的接触机会,不利于烯烃的加氢饱和,从而 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因此mb是一种 较好的载体添加剂。 图1 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 hds;h yd 3. 2. 2 碱性组分mb含量的影响 图2为不同 mb含量载体的xrd谱图。从图2可以看出,mb 具有很好的晶体结构,随着载体中mb含量的降 低, 2 al2o3在46 和67 处的衍射峰强度明显增 强,而mb的衍射峰则减弱,但并没有发现有新的 衍射峰,这说明mb没有与 2al2o3发生明显的相 互作用,或者相互作用生成物的衍射峰与mb或 2 al2o3的衍射峰重合。 图3为不同mb含量载体的吡啶2ftir谱图,由 图3可以看出,载体表面只有l酸中心(1 450 cm- 1 ) , 而没有b酸中心的特征吸附带(1 540 cm - 1)4 ,并 且随着mb的加入,载体的l酸强度先增强后减 弱。可能是因为,少量的碱性组分mb可能会与 2 al2o3发生相互作用,有助于表面l酸位的增 加,但随着mb含量的升高,mb的碱性逐渐占据 主导地位,从而又使载体的l酸强度降低。 图2 不同mb含量载体的xrd谱图 mb的加入量分别为:1x%;2(x+ 20) %; 3(x+ 40) %;4(x+ 60) %;50 ; 2al2o3 图3 不同mb含量载体的ftir谱图 mb的加入量分别为:10 ;2x%;3(x+ 20) %; 4(x+ 40) %;5(x+ 60) % 图4示出了载体中不同mb含量时的脱硫率 和烯烃饱和率。从图4可以看出,当载体中不含 mb时,催化剂的加氢脱硫率和烯烃加氢饱和率均 较高;当载体中mb的含量不高于(x+ 50) %时,催 化剂的加氢脱硫率比改性前稍有降低,仍可达到 80 % ,且与mb的含量基本无关;烯烃加氢饱和率 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其酸性的变 化所造成。继续增大载体中mb含量到(x+ 60) %, 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和烯烃饱和活性均急剧下 降,特别是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此时的脱硫率 仅为67 %) ,可能的原因是:mb具有很好的晶体结 构,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很小,适量的mb可降 低催化剂的孔体积和孔径,从而抑制原料油中烯烃 分子向载体孔道中的扩散,减少了烯烃分子与金属 活性位的接触机会,不利于烯烃的加氢饱和,从而 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但mb含量过高 62 石 油 炼 制 与 化 工 2006年 第37卷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可导致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体积急剧下降,减小烯 烃分子与金属活性位接触机会的同时也导致硫化 物与活性位接触的机会急剧减少。结果表明,当载 体中mb含量为(x+ 40) %时,催化剂具有较低的 烯烃加氢饱和率(仅为20 %)和较高的加氢脱硫率 (为80 %左右 ) , 因此,载体中适宜的mb加入量在 (x+ 40) %左右。 图4 催化剂脱硫率和烯烃饱和率随载体中 mb含量的变化关系 3. 3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根据上述改性考察,确定了催化剂的制备工 艺,并在1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装置上对目的催 化剂进行了10天的稳定性试验,反应条件为:反应 压力1. 6 mpa ,反应温度280,氢油体积比 3001 ,空速4 h - 1 ,试验结果见图5。 从图5可以 图5 催化剂稳定性实验 看出,催化剂的脱硫率保持在80 %以上,烯烃饱和 率在20 %左右,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硫活 性和较低的烯烃饱和活性。在10天运转过程中, 随着运转时间的延长,脱硫率略有升高;同时,烯 烃饱和率略有下降。运转5天时,所得汽油的 ron为90. 6 ,ron损失1. 5个单位;运转10天 时,所得汽油的ron为90. 7 ,ron损失1. 4个单 位,说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和 稳定性。 4 结 论 (1)浸渍法改性可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 性,同时也降低了催化剂的烯烃饱和活性,由于受 负载量的限制,浸渍法改性不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 加氢脱硫选择性。 (2)混捏法改性可使载体的酸性显著下降,同 时比表面积和孔分布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 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当载体中碱性组 分(mb)的含量为(x+ 40) %时,催化剂具有较高 的脱硫活性(脱硫率高于80 %)和较低的烯烃饱和 活性(烯烃饱和率20 %左右)。 (3) 10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含碱 性组分(mb)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 定性。 参 考 文 献 1 miller j t ,reagan w j ,kaduk j a ,et al. selective hydrodesul2 furization of fcc naphtha with supported mos2catalysts: the role of cobalt.journal of catalysis ,2000 ,193 :123131 2 bertolacini r j ,chesterston t a. process for the selective des2 ulfurization of cracked naphthas with magnesia2containing cata2 lyst. us pat appl ,us 4140626. 1979 3 bertolacini. catalyst method of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 of in hy2 dride2sulfurization cracked naphtha. us pat appl , us 4203829. 1978 4 辛勤,梁长海.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石油化工,2001 ,30(2) : 157167 effect of catalyst support modific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fcc naphtha selective hds reaction li yujing1 ,2,zhao huiji1,an gaojun2,liu chenguang1 (1. cn pc key l aboratory of catalysis ,university ofpetroleum , dongying257061; 2. state key l aboratory ofheavy oil processing ,university ofpetroleum) abstract the support of selective hydrodesulfurization( hds) catalyst for hydrotreating fcc 72 第8期 李宇静等.载体改性对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专员年中工作总结
- 公司管理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花格子大象艾玛》课件
- 村官年度工作总结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报告课件
- 公司生产现场安全培训课件
- 烘焙店店长工作总结
- 生产部门个人年终总结
- 2025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等数学二-专升本)综合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五刑课件教学课件
- 贝朗DIALOG+透析机水路设计概览课件
- 3D打印食品制造技术
- DK了不起的科学思维
- QA出货检验日报表
- 《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应对》3.5 消化系统常见病防治与护理
- 加润滑油安全操作规程
- 萨福双脉冲气保焊说明书DIGIPLUS课件
- JJG 573-2003膜盒压力表
- GB/T 39634-2020宾馆节水管理规范
- GB/T 13234-2018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 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