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检测方法.doc_第1页
水泥检测方法.doc_第2页
水泥检测方法.doc_第3页
水泥检测方法.doc_第4页
水泥检测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jw-03.3 一 适用范围: 适用于通用硅酸盐水泥和白色硅酸盐水泥试验方法,包括强胶砂度、细度、 胶砂流动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 二引用标准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gb/2015-2005白色硅酸盐水泥 gb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三 检测仪器 3.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筛 0.9mm 方孔筛 水泥净浆搅拌机, 净浆标准稠度仪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沸煮箱 , 雷氏夹,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 1mm 量水器 最小刻度为 0.1ml 精度 1% 湿气养护箱 应能使温度控制在 201c,湿度不低于 90% 天平 最大称量为 1000g,分度值不大于 1g 3.2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试验仪器设备 试验筛 80m 负压筛析仪(调节范围为 4000-6000pa) 天平,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0.01g 3.3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试验仪器设备 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 0.001g。 3.4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试验仪器设备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3.5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试验仪器设备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水泥胶砂试件成型振实台 抗压强度试验机 测量精度1%; 抗折试验机 测量精度1%; 四一般的技术规定 4.1 试验室温湿度的要求:试体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02,相 对湿度不低于 50%,养护箱保持在 201,相对湿度不低于 90%,试体养护 池水温度应在 201的范围内。试验室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及养护池水温 在工作期间每天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或雾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至少每 4h 记录 一次,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记录次数可以减至一天记录两次。 4.2 试样制备: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 0.9mm 方孔筛,当检测水泥比表 面积测定时,再在 1105下烘干 1b 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 五 检验项目与方法 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1.1 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过,将拌和水倒入 搅拌锅内,然后在 5s10s 内小心将称好的 500g 水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 溅出;搅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 搅拌 120s,停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停机。 1.2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 用 25mm 直径刀轻拍五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 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 释放试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 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 6mm1mm 的水泥净浆 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 ,按水泥质量的 百分比计。 1.3 凝结时间的测定 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 点。 试件的准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按 4.1 条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 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 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30min 时进行第一次 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 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 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 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 4mm1mm 时, 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初凝时 间,用“min”表示。 终凝时间的测定:为了准确观测试针沉入的状况,在终凝针上安装了一个 环形附件见图 le。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 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 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入 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 体 0.5mm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上留下痕迹时,在不同部位测二次, 结果相同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时,为 水泥的终凝时间,用“min”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 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 少要距试模内壁 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 5min 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 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 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 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1.4 安定性的测定(标准法)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 75g85g 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都要稍稍 涂上一层油。 雷氏夹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 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 另一只手用宽约 10mm 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 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h2h。 煮沸: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 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 30min5min 内升至沸腾,脱去玻璃 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 ,精确到 0.5mm,接着将试 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 30min5min 内加热至沸并 恒沸 180min5min。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 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测量雷氏指针尖端的距离(c) ,准确至 0.5mm,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 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 4.0mm 时,应用同一样品立 即重新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1.5 安定性的测定(代用法) 测定前的准备工作: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 100mm100mm 的玻璃板,凡与 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 试饼的成型方法: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取出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之成 球形,放在预先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 缘向中央抹,做成直径 70mm80mm、中心厚约 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 饼,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 24h2h。 沸煮: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 不需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 30min5min 内升至沸腾,脱去玻璃 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水中的篦板上,然后在 30min5min 内加热至沸并恒沸 180min5min。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等箱体冷 却至室温,取出试样进行判别。目测试饼末发现裂缝,用钢直尺也没有弯曲 (使钢直尺和试饼底部紧靠,以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 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1.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终凝时间、雷氏夹膨胀值或 试饼的裂缝、弯曲形态等所有的试验结果。 2. 水泥细度(负压筛法)试验 2.1 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 制系统,调节负压至 4000-6000pa 范围内. 2.2 称取试样 25g,精确至 0.01g,置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 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 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筛盖上,可轻轻敲击,筛毕, 用天平称量余物。 2.3 试验筛必须常保持洁净,筛孔畅通,使用 10 次后要进行清洗,如筛孔 被水泥堵影响筛余物时,不可用弱酸浸泡,用毛刷轻轻地刷洗,用淡水冲净, 凉干。 2.4 试验结果 2.4.1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f=rs/w x 100 式中: f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 rs 水泥筛余的质量。g w 水泥试样的质量。 结果计算至 0.1% 2.4.2 筛余结果的修正 应采用试验筛修正系数方法修正 2.4.1 条的计算结果。 2.5 试验修正系数测定方法 2.5.1 用一种已知 80m 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粉状试样(该试样受环境影响筛余 百分数不发生变化)作为标准样。 2.5.2 按第 2 章操作测定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2.5.3 试验筛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c=fn/ft 式中: c 试验筛修正系数, fn 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百分数.% ft 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 修正系数计算至 0.01 修正系数 c 超出 0.80-1.20 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 2.5.4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结果修正按式(b2)计算 fc=c.f 式中: fc 水泥试样修正后筛余百分数 % c 试样筛修正系数。 f 水泥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 3. 水泥比表面积勃氏法试验 3.1 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和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虑纸放 到穿空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称取按 m=pv(1-)确定的试样量,精确到 0.001g 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虑纸,用捣器均匀 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边缘接触并旋转 1-2 圈慢慢取出捣器,穿孔 板上的虑纸为中心 12.7mm 边缘光滑的圆形虑纸片,每次测定需用新的虑纸片。 3.2 把装有试件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 压力计顶端锥型磨口处,旋转 1-2 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 制备的试料层。 3.3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 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面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该线时停 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录下试验时的 温度()每次透气试验,就重新制备试料层。 3.4 试验结果:水泥比表面积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 试验结果相差 2%以上时,重新试验,计算结果精确至 10cm2g。 4.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 4.1 试验前准备:跳桌在试验前先进行空转 25 次,以检验各部位是否正 常。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邮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胺 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井用潮湿棉布覆盖。 4.2 试样制备:水泥 540g,标准砂 1350g,水量按预定水灰比计算,按第 5 条有关规定进行胶砂制备。 4.3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 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 5 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 捣压 15 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 20mm,用小刀划 5 次, 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0 次,捣压后胶砂略高于试模。捣压深度, 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己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 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4.4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将高出截锥圆模的 胶砂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 刻开动跳桌,约每秒钟一次频率,在 251s 内完成 25 次跳动。 4.5 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的直径,计 算平均值,取整数,用 mm 为单位表示。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流动度 试验, 从胶砂拌和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 6min 内完成。 5.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5.1 试样制备:搅拌把 2251ml 水加入锅里,再加入 450g 水泥,把锅放在 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开动机器,低速搅拌 30s,在第二个 30s 开始时, 均匀地将 13505g 标准砂加入,高速搅拌 30s,停拌 90s。在第一个 15s 内用胶 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在高速下搅拌 60s,各个搅拌阶段, 时间误差应在1s 以内。 5.2 成型: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 用一个适当的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 槽里约放 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着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 层播平,接着振实 60 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 60 次。 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 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 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标号。 5.3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将作好标记的试模 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温室气应能与试模各边缘接触。养护时不 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件,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 三条试件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将做好的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 20 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5.4 抗折强度测定:将试件两个侧面放在实验机支撑的圆柱上,试件成垂直 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 50n/s10n/s 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 在棱柱体想对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