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防治三年规划.doc_第1页
煤矿瓦斯防治三年规划.doc_第2页
煤矿瓦斯防治三年规划.doc_第3页
煤矿瓦斯防治三年规划.doc_第4页
煤矿瓦斯防治三年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瓦斯防治(20132015)年规划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二零一三年五月目 录1.前 言12.矿井基本情况12.1.基本情况12.2.矿井开拓开采基本情况102.3.矿井瓦斯赋存及涌出情况122.4.矿井瓦斯抽采情况142.5.矿井“一通三防”现状142.6.瓦斯治理现状173.矿井瓦斯治理三年规划193.1瓦斯治理理念193.2瓦斯治理思路203.3瓦斯治理目标203.4瓦斯治理规划214.瓦斯治理基本方案244.1.指导思想244.2.组织领导274.3.总体目标274.4.瓦斯治理基本要求274.5.工作要求324.6.治理方案334.7.其它安全技术措施385.瓦斯治理保障措施425.1.组织保障425.2.投入保障475.3.安全技术人才保障措施485.4.加强监督检查495.5.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495.6.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消除隐患505.7.瓦斯治理考核办法506.三年后瓦斯治理的预期效果53华胜煤业(20132015)年瓦斯防治规划1.前 言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是太原煤气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临汾市蒲县宏源集团郭家山煤业有限公司、临汾西郭天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86号)的批复意见,对山西蒲县安泰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蒲县洼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蒲县东胜煤矿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整合的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9mt/a,2010年12月31日批准开工建设,目前各项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建成投入运行,2012年12月30日经省厅批准进入联合试运转,属于瓦斯矿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国家、公司关于煤矿瓦斯治理的工作部署,遵循“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最终实现瓦斯彻底整治,特制定本规划。2.矿井基本情况2.1.基本情况2.1.1.位置与交通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蒲县县城东部35km处,行政区划属乔家湾乡管辖。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部边缘,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2442362641,东经:1111841111210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0月颁发了采矿许可证,采矿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47349,采矿许可证批复矿井面积为8.9611km2,生产规模为0.90mt/a,采矿权人名称为“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8月2日换发新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自2012年8月2日至2020年8月2日,批准开采2-11号煤层,开采深度1329.98m至1009.97m。矿区面积8.9611km2,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生产规模90万t/a。矿界范围由以下13个坐标圈定。矿界拐点坐标如下表:井田拐点坐标表点号直角坐标1954年北京坐标系6带1980年西安坐标系6带xyxy14035050195290004035001.2219528930.8424035050195313004035001.2219531230.8634034200195313004034151.0919531230.9644034200195309004034151.0919530830.9654033600195309004033551.0919530830.9664033600195314804033551.0919531410.9674031400195308304031351.1919530760.8684031400195280004031351.1919527930.8394032730195280004032681.2019527930.83104032755195280154032706.2019527945.83114032760195294004032711.2019529330.84124033650195290804033601.2119529010.84134034100195290004034051.2119528930.84 克(城)-临(汾)干线公路从井田东部通过,沿该公路经曹村至临(汾)大(宁)干线公路,向东南沿临大公路约50km左右可达南同蒲铁路临汾煤焦发运站,同时可达大(同)运(城)高速公路,交通方便。2.1.2.自然地理井田位于山西省南部吕梁山脉南麓,属中低山丘陵区,丘陵延展方向大致呈南北向,井田内基岩出露条件良好,最高点为井田西北角边界处山梁,标高1506.4m,最低点为井田南东角屯里村,标高1236.4m,相对高差270.0m。本区内“u”型河谷发育,主要为发育有由西北斜穿井田中部于槐树村流出井田外的盘地河和井田南木掌沟河,为季节性间歇性地表径流,平时干涸无水或水量较小,雨季为泄洪通道,流向为由北向南汇入昕水河,属黄河水系。2.1.3.地质构造2.1.3.1.区域构造井田位于乔家湾详查勘探区西南部。乔家湾详查区位于霍西煤田西南边缘地带。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图,霍西煤田属于中朝准地台中部二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的西南部。煤田西部隔紫荆山断裂带与河东煤田相连;东部以霍山断层为界;北与太原西山煤田相接;南部被临汾盆地新生界掩盖。煤田中部有南北向汾河地堑通过,总体构造受边界断层控制。区域应力由于受紫荆山断裂和霍山断层的东西向挤压,形成西南部一系列以北北东向为主的构造线。乔家湾详查勘探区构造主要受这个应力和构造线的影响与控制。2.1.3.2.井田地层井田位于霍西煤田乔家湾详查勘探区北部,区内地层出露较好,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下段,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全新统。现根据钻孔揭露及地表出露,对矿区内的地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状海相石灰岩、角砾状灰岩,夹泥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坚硬性脆,顶部常因铁质浸染而呈淡红色,厚约138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下伏奥陶系灰岩侵蚀面之上。厚度20.00-33.90m,平均厚度27.07m。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建造,底部为褐红色“山西式铁矿”,多呈鸡窝状分布,铁矿层之上为浅灰色铝质泥岩、粘土质泥岩、石英砂岩和1-2层较稳定的石灰岩。(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k1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63.40-119.20m,平均83.94m。连续沉积于本溪组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中细粒砂岩和2-3层石灰岩及4-6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薄层中细粒石英砂岩(k1)与本溪组分界。(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为矿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本组厚度为24.10-38.60m,平均28.25m。连续沉积于太原组之上,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含煤建造,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和灰白色砂岩及2-3层煤组成,底部以一层灰白色细粒砂岩(k7)与太原组分界。(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106.34119.80m,平均106.75m。连续沉积于山西组之上,由灰绿、黄绿色砂岩,间夹灰、黄绿、局部为紫红色泥岩及铝质泥岩组成。本组以k9中细粒砂岩为界可分为上下两段,分述如下:下段(p1x1):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厚53.5160.64m,平均63.55m。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灰白、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和薄煤层。上段(p1x2):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35.7050.60m,平均43.20m。由灰白色中粒砂岩、灰色粉砂岩及灰绿含紫色斑块的泥岩、铝质泥岩组成。(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k10砂岩底至k14砂岩底,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之上,由黄绿色砂岩及灰、黄绿、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及铝质泥岩组成。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三段,本矿区仅保留其下段(p2s1)地层。下段(p2s1):k10砂岩底至k12砂岩底,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63.10m。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灰白、深灰色泥岩、粉砂岩。(7)第四系(q):不整合覆盖于p1x2和p2s1地层之上,岩性为中上更新统黄土及全新统冲洪积层,沉积厚度各处不等,一般在07m之间。(1)中更新统(q2):井田内局部分布,上部为黄色及浅红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中部夹有薄层砂土,其底部与基岩接触处为砾石层或含砾砂土。厚度0-7m。(2)上更新统(q3):呈条带状分布于井田北部边界,为浅黄色亚砂土,粉砂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较大。厚度0-3m。(3)全新统(q4):分布于井田北界外河床两侧,由砂土淤泥、卵砾石组成。厚度0-5.00m。2.1.3.3.井田构造总体上为一系列走向近北东的背向斜构造,倾角5-12,有一条断距7m的小断层,未发现陷落柱。褶曲:井田内发现背向斜构造6个,分别叙述如下:1、s1背斜:位于井田北部,自hs201号钻孔西南起,至井田北东角边界,走向北东60,延伸长度1900m左右。2、s2向斜:位于井田中部,平行于52号、hs202号钻孔连线,走向约北东45,延伸长度1400m左右。3、s3背斜:位于hs302号钻孔附近,走向约北东45,延伸长度90m左右。4、s4背斜:位于井田中南部,穿过hs402号钻孔,走向北西45左右,延伸长度1400m左右。5、s5背斜:位于hs401号钻孔附近,走向北西45,延伸长度28m。6、s6向斜:位于井田东南部边界,沿3901、hs403号钻孔呈弧形展布,延伸长度1500m。断层:f5正断层:位于洼里村东南,走向北24东,倾向南东,倾角51,落差7m,延伸长度370m。井田内未有岩浆岩侵入,也未发现陷落柱。综上所述,本井田构造复杂程度总体属简单类型。2.1.4.煤层赋存及煤质 1、含煤性本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中石炭统本溪组和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亦含有数层薄煤层,其厚度小,稳定性差,变化大,均无开采价值,现将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和太原组的含煤性叙述如下:(1)山西组:山西组厚度24.10-38.60m,平均厚28.25m,含煤2-3层(2、2下、3号),煤层平均厚1.29m,含煤系数为5.99%。(2)太原组:太原组厚度63.40-119.20m,平均厚83.94m,含煤4-7层(5、7、7下、8、9、10、11号),煤层总厚为8.24m,含煤系数为10.56%。 2、开采煤层特征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批采的山西组2、3(乔家湾详查1、2)号和太原组11号煤层,批采的10号煤层大部可采,9号煤层局部可采,现将各煤层分述如下:(1)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煤层厚度1.03-2.14m,平均1.75m,含0-1层夹矸,煤层顶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属稳定全区可采煤层。整合的三个煤矿中,其中洼里、东胜煤矿2号煤已全部采空,安泰煤矿2号煤已居部分采空,只剩小部分可采。井田西南部2号煤层露头附近,有许多停产小煤窑,为小窑破坏区。(2)3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2号煤层5.72-12.06m,平均9.25m,煤层厚度0.69-2.34m,平均1.54m,含0-2层夹矸,属稳定大部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多为泥岩。东胜煤矿的3号煤井田北部有小部分采空。安泰、洼里煤矿3号煤尚未开采。(3)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上局3号煤层75.33-87.58m,平均82.19m,煤层厚度0-1.40m,平均0.62m,顶板为泥岩、碳岩,底板多为泥岩,含0-1层夹石,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尚未开采。(4)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上距9号煤层1.80-10.00m,平均3.05m,煤层厚度0-1.82m,平均0.80m,顶板多为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含0-2层夹石。较稳定大可采煤层,尚未开采。(5)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10号煤层8.82-10.70m,平均9.76m,煤层顶板以泥岩为主,底板多为泥岩、铝质泥岩。煤层厚度1.04-3.14m,平均2.56m,该煤层含02层夹石,属稳定可采煤层,尚未开采。各可采煤层特征表见表1-3。各主要煤层特征统计表地层单位煤层号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夹石层数顶板岩性底板岩性稳 定可采程度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山西组21.03-2.141.755.72-12.069.250-1泥岩、粉砂岩泥岩、粉砂岩稳定全区可采30.69-2.341.540-2泥岩泥岩稳定大部可采75.33-87.5882.1990-1.400.620-1泥岩、石灰岩泥岩不稳定局部可采1.80-10.003.05太原组100-1.820.800-2泥岩粉砂质泥岩较稳定大部可采8.82-10.709.76111.04-3.142.560-2泥岩、粉砂岩铝质泥岩、泥岩稳定全区可采 3、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煤的物理性质:2号、3号煤层:黑色,沥青-玻璃光泽,质软,性脆,断口具参差状,裂隙发育,条带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9号、10号、11号煤层:黑色,玻璃光泽,裂隙较发育,条带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局部夹有黄铁矿结核。煤岩特征:1、宏观煤岩特征:各可采煤层一般以亮煤和暗煤为主,夹少量镜煤和丝炭,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属半亮型煤-半暗型煤。2、显微煤岩特征:各可采煤层显微煤岩组分:镜质组含量在69.2%-81.6%,主要为基质镜质体和均质镜质体;半镜质组含量1.7%-4.6%,多为无结构的团块状,棉絮状;丝质组含量在12.3%-28.6%,多为半丝质体、粗粒体、碎屑体;稳定组含量在0-4.4%间。无机组分含量在7.9%-14.6%,主要以粘土为主,呈分散状和充填状,可见少量的黄铁矿和次生方解石(多在9号、10号煤层见到)煤的变质程度:各煤层镜煤最大反射率在1.020%-1.200%,其变质程度属中等变质程度煤,相当于肥煤。(2)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各煤层主要煤质指标详见下表:煤质分析汇总表煤层原浮煤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af(%)煤类工业用途2原1.04-1.381.239.48-15.1213.6434.65-40.8337.48qm炼焦用煤浮0.73-1.400.964.50-8.656.5335.82-40.2038.383原1.02-1.261.1515.12-25.8419.8136.88-40.0638.42qm浮0.86-1.491.076.01-8.166.8836.51-39.5538.689原0.82-1.110.9915.78-20.2317.5137.27-40.8738.52qf浮0.40-1.130.785.33-8.366.7237.97-40.4038.9310原1.07-1.101.0919.53-23.6221.5836.44-37.8137.13fm浮0.68-1.260.977.41-8.037.7236.8111原0.89-1.271.0618.19-31.8026.2232.46-37.4934.721/3jmfm浮0.42-1.420.827.10-12.208.9931.61-35.7333.782.1.5.煤尘爆炸和煤层自燃倾向性2012年9月7日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鉴定(报告编号:晋煤检【2012】0603-mb-l0952)检验结论:3#煤火焰长度为36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为75%,爆炸指数46.7%,煤尘有爆炸性;2012年9月7日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鉴定(报告编号:晋煤检【2012】0603-mr-l0952)检验结论:3#煤吸氧量为0.67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属自燃煤层。2.2.矿井开拓开采基本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3个井筒,各个井筒装备及特征叙述如下:2.2.1.井筒主斜井:井筒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断面17.3m2,倾角830,斜长439.9m。主斜井装备1.0m宽的带式输送机一部,担负矿井提煤任务,并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副斜井:井筒采用半圆拱形断面,净断17.9m2,倾角6,斜长384m。装备无轨胶轮车,担任矿井的辅助提升及人员运输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4.5m,净断面15.9m2,垂深为93.6m。装备2台fbcdz24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井筒一侧装备钢质折返式梯子间,兼做矿井安全出口。2.2.2.井底车场及硐室主斜井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副斜井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因此矿井没有井底车场。主斜井通过井底斜巷与辅运大巷相接,副斜井至井底后与辅运大巷相接,主副斜井通过辅运大巷相联通。在副斜井井底附近布置有主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主副水仓。2.2.3.开采水平及盘区布置矿井在3#煤层中设一水平,水平标高+1245m。矿井水平大巷共布置一组3条大巷,分别为辅助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2.2.4.矿井采掘作业目前,矿井布置有3101综采工作面、31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3102辅助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带式输送机大巷掘进工作面、辅助运输大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3101综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两进一回方式布置,即辅运巷、运输巷和回风巷。工作面切眼长度为180m,工作面顺槽长度1660m,煤层平均厚度2.2m。 矿井准备巷道及回采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并沿煤层顶板或底板掘进,机械化程度100%,采用fbdno6.3(230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导风筒直径为800mm的阻燃、抗静电胶质风筒。采掘工作面均采用“三、八”制工作方式,两班生产,一班检修。2.3.矿井瓦斯赋存及涌出情况2.3.1.瓦斯赋存情况 通过山西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测得3#煤层瓦斯含量(平均值)1.685m3/t。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试结果表煤 层3号(平均值)吸 附(平均值)常 数(平均值)a(m3/t)25.149b(mpa-1)0.2615工业分析(平均值)水份(%)0.97灰份(%)6.475挥发份(%)40.555孔隙率(%)3.7煤层瓦斯含量(平均值)(m3/t)1.685测点瓦斯放散初速度(p)2.475煤层坚固性系数(f值)1.15测点煤层瓦斯压力(mpa)0.1903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d-1)0.1615煤层透气性系数m2/(mpa2d)0.01906 从实际测定的瓦斯含量及组分来看,该矿目前3号煤层都属于瓦斯风化带内,瓦斯涌出量较小。2.3.2.瓦斯涌出情况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开采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0】850号关于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3号煤层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的批复,矿井生产能力达到0.9mt/a时,矿井相对涌出量为2.34m3/t计算,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43m3/min,属低瓦斯矿井。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1】1746号文件“关于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华胜煤业2011年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96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05m3/min,批复为低瓦斯矿井。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392号文件“关于晋煤集团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太原煤气化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度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53m3/min,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06m3/min,批复为瓦斯矿井。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3】651号文件“关于太原煤气化山西灵石华苑煤业公司、山西蒲县华胜煤业公司两座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太原煤气化山西蒲县华胜煤业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期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06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2 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13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24 m3/t,批复为瓦斯矿井。2.4.矿井瓦斯抽采情况我矿为瓦斯矿井,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于2012年12月对我矿瓦斯赋存参数进行测定,通过实测计算3#煤层钻孔流量衰减系数为0.1615d-1,,煤层透气性系数为0.01906m2/(mpa2d),属较难抽放煤层,且3#煤都属于瓦斯风化带内,瓦斯涌出量较小,故我矿不涉及瓦斯抽采。2.5.矿井“一通三防”现状2.5.1.矿井通风状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其中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现安装山西渝煤科安运风机有限公司生产的fbcdz24型轴流式主通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型号:ybf450m2-8,额定功率:2250kw,变频启动。主通风机配套设施齐全完整,符合要求,同时装备有在线监控系统,能对主通风机运转状况及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配备u型水柱计对静压、全压和动压进行实时监测。目前矿井总进风量5059m3/min,总回风量为5070 m3/min,需风量为4009m3/min,有效风量为4543 m3/min,有效风量率88.41%,负压500pa,等积孔4.50m2。局部通风机全部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三专两闭锁”。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采掘工作面风量满足生产需要,风量分配合理,不存在不合理的通风现象;其他独立通风地点有3101皮带机头硐室、盘区变电所等。通风设施:在各有关巷道中设置了如下通风构筑物及通风设施:在进、回风巷之间使用的联络巷中各设置了2道联锁正向风门和2道反向风门,以便正常通风或反风时控制风流短路。在主要进回风巷道和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按规定建立了永久测风站,能够准确的测定巷道通过的风量。在回风立井井口设有防爆门。2012年09月委托山西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对主要通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要求。2012年12月委托太原理工大学完成通风阻力测定工作,通风难易程度为容易。2.5.2.矿井防灭火系统 我矿3#煤层经过鉴定为类自燃,自然发火周期为74天,防灭火工作被列入华胜重大隐患管理,根据安全专篇和防灭火专项设计要求,我矿已建立起以黄泥灌浆为主、喷洒阻化剂为辅,束管监测系统的综合防灭火系统。加强防灭火预测预报工作,井上下均设置消防材料库,按规定配备了消防器材。各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硐室、材料堆放处等都安设有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井口附近设施都采用不燃材料;井下所有作业地点井下电气设备、电缆、胶带全部符合防爆标准,使用不燃材料,井下风筒采用阻燃、抗静电材料。各采掘工作面、总回风装有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主变电所、盘区变电所装有温度传感器,各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设装有co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矿井制定了防灭火管理制度、防灭火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化标准;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编制有井上下火灾的预防及处理计划。2.5.3.矿井防灭火系统矿井现有静压水池2座,一座600 m3水池用于矿区生活用水,水源来自地下深井水;另一座1000 m3水池用于井下防尘供水系统,水源来自污水处理站处理的井下水,贮水量能够满足井下连续2小时的洒水量,连续3小时煤层注水量及每班冲洗巷道用水量。主管路敷设:副斜井敷设dn200静压水管,辅运大巷、胶带大巷敷设dn150静压水管,主斜井、回风大巷及大巷联络巷敷设dn125静压水管。支管路敷设:采掘工作面胶带顺槽、辅运顺槽、回风顺槽及其它硐室、联络巷等敷设dn125静压水管。在铺设皮带的巷道(主斜井、胶带大巷、胶带顺槽等)每隔50m,其它巷道(副斜井、辅运大巷、回风大巷、回风顺槽、辅运顺槽等)每隔100m的静压水管上设置dn50三通阀门,三通阀门分接dn20洒水栓、dn50消防栓。在主干管路末端加装压力表。 在井下所有的转载点都安装了转载点喷雾,在主要进、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按要求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主要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喷雾、支架喷雾、转载点喷雾及风流净化水幕等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主要采取掘进机喷雾、除尘器、转载点喷雾、风流净化水幕及湿式打眼等防尘措施,水幕都能封闭全断面,灵敏可靠,雾化好。对主要皮带都安设了机械触杆式过煤自动喷雾。2.5.4.安全监测监控状况矿井现装备有kj95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了专业的监控机房、维修室、中心站机房,安装主机两台,一用一备,可以实现自动切换,并实现煤气化公司、晋煤集团、省三级联网,具有超限自动报警,自动断电功能,断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功能以及防雷保护功能。配备了专职监控值班人员及维修人员,人员配备充足,能够及时处理各类生产报表、存储数据及信息调度等工作。我矿井下安装有16个kjf16b型监控分站、23个kgj16b型甲烷传感器、14个kga5型一氧化碳传感器、9个kg3007-a型温度传感器、4个kgn1型烟雾传感器、4个gfw15型风速传感器、1个kgy3a型负压传感器、2个kgu9型水位传感器、3组6个kge22型风门开停传感器、31个kgt15型设备开停传感器、5个kg5009型风筒传感器,可以全面实现监测监控。2.6.瓦斯治理现状2.6.1.治理现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26号)精神、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山西省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八项规定,牢固树立“从设计开始防治瓦斯”、“瓦斯零超限”、“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瓦斯治理方针,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宣传“人人都是通风员”的瓦斯防治理念。建立严格的瓦斯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强化瓦检员的责任心,进行岗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每月按时编制瓦斯巡回检查图表和瓦斯检查设置计划。瓦斯检查员工作中的巡回路线、检查时间要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巡回路线图表进行,通风区不定时地对其检测数据进行“三对口”核实。严查空班、漏检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每日按时打印通风瓦斯日报表,并逐级审批,上报集团公司通风调度。严格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班组长及特殊工种上岗前后培训并配备了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2012年8月委托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为我矿编制瓦斯地质图,并上报省煤炭厅备案。2012年8月完成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并上报集团公司备案。2012年11月初委托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为我矿3#煤层瓦斯涌出量参数进行测定,并上报集团公司备案。矿井已建立起以总工程师为首的“一通三防”技术管理体系,设置通风区为“一通三防”职能管理机构,通风区下设通风调度、通风队、瓦斯队,并对监控队进行业务监管。2.6.2.存在的问题1、矿井“一通三防”制度体系还需逐步建立、健全,落实、执行有待加强。2、矿井虽按要求配备了“一通三防”仪器仪表校验室,但由于缺乏专业操作人员,不能很好的利用,成为摆设。3、由于3#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上距2号煤层5.7212.06m,平均9.25m,层间距近,且有空巷存在,3101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直接和2#煤采空区联通,漏风通道的存在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供氧条件,而且隔离煤柱由于集中压力大,其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使煤柱压裂压碎,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漏风裂隙,为采空区创造了良好的漏风通道,为遗煤自然发火提供了良好的连续充足供氧条件,进一步增大了遗煤自然发火的可能性,所以要加强防灭火管理,尽快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进行“三带划分”。同时采空区瓦斯涌出将成为瓦斯治理工作最主要的对象。4、安全监测监控力量薄弱,依靠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维护。5、矿井虽有瓦斯基础瓦斯测定数据,但当时测定时,所布置测点受到局限,未对煤层瓦斯赋存参数进行补充测定,需要进一步补充测定。6、需要继续加强井下烧焊、探放水、“一炮三检”、“三人联锁”爆破管理。7、瓦斯治理人员及生产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3.矿井瓦斯治理三年规划3.1瓦斯治理理念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矿全年总体工作目标,牢固树立“从设计开始防治瓦斯”、“瓦斯零超限”、“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完善政策、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努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3.2瓦斯治理思路以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为总目标,科学的建设可靠、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矿井实现分区通风,回采面采用“两进一回”通风,努力实现瓦斯零超限;以安全监控为保障,完善系统功能,提升技术管理水平,确保系统灵敏可靠,实现零误报;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体制,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为阶段目标,夯实现场管理基础,全面提升“一通三防”管理、技术、装备水平,做到“瓦斯矿井按照高瓦斯矿井管理”,杜绝重大通风瓦斯事故发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3.3瓦斯治理目标紧紧围绕批准的华胜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要求以及国家级瓦斯综合治理示范矿井的要求,全面提升瓦斯治理水平,杜绝通风瓦斯事故。加强瓦斯治理措施,矿井安全得到根本性保障,成为“一井一面”高产高效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标。1、建设简单、可靠、合理的通风系统。2、瓦斯示范性矿井建设和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达到一级。3、建立健全瓦斯治理各项制度。4、做好煤矿瓦斯治理经验五十条的推广应用工作。5、继续完善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6、杜绝瓦斯事故发生,建立瓦斯防治长效机制,实现矿井长治久安;7、认真组织开展“一通三防”业务竞赛,通过开展业务竞赛,不断提升“一通三防”管理水平,夯实“一通三防”安全基础,提高“一通三防”从业人员业务技能。8、积极开展“一通三防”科研项目,推广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以创新推动矿井可持续发展。9、建立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10、推行“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 3.4瓦斯治理规划根据华胜煤业2013年-2015年采掘衔接计划:2013年全矿计划生产毛煤116万吨,其中回采毛煤产量104.8万吨,掘进毛煤量11.2万吨;进尺10400米,其中准备进尺4340米,回采进尺6060米。2013年华胜煤业在3#煤一盘区生产。采煤队:回采3101工作面和3102工作面,全年毛煤104.8万吨。掘进队:开掘2个头,截止2012年底3102工作面剩余工程量3005米,2013年6月30日掘完。3201工作面剩余工程量3265米,到2013年底计划掘3055米,剩余210米。开拓队:开掘3个头,截止2012年底三条大巷及硐室剩余工程量7430米,2013年计划掘进三条大巷4340米,剩余工程量3090米。2014年全矿计划生产毛煤116万吨,其中回采毛煤产量104.8万吨,掘进毛煤量11.2万吨;进尺8700米,其中准备进尺3090米,回采进尺5610米。2014年华胜煤业在3#煤一盘区和二盘区生产。采煤队:回采3102工作面和3201工作面,全年毛煤104.8万吨。掘进队:开掘2个头,截止2013年底3201工作面剩余工程量210米,2014年1月20日掘完。3202工作面工程量2930米,2014年8月4日掘完。3203工作面工程量2670米,到2014年底计划掘进2470米,剩余200米。开拓队:开掘3个头,截止2013年底三条大巷及硐室剩余工程量3090米,2014年底全部掘完。2015年全矿计划生产毛煤116万吨,其中回采毛煤产量108.7万吨,掘进毛煤量7.3万吨;进尺5000米,全部为回采进尺。2015年华胜煤业在3#煤二盘区生产。采煤队:回采3201工作面、3202工作面和3203工作面,全年毛煤108.7万吨。掘进队:开掘2个头,截止2014年底3203工作面剩余工程量200米,2015年1月15日掘完。3204工作面工程量2670米,2015年8月20日掘完。(补充说明:3204工作面辅运顺槽作为3205工作面的回风顺槽,共计2720,其中3204辅运顺槽1140米)。3205工作面工程量7600米,2015年底计划掘进2130米,剩余5470米,计划2016年10月份全部掘完。根据生产布局,未来三年瓦斯治理规划如下:1、加强矿井布局合理。优化生产布局、合理组织生产、坚持正规开采。2、以完善通风系统为前提,瓦斯检测为重点,以监测监控为保障,贯彻“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建设安全、高效、环保矿井。 3、加强对安全监测系统的管理与维修,实现瓦斯监测无误,数据可靠,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4、加强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在矿井投产后进行一次瓦斯等级鉴定,根据要求开展。5、加强瓦斯防治专业人员、特种人员的培训,为瓦斯防治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6、加大对瓦斯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强作业现场的瓦斯检测管理,强化瓦斯管理力度。7、对瓦斯基础参数补充测定,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实际测定的瓦斯含量及组分来看,目前3号煤层都属于瓦斯风化带内,瓦斯涌出量较小,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甲烷及重烃的浓度占气体组分的比例会增大,测量时所布置测点也受到局限,以后的生产过程中加强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工作,更多的掌握瓦斯赋存规律,以便更好的治理矿井瓦斯,为矿井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依据及技术支撑。8、利用瓦斯地质图把地质对瓦斯的控制因素搞清楚,从而搞清瓦斯地质规律,准确地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危险性、瓦斯资源量等相关信息,使瓦斯预测和治理有的放矢。9、积极开展“人人都是通风员”活动,全面普及“一通三防”知识。瓦斯治理资金计划表序号投入项目2013年资金计划(万元)2014年度资金计划(万元)2015年度资金计划(万元)备注1仪器仪表校验费444每年强制校验2次2煤层瓦斯赋存参数补充测定2020包括各项费用3瓦斯等级鉴定专家评审费333不包括2013年联合试运转期间的4传感器校验费用4.1044.1044.10450台甲烷,18台一氧化碳,4台风速。5瓦斯检查工培训1.510人,每人1500元6标准气样1010107安全监测工培训320人,每人1500元8瓦斯地质图补充10109人人都是通风员0.456120本*38元 4.瓦斯治理基本方案为顺利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深化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有效防范和遏制煤矿瓦斯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4.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矿安全规程为标准,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增强“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意识,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技术上支撑有力、监督上严格细致,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矿井瓦斯治理是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重中之重。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瓦斯治理的现状,我们必须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强化平时的监督检查,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1、转变观念,提高对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的再认识,从思想上变被动为主动,要治理好瓦斯,首先必须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切实提高对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一是要坚决摆正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煤炭工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面对瓦斯治理的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无动于衷,不能把瓦斯治理作为一个包袱,而要在行动上主动出击和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二是要摆正安全生产与职工生命的关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站在维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高度,坚决杜绝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做到让职工平安下井作业,煤矿与职工共存共荣,同谋发展。三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突破口,强化企业主动安全管理。人是治理瓦斯的根本所在,治理瓦斯的首要问题就是治人、治矿和治责任、治行动。在提高了人的思想认识的同时要以“人才兴安”、“科技兴矿”为纽带,把整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从上到下直至整治到煤矿的工作点上来,构建瓦斯综合治理的技术人才支持平台,提高和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和防治瓦斯的技能。技术先进安全文化,全员全过程提高职工防治瓦斯的技术水平和井下现场应变能力,充实煤矿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2、以投入为保障,提高瓦斯治理效果。一是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提取要全额按标准提取到位,提取的资金要切实用于改善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投入,提高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及可靠性。二是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加突出矿井“一通三防”的治理整治,特别是抓紧,使矿井通风系统规范达标。3、以矿井技术改造为先导,探索瓦斯治理的手段和规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搞好矿井设备设施引进、吸收、消化的同时,要积极加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的技术攻关和纵、横向联合,促进瓦斯治理成果转换,特别是要认真总结瓦斯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针对性地加强矿井瓦斯的综合治理及时了解和掌握矿井瓦斯涌出的规律和动态,加强矿井掘进、生产前后瓦斯应力分布规律、危险重点区域和矿井瓦斯监测的预警预报,分析其活动规律。努力在矿井通风、设施设备、监测监控、支护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提高矿井的通风能力、监测水平。4、加强全过程控制,提高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水平。一是要以矿井通风系统改造为基础,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通风系统合理规范、稳步可靠是减少瓦斯积聚,消除瓦斯爆炸危险的最主要手段。所以,合理布置通风系统,减少通风阻力,克服通风设施多环节繁琐设置的问题,也是保证风量顺畅的重点。要认真落实好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管理制度,加强矿井现场管理的监督检查,杜绝主局扇时停时开、无计划盲目停电、停风造成的瓦斯积聚和超限,同时要加强机电设备的管理,杜绝失爆或不符合国家煤矿安全标准的机电产品下井。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落实好现场安全管理责任。要以防治瓦斯事故为重点,认真落实瓦斯治理的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提高矿井的安全保证系数。4.2.组织领导煤矿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姚庆禄、吉 胜副组长:毛兆龙、耿 贵、张志兰、郭俊平、李俊杰、钱三明成 员:通风区、安监处、机电部、生产技术部、地测部、调度室、信息部等部门负责人及事故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4.3.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的两个主体责任,查找瓦斯治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管理制度,全提提升煤矿瓦斯治理水平。4.4.瓦斯治理基本要求4.4.1.机构建设1、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瓦斯治理工作,每月召开1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瓦斯治理重大问题。2、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通风区,负责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的日常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实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落实瓦斯治理相关政策措施。3、设置“一通三防”、地测、安全监控等技术管理机构,推广瓦斯治理成熟经验与先进技术。4、编制瓦斯治理规划和年度计划、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指标统一考核。5、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至各基层管理。6、建立健全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一通三防”管理制度。7、建立健全瓦斯治理安监、瓦检人员培训等专业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8、树立煤矿企业安全诚信榜样,促进企业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做到依法生产、安全生产。4.4.2.保障机制按照财企201216号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立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按原煤实际产量从成本中提取,税前列支,全部用于瓦斯整治工作。4.4.3.基础建设1、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能源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安监总煤装2011162号文的通知开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建立通风系统及瓦斯治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管理。2、矿井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