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1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2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3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4页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华盖山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二oo六年六月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为贯彻以预防为主动脉方针,真情以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报抢救受灾遇难人员的目的。特制定本计划:一、在发生各种灾害时的预防1、发生瓦斯喷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预兆有声预兆:煤壁发生震动或冲击,并伴有声响;煤层变形发出劈开裂声、机枪声、炮声或远处雷鸣声,声音一般由远到近,由小到大,先单响,后连响,最后一声互响,接着并发生突出;坝板来压,出现裂缝,发生断裂声,支架被压断,发现折断声。无声预兆:工作面压力增大、煤壁塌落、煤被挤出、喷出、弹出、局部隆起、顶板下沉、底板鼓起、打眼顶钎、夹纤、喷孔、装药坝炮散煤质变轮、光泽暗淡、地压活动激烈,工作面瓦斯涌出增大或忽大忽小或呈喷出状,温度下降,空气变冷、煤壁发凉;人在上作回感到头昏发冷。2、自然发火时的预兆巷道中温度升高,温度增加、出现雾气,巷道壁及支架上出现水珠,出现煤油时、汽油味、松油味或焦油味,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还会出现一氧化碳。3、矿井透水预兆本来是干燥光亮的煤,变得发暗潮湿,无光泽,空气变冷。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去有阴冷的感觉;出现雾气;挂汗;挂红;煤层会发出嘶嘶水叫声;地板鼓起;顶板来压,产生裂缝,出现淋水。如果淋水越来越大,是马上就要突水的预兆。4、瓦斯煤尘爆炸预兆产生强大的爆炸声响和空气冲击波,瞬间生成高温火焰,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二、预防重大事故灾害的措施组织措施:加强职工防突出教育工作;加强矿井通风工作,建立独立通风系统,采用分压通风;在石门掘煤时,在进风侧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和风门;工作人员要熟悉井下酌避难路线。主要预防措施:禁止一切火源下井;井下和调度室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放炮要同安全炸药、放炮符合安全规定;采用不易燃性电缆,运输皮带和胶质风筒等;井下主要地点配备灭火器。技术措施:一旦发现火对火势不大,范围较小的火灾,切断电源,人员站在迸风测,就地取材,直接用水、砂于、岩粉和化学灭火器等扑灭火源;发生在进风井的井口、井筒和井底车场,主要进风石门和进风大巷的井下火灾,进行全矿井反风,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矿井正常通风。1、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防止瓦斯聚集:严格执行“一通三防”十项管埋制度。防止瓦斯引燃:严格明火管埋,机电防爆,执行放炮制度、防止瓦斯事故扩大;通风系统力求简单,无用的巷道及时封闭;实行分区通风;主要扇风机定期进行反风实验;设置防爆门。2、防止透水事故措施熟悉透水前的各种预兆,发现透水危险,及时采取措施;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查清矿区范围内正在开采的和已经报废的小煤矿及老窑的开采和积水情况;采取严密的防治措施。水泵必须有工作、各用和检修的水泵,排水管不得少于两趟配电设备能够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井下的水仓要做到两个。每年在雨季前要做好雨季三防工作。3、防止冲击地压和顶板大面积冒落措施采用金属支架或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工作面,全部冒落位管理顶板;回采支架和材料;10条循环进度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特殊支架、木垛、架栅和密集支柱的数量、规格和距离应符合规程要求,特殊支架必须在回柱前打好,否则不准回柱。三、在发生各种重大灾害事故时的处理措施1、在井下发生火灾时(1)迅速查明并组织搪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瓦斯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2)切断火区电源。(3)根据已探明的人区地点和范围,确定井下通风制度,其中:在进风井口、井筒内及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采用反风或使风流短路的措施。如果停风后,也能使风流逆转,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行;在井下其它地点发生火灾时,应保持事故前的风流万向,控制火区供风量;在入风的下山巷道发生火灾时,必须有防止由于火风压而造成的主风流逆转的措施;在有瓦斯涌出的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应保持正常通风,必要时可适当增加风量或采取局部区域性反风;在掘进巷道发生火电灾时,不得随意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逃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减风量、反风、风流短路、隔绝风流及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都必须:不致瓦斯聚集、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不致危及井下人员的安全;不便超限的与斯通过火源或不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集的地方;有助于阻止火灾扩大,抑制火势,创造接近火源的条件;在火灾初期,火区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并规定隔离火区而建筑的密闭墙的位置和建筑顺序。封闭火区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必要时应将排水、注浆、充填、压风管路临时改为消防管路。2、在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1)迅速组织撤退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抢救遇难人员。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气体成份,发现火源立即扑灭,并切断灾区电源,防止二次爆炸。(2)在证实确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时,应迅速修复被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队烟雾,清理巷道。对处理事故所必须储备的设备、材料数量相存放地点应有具体规定。3、发生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时:(1)迅速撤退灾区人员和抢救遇难人员。(2)切断通向灾区电源。(3)对充满瓦斯(二氧化碳)的主要巷道应加强通风,并迅速将高浓度瓦斯(二氧化碳)直接引入回风道中排出矿井。(4)迅速恢复正常通风和清理突出的煤(岩),并规定为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的储存数量和存放地点。(5)排放高浓度瓦斯的井口附近,必须严格清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严禁人员通行。4、在发生透水、崩浆或跑砂事故时:(1)撤出灾区人员,并规定受到透水威胁地点的所有人员安全撤退的路线。(2)规定关闭水闸门的顺序和负责人。(3)在现有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水泵和管路(包括利用其它管路作临时排水管)。(4)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阻水。(5)在有流砂涌出时,应建筑滤水墙并规定滤水墙的建筑位置和顺序。(6)必须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其中,当水和泥砂威胁、到泵房安全时,在下部水千的人员撤出后,应将水相泥砂引入下部巷道。(7)在有瓦斯从水淹区域涌出的危险时,应规定排除瓦斯的措施。(8)防止二次透水的措施。5、在发生冒顶事故时:(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位置。(2)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3)处理中,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向里,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难人员的专用巷道。(4)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难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四、组织灾区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的措施1、采用最快、最有效的传报技术和方法,通知相引导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迅速从灾区安全撤出。2、明确规定发生各事故后,必须撤出人员的区域和避灾路线,其中当发生瓦斯爆炸或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所有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在本班班长(班长不在时,由有经验的老工人代理,本说明以下各条同)的组织与带领下,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当发生井下火灾、水灾、大面积顶板冒落等事故时,凡受到灾害威胁的所有地区的人员都必须在本班班长带领下撒出危险区域。3、创造必须的自救条件,每一下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4、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5、其它应急措施。6、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和准确统计留在井下的人数。五、避灾和自救1、在矿井申一旦发生事故后,跟班瓦检安全员和带班班长,迅速弄清事故地点,沿着安全避灾路线,撤离危险区;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的征兆或灾害己经发生无法消除时,马上撤离现场。2、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矿工自救与避灾方法。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灾害时,一定要沉头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路,应积极自救互救,听到爆炸声或感觉到爆炸冲击波气浪时,迅速背朝冲击波传来卧倒,脸要朝下,有水沟地方要卧倒在水沟侧,然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辨别万向,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离开灾区。3、井下火灾事故发生后,矿工自救避灾方法发现火灾时,首先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然后有组织地问火焰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4、井下透水事故发生时,自救与避灾方法认真掌握好透水征兆,一旦发现征兆,即要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发现透水事故报音调度室的同时,应以最快万式,通知附近地区所有人员,按规定路线撤离灾区。撤离时注意往高处走,沿上山万向迅速进入上一个水平,沿着预定的避灾路线出井。当发现透水水源来自老空、老窑水时,撤离应采取措施,用湿毛巾掩住口鼻等。水泵司机接到透水事故警报后,要立即关闭泵房两侧的密闭门,然后开动所有水泵,把水尽快排出。5、冒顶事故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