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导学方案.doc_第1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导学方案.doc_第2页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导学方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十六中学 高一语文集备组 兰亭集序导学方案 课时一学习目标: (一)流畅地诵读全文 (二)文言基础知识过关(三)熟练地翻译全文学习过程:一、了解背景知识晋穆帝永和九年( 353 ) ,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文士名流在会稽山阴县境内的兰亭,过修楔日,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集会。暮春三月,兰渚披翠,鉴水涂绿,兰花吐香。与会人士临流嬉戏,兴致勃勃,饮酒赋诗,各抒怀抱,当场作了许多诗,编定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写序,即兰亭集序。两晋时期,政治黑暗,各种矛盾异常尖锐,士大夫对社会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和生活以及文学创作,产生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王羲之一反追求“清虚寡欲,尤善玄言”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文风,写下了这篇情真意笃、朴素自然,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兰亭集序。二、完成目标(一) 听读课文一遍 跟读课文一遍 自读课文两遍三、完成目标(二)基础知识梳理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癸( )丑 形骸( ) 流觞( ) 彭殇( ) 感慨系( )之 曾( )不知2、解释句中划横线的字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_ _(2)列坐其次 _(3)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_ _(4)不能喻之于怀 _(5)趣舍万殊 _ _(6)人之相与 _(7)取诸怀抱 _ _3、解释下面句中划横线的古义和今义(1)列坐其次 古义:_今义:_ (2)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今义:_(3)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_今义:_ 4、词类活用 ( l)足以极视听之娱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如: (2)定语后置句,如: (3)判断句,如: (4)省略句,如: 四、完成目标(三) 四人小组翻译课文,一人主讲 汇总问题,解决疑难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第二自然段。(巩固目标三)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兰亭集序导学方案 课时二学习目标:诵读文本,感受语言美;探究文本,领悟哲理美。学习思路:探究文本体会情感生成感悟学习过程:(一)文本探究 1、整体感知 诵读全文 寻找表现情感变化的词语 ( )( )( ) 2、局部探究:兰亭之乐 美读一段,写一写: 兰亭之乐,乐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的 欢愉 兰亭之乐,乐在_的_ 兰亭之乐,乐在_的_ 兰亭之乐,乐在_的_ 兰亭之乐,乐在_的_ 兰亭之乐,乐在_的_ 3、局部探究:兰亭之痛 缓读二段,说一说: 兰亭之痛,痛在对( ) 问题思考而生的感慨。我的发现:我是从 一句中感知的,生命具有 性; 我是从 一句中感知的,生命具有 性;我是从 一句中感知的,生命具有 性。4、局部探究:兰亭之悲诵读三段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一译:_ _议一议,作者观点: (二)生成感悟作者在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相信研究完全文的你一定也会有一些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