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doc_第1页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doc_第2页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doc_第3页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doc_第4页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摘 要: 英汉两种语言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习语。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翻译者只有在熟悉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同时,又熟谙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最大限度地完成与原文的交换。本文论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供读者参考。关键词: 英汉习语 中西文化差异 翻译一、引言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语习语(idioms)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colloquialis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expressions)和典故(allusions)等。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并且习语中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由于地域、历史、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英汉两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及文化信息。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要翻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修辞方法,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充分注重其文化差异。本文通过探讨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策略。二、英汉习语的中西文化差异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存环境的差异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但偶尔也有类似的,如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近年来也有用“花钱如流水”来表达此意。2.习俗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龙”是华夏民族尊崇的图腾形象,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在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又引申为高贵、吉祥等褒义。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我国运动员身穿的运动服上那条龙形的china字样便是最好的例证。而dragon在英文中,最早出现在英雄史诗beowulf中。在诗中dragon是一个替魔鬼看守宝藏的凶猛怪物,是巨大、长翼、蛇身带鳞的邪恶凶悍的形象,是魔鬼的化身、罪恶的象征。3.宗教信仰方面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习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反映了宗教对语言的影响。英语中有些习语主要与基督教有关,如:in the right church,but in the wrong 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go to hell(下地狱去)等,而我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其中尤以佛教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自于佛教,与佛、庙、和尚等有关,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立地成佛”、“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4.价值观与审美意识的差异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价值观及审美意识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价值观方面体现在个体与集体的观念不同,“个人价值至上”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英语中有不少词语表现个人进取、个人力量、个人意志,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everyman is the architects of his own fortune.”(自己的幸福靠自己)等。这种西方“海洋民族”思想与中国的“农耕民族”崇尚社团价值至上、无我精神是大相径庭的。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大公无私”。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因而产生了“树大招风,人大惹议”、“人怕出名猪怕壮”等说法。在审美取向方面,中国传统喜庆偏向红色装饰,而西方则多为白色,汉语中的红茶,英译为“black tea”。以上例子表明,英汉两种文化在价值观和审美观方面的差异影响习语的翻译。英汉两个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习语的表达形式及词语选择。综上所述,我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只有这样,译文才会达到较高的境界。三、英汉习语翻译实例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以下的方法。1.直译直译法能够保留源语的语言风格和字面意义并延续其形象比喻意义和民族特色,译语也符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便于读者理解,因此直译法是习语翻译中常规、最理想的处理方式。以下例句都采用了直译法,既保留了原习语的形象,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意,把英语习语迁移到汉语中来,既可丰富本族语言,又可准确地掌握西方习语,可以看出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人类思维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习语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共同性和中西价值观的某些交叉点,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共核。(1)love money as one love ones life.爱财如命(2)abide by the law and behave oneself.安分守己(3)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2.套译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而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spend money like water(花钱如流水)。3.意译在英汉习语中,有些意义大致相符,但是在形象和风格方面却有一定的差别。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既保持了原句的本义,又适合中国习语的表达习惯,易为读者所接受,它可具体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英文原文的意思是:只发现一只燕子就不能说明夏天的来临。而汉语里却没有相同的说法,但是汉语习语中有“一木不成林”的说法,因此可译为“一燕不成夏”。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鸟)。根据汉语习惯可译为“一箭双雕”。(2)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在英语的翻译中如果采用此种方法,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君子一言,驷马难追。)everyone for himself and 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人不为己,天诛地灭。)4.采用对称的修辞手段使用这一修辞手段的目的在于加强语气,宜于说理,使人读后有心悦诚服之感。在翻译这些习语时,应适当注意保持其修辞色彩,以便体现原文的表达方式。如: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老牛不喝水,不能强按头。don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nt want others do to you.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直译和意译兼用译者在翻译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某些习语中的一些部分可以用直译法准确地翻译出来,而另一部分在目的语中却很难找到相应准确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只能兼用直译和意译法。如:the mischievous kids ran away like a bat out of the hell after they broke the window glass of the old man.(打碎老人的窗玻璃后,这些调皮的孩子们飞也似的逃跑了。)其中“ran away like”需直译,而“a bat out of the hell”则采用意译法。这个习语直译为“飞出地狱的蝙蝠”,描写蝙蝠尽力地飞以逃脱地狱之火,形容逃离速度飞快,可以译成“风驰电掣般地”或“飞似的”。6.加注释对于含有还没有被目的语读者接受或者目的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源语典故或语言结构,译者在翻译时可采用加注释的方式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其来历。如:it was another one of those catch-22 situations;youve damned if you do and youre damned if you dont.(这真是一个左右为难的尴尬局面:做也倒霉不做也倒霉。)典故catch-22在英语国家广为流传,源自美国小说家约瑟夫赫勒的同名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中的第22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可以申请复员回国,但申请书必须由本人来写,而一旦申请人能够有逻辑地写申请,便又证明申请人神智是清楚正常的,那就不能复员。因此,这条军规实际上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规定,比喻人们处于无法摆脱的困境。四、结语习语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译者既要考虑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和修辞特色,还要尽可能体现译语的民族特色和表达习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程度的文化交流。参考文献:1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