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消费引发道德文明缺失的研究.doc_第1页
生活中消费引发道德文明缺失的研究.doc_第2页
生活中消费引发道德文明缺失的研究.doc_第3页
生活中消费引发道德文明缺失的研究.doc_第4页
生活中消费引发道德文明缺失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语文教育论文 论 题:生活中消费引发道德文明缺失的研究论文系部名称: 中文系 专业班级: 语文教育5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2116054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教授 2013年06月06日 目 录一、内容摘要及关键词 1二、“公交热”我的道德仍然在,只因当初我也投币了3三、超市消费引出的道德观思索 7 四、对消费引发出的道德文明缺失问题的分析与总结13 【内 容 摘 要】道德,这二字自古便有,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素有天朝上国、礼仪之邦之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便迫为重视了。是的,精神层次的享受,不得不说范围更为宽广了,但是,我认为任何一种寄托于精神的享受它始终都是离不开物质的。简单说,在多数情况下,享受都是以消费的方式进行获取的,消费中,消费双方互互得利;比如,我以钱财换取我喜欢的东西而使我的精神上获得愉悦感,当然,此时对方将你喜欢的东西拿来换取钱财的同时,也使自己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感,这便是消费中互互得利。然而,看着美好的一件事,却也偏偏是简单其外,复杂其中。为何如此之说,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人都是有思想的动物,具有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更多时候人却又是自私的动物,“自私”到谁都阻止不了,都希望在自己与别人比较时更胜一筹,也都希望自己在物质与精神方面较之旁人拥有双优越,这时各自便会耍各自的手段与心机来争取这所谓的优越了。可是他们又怎知道,这一切的想法与希望,自己又是否配拥有?很自然,开始谈的那番和谐打破了。总而言之,在一般情况之下,享受,无论在哪一层次都离不开物质,而欲想拥有物质,就注定需要用金钱来换取它,这便产生了消费。在这不断发展的社会,“享受”是断然不会世风日下的,只会蒸蒸日上,会更加精细。所以,我们离不开消费,可是消费又注定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而这里我更乐意将这问题称之为道德问题。至于原因,很简单,我认为在消费过程中不管你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应该是怀有主动的态度,而非被动,你情我愿的方式,各自遵守自己的立场罢了。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如若消费中产生口头争执,更“甚手脚并用”的情况,那么,我就不得不怀疑这到底是哪一方因缺乏道德素养所致了。原本就是花钱买“好”或卖“好”获利的事,偏偏搞得两头受气,何必呢?我想那时,或许我不能怀疑你的智商,但我绝对可以怀疑你的情商。那么,我们生活中的消费形式哪些比较热呢?在我的脑海中立马闪现的便是“公交热”了。这所谓的“公交热”,容我解释一下,相信大家都有感受过的,所说的“热”,又是如何“热”的,这当然是来自于挤了,挤公交嘛,人挤人,可不就热了吗!呵呵,当然,这带有玩笑之意,可细细想来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再想还有比较热的消费方式那就是超市消费了,生活中你要购买东西,我想你首先想到的那就应该是超市了,因为在你的意识中超市购买的商品具有安全保障,更有就是干净卫生,让人用着放心。也许这里列举的两种消费确实很难让人联想到精神享受消费,这么说吧,或许你会知道更高档的消费方式,但我认为这是最靠近大众的消费,本人觉得还是贴切亲民比较好,“口是心是”就好了,再说精神享受不应该一定就要花重金去换取才有吧?更有本文要论述的是侧重生活中消费所产生的道德问题。关键词: 道德; “公交热”; 超市消费; 诚信;一、“公交热”我的道德仍然在,只因当初我也投币了 城市的发达,基本要看城市的交通是否发达,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事实证明古罗马的发达那是空前的。正因如此,我们的出行变得日益方便。常开玩笑,在南昌一块钱可以围着南昌城绕上几个小时,其实我也不明白当时是要表达什么,总之,用来形容一块钱坐公交坐的久那是没错的。这人要是做一件事时间久了,就会生厌烦之心,而坐公交车也要是坐久了,那难免同样也会出一系列问题哦。首先,我谈谈本人在坐公交车时一番经历吧:那天,走上公交车一如既往的人多,但还是庆幸我跟朋友找到了座位。车子开动,一眨眼已过了几站,自然车上人已是挤得爆满。此时车已到站,随即上来两位老太太,虽说到了年纪,但看上去精神头还挺硬朗,我和朋友随即准备让座,只是因为我和朋友让座速度慢了些让别人提前让了,本来挺好的事,这说明“车民”的道德素质提高了啊,可是,事情绝没这么简单,还没完。就因为当时两老太太站在我们座位旁站了一会,估计她们也认为我们会让座,偏偏当时我的朋友用手机在玩游戏,马上就结束了,这下好了,座没让成,却迎来了躺着也中枪的一幕:其中一老太说:“现在的大学生啊,一点道德素质都没有,看到老人家也不会让座”。另一个老太对曰:“什么大学生嘛,一抓一大把,哪里还有会读书的”。好了,我要反问老太太了:第一:坐公交车,我有投币,并没有逃票,为何我就没有坐座位的权利?有座位我坐,还是不坐,应该在我自己的选择范围之内吧?至于让不让座我也完全有选择的自由吧?我自身有没有道德完全另说。第二:老太太说不让座便是没有道德素质,可是,反问老太何为道德素质?到底一个人要有什么样的资本才能去评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素质?难道就凭年长?好吧,如果你都有精力说别人没有道德素质,那么,你应该是具有独当一面的道德修养“储量”吧,那可不是满嘴“跑火车”的随便乱说哦!我们再思考一下老太在公开评论别人没有道德素质的同时,有没有照顾到自己的道德素质呢?或许这没有可比性,但是年长为尊,就算遇到自己的晚辈有不道德、不正确的行为,更应该做的应该是加以引导劝说,以疏导的方式达到其效果,而不是倚老卖老,妄自尊大,甚至于攻击他人。第三:我始终不明白,老太太为何如此肯定我们就是大学生?我认为这不排除是一棍子打死一片人的的做法,这是老太太自以为的想法,可是这实在是令人广大青年朋友很受委屈,或许你阅历是多、且广,但是二老:你毕竟没有火眼金睛哪!第四:老太太说的:“如今大学生一抓一大把,哪里还有会读书的”,这话不免让中国学子心寒,更从一定程度上否认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试问老人家你是否有儿女,难道当初你也舍得如此评价你的儿子,女儿?我想每位学子的父母亲都是怀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而老太这一说法这更是伤了天下父母的心哪!另外,中国大学生一抓一大把,这只能说明中国教育事业的显著发展,并不能表达你所说的大学生就不读书,大学生就该是“痞子流氓”,这倒也不是深究如今大学生到底读不读书,只是这一说法,并不能说明如今的大学生就没有道德素质,很明显您二老在这个问题上表述的就显得不明智了。当然,以上只是我所看到的一例。公交车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方便,但是所产生的“公交热”现象,问题自然也是一串连着一串。有网友调侃:“大家坐公交车都是为了方便,挤挤就挤挤吧,挤挤更健康”。多好的心态,挤就挤呗,互相理解下不就万事大吉了么?可是还是会有人“不堪其挤”啊。这是来自新浪微博一名游客的吐槽帖:“春节将至,公交车已是格外拥挤,车上老少皆有,好不容易过了几站终于有人要下车了,咦,在前面有座位的大叔预计要下车了,与我同站的同龄女子估计实在站不住了,便顺便坐在了刚腾出的空位上,但这一坐可不得了,站在她隔壁的大爷脸色马上变成了罗刹脸,而且还语出不逊,什么难听的话都一触即发了,还指桑骂槐哦。旁边的人实在听不下去了,便给大爷让了个座。我说这位大爷坐就坐下了,为什么嘴还是不饶人呢?说人家姑娘没道德,不自觉等等难以入耳的言语。最后这位女子实在听不下去了,便也反击了几句,并无任何冒犯的脏字,说道:我说这位大爷,您别太过分了,我是有身孕的,只因实在站不住了,才坐了人家腾出来的位置,难道我一定要亮出个大肚子才可以坐么?如果您的闺女怀孕了,您也让她在拥挤的人群里“一站到底”么?这话一出,车上的人全用异样的眼光斜视着那位年过半百的大爷。大爷还是不服啊,但也没有再说什么了,大家说说这都什么事。”像这种帖子或许还有很多,但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坐公交车,谁又规定遇见老人家就必须一定要让座,若没有让座的年轻人就被判为那种道德低下的?我看错了吧,这让座本来就是出于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自我愿意,没有让座也应该是人家的权利与意愿,可是凭什么您又给予指责?更何况还人身攻击,若这样,反而是起到了负面的效果。或许更多的老人家和其他人群应该谅解年轻人,年轻人也有身体不适的时候,社会道德也同样需要关心一下他们!乘公交车,原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却还是牵扯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然而根源仅仅是一个座位引起,这真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反省了。对于公交车消费所引发出的道德问题,我认为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及怀抱婴幼儿的朋友及陌生人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城市文明的表现,更是谦让者素质的体现,值得提倡。但法律并没有规定公交让座是公民的义务,让座只是体现美德的一种做法,就是不让座亦是无可非议,更加不说为了一个座位而满口谩骂,甚至人身攻击了。话到最后,我觉得对于这类事情,我们不必去理会各方面对自己的评议,在自己的心中立一个标准,这可以不是道德标准,但绝对可以是自己做人的标准,至于其他的,完全不必太过在意了。二、超市消费引出的道德观思索 原本无事,邀上几个极熟的朋友一起逛逛超市,虽不一定去买什么东西,但那感觉却是其乐融融。某日进一超市,虽极不情愿但仍让我幸运的撞到了“不光彩”的一幕:看情形,那应该是一家人,三口子。年轻夫妻带着小儿子逛超市,让旁人见着都不免心生幸福之心哪! 好,陶醉的话不说了,在没过多大一会,我见小孩从那男子怀中下来,拉扯着那女人的衣服,隐约听见说好像要尿尿,好嘛,带小孩出来就是这点麻烦,我预感这家子估计要离开了,因为这个超市里面没有设置公用厕所。就在我放下手中一件商品再将目光投向那家人的位置时,不免让我着实一惊,只见那女人带着小孩在一货架旁四处张望,然后靠着墙角脱下小孩的裤子便开始“解决”了,完事之后依然显得是那么的镇定自若。好吧,我承认我当即对那家人的看法完全扭转了,这倒并不是我本人有着多么崇高的道德素质,我只是认为这是任何一位公民所应该具有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公共场所怎能如此的不遵守公共规则,做出如此有失社会公德的事?或许这不是你家,也不是我家,你没有牵虑太多,可是你该顾顾旁人的眼光与感受吧,毕竟这是公共场所。再说另一件事。相信大多家庭主妇或老大妈在超市购物都会多拿几个塑料袋子,拿来干嘛呢,自然是回家装闲置的物品或是套垃圾桶了,生活嘛!能省也就省了,只是这对于超市内部来讲不免有些吃亏了,当然,我研究的倒不是谁吃亏的问题,而是这其中引发的道德问题。记得那次逛超市偶然遇得一场面,不得不说那老太太着实让我感觉强悍了:那是我已买好东西在称重区过秤,由于人多在排队便四周看看,只见一老太太在买糖果,已经装好袋了,可是老太太似乎担心袋子不够结实,又套了一个袋子,我心想,这下够结实了,因为我自认为超市的袋子还是蛮结实的,可是,老太太却不然,仍继续为她买的那数都数得清几个糖果套袋子,我粗略记了下,大概有七、八个左右吧,装完糖果之后,我见老太太还到别的货架去装东西了,但因轮到我付账了,所以观察也就到此为止了。回家以后,还是忍不住想起这位老太,虽说这超市袋子不收你钱,那也不该如此往外拿吧!原本在这提倡绿色消费的时代,不说一定要您挎个篮子去购物,那您也应该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吧。再说另外一件关于超市消费的滑稽趣事,这是来自腾讯微博的一位女生发的一个帖子,其中说道:“超市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能够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变得好起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是纯粹的逛超市哦。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便会一个人默默走进超市,然后在方便面或饼干的货架旁边趁着没人就拿起一包方便面或饼干死命的捏,捏的碎碎的,然后放回原来的位置神采奕奕的走出超市大门,哈哈,那叫一个效果好啊”。看完我不得不说,这女孩确实蛮聪明的,这么超级无厘头的解气方式也能想到,好吧,我先不说此女子心里是否有解不开的疙瘩,是否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更或者心理本就变态,我就试想该女子,难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都是因为超市卖你的东西卖贵了吗?好了,关于超市消费引出的有失道德文明案例也暂时谈到这,但我相信我所列举的仅仅是千万例中的其一罢了,因为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深究超市消费所产生的不道德行为与现象:首先,我要谈第一案例。在超市中随地大小便,尽管是小孩,难道就可以不遵守公共道德吗?难道其监护人也不懂得什么叫社会公共道德么?由这一小孩与其家长的做法引发的问题是有很多的。其一,我们或许不应该将所有的责任推到小孩身上,因为孩子还小,对于繁琐的公共法则懂得的并不多,但这一做法绝对可以促导小孩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形成严重的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问题。其二,家长这一做法,很明显是没有爱护公共卫生的意识,也是缺失社会道德素养的表现。进入超市消费,首先就应该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则,要知道,一个超市里,你在,我也在,大家都在里面,我认为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健康卫生的购物环境,而不是因为你或某一人,某一部分人就没有了吧,想来这也必定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其三,超市随地大小便,如果这个都可以允许,那么,其他人也必定“模仿不误”了,今天张三逛超市嘴里有口痰,为了方便,他随口一吐,明天李四也为了方便随手一把鼻涕,那这个超市会怎样,这个公共场所会成什么样,社会又会变成什么样?所以,这绝对是以小见大的事情,你的行为可以大化,那么,你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绝对是可以大化的,要知道:“众人齐出手,祸害无穷已”。接着,我们深讨第二个案例。首先引用一则新闻来了解一下我国对于塑料购物袋的管理态度:“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这份被群众称为“限塑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案例中老太太似乎并没有理会国家这一所谓的“限塑令”,反而显得有些“变本加厉”的意思了。当然,我们这里要责备的并不是老太太不支持国家的环保策略,这罪过也似乎显得有些“委屈”老太太了,我们要追究的是老太太为何如此大肆“豪夺”超市中的购物袋,真的是要以“勤俭持家”来圆其行为吗?这使我不免想到几个问题:其一是,老人家您如此做法,难道真的就完全不顾旁人对您的看法吗?我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老人家应该会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才对,不能因为几毛钱的小事而体现出自身道德素养有所缺失呀。当然,这里完全不是针对一个人,只是借助案例研究问题,从而说明此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其二呢,老人家这样做,或许由某一角度看是情之所在,可是也不免着实因小失大了,先不说我们该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多大贡献,就说作为一名有素质的公民,就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如此有失“水准”之事情,要知道,我们身处于公共场所,最重要的便是有高度的自觉性,而此刻也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了,所以老太太此做法确实有欠考虑了。其三吧,就是跟风现象了。原本在人心中还未萌发的想法被你一下激发出来了,便很快会人人模仿,那么超市该如何采取措施?我想顶多也就是服务生陪上笑脸上前一番劝说,不过那感觉,倒像超市显得更加以礼待人了,而作为“上帝”的顾客,仍保持着上帝的威严风范,怎么也不能意识到一点的羞愧之感?好吧,我个人认为,其所谓的“上帝”,怎么读也感觉不到这是一种充满敬意的称谓,反倒觉得这是店家对他们顾客的一种玩笑的调侃,仔细想想,是不是呢?作为消费者一味的要求商家提高素质,这下好了,商家素质倒是提高不少,可消费者却变得越加难以伺候了,我想这便是顾客有“上帝”之称缘由吧,当然,这可能有点“咬文嚼字”了,但谁又敢说这完全视为谬论呢?只是一个塑料购物袋,作为一个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便要想无数的办法来解决,因为他们认为如今的“上帝”是越来越难缠,要知道美其名曰的管理者只是拿工资的员工,不是老板,他们不能采取强暴的态度加以喝止,更加上国家的明文规定来限制,这时倒觉得商家里外不是人呢。当然,这里我不谈论商家其幕后老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利益,只研究其文明素养缺失的原因,或许这时又会是一个争论的场面,但我最后不得不阐明我自身的看法:此时道德文明根源的思索仅仅是一个价值几毛钱的塑料袋引发的,想想滑稽吗,其实这也说明了有时道德文明也确实不是那么值钱,价值几毛而已!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价值几毛钱的道德文明可以等闲视之,可知道,一座冰山裂塌有时就因为一只不起眼的小麻雀站在了上面,一棵大树枝丫的断裂仅仅因为最后一片雪花落在了上面,足见这不起眼的几毛几分力量巨大。还有,每个人也都不要把文明道德素养想的太过神圣了,它并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反而,简简单单的,你就伸手触及到了,因为有时,它才价值那么区区几毛而已!最后,一起研究第三个案例。如果第二个案例注重的是文明素养的提高,那么,第三个案例更多的就是道德诚信问题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主要体现在其个人的外在行为之上,而道德诚信则应该是深入一个人的内心精神之中的,两者一个在其外,一个在其内,想问这二者到底哪个更为重要呢,或许你会比较圆滑的回答道,两者都重要,呵,确实不错,这两者较其轻重确实难以权衡,索性回答都重要吧。正因如此,我们更应注重内外的共同提升,不能华而不实,虚有其表,更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案例中该网友所调侃超市的“特别作用”的确够“一压群雄”的,说不定还有人有这种想法却迟迟不敢实施的呢,无论怎么说,该网友还是勇敢的去做了,并且慷慨的给我们“分享”了一遍,也正因她的“慷慨”,让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说道这里,让我想到了网易博客一位网友发的关于超市购物引发诚信道德观的看法,该网友如是说:“当下,国内社会的诚信道德,正遭遇来自崇拜金钱、权力、物欲等不良风气的恶意冲击,致使“诚信危机,道德失范”被民调列为未来10年10大挑战中的第5大社会问题。”由此看来,诚信与道德的航标在当今社会已是摇摆不定,来看看我们案例中的女网友,就因为自己的心情不佳而走进超市肆意的损坏超市商品,非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因为没有被发现而感到沾沾自喜,这种心态不可延续,此风更不可长,这关系到商家与女网友双方的利益。我认为商家损失的仅仅是一点商品,可女网友损失的却是一个人的诚信与道德。超市是对顾客免费开放的,而且如果你不买东西并不需要你支付任何的费用,我想这原本就是商家对顾客的一种诚信的肯定,那么,在超市这样的公共场所,作为顾客就更应该遵守其公共规则,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素质道德。而女网友的动作,完全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对社会的一种不诚信,这只会使自己的人生走向扭曲与更多的失败。关于超市中的不道德、不诚信现象,我相信绝对不止于女网友所做的,还有更多,其中的五花八门,我只希望以此案例思以为戒,每个人端正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发展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观,那么不管是怎样的不道德、不诚信现象都不会再出现了,而此时需要做的,便是以认真态度对待这种事情,端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提高自身的道德文明素养,不使自己成为下一个需要被“推醒”道德文明的人!三、对消费引发出的道德文明缺失问题的分析与总结 当今社会,是新时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思潮的展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逐渐走向土崩瓦解的局面。新时代的人民,早已厌倦以往的生活,在思想与行动上都渴望得到空前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广大人民大众获得了人权,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从此便不再受封建地主的压迫与剥削,终于可以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幸福生活了。而时代发展到现在,我们追求的生活标准已完全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次,渴望追求高质量的精神享受,却偏偏忽略了自身道德素养的修行,我想这绝对是新时代人民所不能小觑的问题。在我国历朝历代,均是以农业为本,商为末,可见历朝统治者似乎有先见之明,料到商业消费会引起国人思想道德混乱,而我猜想,那时的统治者估计也是不屑于对此投入过多精力来管理,所以干脆来了个“重农抑商”,呵呵,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我这是在为统治者解围了。虽猜想有一定的道理,但最后不得不承认,由于各位统治者的这种抑制政策,且不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某一角度来说更是扼杀了人们思想的进步,使得每一个人只会保守一些迂腐的礼仪教化,这其中偏偏还是复杂的离奇,然而,这才是统治者的真正目的是肯定的,也就是我们如今评说所谓的“愚民政策”了。此时可能会纳闷,关于现今社会消费的道德缺失,跟历代王朝又有何关系呢?有,当然是有的了,不然何苦如此辗转呢?之前所猜想的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解围,是因为消费在我们当今社会确实引起了思想道德问题,可这并意味着就赞同他们的抑商政策,只是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