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1.doc_第1页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1.doc_第2页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1.doc_第3页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国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肯定: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对学科设置及内容进行选择与组合,重视课程的综合化,设计体现课程的整体性。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在其特点中提到要注重中外文化的比较和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并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因此,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若没有让学生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则势必会产生歧义。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一、了解文化定型,重视文化导入文化定型指一个群体的成员对另一个群体的成员持有的固定印象,但由于环境的限制,该印象不一定和真实情况相符,这就容易给跨文化交流造成障碍,从而影响跨文化交流的质量。“文化定型”有“自定型”和“他定性”两类。自定型指的是一个群体对自己的定型观念,他定型指该群体关于其它群体的定型。如“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是自定型,而“法国人是浪漫的,英国人是保守的,德国人是刻板的”则是他定型。美国语言学家在edward sapir语言论中说过:“语言有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的一个群。语言也不脱离文化存在,这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西方文化就是英语这门语言的底座,我们的英语教学要充分重视文化定型作用,要善于利用正确的文化定型,也要注意文化定型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堂上进行文化定型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必须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对西方文化的文化定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定型,使学生能自觉地结合具体文化背景知识用英语表达自己。具体操作时,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对于教材中有些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词,教师可以直接随文讲解,指明其文化意义或使用时的文化规约。如:individualism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价值观,是美国人所竭力推崇的。美国人都有较强的个人奋斗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竞争的社会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幸运儿是人人羡慕的对象。美国的社会环境使许多人都信奉这样的生活信条:“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god for us 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在解释这个词的时候,就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词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观是和我们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美国“个人主义”的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定型。2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跨文化意识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以集体为本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人教版高英语第二册(必修)共20单元,每单元有一个主题,虽然它们有些看上去与学生德育关系不大,编者也基本无意要求教者有相关的教学设计,但我在平时教学中却经常不由自主地借助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充分利用英语教材本身渗透的思想品德教育,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国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的英语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物传记文章。书中人物都是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是人类不同历史阶段的杰出代表,都具有非常优秀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是我们工作的榜样,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sb unit1,albert einstein介绍了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生。他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并克服重重困难,始终不渝地致力于自己的理想。它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才会永远不怕苦,勇往直前地学习、工作,直到成功。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文化进行比较。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也不自我贬低。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将语言与文化同步传授给学生,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融于教学中。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不仅学到应掌握的知识,而且从中了解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丰富英语内涵。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交流、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必经途径。 面对当今世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情况,身处世界范围内广泛号召反对污染,保护自然环境的氛围里,环保教育随之溶入英语教学中。sb unit9 saving the earth讲到了地球上的土壤正日渐沙漠化,空气和水正遭到严重的污染。由于人类只顾眼前利益,捕杀一些珍稀动物,于是某些动物也濒临绝迹,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根据课文,我下载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而且呈现了许多图片:风景如画的草原、戈壁荒滩、碧波荡漾的湖面、鱼肚翻白的死湖。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应保护自然。最后我引用了一条公益广告语“人类的最后一滴水便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对保护环境有种紧迫感,又让学生讨论:what can we do, as a student, to protect the earth now? 这样既创设了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寓德育于英语教学的目的。二、培养文化意识策略策略一: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就容易产生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例如: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 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又如,当我们拜访欧美朋友时,应适当的赞美他摆在(或挂在)客厅的饰品,这样会显得我们很有礼貌;然而,如果你在中东的朋友家也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尴尬的事。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教sbi unit6时,适当的补充介绍一下中、西餐的区别。让一部分学生收集中国餐桌风俗(建议采访上年纪的老人),另一部分收集西方的。然后在教室里开english party,让学生体验到从对餐具的摆放、餐前礼仪、餐中礼仪、餐桌上的谈话礼仪、饮酒礼仪等,比较直观了解中西餐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策略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关于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如何让学生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避免产生歧义,那就得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谚语、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 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研究性”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共享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具体做法:1从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导入。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异, 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根本上讲,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使其语义、词义理据更易追踪。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又都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它们能够使语言更生动、有趣、幽默、亲切,所以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注意。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的颜色。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如,(1) 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men有教养的人;white market合法市场; (2)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象征精华,极致,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东西或人;the pink of politeness十分彬彬有礼;它又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高格调鸡尾酒;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a pink-collar worker高层次女秘书。2.从具有特殊象征性的词语导入。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充分体现两种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根据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务必多了解中、西方的文化、风俗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之处,通过大量阅读,不断摸索,不断积累,正确理解教材中的内容,经常以委婉的词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流,真正掌握教材中“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如:tom is a real lady-killer.误:汤姆真是个杀害女士的凶手。 正:汤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帅哥。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新的课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是我们外语教育的成功不只是学生英语学得好,而是要让学生在完整准确充分的了解西方文化后能认识到自身文化的弱点和优点,从而明确方向。文化教育必须适度,有机地结合语言材料,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教师需要有高度的人文素养。教师应该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站在思想解放的前沿,关注思想解放中人的发展、人的完善,这是使英语学科新课标背景下的显示人文素养培养的前提条件。参 考 文 献1 张正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