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专生商务英语口语突破 摘要:“哑巴英语”是中国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尴尬的处境。该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使进入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能潇洒地说出一口“洋文”是他们热切追求的愿望。传统的大学英语口语将起步点放在语音、语调的训练和基本句型的会话上是否真的可行?到底怎样才能让正在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们“丢弃”面子,开始大胆地洋话连篇?所谓的疯狂英语真的如人所说,要疯狂才能练好口语么?本论文完成的大专生英语口语突破浅谈是从大专生商务英语口语实际教学出发,针对如何转变大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传统的英语口语习成思维以及如何正确有效地提高实际应用商务英语口语的能力做出了一些探讨;特别强调“口语思维”在打破传统的口语教学和学习上桎梏的作用;以公共英语口语教学和口语学习的目的、任务及特色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口语习得过程中的技能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口语 习成思维 口语思维 技能训练 大学英语口语不同于专业英语口语,此门课程开设的学科特征及语言的严谨性相对较弱,而更是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和实际交际能力的运用上。“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 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也就是说英语口语学习应该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英语口语清楚地表达思想;但是他们由于缺乏正确的英语口语思维和口语技能训练的方法,以至造成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转变大专院校学生传统的英语学习习成思维,打破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新型的英语口语训练方法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的实际能力就值得进一步做探讨了 1.传统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主张围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正因如此口语教师一直将口语训练的重点放在文化背景、场景模拟等方面,忽略了大专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前提开口。就笔者所在某高校进行大学英语口语ii调研时的实际情况而言,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抛弃“面子”,开口说话是英语口语教学的一个瓶颈,可见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是有缺陷的 11 中文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111 羞于启口的普遍化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时最大的障碍就是羞于启口,不敢开口说,害怕犯错,这一现象在课堂上和公共场所尤为突出,一些学生即使有一定基础,但是在自己的理论知识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羞于启口。 112 语言层面上的中国化 十几甚至几十年的中文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使一些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说话之前,先酝量中文固定套路。所以会有“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等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chinglish(中式英语)。 113 翻译句式呆板化 要说一口流利的口语并不简单的只是单词与单词的组合,在用词方法和造句习惯上一定要符合外国人习惯。“五讲、四美、三热爱”就曾被翻译成“five talks, four beauties, three loves”,从而导致被外国人误解成旅游口号的尴尬境界。 12 传统训练方法 121训练模式单一化 传统的口语训练将其出发点放在语音、语调的模仿上,对掌握流利的口语单词或句子上有很大的帮助,却因为语言的不连贯性使得开口成为难题:在笔者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多次读到关于强调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的文章。诚然,语音是一种语言的基础,但是这种基础的奠定却应始于幼年英语学习阶段:首先,少年儿童的模仿力强;其次,这阶段的模仿可以为以后的语音奠定基础。大学阶段,再以理论性的知识教授语音、语调,不但学生难以接受,课堂可能变得枯燥、无聊。而实际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由于其地域的差异,在语音和语调上并没有一个完全标准的规定。在我国,中学一般采用英式英语教学,而大学则大多使用美式英语,在一些单词的发音上所产生的分歧也在允许的范围内。澳洲口音则更偏离传统英语发音,如“i am so happy today.”在澳式英语将 /ei/ 发为 /ai/ 的情况下就可被听为“i am so happy to die.”。 122 场景模拟局限化 场景的模拟建立在课前相关句型和词汇的重复上,缺乏创新,难以体现个人思维发展: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教师会丢出一些固定句型(sentence patterns),学生被要求在这些句型上开始拓展场景。而场景的设置也仅仅限于日常生活对话的外在层上。就笔者采访修完英语口语i的同学的结论来看,他们普遍觉得口语课很轻松,都是非常简单的句型: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what is your favorite holiday? . 而一旦真正运用到实际却哑口无言。口语ii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的闭塞,只能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展开联想,甚至达不到国外小学生的水平。 123 差异明显化 通过商务英语专业课堂上句型及词汇的反复操练和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对比,不难发现其效果差异之大:首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自身英语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极大地自我锻炼,其英语技能习得过程有极大的目的性和学术性;其次,就学习者本身的主观意识而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知识上的投入远大于英语专业学生。而作为选修课向其他专业学生开放的口语,其目的更多的在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实用技能上。所以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的口语技能培训的侧重点上应有不同。 2.从实际出发改进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三点:一是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二是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三是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以上陈述了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逐渐展露的不足,那么该如何修正和改进这些弊端和不足呢?就本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以英语口语教学为突破口,从大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习得为出发点,归纳出如下对策: 21改变观念 上文曾提到中文思维模式对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那么要使得学生能将口语作为一项基本技能灵活运用,首先就要摈弃保守、固执的观念。语言是交流的载体,其基本功能是传达信息,所以口语的最基本要求并不是精确性和逻辑性。即使是单个单词组成的片段,只要能正确表达个人的思维,便开始了口语的练习。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课堂上就需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开口,而并非强调语音语调。在学生敢于开口的基础上,通过引导,使其逐渐明白英文思维模式与中文思维模式的差异,并以此为出发点开始自我有意识地操练,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强化。 22 训练对策 221帮助大专生开口及培养英语思维模式 已经步入青年阶段的学生会有较强的自尊心,帮助其开口第一需要适当的鼓励,其次需要其自身的自信。降低起点和难度,有利于引导口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诱发其成就感,而更大程度上是训练其英文思维模式: whats this? it is a book. 这是最基础阶段的特殊疑问句,简单、易答,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同时,可能会使学生讥笑问题的简单度,此时不妨加问一句: what is a book?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会用偏正式结构来定义或者形容一件事物,比如“漂亮的女孩”、“红色的花”但英文思维的不同就此显现,就以上问题,我们会回答: a book is a kind of reading material. 将其中心词置于句首,不但符合了英语的语言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英语思维的时空观。 222培养及训练解释事物的能力 口语学习者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同一个问题,当要描述一个自己不熟知的事物时该如何表达。传统训练只是简单地教给学生替换性练习: i like it. she likes it. the bee likes the flower. 从反复训练中,学生大概可以知道like意为“喜欢”。用英文解释事物的能力是评判语言能力的硬性指标,所以要从多方面训练,例如: it is good / bad. what do you mean? good / bad is not bad / good. 简单的good与bad间的相互转译,如果能被类推式的灵活运用到英语语言当中,就大大减少了由于词汇量的限制,出现在对话中的断层。 223培养学生口语的时间观和空间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极大地表现在空间观上:东方人多用自然时间观,重点往往置后;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例如,在描述某一事件的表达顺序上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一区别:“昨天晚上,我们出去散步,当我们穿过一条河的时候,看见一个女孩失足落水,bill跳下水救了她,他真是个英雄!” “bill is a hero! he saved a girl when she fell into a river while we went out for a walk yesterday evening.” 在商务信函中也能发现东西文化时空观上的差异。要使得学生在口语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并掌握这一特征:由里而外、由大到小、由细至广、从质及表。否则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由于这一差异所引发的误解。 224借助媒体加强学习俚语(idiom) 俚语是英文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学生最难以掌握的。从近年来涌入我国的各西方大片里随时可听见俚语的运用。而俚语理解的错误会导致整个信息传达的正确性,而俚语的学习往往不会被正式搬入课堂,所以要鼓励学生从与各式媒体的接触中有意识地去学习。如笔者曾在课堂上提出:adams apple / smell a rat等俚语,能理解其意义的学生寥寥无几。建议口语教学者在课前通过因为俚语的误解而产生的笑话进行课堂的开场,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生动地开始课程的学习。 225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猜测力 口语不同于书面语,不可重复或反复。当在对话中遇到生僻单词或句型,可使用“what do you mean.”、“beg your pardon.” 但不可能在实际对话中要求对方“wait a minute, let me go back and look up the dictionary.”所以结合话题的上下文,聊天的场合,猜测对方用意也是口语训练的一个基本技能。可以建议学生使用陌生的课文来进行训练,遇到生僻单词时避免查阅词典。 226 营造良好口语环境 遍观大多高校的公共口语教学,要么是外教单独授课或是中教包揽全局,其实都蕴涵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外籍教师的口语课在学校一向颇受欢迎,采访学生究其根由发现:a外籍教师口语纯正,上口语课的同时有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b教师上课表情丰富,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c内容简单易懂,同时也有部分同学反映,外教上课内容过于简单,游戏成分过重,真正能锻炼的是听力,在口语部分所学较少。中教的口语课理论过多,操练太少,枯燥乏味。从中西方教育上的差异不难发现,其实西方人更注重思维的培养而非理论性的记忆;东方学生却只有极少的人有能力去将实践理论化,于是在外教和学生之间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断层。自小就已经习惯了由教师灌输知识的中国学生在初入大学阶段的迷茫源于大学阶段的自学;口语学习者从外教课上延续的疑惑就需要中国教师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终止代理合同协议》
- 2025版合同购销协议全书
- 2025租赁合同的效力与价值
- 新能源行业2025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运营战略布局报告
-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和难点
- 企业与兼职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禽类养殖与食品加工企业战略合作协议
- 离异家庭财产分割中人寿保险权益处理协议
- 离婚自愿净身出户财产分割与权益保障协议
- 2025租赁合同与代理合同
- 【财务会计论文】会计电算化的优化策略论文(共10篇)(共25149字)
- 1.1.2 茶树无性繁殖
- 电梯控制技术实训报告总结
- DB11∕T 3035-2023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范
- 【云南白药公司财务报表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 国际音标卡片(打印版)
- 2024年高等教育教育类自考-00285中国福利思想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蛋白质相互作用传递信息蛋白质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
- 《金属热处理》课件
-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