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船舶辅机题库、船舶辅机题库加精.doc_第1页
最新船舶辅机题库、船舶辅机题库加精.doc_第2页
最新船舶辅机题库、船舶辅机题库加精.doc_第3页
最新船舶辅机题库、船舶辅机题库加精.doc_第4页
最新船舶辅机题库、船舶辅机题库加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船舶辅机题库、船舶辅机题库第一章 船用泵第一节 泵的分类和性能参数0001 下列泵中属于叶轮式泵的是_d_。a. 齿轮泵 b. 叶片泵 c. 水环泵 d. 旋涡泵0002 不属于回转式容积式泵的是_d。a. 水环泵 b. 齿轮泵 c. 螺杆泵 d. 旋涡泵0003 属于回转式容积式泵的是_b_。a. 离心泵 b. 水环泵 c. 旋涡泵 d. 轴流泵0004 下列泵中不属于叶轮式泵的是_b_。a. 离心泵 b. 叶片泵 c. 旋涡泵 d. 轴流泵0005 下列属于容积式泵的是_a_。a. 往复泵 b. 旋涡泵 c. 喷射泵 d. 离心泵0006 下列泵中不属于容积式泵的是_d_。a. 往复泵 b. 螺杆泵 c. 水环泵 d. 旋涡泵0007 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是指_c_流量。a. 实际排送的 b. 可能达到的最大c. 额定工况的 d. 最低可能达到的0008 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通常是指_c_。a. 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重量 b. 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质量c. 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体积 d. 泵轴每转排送液体的体积0009 泵的扬程是指泵_d_。a. 吸上高度 b. 排送高度c. ab d. 所送液体在排口和吸口的水头差0010 压头是指泵传给受单位重力(每牛顿)作用的液体的能量,其单位是 c 。a.牛顿 b.帕 c.米 d.瓦0011 泵的工作压头的用途并非是 b 。a.克服吸排管路阻力 b.制造泵内真空 c克服吸排液面压差 d.提升液体至一定高度0012 泵在系统中的工作扬程与 a 无关。a.额定扬程 b.排出液面压力 c.泵的流量 d.吸入液面真空度提示:额定扬程仅是泵在额定工况时的扬程,而泵的实际工作扬程取决于吸、排液面的压力差、高度差及管路阻力。流量大则管路阻力也大。0013 锅炉汽压0.5mpa(51m),其中水位距热水井液面高4m,锅炉给水泵管路阻力以泵静扬程10%计,其工作扬程约为 d 。a.4m b.55m c.55.4m d.60.5m0014 某水泵吸、排管径和压力表高度相同,工作时吸入压力为-0.05mpa,排出压力为0.45mpa,其工作扬程为 c 。a.40m b.45m c.50m d.铭牌标示扬程0015 压力水柜水压为0.3mpa,其水位比水舱水位高8m,其供水泵排压0.4mpa,吸压-0.05mpa,则该泵管路阻力约为 b 。a.2m b.7m c.12m d.都不对0016 当泵的工作管路和吸、排液面高度既定时,泵工作正常时工作扬程与 d 无关。a.泵的流量 b.排出阀开度 c.排出液面压力 d.几何吸高提示:泵的工作扬程取决于管路静扬程和管路阻力。流量和阀开度影响管阻,液面压力影响静扬程,而吸、排液面高度差既定时,静扬程与吸高在其中所占比例无关。0017 某水泵运行时进口压力为0.05mpa,排出口压力为0.25mpa,则水泵的压头为 a 。a.20mh2o b. 25mh2o c.30mh2o d. 35mh2o0018 泵的有效功率大小取决于 d 。a.工作扬程 b.流量 c.a+b d.ab0019 泵的轴功率是指 c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d.泵排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0020 泵的有效功率是指 d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提示:泵传给液体的功率在泵内还有扬程和流量的损失。0021 泵的水力功率是指b。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0022 泵的配套功率是指 a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0023 泵的总效率是指 c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0024 泵的水力效率是指 b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0025 泵的机械效率是指 d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0026 泵的容积效率是指 a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0027 允许吸上真空度是反映泵的 c 。a.形成吸口真空的能力 b排液高度的能力c抗汽蚀能力 d密封完善程度0028 会使泵允许吸上真空度减小的是 c 。a.吸入液面大气压力升高 b.输送液体温度降低c.输送液体流量增加 d.排出管路阻力下降0029 不会使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减小的是 b 。a.大气压力降低 b.输送液体温度降低c.泵流量增大 d.泵内压降增大0030 泵在额定流量时的允许吸上真空度与 d 无关。a.泵的结构与形式 b.吸入液面大气压力大小c.吸入什么液体及其温度 d.泵的排出条件提示: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是指大气压力pa与不会导致泵发生汽蚀的最低吸入绝对压力ps之差,后者与泵结构形式(关系到液体进泵后的最大压降)和吸入什么液体及其温度(决定了饱和汽压值)有关。0031 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hs,则允许的几何吸高 d 。a.大于hsb.等于hs-吸入阻力水头c.等于hsd.等于hs-吸入管阻力水头+吸入速度头0032 泵工作中实际能达到的最大吸高随 d 降低而降低。a.吸入滤器阻力 b.液体温度c.泵的流量 d.吸入液面压力提示:参见上题答案,吸入阻力和流量降低则允许吸高增大;液温降低则hs增大,允许吸高也增大。0033 关于泵的下列说法 d 是准确的。a.泵的转速即为原动机转速b.泵的扬程即为泵使液体所增加的压力头c.泵的有效功率即泵传递给液体的功率d.泵的工作扬程即为泵的排吸口水头之差0034 从泵铭牌上可直接知道的是 b 。a.额定质量流量 b.额定容积流量c.最大允许吸高 d.有效功率提示:泵只注明额定容积流量,质量流量因液体密度而异;最大允许吸高也随吸入管阻力和流入速度头改变;泵标注的是额定工况的轴功率,而不是输出的液体所得到的有效功率。0035 泵铭牌上一般标注 d 功率。a.有效 b.配套 c.水力 d.轴0036 泵铭牌上一般标注 d 效率。a.容积 b.水力 c.机械 d.总0037 正吸高的泵工作时最低压力是在 d 。a.吸入液面 b.吸入过滤器后c.吸入阀后 d.泵的内部0038 从往复泵铭牌上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c 。a.输入轴的转速 b.额定扬程c.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d.最大允许吸高提示:往复泵铭牌上一般标注的转速是曲轴转速,还标注额定排出压力、额定流量、允许吸上真空高度、轴功率和总效率。0039 从离心泵资料上一般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b 。a.有效汽蚀余量 b.必需汽蚀余量c.额定排出压力 d.允许吸上几何高度提示:离心泵给出的性能参数一般是额定扬程、转速、轴功率、总效率和必需汽蚀余量。0040 水泵排出压力pd = 0.5mpa,吸入压力ps=-0.05 mpa,流量q=60m3/h,总效率=80。其轴功率p为b 。a.10kw b.12.5kw c.10.41kw d.11.46kw第二节 往复泵0041 往复泵的作用数一般是指活塞在 d 的排水次数。a.每秒钟内 b.每分钟内 c.电动机每转 d.曲轴每转0042 往复泵阀箱被吸入阀和排出阀分隔为三层,中层通 c 。a.吸入管 b.排出管 c.泵缸 d.空气室0043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b 。a.减少1/2 b.减少1/4c.减少1/8 d.为零提示: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则使用该阀的泵缸工作空间失效。双缸四作用往复泵共有四个工作空间(每个泵缸的活塞两侧)。0044 影响往复泵理论流量的因素有 b 。a.泵的排出压力 b.泵的作用次数c.泵的强度 d.泵的内漏量0045 电动往复泵排量不均匀的直接原因在于 d 。a.活塞运动速度不均 b.转速太慢c.液体的惯性力大 d.活塞作往复运动0046 往复泵的转速不能太高,主要是由于 b 的限制。a.泵的结构强度 b.泵阀工作性能c.泵的输出功率 d.允许吸入真空度0047 往复泵转速增加时则 d 。a.流量增加 b.工作 压头增加c.功率增加 d.a+b+c0048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如丢失一个泵阀,则少装 c 阀对流量影响最小。a.吸入 b.排出 c.为带活塞杆的泵缸空间工作的 d.与c相反提示:丢失一个泵阀则使用该阀的工作空间失效,带活塞杆的泵缸工作空间流量相对较小。0049 如果双缸四作用往复泵不采用群阀,则应有 c 个泵阀。a.2 b.4 c.8 d.b或c提示:双缸四作用往复泵有四个工作空间,每个空间各有一个吸入阀和一个排出阀。0050 电动往复泵的滑油泵不润滑 c 。a.曲轴轴承 b.连杆小端轴承c.活塞与缸套 d.减速齿轮0051 双缸四作用电动往复泵曲柄互成 a 。a.90 b.120 c.180 d.0提示:如互成180则两缸活塞同时到达上、下止点,泵流量脉动地很大。0052 三作用电动往复泵曲柄互成 b 。a.90 b.120 c.180 d.0提示:互成120流量脉动最小。0053 往复泵如果反转 b 。a.不能排液 b.吸、排方向不变c.安全阀顶开 d.原动机过载提示:如果不考虑润滑问题,往复泵正、反转工作没有什么不同。0054 往复泵设排出空气室的作用是 c 。a.降低泵的起动功率b.贮存液体帮助自吸c.降低流量和排出压力脉动率d.减小吸压脉动,防止“气穴”现象提示:排出空气室对吸入状况没有影响。0055 往复泵设吸入空气室的作用是 d 。a.降低泵的起动功率b.贮存液体帮助自吸c.降低流量和排出压力脉动率d.减小吸压脉动,防止“气穴”现象提示:吸入空气室可减轻大部分吸入管路(除空气室至泵吸口段外)的流量脉动,从而减轻因惯性水头引起的吸压脉动,但对排出端流量和排压没有影响。0056 往复泵工作时间长,排出空气室的空气量会 b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随液体性质而变提示:排出空气室中液体压力比吸入液面压力增加,溶解空气能力增加,排出空气室中的空气会逐渐溶入到液体中去。0057 往复泵工作时间长,吸入空气室的空气量会 a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随液体性质而变提示:吸入空气室中液体压力比吸入液面压力低,因此液体溶解气体能力减小,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会逐渐逸出。0058 往复泵排出空气室必要时应 a 。a.补气 b.放气 c.补水 d.补油0059 往复泵工作时吸入空气室中的空气会逐渐增加;排出空气室中的空气会增加。其中 a 。a.正确 b.正确 c.和都正确 d.和都不正确0060 我国规定船用双缸四作用电动往复泵排出空气容积与活塞行程容积v的关系应是 d 。a. v b. 2v c. 3v d. 4v0061 往复泵安装排出空气室后变得均匀的是 d 的流量。a.吸、排管路中 b.泵与空气室之间c.吸入管路中 d.排出管路中0062 往复泵安装吸入空气室后变得均匀的是 c 的流量。a.吸、排管路中 b.泵与空气室之间c.吸入管路中 d.排出管路中0063 带空气室的往复泵若排出压力波动幅度大,应该 c 。a.向吸入空气室补气 b.关小排出阀c.向排出空气室补气 d.a+c提示:影响排压均匀性的是排出空气室,与吸入空气室无关。0064 为改善往复泵流量不均匀性可 a 。a.采用排出空气室 b.采用吸入空气室c.降低转速 d.a+c0065 解决往复泵流量不均匀常用的方法是 b 。a.设吸入空气室 b.设排出空气室c.降低转速 d.设飞轮使转速更均匀0066 对解决往复泵流量脉动不起作用的措施是 d 。a.设置排出空气室 b.增加泵的转速c.采用吸入空气室 d.b+c0067 往复泵泵阀的比载荷是指单位阀盘面积上的 d 除以换算成水头形式。a.阀和弹簧重力 b.阀弹簧张力c.阀阻力 d.a+b0068 往复泵泵阀的阻力与其 d 有关。a.重力 b.弹簧张力c.惯性力 d.a+b+c0069 往复泵泵阀的下列说法对的是 a 。a.阀的比载荷越小,最大升程越大b.阀的弹簧张力越大,比载荷越小c.阀比载荷越小,惯性载荷越大d.阀的水头损失等于阀的的比载荷0070 对往复泵泵阀的要求不包括 d 。a.阀与阀座密封试验应倒入煤油5min不漏b.启阀及时,流动阻力小c.最大升程(mm)转速(r/min)一般不超过600650d.升程应限制在24mm提示:排送液体时泵阀升程应随阀隙流量而变,限制得太小会使阀阻过大,水力效率太低。0071 往复式舱底水泵阀漏泄,最有害的影响是 c 。a.容积效率降低 b.水力效率降低c.自吸能力降低 d.轴功率增加提示:泵阀漏泄在抽送气体时比在排送液体时影响更大,会使泵自吸时建立足够真空度的速度减慢,所能达到的最大真空度降低,甚至不能建立完成自吸所需要的真空度。0072 往复泵泵阀升程过高不会导致 c 。a.容积效率下降 b.敲击可能增加 c.轴功率增加 d.关闭滞后加重提示:泵阀升程过高则关闭滞后变得严重,回漏的液体增多,敲击也加重。0073 往复式舱底水泵的水阀较多选用 a 。a.盘阀 b.锥阀 c.球阀 d.环阀0074 下列措施中会使往复泵泵阀敲击加重的是 a 。a.减弱阀弹簧张力 b.降低转速c.限制泵阀升程 d.采用群阀或锥阀提示:往复泵泵阀的敲击随阀升程和泵转速的增大而加重。减弱泵阀弹簧会使阀升程增加;采用群阀、锥阀使通过阀的压降减小,升程降低。0075 往复泵排出阀弹簧张力加大会 d 。a.增加泵阀敲击可能性 b.降低泵容积效率c.提高泵水力效率 d.利于阀无声工作提示:弹簧张力和大泵阀升程减小,并闭滞后也减少。0076 往复泵吸入阀弹簧张力减弱会导致 d 。a.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降低 b.泵水力效率降低c.阀敲击可能性减小 d.泵容积效率降低提示:泵阀弹簧张力减弱则阀升程加大,活塞回行时液体回漏(从排出管漏回泵缸或从泵缸漏回吸入管)增多。0077 会使往复泵泵阀升程增大的是 d 。a.转速降低 b.用环阀、群阀代替盘阀c.用锥阀代替盘阀 d.阀弹簧张力减弱提示:液体通过泵阀的压降克服了阀的重力、弹簧力和惯性力而使阀抬起,阀升程大小取决于两者的差值。转速降低则流量下降,泵阀前后压降减小。用环阀、群阀、锥阀即可使相同流量时经过泵阀的压降减小。0078 会使往复泵泵阀升程减小的是 c 。a.提高转速 b.使阀弹簧张力减弱c.用群阀代替盘阀 d.使阀重减轻提示:见上题。0079 泵阀敲击声大的原因可能是泵阀 c 。a.太重 b.弹簧太硬 c.转速太高 d.严重漏泄提示:泵阀重、弹簧硬都会使阀升程减小,不会加重敲击。0080 对往复泵的泵阀进行密封试验时,将阀与阀座倒置后注入煤油,要求 b 不发生漏泄。a.2min b.5min c.10min d.20min0081 小型往复水泵经常使用夹布胶木作活塞环,它在安装前必须用 b 。a.冷水浸泡 b.热水浸泡 c.滑油浸泡 d.砂纸打磨0082 船用电动往复泵额定排出压力为pdh,则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和排出阀关闭时安全阀的排入压力应为 b 。a.1.5pdh和pdh+0.25mpab.(1.11.15)pdh和pdh+0.25mpac.(1.11.15)pdh和1.5pdhd. pdh和pdh+0.25mpa0083 往复泵水压实验压力应为泵排出阀关闭时安全阀排放压力的 d ,且1 不漏。a.1.0倍,10min b.1.11.15倍,5min c.1.11.15倍,10min d. 1.5倍,5min 0084 往复泵的理论流量与 a 无关。a.工作压力 b.泵的转速 c.泵缸的结构尺寸 d.泵的作用数提示:往复泵和其它容积式泵一样理论流量只取决于工作部件尺寸、作用数和转速。0085 电动往复泵流量不均匀的直接原因在于 a 。a.活塞运动速度不均匀 b.转速太慢c.液体的惯性力大 d.活塞作往复运动0086 改变往复泵的流量不能改变 d 的方法。a.转速 b.活塞有效行程c.旁通回流阀开度 d.排出阀开度提示:容积式泵改变排出阀开度只能改变排出压力和泵的功率,对流量影响不大(仅能改变漏泄量而对流量有少量影响)。0087 下列往复泵中流量最均匀的是 c 泵。a.单作用 b.双作用 c.三作用 d.双缸四作用0088 往复泵转速增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a.泵阀开启阻力增大 b.泵阀升程降低c.泵阀敲击可能性增加 d.容积效率降低提示:转速增加使泵阀开启惯性力加大;而且通过泵阀的流量增加,阀前后压降也加大,使升程增加。0089 用50hz交流电的电动往复泵如接60hz电源,下列说法错的是 c 。a.泵阀敲击加重 b.吸、排压力脉动率增大c.流量约提高20% d.泵阀关闭滞后角增大提示:转速因交流电频率增大而提高约20%,但因泵阀关闭滞后加重,流量不会成正比地增加。0090 往复泵转速不宜过高主要是为了避免 d 。a.摩擦损失功率太大 b.液体惯性水头太大c.泵阀关闭滞后和敲击严重 d.b+c提示:排量不均匀和存在泵阀是限制往复泵转速提高的两大障碍。0091 往复泵转速过高时容积效率会 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稳提示:转速过高则泵阀升程加大,关闭滞后严重。0092 决定往复泵实际排出压力的因素是 d 。a.泵缸的几何尺寸b.原动机的功率c.泵的强度d.排出管路的阻力及排出液面的高度和压力提示:实际排出压力仅与排出管路的工作条件有关。0093 往复泵自吸能力的好坏主要与泵的 d 有关。a.额定排压 b.功率 c.转速 d.密封性能提示:自吸能力的好坏取决于泵抽气的速度及所能达到的真空度的大小。0094 电动往复泵缸内压力最低值出现的吸入行程 a 。a.之初 b.之末 c.中点附近 d.活塞移动最快时提示:活塞在吸入行程工始时加速度最大,吸入阀后阀阻力也最大,这时缸内压力最低。0095 提高往复泵的 c 可避免产生“气穴”。a.转速 b.功率 c.吸入压力 d.排出压力提示:产生“气穴”现象的原因是缸内吸入压力低于液体饱和蒸汽压力。0096 往复泵发生“气穴”现象时,可采用的措施不包括 d 。a.减小转速(或双行程数) b.降低吸入液体温度c.降低吸上高度 d.关小排出阀提示:消除“气穴”现象的办法是提高吸入压力(例如减低吸高或转速)或降低饱和汽压(例如降低液位)。0097 往复泵吸入滤器清洗后(洗前尚未发生“气穴”现象) d 。a.流量增加 b.排出压力增加 c.吸入真空度增加 d.吸入真空度减小提示:尚未发生“气穴”现象时,吸入管路阻力会影响吸入真空度,但不影响流量和排出压力。0098 为防止活塞泵发生“水击”现象,可以采取 b 措施。a.加设滤器,防止杂质吸入 b.降低转速,降低吸水温度c.设排出空气室 d.加厚泵壳与管壁厚度0099 关于往复泵的下列 b 说法是正确的。a.作用次数越多流量越均匀 b.反转后吸、排方向不变c.泵阀弹簧越硬,敲击越严重 d.吸、排空气室都要定期补气0100 往复泵在船上一般不用作 d 。a.舱底水泵 b.锅炉给水泵c.油轮扫舱泵 d.冷却水泵提示:往复泵多用于流量不大而扬程较高以及常需自吸的场合,流量较大而扬程不高的泵可用离心泵。0101 电动往复泵吸入真空度很低,吸不上水,不可能是因为 d 。a.泵阀漏泄严重 b.吸入管漏气c.活塞环失去弹性 d.吸入港滤器堵塞提示:往复泵吸入真空度抽不高无非是泵本身发生问题(例如内漏严重)或吸入管漏气。0102 电动往复泵吸入真空很高,不能吸上液体,不可能是因为 a 。a.泵内密封不严 b.吸入滤器堵塞c.吸入阀未开足 d.吸上高度太大0103 电动往复泵排出压力过高不会导致 b 。a.轴承负荷加大 b.泵阀敲击严重c.容积效率降低 d.电动机过载0104 电动往复泵未开排出阀起动,安全阀因故未开,不会导致 d 。a.轴承负荷加重 b.电动机过载c.排出压力表指针顶弯 d.泵阀升程过大0105 电动往复水泵吸入压力过低不会导致 d 。a.缸内液击 b.流量显著降低c.排出压力波动 d.电流过大而停车提示:往复泵吸入压力过低会发生气穴现象,活塞和液体脱离,而在减速的后半行程或回行时与液体相撞,吸排压力量和流量波动。0106 电动往复泵交流电机相序接反可能会导致 c 。a.电动机过载 b.不能排液c.自带滑油泵不排油 d.产生“气穴”现象提示:电动机相序反接则泵转向相反,而往复泵自带滑油泵大多为不允许反转的齿轮泵。0107 往复泵排压、流量正常,但电机过载,可能是 d 。a.转速过高 b.排出滤器堵塞c.安全阀不能开启 d.活塞环或填料过紧提示:转速高流量会加大,排出滤器堵塞排压会加大。排压、流量正常而过载主要原因是机械效率低。0108 为了防止活塞式水泵泵缸内发生水击现象,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b 。a.清洗吸入滤器 b.降低排出压力c.降低转速 d.降低吸水温度提示:活塞水泵缸内发生水击是因为吸入压力过低产生“气穴”现象,以致活塞在加速的时候与水脱离。0109 往复泵流量(单位为m3/h)估算式是 d 。(k为泵作用数;a为活塞有效工作面积,单位为m2;s为活塞行程,单位为m;n为曲轴转速,单位为r/min;是泵的效率;v是泵的容积效率)。a.q=kasnv b.q=kasnc.q=60kasn d.q=60kasnv提示:影响流量的是容积效率而非总效率。0110 为保证水泵工作时不发生汽蚀,水泵的吸入压力ps与泵所输送液体温度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力pv之间的关系必须是 c 。a.pspv d. pspv提示:水在压力低于其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时会汽化。0111 两台往复泵各自单独向某系统供液时,流量各为qa、qb,并联向该系统供液时流量为q并,如容积效率变化可忽略,则 c 。a.q并qa+qb c.q并=qa+qb d. q并=(qa+qb)/2提示:往复泵理论流量不随排压改变。0112 下列空气室安装实例中, b 是不正确的。a. b. c. d.提示:泵进入排出空气室的流阻和作不稳定流动的液段长度应尽量小。0113 船用泵中选用往复泵较多的是 b 。a.压载水泵 b.舱底水泵c.冷却水泵 d.润滑油泵提示:流量不大而常需自吸的泵可选往复泵。0114 往复泵在船上仍有少量使用是因其 d 。a.价格相对便宜 b.自吸能力好c.流量小仍可达到高压 d.b+c0115 电动往复泵一般没有 d 机构。a.齿轮减速 b.曲柄连杆c.压力润滑 d.轴向推力平衡提示:电动往复泵不存在(曲轴)轴向推力。0116 舱底水泵常选用往复泵是因其 c 。a.小流量高压头 b.可靠性好c.自吸能力强 d.价格相对低0117 往复泵的自吸能力与 d 关系不大。a.缸内余隙容积 b.泵的容积效率c.吸入管密封性能 d.泵的作用次数0118 往复泵自吸能力好坏与泵的 c 有关。a.工作压头 b.功率 c.密封性 d.几何尺寸0119 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常用的补救办法是 c 。a.关小排出阀 b.加大转速c.起动前向泵缸内灌液 d.调松安全阀提示:缸内有液体时抽排气体时漏气少。0120 往复泵自吸能力降低时,修理方法不包括 d 。a.研磨泵阀 b.更换弹性差的活塞环c.更换失效的活塞杆填料 d.调整安全阀0121 往复式舱底水泵吸入滤器堵塞不会发生 a 。a.过载 b.缸内液击c.流量明显减少 d.吸入真空度过大0122 往复泵发生“气穴”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d 。a.液温过高 b.吸高过大c.吸入滤器堵 d.排出阀未开足提示:查找不会使吸压过低的原因。0123 往复泵过载的原因不包括 d 。a.排出阀未开足 b.转速过高c.排出容器中气压过高 d.吸入阀未开足提示:查找不会使排压或流量过大的原因。0124 有可能使往复泵过载的是 c 。a.吸入阀未开足 b.吸入滤器堵c.排出滤器堵 d.发生“气穴”现象提示:与上题相反。0125 关小电动往复泵排出阀不会导致 c 。a.排出压力升高 b.电机过载c.流量明显减少 d.安全阀开启提示:往复泵容积效率较高,流量受排压影响小。0126 关小电动往复泵排出阀可能导致 d 。a.流量明显减小 b.发生“气穴”现象c.泵内发生液击 d.电机过载0127 电动往复泵流量不均匀是因为 d 。a.转速太快 b.转速太慢c.转速不均匀 d.都不是提示:即使曲柄连均匀,活塞移动速度也是不均匀的。0128 往复泵的额定排出压力不受 d 影响。a.密封性能 b.结构强度c.原动机功率 d.泵缸工作空间大小第三节 齿轮泵0129 齿轮泵漏泄一般主要发生在 a 。a.齿轮端面间隙 b.齿顶间隙c.啮合齿之间 d.轴封提示:齿轮端面漏泄途径既短又宽,漏泄量约占总漏泄量的70%80%。0130 在拆检和装配齿轮泵时主要应注意检查 b 间隙。a.齿顶与泵壳 b.齿轮端面c.齿啮合处 d.泵轴伸出泵壳处提示:齿轮端面漏泄量对容积效率影响最大,它与端面间隙的立方成正比,该间隙超过要求时应予修复。0131 齿轮泵端盖近啮合齿处常开有一对矩形槽,其作用是 d 。a.存油防干磨 b.平衡轴向液压力c.防止汽蚀 d.防止困油提示:该槽即为卸荷槽。0132 齿轮泵端盖开卸荷槽后,若对漏泄影响不明显,则泵流量应 a 。a.稍有增加 b.稍有减少 c.保持不变 d.脉动增加提示:开卸荷槽后,两对啮合齿之间的封闭的油可从卸荷槽挤入排出腔中,不开则更多被挤出吸入腔。0133 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 c 。a.减小压油口 b.增大吸油口c.开卸荷槽 d.采用浮动端盖0134 齿轮泵非对称卸荷槽是 c 。a.只在排出端有槽 b.只在吸入端有槽c.一对槽向吸入端偏移 d.一对槽向排出端偏移提示:卸荷槽向吸入端偏移可延长困油空间和排出腔沟通的时间,减轻困油现象。0135 齿轮泵困油现象不会导致 。a.轴承负荷增大 b.工作噪声增大c.容积效率降低 d.排出压力增大提示:困油会使两对啮合齿之间的密封容积中的油压升高,而排压是取决于排出条件。0136 需要开卸荷槽解决困油现象的是 齿轮泵。a.正 b.斜 c.人字形 d.所有提示:斜齿轮(或人字齿轮)一对齿在排出腔端刚啮合形成齿封空间时,其靠吸入腔的另一端已即将脱胎换骨开,困油现象不严重。0137 消除不了齿轮泵齿封现象的措施是 。a.降低泵的转速 b.降低油温c.开卸荷槽 d.a+b0138 需要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 。a.齿轮泵 b.往复泵 c.叶片泵 d.a+c0139 不须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来防止困油现象发生的泵是 。a.旋涡泵 b.螺杆泵 c.离心泵 d.a+b+c0140 齿轮泵会产生困油现象的原因是 。a.排出口太小 b.转速较高c.齿轮端面间隙调整不当 d.部分时间两对相邻齿同时啮合0141 齿轮泵主、从动齿轮的不平衡径向力 。a.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大小不等,方向相同c.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大小不等,方向不同0142 齿轮泵工作时所受径向力大小与 无关。a.齿宽 b.齿顶圆直径c.吸、排压力差 d.转速提示:齿轮所受径向力与承压面积和吸、排压差有关,与转速无关。0143 减小齿轮泵径向不平衡力的常用方法是 。a.缩小排出口 b.修正齿形c.开泄压槽 d.缩小吸油口0144 齿轮泵工作时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 。a.不受径向力 b.受相等径向力c.前者所受径向力较大 d.与c相反提示:主动齿所受径向液压力和啮合作用力的夹角大于90,故其合力小;从动齿所受径向液压力和啮合作用力的夹角小于90,故其合力大。0145 关于齿轮泵下列说法正确的 。a.内齿轮泵齿环与齿轮转向相同b.机械轴封无须润滑c.所输油粘度大则漏泄少,容积效率高d.排压升高时实际流量不变提示:机械轴封无油润滑会摩损很快;油粘度大吸入困难;排压高齿轮泵漏泄严重。0146 内啮合齿轮泵不比外啮合齿轮泵 。a.流量脉动小 b.容积效率高c.吸入性能好 d.困油现象轻提示:内啮合齿轮泵漏泄途径比外啮合式多。0147 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与齿环的转速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同 d.a或b提示:内啮合齿轮泵中齿轮的齿数比齿环数要少。0148 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靠 使隔板转过180,从而吸、排方向不变。a.摩擦力 b.液压力c.啮合齿作用力 d.手动调节提示:这种泵齿轮的啮合齿作用力会使装齿轮的偏心短轴受一转矩,转向改变时该转矩方向也变,从而使偏心短轴和月牙形隔板所在底盘转180(背后销钉卡到盖板上的半圆形环槽的另一端)。0149 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 。a.吸、排方向改变,但隔板位置不动b.吸、排方向不变,隔板位置不动c.隔板转过180,吸、排方向改变d. 隔板转过180,吸、排方向不变0150 内啮合齿轮泵中的齿轮和齿环的齿数 。a.相等 b.前者多c.后者多 d.a、b、c都可能0151 内啮合转子泵内、外转子的齿数 。a.相等 b.前者多一个c.后者多一个 d.a、b、c都不对提示:内啮合齿轮泵齿环在外面,齿轮在中间。0152 内啮合齿轮泵主、从动元件转向 。a.相同 b.相反c.a、b都有 d.顺时针转相同,逆时针转相反0153 内啮合转子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的优点之一是 。a.流量较均匀 b.容积效率较高c.吸入性能好,适用高转速 d.适用工作压力高提示:转子泵侧向吸入,不受离心力影响,而且吸入口大,故吸入性能好;但是齿数少,流量脉动大;密封性也较差。0154 内啮合转子泵的缺点之一是 。a.吸入性能差 b.不适用于高转速c.流量脉动率大 d.使用寿命较短0155 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其 。a.流量脉动大 b.易消除困油c.容积效率高 d.吸油区小0156 齿轮泵在船上一般不用作 。a.驳油泵 b.辅机滑油泵c.货油泵 d.液压辅泵提示:齿轮泵适合作为那些流量小、对流量均匀性要求不高的油泵。0157 下列条件中单改变 项不会使齿轮泵流量增加。a.增大齿宽 b.增大节圆直径c.减小齿数 d.增加齿数提示:如节圆直径不变,齿数增加会使齿间容积减小。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