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汉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pdf_第1页
韩汉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pdf_第2页
韩汉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pdf_第3页
韩汉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pdf_第4页
韩汉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韩汉社会称谓语对比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单位: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作者: 指导教师: 论文日期: 外语学院 亚非语言文学 朝鲜( 韩国) 语语言学 朴月梅 徐永彬教授 二。一。年五月 巷吾计司立司叫硎圣钽干 f i l l l l l i l l l l f f l l l f f l i l u l y 1714 9 2 8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 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 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甭惜 抑细年j 月夕多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 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 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 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在以不 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 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加7 6 年f - 月衫日 矽,d 年月彩日 步 夸硝 各 必 签 、r榭侩 偏 彳 文 名 论 签 位 师 学 导 捅要 在社会交际中称谓语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谈话中说话者通过选择合适 的称谓语来达到自己谈话的目的,而听话者也可以通过说话者所使用的称谓语来 判断对方对自己的态度及谈话的目的。因此,恰当的称谓是顺利进行沟通的必要 条件,不恰当的称谓则通常令听话人感到不快,甚至引起强烈负面情绪,进而影 响语言交流及双方的交际。称谓语是极其敏感的词汇,它可以使双方关系更进一 步,也可以使双方关系更疏远。 亲属称谓语内部结构比较稳定、使用环境相对简单和封闭,因此影响其使用 的因素较少,从古到今变化不是很大,而社会称谓语使用环境多种多样、不断变 化,影响其使用的因素比较多。因此,本文把研究韩国语和汉语的社会称谓语作 为研究对象。 韩国与中国地缘临近,并且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因 此在语言、文化方面与中国呈现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反映在称谓语上,两 种语言的称谓语具有了共同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西方文化 的熏陶等影响,两国的称谓语又呈现明显的差异。因此,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现 代韩汉称谓语进行比较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概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 范围及方法,以及对先行研究的考察;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一章,对称谓语及社会 称谓语的概念与体系做一个整体性描述;第三部分是正文的第二章、第三章、第 四章,分别对韩国语和汉语“姓名称谓语“ 、“职业称谓语”、“通用称谓语“ 进行 对比研究,概括出总体特征及适用规则,并找出导致其异同点的社会原因;第四 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出研究成果,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提 出对今后这方面研究的进一步设想和建议。 本文立足于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对比研究韩汉两种语言中的社会称谓语, 分析它们各自的语言学特征,对比两者的异同,进而从语言本身的性质以及文化 学、人类学等多个侧面探究造成这些异同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社会称谓语,姓名称谓语,职业称谓语,通用称谓语 岳导7 w i 鱼 乙叫l7l “ 立司叫告日1 斟吾付叫畸叫1 州翘兽斟告炭召旦0 1 亡 翻a 1 仝导钏卅斟 对告召毽鬯壹司叫暑毽目斟q 趟营电o _ 4 久1 全罟0 17 1 - 詈矧斟卫,君对告 斟对7 1 - 对世电e 1 久1 軎电立司o 詈吾斟q 世斟告大1 曾爿翻王斗号召鲁卒 鲁营牟烈日召毽苍立司鲁q 叫丑寻詈仝圣吾硼理司斟告吾鱼鬯圣在 0 1 斟营牟毁习世召翟斟习钻鲁壹司鲁暑告久1 营鲁鼍司斟州营芒世 0 1 u 已 锴习叫寻司早召召钮刁州研列号司鬯垒霍牟烈叫鬯叫丑寻要 列导u 刊0 1 钽o l l 列蛩鲁卺斗麦君q 告0 1 手鬯旮电叫嗣呈q 壹司o 翻钽 曰鲁斟对在翻世矧詈日鲁型己斟州营宁豆烈丑仝钽斟列巷牟王烈 珥 童司叫告雹普立司0 1 舛大1 司壹司o 呈l + 量牟烈日庭辱立司o 告 旱干圣7 1 世召召0 1 卫久1 鲁罄召0 1 鬯仝斟丑蚓爿召0 1 叫j , - 1 叼誓鲁罕告豆q 0 1 召。日q 1 裂0 1 畸习吾0 1 叶逗呈吾鬯斟7 1 - 铍习世, 1 司壹司叫告久_ 卜軎 碧召0 1 珥咎斟丑7 1 吾马告鬯斟詈刁司丑烈7 1 唧导o t l 铝碧鲁旱告鱼q0 1 甘1 丑召碚斗芒丢导咖q 告世哥叫斗吾寻o 翻人1 司立君o 暑孕鱼钽干日 付皇星世珥 电哥鲁吾哥斗列召苛勾皇昱鬯召鄙敛鱼日皇翅j , 1 7 1 0 t l 徨嗣吾寻翘 罟鲁丑人1 付导斟翻铝誓鲁世0 1 - 毁畔工训斟q 世晋鲁q 叫,导斟咀叫1 q 吾 寻斗砖鲁鲁人1 勾鲁旦0 1 卫敛垒口 0 1 鬯鲁久1 镏0 1 立司叫咖对鲁曹旦星州 旱鬯叫翻童司叫告罟罟召鲁升习7 玎避斗工司畸人1 - 司翻世毽斗鬯斟,卅 咎导藓翻叼誓吾钽鬯鱼豆斟q 咎寻翻壹司叫告里旱硬电斗0 1 召鲁旦 0 1 丑敛辟咧导q 1 人1 司q 叫苛翻z 王咖q 憩c 霸电寻叫斗吾寻叫翻壹司q 咖日1 斟q 口1 丑q 干暑斟告获鲁7 1 司7 1 毁告炭0 1 斗 芒鬯干告47 1 :i 旱芒鱼星叶趟珥炭早是鲁卅暑旱导0 1q 芒导翻鬯干 号召斗翻剐,鬯干昭导1 蚪日1 咎要链司钽予吾鲁7 曰兽召鱼星告舍电斗旱 鬯硼旱芒鲁芒暑翻矧1 蛩垒呈卅立司叫斗人1 - 司立霜叫翻州昭珥刘列q 1 瑚斟q 程世召q 毽日鲁电c 刈嗵硼旱芒鲁芒罢翻列2 旮,州3 李,列4 蛩皇呈卅电哥叫斗吾哥叫爿0 1 吾立君0 1 ,斛曾壹霜q ,吾司召壹司叫吾枷 旱导q 1 叫斟q 甘1 丑斟鬯q 怼世召鬯导召斗亓司鲁委丑工罟罟召珥斗0 1 召翻人1 司召鱼q 伽日 斟q 芒匀雹计电硼旱是鲁理罢旱导旦呈q 赵世 芒导咖日1 斟q 刁司斟丑鬯子理珥暑7 w 鼍斟口 芒鬯干翻电翊斗生垒呈k 目营时誓叫1 日1 训列入1 鬯斟 u 旦 寻0 1 翻 丑罟丢 罟藓茸, 卅铜旦: i i i 三罩 r 承 1 5 5 8 ;1i ) 9 1 3 1 6 17 1 8 1 9 2 0 2 2 2 2 第二节汉语通用称谓语2 5 第三节韩汉通用称谓语对比分析2 9 结论3 6 参考文献3 8 附录a 韩国语姓名称谓语一附加形式4 2 附录b 汉语姓名称谓语一附加形式4 3 附录c 汉语亲属通用称谓语4 4 致谢4 6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 7 绪论 人们使用语言不仅仅是传递信息,而且还通过语言来确立交际双方之间的关 系。称谓语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可 以反映出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共变关系。因此,恰当的称谓是保证交际成功的先决 条件。 称谓语历史悠久,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出现,是语言系统中极为特殊和重要 的一类。称谓语在多数情况下是传递给交际对方的第一信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 往往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身份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称谓语。称谓语不仅仅具 有称呼或指代的功能,还能体现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反映出双方关系的亲密程 度,更能表达说话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状态。 称谓语的作用,首先就是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把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确定并表 现出来。其次,在大多数交际行为中都要使用称谓语,因此,正确使用称谓语在交 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宗法家庭为背景,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 的社会文化体系,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庭伦常关系和亲属关系,反映在称谓形 式上即是汉语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命名和分类繁多庞杂而又等级森严、体系 分明。 韩国与中国地缘临近,并且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因 此在语言、文化方面与中国呈现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相似性反映在称谓语上,两 种语言的称谓语便具有了共同点。中韩两国称谓语都秉承着传统宗法和礼教中 “长幼有序、男女有别、重男轻女”的法则。正因为中韩称谓语有很多相似之处, 才具有了可比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两国的称谓语又发生了很多自身的变 化。中国自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家庭结构形式的出现与新的社会观念的形成影响 着家庭乃至社会称谓语的变化,韩国由于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在称谓 语方面也表现出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变化。 这些政治、社会环境因素对两国的社会称谓语都有很大影响,即使抛开这些 因素,作为两个民族、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其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说话人使用的语言分析其沟通能力,沟通 能力即说话人知道语言使用规范,并能够选择适当的语言进行沟通的能力。 本沦文通过比较韩国语和汉语的社会称谓语的异同点,为使两国人的交流更 加顺畅尽一点绵薄之力。 本文立足于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韩汉两种语言中的社会称谓 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各自的语言学特征,对比两者的异同,进而从语言本身 的性质以及文化学、人类学等多个侧面探究造成这些异同的深层原因。 二、先行研究回顾 中韩学界有关称谓语及社会称谓语的研究成果颇多,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 个方面。“ 1 、研究整个称谓语的论著 碧世匀,召司舍( 2 0 0 5 ) 等7 人共著的厂电寻人1 司斗立司叫j 以多人多角度 对称谓语进行了分析,这本书首先介绍了称谓语研究的方法,再对现代韩国语中 所使用的称谓语进行了整体考察,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了多角度分析的研究。 0 1 早叼( 2 0 0 4 ) q 1 毽日1 吾孚司世立封是研究韩国语称谓语的专门用书, 这本书以各个机构研究、发表的资料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为基础,整理了传统的 称谓语,并对现代的称谓语进行了规范。 马宏基、常庆丰在称谓语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多角度对 汉语称谓语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影响称谓语选择与使用的诸多因素。 2 、专门研究社会称谓语的论著 专门研究社会称谓的有,陈月明( 1 9 9 2 ) 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 记;李晓静( 2 0 0 7 ) 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楼峰( 2 0 0 7 ) 汉 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研究等。这些论著选择了社交活动中普遍使用的 称谓语为研究对象,对社会称谓语的不同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3 、研究社会称谓语中某一方面的论著 圣甘哑( 2 0 0 9 ) 具体研究了女性称谓语o 平口1 u ( 阿姨) 的语义变化,召0 1 司( 2 0 0 8 ) 研究了已( 君) 和咎。( 样) 称谓语,召仝对( 2 0 0 4 ) 比较了称谓 词缀一目和一纠,卅理舍( 2 0 0 9 ) 研究了大学生常用称谓语“q u ,早l + ,鱼噼, 司,挝硼”( 姐姐,哥哥,前辈) 等称谓语,这些论著从微观方面对个别称谓语进 行了深入研究。 薛才德( 1 9 9 0 ) 在“师傅”、“同志“ 称谓使用现状调查及其社会原因探讨 一文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社会阶层使用这些称谓语的状况作了分析并剖 析了其社会原因。 胡剑波( 2 0 0 9 ) 在冒犯称谓语研究专著中从冒犯的视角研究了称谓语, 2 运用了社会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等理论对冒犯称谓语进行了探讨, 这一研究补充了礼貌言语的理论研究。 4 、研究某一特定著作中的称谓语的论著 毕小红( 2 0 0 7 ) 研究了朝鲜时期的汉语教材“朴通事”中的称谓语,分析了 “朴通事“ 中所使用称谓语的特点和不恰当之处。 李占芳运用评价理论对鲁迅作品中的称谓语进行了研究,提出影响称谓语选 择的因素:称谓语使用对象,交际双方的关系,情感态度,得体度,文体风格, 表达形式等。 陈毅平在( 红楼梦) 称呼语研究中从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 修辞学的角度,全面、深入、具体地研究了红楼梦中人物之间选用称呼语的 情形,进而提示通过所选用的称呼语来反映或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或态 度的一般规律。 5 、以性别差异为中心专门研究女性称谓语的论著 苍鲁召( 2 0 0 2 ) 专门研究了女性称谓语叶吾口1 ( 阿姨) ,0 1 7 1 卅( 小姐) ,q u ( 大姐) 的社会语言学特征,通过举出大量生活中常用的鲜活事例来对比三 者之间的不同。 卅鬯召( 2 0 0 8 ) 在电寻叫q 匀歹q 司,立霜叫翻鬯斟咎付- 1 9 4 0 ,5 0 鬯 日1 斟2 0 0 0 日叫翻日1 丑j 里通过比较相差半个世纪的女性称谓语的变化情况, 认为在语言能够反映时代的前提下,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所使用的称谓语也一 定会有变化。 吴晓君在汉语称谓与男尊女卑一文中分别从亲属称谓、社会称谓、称谓 语缺环三个方面对称谓语中所体现的男尊女卑现象进行了分析。 6 、研究某一地方语言称谓语的论著 碧日 斟( 2 0 0 8 ) 在蹭普苦赵司q 翻列表0 1 斗立霜叫。砷日1 斟qj 一文中 对特定地区的方言称谓语进行了研究。 胡明扬( 1 9 8 6 ) 在北京话的称谓系统一文中对北京方言的称谓语作了较 为详尽的描写。 7 、称谓词典、工具书 汉语称谓辞书有韩省之编称谓大词典、吉常宏编汉语称谓大词典。其 中汉语称谓大词典收词约3 0 0 0 0 余条,共3 5 3 9 千字,无论在规模上、学术 价值上和实用价值上都超过了以往的辞书,堪称称谓词典编纂史上的里程碑。 8 、汉韩韩汉称谓语对比研究的论著 高陆洋( 2 0 0 7 ) 1 以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对韩国语和汉语的称谓语进行了整体 1 高隆洋: 魁q l 毡号叫斗吾亏0 1 q 壹君0 1 硼圣鬯早j ,咎日日l 瑚对毯,畸 1 i 告罟,2 0 0 5 迥 3 性对比研究。他把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在社会称谓语中又对称 谓语泛化的现象进行单独的论述。这篇论著的主要贡献在于它较好地梳理了称谓 语的各个类型,比较分析了韩国语和汉语称谓语的异同点。 咎鱼裂( 1 9 9 5 ) 2 比较了汉语和韩国语的称谓系统,提出在使用亲属称谓语方 面中国更强调集体主义,而韩国更重视血缘关系,因此在社会交际中韩国语比韩 语更多地使用亲属称谓语。这篇论著的主要侧重点在于称谓语中的尊称和敬称, 它较好地分析了韩国语和汉语尊称称谓语中的异同点并试图挖掘其深层原因。 这两篇论著与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有部分重合,但侧重点不同,本论文并不从 宏观层面对称谓语进行比较研究,而试图对称谓语中重要的一类社会称谓语 进行研究,并且对社会称谓语中比较典型的、运用比较广泛的姓名称谓语、职业 称谓语、通用称谓语进行韩汉比较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硕士论文研究了韩国语和汉语的社会称谓语,并进行了韩 汉对比研究。袁云霞( 2 0 0 8 ) 厂憩日1 电吾人_ 司立霜叫日1 圣钽早j ,罗列了 韩汉社会称谓语的类型与相关词汇,对具体的称谓语进行了解释,并最终得出韩 汉称谓语共同的使用原则是尊敬与亲密原则,韩国语独有的使用原则是礼貌原则, 汉语独有的原则是平等原则。但这篇论文对韩汉对比方面研究尚不足,本论文试 图涉足这一领域,并对适用规则与原则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粱欣( 2 0 0 7 ) 广巷寻叫斗吾寻叫爿麦司叫咖翊鬯日1 圣钽干:1 :1 1 过晋立 司0 1 暑吾营旦昱j ,对韩汉姓名称谓语、职业称谓语、代词称谓语、通用称谓语 、其他称谓语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这篇论文比较详细全面地对韩汉社会称谓语进 行了分析,但其对具体称谓语的研究涉及较少。 上述几篇论文虽然都是对社会称谓语进行韩汉比较研究,与本论文在研究范 围,研究内容上类似,但他们所研究的角度与着眼点与本论文有明显的不同。 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对韩国语和汉语姓名称谓语的总体特征与适用规则及 遵守的原则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三、研究范围及方法 亲属称谓语内部结构比较稳定、使用环境相对简单和封闭,因此影响其使用 的因素较少,从古到今变化不是很大,而社会称谓语使用环境多种多样、不断变 化,因此影响其使用的因素比较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当中。因此本论文选择韩 国语和汉语的社会称谓语作为研究范围,着重对社会称谓语中的姓名称谓语、职 业称谓语、通用称谓语进行对比研究。并且由于篇幅与精力所限,在从古到今庞 2 咎鱼理: 詈哥叫斗蕾寻叫o _ 0 4 吾翊亚越0 1 iq 1 鬯日1 丑鬯干一麦封q 舛2 1 司0 1 吾吾锚鱼呈j , 竭q 叫斟( 鬯哥 司鬯叫对司) 。1 9 9 5 也3 迥 4 大的称谓 本论 相结合的 职业称谓 究:最后 化的角度 第一节称谓语的概念 本文认为汉语“称谓语”对应的是韩国语的“立司o i9 9 ,但是韩国语和汉语中 对“称谓语”与“立司0 1 ”概念的意见分歧都比较大,汉语中“称谓语“ 与“称呼 语的关系;韩国语中“查封q ”与“习霜o ”的关系都是有争议的。 一、“称谓语“ 与“称呼语“ 的联系及区别 在界定“称谓语”的概念之前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称谓语“ ,什么是“称呼 语”以及两者的区别。现在学界对“称谓语”与“称呼语关系的说法可谓是众 说纷纭、见仁见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种,“称谓语“ 即“称呼语”。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称呼”指的是叫( 动词) ,当面招呼时用来 体现彼此身份、关系的名称。如老师、同学、师傅、厂长、同志、小姐等。“称 谓”同“称呼“ 。 学者中持这种观点的有杨应芹、诸伟奇、孙维章等,他们认为“称谓就是称 呼,就是人们在交际中怎样称呼别人和自己。”3 第二种,“称谓语”包含“称呼语”。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称谓语的解释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 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师傅、厂长等。“ 而称呼语指的 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如同志、哥哥等。“ 马宏基、常庆丰在“称谓语”一书中也采用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称谓语应这 样界定:其指称对象是人的,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而得来的,反映了人们的 社会关系的一套名称。 3 孙维张:汉语社会语苦学,贵州人民i i :版社,1 9 9 1 ,p 1 1 4 5 第三种,两者部分重合,部分相离。 以曹炜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称谓语与称呼语存在着交叉关系:部分重合,部分 相离。他认为称谓语中有一部分如“教师、学生、爱人、丈夫、妻子、父亲、母 亲“ 等是不能用来当面称呼的,显然不是称呼语;而称呼语中也有一部分如“老 曹、小黄、秋娟、奇奇、钱理、吴汉江“ 等也并不表示彼此间各种社会关系,因 此也不是称谓语。他认为“所谓称谓语,就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 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所谓称呼语,指的是人们彼此间当面 招呼所使用的名称。“ 4 第四种:“称谓语“ 的称呼性用法即“称呼语”。 对于曹炜的观点,胡剑波( 2 0 0 9 ) 在“冒犯称谓语研究”中提出不同意见。 他举了两个例子: 木“钱葆生他们太霸道了! 老李,你说我这话可对? 对! 打倒姓钱 的! “ ( 茅盾,子夜) ,l c 雷锋是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 例子中“姓钱的”和“雷锋“ 没有作当面招呼用,也没有表示社会关系或角 色,那么根据曹炜的观点它们既不是称呼语,也不是称谓语。而实际上这些都是 称谓语,只不过是称谓语的指称性用法。 实际上第四种观点是第二种观点的升华,本论文采用第四种胡剑波的观点。 认为称谓系统中的词语有两种用法:指称性用法和称呼性用法。称呼性用法的结 果就是称呼语。称谓语是语言现象,它不仅仅是词汇现象,而且是语法现象。5 二、“壹霜叫”与“歹q 司叫”的联系及区别 再来看一下韩国语对“立司叫”与“歹q 司叫”是如何界定的。 第一种,“立霜叫”即“称谓语” 卅召牟( 1 9 8 4 ) 认为“旱吾世0 1 世叫咀0 1 号旱呈告硎竺告世0 1 口 ,7 _ 司召 世鲁叫鬯0 1 詈7 1 司爿世巷珥i 竺告世0 1 斗罟芒】1 叫1 告0 1 暑曹嗣q 立司 0 1 斟萼更辟旱吾世”是称呼某人时使用的语言,“7 1 司召世”是指代某人时使用 的语言,这两者统称为“壹司叫) 旮軎迥( 2 0 0 0 ) 6 认为“立君叫告q 叫司罟咖q 咎日1 崎鲁早呈7 1 叶斟硼o t l 吾旮斟告久1 苷鲁7 1 司爿0 1 呈告世0 1 斟丑斟卫高鲁o q 口1 0 t l q 童召q 咖告 旱呈告世鬯立司叫斟升训习0 1 呈告世q 歹q 司叫7 1 翌曹黾珥”c 立封叫” 4 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江苏人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5 年3 月第7 卷第2 期 5 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i l j 版社,2 0 0 9 ,p 3 6 转引自袁霍霞: 憩q i 苍鲁 司立考叫q i 圣哩干j ,砬甘硼硼对毽匀 1 - 告罟,2 0 0 8 6 是言语行为中称呼对方或指称对话中提及的人时使用的语言,广义上的“壹君叫” 包括称呼性用语“壹司叫”与指称性用语“列苕叫) 第二种,“立习q ”即“称呼语” 碧世匀( 2 0 0 5 ) 7 认为“立司里告立霜叫告藓对斗日1 藓翻讨日1 崎珥世鲁 斟告罟世叫1 工讨q 1 崎鲁外司罗1 7 1 导1 弓:8h i - 軎斟告世叫,叫干,里告显毽号 鲁鬯世召鱼呈翻口1 电斗司霜叫暑斟对叫1 翻弓= 日世鄙司告叫讨鲁斟对7 1 7 1 - 司7 1 告世,珥州世斟q 辩对7 1 q 1 斟吾7 1 司习鬯型告日1 付鲁列人1 斟告 曾0 1 旦昱。辫对7 1 - 日1 斟翻付日1 喈鲁召召旱呈告世q 壹司叫斟告叼昱司 干芒迫斗”c 豆司”或“立君0 1 ”是指对话双方在交谈时为指称对方而使用的词汇、 句子或表达方式。“列司叫”是说话人指称谈话中的对象时使用的语言,与直接称 呼用的“壹司叫”有明显区别) 召矧舍( 1 9 9 1 ) 认为“壹司鲁斟对7 1 _ 工学日1 对暑q 1q 斛召旱暑u 羽久_ 卜 軎斟告旱吾世0 1 斟”c 立司”是说话人当面称呼对方时使用的语言) 召n 碧( 1 9 9 8 ) 认为“壹司鲁叫咀人1 - 甘舍甘日1 弓= 日q 旱呈告世;习司芒0 1 喧 1 巷0 1 午早斟告袭,至告对7 1 斗翻普列7 1 叫吲斟辟告农鲁7 1 - 司罗1a l - 世壹霜”是面称时使用的语言,“列司”是解释与对方是什么关系时使用的语言) 综合以上观点,“麦司叫”在广义上包括“当面称呼对方时的名称”与“指称 对话双方以外的第三人时的名称“ ,即包括“列葱叫”与狭义的“童司叫”。 因此,汉语的“称谓语”对应的是韩国语广义的“立司叫:汉语的“称呼语 即称谓语的称呼性用法或面称对应韩国语狭义的“壹习叫7 汉语称谓语的指称性 用法或背称对应韩国语的“习君叫”。8 第二节称谓语的类型 韩国语和汉语不只是在称谓语的概念方面存在差异,对于称谓语类型的划分 上也是呈现出很多不同。 一、汉语称谓语类型的划分 汉语的称谓语按照称谓对象之间人际关系的不同,可划分为“亲属称谓语“ 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亲属称谓语一般用于有亲属关系的人们之间,人 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的是亲缘关系,属于亲缘关系的称谓语叫做亲属称谓语。“社 7 警雹匀翻:苍哥z l - n l 舛壹司叫j ,q 曹,2 0 0 5 。为便于记述,以下韩国语“列司叫”全部标记为“称谓语” 7 谓语) ,驾营壹君叫( 职务称谓语) ,翘晋q 立司o ( 亲属称谓语) ,叫叼久1 - 立 君叫( 代词称谓语) ,罟葱召立司叫( 通用称谓语) ,7 1 e 立司叫( 鬯叼壹习叫, 立暑罟电壹君叫,列q 叼鲁0 1 鲁电立霜叫,q 旦删豆异鲁碧) ( 其它称谓 语) ,镥司立司q ( 零称谓语) 等。 卅刁宁( 1 9 8 4 ) 1 3 把称谓语划分为八种:日 叼人1 寻( 代词型) ,0 1 吾+ 钗1 ( 姓名+ 刎) ,0 1 吾+ ( 钽趔) 昭( 姓名+ ( 钽镏) 甘) ,召0 4 + 1 a ( 职位+ 昭) ,含纠赵晋日( 年 长亲属称谓) ,0 1 詈+ 赵晋日( 姓名+ 亲属称谓) ,囚导1 叼+ 赵普叼( 职位名+ 亲属 称谓) ,7 1e ( 其它) 。 甘旮宁( 1 9 8 9 ) 1 4 把称谓语划分为9 种类型。旮世人1 芎( 感叹词型) ,勾叼召 1 司( 姓名一词缀型) ,链芒叼鼋( 身份名型) ,雹晋叫日1 鲁芎( 仿亲属称谓型) , 铟叼圣人1 - 蔼( 姓名一助词型) ,日1 叼久_ 司( 代词型) ,叼人1 - 蔼( 名词型) ,目立司 ( 宅号型) ,剐训o t 司( 外来语型) 。 9 马宏幕、常庆丰:称谓语,新华 l 版 ,1 9 9 8 1 0 李i “ j 洁: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j 功能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i 9 9 7 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职人学报2 0 0 7 年第l 期 1 2 鲁姓q 翻:鬯哥 司斗壹司叫j 。q 畸2 0 0 5 q 刁宁:吾邱昭翻鬯干一魁勉硼早嘈剐铷列斗导柳召j ,世世导辞 ,1 9 8 4 1 4 畸旮宁:哥叫立司旦1 毽咎珥日i 雹j ,亏叫穗巷( 哥叫鬯干仝) ,1 9 8 9 嗵1 9 立 8 世鲁召( 2 0 0 2 ) 1 5 分为十种类型:镏叼+ 召人1 芎( 姓名+ 词缀型) ,镏日+ 圣人1 鼋 ( 姓名+ 助词型) ,钼+ 司曾叼芎( 姓+ 职务名型) ,翘晋立君叫司( 亲属称谓语型) , 日1 曙大1 芎( 代词型) ,q 童司( 宅号型) ,剐瑚0 4 芎( 外来语型) ,q7 1 鱼嘲( q 7 1 鱼型) ,罟苕召立苕0 1 司( 赵晋o 立苕q 翻吾司司,固曹壹表叫翻吾霜蔼) ( 通用称谓语型) ,7 1 斟蔼( 鬯叼童霜叫鼋,壹号丢巷立司o t ) ( 其它型) 。 召镏碧( 1 9 9 5 ) 把称谓语分为“鬯世立封0 1 ”( 一般称谓语) 与“赵晋立葱叫”( 亲 属称谓语) 两大类。 鲁q l g 日- ( 2 0 0 4 ) 在硕士论文厂憩日1 营哥叫舛吾寻叫翻立司q 日1 圣鬯亍j 中 将称谓语分为亲属称谓语与社会称谓语,再将社会称谓语分为姓名称谓语、职业 称谓语、通用称谓语和代替性称谓语。 异司叶( 2 0 0 5 ) 在硕士论文巷吾日1 赵司立霜叫o _ 4 日1 丑q 子j 中用“非 亲属称谓语“ 的概念代替社会称谓语,并将其划分为直接称谓语和间接称谓语两 大类。 本论文综合以上两国学者的观点,基本采用了李晓静和畸召芒的划分法进行 阐述。为便于韩汉比较,重点选择了较有可比性的姓名称谓语、职业称谓语、通 用称谓语进行比较。 第二章姓名称谓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定符号或标志。袁庭 栋认为“姓名是人的诸多称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称谓,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 用以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识别符号”埔。 姓名称谓语指的是在称谓语中含有姓氏或名字中某种成分的表现形式,包括 姓名本身及其变化形式。1 7 第一节韩国语姓名称谓语 韩国语姓名称谓语在使用上受到上下关系及亲疏程度的影响。1 8 韩国语中姓 名称谓语只适用于同辈、同级或晚辈、下级,不能用来称呼长辈和上级。这是由 韩国社会文化中严格的上下关系和等级制度决定的。因此,韩国语姓名称谓语在 1 5 世鲁刁:r o 舌口n o f t f , i ,q q 翻 司鬯叫对召鬯干:翻哥叫曼卅纠苍亏叫丑每o i 旦1 召軎j 。 世哥9 1 亏0 1 日i 对q ,2 0 0 2 1 6 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乍书局,1 9 9 4 年,p 1 2 1 7 李晓静:现代社会称渭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职人学报2 0 0 7 年第l 期 1 8 等世匀翻:世哥 司斗立司叫j ,王q 考世q 畸,2 0 0 5 ,p 7 7 9 词缀型属于后附加形式。 附加形式附加词构成 例 口1 垒e 一口1 垒e j + 勾1 2 1 查e 軎 前附加 口1 查一 口1 垒+ 馆 1 2 1 垒召 后附加 一0 1 0 1 吾+ 0 1 型罟0 1 一0 1 = 0 1 吾+ 0 1 :叼匐0 1 = 勾- i - 0 1 吾+ 0 1軎型吾0 1 - o i 0 0 1 吾+ 0 1 型罟0 1 一u 勾“ 4 - 0 1 吾+ 目召铝司1 a 口 l o 0 1 吾+ 甘铝司目 勾- i - 0 1 吾+ 硐召铝匐卅 一钗10 1 吾+ 硐 叼司钗1 钼+ 枞1召硐 勾- i - 0 1 詈+ 云軎型罟寻 一已0 1 吾+ 已型罟壬 镏+ 己軎己 勾- i - 0 1 吾+ 咎召钼司咎 一咎0 1 吾+ 咎叼司学 勾+ 咎召咎 ( 表一:韩国语姓名称谓语一附加形式) 憎 l 、“姓名+ 助词“ 型 “姓名+ 助词”型主要用于面称时称呼同辈人或下辈人,在姓名或名后面附 加呼格助词“一o i - i - o i :“ “- o l ld y q ,一nq ”等。 “一o i - i - o i :” 呼格助词“一o i - i - o i :”不能附加在“姓+ 名“ 和“姓“ 后,只能附加在“名 后面。这是姓名称谓语中最能表示亲密关系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于亲属间长辈对 晚辈的称呼,或称呼小孩或比自己年纪小很多的人,也可用于从小关系十分密切 的朋友、同学等关系。此用法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正式场合及工作场合不能使 用。 “- o l ld ” 呼格助词“一o l l 移”可附加在“姓+ 名”或“名”后面,适用于比“一o i - i - o i :” 的形式稍微疏远的关系中。 “一q ,一 1 q ” 呼格助词“一q ,一人1q ”附加在姓名后面或第二人称代词“一目”后面,这一形 式主要用于诗歌散文体中,抒情意味比较浓,一般不用于口语形式。 2 、“姓名+ 词缀型 1 9 表中为可以结合使用,为不可结合使用。 后面。此形式不能随便用于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身上或比自己年长的人身上,并 且多用于非正式场合。若在正式场合使用,只能用于称呼高中生等年轻人,并且 要与称呼人年龄差距较大。“一( ; ”的附加形式和“一记”一样,可附加在姓名称谓语 的各种形式后面。这一称谓语一般用于未婚年轻女性身上,不可用来称呼已婚女 性,也不可称呼小女孩,即使是未婚女性,如果年龄比较大也不可用此方式称呼 对方。 3 、外来语型 “口1 垒司一口1 一” “口1 垒目一口1 垒一”来源于英文“m r m s ”,发音与意思都与英文原意一样 。这种形式只能附加在“姓”后面,并且多用于工作场合上没有合适的职位称呼 时使用。 英语字母缩略语 指用姓名中名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组合起来使用的情况,一般用于背称。这 一形式在使用上也有限制,其中一条就是其知名度要高,高到举国上下人人皆知。 过去韩国有名的政治家或企业家多使用这一称谓方式。根据列q 铝( 2 0 0 5 ) 整 1 2 理的资料舶, 代集团的召 汉语姓 后都附加的 用姓名称谓 一、单独使用 1 、“姓+ 名” 汉语中完整的“姓+ 名“ 这种称谓方式应用很广泛。除了亲属关系和熟悉的 关系外大部分都可用“姓+ 名的称谓法。这一形式既可用于正式场合,也可用 于非正式场合;既可用于面称也可用于背称。用于面称时,跟名字的音节和场合 也有关联。庄重、正式的场合,只能用“姓+ 名“ 的全称形式来称呼对方,但如 果是一般场合则分单名或双名。双名时称全称表示双方的关系比较疏远,而单名 则不体现对话双方的关系。马宏基、常庆丰则认为双名时全称有两种相反的效果, 或表示交际双方关系比较疏远或交际双方关系非常亲密。 2 、“名 这一形式比“姓+ 名”的形式显得双方关系更为亲密。大多数情况下非亲属 问使用“名”来称呼时都是双音节的名字,单音节名字一般多采用“姓+ 名“ 的 方式称呼,只有夫妻或恋人之间或者关系特别亲密的朋友之间才可以用单音节名 字或者双音节名字的最后一个音节来称呼对方,以表示更亲密的关系。 3 、“姓“ 汉语中单独用“姓”的称谓方式并不多见,一般少量用于法律公文或某些报 道中,表示贬低或中性的意思,不用于口语,除了双音节的复姓以外,一般的社 交场合不单独用姓来称呼对方。 二、附加形式 汉语姓名称谓语的附加形式则有前附加,后附加,前后都附加等。但所有关 于姓氏的附加形式都只适用于单姓,复姓没有附加形式,并且只适用于非正式场 2 0 鲁世匀翻:鬯哥 司舛立司叫j ,q 哥,2 0 0 5 ,p 1 9 5 1 3 厶 口0 附加形式附加词构成例 老一老+ 姓老李 d , -小+ 姓小李 前附加 大一大+ 姓大李 阿一阿+ 名 阿伟 一老姓+ 老李老 后附加 一子名+ 子英子 小子硝、+ 姓+ 子小李子 刖庙i j i 寸刀口 老头儿老+ 姓+ 头儿 老李头儿 1 、前附加形式 “,j 、+ 姓” 这是一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称呼方式,使用“小+ 姓”时一般被称呼人 要比称呼人年龄小,双方年龄相差不大时也可用该形式,这种称呼方式一般表示 双方的亲密关系。多数情况下被称呼人的年龄不是很大,但是如果是从小关系亲 密的朋友或者上级亲切称呼多年来的老部下的时候可以按照从前的习惯一直使 用“小+ 姓”的形式。从感情色彩来讲表示亲切与喜爱之意。 “老+ 姓“ “老+ 姓“ 这一形式是非常熟悉或亲密朋友之间的称呼,使用这一形式并不 能反映对话双方的年龄关系。称呼人可以比被称呼人年龄小,也可相反,但差距 不应太悬殊。这其中一条规则是交际双方的年龄都必须较大,尤其是被称呼人的 年龄。陈月明( 1 9 9 2 ) 2 1 认为被称呼人的年龄在3 5 岁以上才可使用这一形式。 但在实际使用中,年龄的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到底什么年龄该用这个称谓并没有 一刀切的标准,只是根据熟人间的习惯或惯例来使用。此形式表示称呼人对被称 呼人的尊敬。 “大+ 姓“ 2 1 陈月明:现代汉语社交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印记,汉语学习,i9 9 2 年底2 期 1 4 被称呼 的被称 矮的叫 “ 间。使 般是单 2 、 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年长的男性,被称呼人一般是脑力劳动者且德高望重、社 会地位高。“姓+ 老”的形式比起其他形式的称呼法更谦虚郑重,表示对被称呼语 人的尊敬。人们对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先生,都亲切 地叫他“郭老“ 。 “名+ 子” 这一形式一般用于称呼女性,多用于单音节名字的情况,例如“李英,“林 燕“ 叫“英子“ ,“燕子“ 等。 3 、前后附加形式 “小+ 姓+ 子 “小十姓+ 子的形式比“小+ 姓“ 显得更加亲密且称呼人与被称呼人的年龄 相差更大。 “老+ 姓+ 头儿“ 这也是对于年长的男性的一种称呼法,多用于双方年龄相差不大,关系亲密 的情况。并且这种称呼法亲密感多于尊敬,且一般用于体力劳动者,很少用于社 会地位高的学者等身上。 “姓木的” “姓:i c 的”多带有贬义,表示不尊重或有意贬低他人,一般在争吵时使用。 “钱葆生他们太霸道了! 老李,你说我这话可对? “ “对! 打倒姓钱的! “ ( 茅盾,子夜) 三、重叠形式 姓名称谓语的重叠形式就是将名字重叠。若名字是单音节的,直接重叠;若 名字是多音节的,只重叠最后一个音节。这样的称谓方式经常用于关系亲密的人 之间或长辈称呼晚辈。 第三节韩汉姓名称谓语对比分析 语和汉语姓名称谓语的总体特征 式上,韩国语姓名称谓语有单独使用形式和前附加、后附加形式,也可 使用形式和“姓名+ 助词”型、“姓名+ 词缀”型、外来语型等。汉语姓 分为单独使用形式、前附加、后附加、前后都附加和重叠形式。韩国语 中前后附加形式和重叠形式,汉语则没有外来语型,也没有表示尊敬意 “一1 j 口0 语和汉语姓名称谓语的适用规则 姓名称谓语时韩国语和汉语都遵守一定的规则,其中有共同的规则,也 有的规则。 语和汉语共同规则: 年龄“ 规则,遵守“长幼有序”的原则 国语和汉语的姓名称谓语都不能用来称呼长辈和年长者。这更多地是源 于传统禁忌,即长辈的姓名是一种禁忌。 韩国语在姓名后面附加词缀“一曙:“一钗1 ”表示尊敬,用于长辈或尊重对 方时,而呼格助词“一o 卜- o k“一0 17 等用于称呼同辈或下辈。汉语中“木老 只能用于长辈且德高望众,而“老,“大”,“小“ 广泛用于同辈或同龄人之间, 年龄限制并不太严格。 在这一条规则上韩国语较汉语更严格执行“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 2 、“礼貌”规则,遵守“尊敬友好”的原则 韩国语和汉语都不单独用姓来称呼他人,单独使用姓称呼表示不尊重对方, 含贬义色彩。除此之外,韩国语用“一钛1 y 一目”表示泛尊称,但汉语中除了“木老 有些尊敬的意思之外,姓名称谓语中没有尊敬的意思。显然,在这一条上韩国语 较汉语更遵守“礼貌”规则。 3 、“交际场合”规则,遵守“体面”原则 分正式场合与一般性场合。汉语中正式场合用“姓+ 名“ 或“姓名+ 通用称谓 语”,其他形式都不能在正式场合使用。韩国语在正式场合用“姓名+ 词缀”的形 式和“姓名+ 通用称谓语”的形式。 1 6 韩国语 1 、“性 韩国语 并没有区分 2 、“婚 根据被 性身上。而汉语没有这一限制。 3 、“外来语“ 规则,遵守“洋为我用原则 韩国语姓名称谓语中的外来语有前附加形式的“口1 查目一口1 垒一( m r m s ) ” 和姓名中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略语。而汉语没有使用外来称谓语的形式。这可能 是由于韩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接受较快的原因。 汉语独有的规n - 1 、“亲密”规则,遵守“内外有别”原则 韩国语在姓名后面附加呼格助词“一0 1 - o v ;“一0 1 ”表示双方认识且关系亲 密,汉语则用“小+ 姓“ 、“名“ 、“名最后音节、“阿+ 名最后音节”等表示 双方是恋人关系或是很亲密的朋友关系。在恋人或亲人中汉语用“名”最后音节、 “阿+ 名最后音节表示最高的亲密程度,而在韩国语中没有这么直白的表达, 这可能跟韩国人含蓄的性格有关。在这一点上,汉语表达“亲密”的方式更加丰 富和多样。 2 、“平等”规则,遵守“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原则 韩国语中即使双方是恋人、夫妻或其他亲属关系,女性都不能直呼男性的 姓名,更不能只称呼名字,但对男性则没有这一要求。汉语中如果是同样的情况, 女性可以直呼其姓名或名,表示平等与亲密。 汉语中如果双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的话可以直呼其名表示亲密和平等,而 韩国语则非常重视年龄界限,即使双方同岁,若被称呼人是自己的前辈、学长或 上级的话,也绝不可直呼姓名。 第三章职业称谓语 职业称谓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最典型的称谓方式之一。 根据袁云霞( 2 0 0 8 ) 2 2 的观点,韩国语的身份名型称谓语( 即本论文中的职 2 2 袁霎霞: 魁日| 世吾 立i 立司叫q i 圣鬯干j ,毽甘日1 日| 辞毽,2 0 0 8 爿人 1 7 为称谓语使用。并且不是所有职业名称都能作为职业称谓语来使用,能被用作职 业称谓语的范围很小。有地位、受人尊敬的职业名称可以作为职业称谓语使用, 如鬯立人1 - :世久1 :旮人1 - :旮普:7 1 对:丑牟:钽馏: 翻人1 等都 可以单独或者与其他称谓语结合使用。相反,早迥堋壁旱:天1 普氆:舌哑: 世钽: 君查旱等一般性职业名称并不作为职业称谓语来称呼他人。 韩国语职业称谓语一般有敬语体形式和一般形式。敬语体形式有“职业称谓 语+ 目“ ,“姓+ 职业称谓语+ 目”,“姓+ 名+ 职业称谓语+ 昭“ ,一般形式有“姓 + 职业称谓语”,“姓+ 名+ 职业称谓语”等。 一、“职业称谓语+ 目“ 在所有职业称谓语中,“职业称谓语+ 甘”形式的尊敬程度最高,一般用于 上级或年长者,若在同级或同辈中使用则表示称呼人对被称呼人很高的尊敬。 二、“姓( 名) + 职业称谓语+ 目” 2 3 李晓静:现代社会称谓语的分类及使用情况分析,职人学报2 0 0 7 年第1 期 1 8 在同一团体内同级别的人有两人以上时,为避免混淆在职务前加姓氏来区 分。“姓+ 名+ 职业称谓语+ 目”的形式比“姓+ 职业称谓语+ 目”的形式指称 对象更明确。 但这一形式使用范围比较小、使用频率不高,除上述不可避免的特殊情况外 很少使用。这一形式不可用于上级,即使是同级也不太常使用。因为含有姓名的 职业称谓语和姓名称谓语一样,在使用时受到年龄、级别的限制,这也是韩国称 谓语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一个表现。 敬体形式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如果反过来使用则表示称呼人对被称呼人的 尊敬和有意抬高对方的意图。 三、“姓( 名) + 职业称谓语” “姓( 名) + 职业称谓语”形式只适用于对同级或下级,对同级使用时比起敬 体形式“姓( 名) + 职业称谓语+ 目”显得更亲密。 四、“职业称谓语+ 通用称谓语” 韩国语中对那些地位较低的职业称谓语在不得不使用的情况下按照礼貌原 则在其后面附加“0 1 刁钗1 :“0 1 7 1 钗1 :“鬯q “ 等通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