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pdf_第1页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pdf_第2页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pdf_第3页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pdf_第4页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卷第2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10 no.2 2010 年 4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pr. 2010 收稿日期:20100208,修回日期:20100311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aa033006;2006aa020301) 作者简介: 杨晓丽(1984 ), 女, 宁夏石嘴山市人, 硕士研究生,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丛威, 通讯联系人, tel: e-mail: .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 杨晓丽 1,2, 王 倩2, 张丽叶1, 丛 威2 (1.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29;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摘 要:在恒流操作条件下,分别采用单级和多级电渗析对 0.52 mol/l 硫酸铵水溶液进行脱盐实验. 结果表明,采用 多级逆流电渗析操作能明显缓解单级电渗析后期的浓差扩散和水渗漏现象. 与单级电渗析相比,两级和三级电渗析淡 室中盐脱除量分别提高了 7.9%和 22.5%,浓室中盐浓度提高了 1.6%和 6.5%,膜通量提高了 7.0%和 18.5%,能耗分别 降低 12.0%和 32.0%. 关键词:电渗析;脱盐;浓缩;多级逆流;浓差扩散;水渗漏;膜通量;能耗 中图分类号:tq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0)02027606 1 前 言 硫酸铵是工业上常用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 工、医药、皮革、染织及农业肥料. 工业生产废水中很 多都含硫酸铵,尤其是氨基酸发酵废水,含高浓度硫酸 铵. 氨基酸发酵废水的治理目前大都采用厌氧生物法, 由于废液中含高浓度 so42,厌氧过程中在硫酸盐还原 菌作用下,so42被还原成 h2s 逸出,造成恶臭,且 h2s 对产 ch4菌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使厌氧处理过程几乎不 可能持续进行1, 因此, 在治理此类废水前需脱除 so42. 常用的硫酸铵水溶液脱盐技术2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 和电渗析法. 蒸馏法目前已开发出单级闪蒸、 多级闪蒸、 多效闪蒸、垂直管蒸发等. 蒸馏法用于溶液脱盐存在设 备腐蚀、结垢和能耗高等问题,在工业制水领域应用较 少. 离子交换法用于脱盐具有水质好、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成熟等突出优点,但再生树脂会产生大量废酸废碱 液造成环境污染. 电渗析法脱盐具有能耗小、 药剂量少、 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易行的优点,还可回收盐,具有 提纯的效果,在硫酸铵溶液脱盐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电渗析技术(electrodialysis, ed)是膜分离技术的一 种,它是将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 aem,简称阴膜)、阳离子交换膜(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cem,简称阳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 并用特制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 2 个系 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实 现溶液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的技术3. 电渗析脱盐 原理见图 1. 电渗析作为一种膜分离技术4,在苦咸水淡化57、 海水浓缩制盐8,9、 废水处理10,11及有机酸提取分离12,13 图 1 电渗析脱盐原理图 fig.1 principle of the desalination by electrodialysis 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水处理方法10, 广泛用于很多含盐废水的脱盐处理. 电渗析技术处理含盐废水不仅可使废水得到净化, 还可浓缩回收废水中的盐. 汪建芳等14用电渗析技术 浓缩回收 na2so4溶液,表明是理想的新型处理方法, 电渗析脱盐率可达 99%以上,溶液最高浓缩浓度可达 14%,直流电耗在 4501150 kwh/t. turek 等15采用两 步电渗析法对煤矿含盐废水进行脱盐与浓缩处理,第一 步将煤矿含盐废水进行电渗析脱盐与浓缩处理, 第二步 将第一步脱盐后的废水再利用倒极电渗析进行脱盐与 浓缩,最终可得到淡化后的废水. 采用多级逆流电渗析 技术脱盐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 在使用单级电渗析对高浓度盐溶液脱盐与浓缩过 程中,随淡室盐浓度降低和浓室盐浓度增大,当浓室浓 度浓缩较大、浓淡室电解质浓度差较大时,浓差扩散现 象占主导,浓室离子向淡室渗漏,淡室盐溶液不能脱除 至较低浓度而向浓室渗漏, 使浓室浓缩的盐溶液很难达 到更高浓度,膜通量降低,造成电渗析后期能耗急剧增 c+: cation cm: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a: anion am: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concentrate dilute electrolyte electrolyte anode + cm am cm am cm am cm am cm c+ a c+ a a a c+ cathode 第 2 期 杨晓丽等: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 277 大. 针对电渗析浓缩回收高浓度盐溶液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本工作提出采用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对硫酸铵水溶 液进行脱盐与浓缩, 比较了多级逆流电渗析与单级电渗 析过程,考察了水渗漏、浓差、能耗等关键参数,为电 渗析法处理含盐废水提供参考. 2 实 验 2.1 实验材料 硫酸铵(北京化工厂), 氯化铵(汕头市西陇化工有限 公司), 氨水(北京化工厂), 盐酸(北京化工厂), 氯化钡(汕 头市陇西化工厂),铬酸钾(汕头市陇西化工厂). 以上材 料均为分析纯. 2.2 仪器设备 723n 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 司),sdc-6 低温恒温循环器(南京新辰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my61 数字万用表(北京金龙翌阳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直流恒流电源(香港龙威仪器仪表有限公司),828 型奥立龙离子计(美国奥立龙公司). 电渗析器(北京三元八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jcm-15 阳 离 子 交 换 膜 ( 北 京 环 宇 利 达 公 司 ) , rxam-7-0908 阴离子交换膜(河北光亚化工有限公司). 离子交换膜有效面积为 100 mm50 mm,隔板为双层编 织网,每个隔室厚度为 0.9 mm. 阳极板为钛涂钌材料, 阴极板为不锈钢材料. 电渗析器的膜堆采用6张阳离子交换膜和5张阴离 子交换膜交替排列,组成 5 个浓室,5 个淡室. 各室流 速为 12 l/h,料液用 30恒温循环水浴恒温. 电渗析流 程见图 2. 图 2 电渗析流程图 fig.2 flowsheet of electrodialysis equipment 2.3 实验方法 2.3.1 单级电渗析实验 采用恒流操作, 电流密度根据极限电流密度测试结 果确定. 淡室初始液为 0.52 mol/l (nh4)2so4水溶液 2400 ml,浓室初始液为 0.06 mol/l (nh4)2so4水溶液 200 ml,目标是将淡室(nh4)2so4脱除至 0.14 mol/l, 浓室(nh4)2so4浓度浓缩至 1.30 mol/l. 操作时间为 320 min,每隔 40 min 取样测定 so42和 nh4+浓度. 2.3.2 分级电渗析实验 根据单级电渗析实验结果, 按每级淡室脱除的离子 数相同分级,假设淡室每迁移出 1 mol so42或 nh4+带 出的水体积是定值,即每级淡室盐的脱除量相同,体积 变化量相同. 采用恒流操作,电流密度与单级电渗析操 作相同,将单级电渗析脱盐过程分成两级和三级. (1)两级电渗析:第一级淡室进料为 0.35 mol/l (nh4)2so4水溶液, 浓室为0.06 mol/l (nh4)2so4水溶液; 第二级淡室进料为 0.52 mol/l (nh4)2so4水溶液,浓室 为第一级浓室出料. 每级操作时间为 160 min,每隔 40 min 取样测定 so42和 nh4+浓度. (2)三级电渗析:第一级淡室进料为 0.29 mol/l (nh4)2so4水溶液,浓室进料为 0.06 mol/l (nh4)2so4水 溶液;第二级淡室进料为 0.41 mol/l (nh4)2so4水溶液, 浓室进料为第一级浓室出料;第三级淡室进料为 0.52 mol/l (nh4)2so4水溶液,浓室进料为第二级浓室出料. 每级操作时间为 110 min,每隔 40 min 取样测定 so42 和 nh4+浓度. 2.4 分析方法 极限电流测定采用电压电流法. 具体方法为:保 持电渗析溶液浓度(0.14 mol/l)、温度(30)及每个隔室 内流速(12 l/h)恒定, 逐渐升高电压 u, 记录相应的电流 i, 绘出 ui 曲线(i 为电流密度). u 与 i 开始呈线性关系, 当超过某一电压后突然出现拐点, 该点对应的电流密度 即为极限电流密度16. 万用表测定膜堆电压, 外压和电流均由直流电源直 接读数. so42测定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17,标准曲线方 程为 y=0.338+10.034x, r2=0.9993,其中 x 为吸光值,y 为 so42浓度(g/l). nh4+测定采用氨气敏电极18,19. 以电位(e, mv)为 横坐标、铵标准溶液浓度(nh4+, mg/l)的对数值 (lognh4+) 为 纵 坐 标 绘 制 标 准 曲 线 , 方 程 为 y= 0.0176x0.1192, r2=0.9997. 电渗析性能参数计算如下: 膜通量: j=(c0v0ctvt)/(nst), 式中,j 为膜通量mol/(m2h), c0, ct为淡室初始及 t 时 刻盐浓度(mol/l), v0, vt为淡室初始及 t 时刻体积(l), n 为膜组数,s 为膜有效面积(m2), t 为操作时间(h). 能耗: 00 0 d60(), t tteui tm c vcv= 1. concentrated cell 2. dilute cell 3. polar cell 4. pump 5. rotameter 6. electrodialysis equipment 4 5 1 4 5 2 4 5 3 6 278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第 10 卷 式中,e 为获得 1 kg (nh4)2so4消耗的电量(kwh/kg), u 为膜堆电压(v), i 为电流(a), m 为盐摩尔质量(g/mol). 盐浓度均按淡室 so42计算,体积均按淡室体积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极限电流密度 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渗析操作将高浓度(nh4)2so4水 溶液的(nh4)2so4浓度脱除至 0.14 mol/l,所以测定在 0.14 mol/l (nh4)2so4水溶液体系中的极限电流. 由电 压电流法测得的电压电流密度曲线见图 3. 由图看 出,极限电流密度约在 62 ma/cm2左右,即极限电流为 3.1 a. 本工作选用 2.0 a 的电流. 3.2 (nh4)2so4溶液的电渗析脱除和浓缩性能 在恒流操作条件下,单级电渗析与分级电渗析浓 室、淡室的离子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46 所示. 由图 4 看出,单级电渗析前期,淡室盐浓度大于浓室,淡室 阴阳离子快速迁移至浓室,浓室离子浓度迅速增大. 单 级电渗析后期,淡室、浓室中的离子浓度差很大,浓室 中 so42和 nh4+浓度增加很慢. 由图 5 和 6 看出,分级 图 3 硫酸铵水溶液体系的电压电流密度曲线 fig.3 electric voltage vs. current density of ammonium sulfate solution 后的电渗析过程中,每级结束时,浓室、淡室 so42和 nh4+浓度差都较单级小. 单级电渗析淡室 so42和 nh4+ 脱除到了 0.19 和 0.58 mol/l,浓室 so42和 nh4+浓度 浓缩到1.23和1.87 mol/l; 两级电渗析淡室so42和nh4+ 脱除到 0.16 和 0.27 mol/l,浓室 so42和 nh4+浓度浓缩 到 1.25 和 2.43 mol/l;三级电渗析淡室 so42和 nh4+脱 图 4 单级电渗析浓室、淡室 so42和 nh4+浓度变化 fig.4 variation of so42 and nh4+ concentrations in concentrated and dilute cells of single-stage electrodialysis 图 5 两级电渗析浓室、淡室 so42和 nh4+浓度变化 fig.5 variation of so42 and nh4+ concentrations in concentrated and dilute cells of two-stage electrodialysis 0510152025 0 10 20 30 40 50 60 current density, i (ma/cm2) electric voltage, u (v) 050100150200250300 0.0 0.4 0.8 1.2 1.6 2.0 concentrated cell dilute cell concentration of nh4+ (mol/l) time (min) 050100150200250300 0.0 0.2 0.4 0.6 0.8 1.0 1.2 concentration of so42 (mol/l) time (min) concentrated cell dilute cell 020406080100 120 140 160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concentration of so42 (mol/l) time (min) cell 1st stage 2nd stage concentrated dilute 020406080100 120 140 160 0.0 0.5 1.0 1.5 2.0 2.5 cell 1st stage 2nd stage concentrated dilute concentration of nh4+ (mol/l) time (min) 第 2 期 杨晓丽等: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 279 图 6 三级电渗析浓室、淡室 so42和 nh4+浓度变化 fig.6 variation of so42 and nh4+ concentrations in concentrated and dilute cells of three-stage electrodialysis 除到 0.17 和 0.34 mol/l,浓室浓缩的 so42和 nh4+浓度 达 1.31 和 2.68 mol/l. 根据离子交换膜的结构, 在阴阳离子交换膜中存在 极其微小的迂回曲折通道, 使离子能从膜的一侧运动到 另一侧,磺酸型阳膜的孔道中存在带负电荷的 rso3固 定离子,形成强烈的负电场,而季铵型阴膜的孔道中存 在 r4n+固定离子,形成强烈的正电场,从而阳膜选择 性吸附阳离子, 阴膜选择性吸附阴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 阳离子可以通过阳膜,阴离子可以通过阴膜. 在电渗析 脱盐与浓缩过程中,当浓室、淡室离子浓度差较大时, 一方面在浓差扩散动力推动下,吸附在膜孔道中的离子 从固定离子上解吸下来,被下游另一固定离子吸附,吸 附过程是可逆的,经过反复吸附与解吸,通过膜孔道进 入淡室侧. 另一方面浓室、淡室浓度差越大,离子交换 膜的选择性也越差, 电渗析过程中离子的正常迁移会受 阻. 多级逆流电渗析脱盐后期,浓室、淡室浓度差较单 级电渗析低,浓差扩散现象较轻,所以浓室浓缩的盐浓 度高于单级电渗析, 淡室最终脱盐效果也好于单级电渗 析. 由表 1 可见,单级电渗析淡室 nh4+摩尔浓度是 so42的 3.05 倍, 浓室 nh4+摩尔浓度是 so42的 1.52 倍, 浓室、淡室中的盐,阴阳离子数均不平衡;而分成两级 后,淡室 nh4+/so42摩尔比接近 2,阴阳离子数接近平 衡;分成三级后,淡室、浓室中 nh4+/so42摩尔比也很 接近 2. 阴阳离子数不平衡原因是实验所用阴阳离子交 换膜交联度不同,阳膜交联度为 15,阴膜交联度为 7, 而 nh4+分子量较 so42小,因此,nh4+跨膜速度并不比 so42慢. 单级电渗析后期, 浓室、 淡室离子浓度差很大, 浓差扩散现象较严重,nh4+的渗漏比 so42严重,nh4+ 比 so42更易透过阴膜,因此,最终淡室的 nh4+摩尔浓 度较高;分级后浓差扩散现象减轻,阴阳离子渗漏也减 弱,浓室、淡室阴阳离子接近平衡. 表 1 电渗析结束时浓室、淡室 so4 2-和 nh 4 +浓度 table 1 concentrations of so42 and nh4+ in concentrated and dilute cells at the end of electrodialysis process final ion concentration in concentrated cell (mol/l) final ion concentration in dilute cell (mol/l) electrodialysis so42 nh4+ nh4+/so42 so42 nh4+ nh4+/so42 single-stage 1.23 1.87 1.52 0.19 0.58 3.05 1st stage 0.95 2.11 2.23 0.16 0.27 1.69 two-stage 2nd stage 1.25 2.43 1.94 0.35 0.65 1.86 1st stage 0.72 1.40 1.94 0.17 0.34 2.00 2nd stage 1.10 2.02 1.84 0.27 0.57 2.11 three-stage 3rd stage 1.31 2.68 2.04 0.42 0.75 1.78 表 2 电渗析结束时淡室中 so4 2-的脱除量 table 2 removal amount of so42 in dilute cell at the end of electrodialysis process two-stage electrodialysis three-stage electrodialysis removal amount of so42 single-stage electrodialysis 1st stage 2nd stage 1st stage 2nd stage 3rd stage c0v0ctvt 0.89 0.48 0.48 0.34 0.38 0.37 total removal amount 0.89 0.96 1.09 若将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应用于氨基酸发酵废水 脱除硫酸铵,因其浓室、淡室阴阳离子接近平衡,会更 有利于在等电点下脱除氨基酸废水中的硫酸铵. 当浓 室、淡室阴阳离子不平衡时,会造成溶液 ph 改变,使 氨基酸荷电性能改变,在无机离子的迁移过程中会伴有 带电氨基酸迁移,从而不仅影响浓室回收盐的纯度,还 020406080100120 0.0 0.5 1.0 1.5 2.0 2.5 3.0 concentration of nh4+ (mol/l) time (min) cell 1st stage 2nd stage 3rd stage concentrated dilute 020406080100120 0.00 0.25 0.50 0.75 1.00 1.25 1.50 concentration of so42 (mol/l) time (min) cell 1st stage 2nd stage 3rd stage concentrated dilute 280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第 10 卷 降低电渗析脱盐效率. 由表 1 和 2 可以看出,与单级电渗析相比,两级电 渗析和三级电渗析浓室浓缩的 so42浓度较单级电渗析 分别提高了1.6%和6.5%. 两级电渗析淡室so42脱除量 提高了 7.9%,三级电渗析淡室 so42脱除量提高了 22.5%,可见,多级逆流电渗析的脱盐和浓缩效果好于 单级电渗析. 由图 7 可以看出,分级后每级淡室、浓室体积变化 量基本相同,单级电渗析淡室体积减少 502 ml,两级 电渗析淡室总体积减少 495 ml,三级电渗析淡室总体 积减少 491 ml. 单级、 两级和三级电渗析浓室体积增长 总量分别为477, 471和471 ml. 单级电渗析淡室体积减 少量和浓室体积增加量都稍大于两级和三级. 将单级电 渗析分级后削弱了由浓度差造成的淡室向浓室的水渗 漏现象. 3.3 能耗和膜通量 由表 3 可见, 两级和三级电渗析膜通量较单级电渗 析增大了 7.0%和 18.5%,能耗较单级电渗析降低了 12.0%和 32.0%. 可见多级逆流电渗析法对含盐溶液脱 盐与浓缩的节能效果很明显,且级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图 7 两级和三级电渗析浓室、淡室体积的变化 fig.7 volume variation of concentrated and dilute cells by two-stage and three-stage electrodialysis 表 3 单级和多级电渗析的膜通量和能耗的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flux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single-stage and multi-stage electrodialysis electrodialysis flux, j mol/(m2h) energy consumption, e (kwh/kg)average flux mol/(m2h)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kwh/kg) single-stage 6.70 0.25 6.70 0.25 1st stage 7.12 0.24 two-stage 2nd stage 7.22 0.19 7.17 0.22 1st stage 7.40 0.22 2nd stage 8.26 0.15 three-stage 3rd stage 8.17 0.13 7.94 0.17 单级、 两级和三级电渗析的能耗和膜通量如图 8 所 示. 图 8 单级电渗析和多级电渗析的膜通量和能耗 fig.8 flux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single-stage and multi-stage electrodialysis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 采用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脱 盐有很多优点,但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工业化应用时也 将存在一些问题. 多级逆流电渗析需多台设备串联使 用, 串联的设备越多, 节能效果越好, 但投入设备越多, 设备及其安装成本就越高,操作的复杂程度也相应增 大,需要权衡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 4 结 论 (1)采用单级电渗析对(nh4)2so4水溶液进行脱盐与 浓缩,在电渗析后期,由于浓室、淡室盐浓度差很高, 造成浓差扩散和水渗漏现象较严重,导致淡室盐脱除量 低,浓室浓缩回收的盐浓度也较低. (2)采用多级逆流电渗析对(nh4)2so4水溶液进行脱 盐与浓缩能明显削弱由于浓室、淡室浓度差造成的浓差 扩散和水渗漏现象. 与单级电渗析相比,两级和三级电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 1 2 3 4 5 6 7 8 flux of so42 in dilute cell, j mol/(m2h) j e 1st 2nd 1st 2nd 3rd one-stage energy consumption, e (kwh/kg) two-stagethree-stage 020406080100120 -200 -100 0 100 200 (b) three-stage volume variation (ml) time (min) cell 1st stage 2nd stage 3rd stage concentrated dilute 020406080100 120 140 16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a) two-stage volume variation (ml) time (min) cell 1st stage 2nd stage concentrated dilute 第 2 期 杨晓丽等: 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用于硫酸铵水溶液脱盐 281 渗析淡室盐脱除量分别提高 7.9%和 22.5%, 浓室浓缩盐 浓度分别提高 1.6%和 6.5%. 多级逆流电渗析的脱盐与 浓缩性能好于单级电渗析. (3)与单级电渗析相比, 两级电渗析和三级电渗析的 膜通量分别提高 7.0%和 18.5%, 能耗分别降低 12.0%和 32.0%. 可见采用多级逆流电渗析,级数越多,脱盐与 浓缩效果越好,节能效果越明显. (4)多级逆流电渗析技术应用于含盐废水脱盐具有 很多优点,但设备投入需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级数,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孙剑辉,樊国锋,侯杰. 含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影响因素的 探讨 j. 工业水处理, 1998, 18(3): 1012. 2 刘小平,傅晓萍,李本高. 除盐水制备技术进展 j. 工业水处理, 2008, 28(4): 69. 3 xu t w. ion exchange membranes: state of their development and perspective j. j. membr. sci., 2005, 263(1/2): 129. 4 nagarale r k, gohil g s, shahi v k. recent developments on ion-exchange membranes and electro-membrane processes j. 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6, 119(2/3): 97130. 5 turek m, dydo p.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rackish water in ed-thermal system j. desalination, 2008, 221(1/3): 455461. 6 elleuch m, sistat p, pourcelly g, et al. brackish water desalination by electrodialysis: opposing scaling j. desalination, 2006, 200(1/3): 752753. 7 ortiz j m, sotoca j a, expsito e, et al. brackish water desalination by electrodialysis: batch recirculation operation modeling j. j. membr. sci., 2005, 252(1/2): 6575. 8 sadrzadeh m, mohammadi t. sea water desalination using electrodialysis j. desalination, 2008, 221(1/3): 440447. 9 mohammadi t, kaviani a. water shortage and seawater desalination by electrodialysis j. desalination, 2003, 158(1/3): 267270. 10 赵瑞华, 凌开成, 张永奇. 电渗析废水处理技术 j. 太原理工大 学学报, 2000, 31(6): 721724. 11 lameloise m l, matinier h, fargues c.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malate ion from a beverage in dusty waste water using electrodialysis with homopolar membranes j. j. membr. sci., 2009, 343(1/2): 7381. 12 huang c h, xu t w, zhang y p, et al. application of electrodialysis to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s: stage-of-the-art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j. j. membr. sci., 2007, 288(1/2): 112. 13 pinacci p, radaelli m. recovery of citric acid from fermentation broths by electrodialysis with bipolar membranes j. desalination, 2002, 148(1/3): 177179. 14 汪建芳, 汤建华. 电渗析浓缩回收硫酸钠溶液的实验研究 j. 水 处理技术, 2002, 28(5): 288290. 15 turek m. electrodialytic desalin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coal-mine brine j. desalination, 2004, 162(3): 355359. 16 张维润. 电渗析工程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17132. 17 gb5750-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s. 18 魏新军. tvnb 的氨气敏电极快速测定方法 j. 食品研究与开 发, 2001, 2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