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word版.doc_第1页
《急性中毒》word版.doc_第2页
《急性中毒》word版.doc_第3页
《急性中毒》word版.doc_第4页
《急性中毒》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中毒(1) p. 33急性中毒(1)中毒的一般知识什么是中毒 某种物质进入人体,损害机体的组织和器官,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叫中毒。能引起中毒的物质叫毒物。中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见,而且多数情况是由于对毒物及其引起的伤害缺乏了解所引起的。年月,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朱令得了一种“怪病”,通过电脑网络向国际医学界发出求助电子信函,才得以确诊“铊”中毒一事。年月,北京大学又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很快被公安局扣押。王交待了投毒的一些情况后,医院对两名受害人及时用了解药,方转危为安。针对清华、北大的这两起案件,国家教委于年曾发出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铊的毒性高于铅和汞。铊盐无色无味溶于水,只要微量就可使人中毒。铊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中毒表现】下肢麻木或疼痛、腰痛、脱发、头痛、精神不安、肌肉痛、手足颤动、走路不稳等。【预防措施】生产鞭炮的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往往带有红色,注意不买,不食带有红色的盐。可用硫代硫酸钠和普鲁士兰解毒。毒物本身的作用是相对的,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毒效。例如巴比妥类药物有很好的催眠作用,但如果服用剂量过大就可以引起中毒,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又如扁豆是我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但烹调不当也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扁豆中的两种有毒成分要经过高温加热才能被破坏,因此如果吃了没有熟透的扁豆,就可能引起中毒。 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毒物毒性剧烈,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机体,迅速引起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叫做急性中毒。如果毒物少量、缓慢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中毒症状,叫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则介于急、慢性中毒之间。中毒的一般表现毒物的种类很多,损伤机体的机制也不尽相同,因此中毒后的表现往往各有特点。多数毒物中毒都表现为多系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也可以以某一系统的异常为突出表现。以下是各系统常见的中毒性表现。 (一)消化系统中毒时消化系统的病变最为常见,主要有急性胃肠炎,这是几乎所有中毒都可以引起的病变,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严重者甚至胃穿孔引起急腹症。此外,腐蚀性毒如强酸、强碱等误服可引起口腔炎。具有肝脏毒性的毒物中毒可以引起肝脏损伤等。 (二)神经系统神经毒物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脑实质受损引起急性中毒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知觉丧失、对一般刺激无反应以及昏迷。此外还可有抽搐、精神症状、瞳孔缩小、呼吸脉搏变慢、双侧瞳孔不等大、呼吸衰竭等。急性中毒性脑病如果积极抢救,多数可以恢复,少数可留下后遗症。除中毒性脑病外,有些毒物(如有机磷农药、砒霜等)中毒还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病变。 (三)呼吸系统刺激性或腐蚀性气体如强酸强碱气体、砷化物蒸气侵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有些神经毒物如吗啡、催眠镇静剂等可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麻痹等。 (四)循环系统许多毒物都可以引起休克,如血管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过敏性休克等。 (五)血液系统中毒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主要有:溶血性贫血,如误食毒蘑菇、砷化物中毒以及毒蛇咬伤等,可表现为贫血和黄疸,严重者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氯霉素、抗肿瘤药、阿斯匹林等可引起出血,鼠、蛇毒等可引起凝血障碍导致出血。 (六)泌尿系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氯化汞、四氯化碳、蛇毒等中毒可引起肾小管坏死,磺胺药物中毒可引起肾小管阻塞等。 (七)皮肤粘膜症状如一氧化碳中毒、麻醉剂中毒,皮肤粘膜可出现紫绀,一氧化碳中毒时口唇可呈现樱桃红色。强酸、强碱、甲醛等腐蚀性毒物灼伤时,局部可见腐蚀性损害和痂皮,硫酸痂皮呈黑色,硝酸痂皮呈黄色,盐酸痂皮呈棕色。 (八)眼球症状阿托品中毒时叮见瞳孔扩大。有机磷农药、吗啡类中毒时可见瞳孔缩小。 对急性中毒的判断判断急性中毒,通常要结合病史和患者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初步结论。有条件时还可做一些实验室检查来帮助判断。 了解病史毒物接触史是判断中毒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一旦有中毒表现出现,就应该分析、调查是否有毒物接触史。 如怀疑有服毒的可能性时,要了解患者的生活和精神状态,经常服用药的种类,并调查身边有无药瓶,家中药物有无缺少等。 怀疑煤气中毒要了解室内炉火、烟囱以及同室其它人的情况。 怀疑急性食物中毒时,应调查同餐进食者有无同样症状。 患者的表现 在实际中毒时,往往发病比较突然,病情进展迅速,情况紧急,而且多数中毒都表现为机体多系统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因此要及时做出正确判断有时是很困难的。一般情况下,对突然出现紫绀、呕吐、昏迷、惊厥、呼吸困难、休克而原因不明者,都要考虑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并尽早采取救护措施以及护送医院。对急性中毒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中毒情况,假如当时没有医院的抢救治疗条件,如果懂得有关中毒急救的一般常识,就可以采取一些现场解救措施,这样会对减少中毒的损害有极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医院的治疗。下面介绍中毒的一股治疗原则及简单可行的处理方法。(一)排除毒物 对吸入性中毒,应立即使中毒者脱离现场到空气流通处吸入新鲜空气;应给病人解开衣领,让其静卧并保暖;保持呼吸道并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昏迷患者应将其舌头拉出并使下颌前倾。(见书中图6-1)。 皮肤粘膜沾染毒物应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的衣服要及时脱去。清洗不能用热水,以免血管扩张促进毒物吸收。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时,冲洗时间要达1530分钟左右,并可选择适当的中和液冲洗。如强酸接触中毒可用肥皂水作为中和液冲洗浸泡,强碱中毒可用食醋作为中和液。如现场无中和剂或解毒剂,则要用大量清水冲洗,以防皮肤灼伤等严重伤害发生。 食入性中毒应采用催吐、洗胃及导泻等方法排出毒物,但后两者一般要在医院或有医疗条件的单位进行。由消化道进入的毒物大多数能引起呕吐,假如不发生自发性呕吐或呕吐不彻底,就应采取各种措施催吐。催吐前先给患者饮水500600毫升,然后用手指、鸡毛或筷子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但中毒者有下列情况禁用催吐;昏迷状态;中毒引起的抽搐、惊厥未控制之前;内服腐蚀性毒物;催吐可引起出血或穿孔;误服汽油、煤油等;催吐时如吸入肺可导致肺炎;孕妇。(二)阻止毒物吸收 毒物由四肢局部进入体内时,如有毒动物咬伤,可在肢体的伤口上端加止血带,以防止毒物自静脉或淋巴管弥散。止血带要每隔1030分钟放松1分钟。 在误服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后,可立刻口服稠米汤、豆浆、面糊粉、牛奶等保护剂保护胃粘膜,并能粘附毒物,减少吸收。(三)使用解毒剂一般在毒物不明的情况下,或者不具备洗胃条件时,可采用通用解毒剂: 1、通用解毒剂(活性炭4份,氧化镁2份,鞣酸2份和水100份),让患者口服。 2、2份烧焦的馒头片、1份氧化镁置于1杯浓茶中让患者口服。 3、中医或民间常用的解毒方:甘草1份、绿豆2份加水煎汤服,或甘草浓煎频服,或甘草15克、大黄9克煎服,或绿豆或黄豆煎汁服。此外还有许多对某种毒物有特殊解毒作用的药物,要在医院或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乱用。常见的几种急性中毒一、农药中毒农药种类有好几百种,常用的也在50到80种左右,为了防止果蔬上的害虫和细菌,必须使用农药,目前主要问题是许多菜农使用农药不合理,比如马上要上市销售还喷药,或者滥用一些不该在果蔬上使用的高毒农药,造成果蔬上农药残留严重。农药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由于农药影响神经传导,会导致头晕、恶心、呼吸不畅,乃至窒息死亡。慢性中毒是指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农药在体内慢慢蓄积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乃至影响下一代,如致癌、致畸等。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由于其杀虫效果好,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有机磷农药对人畜均有毒性,食入或吸入后极易发生中毒。目前常用的有机磷农药如对硫磷、内吸磷、敌百虫、乐果等都是毒性很强的杀虫剂。 有机磷农药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及完好的皮肤侵入人体,其中毒作用主要在于抑制体内胆碱脂酶的活性,从而引起副交感神经的强烈兴奋,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如血压升高、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瞳孔缩至针尖大小、呼吸困难、昏迷、抽搐,严重者可因呼吸机能麻痹而死亡。 1、紧急处理 立刻将患者撤离有毒环境,脱去沾毒的衣物。如有皮肤接触有毒物,应立即用微温的肥皂水,或淡碱水,或小苏打水彻底洗涤(敌百虫中毒时忌用碱性溶液,因为敌百虫遇碱后可转化为毒性强十倍的敌敌畏),但不可用热水。此外,某些有机磷冲毒,忌用高锰酸钾洗胃。因为这种强氧化剂可使对硫酸磷氧化成对氧磷,使乐果氧化成氧乐果,使马拉硫磷氧化成马拉氧磷等毒性更强的物质。误服有机磷农药时应尽快送医院洗胃,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解毒剂如阿托品、解磷定等。 2、预防中毒 要了解、掌握有机磷农药的使用、保存的基本要求并严格执行,瓜果和蔬菜在喷洒农药后一定时间才可以采摘进食,搅拌过农药的粮种、菜种都不能进食。不能用敌敌畏等农药涂于头部或洒于衣服、被褥上灭虱,更不能用有机磷农药杀虫剂来治疗皮肤疾患。(二)有机氯农药中毒 有机氯农药也是常用的杀虫剂,包括碳氯灵、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这类农药是脂溶性物质,对富含脂肪的组织有特殊亲和力,误食入人体后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损害。中毒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时表现为肌肉抽搐,头面部肌肉发生震颤。 1、紧急处理 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环境。皮肤沾毒时要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误服中毒时要进行催吐并立刻送医院救治。 2、预防中毒 要严格按要求使用、保存农药,患有心血管病、肝病和肾病者不宜从事喷药工作。避免蔬菜水果残留农药要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蔬菜和水果,为降低吃入残留农药蔬果的机率,建议消费者采用如下避免毒害的自保之道: 1、尽量选购当令盛产的蔬果。在天然灾害或节庆日前后,应避免抢购蔬果,以防止农民为抢收蔬果,加重农药喷洒剂量或机率。 2、改掉爱购买外形美观蔬果的习惯。勿偏食某些特定的蔬果。 3、可选购含农药机率较少的蔬果,如具有特殊气味的洋葱、大蒜、九层塔;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强的龙须菜;需去皮才可食用的马铃薯、甘薯、冬瓜、萝卜,或有套袋的蔬果。 4、当发现蔬果表面有药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时,表示可能有残留农药,应避免选购。 5、可选购有品牌,且经民间或官方单位农药残留检验合格的蔬果,因其于管理和申诉管道上较为健全,且部分蔬果还会标明产地来源,消费者也多了一层保障。 6、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果(如奇异果、芭乐等),较易沾染农药,因此食用前,可去皮者,一定要去皮,在去皮前,务必先以蔬果清洗配方及清水冲洗,否则刀上所沾染之农药亦会造成污染。 7、连续性采收的农作物(可长期而连续多次采收),如菜豆、豌豆、韭菜花、小黄瓜、芥蓝菜等,须长期且连续地喷洒农药。消费者应特别加强清洗次数及时间,以降低其农药残留量。预防农药中毒怎样洗菜? 不管是大棚种菜,还是便宜菜,一般都会施加农药,便宜菜可能有时用的是价钱便宜但毒性比较高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根据有关部门对市场出售蔬菜的抽查表明,芹菜、洋白菜、小白菜容易查出农药超标,而西葫芦、西红柿、茄子只要在规定的喷洒期内施药,则可以放心划入无公害蔬菜的范围。 把蔬菜的外帮去掉; 在清水下重复冲洗数次; 把蔬菜浸在清水中约一小时,然后在清洗;或用开水将菜灼烫约一分钟,烫过的水弃掉不要; 最后要彻底把菜煮熟,才可食用。(三)杀鼠剂中毒 杀鼠剂(鼠药)是指一类可以杀死啮齿动物的化合物,我国常用的杀鼠剂按其作用快慢可分为两类:急性杀鼠剂与慢性杀鼠剂。前者指老鼠进食毒饵后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的杀鼠剂,如毒鼠强、氟乙酰胺;后者指老鼠进食毒饵数天后毒性才发作,如抗凝血类杀鼠剂敌鼠钠、溴敌隆。常用的杀鼠剂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钠盐等几种。杀鼠剂中毒是由于其神经毒性、血液和血管毒性引起的。 磷化锌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杀鼠剂,目前农村市场上仍可见到。磷化锌口服中毒后,与胃酸作用生成氯化锌和磷化氢,氯化锌腐蚀胃粘膜,引起溃疡和出血,磷化氢损害心、肝、肾、肺和神经系统。在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即出现口腔及胃部烧灼感,咽喉部麻木、口喝、恶心和呕吐等胃肠系统症状。呼出的气体和呕吐出来的东西都有磷化锌特有的蒜臭味。发现中毒者后,应立即用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严禁让中毒者吃蛋黄、肥肉等油类食物,以防加速磷化锌的吸收。 安妥稍有点香味,成年人吃几克安妥就可能中毒死亡,小孩更敏感。误食了安妥以后,可让中毒者连吃几杯盐水,一杯水加一匙食盐,然后催吐,一直到吐出来的东西像清水一样为止。禁让中毒者吃油类食物。 人误食敌鼠钠盐后,会发生咯血、血尿、便血,粘膜及皮下广泛出血。急救原则是催吐。 杀鼠剂一般不易扩散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常见的杀鼠剂中毒多见于幼儿误食或自杀等情况。要做好杀鼠剂中毒的预防工作,加强鼠药、毒饵的使用管理,存放必须与食物严格分开,以防误食误用。 投放毒饵以在夜间儿童入睡后为宜,投放区域要严加防范并于次日早晨收起处理,谨防儿童拣食。 毒死的动物如猪、鸡等不可食用。曾发生过猪吃敌鼠钠盐中毒死亡,人吃了中毒死亡的猪肉后又引起二次中毒的事故。南京“9-14”汤山特大投毒案9月14日的谐音很凶险,就是“就要死”。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发生特大食物中毒事件。汤山距南京约40公里,为宁沪高速公路边一个普通小镇。惨剧始发于凌晨5点多钟,随后一中学和东湖丽岛工地数百学生和民工因食用了油条、烧饼、麻团等食物后相继发生中毒。至目前统计,该案已致42人死亡,300多人中毒。第二天凌晨5点罪犯陈正平已被抓获,陈正平向警方交代:他因生意竞争,心怀恨意,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剧毒灭鼠药“毒鼠强”进行投毒犯罪。他只花了8元钱,在农贸市场上轻而易举就获得了这种剧毒品。急性剧毒鼠药并不是新问题。除了容易引起误食事件外,急性剧毒鼠药也给自杀和谋杀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急性鼠药属于剧毒,毒性比氰化钾还强,毒性发作时间很短,人一旦误食,几乎没有特效药,而且根本就没有时间来救治。 急性鼠药还可造成二次中毒,吃了被这些鼠药毒死的动物也会引发中毒;同时毒鼠强还是植物内吸毒物,如冷杉树周围的土壤被毒鼠强污染后,结出的树籽仍可以毒死野兔。故此,中国鼠害与卫生害虫防治协会把急性剧毒鼠药引发的中毒称为当今的“新鼠害”。 2001年报告化学性食物中毒90起(占总中毒起数的48.65%),6121人中毒,81人死亡。其中鼠药中毒46起,约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50%,中毒人数2540人,死亡42人,其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8%,多为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毒鼠强或氟乙酰胺,中毒原因以误食或投毒为主。 目前,我国明文规定禁止使用的灭鼠剂有: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硅及甘氟。 毒鼠强是1948年由德国贝尔公司合成一种炸药的中间体,之后被作为毒药使用,无色无味,俗称“三步倒”,本品化学名称四亚甲基二砜四胺(tetramethylene disulfo tetramine),为剧毒急性杀鼠剂,人的致死量512mg,几乎没有解药,只能靠对症治疗,在预防上也只能从源头抓起。虽然早就明令禁止生产,但是屡禁不止。毒鼠强制作简单,不需要太多生产设备,其所有原料在一般的化工商店就可以买到。小作坊生产毒鼠强的设备用不了1000元,一些不法分子靠此发了财。可以说,有集市就有鼠药,往往有鼠药的地方就有“毒鼠强”。目前,一些不法厂家仍暗地继续生产禁用灭鼠剂,通过小商贩大量销往各地城乡。这类非法生产的鼠药标上各种不同的名称,据不完全的市场调查显示,鼠药80%以上的主要成分为毒鼠强和氟乙酰胺。为什么急性剧毒鼠药仍然屡禁不绝? 专家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灭鼠的认识存在误区,尤其在农村,农民总是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灭鼠效果。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曾出现大规模鼠害,高毒、禁用的灭鼠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在全国普及使用。这些急性灭鼠药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放了鼠药就能看到死老鼠的心理。所以急性灭鼠药比慢性药有市场。 另外一个原因是鼠药管理问题。管理鼠药的部门太多,但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围剿。如目前鼠药登记管理是在农业管理部门,生产许可证又是一个部门,日常流通、销售是工商、技监、农药管理站等部门管理,各地爱卫会也指导,大家都管的最终结果是谁都没管住。二、植物性中毒(一)曼陀罗中毒 曼陀罗又名洋金花、醉心花、大颠茄,属茄科,是多年生直立草本(见彩图)。曼陀罗全株均有毒,尤其种子毒性最大,儿童内服38颗即可中毒。 曼陀罗含有多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生物碱,如莨菪(lang4dang4)碱、阿托品等,中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兴奋之后继而转为抑制。中毒初期表现为口干、皮肤潮红、烦躁不安、幻想、幻视、幻觉、幻听、哭笑不止、瞳孔散大,严重者进而昏睡、血压下降,甚至可发生休克。 预防中毒 要教育群众,曼陀罗有毒不能食用。家庭、院落尽量不种此花。果实成熟季节应及时采摘,且注意管理好,防止污染食品及儿童食入。作药用时,必须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二)发芽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也叫土豆,是我国人民日常最普遍的食物之一。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毒素称为茄碱,对机体粘膜有腐蚀性,能破坏红细胞,重者引起脑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呼吸中枢麻痹。一般每100克马铃薯中约含茄碱10毫克。收获未成熟的马铃薯或贮藏时接触阳光,可引起表皮发紫和发芽,此时每100克马铃薯中茄碱的含量可达500毫克,尤其以芽、芽孔、皮和溃烂处为多。 食入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后数分钟或几小时,病人即出现咽部搔痒、烧灼感、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意识障碍、瞳孔散大、抽搐等,可死于呼吸中枢衰竭。凡进食发芽或未成熟马铃薯者,出现上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首先应考虑中毒的可能性。为了证实判断,可将进食的马铃薯切开,在芽附近加浓硝酸或浓硫酸,如变为玫瑰红色,即说明有茄碱存在。 1、紧急处理 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殊解毒剂,早期发现病人中毒应争取时间进行催吐或送医院洗胃、导泻。需要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2、预防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多与马铃薯保管不妥有关,应注意保存于凉爽、干燥、无阳光的地方,以免生芽。生芽过多或皮内已青紫变绿者,不应再继续出售或食用。生芽不多的可以把芽和芽孔挖掉,皮肉变质者应及时发现削去,食用时可将马铃薯浸入水3060分钟,使残余毒素溶于水中,然后煮熟。由于茄碱遇醋酸可分解,故可在煮马铃薯过程中加点醋以加速茄碱的分解,使之变为无毒。(三)毒蘑菇中毒 自然界已知有毒的蘑菇约250种,我国现有191种,26科,58属。对人体危害严重的约40多种,致死人的近30种。毒蘑菇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草、树丛中,在腐烂木头和腐烂树叶堆上也常能见到。由于毒蘑菇有些形态与无毒蘑菇相似,所以误食而引起中毒最为常见。以下举一些例子: 胃肠类型蕈(xun4)中毒。潜伏期0.56小时,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红网牛肝菌、毒红菇、墨汁鬼伞等。 中毒性肝炎型蕈中毒。食后1530小时可无症状,早期出现呕吐、腹泻,并且累及肝脏等实质性脏器,并以肝脏损害最严重,病人有黄黄疸、出血倾向等,严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惊厥(jue2)、昏迷、死亡,此型中毒病情严重。如:毒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褐鳞环柄菇等。大连一男童食用毒蘑菇致死 专家建议野生蘑菇慎食 2002年08月27日 10:25 中国消费者报 8月13日至8月23日,仅10天时间里,大连就有近20名消费者因食用马路市场兜售的野生蘑菇中毒,造成一7岁男孩死亡,15人住院。为此,大连市卫生监督所于8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到马路市场采购食用野生蘑菇,任何饭店未经检疫不许出售自采、收购的野生蘑菇。据有关医师介绍,这些患者均是食用了一种被百姓称之为“鸡腿”蘑的野生蘑菇后,先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中毒症状入院接受治疗的。目前,医院正采取透析、洗胃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抢救。“鸡腿蘑”缘何使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呢?长期从事蘑菇等微生物研究的辽宁师范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姜长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百姓俗称的“鸡腿蘑”学名叫“白毒伞”,外观呈乳白色,颜色与普通蘑菇相近,茎杆较长,普通消费者很难辨认。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湖南、广东、四川、江苏、辽宁等省市。因“鸡腿蘑菇”含有毒伞肽和毒肽,毒性较大,它能严重损害人的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等重要器官,严重的可危及人的生命。一些消费者食用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便血等。由于个人体质情况不同,也有极个别人食用后,能平安无事或轻度中毒。同时也与食用方法不同有关。如食用前,先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再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它的毒性就会小一些,对人的危害也会减轻。如果采用直接炒的方法食用,极易给食用者造成深度中毒。 神经精神型蕈中毒。潜伏期16小时,除胃肠道症状外还出现流口水、流泪、心跳慢、瞳孔缩小,少数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甚至死亡。有豹斑毒伞、角鳞灰伞、毒蝇伞、臭黄菇等。在采集蘑菇时,那些颜色鲜艳、漂亮、长得奇形怪状或在伞盖和茎上有斑点、疣点、裂沟、生泡、流浆、发粘的,以及生长在脏地方的、有特殊苦辣味的,还有那些能使银器皿、葱蒜变色的磨菇,往往是有毒的,都不能轻易采摘进食。此外,野生蘑菇上或其周围看不到小虫,这种蘑菇就很有可能有毒,也不应采食。但是某些有毒蘑菇的外形、颜色、生长特点等都与可食蘑菇非常相似。没有采蘑经验者不要去采食蘑菇,一般市场上销售的蘑菇都是可食的。一种快速简易检验毒蘑菇的方法将可疑蘑菇切成薄片,放在报纸上,挤压出汁液、待汁液晾干后,在汁液的痕迹上滴些浓盐酸。如果蘑菇含有毒素,在滴过盐酸的汁液处20分钟左右就会显蓝色;如果蘑菇毒素合量较少,汁液的痕迹处会先显现红色,然后逐渐变为蓝色。这是因为有毒蘑菇中的环状缩氨酸,在浓盐酸的作用下,环状缩氨酸与纸中的木质素发生了变色反应,因而出现蓝色。毒蘑菇中毒的处理 在烹调与食用方法上要注意防止中毒。如炒蘑菇不如水煮好,因为水煮受热均匀,加热时间长,可使不耐热的毒素破坏掉;有些蘑菇毒素易溶于水,故喝汤者中毒严重;不少毒素易溶于酒精,在吃蘑菇时同时饮酒,酒可促进毒素吸收。 紧急处理发现中毒后要立刻催吐,同时要立即送医院进行洗胃及解毒剂治疗。(四)含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可以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从而造成中毒。中毒表现一般为紫绀、胸闷、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跳加快,或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严重者心跳变慢、血压降低、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本症一般多先发于儿童,约食后13小时内发生。 日常生活中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原因有: 误将亚硝酸盐当食盐用而引起中毒; 用“工业用盐”作食盐用。 食用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较高的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蔬菜如小白菜、青菜、韭菜、菠菜、莴苣、甜菜等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少量的亚硝酸盐。新鲜腌渍的咸菜和变质的熟剩菜,由于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使所含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显着增加。以往贫困地区以菜代粮引起的乌嘴病,即是典型的食源性亚硝酸盐中毒; 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亦可引起中毒。 肉制品加工时超量用亚硝酸盐,食用可导致中毒。某施工工地,忙碌了一个下午的民工开饭了,一大桶面条被劳累的人们吃得干干净净,送饭的师傅正要收拾餐具回去。突然,一名民工出现恶心、呕吐,紧接着,所有进食的人们都先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口唇、皮肤紫绀等症状。虽经积极抢救还是有4名工人不幸死亡。这是两年前发生在山东省某地的一次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也是不断重复发生类似事件中的一件。在我国,此类重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每年都有数起发生。 1、紧急处理 中毒轻的,可让病人休息,大量饮水便可自行恢复。重者要送医院治疗。 2、预防中毒 煮熟的蔬菜不应存放过久再食用,禁食腐烂变质的蔬菜;腌菜必须时间充足后食用,经分析腌制18天的菜亚硝酸盐含量最高,20天以上即可无害;此外不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吃咸菜。(五)扁豆中毒 扁豆又称菜豆、四季豆,云豆。吃扁豆引起中毒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这是因为扁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两种毒素,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破坏,以及胃肠功能紊乱,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出冷汗、四肢麻木、心慌、胸闷,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扁豆中的毒素可以被持续高温破坏,所以家庭食用扁豆时,由于已经煮熟炒熟,因此不会引起中毒。只有在扁豆没有完全熟透的情况下,才会引起中毒。此外扁豆中毒素的含量还与地区和季节有关,一般在下霜前后毒素含量最高,所以中毒事故也多发生于此时。 预防中毒的关键是,做菜时要注意里外熟透,使整个扁豆的颜色全部改变,吃着没有豆腥味,这样就可避免中毒发生。霉变甘蔗中毒甘蔗是广东人爱吃的一种植物,但吃了发霉变质的甘蔗可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 甘蔗收获后如经过长时期贮存,就容易被霉菌污染,并造成大量繁殖。特别是成熟度不高的甘蔗。因糖含量低,更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甘蔗大多产在南方,气候温暖,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运到北方,遇到寒冷的环境,受冻,到初春天气转暖,甘蔗中的产毒霉菌菌株就会大量产毒。儿童如果吃了这种含有大量霉菌毒素的甘蔗,就会引起食物中毒。从引起中毒的剩余霉变甘蔗中曾分离出节菱孢霉,其所产生的毒素,毒力很强。 霉变甘蔗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或复视,眼球向上凝视,有幻觉、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最后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有的严重病例即使抢救成活也会留下不可恢复的瘫痪后遗症。如发现儿童吃甘蔗后有上述表现,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预防的措施: 甘蔗成熟后再收割。 甘蔗贮存时间不能太长,并要通风、防捂、防冻。 如发现甘蔗外观光泽不好,断面有白絮状或绒毛状菌丝。表面有深色霉斑,切面结构疏松、呈黄色或棕褐色或有红色黑色条纹,有酸味、酒糟味、辣味的甘蔗不能出售和食用。三、动物性中毒(一)毒蛇咬伤 全世界已知毒蛇约500余种。生存在我国的毒蛇有50余种,其中危害较大的约10多种。毒蛇一年中在4月到10月间活动,其余时间冬眠,因此,咬伤多在此期间。毒蛇咬人时,毒液通过毒牙注入伤者伤口,如毒液从伤口直接进入血液则最具危险性,可迅速致人于死地。各类型毒蛇咬伤的中毒特征 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的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主要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局部可无什么特殊表现。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 血循环毒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甚至七窍流血。固有“五步致死”的说法,但实际上只要及时抢救,数小时之内送往就近医院,仍可以治愈。 混合毒类: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此类。中毒表现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环毒。中毒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所以即使进行人工呼吸也难以抢救。其中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闽北有一个村,因为知道抓眼镜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镜王蛇咬死的人。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能治愈。毒蛇的识别对不同的毒蛇,防治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只有正确识别毒蛇,才能进行对症防治。 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沟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额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前毒牙和后毒牙。但是这种鉴别在应用上很不方便。 另一种方法是从蛇的外形和色斑上来鉴别。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身上有彩色花纹,尾短而细;无毒蛇头多呈椭圆形,身上色彩单调,尾细而长。 通身绿色为主:竹叶青。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蛇。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 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王蛇。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 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银环蛇。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 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金环蛇。分布长江以南。其余类似银环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蝮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三角形略长:蝰蛇。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症状类似五步蛇。被咬伤后没有把握识别毒蛇时,应尽量把毒蛇打死带回。青竹丝(俗名:青竹丝、竹叶青、赤尾鲐、青竹镖)一般在低海拔的树林,灌木林或是山区较常出现。头部成三角形,体背面为一致的深绿色或淡黄绿色,在侧面的背腹交界处有一白色或黄色单一线纹,或者在加上暗红色上白下红的双线纹。尾部后段为更暗的暗红色。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有颊窝,口部有一对大管牙。可为与青蛇互辨中作为快速鉴定之依据。毒性成份:具有出血毒。其作用机转仍不明,高浓度呈现促凝血作用,低浓度则具溶血作用。咬伤后会肿痛、发痒,也会有瘀血、水泡,咬伤率高,而致死率低。眼镜蛇体长12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幼蛇白色环纹比较明显,腹面颜色较浅。颈背面有一白色眼镜状斑纹,所以叫眼镜蛇。颈腹面白底上有两个黑色的点斑及1条黑色的宽横纹,激怒或攻击时,身体前段竖起13,颈部的8条肋骨左右撑开,膨大成扁平状,头平直向前,嘴闭合着,弹出长长的叉舌,伸缩不定。这时颈上的眼镜状斑纹也显得更明显,头摆动着发出呼呼的威胁声。炎夏在傍晚活动,其余季节白天在水边、灌木、竹林、稻田边巡视活动,甚至会进入屋宅。以捕猎鱼、蛙、小鸟、老鼠、蜥蜴及其它小蛇为食。一次能排出毒液250mg(干重8mg)。眼镜王蛇是身体最大的毒蛇,体长4.2米,最长达6米。背部棕褐色,背鳞边缘缀成黑色的横纹,身体后段黑色网纹显着项鳞后有1对大枕鳞,背鳞15行,尾下鳞一部分双行,一部分单行,脊鳞扩大成六角形。发怒时身体前段也会竖直,颈部膨扁,但颈背面没有白色眼镜状横斑,颈腹部也没有黑色点斑及横纹。这时头部呈平直状,如戴头罩,所以又叫毒帽蛇。眼镜王蛇性情凶猛,会主动攻击人,咬住人后紧紧不放。毒液不仅毒性强烈,而且排毒量大,一次可排出毒液400mg(干重100mg),相当于致死剂量的几倍。中毒症状:局部疼痛,四肢放射状烧灼似剧痛,10天后局部坏死。肿胀达于躯干持续约 18天。全身水泡,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通常是咬后第 5天出现。创伤要几个月才痊愈。一般症状为:呕吐、头痛、头晕、共济失调、视线和讲话模糊不清,肌肉麻痹,病人眼睛和肌肉不能张开,甚至不能吞咽,多诞,颈部及四肢轻瘫,呼吸衰弱及呼吸麻痹,有的病人出现惊厥、休克、心率不齐、低血压。眼睛王蛇咬伤的严重患者死亡率高,往往12小时内死亡,个别人仅3分钟。中毒症状的大小程度,不仅取决于毒性的大小,也取决于排毒量的多少、咬伤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碰到这类蛇咬伤,除积极抢救外,还要祈祷好的运气。金环蛇,金环蛇背部嵴棱明显隆起,全身从前至尾布着黑黄相间宽窄相同的环纹,躯干段2028个,尾段35个,尾端钝圆。金环蛇及银环蛇的中毒症状都是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流诞、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肌肉麻痹、运动不协调、呼吸微弱发展至衰竭,最后死亡。银环蛇,眼镜蛇科环蛇属,银环蛇的背面黑白相间的横纹,黑纹较宽,白纹较窄,体长约1米,腹面白色。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脚近水处,夜间活动于田边、路旁菜畦处,捕食鱼、蛙、老鼠、蜥蜴及其它小蛇。吃饱后常在路边休息,拂晓时才回窝,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夜行人路过,常被咬伤。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银环蛇的毒性比金环蛇强得多,一次的排毒量为18mg(等于5mg干重),死亡率达80。但因被咬伤口不肿不痛,易被人忽视,而贻误治疗。五步蛇:体型较大,为出血性毒蛇,二侧有列倒三角形具黑边的深棕色斑。咬伤症状:患处疼痛、快速肿胀、瘀血、出血、产生水泡、血泡、其它器官出血。蝮蛇。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丽江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死亡率高达50%。掌握毒蛇的活动规律蛇伤的预防 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份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除了要穿鞋袜或长筒鞋和长裤外,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 选择宿营地时,要避开草丛、石逢、树丛、竹林等阴暗潮湿的地方。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还应常备解蛇毒药品以防不测。 毒蛇怕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大多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因此,在适于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时,可手持竹竿或棍棒之类先乱打路边的杂草,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并做适当的防护,许多蛇伤是可以避免的。对毒蛇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小蛇不毒 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刚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妈妈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频繁,咬人时注毒量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因此咬人时注毒量相对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人凶狠。许多养蛇专业户甚至蛇类专家都吃过这个教训。 另外蛇的种类不同,毒性强弱也不同,如银环蛇的个头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却极强。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二:被蛇咬过,但是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一定是无毒蛇了。 这是极其常见的认识谬误,实际上,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比如97年福建附一医院就收治了一个8岁大的小孩,他被银环蛇咬伤后4小时才出现症状,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来经各方全力抢救,仍然昏迷了一个多星期才苏醒。医院收治的这类蛇伤病人不在少数! 误区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 即便是有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