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培训.doc_第1页
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培训.doc_第2页
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培训.doc_第3页
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培训.doc_第4页
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培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检查方法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目的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发展和变化趋势,建立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系统,为有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决策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学校卫生工作,促使全体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检查方法 (一)健康监测的实施 1.监测对象:全县范围内各中小学校2.监测时间:一般规定在每年的同一时间内进行。监测人员需事先接受严格培训,以掌握统一的方法和标准. 3.监测内容: 生长发育状况:是评价儿童少年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从下列方面挑选指标: 形态指标:如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肩宽、骨盆宽、上臂围、肩胛下皮肤摺厚度等。 功能指标:如肺活量、血压、脉搏。 疾病或异常:包括近视、沙眼、弱视、龋齿、牙周疾病、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神经官能症等。可通过测定血红蛋白、检查蛔虫卵等方法,筛查缺铁性贫血和肠道蠕虫感染。 (3)内外科:心、肺、肝、脾、胸、四肢、皮肤淋巴、 (4) 传染病的监控:包括X光胸部透视、肝功能检测等方法,筛查学生(尤其是新生)传染性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的感染情况。(5)其他:如血清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结核菌素等(二)组织管理 各监测队伍由有体检资质和任务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组建和管理。严禁以个人名义进行承包。检测费的收支必须严肃财经制度,收支两条线,并出具正式收据;严禁将经费分光用光,要保证一定的经费节余用于下一轮学校学生体检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人员管理 1.监测队伍一般由1220人组成(有检验或X光项目检测时,人员应相应增加),原则上不低于12人,除负责人外,其余全部为取得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职务。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4人,主要保证在内科和五官科的检查岗位上。 2.到学校进行监测前均应组织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每个人能熟练掌握学生体检的各项技术要求,未经培训的人员均不得从事监测工作。 3.各监测队伍的医务人员均应建立健康档案(卡),每人每年至少应进行健康体检1次。为防止医务人员与受检学生发生交叉感染,凡患有传染性疾病者,不得从事学生监测工作。 4.县卫生局为我县学生体检各监测队伍的行政主管部门,县疾控中心为我县学校学生体检的技术指导部门,县疾控中心将监测队伍的人员构成状况报县卫生局和教育局备案。监测人员应相对固定,不得使用其他医疗单位在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以避免人员流动性过大,减少由人员变动所带来的检测质量问题。 (四)监控措施 监测队伍应到校服务,学生体检各项工作尽量在校进行,方便师生及家长。工作人员工作时应做到着装整洁、配证上岗、举止得体、态度和蔼、书写规范,主动接受学校、上级部门的监督。各监测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定期抽查质量,发现误差超过标准的,要及时查明原因,不断总结经验。各监测队伍到校应取得学校的支持与配合,由学校填写“意见反馈表”,并将反馈意见直接寄主管部门。凡工作马虎、态度较差、不服从管理的人员应清理出监测队伍,以保证监测队伍高效、优质地为学生服务。 (五)检测项目及书写要求 学生检测最基本检测项目应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视力、肺活量、内外科、五官科、血检。身高、体重的检测结果直接用所测数字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血压值保留到个位数;肺活量值保留到十位数;内科、五官科检查出的阳性体征直接用汉字书写,阴性用“正常”或“未触及”表示。 监测表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月、日)、学校名称、所在年级、班级等,每一个内容均不得缺漏。 统一使用一种颜色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正确规范,字迹清楚;每个监测项目栏内在填写监测结果的后面,应签署监测者的姓氏;不属项目栏内的阳性体征,应在其他栏内注明;阳性体征的描述应简练、用语准确;异常情况通知单的建议栏,应根据所发现的体征,提出针对性的需作进一步的检查项目,是否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及上体育课等。 其它监测项目:如临床检验等检查结果,按相应出报告的书写规范出具报告。 (六)检测方法及要求 1.身高 使用器材:身高坐高计。使用前应校对0点,并用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版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0。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注意事项: 身高坐高计的生产厂家应有国家计量局颁发的质量论证合格书;所用身高坐高计应有厂家出具的质量合格证明。 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要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着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测试记录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按“四舍五入”原则取舍。 2.体重 使用仪器:电子秤。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20、30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的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示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 测试方法:测试时,电子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受试者站立在秤台中央。注意事项: 测量体重前,应让所有受试者排空大小便。不要大量喝水,也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受试者应站在秤台中央,上、下秤时动作要轻。 每天使用秤前,均需进行校正。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重量,避免差错。 测试记录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按“四舍五入”原则取舍。3.视力检查: 使用器械:标准对数视力表。悬挂高度应使视力表5.0行视标与多数受检对象的双眼呈水平位置。视力表的照度约500勒克斯。 检查方法: 受检者距视力表5米处站立,用遮眼板将左眼轻轻遮上,先查右眼视力。 可先从5.0一行视标认起。如果看不清再逐行上查,如辨认无误则逐行下查。要求每个视标辨别时间不超过5秒。规定4.04.5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1个,4.65.0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2个,5.15.3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3个。超过这一规定就不再往下检查,而以本行的上一行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 如5米处不能辨认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时,则令受检者站立于距视力表2.5米处或1米处进行检查。所得视力值应分别减去校正数值0.3或0.7后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如1米处仍不能辨认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时,应根据情况分别填写“数指、手动、光感、失明”等。 凡视力小于5.0者即为视力低下。小于5.0大于4.8者为轻度,4.84.6为中度,4.5及4.5以下为重度视力低下。 注意事项: 检查视力前,受检者摘去可能佩戴的眼镜(包括隐型眼镜),检查裸眼视力。 检查如用自然光线,应选择晴天。 检查前不要揉眼,检查时不要眯眼或斜着看。检查人员要随时注意监督。 用遮眼板时要提醒受检者,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 不宜在紧张视近工作、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即刻检查视力。至少要休息10分钟以后再做检查。 4.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指标。 使用器材:智能电子血压计。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校对,保证其准确性。 测试方法:按使用说明。注意事项: 测试前12小时内,受试者不得从事任何剧烈运动。 受试者先接受有关测试要求的讲解,消除精神紧张,保持情绪安定。 测试血压时,上臂不可受过紧衣袖的压迫。 需重复听取血压值时,应使血压计水银柱下降至零位后再行。 血压正常值:12岁学生收缩压为90140 mmHg,舒张压为6090 mmHg.5.肺活量: 使用器材:电子肺活量计。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校对,保证其准确性。 测试方法:嘱受试者取站立位。可做12次深呼吸,而后尽力深呼气。吸气停止时,憋住气向肺活量计口嘴内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再呼为止。检测人员进行肺活量读数。 注意事项: 测试前,应向受试者讲解测试方法和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允许受试者(尤其低年龄小学生)做必要练习。 受试者吸气和呼气均应充分,呼气不可过猛,防止从嘴与吹嘴接触部位漏气,防止用鼻呼气。呼气时允许弯腰,但呼气开始后不得再吸气。测试人员应注意观察,防止因呼吸不充分,漏气或再吸气而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前应有必要的身体准备活动,但不要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成绩。 6.五官检查: 由监测队指定专人进行测量。使用仪器:额镜、反光灯、窥鼻器、平面口镜,五号探针。 沙眼检查: 检查方法:主要用肉眼观察。由于沙眼早期多出现在上睑结膜的睑板上缘和上穹隆部,所以检查时一定要翻开上眼睑。一般用单手翻睑法,先嘱受检者向下看,以食指和拇指夹住上睑中央部的皮肤,食指向下压,拇指把皮肤向上卷,便可将上睑翻转;检查上穹隆时,可请受检者尽量向下看,用左手拇指将已翻转之眼睑向上提起,并将其稳定于眶缘上,再以右手拇指置下睑缘处,轻轻向上后方推动眼球,即能暴露上穹隆部。 诊断依据: 上睑板和上穹窿部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或两者兼有。 用角膜放大镜或裂隙灯检查可见血管翳。 上穹窿部和上睑板结膜出现疤痕。 结膜刮片可见沙眼包涵体。 有上述第1项兼有2、3、4项中之一,即可诊断为沙眼。 诊断方法: 沙眼临床分期:见附表-我国沙眼临床分期分级标准 沙眼诊断简易分类: 无沙眼:睑结膜表面光滑透明,结膜下血管的轮廓清楚,如上睑结膜及穹窿部血管仅有轻度充血,或只有单独的滤泡,或乳头一种症状存在,仍诊断为“无沙眼”。有沙眼:凡睑结膜表面(包括部分穹窿结膜)粗糙不平,结膜下的血管模糊,有充血及分泌物,并出现滤泡与乳头,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或伴有灰白色细条状、网状或片状的疤痕,不论病变轻重大小(侵犯结膜很少一部分或侵犯整个结膜面),都可诊断为“有沙眼”和第几期。 疑似沙眼:眼睑缘及附近穹窿部结膜有轻度充血,血管轮廓不清,只有单独的乳头或滤泡存在,一律诊断为“疑似沙眼”。不做沙眼统计,但需治疗,以防止发展。附表 我国沙眼临床分期分级标准 分期 依据 分级 活动性病变占上睑板结膜面积 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 轻(+) 中(+) 重(+) 2/3 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有活动性病变,同时出现瘢痕 轻(+) 中(+) 重(+) 2/3 仅有瘢痕而无活动性病变 不作统计 疑沙 上穹隆、呲部仅有轻度充血和少量乳头增生及滤泡形成 不作统计 鼻腔检查: 检查方法:受检者应正坐,勿靠椅背,头稍后仰。先检查外鼻、鼻前庭,再检查鼻腔。检查鼻腔时常使用窥鼻器(鼻镜),可左手持窥鼻器轻轻防入鼻前庭,再张开窥鼻器两翼,先检查鼻腔下部,然后使受检者的头部后仰抬高,检查鼻腔中上部。检查完毕在取出过程中,窥鼻器的两翼仍微微张开,以防夹住鼻毛。 注意事项:鼻的检查应注意外鼻有无畸形;鼻前庭有无红肿、糜烂;鼻粘膜是否湿润、光滑,鼻中隔有无偏曲;鼻腔内有无异物等。 龋齿检查: 检查方法: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的点、隙、窝、沟等龋病的好发部位要用探针做重点检查,必须经探诊后方可做出诊断。 诊断标准: 无龋:无充填体,也不需充填者。 龋齿:牙的点隙、裂沟或光滑面有色、形、质改变,以形、质改变为诊断的主要依据。釉质脱矿、崩解以至成洞为“形”的改变;当探针插入感到洞壁或洞底有软化为“质”的改变。如釉质上有白垩色斑点或有着色、粗糙的斑点,点隙或窝沟能卡住探针但无软化,此时不诊断龋。乳牙龋用d1、2、3标注,恒牙龋龋用D1、2、3标注。 龋失:未到替换年龄因龋失掉的乳牙,记录为m1、2、3;因龋失掉的恒牙,记录M1、2、3。诊断时应注意排除非龋丢失,如生理性替换。 因龋而进行充填的乳牙,记录为f1、2、3;因龋而进行充填的恒牙,记录F1、2、3。已充填牙合并原发龋(龋坏与充填体不连结者)或继发龋,均按龋齿计。 dmf表示乳牙,DMF表示恒牙。其中Dd表示龋齿,Mm表示因龋失掉,Ff表示补牙。 注意事项: 对已充填牙,应注意其他牙面是否有新原发龋,充填体下是否有继发龋,防止漏诊、漏登。 检查记录: 划“”分上、下、左、右记录。 7.内科检查: 由具有一定经验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进行检查。每个监测应有一名内科主治医师以上医师负责业务指导和会诊工作。 使用器械:诊断床、听诊器。 检查方法:按照内科物理诊断方法进行体格检查。主要以听诊检查心肺,触诊检查肝脾。对检查中发现的阳性体征,应进一步进行检查,做到早诊断和早治疗。 心脏:采取平卧位或端坐位进行检查。 心率:学龄期青少年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60次/分为心动过缓,经下蹲运动30次后仍100次/分为心动过速,经休息1530分钟后仍100次/分,应在监测检表上记录,填写异常情况通知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心律:正常人心跳节律整齐。学龄期青少年应注意是否有期前收缩(早搏),当早搏7次/分,经下蹲运动30次后仍7次/分,应在监测表上记录,填写异常情况通知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杂音:检出以下杂音记录(-),检出及其以上杂音和Dm杂音,应在监测表上记录,填写异常情况通知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杂音应记录其强度(级)、部位、性质、时期、传导等 心音改变:应注意是否有心音强度的改变、心音性质的改变、心音分裂、附加心音等。 肺:肺部听诊内容主要包括呼吸音、罗音、语音传导和胸膜摩擦音等,重点是病理性呼吸音和罗音,发现阳性体征,应在监测表上记录,填写异常情况通知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肝、脾:采取平卧屈膝位进行检查,以触诊检查为主,同时应注意腹部有无包块、腹水等体征。 检查初中以上年级女生时,应注意是否有意外妊娠现象。心脏病理性与非病理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杂音种类 鉴别点 病理性杂音 非病理性杂音 部位 性质 时期 传导方向 强度 心脏大小 可发生在任何瓣膜听诊区 吹风样,粗糙 长,常占全收缩期 较广而远 常在三级以上 有心房或(及)心室增大 肺A.瓣区或(及)心尖部 吹风样,柔和 短,不掩盖第一心音 比较局限 一般在二级以下 正常 8外科检查:(含头部、颈部、胸部、脊柱、皮肤、淋巴结、四肢) (1)甲状腺检查:视诊: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期可略增大,嘱患者作吞咽动作,可见肿大甲状腺随吞咽上下运动,注意其大小、形状及对称性。触诊:医师立于被检者背后,双手拇指放在其颈后,用其他手指从甲状腺软骨向两侧触摸;也可站在病人面前以右手拇指和其他手指在甲状软骨两旁触诊;同时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注意其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情况(光滑或有结节感)、压痛及有无震颤等。甲状腺肿大程度判定:度:甲状腺可触及,直径3cm以内。度:甲状腺在吞咽时,视诊和触诊均可发现,直径3-5cm。度:甲状腺在不作吞咽动作时也能发现,直径5-7cm。度:甲状腺肿大甚明显,颈部外型已有改变,直径7-9cm。度:甲状腺肿大极明显,直径超过9cm,多伴有结节。 (2)淋巴结检查:检查部位: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区、颏下区、颈前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检查内容:淋巴节有无肿大、肿大的部位、大小程度、数目、硬度、疼痛、活动度、有无粘连融合,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及溃疡或瘘管等。(3)乳腺检查:检查体位:检查时可取坐位或卧位。视诊:注意乳腺轮廓是否对称。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有无内陷、隆起、溢液或糜烂,皮肤有无破溃、色素或桔皮样。触诊: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腺上,轻施压力,由左乳腺外侧上部开始,沿顺时针方向由浅入深触摸,同样方法逆时针方向检查右乳腺。触诊检查应包括乳腺外上、外下、内下和内上(含乳腺的腋窝伸展部)四个象限。注意有无肿块或结节,以及肿块的部位、数目、大小、质地、边界、触痛、移动度,有无波动或囊性感及肿块与皮肤的关系。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