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穴位组合治颈椎病陈某,女,38岁,2月24日日初诊,主诉头晕7天,素有颈椎病,今洗衣过多,致使旧疾复发,颈部酸胀、僵硬不舒,头晕伴偏头痛,后背怕冷。经服药治疗,头痛及头晕症状缓解,现颈部仍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后背怕冷。笔者予以穴位组合针刺治疗,7次症状悉除。1患者取俯伏坐位,穴取天柱(双)、大椎、天髎(双)。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2540毫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0.50.8寸,施术最大限度牵拉局部筋膜,出现酸、麻、胀感后,留针候气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2患者取俯伏坐位,暴露治疗部位,常规皮肤消毒后,寻颈部压痛点及大杼穴,先用刮痧板刮试,再用皮肤针(消毒)叩刺出血,加拔火罐,隔日一次。3针对患者后背怕,冷取身柱穴,施隔姜灸,以皮肤红润不起疱为度,每日一次。中医学关于颈椎病的成因,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中说:“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天柱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脉气之所发,功能清头散风,通经活络,为治颈项病之要穴。大椎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会,总领诸阳经,刺之可振奋督脉阳气,缓解痉挛。类经图翼曰:“大椎为骨会,骨病可灸之。”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有舒筋利节作用;针灸甲乙经载:“颈项痛不可俯仰大杼主之。”大杼位于项部,为骨会,手足太阳经交会穴,颈椎病患者此处多痛,笔者常用刮痧舒经活络,刺络放血止痛。身柱为督脉穴,灸之可振奋督阳,温通经脉,气足血盈,背寒可愈。并嘱患者改枕颈椎保健枕,平时多按揉外劳宫穴预防。诸法合用,效若桴鼓。(孙亚威)/21nx/html/mifang/waikemifang/jingzhuibingdeziwozhiliao/2012/0312/27735.html 治落枕的偏方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第二天一早起来,张女士脖颈就疼痛僵硬、动弹不得,稍一转动疼痛难忍。不少人都知道这是落枕的征兆,但很少有人知道,落枕跟天气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初春时节寒潮频袭,应注意落枕的发生。专家指出,除了脊椎问题,落枕最常见的原因是颈肩部的提肩胛骨肌肉痉挛和疼痛,一般来说,大多因为气温较低时颈部受风着凉,导致肌肉过于紧绷;或夜间睡姿不当或枕头垫得不合适,使颈部肌肉受到牵拉。如有些女性睡觉时有个习惯,把棉被盖到胸口,露出颈肩部。在这种“头冷身热”的状况下,一早起床很容易因肩部肌肉僵硬而落枕。因此,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睡姿,并加强睡眠时的保暖,同时要经常做颈肩部伸展运动,这对预防落枕非常重要。平时不管有无落枕发生,要经常做颈肩部伸展运动。经常伏案工作的白领女性,要经常起身抬头前后左右活动颈部,防止颈肌慢性劳损诱发落枕。发生落枕后,患者可用热毛巾等局部热敷,使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在疼痛处贴上伤湿止痛膏,也可减轻疼痛。请人按摩也很有效。按摩方法是:落枕者坐好,按摩者站其背后,先用一个指头,在其落枕一侧的颈部,从上往下顺次轻轻按压,直至肩背,找出最疼、最硬的地方(即肌肉痉挛处)作为重点按摩部位;然后用一手的拇指,从该侧颈的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揉,至重点按摩部位时用力按摩,使落枕者感觉按揉处明显酸胀,如此反复按摩2-3遍后,再用手握空心拳在按揉过的部位轻轻叩击,重复2-3遍;然后再按揉2-3遍。经上述按揉叩击再按揉,落枕者局部发硬的肌肉块可逐渐松弛,疼痛也可很快减轻。落枕者自己可用一手的手指甲掐另一手的“落枕”穴,部位是:手掌的第二与第三掌骨之间,在手掌与手指关节以下1.5厘米处。掐时,应一个手指(如拇指)在掌背,一个手指(如食指)在掌心,两手指同时用力,互相对掐,约10分钟;然后交换,掐另一手的“落枕”穴,多可奏效。需注意的是,如果是外损伤引起的“落枕”,常伴有颈椎半脱位,故禁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而应去医院就诊处置;另外,有颈椎病的人,也不可盲目进行按摩。 邱华艳治疗颈性眩晕川芎、丹参莫联用周小姐患有颈椎病,最近常感到头晕、四肢发凉,分别到三家医院就诊,可三家医院的治疗方案都不同,其中一家医院的医生要她静滴川芎嗪注射液,另一家要她静滴丹参注射液,而第三家则要她两种药同时“吊”。周小姐不明白到底应该怎样治疗,丹参和川芎能同时用吗?周小姐的疑惑是有道理的。她所患的疾病是颈性眩晕,即颈椎病引起的脑供血不足,医生建议的这两种药在原则上都是可以的,但细究起来,还是川芎嗪注射液更好。川芎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上行头目,下通血海,中开郁结”;而丹参性微寒,有调经活血、祛瘀生新、清心除烦之功,形容其“降而行血,由热而滞者宜之”。可见,脑供血不足、四肢不温者,更适用川芎而不是丹参,而体壮、血热、心烦者可用丹参凉血除烦。而周小姐患的是颈性眩晕,伴有脑供血不足、四肢不温,因此,更适合川芎而不是丹参。安徽省中医院王金山治疗颈椎病小窍门 葛根茶葛根五加茶可以疏通气血,对缓解风寒湿邪引起的颈椎疼痛效果不错,经常埋头工作或者盯着电脑的人,不妨经常做着喝。方法:葛根、薏米仁各50克,五加皮15克,煎水代茶饮,或者把五加皮煎水后取汁、葛根切碎,与薏米仁、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待沸腾后改成文火熬粥即可。注: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冰糖适量服用。除了要重视全身调理外,锻炼也很必要。五禽戏、太极拳等全身性的锻炼,能够很好地推动阳热之气循经上行,放松颈椎。 崔静葛根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是中国南方一些省区的一种常食蔬菜,其味甘凉可口,常作煲汤之用。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可作为药物应用。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看来依然技艺精湛的葛布残片,这三块葛布残片是我国从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葛根的可靠见证。基本信息葛根 Radix Puerariae (英) Lobed Kudzuvine Root 植物别名野葛 药品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的干燥根。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植物形态多年生藤本,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 葛根3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长819厘米,宽6.51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密被黄白色绒毛;花密生;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长1519厘米;花萼5齿裂,萼齿披针形;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两体(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扁平,长69厘米,宽710毫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 采制: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 药品性状本品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1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切面黄白色,纹理不明显。质韧,纤维性强。气微,味微甜。 鉴别方法(1) 本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单粒球形,直径337µ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10分粒组成。纤维多成束,壁厚,木化,周围细胞大多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少见,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870µm。具缘纹孔导管较大,具缘纹孔六角形或椭圆形,排列极为紧密。 葛根叶子(2)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对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检查指标水分不得过14.0%(附录 H 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7.0%(附录 K)。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 A)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4.0%。 药性品味性凉,味甘、辛。 植物种类苦葛,是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葛根较肥大,长圆形。主要分布在低山沟谷中。葛根淀粉含量在810%,含葛根黄酮较高。据检验,每 100克葛根含总异黄酮14.82毫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葛根,又称柴葛和药葛,是多年生落叶藤本豆科植物。葛根较肥大圆形,味苦、甘、黄褐色,含葛 根淀粉12%。主要野生低山沟谷中,当地农民挖野葛根打粉自食或市场出售。有的农民挖取野葛根,洗去泥沙,切块晒干,卖给药材收购部门。据检验分析,野葛含葛总异黄酮每100克达到21.59毫克,药用价值极高。 粉葛,学名葛根,又叫甘葛。粉葛是多年生藤本豆科植物,葛根特别肥大,含粉率在2530%。因含葛粉多而得名粉葛,又因葛根甘甜,又将粉葛称为甘葛。野生粉葛,主要野生于低山沟谷中,未经人工栽培驯化,含淀粉率在1720%。也可用来作人工栽品种。葛根粉性凉味甘辛,有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多种功能,可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疹、泄泻等多种疾病。一般的粉葛质韧,纤维性强。 湘葛一号是我国第一个杂交品种。研究者在采集了世界上大多优质葛根之后经过杂交研发出来的品种。其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袁隆平院士为其题字“湘葛一号、中国创造”! 化学成分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 甘葛藤的干根含淀粉37%。 三裂叶野葛藤的根部含淀粉1520%。 从印度的同属植物的根中分离出葛根素、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谷甾醇、4,6-二乙酰葛根素和豆甾醇。 葛根主要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甙,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及异黄酮甙等。 野葛根含大豆甙元(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4-甲氧基葛根素(4-methoxypuerarin),大豆甙元-4,7-二葡萄糖甙(daidzein-4,7-diglucoside),大豆甙元-7-(6-O-丙二酰基)-葡萄糖甙daidzein-7-(6-O-malonyl)-lucoside,染料木素(genistein) 葛根所含成分,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甙元-8-C-芹菜糖基(l6)-葡萄糖甙daidzein-8-C-apiosyl(16)-glucoside,染料木素-8-C-芹菜糖基(16)-葡萄糖甙genistein-8-C-apiosyl(16)-glucoside,葛根素木糖甙(puerarinxyloside,PG-2),3-羟基葛根素(3-hydroxypuerarin,PG-1),3-甲氧基葛根素(3-methoxypuerarin,PG-3),4-O-葡萄糖基葛根素(4-O-glucosyl puerarin,PG-6),葛根酚(puerarol),葛根甙(pueroside)A、B,刺芒柄花素-7-葡萄糖甙(formononetin-7-glucoside),羽扇烯酮(lupenone),-谷甾醇(-sitosterol),二十二烷酸(docosanoic acid),二十四烷酸(tetracosanoic acid),l-二十四烷酸甘油酯(glucerol-1-monotetracosanoate),尿囊素(allantoin),-谷甾醇-D-葡萄糖甙(-sitosteryl-D-glucoside),6,7-二甲氧基香豆精(6,7-dimethoxycoumarin),5-甲基海因(5-methylhydantoin)及以槐花二醇(sophoradiol),广东相思子三醇(cantoniensistriol),大豆皂醇(soyasapogenol)A、B ,葛根皂醇(kudzusapogenol)C、A和葛根皂醇B甲酯(kudzusapogenol B methylester)为甙元的三萜皂甙。葛藤亦含有大豆甙元,大豆甙,葛根素和-谷甾醇。甘葛藤根含大豆甙,葛根素,4-甲氧基葛根素,大豆甙元及痕量大豆甙元-4,7-二葡萄糖甙。 分部区域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民间传说相传盛唐年间,某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妻,男称付郎,女叫畲女,男读女耕,十年寒窗,付郎高中进士,本是喜从天降,付郎却烦恼满怀,只因长安城里富家女子个个艳若牡丹,丰盈美丽,想妻子长年劳作,瘦弱不堪,于是有心休掉畲女。他托乡人带信回家,畲女打开只见两句诗“缘似落花如流水,驿道春风是牡丹”,畲女明白付郎要将自己抛弃,终日茶饭不思,以泪洗面,更是容颜憔悴。山神得知后,怜爱善良苦命的畲女,梦中指引畲女每日到山上挖食葛根,不久,畲女竟脱胎换骨,变得丰盈美丽,光彩照人。付郎托走乡人后,思来想去:患难之妻,怎能抛弃?!于是快马加鞭,赶回故里,发现妻子变得异常美丽,更加大喜过望,夫妻团圆,共享荣华。从此畲族女子便有了吃食葛根的习俗,而且个个胸臀丰满,体态苗条,肤色白皙。 另外,传说古时湘西某土司的女儿与一个汉族小伙子相爱。由于双方父母坚决反对,这对恋人相约遁入深山老林之中。入山不久,小伙子应身染重疴,神志不清,面色赤红,疙瘩遍身。姑娘急得失声痛哭,哭声惊动了一个仙须鹤发的道士,马上给小伙子服用一种仙草根,旬余即愈。后来他们知道,这种仙草叫葛根。遂长期服食,两人都身轻体健、皮肤细腻、容颜不老,双双活过百岁,被人传为美谈。 泰国美女的丰腴与婀娜多姿,是世界公认的。据说。 泰国的山区部落自古以来,就把野葛根作为民间女性美容、保健的传统秘方食品。直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在修缮一座泰国缅北部的古老的寺庙时,才偶然发现,这里珍藏着野葛根美容养秘方的古文献。从此,食用野葛根的传统,在更多的泰国人中普遍流行起来。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些文献被译成英文流传到境外,才逐渐被世人所知。 泰国的医学专家注意到:生活在泰国北部山区素有食用野葛根的习惯的孟族妇女部丰满,体态美妙,肤色白皙,健康长寿。而且该地区的女性,平均胸围比泰国地区的女性要大出8公分! 野葛根作为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悠久的历史。是历代清热解毒、通脉醒酒、呵肝护肾的要药。这些在神农本草经、济生方、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等几十部文献资料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野葛根含有丰富的葛根素、荀根素本糖甙、大豆异黄酮、大豆甙元、氨斟酸、微量元素、三萜类物质碱等对人体有益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滋补营养、养颜护肤、延缓衰老、改善骨质疏松、调节雌激素水平、清除体内垃圾,以及改善循环、降脂减肥、调节血压等多种保健功能,对呵护女性青春,更显得尤为重要。 保健功效简介: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 作用功效: 1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 2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肝脏解毒功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3对高血脂形成的冠状动脉硬化,通过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4对高血脂形成的脑动脉硬化,通过改善脑缺血状态,防治脑梗塞、偏瘫、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 5强化肝胆细胞自身免疫功能,抵抗病毒入侵。 适用人群: 1. 成年男子,经常饮酒,抽烟的人士、酒精代谢中毒者 2. 预防肝炎,提高肝脏解毒功能,修复肝损细胞的人群 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偏头痛等心脑血管病患者 4更年期妇女、易上火人群、常用烟酒者 5女性滋容养颜,中老年人日常饮食调理等 6预防黑斑、青春痘、肝斑的人群 7.改善微循环促进尿酸结晶溶解,提高肾血流量,促进多排尿酸。 注意事项: 服用方法: 每日2次,每次2粒,温水送服。 适宜人群 【野葛与女性】葛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和葛根素,目前异黄酮主要从大豆中提取。随着人们对野葛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野葛中异黄酮的含量和活性远远超过大豆中的。当今在欧美以及日本的女性保健领域受到广泛重视。 A、经常吃野葛食品能姿容养颜。促进皮肤白皙、光润、细腻,使女性焕发青春光彩。人们经常食用的大豆中含有微量的异黄酮,所以经常喝豆浆也可姿养肌肤,经研究发现异黄酮在野葛中的含量跟活性远高于大豆中的。 野葛食品对妇女产后带来的多种疾病有抑制功能。 B、常吃野葛食品能调理更年期综合症。 随着年龄增长,体内下丘脑垂体 性腺轴的平衡被打破,出现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猜疑、忧郁等症状。这就是医学上说的“更年期综合症”。 经常食用野葛制品对更年期综合症有调理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对钙的吸收减少,钙降低,骨骼脱钙,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经常食用野葛制品可预防骨质疏松。 研究结果显示,野葛具有很好的丰胸功效,内含异黄酮相当可观(葛根异黄酮又叫植物雌激素),它不仅具有使乳腺丰满坚挺和乳房组织重构的作用,而且对子宫、卵巢和皮肤也有作用。野葛根中的异黄酮成分,不仅具有有效的抗乳腺癌作用,而且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野葛与男性】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男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时刻保持一个清醒、敏捷的头脑至关重要。野葛食品不仅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起到解压的作用。其对循环系统有积极作用:从野葛根中提炼出来的黄酮类物质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的血液流量,主要表现在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野葛中的葛根素可使冠状血管阻力下降,冠脉流量增加,有利于改善缺血心肌氧的供需平衡,亦有明显的抗心率失常作用。 【野葛与儿童】野葛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其中人体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以100g干物质计)。苯丙氨酸(9.65mg)、苏氨酸(9.63mg)、异亮氨酸(7.45mg)、亮氨酸(11.54mg)、缬氨酸(11.24mg),被认为儿童必需的氨基酸组氨酸含量亦高达6.74mg。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铁、硒、锌、钙等,能促进儿童的体格、智力的发育。 【野葛与老人】临床医学证明:野葛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老年骨质疏松症有非常好的疗效。据报导现在老年人血压偏高非常普遍,一般人会选择药物治疗,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抗药性,停服后血压很快反弹。野葛食品,首先是作为食品,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在充饥的同时起到调理的目的,而且可以长期食用。野葛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是种不可多得的绿色保健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中医药材 干燥块根呈长圆柱形,药材多纵切或斜切成板状厚片,长短不 大自然葛根等,约长20厘米左右,直径510厘米,厚0.71.3厘米。白色或淡棕色,表面有时可见残存的棕色外皮,切面粗糙,纤维性强。质硬而重,富粉性,并含大量纤维,横断面可见由纤维所形成的同心性环层,纵切片可见纤维性与粉质相间,形成纵纹。无臭,味甘。以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性少者为佳;质松、色黄、无粉性、纤维性多者质次。 全国大部地区有产,主产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除上述正品外,尚有同属植物食用葛藤、峨嵋葛藤、甘葛藤、三裂叶野葛藤等的块根,在少数地区亦作葛根使用。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1营养心肌,扩张血管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对心肌代谢产生有益作用,同时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使血流量增加,故可用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 2解肌发表葛根丙酮提取物有使体温恢复正常的作用,对多种发热有效。故常用于发热口渴,心烦不安等病症。 3降糖降脂葛根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降血脂作用,能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疗高血糖,高血脂病症,有显著疗效。 4益智作用某些研究表明葛根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明程的治疗作用,葛根醇提取物能显著对抗东度警碱所致的记忆障碍。可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智力障碍,记忆力差等病症。 5升举阳气,止渴止泻葛根轻清升散,药性升发,柳举阳气,鼓舞机体正气上升,津液布行。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故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麻疹透发不畅,腹泻、痢疾等病症。 适宜人群 老少皆宜,特别适用下列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偏头痛等心脑血管病患者、更年期妇女、易上火人群(包括孕妇和婴儿)、常用烟酒者、女性滋容养颜,中老年人日常饮食调理等。 药理作用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葛根中提出的黄酮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麻醉狗颈内动脉注射葛根黄酮后,脑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相应降低,作用维持220分钟,如静脉注射,则脑血流量增加较轻,也不能解除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脑血管的作用,但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则能改善脑循环,其作用温和。葛根黄酮及葛根酒浸膏注射于狗的冠状动脉及静脉,均能使冠状血管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给大鼠腹腔及皮下注射葛根酒浸膏和腹腔注射其水煎剂及葛根中提出的结晶,对垂体后叶素所引起的心脏缺血反应均有保护作用,葛根水煎剂口服对高血压狗无明显的降压作用。葛根(日本产)煎剂中据报道有兴奋和抑制心脏两种成分。 解痉作用中国葛根(品种未注明)与日本市售葛根中均含天豆黄酮,对小鼠、豚鼠离体肠管具有罂粟碱样解痉作用,但中国产葛根较日本产者解痉作用强,可能与所含大且黄酮较多有关,此解痉成分能对抗组织胺及乙酰胆碱的作用;从日本产葛根中分离出之其他异黄酮类衍化物则无明显的扩乙酰胆碱作用。此外尚分离出肘肠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日本产葛根中提出之MTF-101有毒蕈碱样作用。 降血糖作用葛根(品种未注明)煎剂给家兔口服,开始2小时血糖上升,随即下降,第3、4小时下降最低,对家兔肾上腺素性高血糖不仅无对抗作用,反而使之增高,但能促进血糖提早恢复正常。葛根水提取物也能使家兔血糖初上升后下降,对饥锇家兔升血糖作用更显著,乙醚提取物对糖代谢则无明显影响。 解热及雌激素样作用日本产葛根浸剂对人工发热家兔有明显解热作用,维持45小时之久。葛根能增加未成熟小鼠子宫的重量,有雌激素样作用。此作用之有效成分为大豆黄酮。 【炮制】葛根: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及时切片,晒干。煨葛根:先以少量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后,将葛根片倒入,上面覆盖剩下的麸皮,煨至下层麸皮呈焦黄色时。随即以铁铲将葛根与麸皮不断翻动,至葛根片呈深黄色为匿,取出,筛去麸皮,凉透。(每葛根100斤,麸皮25斤)。 配伍效用葛根配伍柴胡、石膏:葛根与柴胡 均轻清升散而解表退热;石膏清解里热三药伍用 有解肌清热之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邪郁化热之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干之证 葛根配伍黄连、黄芩:葛根解表清热 升脾胃之阳而生津、止泻;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三者配用 共奏清热解表、燥湿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湿热泻痢 葛根配伍麻黄、桂枝:葛根善于缓解项背肌肉痉挛 为表证兼项背强急之要药;麻黄、桂枝有发散风寒之功效三者合用 共奏散寒解表、缓急止痛之功效 多用于治疗风寒表证而见恶寒无汗、项背强痛者 葛根配伍人参、茯苓:葛根升脾胃清阳而止泻痢;人参大补元气;茯苓健脾渗湿三药合用 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 用于治疗脾虚泄泻 葛根配伍天花粉:葛根生津止渴;天花粉可入肺胃清肺胃之燥热 又能养阴生津以止渴 为清热生津之良药二者伍用 有清热生津止渴之效 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及消渴等证 营养价值葛根的营养价值 葛根内含12%的黄酮类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是老少皆宜的名贵滋补品,有“千年人参”之美誉。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葛根汤”这一著名方剂,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 本草正义谓葛根“最能开发脾胃清阳之气”。 葛根味甘微辛,气清香,性凉,主入脾胃经。有发表解肌,升阳透疹,解热生津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泄泻、热病口渴、主治外感发热,头颈痛强,麻疹透发不畅,温病口渴,消渴,酒毒,胸痹心痛等病症。 常食葛粉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现代医学研究,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人工栽培(1)中耕除草:葛根生长较快,早春发芽前除次草,晚秋落叶后再除次草即可,生长期一般不需常除草。 (2)追肥: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返青后,施返青肥以腐熟人粪水为主,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落叶后施越冬肥,以农家肥为主。每年生长盛期可结合浇水,施少量钾肥有促根生长作用。 葛根栽种(3)搭架:葛根栽培须搭架,以利攀援,当苗高30厘米时即可引蔓上架。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 (4)修剪:生长期应控制茎藤生长,摘去顶芽,以减少养分消耗,并要合理调整株形以利充分利用阳光,还应及时剪除枯藤、病残枝。并在伤口处及时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袭感染。 (5)病虫害治理:葛根病害不多,生长期主要有蟋蟀、金龟子等害虫为害茎叶。可根据植保措施喷洒药剂经行灭杀,并结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颈项强痛 根据用葛根治疗外感病项背强痛的经验,试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颈项强痛,亦取得疗效。一煎剂:1015克/日,煎分2次服,连服28周。观察52例,颈项强痛消失17例,明显减轻30例。二总黄酮:每日量100毫克,两次分服,疗程同上。治疗40例,项痛消失9例,明显减轻27例。同时对高血压病的头痛、头晕、耳鸣及肢麻等症状也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降压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用药第1周即可出现疗效,作用持续12周。无明显副作用。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用葛根酒浸膏片每日612片,分23次服,总疗程422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1例,对心绞痛症状显效29例,改善20例,基本无效22例。心电图有效率为41.3%,血清胆甾醇及-脂蛋白在服药期间无明显变化。又据75例用酒浸膏片(每片含葛甙100毫克,每日量9001200毫克,少数用至1600毫克;13例加用葛根注射液,每日24毫升,每毫升含黄酮200毫克)治疗29个月的结果,心绞痛的有效率为86.7%,其中显效率为36%,心电图的好转率为44.4%。一般在1个月左右生效,2个月疗效较明显,此后疗效与疗程并不成正比,加用葛根注射液可提高部分患者疗效。对缓解憋气的效果较差。胆甾醇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但可能是受季节、饮食等改变所影响,因此本品是否能降低胆甾醇尚待研究。还有用葛根糖浆(每毫升相当生药1克)每次20毫升,日服3次,疗程412周,观察19例。用药后6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8例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有明显减轻,无效5例。生效时间多在服药后12周。疗程达8周或以上者疗效较好。心电图复查,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9冽。血清胆甾醇检查有10例明显降低,但对血压无明显影响。治疗中除1例胃溃疡患者于服药第1周内有轻度腹胀及上腹部不适外,未见明显副作用。 治疗眼底病 用葛根黄酮注射液(每毫升含黄酮40毫克)局部注射。一般均采用结膜下注射法,遇局部反应重时,可交替使用球后注射法。前者每次0.20.4毫升,后者每次0.30.5毫升。初次宜用小剂量,以后可渐增。每周注射2次,2周一疗程。病程超过半年者可加用胎盘组织液肌肉注射;视神经萎缩病例加用维生素B1肌注。尽量不与激素同用。共观察中央性视网膜炎35例,痊愈26例,显效5例,进步1例,无效3例。视神经萎缩12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4例。妊娠毒血症视网膜病变2例均无效。陈旧性脉络膜炎3例,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剥离手术后各1例,均有进步。黄斑发育不良及高度近视合并黄斑变性各1例均无效。葛根黄酮对因视网膜血管痉挛引起的中央性视网膜炎的疗效比较显著,治疗不能少于4次,视力恢复正常或病变已经吸收后,可以本品肌肉注射或片剂内服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治疗早期突发性耳聋 日服葛根(总黄酮体)23次,每次20毫克;同时配合复合维生素B口服。观察33例,年龄1564岁。根据EAG(电听阈曲线)和症状判断疗效,痊愈9例,显效6例,进步9例,无效9例。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根据伤寒论“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的理论,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例,30日内见效者4例,60日内见效者1例,5个月见效者1例,在解除临床症状方面,从有效率100%。验放举例:柴葛根30g,麻黄10g,桂枝15g,赤、白芍各30g,狗脊30g,骨碎补30g,接骨木20g,大血藤30g,红藤30g,附子20g,生姜20g。 典藏记载品汇精要:“葛根,刮去皮或捣汁用。” 【性味】甘辛,平。 本经:味甘,平。 别录:无毒。生根汁,大寒。 纲目:甘辛,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张元素:通行足阳明经。 本草新编:入胃,又入肺。 本草求真:入胃,兼入脾。 要药分剂:入胃、膀胱二经,兼入脾经。 【功用主治】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01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02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03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04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05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06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07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08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09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10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11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 12纲目:散郁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宜忌】张元素:不可多服,恐损胃气。 本草正: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 本草从新: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名家论述张元素:用此(葛根)以断太阳入阳明之路,即非太阳药也,故仲景治太阳阳明合病,桂枝汤加麻黄、葛根也。又有葛根黄芩黄连解肌汤,是知葛根非太阳药,即阳明药。太阳初病,未入阳明,头痛者,不可便服葛根发之,若服之是引贼破家也,若头颅痛者可服之。 李杲:干葛,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圣药也。 本草纲目:本草十剂云,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盖麻黄乃太阳经药,兼入肺经,肺主皮毛;葛根乃阳明经药,兼入脾经,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药皆轻扬发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本草经疏: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主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发散而升,风药之性也,故主诸痹。伤寒头痛兼项强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足太阳也,邪犹未入阳明,故无渴证,不宜服。 本草汇言:葛根,清风寒,净表邪,解肌热,止烦渴。泻胃火之药也。尝观发表散邪之药,其品亦多,如麻黄拔太阳营分之寒,桂枝解太阳卫分之风,防风、紫苏散太阳在表之风寒,藁本、羌活散太阳在表之寒湿,均称发散药也,而葛根之发散,亦入太阳,亦散风寒,又不同矣,非若麻、桂、苏、防,辛香温燥,发散而又有损中气之误也;非若藁本、羌活,发散而又有耗营血之虞也。神农经谓起阴气,除消渴,身太热,明属三阳表热无寒之邪,能散之清之之意也如伤风伤寒,温病热病,寒邪已去,标阳已炽,邪热伏于肌腠之间,非表非里,又非半表半里,口燥烦渴,仍头痛发热者,必用葛根之甘寒,清肌退热可也,否则舍葛根而用辛温(如麻、桂、苏、防之类),不惟疏表过甚,而元气虚,必致多汗亡阳矣。然而葛根之性专在解肌解肌而热自退,渴自止,汗自收。而本草诸书又言能发汗者,非发三阳寒邪在表之汗也,又非发风温在经之汗也,实乃发三阳寒郁不解,郁极成热之汗也。又如太阳汗出不彻、阳气怫郁,其人面色缘缘正赤,躁烦不知痛之所在,短气更发汗以愈,宜葛根汤治之,郁解热除,汗出而邪自退,此所以本草诸书言发汗者此也。 本草正:葛根,用此者,用其凉散,虽善达诸阳经,而阳明为最,以其气轻,故善解表发汗。凡解散之药多辛热,此独凉而甘,故解温热时行疫疾,凡热而兼渴者,此为最良当以为君,而佐以柴、防、甘、桔。 药品化义:葛根,根主上升,甘主散表,若多用二、三钱,能理肌肉之邪,开发腠理而出汗,属足阳明胃经药,治伤寒发热,鼻干口燥,目痛不眠,疟疾热重。盖麻黄、紫苏专能攻表,而葛根独能解肌耳。因其性味甘凉,能鼓舞胃气,若少用五、六分,治胃虚热渴,酒毒呕吐,胃中郁火,牙疼口臭。或佐健脾药,有醒脾之力。且脾主肌肉,又主四肢,如阳气郁遏于脾胃之中,状非表症,饮食如常,但肌表及四肢发热如火,以此同升麻、柴胡、防风、羌活,升阳散火,清肌退热,薛立斋常用剂也。若金疮、若中风、若痉病以致口噤者,捣生葛根汁,同竹沥灌下即醒,干者为末,酒调服亦可。痘疮难出,以此发之甚捷。 本经逢原:葛根轻浮,生用则升阳生津,熟用则鼓舞胃气,故治胃虚作渴,七味白术散用之。又清暑益气汤兼黄柏用者,以暑伤阳明,额颅必胀,非此不能开发也。 本经疏证:葛根之用,妙在非徒如栝蒌但浥阴津,亦非徒如升麻但升阳气,而能兼擅二者之长,故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葛根汤证),太阳被下,利遂不止,脉促喘汗者(葛根芩连汤证)咸用之。盖两者之利,为阳盛于外,不与阴交,阴遂不固而下溜,起其阴气,使与阳泱,得曳以上行,则非但使利止,并能使阳之遏于外者,随胃阳鼓荡面散矣。 药盦医学丛书:葛根,斑疹为必用之药,亦并非巳见点不可用,痧麻均以透达为主,所惧者是陷,岂有见点不可用之理?惟无论痧麻,舌绛且干者,为热入营分,非犀角、地黄不办,误用葛根,即变证百出,是不可不知也。又凡伤寒阳明症已见,太阳未罢,得葛根良。太阳已罢,纯粹阳明经症,得葛根亦良。惟温病之属湿温及伏暑、秋邪者不适用,此当于辨症加之注意。若一例横施,伏暑、秋邪得此,反见白瘖,则用之不当之为害也。 本草正义: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伤寒论以为阳明主药,正惟表寒过郁于外,胃家阳气不能散布,故以此轻扬升举之药,捷动清阳,捍御外寒,斯表邪解而胃阳舒展,所以葛根汤中仍有麻黄,明为阳明表寒之主药,非阳明里热之专司,若已内传而为阳明热症,则仲景自有白虎诸法,非葛根汤之所宜用。其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则主阳明协热下利,貌视之颇似专为里有实热而设,故任用芩、连之苦寒,则葛根似亦为清里之品;抑知本条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之变,邪热因误下而入里,里虽宜清,而利遂不止即以脾胃清阳下陷之侯,葛根只以升奉陷下之气,并非为清里而设,此皆仲师选用葛根之真旨。由此推之,而知本经之主消渴者,亦以燥令太过,降气迅速,故虽饮多而渴不解,此药治之,非特润燥,亦以升清。又主呕吐者,亦以胃气不能敷布,致令食不得入,非可概治胃火上逆之呕吐。而仅知为清胃生津、甘润退热之普通药剂,则似是实非,宁独毫厘之差,真是千里之谬矣。 据本草纲目、 中药大辞典、 功能性食品等权威资料著述,葛根及其制品有清火、排毒、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降血糖、减肥、通便、预防老年性痴呆,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之良效。 现代医学研究,葛根黄酮具有防癌抗癌和雌激素样作用,可促进女性丰胸、养颜,尤其对中年妇女和绝经期妇女养颜保健作用明显。 葛根的药用价值极高,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称之为“长寿粉”,在日本被誉为“皇室特供食品”。常食葛粉能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抗衰延年,永葆青春活力。 【性味归经】:甘辛,平。本经: 味甘,平。别录: 无毒。生根汁,大寒。纲目: 甘辛,平,无毒。 入脾、胃经。张元素: 通行足阳明经本草新编: 入胃,又入肺。 本草求真: 入胃,兼入脾。要药分剂: 入胃、膀胱二经,兼入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张元素:不可多服,恐损胃气。本草正:其性凉,易于动呕,胃寒者所当慎用。本草从新:夏日表虚汗多尤忌。 葛根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但脾胃虑寒者慎用。 选方(01)治大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伤寒论葛根汤) (02)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 (03)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肢体痛,疮疹已发未发:升麻、干葛(细锉)、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同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量大小与之,温服无时。(阎氏小儿方升麻葛根汤) (04)治癍疹初发,壮热,点粒未透:葛根、升麻、桔梗、前胡、防风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服。(全幼心鉴) (05)治热毒下血,或因吃热物发动:生葛根二斤,捣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梅师集验方) (06)治心热吐血不止:生葛根汁半大升,顿服。(广利方) (07)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生葛根,捣取汁,每服一小盏。(圣惠方) (08)治妊娠热病心闷:葛根汁二升,分作三服。(伤寒类要) (09)治卒干呕不息:捣葛根,绞取汁,服一升差。(补缺肘后方) (10)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千金方) (11)治食诸菜中毒,发狂烦闷;吐下欲死:煮葛根饮汁。(补缺肘后方) (12)治服药失度,心中苦烦:饮生葛根汁大良。无生者,干葛为末,水服五合,亦可煮服之。(补缺肘后方) (13)治急性肠梗阻:葛根、皂角各1斤,加水4000毫升,煎煮40分钟,去渣,置药汁锅于火炉上保持适当温度(以不致烫伤为度)。另以1市尺见方之10层纱布垫4块,浸以药液后,稍稍除去水分,交替置腹部作持续热敷,每次1小时,每天2至3次。(河南医学院学报9(4):203,1965) (14)治金疮中风,痉欲死:捣生葛根一斤,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取一升服,若干者,捣末,温酒调三指撮,若口噤不开,但多服竹沥,又多服生葛根自愈,食亦妙。(肘后方) (15)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用葛根四两,加水两升、豉一升,同煮成半升服。加生姜汁更好。 (16)烦躁热渴。用葛粉四两,拌入泡过粟米一夜的水中,煮熟,加米汤同服。 (17)疖子初起。用葛蔓烧灰,水调敷涂。 (18)去除鸡肉中的土腥味:在炖鸡肉时,加入适量的葛根茎块,可去除土腥味使味道更为鲜美。 应用历史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 在汉朝,解表名方“葛根汤”就被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 中;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葛根列为中品,并记载了葛根的性味和功效,葛根开始应用于治疗疾病。与此同时,以葛麻为原料制成的“阑干细布”也销运到今天印度、中亚和西亚一带。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 中华人民共和国喜马拉雅地区是葛根的主要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产业市场营销中的区域市场差异化策略考核试卷
- 储存库房照明与消防系统检查考核试卷
- 品牌个性表达考核试卷
- 智能决策考核试卷
- 企业承包合同(14篇)
- 轻量化设计基础
- 个人下半年工作总结12篇
- 大班健康《细菌家族》
- 水果拼盘活动方案
- 森林户外徒步活动方案
- 数字化艺术-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2025盘锦市兴隆台区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二年级口才与演讲教案
- 2025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校规范常规化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
- 装修公司挂靠协议书范本
- 《阿尔茨海默病的护理》课件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专科《人文英语1》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水晶玻璃茶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电磁兼容(EMC)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