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寒论论寒温并用方药临床应用验案4则吴浩祥万晓刚仲景伤寒论,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加以总结,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同时还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治疗方法,理法方药丝丝人扣,创制的112首方剂,后世尊为“方书之祖”,直到今天,仍对临床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仲景遣药组方,紧扣病机,对于寒热错杂者,常寒温药并用,使药效各趋其所。笔者喜用仲景寒温并用方,兹举验案4则如下。1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舌生疮王某,男,32岁,反复口舌生疮2年余。患者平素嗜酒,近2年来,口腔粘膜、牙龈、舌面等处经常出现一个或数个溃疡面,灼热疼痛,服维生素B、谷维素症状可缓解,但停药10余天后又发作,如此反复2年余,甚为苦恼,乃求治于中医。症见口腔粘膜、牙龈、舌面等处散在多个溃疡面,大小约03cm05cm,周围色红,上覆黄白色分泌物,灼热疼痛,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濡数。辨为湿热内蕴,脾虚不运。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味:法半夏10g,党参15g,黄芩10g,干姜6g,大枣5枚,川黄连lOg,炙甘草6g,葛根15g,枳壳lOg,丹皮10g。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溃疡面消失,无不适感,嘱戒烟、酒,继服上方10剂以资巩固。按:圣济总录日:“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口属脾,舌属心,患者嗜酒,湿热内生,熏蒸上炎,乃致口舌生疮。治宜温化、清泄,选用半夏泻心汤加葛根、枳壳、丹皮,取其辛开苦降、寒温并用之意。方中黄连、黄芩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且黄连擅泻心火;半夏、干姜辛温燥湿;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健脾,杜绝生湿之源;葛根入脾,升清除热;枳壳行气祛湿;丹皮清热兼有凉血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之功,对于脾虚湿热型口舌生疮者,屡有效验。2黄连汤治疗神经性呕吐孙某,女,42岁,反复呕吐1年余。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初为食物,后为痰涎,每3日4日呕吐1次,曾多次做纤维胃镜、B超(肝胆脾)、钡餐、头颅CT等项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神经性呕吐。每次发作均用50GS20ml加VitB601静推,或静滴vitB6方可控制,患者痛苦不堪,求治于中医。刻诊:呕吐胃内容物为食物或痰涎,时或呕吐绿色胆液,胃脘疼痛,食后腹胀,大便稀溏,日行1次2次,厌油腻,精神差,小便清,心烦难寐,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苔黄白腻,脉弦数。证属上热下寒,胃失和降。治宜清上温下,和中降逆。方用黄连汤加味:川黄连6g,干姜6g,法半夏12g,炙甘草6g,党参15g,桂枝6g,大枣5枚,瓜蒌皮10g,白术10g,栀子6g。水煎服,日1剂。服上方3剂后,呕吐止,再进5剂,诸症悉除。按:伤寒论173条谓:“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案以呕吐为主症,兼心烦难寐,口干苔黄,脉数,为热邪在上,胃气不降,上逆而作呕吐;胃脘疼痛、大便稀溏、厌油、舌淡苔白腻、脉弦,为寒邪在腹,脾气受损,寒凝气滞,经脉不和,故腹中疼痛。黄连汤为清上温下、和胃降逆之剂,方中以黄连之苦寒,清在上之热;干姜之辛热,温在下之寒;桂枝辛温,宣通上下;党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恢复中焦升降之机;半夏降逆和胃而止呕,胃气一和,则呕吐腹痛自除。观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去黄芩之意,在于远寒;加桂枝以温通上下而降冲逆。半夏泻心汤偏于苦降,而本方偏重于辛开,但亦不离和解之法,正如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少阳方总论谓:“黄连泻心胸之热,姜桂去胃中之寒,甘枣缓腹中之痛,半夏除呕,人参补虚,虽无寒热往来于外,而有寒热相搏于中,所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仍不离少阳和解之治法耳。此证在太阴、少阳之间,此方兼泻心、理中之剂。”其言颇得黄连汤证治之真谛。3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肺心病黄某,女,67岁。反复咳喘20余年,双下肢浮肿1月余,在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经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对证处理疗效不显,乃求诊于中医。诊见:胸闷气促,难以平卧,两胁胀满,咳嗽,咯清稀泡沫痰、量多,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量少,腹部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溏,日行1次2次,伴心悸心烦,晨起口苦甚,口干欲饮,舌边红,苔薄白腻,脉弦数。辨证为少阳枢机不利,太阴脾脏虚寒。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柴胡10g,黄芩6g,桂枝10g,干姜10g,花粉12g,牡蛎30g(先煎),炙甘草6g,茯苓15g,白术10g,瓜萎皮10g。水煎服,日1剂。服5剂后,诸症减轻,夜晚能平卧,又继服上方7剂,诸症悉平,胃纳渐增,精神好转,生活能够自理。按:伤寒论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刘渡舟教授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太阴脾虚有寒,简称“胆热脾寒”。纵观本案,患者两胁胀满,口干口苦,脉弦数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之证;咳嗽咯痰、浮肿、小便少、不思饮食、便溏、苔白腻等为脾阳不足、寒湿内停之证。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枢机,清泄胆火,温脾散寒;加茯苓、白术健脾利湿;瓜萎皮宽胸理气。诸药合用,寒温并施,气机枢转,诸症悉平。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泄胆火;桂枝、干姜温脾和中,以行三焦;花粉清热止渴;牡蛎软坚散结除满。诸药配伍,肝脾同调,寒温并用,可使少阳之邪得解,脾脏得温,三焦通畅,临床应用于胆热脾寒证,确有良效。4乌梅丸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谢某,男,45岁,反复全身皮肤瘙痒5年余。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剧烈,阵发性加重,尤以晚间为甚,每次搔至皮破血流发生疼痛时方才住手。曾服抗过敏西药及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中药,疗效不显,经友人介绍,延余诊治。诊见:患者全身皮肤有散在抓痕和血痂,伴夜难入寐,头胀痛,心悸而烦,口渴欲饮,不思饮食,大便稀溏,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薄黄,脉弦。辨证为厥阴寒热,虚实夹杂之肝风内动证。予乌梅丸加昧:乌梅15g,细辛3g,桂枝6g,川黄连6g,川椒10g,黄柏10g,制附片6g,党参15g,干姜6g,当归10g,白鲜皮15g。水煎服,日1剂。5剂后,述瘙痒明显减轻,上方稍事加减,又服10剂后诸症消失。按:顽固性皮肤瘙痒症,中医称为“风瘙痒”,一般认为与感受风邪、血虚、湿热浸淫等有关,临床多采用疏风、清热、凉血、养血祛风等法治疗。但本案患者,病程较长,缠绵不愈,虽经清热、凉血、祛风、利湿等法治疗,亦无良效,故笔者试从厥阴人手,方用乌梅丸进行施治。厥阴为二阴交尽、一阳初生、阴尽阳生之脏,病则阴阳不能协调而各趋其极,故厥阴病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素问阴阳应大象论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病至厥阴,除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外,尚有肝风内动、风火相煽之证。本案患者皮肤瘙痒日久,伴头胀痛、脉弦,为肝风向上、向外扰动之象。由于久服清热、凉血之品,导致中焦虚寒,故不思饮食、便溏、四肢不温、舌淡胖边有齿印;心烦不寐、口渴、苔黄则为内有蕴热。据症辨为厥阴寒热,虚实夹杂,肝风扰动证,故予乌梅丸滋阴温阳,清热泄火。方中加白癣皮以增祛风止痒之功。由于药证相符,故而获得满意疗效。总之,伤寒论寒温并用方药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很广,只要我们紧扣病机,注重辨证,临床疗效是非常确切的。只有这样,经方运用的思路才能进一步拓宽,经方运用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大员的质量员(设备安装专业)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中级厨师长专业烹饪技能考试试题集
- 2025年数据分析面试题融媒体集
- 2025年高级数字殡葬规划师专业能力评估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老年病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程师职称考试模拟题
- 2025年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促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案例分析)自测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高级面试模拟题详解及实战案例分析答案集萃
- 广东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行测的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分析及各国进口政策影响白皮书 2025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课件
- 2025甘肃招聘公路收费人员18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肿瘤科五年发展规划
- 文化传播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本
- 无偿分享深圳租房合同范本
- 2025装修半包工合同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