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1页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2页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3页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4页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作者:崔雨,苗洪志,徐坤,缪淑霞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并发症 观察与护理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在近5年来才被人们广泛认识,它与麻痹性和黏连性等其他类型肠梗阻从发病机制和治疗选择上都不尽相同1。这类肠梗阻因为他的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肠瘘、严重腹腔内感染或短肠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炎性肠梗阻在腹部手术早期为多发期,是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引起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黏连性肠梗阻。现将我院32例炎性肠梗阻病人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052009-01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471岁,平均38.4岁。上述病例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均出现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517d,平均8.3d。导致炎性肠梗阻的手术为:急性化脓性盲肠炎行盲肠切除手术为1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修补术为8例,吻合胆肠手术为3例,松解黏连性肠梗阻手术3例,修补肝脏破裂手术2例,胃癌根治术4例。有既往手术史者6例。出现临床症状时间:在术后1周出现10例,12周出现14例,超过2周出现8例。 1.2 临床症状 手术以后早期均具有短暂排气或少量排便,在进食以后出现明显腹胀患者为32例,停止排气、排便的为28例,出现腹痛的为22例,发生呕吐者24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有轻度压痛者24例。辅助检查:所有患者进行腹部X线片检查,肠腔内有明显积气,肠管有不同程度扩张,液气平面。B超提示不同程度肠管扩张伴积气积液者为26例。CT检查提示32例患者均有肠壁水肿增厚、肠管扩张、肠腔积液、积气、渗出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32例患者早期均采取保守治疗方法:(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2)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3)应用糖皮质激素从而减轻炎症反应2;(4)应用生长抑素(3 mg/12 h)以减少消化液的分泌,至症状缓解后逐渐停药;(5)对有合并感染的患者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疗。(6)正确使用腹带保护腹部切口以及加强心理护理。 1.4 结果 全组32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均治愈,第1周内治愈8例,第2周内治愈15例,第3周内治愈7例,第4周内治愈2例,住院时间平均为11.3d。 2 观察与护理 2.1 临床特点 所有病人年龄均较大,体质较差,术中可见肠管严重污染,肠壁广泛水肿,易发生于术后410d,在已经排气、排便的情况下,进食后又出现腹胀明显,肠鸣音较弱的梗阻症状,肠恢复较慢,腹部平片提示无机械性、完全性梗阻的典型表现。 2.2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 对腹部术后应常规每日34次听肠鸣音情况,监测肠蠕动的动态变化,对肠功能恢复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术后较早出现的排气、排便症状应慎重对待。本组有16例患者在术后较早出现少量排气或排少许干便的现象,而后开始进食,就出现了肠梗阻症状。 2.3 细心观察腹痛、腹胀的变化 通过对本组病例观察,腹痛症状在炎性肠梗阻病人表现并不明显。如果病人腹痛剧烈,应注意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可能。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腹胀表现一般为对称性,腹部膨隆,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腹部诊查有柔韧感,但不同部位柔韧程度不同,在脐周或切口下方最为明显,触摸不到肠袢或包块。病人肠管黏连广泛,充血、水肿,脆性增大,极易受到损伤,此时如果手术分离黏连解除梗阻,就会导致炎性肠梗阻症状加重,甚至形成肠瘘。观察腹痛腹胀变化,有利于区分炎性肠梗阻与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 2.4 禁食、胃肠减压护理 由于此类患者均为体质较差,术中有腹腔污染,肠管在空气中时间长暴露,肠壁广泛水肿的病人,因此术后禁食时间应适当延长。一旦发现有肠梗阻症状表现,应立即采取禁食,行胃肠减压措施,将负压维持在8kPa左右,并严密观察引流量及引出物性质的变化。早期病人的肠功能还未恢复,其引流量相对较多,应进行详细记录,为计算补充电解质的输液量提供依据。恢复期引流量相对减少,并且澄清,据此可判断炎性肠梗阻缓解程度。同时遵医嘱应用中药灌肠疏理肠道,以促进肠功能早日恢复。 2.5 营养支持护理 采用营养支持的疗法可改善低蛋白血症,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使患者肠管狭窄、胃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减轻肠壁水肿,减少炎性介质的生成,从而促进肠功能的早日恢复。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注意调节滴速,每分钟1015滴为宜。一般在病人能够正常进食后才能逐渐停止营养支持,在此期间应加强各项护理,掌握各种营养液输入的速度和注意事项。 2.6 炎性肠梗阻是否缓解的判断 随着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病人腹胀逐渐消失,排气排便恢复正常(便出水样便)。如排出水样便是炎性肠梗阻缓解的一项重要指标。 2.7 保护腹部切口 患者由于高度腹胀,腹部张力增加,因此,使用腹带应松紧适中,进行物理治疗后及时上好腹带,防止因打喷嚏、咳嗽等引起腹内压增高,使切口裂开。 2.8 生活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每天给予擦浴,更换清洁衣服,满足患者对舒适的需求,操作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2.9 心理疏导护理 针对患者对所患疾病表现出的紧张恐惧心理、情绪烦躁不安、忧心重重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和增强治疗信心,使其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 3 体会通过上述观察可见,对于炎性肠梗阻治疗唯一可行的方法是保守治疗,但在临床治疗中还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密切注意肠鸣音恢复情况,腹腔渗出物的量以及有无腹膜炎的症状,从而确定是否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以防肠坏死、肠穿孔的发生。严密观察排气排便情况是炎性肠梗阻最早采取的护理措施,也是预防炎性肠梗阻的关键,对于术后早期排气的出现必须慎重对待,延长禁食时间,避免过早进食,以免加重炎性肠梗阻,积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禁食期间按医嘱给予输液,准确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正确配制营养液,控制输液速度。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供给,加强临床观察,进行正确的营养护理,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是减少腹部手术炎性肠梗阻的发生的必要措施。(晋升网()是目前国内收录中文最多最权威医学杂志、医学杂志;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提供免费全文阅读。网站可以实现文章内容的全文检索,可以提供医学论文的免费查询、阅读、下载以及提供最及时的医学信息,最丰富的医学文献 ,最权威的期刊杂志,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参考文献】 1范小华,任东林,梁学敏,等.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115122朱维铭,李宁.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456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您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公开展示、公布或分发这些材料或者以其他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禁止以任何目的把这些材料用于其他任何网站或网络计算机环境。希望对广大医学工作者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