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 绪 论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乔文彪 绪论的主要内容 一、医学概述 二、中医学的特点和含义 三、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 五、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六、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医学概述 1. 医学的定义 医学是研究人的健康与非健康及其转归规律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活动体系。 2. 医学的学科性质 自然科学 、心理(思维)科学、 社会科学、 哲学 一、医学概述 3. 医学的分类 根据工作范围: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预防医学 ; 基础医学、医药工程技术、 应用医学、理论医学。 根据发展时代与医学模式: 神灵医学模式 、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生物医学模式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二、 中医学的特点及含义 地域特点 : 半封闭的大陆 海岸型自然环境。 时代特点 : 古代经验医学时期 方法特点 : 世界观为元气论有机自然观( 原子论机械自然观 ) ; 方法论为系统综合型意象思维 ( 还原解析型概念思维 ) 。 对象特点 : 整体层面上的机体反应状态 中医学的含义 中医学 ( :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元气论有机自然观指导下,主要以系统综合型意象思维方式,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传统医学体系。 中 医 学 中医学 ( :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 1) 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 ( 2) 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 ( 3)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 4)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影响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 黄帝内经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 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 1) 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 。 后世分为 素问 、 灵枢 两部分。 ( 2) 难经 扁鹊 独取寸口、命门理论。 ( 3) 伤寒杂病论 张机(仲景) 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系,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 后分为 伤寒论 (六经辨证论治伤寒病)、 金匱要略 (脏腑辨证论治内伤病)。后世尊其为“医圣”,书为“方书之祖”。 ( 4)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神医:华佗 医圣:张仲景 (二)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 魏晋隋唐时期 晋 王叔和编撰的 脉经 脉学专著 晋 皇甫谧编撰的 针灸甲乙经 针灸 隋 巢元方等编撰的 诸病源候论 第一部病因 、 病机 、 证候学专著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 和 千金翼方 唐 苏敬 、 李勣负责编撰 新修本草 唐 王冰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2、 宋金元时期 南宋 陈言 ( 无择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刘完素 ( 字守真 ) , 创河间学派 ( 后人尊称 为刘河间 ) , 倡导火热论 寒凉派 。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倡 “ 邪非人身 所有,邪去则正安 ” 攻邪派 。 李杲 (字明之,号 东垣 老人),倡 “ 百病 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 补土派 。 朱震亨 (字彦修,后人尊称 朱丹溪 ),倡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 养阴派 。 金元四大家 3、 明清时期 温病学派的创立 吴有性 (字又可)著温疫论,创 “ 戾气 ” 说 叶桂 (字天士,号香岩),创 卫气营血辨证 吴瑭 (字鞠通),创温热病的 三焦辨证 理论 王清任 著 医林改错 重视解剖,改正了前人解剖 方面的错误,并发展了 瘀血致病 的理论。创立六大逐瘀汤。 明代 命门 学说 张介宾 (字景岳) 景岳全书 类经 赵献可 (字养葵) 医贯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方法 1、 司外揣内 藏象理论 2、 取象比类 五行学说 3、 类比推理 气血与寒温、体质与发病 4、 内景返观 经络学说 5、 形(意)象思维 脉象、阳气如日 6、 直觉思维 灵感、心悟 (如 7、 辩证思维 联系(整体观)、运动、一分为二 8、 试探与反证 诊疗过程 五、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为: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 功能观 。 ( 一 ) 整体观念 概念 整体观念 ,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 、 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 整体观念认为 , 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 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 1) 生理上的整体性 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 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心系统 : 心 小肠 脉 舌 面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 : 肝 胆 筋 目 爪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 : 脾 胃 肉 口 唇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 : 肺 大肠 皮 鼻 毛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 : 肾 膀胱 骨 耳及二阴 发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形神一体观 (形与神俱 ) 形神一体观 , 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 在活的机体上 , 形与神是相互依附 , 不可分离的 。 形是神的藏舍之处 ,神是形的生命体现 。 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 , 有形才能有神 , 形健则神旺 。而神一旦产生 , 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 。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 “ 形乃神之宅 , 神乃形之主 。 ” ( 2) 病理上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分析疾病的病理机制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局部病变大都是整体生理机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 形神统一的整体,因而形与神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 ( 3) 诊治上的整体性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舌诊、脉诊和面部色诊都是中医学整体诊病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也强调在整体层次上对病变部分进行调节。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即天人相应) ( 1)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 年周期 气血的运行、津液代谢。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 ” 月周期 气血运行。 “月郭满则海水西盛,人气血积,肌肉充,皮肤致, ” 灵枢 岁露 日周期 阳气的昼夜节律变化。 素问 生气通天论 中“阳气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 ” 地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 水土不服 江南气候湿热,其民腠理疏松,体质偏弱。 北方气候寒冷,其民腠理致密,体质较强。 ( 2)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产生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 素问 金匱真言论 :“春善病鼽衄 ” 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灵枢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 ” 地域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各种地方病的产生多与其水土及居民的生活习惯相关。如瘿瘤、克山病、血吸虫病、水俣病和一些癌症(食道癌 林县)。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 1) 社会发展对人的影响 利 健康知识的普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延长; 弊 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 ( 2) 社会的治与乱对人的影响 战乱 瘟疫 ; 伦理 疾病 ( ( 3) 个人地位的变迁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素问 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 ( 二 ) 辨证论治 1、 病 、 证 、 症的基本概念 病 , 即疾病 , 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 , 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 、 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 症 , 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 , 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 。 是判断疾病 、 辨识证候的主要依据 。 证 , 即证候 , 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 包括了病变的原因 、 部位 、 性质 、 邪正关系和发展趋势 , 故证候能够揭示疾病的病理本质 。 中医学将其作为确定治法 、 处方遣药的依据 。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 1) 辨证 : 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此过程包括 辨病因 、 辨病位 、 辨病性 、 辨病势 。 ( 2)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和方药。 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因证立法 、 随法选方 、 据方施治 。 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检验手段。 ( 3)辨证论治过程 四诊 望 舌尖红,苔薄黄 闻 声音重浊 问 发热、头痛、咽喉疼痛 切 脉浮数 病因:风、热邪 病位:表证 风热表证 病性:热证 辛凉解表 银翘解毒丸 同病异治 , 指同一种病 ,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域不同 ,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 ,或病人的体质有异 , 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 , 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 即 “ 证异治亦异 ” 。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即 “ 证同治亦同 ” 。 因此,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 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 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 , 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 , 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 。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 , 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 , 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 , 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 , 作出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 疾病的诊断确定后 , 就要根据 “ 病 ” 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 某些病可选用有特异性治疗作用的中药单方或复方治疗 , 如疟疾则可用常山治之 , 痢疾一般可用黄连 、 三颗针 、 马齿苋等治之 , 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等 。 中医学历来都是辨证和辨病同时并用的 。要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水平 , 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 。 运用辨病思维来确诊疾病 , 对某一病的病因 、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辨证思维 , 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辨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 , 从而确立当时该病的 “ 证候 ” , 然后根据 “ 证候 ” 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方遣药 。此即通常所说的 “ 以辨病为先 , 以辨证为主 ”的临床诊治原则 。 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症 , 可发挥辨证思维的优势 , 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 辨出证候 , 随证施治 。 (三) 功 能 观 功能观 是在解剖学认识基础上,以功能为主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 功能观产生的背景 : 1、 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 2、 社会因素的影响。 3、 医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功能观的体现 : 阴阳、五行 认识世界的功能态模型。 经络 一种 “过程流” 六、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材料研发及应用推广策略研究报告
- 网络教育平台资源整合及利用策略研究
- (2025年标准)雇车免责协议书
- 2026届湖南省衡阳四中化学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信息化平台下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 窗帘维修项目施工进度追踪计划
- 2026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致远中学化学高一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市场营销策略与执行实战手册
- 2025年电信行业物业消防监控员考试全真模拟卷
- 2026届山东省青岛市58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子公司及重点三级子公司高管岗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开学食品安全厨房培训
- 地面工程基础知识概要课件
- 陪诊培训课件
- 村两委内部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规范
- 2024年四川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彩钢顶翻新施工方案
- 2022标准化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